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蒙古大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怎樣深受草原影響
衣食住行: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貳』 草原文化·珍奇的歷史腳印·北方牧人的生命圖畫
草原文化·珍奇的歷史腳印·北方牧人的生命圖畫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發現了岩畫,岩畫成為史前文明的重要標志。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綿延的陰山山脈發現了近5萬幅岩畫。據蓋山林先生考察,發現岩畫的地區有呼倫貝爾盟的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訥右旗;哲里木盟的扎魯特旗;赤峰市的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的蘇尼特左旗、阿巴嗄旗、鑲黃旗;烏蘭察布盟的察右後旗、四子王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包頭市的固陽縣;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磴口縣;烏梁市的桌子山;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總之,東從大興安嶺西至巴丹吉林沙漠,北自中蒙邊界,南至黃河,到處可以看到古樸生動的岩畫。
陰山岩畫的題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多種多樣的動物形象。其中主要包括馬、牛、羊、鹿、狍、虎、狼、豹、狗、罕達犴、狐狸、野驢、駱駝、龜、蛇、雁等等。這里有單個的動物形象,但更多的是動物的群象。這些形象並非完全寫實,而是誇張。例如鹿的身軀極為簡練,但頭部的雙角卻畫得密若樹叢,虎身上的斑紋非常清晰,而虎的面部非常猙獰。盤羊的角彎如弓弦,非常突出,奔跑的山羊,飛馳的駿馬,其飛躍的動態被誇張到極點。烏拉特中旗有一幅岩畫,畫的中心是一條野牛,牛的身上鑿刻出圓圈,野牛的腹下為一群山羊,野牛的上方為一群山羊,一隻緊挨一隻。這些動物形象表現出動物的強烈的特徵。
第二類為動物與人組合形象。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中,狩獵是一項重要的生產方式。因此岩畫對行獵的描繪佔有一定的篇幅。狩獵的畫面有單人行獵、雙人行獵、有圍獵等等。在亥其依恨烏拉名為地里哈日的黑山(地里哈日即黑馬鬃之意)山頂迎南的立壁上,畫面上兩個挽弓搭箭的獵人,各自射中了一隻野牲,畫面中間一獵人,正在追射一匹驃形大馬,畫的下方一獵人,正射中了一隻北山羊,北山羊之後,似有一個巫者。烏蘭察布岩畫有一幅描寫放牧的圖景。畫面上是一個牽馬的牧人,下面是四隻羊和一個圓圈,估計是表示穹廬,面積約佔四分之一平米。另有一幅岩畫在長形的近1.5米左右的岩石上刻劃了二十幾種動物形,有一畜圈,有兩匹馬及牛、羊等,還有一個騎馬的牧人。這樣的畫面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
第三類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人面像。人面像大致分成兩類。一類為舞者的形象。舞者有單人的,雙人的,也有集體的。其動作可謂千姿百態。有雙手叉腰點腳、雙手叉腰轉身、雙手平伸蹲踢、雙臂上舉跳躍等等。值得研究的是,這並非一般的舞蹈,這裡面蘊含著極度誇張甚至變形的意味。烏拉特山中旗有一幅岩畫,舞者兩臂外張,而其頭頂上有彎彎的羊角般的頭飾。在當地居民稱為格和達瓦查得溝的地方有一幅岩畫,一舞者雙手高高揚起,五指分開,兩腿叉開。在陰山岩畫1129圖上描繪了五個舞者,他們的動作各異,其中有三個舞者的生殖器被仔細地刻畫出來。這樣的畫面,似乎不是對舞蹈的直接摹仿,而包蘊著某種深刻的內涵。另一類為形形 *** 的人面相,人面相奇譎怪異,形象各異。有的呈猴面,下巴尖尖的;有的頭呈尖形,頭上有芒刺狀物;有的似頭戴尖帽,兩頰上有芒刺狀物;有的呈方形,面部五官俱全,嘴巴畫得很大;有的呈圓形,光芒四射,似一輪太陽;有的沒有頭形的輪廓,僅有眉、眼和鼻子;有的面部圖案非常圖案化和抽象化,給人以捉摸不定、撲朔迷離之感。這些千奇古怪的人面像到底代表什麼?這的確是學術界懸而未解、爭論不休的難題。不少專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看法。這些人面像是作為原始宗教崇拜的偶象而存在的,在這一點上,學術界達到共識。這些作為原始崇拜的偶象的人面像,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形式:自然神靈崇拜(如太陽神面像)、動物崇拜(如獸面像)、祖先神靈崇拜(如人面像、類人面像)。