❶ 佛教如果一個人生活潦倒,食物不足,也沒錢,是否應該先顧及生活,發菩提心要先放到一邊
這是兩個意思
第一你潦倒也就幾十年,受苦也就幾十年,而你成就後是無量的解脫,殊勝,再說,真修的出家人沒錢,也看到幾個餓死的,有諸佛菩薩加持。
第二對初學者,這是個問題,我們色身都不能好好的滋養,為錢發愁,煩惱執著很多,怎麼能學佛呢?滋養色身和發菩提心並不矛盾,抵觸,其實,工作,生活就是我們最好的道場,你工作不計較個人,不犯口舌,哪個地方不要你。你按佛說的做,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看破放下,處處做個好人,那滋養色身不是問題,佛法包括世間法,所有世間法都可以用佛法來論證。❷ 對於佛弟子而言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怎樣的生活呢
佛陀認為我們都是輪回里的眾生,很多行為都是錯誤的,帶來苦果的。輪回就是苦,那麼活著的意義就是要解脫痛苦,超越無名。
那麼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呢?應該追求能夠帶我們去解脫的行為,過這樣的生活。也就是像五戒一樣,破除殺盜淫妄酒,過清凈的生活。
❸ 宗教佛教,在家佛弟子應該怎麼對待感情生活
佛教徒也是人,也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一樣不得不面對各種婚戀問題和家庭問題。
凡夫都是有我執的,一般的小人物,又不是古代的皇上,隨時有人觀察你的臉色、等著滿足你的需求,大家都只是芸芸眾生而已,那麼這個時候,由於業力的推送,人群中冒出一個人來,他(她)格外地欣賞你、在乎你,盛贊你是多麼地與眾不同,如鶴立雞群,如明月處星;你的容貌多麼美麗,你的心地多麼善良,你的性情多麼溫柔;你多麼有才情,多麼能幹,多麼優秀,等等等等,千好萬好,數之不足。總之,在此時,萬千人中,我眼中只有君一人而已。遭逢這種情況,如果不是因緣不偶,作為凡夫,你的「我執」便被這一切深深地陶醉了,感到一種分外的愉悅。於是你懷著一種類似於被伯樂發現了千里馬的心情,投桃報李,對這個「獨具慧眼」 的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二人彼此發掘,彼此欣賞,遂成其姻好。 讀罷上述過程,你看出來了嗎?除了前世的業力的作用之外,一般情況下,雙方總是有一個人先愛上另一個人,不遺餘力地滿足對方的我執;對方受到感動,又反過來去滿足追求自己的人的我執。對於追求者來說,他的投入是要求回報的,也就是說,我先滿足了你的我執,之後你也要滿足我的我執。如果不滿足會怎麼樣呢?他(她)就會痛苦不堪,甚至因愛生恨;而對於被追求者來說,則是我愛你,是因為你愛我,你令我的我執感到愉悅。實質上被追求者愛的是什麼呢?是他(她)自己。自己的我執得到充分滿足時候的陶醉感覺,就是愛情的感覺。 由此可見,愛情和婚姻的男女主角相處的過程,就是兩個人的我執此消彼長的過程,是兩個人我執的一種游戲。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其實應該注意去體會人生的空性。你看過電視連續劇嗎?當戲中的人正歡天喜地、或者正悲痛欲絕的時候,你拿起遙控,把電視「啪」地一關,這個時候,不管故事是多麼地九曲回腸、情節正進展得多麼如火如荼,熒屏上唯餘一片空白和沉寂。那些戲中人、戲中事,那些愛恨情仇,又在哪裡呢?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電視連續劇,有的精彩些,有的平淡些,但是不管你正進行到哪裡,只要閻王爺拿起遙控「啪」地一關,你的人生屏幕立刻就會一片空白,你曾經如此投入的一切喜怒哀樂都化為泡影、無影無蹤,你的這一期業報就結束了。事如至此,你覺得自己這一生中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還有什麼真實可言嗎?如果說整個人生都是空性的,那麼,作為人生的一個組成內容的愛情,又焉能不空? 兩個人的相愛是諸多因緣和合的結果,它有很多的條件,比如前世的因果,今世的外表、相貌、氣質、性格、家庭背景、生活條件、文化修養等等。這些條件中的任何一樣發生變化,只要在戀愛一方的心目中認為它是重要的,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比如男人通常很注重女人的色相,當一個女人人老珠黃的時候,男人厭棄她,而喜歡靚麗的青春少女,是最常見的。