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親們,如果你在鄉鎮上看到一家賣中老年用品店,你們會怎麼想,會想著給自己的父母買嗎我最近想著鄉鎮開
只要老年人多的地方都可以開,好孝心老年用品店,老年用品的龍頭企業
2. 如何讓父母退休後生活過得更充實
父母退休後,總有一個不太適應的過渡期,畢竟平時上班習慣了,一下子閑下來,身體和心裡都不習慣。
這個時候,身為子女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01 陪伴交流
知道父母辭職後,一定要抽時間多陪陪他們,在一起可以談談家裡的境況,說說自己的工作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兒女在忙些什麼,還可以請他們講講自己工作時的事情,最後旁敲側擊問一下他們退休後的打算。
陪伴和交流,可以讓他們有事做,以免閑的心煩。
陪伴和交流,可以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方便子女提出合理建議供他們參考。
陪伴和交流,可以加深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
02 參加社區活動
社區活動,一來離家裡近,方便上年紀的父母就近參加;二來,社區裡面的人相對熟悉,感情聯絡起來方便;三來,社區活動有社區的專職人員負責,比較正規、安全,父母過去,子女放心;最後社區活動豐富,父母們過去總能找到一款自己感興趣的參加。
03 帶孫子解悶
有的年輕家庭,不放心老人帶孩子,所以,會出現一種情況,老人閑死了,年輕人忙死了的狀況。
其實,年輕人,可以嘗試讓退休的父母帶孩子試試。父母有退休這一說,說明他們是有文化的人,帶孩子不至於和年輕人有太深的代溝。
父母帶孩子,不但可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還可以讓他們有事做,忙起來,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這樣子就不會被退休的壞情緒影響到,也就給兒女們省去了抽時間照顧他們的麻煩。
何樂而不為呢?
04 學習新事物
現在好多地方都有老年大學,父母退休後,如果沒有小孩子帶,也不喜歡社區這類型活動,可以建議他們去讀老年大學,完成年輕時未完的夢想。
05 外出旅遊
父母這一輩,大多很細辛苦,年輕時忙孩子、忙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出去旅遊。
等到退休後,就有大把的時間做這件事。
剛開始,作為孩子的我們,可以帶父母出遊,多帶幾次,他們自己就學會了買機票、火車票、聯系當地旅行社這些事情。接下來他們就可以自己出遊,或者跟老朋友們與其出遊。
外出旅遊,可以滿足他們半輩子未出遠門的遺憾,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還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
最重要的是,出遊可以讓他們越活越年輕。
3.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人離開了,子女都不怎麼哭
這是當今很普遍的現象。也許是現在的人們看淡了血脈親情,麻木了生死離別。在以前,如果有人家的老人去世了,不只是兒女,就連當傢伙族的晚輩們也會大聲哭喪。即使沒有眼淚,也會大聲地乾嚎。做兒女的在靈前頭戴重孝,孝帽孝箍把眼睛都差不多全部遮住,跪在父母的靈前,不停地哭。給人的感覺就很悲痛!可如今,在老人的靈前,看到的哭聲已經被手機替代了。
有一個老爺子,活了82歲。三兒三女,命不錯。聽老人們講,老爺子是他爸和小婆生的老疙瘩。從小供他學習,讀書。農村的家裡地里的活一竅不通。12歲的時候,他的爹娘給他找了一個大她六歲的女孩子,成了他的媳婦。媳婦進門後,所有的家務活都成了媳婦的工作。當老爺子死後晚上報廟送路的時候,許多看哭的閑人。三個女兒一步一哭喊,一步一叨念。大閨女哭數了一哭,累死的爸爸。被三個兒媳婦當時就兌了一句,哭啥都行,就是哭累死的不行。老爺子活著除了打牌,下棋,玩鳥,遛狗,養貓。香油瓶子倒了都不扶起來的主,還累死的,我看是閑死的。姑嫂間的對話,讓所有哭喪的人,都樂了。從此直到出殯下葬,也看不到一個人掉眼淚。兒子們怕被別人笑話,只好乾嚎著——爸爸……
在有一個就是,死去的老人,得的是纏磨要死的病,住院是常事,錢花了不少,也沒能保住性命的人。到死的時候,把兒女都磨絮煩了。兒女們覺得老人的死是一種解脫!所以兒女們不會哭的稀里嘩啦,即使哭也是做樣子給人看。
我是絳州四妹,我來回答
我婆婆是今年農歷四月去世的,當時下葬那天,大姑姐她們幾個就沒怎麼哭,還真引起年齡大的人的質疑了。
那個大娘七十多歲的樣子,她質問大姑姐她們,
「你們怎麼都不哭,難道都不是親生的?」
大姑姐當即懟了過去,
「我們幾個都是親生的,我媽活著時,我們兄妹幾個都對老媽孝順有加,老媽該吃的吃了,該喝的喝了,該穿的也穿了,現在她壽終正寢,給她該置辦的壽衣,棺木等等都一應俱全,老媽也該安息了。」
「再說了,活著孝順,死了哭不哭的能咋地?」
一番話,說的那個大娘鴉口無言了,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是呀,活著孝順,就足夠了,死了,哭不哭的,有什麼要緊?
婆婆是2013年由於高血壓導致中風,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後遺症,七八年了,一直卧病在床,兄弟姐妹們對婆婆都照顧有加,閑暇時,不是這個來,就是那個去,這個買吃的,那個買衣服,來了,幫婆婆洗洗澡,剪剪發,陪婆婆聊聊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大家都知道,伺候卧病在床的老人,個中滋味真不好受,好在,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也不必再提了吧。
反正,鄰居們都說了,你媽真是燒了桅桿香了,娶了兩個好媳婦,姊妹們也不錯,老太婆有福氣。
有這些話,就足夠了。
婆婆不在了,哭不哭的有什麼關系呢?哭是給別人看的,個中滋味是我們自個兒感受的。
再說了,現在條件好了,老人活著,享福了,沒受罪,死後,兒女們哭不哭的,真不打緊。
前兩年我也在疑惑這個問題,為什麼現在老人離開了子女都不怎麼哭了。我思前想後,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失去親人這么悲痛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作為子女卻沒有一滴眼淚呢?
我雖然有這個疑惑,但是一直沒有想明白,直到後來我奶奶去世,那時候我認真的觀察了整一個去世儀式現場。才真真切切的明白到:子女在親人離世的時候沒有哭,主要受到這幾個方面的影響:
1.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短視頻的火熱,驚呼!居然在親人離世的儀式上,還刷視頻,我看著我幾個伯伯嬸嬸刷視頻的場景,那一刻,我替奶奶感到了心酸。
2許多人是不會或不敢在公眾面前流淚的,都是默默深夜痛哭。奶奶去世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滴眼淚都沒有流,那時候我也滿心的質疑,我的爸爸媽媽是一個沒有良心、不孝順的人嗎?為什麼奶奶去世了,他們都不傷心的?