自然崇拜和動物圖騰崇拜似乎比較容易辨認,而祖先崇拜則趨於復雜,有的祖先像不過是動物圖騰像的變形或綜合再創造,僅初具人面形式,但未脫離動物的痕跡。這些人類原始宗教的信仰因素告訴人們什麼? 按照克里斯托弗·道森的觀點:「信仰……給人類生活注入了一種精神自由的因素,這種因素可以對人類社會的文化和歷史命運,以及對人的內在個人經驗產生創造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一種很明顯的屬於彼岸世界,似乎是否定人類社會的所有價值和標準的宗教,仍然會對文化產生 *** 作用,並在社會變革中提供推動力」(《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內蒙古岩畫的人面像是原始宗教崇拜的遺存,是北方游牧民族精神自由因素的體現。
岩畫的分期始終是個懸而未解的問題。但是學術界一致認為:這綿延千里的珍貴的露天畫廊時間的跨度非常大,絕不是一個時代的作品。據蓋山林先生分析,這令人目眩神迷的古樸岩畫分屬於三個時代。其一,距今一萬年至三千年左右的石器時代。其畫面主要有已經消失的駝鳥、大角鹿、野牛及人面像、獸面像等。其二,據今三千年至公元初幾個世紀的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其畫面有狩獵的,也有游牧的,與前一時期相比,這批岩畫具象性較強。其三,據今約6至19世紀的岩畫,這一時期的岩畫的顯著標志是出現了回鶻文、粟特文、西夏文和蒙文。就民族而論,陰山岩畫可包括匈奴、吐蕃、突厥、回紇、黨項、蒙古等民族,陰山岩畫是北方游牧人的無窮智慧和創造力的表現。
問題在於,在遙遠的原始社會,北方游牧民族的先人何以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條件下,在崖壁上留下這文明的印記呢? 這表達出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渴求呢?
原始人類,生存何艱。他們 *** 在大自然中,要接受大自然帶來的種種災難:風暴、嚴寒、野獸、疾病。他們往往因漁獵無獲而忍受飢餒之苦,乃至苟延殘喘,掙扎於死亡線上,與狩獵這種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種種信仰,對他們說來,的確是無比重要的,生死攸關的大事,他們渴望巨大的收獲,但是成敗未卜、束手無策,理想的完美與現實生活的窘困相對立,這種強烈的征服願望與不可能征服之間的矛盾,觀念地反映在北方游牧原始先民的原始巫術中。在人們無法把握自身又無法左右自然界的原始社會,人們便寄希望於巫術,企圖在這種原始概率的支配下尋求出路。「在這種文化情境中,陰山岩畫的功用即在於將人類的現實慾望——人或動物的生殖——外化為圖象,或者說是將人或動物的生殖同化於人類自身的動作和意志系統」(牛克誠《生殖巫術與生殖崇拜》)。在陰山岩畫上,連篇累牘地出現狩獵的內容,這些圖象毫無例外地是引弓射箭的動作,這不是狩獵後的紀實,也並非狩獵後的審美觀照,它是一種想像,一種操作,這種原始的想像與後來的創作想像有本質的區別,一方面它表明人對渾沌的蒙昧狀態的脫離,另一方面又表明,事物的物理性的因果關系還不曾為他們把握,他們對這種操作充滿了信心。以弓箭射獵就是表明行動對獵物施加巫術影響,他們認為狩獵的岩畫與狩獵的實踐之間有一種秘密的感知,原始人類甚至認為擁有形象就意味著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實體,而其所蘊含的意義是生殖巫術。
陰山岩畫出現的各種蹄印也具有同樣的意義。陰山岩畫出現各種野獸蹄印,如在烏拉特中旗郭羅本特羅蓋地方蹄印多達幾十種動物。這樣的題材在歐洲岩畫中也常有出現。這顯然也是表達祈求生殖的強烈願望。「據達爾罕茂明安旗牧民說,直到解放前,達爾罕茂明安旗的牧民為增殖家畜,還到山上刻印蹄印」(《陰山岩畫》)。刻印蹄印與射獵的畫面一樣同樣具有巫術意義。
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人類要生存的第一需要是食物的補充,而食物補充的目的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繁衍無盡。陰山岩畫作為一種史前文化,表現了人類自身強烈的生命慾望。在狼山地區陰山山脈通苦溝西側的一塊巨石的北邊就畫有女性生殖器,這表現出毫無掩遮的 *** 裸的女性膜拜。在烏海市桌子山附近的岩畫上,畫有男性生殖器,這又是對男根的崇拜了。人們渴望生殖的願望是多麼迫切。由此人們可以再重新透視陰山岩畫射獵圖的內涵。箭頭射向動物不只表現狩獵前的自信與祈願,而是表現對生殖力的誘發:「關於生殖的思維,原始人雖然承認男女 *** 才能有孩子,但他們更深信的生殖原因,則是生殖力進入女子體內,這種力如同看待風有風力,火有火力一樣,是一切物體所直接存有的潛在能量或生命源」(牛克誠《生殖巫術與生殖崇拜》)。射獵圖的文化涵義追尋的正是這種生命源。