這個時候,由於女人的衰老,色相這一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愛情就消失了,男人便撒手去追逐新的愛情了。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不是;這么簡單的,經常是很多條件發生了變化,愛情也便隨之搖擺變化,乃至逐漸磨滅掉了。 了解了愛情是因緣法,我們就理解了它的生與死。當條件具足的時候,它就生起;當條件為具足的時候,它就消亡。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了。萬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因緣有聚,亦必有散,散了的時候,讓我們到哪裡去尋找愛情呢--它已經屍骨無存了。 愛情既然有上述三種特性,那麼,愛情是不是壓根兒都不曾存在過的一件事情、是我們的幻覺呢?也不是。當初那個人說「愛你一萬年」、「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時候,他(她)是真的;現在他(她)變了,愛上另外一個人,這也是真的。這恰好說明了愛情的無常和生滅變遷,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世人都說,愛情是婚姻的基礎。愛情本身既已疑幻疑真,那麼這基礎的堅固與否,我們也就一目瞭然了。婚姻就好比一條繩子,它想把愛情捆綁住。愛情既是空性,用婚姻捆綁它,就象用繩子捆綁空氣一樣,能綁得住嗎?愛情既是無常的,用婚姻捆綁著它,它就永恆了嗎?愛情既是因緣和合而生的,用婚姻捆綁著它,它就不分崩離析了嗎?不,愛情的特性不會因為婚姻的形式而改變,否則就不成其為特性了。
那麼,我們人類為何還要選擇婚姻這種形式呢?這是因為:
第一,所有的愛情滋味都差不多,過程都大同小異,「三千溺水,我只取一瓢飲」,人們常常把這視為對愛情的專一,實際上,這一瓢水,與再取它三千瓢水,滋味會有什麼差別?不都是水嗎?體驗過了一次愛情,就不要再浪費人生了,省下精力干點別的,比如學佛修行什麼的。佛陀曾經說過,世界上如果再有第二件象愛欲這樣的事情,就沒有人能修行得成了,可見愛欲的為禍之大。這樣的大患,一已足矣,何可再三再四? 第二,為了人類的集體安全和個體安全。如果沒有婚姻約束,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就會產生很多的社會問題,財產、子女、淫殺等等問題,不勝枚舉。如果人們打著愛情的旗號,毫無節制地放縱自己的慾望,人類社會就會被慾望的潮水所淹沒,陷入痛苦和混亂之中。 所以,為人類全體計,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計,我們都需要婚姻。 既然婚姻從愛情那裡承襲了無常、空性和生滅的特性,那麼它出現任何變化或變故,也就絲毫不足為奇了。作為修行人,此時我們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對和處理,而不是被變故所震驚和擊倒。在生活中,通常被動的一方,也就是被遺棄的一方,會感到自己被全盤否定了--他(她)不要我了,他(她)選擇了別人。被遺棄者的我執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變得自卑起來,常常盡其餘生也走不出這個心理陰影,這一生就被摧毀了。實際上,正如我們前面所分析過的,婚姻的離散從根本上是因為愛情的無常等特性,也因為前世的緣分已盡,還因為對方的不覺悟--他(她)只是業力之河上的一隻空瓶子,隨波逐流而已,絲毫沒有把握自己的能力。被遺棄者雖然不能說一點兒責任也沒有,但是如果從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個失敗都而把自己全盤否定掉,也是不明智的,毫無必要。作為學佛者,你應清楚地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一顆明月珠在心裡,所以你不比任何人差。 事實上,作為修行人,或許我應該說,我要恭喜你,尢其是女性修行人,為什麼呢?這都是因為你比較虔誠、發了菩提心的緣故。正因為你發了真修行的心,所以佛菩薩很歡喜,很欣賞你,看著時節因緣成熟了,於是便借著生活這位大禪師的巨手,給你來了個「德山棒,臨濟喝」,給你設下一道大「無門關」――但看你透得過、透不過了。透不過,你就是祥林嫂一樣的怨婦,反復述說著自己的悲慘故事,直到無人同情、人人都厭煩你為止;透得過,你就是生活中的大丈夫、修行路上的一條好漢了,你就沖破了修行第一緊要大關--情關。