直到下葬後的第一個晚上,我半夜起來上廁所,聽到隔壁房間的爸爸媽媽在抽泣,我隔著門房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媽媽在安慰爸爸,說「人老了就讓她安詳的離開吧,如果你要是哭壞了身子,那麼她會更加的擔心,而且她也會擔心你照顧不了我們的的孩子,老婆子已經操心了一輩子了,或許離開是對她最好的眷顧吧,不要再折磨她了。」聽到這里,我的淚水嘩啦嘩啦的流下來,爸爸媽媽不是不孝,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他們不會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的悲痛,在深夜裡痛哭……
3.高齡老人也許已經經歷過了許多的病痛,在這一個過程中,兒女為老人流過的淚已經非常多了,以至於直到親人離世的那一刻,眼淚早已流干,眼睛都不聽使喚了,只有沉浸於萬般悲痛中。
4.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以前的古老思想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的人認為:
①活時孝順,比離世是哭泣來得重要。
②再哭人也回不來了
③人在死去後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有意識的,如果許多親人在哭泣,老人聽到也會很痛苦吧,不能安心的走了
高齡老人離世,子女的悲傷是沒那麼大的,因為高齡老人的子女也基本進入老年生活了,老年人的眼裡應該是能把死亡看得不再那麼重了,這與現在的時代思想也是有關的。
以前總覺得死亡是特別悲哀的事,但現在卻不是那樣的以為了。我也覺得現在的子女對於老年父母的離世,不再是那麼哭天搶地的悲痛了,也許是覺得父母年邁生活不便,生命到了終點站也是①種人生痛苦的解脫吧,死了不受了。
83歲高齡的老人到了死亡之時,也是壽終正寢了,他的兒女也都進入老年了,也許就是會覺得年紀太大了,如果身體不好,受罪受苦的,倒不如壽終了輕鬆了。
人的一生最有價值的年紀都過去了,80多歲的年紀,身體好了,生活能自理,倒也能活得舒服一點,如果是疾病纏身,年紀大的兒女伺候著都吃力,還有的老人壽高,兒女都走前頭了,這也是一種悲哀。
現在的人也許是比以前的人,多能看開生死了吧!村上一大伯才六十多歲,突發急病而亡,送葬路上,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孬好還哭幾聲,二兒子都四十左右了,一聲都不帶哭的。這誰又能說什麼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實,人若死亡了,活著的親人再哭也是無用的,我倒覺得那種扯著喉嚨哭喊的,還真有點愚昧了,當然我是指老喪。
如果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這是很悲哀的,因為太可惜,年輕的生命還有太多的使命沒完成,不是該死的年紀卻英年早逝,還有那些為民為國的英雄,他們的生命的戛然而止才是真正悲哀的事。
高齡老人的壽終正寢,在老俗規矩里好像也是不太悲哀的事,畢竟年紀大了,人生到了走向終點時候了,這個時候的壽終正寢,已經是自己與子女雙重解脫的事了吧!
(個見)
時代變了,子女哀思和不舍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了。哭在過去是嚎啕大哭,現在是在心裡流淚。
筆者說的這情況確實很多,我參加了很多戰友,同學父母的葬禮,有很多人都是一滴眼淚沒有,而且好像表情也不痛苦難過的樣子,我對此也是大惑不解,我本人是真的接受不了父母去世,子女竟然毫不悲痛的事情。人心都是肉長的,那可是從小生你養你疼你的摯愛雙親啊!怎麼能不悲痛?再也不能親親熱熱的喊一句「爸爸媽媽」,這是多麼讓人傷痛的事情,就算克制自己,眼淚都會情不自禁啊!
不哭還算不錯的了,有說有笑的我都見過。我嫂子父親去世,老人一輩子含辛茹苦,養育了7個女兒1個兒子,九十年代的縣城,如果老人去世,沒有殯儀館就先放在自己家院子里,平房基本都有院子。
我姐姐出嫁後,住的離嫂子媽媽家不遠,她知道消息後就第一時間先去了嫂子媽媽家,尋思等嫂子從哈爾濱回家後,悲傷痛哭時拉一把,安慰安慰。可誰知道,嫂子回家後,別說捶胸頓足痛哭了,看都沒看停在院子里的父親一眼,直接就進屋和姐妹們寒暄聊天去了,這一幕讓我姐姐驚訝不已,大跌眼鏡。還有更有趣的,出殯那天,老爺子上午剛剛下葬,中午忙完事後,兒子和幾個姑爺就跑到飯店,點了酒菜,推杯換盞的喝去了。多年以後,我姐姐還常提起當年那一幕,我們哥仨一直拿它當個笑話講。
孟郊:「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恩情深似海,我們用一生都報答不了,試想一下,如果是我們自己離開了,我們的父母該有多麼悲痛。為什麼換作是父母離開,子女連哭泣都不曾有呢?
我和愛人也多次探討這個問題,我岳母的父母去世時,我也都曾親身經歷,五個兒女沒有一個哭的,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內心也很不屑。據我個人分析判斷,老人離世,子女不怎麼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子女眾多,父母對哪一個也沒有過度偏愛,感情不深。 過去的年代,基本上每家都子女眾多,加上物質貧乏,父母養育孩子艱難,能給吃飽穿暖就不錯了,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哪一個孩子也沒感覺得到了父母的偏愛,加上過去年代的人,不像現代父母這樣,善於向孩子表達感情,所以,孩子和父母的感情都不怎麼外露,缺少 情感 溝通,所以那個年代的子女長大後, 情感 自製力都比較強。
第二、父母久病卧床,心理上早有準備。 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的父母多年患病,子女照顧得心力憔悴,隨著老人卧床久病時間的增長,子女在心理上對老人離去早有準備,所以老人真的離去的時候,子女會覺得這年些也盡了孝心,沒有多少遺憾,內心深處也就不怎麼難過,即便如此,我也遇到很多子女依然痛哭的,可能這和父母言傳身教及家風有關吧!