在嚴酷的自然面前,人類要存種,就要追求動物的繁衍與人的繁衍,否則人類就會滅種。這是人類最強烈也是最基本的需求了。在烏拉特中旗的一幅岩畫鑿刻在山頂岩盤上,其中有三對男女正在交媾,他們的頭向相反,上肢外伸,腿彎曲,畫面上還有馬、牛、北山羊等動物,下面有人兩臂伸開,兩腿叉開,旁邊又有一人。又有動物。如此復雜的畫面顯示的主題是明確的,性巫術促進牲畜的繁殖,人們也藉助於牲畜的繁殖,提高人類的繁衍能力。 「天地 縕,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這茫茫陰山響徹的是往古歲月里強大而又渺小的遠古人類的生命旋律。
著名美學家黑格爾說:「在討論象徵藝術時代我們早已提到東方所強調和崇敬的往往是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識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創造力。」古樸生動的陰山岩畫是生命力的象徵。
『叄』 草原上的人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是怎麼生活的
居 住
蒙古族住所的式樣,解放前喇嘛住廟宇,牧民所住的是蒙古包,王公的府邸,多選自然環境優美,水源充足,建築壯觀,廟宇式的建築。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稱作「穹廬」、「氈包」。
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大小不等,普通高約十三、四尺,周圍高四、五尺,圓筒部直徑,則依包的大小有七、八尺至十七、八尺,包門高三尺五寸左右,寬約二尺五、六寸。門大多向南或東南,蒙古包的大小雖不同,構造卻一樣,幾百年來都是相同的樣式。一般在水草適宜的地方畫一直徑兩丈上下的圓圈,照圓圈的大小壘起比平地稍高的包基、包架由上下兩部構成。下叫"哈那"以長七八尺的柳條枝,互相銜接,綁在架的頂踹,成為一固定的圓形牆壁,圓頂山"套腦"直徑三、四尺,上雕美麗的花紋。
蒙古包隨牧經常搬遷。冬營地設包房,一般要尋找山灣或窪地,這樣一則牲畜的飲料易得,二則可避暴風雪侵襲,夏營地,要到高處和通風的地點設包。這樣可以防止牲畜受熱,人住涼爽,少蚊蠅。春、秋兩季移場主要看水草情形而定。 包外庭傍配置,有一定形成。一般用柳條、榆樹枝、柳樹枝,柳笆圍一個半圓牆,牆的附近搭一個畜圈,部分蓄冬草,部分作暖棚,在另一側堆積中,羊糞,以作燃料。有的用柳條編成囤倉,架在空中冬季儲肉,生活用品,有的以勒勤車二三輛至十餘輛不等排列於包屋的周圍。每戶都有拴馬樁。每戶都豢養著二至三條牧犬,白天跟牧群,夜間看家,犬兇猛異常。
崩殼形同蒙古包。有用草坯砌好,然後抹泥苫草搭成,也有用樺樹條、楊柳條、柳樹條編制而成,用於各季春季走場的臨時住處。這種崩殼在北部西烏珠穆沁旗和南部旗縣牧區常見,也有用它當倉庫用的。
飲 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既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肉食
大致分: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愛的食品。尤真願吃羊肉的「手把肉」,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常見亦享有盛名的「手把肉」、「全羊」,也叫「羊背子」。「手把肉」的做法是將全羊切成若干段,白水下鍋,不加任何作料,煮沸片刻後就起鍋。「全羊」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較講究,是將全羊肉背上第七肋骨至尾部割為一段,再割四肢頭頸,胛各為一件,帶尾入鍋,將全羊的各部分放在大木盤里待客。肉又嫩又脆、宴客、祭尊以全羊為佳品。
飲料主要有三種
1、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
2、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能解熱止渴,且富有營養。
3、奶酒,又叫蒙古酒。這種飲料酒精度不高,權民常用它來招待尊貴的客人。馬奶酒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賢、消食、鍵胃等效用。
奶食
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其格:「其格」即酸馬奶〈通稱馬奶酒〉是錫林浩特牧民最喜愛的飲料,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在那達慕大會上,總是痛飲其格,以慶賀畜牧生產的大豐收和吉祥如意。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在皇宴會上曾把其格、駝奶等飲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
服 飾
靴子
蒙古靴子分為馬靴和蒙古靴兩秤,馬靴分棉靴和單馬靴。用牛皮做成黑色,個別有紫色,挺撥,秀氣,年青人多愛穿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翹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圖案,壓花紋,裡面有的襯皮,有的襯氈,靴身寬大,靴可套棉襪氈襪。牧民四季離不開靴,騎馬時能護踝,失頭馬可以脫鐙,現在牧區老年人仍愛穿蒙古靴。