女性修行者的情執尢重,這一關的考驗對她們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因此說,情感的挫折是佛菩薩送給我們的一份厚禮,一份考卷,我們一定要頭腦冷靜,爭取成功闖關。 那麼,沒有感情變故的婚姻,他們是*什麼維持的呢? 一般的人,是*前世因緣,*人性中善的一面,*良心、道德,以及生活習慣的力量。 作為修行人,最穩妥的相處之道莫過於化比翼鳥為同修。婚姻中兩個人為什麼經常出現摩擦?因為我執。上文已說過,婚姻的男女主角相處的過程,就是兩個人的我執此消彼長的過程,是兩個人我執的一種游戲。雙方都希望對方能聽自己的,能遷就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求。 凡是為自己想的多、為對方想得少的人,就會對對方產生很多要求和不滿,就會經常爭吵;反之,凡是為對方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就易於寬容和諒解,能夠包容和體貼,二人就能夠和睦相處了。雙方我執都重,婚姻便很難有美滿的下場;一重一輕,可心保全;二個都輕,都能盡量為對方著想,就是世人眼裡的美滿姻緣了。 所以,婚姻的相處之道就在於「損」。損什麼?損我執。「為道日損」,損的是什麼?也是我執,看誰總是在「要」、誰「舍』罷了。譬如最常見的婆媳相處問題,都是因為婆婆想,「那是我兒子,他是我的」;而兒媳則想,「那是我老公,他是我的」。於是婆媳二人互不相讓,矛盾日益增多,如果婆婆能想,「他不但是我的兒子,還是別人的老公,最多有百分之五十是我的」,而兒媳也想,「他不但是我的老公,還是別人的兒子,最多有百分之五十是我的」,會怎麼樣呢?婆媳的矛盾必定會少很多。話又說回來,那個男人,他真的是某一個人的嗎?不,他誰的都不是,他只屬於他自己,甚至連他自己都不屬於。因為凡夫把握不住自己的心念。又或者說,他同時屬於很多人,有很多角色:老公、兒子、父親、朋友、同事、公民等等,他有太多的身份,他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女人之所以會產生「他是我的」的念頭,不過是因為我執而導致的「我所」罷了,其實是一個錯覺。
總而言之,在家放庭生活中,相處的訣竅也是「損」字,以損為主,損已利人。凡發生一切事情,都用修行的原則來處理,這樣,家庭也就變成了道場,親眷屬也就變成了法眷屬了。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庭成員與我們有善緣,也有一些是披著親人的外衣、報仇討債來的,這個時候難度就大了。不過不管善緣也罷、惡緣也罷,只要我們死死抱定修行的心,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譬如古時候的舜,他的後母和弟弟多次加害於他,欲置他於死地,而他只一味抱定「孝悌」的心,從不報復,也毫無怨言,真是堪稱聖人,所以最終堯才會選定他作繼承人,他是真有國君之德啊。只要我們有真修行的心,象舜一樣堅定,那麼我們一定能透過一切境界,從而取得今生的修行勝利, 《優婆塞戒經》中說,菩薩有二種,一種出家,一種在家,而在家菩薩修行尤難。何以故?「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❹ 佛是如何生活的
佛是怎麼生活的 金剛經 六祖大師為你講解
【法會因分第一】
〔非法無以談空。非慧無以說法。萬法森然曰因。一心應感曰由。故首以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
如者指義。是者定詞。阿難自稱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明不自說也。故言如是所聞。又我者性也。性即我也。內外動作。皆由於性。一切盡聞。故稱我聞也。
〖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言一時者。師資會遇齊集之時也。佛者說法之主。在者欲明處所。舍衛國者波斯匿王所在之國。只者太子名也。樹是只陀太子所施。故言只樹也。給孤獨者。須達長者之異名。園者本屬須達。故言給孤獨園。佛者梵語。唐言覺也。覺義有二。一者外覺。觀諸法空。二者內覺。知心空寂。不被六塵所染。外不見人過。內不被邪迷所惑。故名覺。覺即是佛也。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言與者。佛與比丘同在住金剛般若無相道場。故言與也。大比丘者。是大阿羅漢故。比丘者梵語。唐言能破六賊。故名比丘。眾。多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其數也。俱者。同處平等法會。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