第三、家庭不和睦,親情淡漠,父母和子女關系不和諧,兄弟姐妹關系緊張。 個別家庭,父母表率作用不好,教育子女缺失,兄弟姐妹間因為贍養老人,爭奪家產,矛盾較多甚至反目成仇。
第四、子女都屬於內心堅強,感情理智型的。 其實這也是我除了上述兩點之外,實在找不出理由的理由,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同,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 情感 理智型,不會通過哭泣表達心情,所謂的喜怒不形於色吧,這也牽強的算個理由吧,對於我這種 情感 豐富類型的人,我是無論如何無法做到父母去世,自己不痛哭的,真的佩服那些人的堅強。今年9月19日,是父親去世十周年,我和哥哥代表在外地的姐姐,特意去了墓地祭掃父親。母親到今年,也離開我們四年了,現在每每觸景生情,想到媽媽,我的眼睛還禁不住濕潤,想念在天堂的爸爸媽媽。
「子欲養而親不待」,和父母的緣分只有一次,來生誰也無法遇見,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也是自古傳承的家風古訓,是我們的精神血脈,是維系中華民族家庭關系的紐帶。
社會 竟爭,壓力太大,尤其當今 社會 , 歷史 車輪滾滾向前,哪允許你停下哭泣啊,父親去世,忙完後事,立馬上班,新的事補充內心,捎歇片刻就會想起,老人才走幾天,我們一切恢復正常。一個人的心已分成18瓣,父,母也許占之一吧,願上蒼理解,21世紀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所以人在變化當中,哭與不哭,正向『濃妝淡抹總相宜』一樣,不失大雅。重要的是珍惜身邊的一切,不要過於在意得失,無論誰走了,很快就會被忘記。
過去老人去世了,親戚子女嚎啕大哭訴說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傷心,用眼淚表達。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年輕人悲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吧!是在心裡悲痛,心裡在流淚。
我公公婆婆去世的時候,孩子他爸沒有哭,眼淚對於他來說是無能的表現,哭也改變不了事實,用行動來表示。
83歲,活到這個歲數已經不錯了,說實話,人活太久了不一定就是福氣。記得以前的老人常常抱怨自己為什麼不死,因為從前條件差,雖然子女多,但是容易相互推卸,因此老人常常會被漠視,也沒有人用心的去體諒他們的無奈。包括現在,高齡老人在精神上同樣是孤立的,即便是在將來任何時候,同樣如此。
八十多歲的老人,身體器官處以極度的衰老狀態,死亡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有時候,人們對於悲傷的反應是安靜的,不哭,並不代表後人對於逝去親人的漠然。
幾乎所有的人在告別生命之前都會有一段痛苦掙扎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活著的親人同樣也是一份內心痛苦的煎熬,有的甚至是長達多年的疲勞消耗,老人痛苦,後入受盡折磨,當老人生命完結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解脫了。不哭,是盡力了的那份坦然。
每個人 情感 表達的方式不一樣,有人淚點高,有人淚點低,哭不哭的,沒必要去特別的講究,反正死了的人聽不見,不過是哭給活人看的。
過去老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孩子也多,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父母出主意做主,所以子女長大以後,對父母孝為先,感恩的心在孩子的心中站主要位置。老人的離開,孩子們的心情非常難過悲傷,知道父母有生之年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大哭。現在的 社會 跟過去不一樣生活好了,父母的對孩子一般都溺愛,孩子成年後也沒有感覺生活還有什麼壓力,想得到的東西太容易了,想需要什麼父母馬上給他們辦好了,涌現出許多的小皇帝、大少爺,小公主、大小姐。感恩的心自然也就少多了,認為父母為他們的付出都是應該的。當老人離開,他們悲傷的感覺少,也就不怎麼哭了。僅供參考!
4.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
謝謝朋友的邀請!我是一個有著十年養老院院長工作經驗的養老人!十年來接觸過數千老人及其子女,見證了許多孝順的子女和不孝順子女,在此談談自己所見所聞的體會。
由於中國五千年來的家庭養老的文化!養兒防老是最基本的孝道文化,如果退回去十年,一般來說老人是不願進養老院的,兒女也不願把父母送入養老院,就是怕左齡右舍和 社會 說閑話!說不孝!而當時的養老院入住的老人,確實大多是「五保戶老人和三無老人」。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和改變,而且養老院的建設和硬體設施越來越完善!環境優美!服務優質,醫療衛生齊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今天的 社會 兒女和老人, 社會 和人們對過入養老院養老的觀點逐漸在變化!養老院養老已在逐漸被人們接受。
根據目前的趨勢,養老院是多數人的第二故鄉,也是人生的最後停靠站。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是一位86歲的老奶奶。去年她生病住院了,在醫院連續住了3個月。住院期間她考慮得最多的是出院後是否回到自己孤獨的家裡,她讓我給她拿主意。
她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家庭不屬富豪,兒媳婦也不是省油的燈,給不了老人的經濟補助。老奶奶是工廠退休,退休金每月2000元。我跟她算了一筆帳。反正兒子家裡是進不去的,如果回到自己家裡,老奶奶一條腿不能動,生活不能自理。請個保姆,月薪2000元請不到人,還有兩人的生活費,家用的電費、水費、零星開資,加到一起2000元還不夠花,還有面臨保姆虐待的風險。
老人家曾多次生病住院,也沒積蓄,不是政府報銷葯費她早已無法生存下去了。請保姆來家裡照顧,除了自己的2000元退休金,其它的錢以哪裡來?最後決定去養老院!老人家進養老院3,4個月了,我多次去探望她,她的精氣神一次比一次好。養老院里有伴聊天有伴玩耍,有吃有住有人照顧。每月向養老院交納2000元,恰好在她老人家的承受范圍之內。人舒服了又省了錢有何不可?
題主的說說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這可不能一概而論。一般兒女上有老小有小,侍候不來。自己要出去工作賺錢的,總不能為了照顧老人一家人都不生活了。無奈之下把父母送進養老院,自己也會經常去養老院探視老人,逢年過節可以把老人接回家裡聚聚,這樣的子女是孝順的。
有個別子女把老人當包袱,把養老院當著為自己御載的地方。將老人送進養老院,自己再也不在老人前露面了!這是明顯的不孝之舉。
花錢將父母送到老人院是孝還是不孝,
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去評論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途徑,普羅大眾,各種各樣的家庭狀況都有不一樣的原因,自古忠孝難兩全。
對於我已邁入古稀之年的人來說,當然希望兒女盡孝,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在此我將自己真實感受彼此評論一下,假如父母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不幸染上中風偏癱,醫生告訴你可能要照顧三到四年,每天都要幫父母做著同樣的事情,就是煎葯,洗澡,上廁所,喂父母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時間長了你是否能做得到?即使只是父親一人得病,但監介局面還是有點不好意思,長時間兒女如果做得到的話,的確是忠孝兩全。
前提是,你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夫妻兩人只照顧孩子和兩老,不愁衣食,即使如此也是少見。
古人雲久病床前無孝子,所以我自己認為,如果兒女送我到一家好一點的老人院,或者請一個護理也是忠孝兩全了,我們老人也不能太過自私,兒女們要養家糊口,絕不能拖垮兒女,人生在世,,必有一死,奈何,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值評論。
年輕的要工作!不工作在家服侍嗎?不工作那有錢開支?我們要理解要體諒不是埋怨!送去養老院不是不孝順只是迫不得已!