袍子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愛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領子較高,紐扣在右側。袍子的領口、袖口、邊泊,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子的顏色,因地因人因季而異。男子多喜歡蘭色、棕色;女子多喜歡紅色、綠色、紫色。夏季穿的單夾袍,一般顏色較淡,如淡綠、粉紅、淺蘭、乳白。冬季多穿老羊皮,羔皮做的袍子,顏色多為青、灰、深蘭等色。穿袍子最適應牧區的生活環境,袍子肥大,乘馬放牧時,可以護膝防寒避風。袖子長、領子高,乘馬持韁時,冬季可以防寒,夏日可以防蚊。
腰帶
是穿蒙古袍子時所必備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綢緞,長有五米,顏色和袍子相協調。男子扎腰帶時,多半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顯得精悍瀟灑,騎乘也方便;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身軀的苗條、矯健。袍子上扎腰帶,為的是騎乘時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同時冬天可以保暖,夏日可以防蚊。
首飾
平素牧區婦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紅、綠上等顏色的長綢子把頭纏上,男子夏季多戴鴨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樣是尖頂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婦女的首飾,逢年過節,喜慶宴會,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裝飾品種類很多,材料也因貧富不同。比較講究的,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
『肆』 草原課文描繪了哪幾幅畫面,大家知道嗎
《草原》是現代作家、詩人老舍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描寫了草原風情,迎接遠方的客人,以及蒙古族家庭的歡聲笑語。草原風光圖:碧綠的天空比其他地方更可愛。空氣如此清新,陽光如此明媚。這讓我想唱首歌來表達我的快樂。下面,一望無際,但不是很遼闊。熱情接待。
三、我想站在那裡看很久,我想坐下來唱一首美妙的小詩。在這樣的狀態下,就連馬和小牛有時也會靜止不動,彷彿在享受草原的無限樂趣。晚飯後,男孩子們拴馬摔倒,女孩子們表演民間舞蹈。客人們還會跳舞、唱歌和騎蒙古馬。太陽已經西沉了,所以我們不能出發。耶!蒙古的人情太深,不能割捨。格林每天和你談笑風生!
『伍』 敕勒川這首詩描述一幅畫怎樣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描繪了一幅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畫面 ,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
《敕勒歌》
先秦:佚名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5)草原上牧民生活如何畫擴展閱讀
詩歌創作中,歷來都是以天工為美,出於胸臆者多勝於雕鏤刻畫者。歷代對於《敕勒歌》文學價值的評價,可概括為兩個字:自然。其中又包含三個方面:即從創作角度看,其發於自然;從寫景角度看,其取材天然;從修辭角度看,其不假雕飾。
《敕勒歌》僅用27個漢字,就為我們傳神地描繪了遼闊蒼茫的意境,勾勒出了一幅大草原雄渾、壯闊、坦盪、寧靜而富有生氣的圖畫。
讓人想到的是天野相接,是陰山巍峨,是草原遼闊,微風吹拂,牧草起伏,是牛羊成群,是古代北方牧民浪漫祥和的悠哉生活,是一幅幅催人遐想的壯美畫卷。
「敕勒川,陰山下」是說敕勒人游牧的大草原在陰山腳下。敕勒川,地處屬於陰山山脈中段的大青山(即狹義的陰山)前,也就是當今內蒙的土默川平原,當時是一個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
開頭兩句點明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並寫出了它以巍峨雄峻的大青山為天然屏障的優越地勢。一種喜悅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天似穹廬,籠罩四野」,舉目四望,遠方天地相接,天穹如同敕勒人圓頂的氈帳,籠罩在遼闊無垠的原野上。詩人從靜態著筆,勾畫出遼闊的敕勒草原天地相接雄偉壯闊的景象;從宏觀著眼,攝取了敕勒草原的全景。妙在就近取喻,富有草原生活氣息,使人倍感親切。