爾時者。當此之時。是今辰時。齋時欲至也。著衣持缽者。為顯教示跡故也。入者為自城外而入也。舍衛大城者。名舍衛國豐德城也。即波斯匿王所居之城。故言舍衛大城也。言乞食者。表如來能下生於一切眾生也。
〖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次第者不擇貧富。平等以化也。乞已者。如多乞不過七家。七家數滿。更不至余家也。還至本處者。佛意制諸比丘。除請召外。不得輒向白衣舍。故雲爾。洗足者。如來示現。順同凡夫。故言洗足。又大乘法。不獨以洗手足為凈。蓋凈洗手足。不若凈心。一念心凈。則罪垢悉除矣。如來欲說法時。常儀敷旃檀座。故言敷座而坐也。
阿羅漢舍棄自己最後的受身以後如何生活
進入甚深禪定 八萬四千年
許多書中都有記載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這些真實的境界不是想像能理解的 需要實證
❺ 如果一個人學佛,做到無欲無求,六根清靜,請問他該怎麼生活下去,不會餓死嗎
六根清凈,不是不吃不喝。
而是六根面對六塵,盡情吃,盡情喝,但是不會生煩惱。
每天可以吃好的,喝好的,但是心不分別,不執著。
為什麼可以做到呢,因為明白色即是空。
一般人不同,吃東西,有時候也吃的不開心,分別執著,比如,不愛吃青椒,遇到青椒就生煩惱。
❻ 按照佛教教義,佛的生活是怎樣的
你應該問學佛的人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佛的人,學習的程度不一樣,對學佛的認識也都不盡相同。
學佛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許多人,學佛僅僅是為了保平安,保發財,保健康,帶著這種目的來學佛的人為數不少。尤其是初學的人,對學佛的意義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學佛只是為了給自己帶來一點現世的安樂。
當然,一個學佛的人,是能夠得到三寶的加持,能夠得到佛菩薩的護佑。但我們要明確,學佛最終目的是為了開發生命內在的智慧;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為了將來能像佛菩薩一樣利益所有眾生。
學佛的人裡面,大體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平時忙於學習和工作,生活單調乏味,周末到佛堂來聚一聚,找朋友聊聊天,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個項目。如果是帶著這樣的目的來學佛的話,那麼學佛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不到佛堂來,還可以到其它地方去,可以到夜總會或親戚朋友家去坐一坐,同樣可以消磨時光。如果是帶著這樣的心態來學佛,就好比是「明珠彈雀」。明珠固然是可以用來彈雀的,但隨便的一顆石子也能用來彈雀,珍貴的明珠僅僅換取了微不足道的麻雀,未免過於可惜。
另一種是把學佛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擁有的一切,學佛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因而,學佛是用整個生命在實踐,他們甚至可以為此而放棄一切。
學佛和做人究竟有什麼關系呢?如果覺得學佛只是來佛堂里磕磕頭、拜拜佛,而不是將學佛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沒有把學佛和自己的人生真正聯系起來。
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平時也念佛,也誦經,寺院里有活動也願意參加,似乎也是在學佛,可是他的人生,他的品行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念佛是念佛,煩惱是煩惱,完全是兩碼事。他的煩惱得不到絲毫改善,他的人格也得不到絲毫提升。他干壞事時還是照干不誤,騙人時還是照騙不誤,他不會去想一想,他所做的這一切,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誨?