我覺得取決於父母的意願與兒女對老人的關愛度多少。也就是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
比如:我老公公今年87虛歲,身體硬朗。婆婆去世後,他以前在兒子家住過,兒子給買房子自住過多年。當時有4個兒子在身邊,也常去探望,遠道的三個兒子也年年節、假日回去與他過春節。後來兒子給他換了一個130多平的大房子,有兒媳、孫女同住。因為,她們返回外地,他一個人也住不了大房。大家正商議他去誰家養老,他上街溜達自己有了答案。
原來,他在廣場溜達,遇到一對外地夫妻70歲左右。他們獨生兒子定居深圳。男士在鐵路退休,他們自己不愛做飯,住進了老公公所在縣城全省樣板養老院。他就跟隨著人家去了養老院。回家就召集6個兒子聚會商量,二大伯哥走了。他要去養老院。
有時孝就是順,6個兒子開車去了養老院,實地考查。真實不錯,寬暢明亮,一塵不柒。有健身、游樂中心,由於新建,一切安好。每天,有專人送水、洗衣,定點吃飯。飯後有玩撲克的,有打麻將的,還可以在院子里溜達,每人一個小冷櫃,可以放些水果。
那裡住的老人非常熱情,個個笑容滿面。我們三家去看老人,他們就打招呼問:你們來看誰?在那邊了,兒女多就是好,一來一大幫。
老人住進養老院後,他得到了更多關愛。本地的兒孫定期去看他,買水果買好吃的。遠處回來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把老人帶出住賓館,又吃又喝又玩。所有年、節兒子全接回家過節,比他去養老院前還熱鬧。所以,老人去了養老院,做兒女的常去看看,陪老人聊會天,那就是孝順。
如果,你把父母推進一個條件差、服務不到位的養老院,對他們置之不理。不理不關,不看不愛,那就是不孝。特別是我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那養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養老院。也是為了不給兒女增加負擔。
我有一個小同事,他父親去世後,她母親身體不好,自己很難照顧自己。他從外地考入我單位後,住在單位宿舍。他只能把母親送到敬老院,他每天下班去養老院陪媽媽聊天,他是無奈送媽媽上養老院。
我老媽不願意去養老院,她今年81,老爸走了10年,她一直自己過,我住的遠,其他兒女住的不遠。她做好吃的,全家就都回去聚。我負責買菜,除了冬日,我能做到每周必回,爸爸在時就那樣。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往家拿。但是,有一點,我是絕對公平,我們結婚後就給公婆養老費,每年都回去過春節,千里之遙。他們來我家住一到三個半月,我也是大包小包往家買,讓公婆嘗遍當地 美食 ……
我老媽二樓鄰居,老爺子97,前年老伴去世,他家就是兒女定期來老人家照顧與陪伴老人。我同學婆婆在外地,他們也是定期去照顧婆婆。我老媽我們也決定她不願意做飯時,去老媽家輪留照顧,我媽說:還是在自己家裡生活方便自由,兩個電視隨便看。
花錢送父母去養老院,因為自己照顧不了正常,也是孝順。但是聽之任之,不管不問。不問不看,節假日也置之不理,不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就是不孝。
誰都會老,我們今日的孝順,就是兒女的樣板。讓老人晚年平安幸福、快樂才是兒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無論採取哪種養老方式,多些關愛,常去看看,多些陪伴,有愛哪都是老人的家。讓父母平安快樂度晚年,才是兒女的首要任務……
圖一:老公公養老院餐廳
圖:走廊
圖三:活動室,打麻將的就是老爸
人是感情動物,親情占首位,尤其到了老年,最期待的是,多看一眼陪伴多年親人,當老人臨終前心裡明白,不會說話,那時他會以留戀不舍的眼光尋找什麼?尋找沒有在場兒女。老年人被送進養老院,對老年人內心感覺,是一生的悲哀。他能養你小,你就不能養他老?你養他老有難度,影響賺錢,影響生活?可他養你小的時候就不操心費力嗎?有一點好吃的都捨不得自己吃,總是想著兒女,你們不記得嗎?人到老年不缺物質生活,缺的是陪伴。養老院條件再好,也不如家。養老院是為大多孤寡老人所設。老年人最希望的是親人陪伴。古人曰: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有狠心兒女,沒有狠心爹娘。硬生生把老人送去,只有無奈的忍受,畢竟沒有當年的話語權。兒女應盡最大努力,將老人留在身身,一代傳一代,養老送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的觀點: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孝。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高 科技 操作更新換代快,每個人都得在競爭力中求適應和發展。
兒女們既忙於工作,又得經營好各自的家庭。
沒有多大時間照顧父母,父母年紀大了,把他們送進條件較好的養老院,讓老人們在一起生活,聚在一起聊聊天。
當兒女的定時抽空,去看望父母,給他們帶一些好吃的,和生活日常用品等等。
我認為也很好,這種做法也是對父母,孝順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送去養老院不是孝順不孝順的問題!現在是獨生子女父母養老階段!獨生子女們必須工作。若是父母身體多病在家養老現實嗎?請保母月新要幾大千,加生活費用一般工新家庭誰負擔得起?……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都是沒有辦法才送進的,如果女兒,兒子輪流照顧,這是可以在家照顧,如果拋個兒子一家照顧,女兒不承擔,而且還要寸步不離,整天要死要活的,該怎麼辦,媳婦身體不好,難道讓兒子不去工作去陪父母,不去工作錢從那裡來,以後怎麼生活,錢不會從天而降的。各家有家的難處,不能一概定論。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孝順不孝順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而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結論也是不同的!
從傳統觀念上講, 養兒防老,父母養咱們小,咱們就得養父母老,這樣看, 你花多少錢都是不孝順的,因為你沒有親自照顧!
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 ,我們大多數人工作都很忙,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班上,如果專職照顧父母,可以!但工作沒有了,那麼收入也沒有了!如果工作,只有父母在家,身體好還可以,身體不好的話,也是極大的問題。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想親自照顧,而是實際情況不允許 !從這個角度上,花錢送父母進養老院不能說不孝順。
有時候還要看你送老人進養老院的初衷! 比如,我有錢,又閑,但就是不愛照顧父母,我覺得這就是不孝順的。如果想讓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顧,兒女不時去看看老人,我覺得可以理解!
但現在的養老院條件也是不同的,花費也不同。 條件差的幾個人一個屋子,優點是,兒女花錢少,老人不孤單。缺點是,老人之間也會有影響。而且這樣的養老院生活條件,飯菜質量也會一般!
而條件好的養老院,老人會得到更好的照顧,但兒女花費也不少!至於把老人送什麼樣的養老院,得看看兒女的條件!
所以,我不認為送老人進養老院就是不孝順,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到你,我是幽蘭笑一笑,感謝您的閱讀。
5. 適合發朋友圈的關於孝親敬老的句子四十八條
適合發朋友圈的關於孝親敬老的句子(篇一) 1.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2.孟子曰:「不得乎親,不能夠為人;不順乎親,不能夠為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注釋: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聯相處得不好,不能夠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3.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愛姑叔,勝似手足同胞。
4.長幼有序。——孟子
5.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時也沒有人來扶助。印度諺語
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7.孝子事親,不可使其親有冷淡心,煩惱心,驚怖心,愁悶心,難言心,愧恨心。
8.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9.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語·弟子行》.注釋: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10.路的魅力在於彎曲。
1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____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2.在生不孝道,死了枉悲傷。
1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14.血氣之怒不可有,理義之氣不可無。
1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清)李毓秀《弟子規》
16.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獲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國)蒙田
17.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18.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1.《勸孝歌》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22.萬壽無疆 長命百歲 18、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老如松柏竭誠為您服務!