「天蒼蒼,野茫茫」,頭上的天空晴朗湛藍,腳下的草原蒼茫無邊。「蒼蒼」「茫茫」既形容色彩的濃重,也形容境界的深遠。這里詩人進一步為天地設色,烘染出敕勒草原藍天綠野交相輝映的迷人景象,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天高地遠無限壯美的境界。
「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陣清風吹來,豐美的牧草隨風起伏,一群群肥壯的牛羊從深深的牧草中顯露出來。最後一句是以藍天與綠野為背景的草原風光的特寫。「草低」是借草顯出風之勁;「見牛羊」又借牛羊顯出草之深。引起對遼闊草原的無限深情。
詩人抓住風、草、牛羊等典型的草原風物,按照它們自然的關系,把它們組織在一個和諧統一的畫面中,展現了遼闊無邊的草原上百草豐茂、牛羊肥壯的美好景象。
『陸』 大草原怎麼畫
第一步:畫出一個弧形的地平面。上面畫出一些鋸齒形狀的小草,弧線不用畫的太平畫出草的質感。在第1條線上面一層一層的畫出弧線,第2條弧線也不需要畫的太平畫出,小草的波浪起伏的感覺。在第1條弧線前面畫出兩顆小草的形態,小草朝不同的方向。
在蒙古地區有許多的大草原,草原上有牧民,蒙古包,羊和馬等等。
『柒』 說一說蒙古族牧民的日常生活情況
草原牧民的日常食品主要分為三大類:奶食、肉食和糧食。蒙古族牧民傳統的放牧方式是游牧,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圓圓的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們流動的家。它是用木桿作支架,外面罩著羊毛氈的一種圓形帳篷。內蒙古草原冬天非常寒冷,罩著的羊毛氈是為了抵擋刺骨的寒風。遼闊平坦的草原為馬提供了盡情馳騁的空間。豐盛的草是馬的食物。蒙古族人民從小與馬打交道,他們傳統的交通工具就是馬。牧民的生活一半在馬背上,一半在蒙古包里度過。因此,蒙古族被人們稱之為「騎在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牧民身穿長而肥大的蒙古袍,腳蹬蒙古靴,寬大的蒙古袍擋強大的風沙又能護膝防寒,還可以作被子蓋,真是「一物多用」啊!
http://www.hqsyxx.com/wangluoketang/neimenggucaoyuan/shenghuo04.htm
『捌』 草原人的衣食住行
1、牧名為了騎馬和禦寒需要,多穿廣袖寬服。在春、夏、秋三季,穿用棉布或綢緞製作的蒙古袍,下擺(大襟)肥大,長垂達靴腰。而冬季的著裝,主要取材於牲畜的毛皮。
2、牧民以放牧牛、馬、羊為生,因此他們的日常飲食離不開牛、羊肉以及奶,即以「膻肉酪漿」為主。飲奶茶是蒙古牧民的普遍習慣。
3、從事游牧業生產的蒙古人,長期過著以「鞍馬為家、車帳為室」的遷徙流動生活。過去牧民一般住在帳篷、蒙古包里。
4、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馬匹是草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輔助以牛、駝和勒勒車。
5、蒙古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元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明確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賽馬、摔跤、射箭三項技能。每逢舉行重要宴會,都要有摔跤交手競技助興。
『玖』 常年生活在令人神往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如今他們的真實生活水平如何
真實的牧民其實家裡非常有錢,比我們想像的要富裕多了,很多人心目中牧民往往是非常窮苦的,還是停留在游牧的生活,沒有機會享受到城市裡面的繁華,也沒有機會認識到高科技,並且以為他們知識面很少,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牧民往往都是養殖戶,所以他們養的羊也好,馬也好,都是數量規模非常多的,少則幾十頭,大則幾百頭,所以說這些資產往往都值幾十萬到幾百萬,放在城市裡面一點也不窮。
這還不包括他們養的幾十頭羊和牛,就算不殺羊,光光靠產羊毛也能生活下去了,所以說大家都低估了牧民的資產,他們放在城市裡面絕對比大多數小康家庭都有錢,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牧民也不像以前那樣天天放牧了,他們把賺的錢開始在草原上造了小別墅,也過上了非常悠閑的日子,並且也不像我們住在城市裡的人,天天得承受工作的壓力,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開心的,因為他們自由自在,也不用考慮工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