這是沒有將學佛和自己的人生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學佛和做人嚴重脫節。這樣的情況,目前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
可能有的人會問,不學佛不是照樣可以做人嗎?做人為什麼要學佛呢?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做人就貫穿了我們的一生。可以這么說,做人是我們終身的職業。這職業的特殊性還在於,我們無法請假,無法辭職,無法將屬於自己的工作移交給別人。所以,如何將人生過得更好,過得更有意義,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在世間幾十年的生存時間,看起來似乎很長,但如果和人類的歷史相比,和宇宙的歷史相比,我們每一階段的生命實在非常短暫。
世間有很多人,因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過得百無聊賴,一天到晚想盡辦法地打發日子,用各種各樣的娛樂甚至毒品來打發時間。可見短暫的人生對他們來說,不是太短而是太長了。
其實我們一生所能擁有的這么幾十年時間,除掉睡眠和吃飯,能剩下的時間並不多。假如我們每天要睡八個小時的話,就要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假如我們能活九十年的話,就要整整睡掉三十年,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呵!
人生本來就已經很短暫了,而真正可利用的時間就更少,年少的時候懵懂無知,年老的時候又精力不濟。佛法告訴我們人生難得,所以這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我們一定要珍惜。
一方面是要過得幸福,一方面是要過得有意義,這是我們人生的兩大目標。很多人只是考慮前者,只是想怎麼過得快樂,怎麼過得開心,怎麼過得幸福。
其實,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意義,不了解幸福的本質,沒有正確的獲得幸福的途徑。那麼,我們為謀求幸福所付出的努力,往往是和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馳的。
http://www.jiqun.com
❼ 請問佛教在家居士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佛世尊本沒有在家居士這種生活行為的,不過後來因佛陀慈悲就指給那些對佛法有信心而不能出家的人,一些相應與真理的生活方式。
在家的人有五件事不能做:1.殺害 1.偷盜 3.邪淫 4.妄語 5.喝灑
殺:指一切有情生命 看見的有小蟲子 牛馬 等等 為什麼不能殺,佛陀在找尋真理並得了真理後發現,一切生命是平等的 沒有誰不能以任何借口 和自私的方式方法 結束另一個生物的性命(大乘講甚至是意願)的權力。如果在山林中,你看,獅子可能吃掉你 而你卻不願被獅子吃 可是不管願不願意獅子還是會吃你的。因為獅子的力量比你大 牙齒很尖銳 嘴又大 獅子有這個能力條件吃掉你後而安然無恙。可是你開心嗎 要被吃下肚時不恐懼嗎!
同樣的現在你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能力 比如去殺雞取蛋 殺豬取肉 殺魚取卵 也可能很輕松殺害一隻小蟲子或螞蟻等,而又能自己自由自在。也安然無事。
佛陀能清楚觀見這一切,所以就跟有信心的在家或出家的人說;今天給你們定條規定;凡我在家出家弟子不準殺生(身)第一個生是指精神殺害 第二個身是指身體也被你殺害
一般人無法體會其它生命的苦痛 與困境 比如一個乞丐 坐在馬路上吃乞來的包子 旁邊有許螞蟻在幸苦的找來一片樹葉 准備住家裡拖 此人這樣想到:這些螞蟻實在非常幸苦 為了一片能吃的樹葉也要千山萬水的去尋找 而我何不將手中的糖包子分點給他們呢,於是撕下一塊為了讓他們好拿回去 又分成細小的塊 由於螞蟻得到人的幫助 他們今天有了巨大的收獲
但是你不要指望螞蟻會回報你什麼 就像你當初無法請求獅子不要吃你一樣 現在的螞蟻也沒有辦法直接回報你。但是螞蟻今天卻快樂一天 也是幸福的一天,這是真實的感受 他只是不會說話而以。也如當初那獅子不吃你 而繞過你一命 你也想說謝謝你或 非常感謝你呀 可是獅子卻只是甩甩頭走了,為什麼呢;因為獅子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如果你常像乞丐那樣觀察思維 能對那些無能為力隨人宰殺的生命 能同情 憐憫 慈悲他們 並隨力而幫助 不求自我的回報 只願自己及一切生命都永遠離這樣的悲慘呃運(餓鬼 地獄 畜生)
你要知道 那些殺生害命的人 比如:殺豬的 殺牛的 殺馬的 在他們看來 殺動物就像開鑿荒地 石頭一樣 你應當知 那些人已經失去生命的 同情 憐憫 慈悲的能力 就像瞎子一樣看不見陽光 就如耳聾一樣聽不見音樂 就鼻壞的人無法聞到花的清香 如果你去跟他講告訴他這個世界有陽光 這個世界有音樂 這個世界有花香 他們反而還說你在說假話 說你在騙他們 甚至說你有問題 當知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失去 明亮眼睛的原故 失去耳朵的原故 失去鼻子的原故 而造成的。
如果你要持殺生這條規定:就要像如實,向上所說的了解 如實向上所說的去做,那麼就可能肯定你持戒成功了第一條戒。 這也是不殺的真實之意。
其它的不多說了 因為一下子說不完。有疑問 可以問我!如果你能持戒末學應隨喜了!!。!