23.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馬卡連柯
24.《孝敬皇帝輓歌》劉禕之(唐)戒奢虛蜃輅,錫號紀鴻名。地葉蒼梧野,途經紫聚城。
適合發朋友圈的關於孝親敬老的句子(篇二)
25.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陶行知
26.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之晚何若謹於前。——《格言聯璧》
27.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28.字嚴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29.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它存在於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英國諺語
30.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1.《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蘇軾(宋)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
32.白珪玷可滅,黃金諾不輕。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
33.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
34.父母恩情似海深,兒女莫忘養育恩。
35.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36.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37.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38.尊老愛幼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9.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拙。
40.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41.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42.對父母最大的愛,莫過於管好自己。
43.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軻
44.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45.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
46.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同學的心房,無數顆心被您牽引激盪,連您的背影也凝聚著滾燙的目光。
47.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48.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有關孝親敬老的經典文案
有關孝親敬老的經典文案(篇一)
1.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2.咱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歌德
3.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家語·弟子行》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5.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6.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獲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國)蒙田
7.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8.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出自《名賢集》。注釋: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9.血氣之怒不可有,理義之氣不可無。
10.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1.莫把心愛的兒子留在你身邊,放他出外鍛煉才會名滿天下。泰國諺語
12.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13.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14.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15.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格言聯璧》
16.千忙萬忙,白發父母不可忘。
17.尊老愛幼,重在關愛。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作者是: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20.首孝弟,次謹信。——(清)李毓秀《弟子規》
有關孝親敬老的經典文案(篇二)
21.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22.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23.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24.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25.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2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7.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28.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
29.用毆打來教育孩子,不過和類人猿教養它的後代相類似。馬卡連柯
30.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31.我望著搖籃,我的兒子在成長,我沒有休息的權利!何塞馬蒂
32.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33.每個人都要走向衰老,每個人都要尊重老人。
34.一飯之恩,當永世不忘。
35.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勸報親恩篇》
36.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幸能修實操,何俟釣虛聲。
3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惡的人。——魯迅
38.百善孝為先。——中國古代名言
3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40.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關於逆襲的勵志語錄四十八條
關於逆襲的勵志語錄(篇一)
1.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我這個徒弟都從蛋殼里孵出來了,你這個師父難道要讓人家煮了么?
2.沒死,就不要把自己當成廢物。
3.君子都勇於改正錯誤,小人總是掩飾自己的過失,改正錯誤,終究會醒悟,掩飾過失終究會迷亂,最後能醒悟的人會得到福氣,而最後執迷不悟的人必定會遭受災禍。
4.絕對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僅寄託在公司培訓上。人絕對不可能經過一次培訓就脫胎換骨。相反,集體培訓上學到的東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燒大鍋菜一樣,總沒有你最想吃的菜,因為這樣做容易,並且不容易得罪人。很多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很看重所選的公司有沒有培訓,這說明,你不但不知道這個公司做什麼,你甚至不知道怎樣學習這些技能。
5.不要放棄奮斗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靠自己才最有保障。
6.禪門中有句話,叫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人怎麼去生活,其實就在於自己的心地,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安靜,自在,喜悅。把自我的覺醒活成一種生活方式,心地保存一份淡然的狀況,時光遠走,留不下什麼,所以內心也不要去留存那些過往的負擔。
7.你們都這么幸福,他嫉妒了。
8.我知道高考很難,但我也知道,如果不努力,以後會更難。
9.雖然你的思維相對於宇宙智慧來說只不過是海中的一滴水,但這滴水卻凝聚著海洋的全部財富;是質量上的一而非數量上的一;你的思維擁有一切宇宙智慧。
10.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要把學習當成功利的事,這樣會讓你學的很累。
11.熱愛生活,用心學習,用一顆感恩的心看待世界,快樂、充實每一天!
12.有些人,他偶爾出個門或者「回娘家」,你對他的那種想是痛並快樂著,等他真的走了,那種心裡落空的滋味就再無半點兒幸福可言了。
13.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勝利。
14.所有逆襲都是有備而來,所有幸運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筆,你的勇氣會成就更好的你。
15.今日不肯埋頭,明日以何抬頭。
16.不要推卸責任。推卸責任是害怕的條件反射。不要認為別人看不出這點。
17.成功的秘訣在於對目標的執著追求,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持自己的目標和信念。
18.世事如庭前花,花開也有花落,又如天邊雲,雲卷也有雲舒,何必患得患失,終日耿耿於懷呢?觀世間萬事,既得之,則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復失。自然而然,灑脫自在。
19.成功的方法多種多樣,別不接受你看不慣的方法。
20.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21.這很好理解,喜歡就是無限制的包容忍讓,你的任何缺陷在他眼裡都是優點,你做任何荒唐事他都覺得是有道理的。愛正好相反,它是無道理的斤斤計較,你很平常的一個舉動都會掀起腥風血雨。簡而言之,喜歡,就是一個人願意為了你淡定;愛,就是一個人願意為了你不淡定。
22.別人有別人的人格,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人格。沒有獨立的人格,永遠是一個懦弱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23.我們常常能原諒一貫犯錯誤的人,卻不能原諒偶而犯一次錯誤的人。當一個從來不會向你說好話的人,偶而對你說一句好話時會讓你激動不已;而一個一貫對你說好話的人,偶而冒出一句不好聽的話會讓你難受幾天。這些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出了問題,是我們的心理在作怪。親則疏,遠則香!
24.你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想那麼多了。前進,放手,忘了它,就這么回事。
關於逆襲的勵志語錄(篇二)
25.努力把日子都填滿,別讓孤獨包圍你,請善待珍惜自己,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理由,生活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26.因為只有你生氣,我才會著急。我應了你的,必然會做到。
27.超越夢想,超越自我。
28.不要指望別人你要努力你想要的要你自己給自己。
29.別擔心,你不會眼睜睜地餓死。即使沒有錢也有朋友。若是為女人而沉湎於情網不能自拔,對於自己也是一筆損失。想想你自己的母親:她對人生的要求該多麼微小,可是,落在她頭上的又是怎樣的一種命運?——屠格涅夫
30.愛不是超越人之上的一種更高的力量,也不是強加於人的一種義務;愛是人自己的力量,通過這種力量,人使自己與世界聯系起來,並使這個世界真正成為人的世界。
31.生活給你的很多難堪,不是在跟你過不去,而是要你不斷提高生存的技能。
32.春來秋往,寒暑交替,歲月枯榮,年年重復。多少追逐在歲月的流轉里早已化作雲煙,而心頭卻依然緊緊握住痴痴的守望,還有那些紅塵的愛恨悲歡。在自己的回憶里,煩惱總成雲煙;在別人的回憶里,我們成雲煙;在雲煙的記憶里,原本都是雲煙。茫茫人海看人間,恨在哪裡,怨寄何方,到後來自己尋來的惆悵,折磨不了任何人,酸苦都是自己的作品。
33.「我的哲學是,你不只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且要在這一刻盡可能做好,以讓自己在下一刻能處於最佳位置。
34.你沒有遇到更好的人,是因為你沒有變成更好的人。
35.生活再苟且也要把自己收拾干凈。
36.不才能買鞋子時,能夠借別人的,這樣比赤腳走得快。
37.整理下心情,忘記不愉快的往事,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早安!
38.都到這份上了,你不和他在一起還等什麼呢?
39.點燃執著的信念,燃燒無悔的青春。
40.凌晨的酒是石頭,中午的酒是紅銅,晚上的酒是白銀,三天喝一次的酒是黃金。
41.不怕物質匱乏,就怕心靈匱乏,不怕物質富有,就怕精神沒有。捨得付出不計吃虧,就是富有的人生;貪圖安逸只知享受,必是貧窮的人生。
4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都有自己的精神,都有自己的建立功勛的道路。(《公民的誕生》)壓抑自己良心的聲音,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養成一種對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習慣,那你很快就會對任何事情也都滿不在乎。不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只有這樣才能磨煉性格。(《給兒子的信》)
43.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輩子。
44.送給高一新生:相信自己,我們一定行的,未來的路上有你也有我!
45.都說世象迷離,我們常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千帆過盡,回首當年,那份純凈的夢想早已漸行漸遠,如今歲月留下的,只是滿目荒涼。當你孤獨地行走在紅塵陌上,是否會覺得,肩上的背囊被人間故事填滿,而內心卻更加地空落。此時,則需要依靠一些回憶來喂養寂寥,典當一些日子來滋潤情懷。
46.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勝利。
47.、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48.不要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關於孝親敬老的暖心說說集合四十四條
關於孝親敬老的暖心說說【篇一】
1.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作者是: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3.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4.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
5.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6.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7.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8.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9.與其批評孩子,不如做個榜樣。茹貝爾
10.小舟橫截春江,卧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
11.哀哀父母,生我勞瘁。____佚名《蓼莪》
12.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3.《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蘇軾(宋)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作棲霞樓,為郡中勝絕。元豐五年,余謫居黃。
14.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同學的心房,無數顆心被您牽引激盪,連您的背影也凝聚著滾燙的目光。
15.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6.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注釋: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17.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群眾。
18.老來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圖集美文網
19.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尼采
20.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21.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22.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關於孝親敬老的暖心說說【篇二】
23.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孔子
24.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25.孝敬父母以情為上。
26.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27.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瓦普察洛夫
28.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幸能修實操,何俟釣虛聲。
29.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30.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31.落帽台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32.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3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4.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35.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36.孔門有遺訓,復坐吾告爾。 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
37.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38.父母恩情似海深,兒女莫忘養育恩。
39.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40.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41.《別老母》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42.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43.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44.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請)李毓秀《弟子規》
每個人遇到挫折都需要正能量,希望以上的「適合發朋友圈的關於孝親敬老的句子四十八條」幫助到您,歡迎您閱讀更多關於「 孝親敬老的名言 」的內容!
6. 有人認為「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兒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你怎麼看
我是燈花物語,此題我來回答。 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兒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
我單位有個同事,在關於孩子學習成績好與差方面,說過一句「名言」:「孩子學習好了,孩子有福;孩子學習差了,做父母的有福。」什麼意思呢?孩子學習好,上重點本科,讀研讀博,甚至出國留學,畢業後找工作,再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身邊的概率非常小。孩子遠離父母,等父母年邁時,肯定不方便照顧。除非孩子有條件把父母接到身邊。而孩子學習差的話,多數會在家鄉找個事做,從而陪伴在父母身邊。我同事的這句「名言」,和題主提到的那句話,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孩子有無出息,不一定只看學習成績好壞,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材方式有多種,學習成績好只是孩子有出息的一個方面吧。
曾在網上讀到過一則和養老有關的新聞。有一個家庭,有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優秀,一個讀了清華,一個讀了人大。大學畢業後,都在北京工作,並買房安了家。父母在一個遠離北京的小縣城工作和生活,剛退休時,老兩口身體挺好的,心情也挺好的,經常外出遊山玩水,過得很瀟灑。後來,老頭病倒了,還好有老太太照顧。再後來老太太也病倒了,無奈之下,讓兩個兒子回來了。兩個老人住院治療的這一個多月,兩個兒子輪流照顧,也是盡心盡力。老人出院後,兩個兒子便回到了北京。北京有他們的小家,有他們的事業。家鄉的老兩口身體大不如前,就找保姆,可連續辭了三個,也沒找到理想的。想去北京到兒子身邊生活,孩子沒提起過,老兩口也張不開嘴。這是「子女有出息,父母老了不得濟」的典型案例吧。
毛澤東等開國元勛,肯定是算有出息的一類人,且是有「大出息」。他們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惜流血犧牲,為大家舍小家。他們長年在外地參加革命,別說為父母養老,有的甚至連送終也做不到。開國元勛們為革命奮斗,他們的父母和親人也為革命做出了各種犧牲。即使在和平年代,也時常有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這種情況讓人無奈。不管怎麼說,他們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褒獎,令人崇敬。這算是「子女有出息,父母老了不得濟」的一種特殊情況吧。
孩子既有出息,又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孝,這是最理想的了。孩子沒什麼出息,但能守在父母身邊盡孝,也是不錯的事。但也有孩子在身邊,父母晚年卻不幸福的情況存在。
冀南平原一個小村裡,有戶人家有六子一女。六個兒子都在村裡成家生活,女兒嫁到了鄰村,也不遠。老頭去世早,老太太幫幾個兒子看大了所有的孫子孫女,之後沒幾年,得了腦血栓,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七個子女都不讓老人住自己家,而是湊錢為老人在村邊蓋了一間冬冷夏暖的小房。白天兒媳輪流送飯,送完飯就走,老人大小便失禁,弄臟了,晚上去值夜的兒子就簡單的處理一下。那間小屋裡經常是惡臭熏天。老人唯一的女兒也是奇葩,老人想念她,每天在小屋裡喊她的名字,有好心人專門去告訴她,可她也不去看老人一眼。等到老人油盡燈枯,村裡人都說老人解脫了,終於不用受罪了。 這樣沒有孝心的子女,就是守在身邊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還在網上讀過一則新聞,其中提到的一句話讓我動容:「 一個老人和子女最遠的距離,是中間隔著一條馬路。 」原來,在某個城市裡,一個老人生活在一條馬路旁邊的小區里,她的大兒子居住的小區,則在這條馬路的另一側。老人在家裡去世了,沒人知道,一個多月後,鄰居聞到了異味,報了警,老人的子女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了。而那個大兒子的家,和老人的家只隔著一條馬路!!!這些不孝子女,可恨!可惡!可憎!