❽ 佛教 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難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脆弱的。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並非易事,我們必須要有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精彩,活得安心自在。我們可以把生命每時每刻的不斷變遷看得清清楚楚,突破自我的局限,做個簡單的人,有顆隨意的心。在情感、得益、事業面前,幸福是衡量財富的尺子。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上如果能淡泊知足,才能不為形役,精神才會得到升華。在心性上對於功名、富貴、人情不要太熱衷,把身心住在淡泊中,不為金錢所貪,不為名利所累,不為遭遇的困難挫折而灰心喪氣,才是一個大徹不悟的人,才能邁進偉大而又平淡者的崇高境界。人生也許就是這樣,總值得我們認認真真地走一趟! 幸福來自健康的身心,幸福來自仁慈的心念、純凈的信仰、豁達的胸襟、內在的寧靜;來自對物質的知足、無條件的關懷和不斷的自我教育,來自高尚願望的實現、與周圍的人與物的和諧。 佛說,讓我們成熟的,是經歷,是磨難;讓我們幸福的,是寬容,是仁愛;讓我們心安的,是理解,是信任。 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遇,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讓我們擁有最大化的快樂!讓我們擁有最大化的幸福!
❾ 佛教認為人應該怎樣生活
簡單說,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復雜點說:
首先,雖然佛法講的是諸行無常,一切都變異和流動之中,不值得執著,但是不要以為一切都沒有必要去努力、沒有必要去認真。說一切是變異之中,但這是在告訴我們不要對外界的權力、財富、生命等物質的生活過於執著。執著,在佛法中指的是對外界事物的錯誤迷戀和貪取,所以實際上是用「妄執」這個詞,即錯誤的執著。佛法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是強調「精進」的,即努力、認真、踏實。如對於思想的進步、佛法的修行、道德的完善等等,都需要我們刻苦、認真、有信心和恆心。所以,佛法的不執著不是要我們做事稀鬆,而是要我們知道什麼是「妄」,什麼是「實」。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該盡的義務一定要盡責,不懈怠、不迷惑、不固執。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錯誤的執著,
其次,人對自己應該有責任有要求。根據佛法因果觀和緣起觀,一個人當下的行為決定了他未來的命運趨勢。一切未來都是自我造就,自我承擔,現在不付出努力,未來就沒有好的收獲。現在沒有正確的方向和目標,未來就沒有穩定的道路。佛法不異世間法,學習並信仰佛法不是以放棄今生、祈求來世的極樂世界為目的,而是要在今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思維見解,如理如法的完成今生的各種責任義務,獲得智慧和解脫。
改變因果,是從改變自己開始,從改變內心的覺察開始。學習如何解脫無明煩惱,學習中道而行,勇於思維,勇於行動,而後才可以真正從行為驗證覺悟思想。
❿ 佛教界怎麼看待平頭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三餐屬於福報,歸於外財,按照經典所言,是積德行善的福報所致。
在社會上生存,既不可憤世妒俗,又不能天真散漫,只應積極進取,自強不息。
在佛教經典中,僧人生存基本不成問題,對於在家居士,佛則開示過應行善布德、精於技產、出入均等等法句。
要解決一日三餐,首先要找一份好工作或事業,然後要把它做好,乃至增強自己的生存能力,藝多不壓身。今年因為疫情,對社會經濟影響較大,謀生應早做打算,由於汛情,一些老闆已經破產負債,這些人應該努力謀求幫助,尋找生機,經濟上的破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的破產與崩潰,人要挑戰自我,不能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