總之,兒女太有出息了,往往會遠走高飛,老人便得不到應有的陪伴,於老人而言,這自然不是好事。但是,有子女生活在身邊,卻不孝順,更是悲哀。
去年的11月,我帶著我爸和兩個孩子去北京自然博物館玩。
回來的路上, 在公交車上遇上一位78歲的大爺, 從我們上車之後,他便一直看著我們。後來嫌聊之後,我才得知: 原來,他特羨慕我爸!
大爺說:「閨女,你們還沒上車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你們了。你全程護著你爸。怕人擠著你爸,你用身子替你爸擋著。上車的時候,你細心的囑咐你爸扶穩,看到座位,你讓你爸帶著孩子坐下,而你一直站在你爸和孩子身邊,細心和你爸聊天,這讓我羨慕啊!」
大爺78歲了,這次是獨自一個人乘坐公交車去四惠老朋友家玩。
大爺說他整天孤孤單單的,特羨慕別的老人有兒女陪伴。
大爺告訴我,他有一兒一女,都在北京,家都離他煮得地方不太遠,開車也就一個小時的路程,他們都是單位的高官。可是,卻都特別忙。忙到一個月陪他吃一次飯都難。
大爺說年齡越大,越害怕孤單。
他老伴走了好幾年了,他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夠多陪陪他。可是,他也知道,孩子們真的是太忙太忙了,忙到家裡的廚房幾乎是擺設,很少做飯,兩口子天天吃外賣,有的時候,忙起來,連飯都顧不上吃的。至於孩子,更顧不上了。小小年紀,就被送去國外了。
大爺曾經去過兒子家住,想能夠天天看到兒子兒媳。
可是,兒子兒媳都忙,早上四五點就出門了,晚上很晚才回來。等於還是他一個人在家待著。住了一個多月,他實在受不了,又回到自己家去了。
有一次,他發脾氣,讓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放下工作,陪著他好好的玩一天。
可是,他卻悲哀的發現,他們都是大忙人,雖然人在他身邊,心卻早飛了。尤其是他兒子,手機不離手,一會這個人打電話過來請示工作,一會那個人打電話過來,還有一次,是總公司開視頻會議之類的......
他最後無奈的對兒女說:「我寧可你們不這么優秀,我寧可你們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這樣,你們就能多陪陪我這個老頭子,多陪陪孩子,也多顧及點身體,不這樣累!」
我們是一塊下的車,下車之後,他還拉著我們坐在一邊的長椅上聊了一會天。他對我爸爸說:「小老弟啊,我太羨慕你了,年紀比我小多了,有女兒在身邊陪伴著,有孫輩在身邊嬉鬧著。不像老哥我,整天一個人,找個說話的人,還得跑這么遠的地方來。我想我孫子外孫,可是,一年到頭都難得見他們一眼啊!」
分別的時候,大爺眼裡淚汪汪的,摟著我的兩個孩子不想放手。我能看出來,他真的太孤單了,真的太想太想兒女能在他身邊陪陪他,真的太想太想孫子們了。
為人兒女的,不管咱們工作多麼的忙,身體的壓力有多重,懇求大家一定要多抽出點時間來陪陪家中日漸蒼老的父母。工作可以暫時放一邊,錢可以慢慢賺,可是,我們的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了,他們等不起了!常回家看看吧,哪怕陪著父母安安靜靜的吃頓飯,對於父母來說,也是莫大的幸福!
前幾年我們這里發生一件很轟動的事。我們當地有一位老太太,獨生女兒留學美國,她老伴兒去世的時候女兒沒有回來,等她病重住院的時候,醫院院長是老人的學生,他多次打電話給老人的女兒,希望她回國看望並料理老人的後事,沒想到匆匆回國的女兒,連一眼都沒有看看她媽媽,就要求醫院拔掉氧氣,連後事都沒有處理就匆匆走了。
這件事在我們當地引起很大的轟動。很多父母都說,兒女培養得太優秀,對很多渴望晚年幸福舒坦的老人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兒女一旦出國了,就相當於給別人培養,自己晚年什麼都依靠不了。甚至很多有感觸的父母和老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等到老了才知道,兒女太有出息等於「失獨」,實話難聽卻現實。
兒女越有出息,學歷越高,對親情和孝道的經營越淡薄
改革開放後中西文化交流增多,出國留學潮盛行,海龜也成為國內知名企業追逐的對象。那時候只要有條件的家庭都熱衷把孩子往國外送,開闊孩子眼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成為優秀的人才,甚至有些人直接在國外定居。
但是那些定居在國外優秀的兒女,本身思想和行為的獨立性就很高。再加上受西方個人主義的影響,價值觀會改變,對於國內一家團聚,晚年互相取暖,互相捆綁的家庭觀念的不再認同,親情比較淡薄。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越優秀的子女以後花在父母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小。而且如果子女定居在大城市或者國外,如果父母不能和兒女住在一處,兒女返回家照顧和陪伴父母的時間和成本,都要仔細衡量,回家一趟也就越來越難,所以晚年想要兒女多陪在自己身邊就成為·一種奢望了。
兒女越優秀,父母的犧牲感就越強烈,晚年越不願意拖累兒女
大部分中國的父母對兒女都帶著強烈的犧牲感,不管自己多辛苦多累,也想給孩子們提供好的。為了孩子的成長和夢想,願意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夢想,所有的一切都願意為了孩子讓路。所以對於優秀的子女,父母心裡雖然充滿了驕傲,但也藏著深深的犧牲感和奉獻感,兒女那麼有出息,作為父母的不能孩子後腿,也不能給孩子添麻煩。
所以兒女越優秀,越有出息,父母越不敢麻煩和要求孩子,晚年就算想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多數父母還是會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孩子的人生。
當然子女優秀,是 社會 的財富,也是父母的驕傲。雖說生兒育女並不是為了養老,養兒防老已經不靠譜,但父母和子女都應該明白責任的意義。
我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兒女有了大出息也就有了很重要的工作。因而他們不能隨便休息請假。甚至老人病了都不能回來看一眼。
記得前兩年婆婆身體不太好,歲數大了本地醫院不好看,姊妹幾個就帶老人去了北醫三院看病。
在同病室中有一位歲數近九十歲的老媽媽,老身體當時我們入院時已經基本醫好了病,出來進去就他一個人。當時,我很好奇,但也沒敢問她為什麼。
過了幾天婆婆通過手術身體一天天好轉。幾個孩子天天床前床後守著,講開心的事讓婆婆開心。
臨床的花媽媽開始說話了。她原來是一位老紅軍戰士,老伴生前是個大幹部。兒子現職中央部門工作。
她說有時想兒子了去看看,都不能進院,讓警官先進去報告才行。
老媽媽特別羨慕我婆婆,她說,」雖然我錢多條件比你好,但我沒有你幸福。」
老人的話是發自內心的,她多盼望當她需要兒女照顧時有人陪在身邊啊!
幾天後老人出院了,孫子來接走了她。沒想到,過了兩天老人家拿了許多東西來看我婆婆。她說,」我喜歡你們一家人,以後有什麼事來北京找我。」
老人心太好了,我們全家都很感動。
我婆婆過後經常會想起這件事,她晚年很知足。
因為孩子們都很孝順,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但老人有事時能盡孝。
以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是天下的老人又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出息啊!
最後還要說,當父母老了不方便了,無論官多大,工作多忙,多陪伴老人些。
世上有狠心的兒女,沒有不疼兒女的爹娘。
天下孝為先,孝順,兒女孝了,老人也就順了。
願天下的兒女都孝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 健康 。
謝謝朋友支持。
大家好,我是鳳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個很予盾的問題,的確在我們父母年輕身體好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龍成鳳,有出息,有成就,可以光宗耀祖,很有面子,但是一般這樣有出息的兒女要麼都是在大城市發展,有的甚至出國了,有自己的事業:也會有自己的家庭,那麼他們就會很忙,沒有時間經常回家陪伴相守自己的父母,都是離老家很遠,可能逢年過節:一年回去那麼幾次,所以當父母老了就會覺得兒女太有出息了就沒有時問陪伴父母,像一般家庭的兒女都會相守在一起,才會有這樣子的感覺,不過人老了的確是希望兒孫滿堂的聚一起熱鬧,幸福,以上是我個人的表迖,謝謝!
忠孝不能兩全。
有能力的孩子他、她會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擔的責任更重。
有得就必有失。
沒有能力的孩子,他、她走不到好遠,沒有所謂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只能腳踏實地工作或挖田挖土,那麼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就多些,養老送終就成這種孩子的事。
親身故事。
我們家父母兒女七個,二哥沒讀多少書,加之我家家規盛嚴,二哥就變得逆來順受,很聽父母話的乖孩子,在家務農,一直在父母身邊。三哥、四哥就在外發展,幾年前父親仙游時,第一次休克,二哥電話通知,我們全部都回來看望父親,結果父親活過來了,一家兒女小聚兩三天,又去忙自己的事。沒過半過月,父親又休克了,二哥又打電話,在外的兒女又忙著往家趕,以許父親捨不得我們,又舒醒了過來,但父親比以前更消瘦,眼神充滿留念,我們每個兒女都喑自流淚,想著年輕時的父親,多麼堅強,多麼偉岸,現經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但是我們不能天天待在他身邊,除了二哥,我們都各自有事業,父親他是知道的,揮揮手,你們回去吧!嘴裡還能說出完整的話。
第三次休克,父親在以沒有醒過來,他走完了人世征程,去到了另一個國度。二哥給我們打電話說父親又休克了,聽完馬上放下手中事情,開車急忙往家趕,近的都趕到了,唯有三哥和我,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寫到這里,早以淚流滿面。
作為兒女誰不想盡孝!
這個問題來不得半絲玩笑。我正重的回答"忠孝不能兩權"。如果老人家不開明且不富有才智的話,孩子固然也就很平庸。在此,我謹代表一心報孝祖國母親,而愧歉於小家爹娘的優秀孩子們,向普天下所有生兒育女為祖國的爹娘們說聲"對不起",同時祝福老人家快樂無比,壽與天齊!
此致:向普天下淳樸之中章顯偉大的父親母親們,獻上至高無上的革命敬禮!
今天我的鄰居,一個老太大,因為拖地板,不小心摔倒了,就送到醫院病房,過不了幾天就走了,家裡還剩下一個做輪椅的老伴,也無人照顧。以前老太沒有逝世前,都是老太照顧老伴。有個女兒,就是象你所說的太有能力了,到了美國畄學定居,結婚生子。
今天母親過世,因為疫情的影響,無法從美國回來辦理喪事,平常也沒見她回來過,根本就無從談起照顧老人起居生活,現在老人過世都是鄰居和親戚幫她料理後事。現在老人過世了,另一個癱瘓在家,無子女在身邊照顧,有點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感覺,有點凄涼。
中國人的思想,老有所養,死了有人送終,都不希望兒女離自己太遠,現在死了,臨終了未能見最後一面,是不是有點死不瞑目!
人過一生不容易,老了就希望孩子能培在身邊,老少一家大大小小,平平安安,合合美美,共享天倫之樂!
這是完全是錯誤的觀點,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出色,一個沒有道德品質,不會知恩圖報的人,無論怎麼樣成功,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出色的人,難道泯滅人性、忘恩負義也算是出色嗎?
我們所說的出色的人是說表現超出一般常人的人,而他的能力、成果以及品格也比常人優秀的人,受人們推崇和敬仰,並讓父母感到自豪,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出色的人,試問,作為父母的,有此子女又怎麼會認為並非是好事呢?
其實,只不過現在有些人過於功利化,嚴重扭曲了思想認知,把哪些只是取得些少成績和財富,而毫無道德觀念、毫無做人品行的人,也視為出色,其實哪是極為錯誤的,任何時候,任何角度,一個人出色與否,是與他的品德、情操相關連的,人們敬仰他不但是他的能力和成績,更是他為人的道德品行。有這樣的子女父母,又怎麼會出現「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兒女太有出色不一定是好事」的感覺啊?
我覺得這個觀念相對比較正確!就拿我身邊人為例吧。
A,王叔,長得高高帥帥的,某軍事學院教授,退休後,來我們小區買了一套房子,和他兒子住在同一棟不同樓層,開始還其樂融融,後來,因為孫女上小學,他兒子想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就去別的區又買了一套房子搬走了,他不想搬過去,還是住在我們小區。他兒子搬走後1年多,他得了肺癌,兒子是某局的,工作非常忙,想照顧他,是有心無力,請的人,很少靠譜的,就這樣,他在確診肺癌後的第二年,去世了,至今我都記得他和善的面容,唉!
B、趙叔,退休前是某局的,平時威風凜凜
的樣子,唯一的女兒,通過技術移民去了美國,他性子比較犟,不願意去美國,就獨立生活在我們小區,自己請了一個阿姨照顧,有一次,不小心摔裂了腰骨,行走都比較困難,沒多久,阿姨也走了,吃飯都成問題,再後來,去了養老院,去養老院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一聲嘆息!說說他女兒,她一年就回來看他2次,待幾天就走了,根本沒有照顧他!
C、劉叔,退休前是某企業的,他兒子只讀了一個比較差的專科,目前的工作也是他幫忙找的,因為他兒子沒錢買房,和他們住在一起,經常會聽到他們吵架之類的,但是,很快又和好了,上次劉叔半夜發病,他兒子立馬開車送他去醫院,撿回一條命,反正,他們就是這樣吵吵鬧鬧的生活著,有事相互扶持著。
以上內容,僅陳述事實,不批評誰對誰錯,生活就是這樣,熊掌和魚翅不能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