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佛法如何應用於生活

佛法如何應用於生活

發布時間:2023-02-05 11:02:48

『壹』 日常生活中怎樣運用佛法

今天這個時代,生活緊張,壓力沉重,工作繁忙,我們用什麼方法、什麼態度來學佛?《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待人接物要「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一句佛號就念好了,念的就得力了。外著相,內動心,你的佛號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萬聲,古人講的「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佛號念得多,沒效果,不得力。念佛求什麼?求一心不亂。你是二心、三心,見色聞聲,心都亂了,這怎麼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所以要記住,我修一心不亂的,我修清凈心的,心凈則土凈。接觸外面社會,外面人事紛紛來擾亂,對我們來講是很大的恩惠,為什麼?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時時刻刻考驗自己功夫得不得力。我看到了,聽到了,心裡生煩惱,我的功夫不得力。那是菩薩,那是我老師!他來告訴我:你不行,功夫不得力!你面對這些人與事,不著相、不動心,很清凈,他就告訴你:你的功夫得力了。所謂「歷事煉心」,在人事裡面鍛煉自己的清凈心,鍛煉自己的平等心,才能圓成佛道。離開這些人與事,你到哪裡去修?你沒地方修!所以修行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是說把這些不如意的人事環境都離開,那你有多大的福報?連釋迦牟尼佛都辦不到。釋迦牟尼佛僧團外面有提婆達多,裡面有六群比丘,他的徒弟裡面有不少是不聽話的,調皮搗亂的。連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生弘法利生都得不到一天清凈,你想得一天清凈,你有多大福報?我們不能不覺悟!
(文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七十五集)1984/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文件名:01-03-075)

『貳』 佛學怎麼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佛法講究智慧,認為可以靠智慧解脫,所以原始佛教的最究竟的阿羅漢都稱為慧解脫者,而佛教所謂的智慧實際上是一種思維見地或者哲學思想,因此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實際上就是把佛陀主張的哲學思想作為日常中的一種觀念或者理念,從而達到心胸豁達,離欲解脫。
釋迦牟尼佛的思想主張可以用緣起二字概括,緣起思想是佛法中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佛陀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原點。第一,緣起思想如果從橫向的角度來談,就是指一切法無我,因為一切萬物都是緣起性空,因緣假合而存在,沒有真實的自體,所以當體即空,這個實際上也是大乘佛教在一直強調的空性,空性實際上就是無質礙性,因為沒有障礙,所以眾緣可以在空性中緣起緣滅,而空性自身沒有自體同時也永恆不變。第二,緣起思想如果從縱向角度來談,就是指一切法無常,因為一切生滅法都是有前因後果,不斷變化的,不可能永恆不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因緣具足而不生果報,永遠都是因果循環天公地道。而緣起思想的因果層面又推倒出一套終極的人生觀。
佛陀用緣起思想來解釋今生的前因後果,這個超出了科學范疇,屬於一種宗教信仰。因果實際上在生活中不難發現它,很多地方都有因果規律,所以大家不感覺這是很終極的理論,但是佛陀的大智大慧實際上無非就是因果而已,只是他見到的因果比較極端,是今生的因,以及來世的果,它是跨越三世的,我們見到的因果僅僅是今生中的,如果問你為什麼會產生今生,或者我們有沒有來世,這個是不知道的,或者乾脆認為沒有,如果沒有前世和來世,佛教的因果就不成立了,因為有的人作惡一輩子,逍遙法外,最後得了好結果,而很多善人,出身貧賤,受一輩子苦,最後不得好死,所以按照我們絕大多數人的認知,命運是不公平的,按照佛教這是因為我們看不到前世因和來世果所造成的錯誤認知,這就是佛教所謂的無明,不知道前因,也不知道後果,只看到現在的一些現象,而心生煩惱以及貪欲並鑄造種種業,這些業又會生起來世的果報讓你輪回不斷。
以上是佛陀本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下面主要談一下佛教的價值觀。佛教的價值觀是很奇葩的,因為他和我們是顛倒過來的,佛教追求的是死亡,我們追求的是永生。我們認為活著是快樂的,最好得到永恆的生命,但是佛教認為諸受是苦,輪回是苦,最好無生,因為無生就無老病死,所以佛陀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他認為寂滅反而是樂的,因為那象徵著解脫,所以原始佛經記載的每一個阿羅漢,死前都會說「自知不受後有」,意思就是說知道死後再也不會輪回了,再也沒有生命的集起了,所以佛陀說世人顛倒妄想,實際上是他的價值觀和大家相反的,因為他追求來世無生,從而無老病死。如何做到來世無生,或者如何死後再也不輪回了?那麼就需要不造善惡業,那麼如何不造善惡業?必須先明白緣起思想以及三世因果,從而無欲無求,如果能做到對一切事物都無欲無求,那麼你的一切行為都不算造業,這樣就把緣起來世的因給斷掉了,來世如果沒有今生種下的因,自然就無法緣起,等到今生的五蘊身壞滅後,識蘊沒有來世的根身為緣,就會斷滅掉,從而達到無生,這時候就是無余涅槃,獲得永恆的解脫,不會再輪回受苦,寂滅為樂。
以上是佛陀所謂的智慧,它是整個佛法的核心,實際上就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的觀念佛教認為可以斷除人們心中的煩惱和貪欲,從而解脫,並主張通過禪定來證實這些理論,如果可以靠禪定見到三世因果的緣起思想,覺悟四諦的解脫之路,從而絲毫不懷疑,就是證得了聖人果位,在大乘佛教稱為初地菩薩,在原始佛教稱為初果羅漢。同時佛教還是非常客觀實際的,因為他不讓你憑信心來相信佛陀的教法,而是靠禪定的神通力來實證這些理論,只有親自見到這些理論真實可信才能算證到果位,所以佛教非常實事求是,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因為其他的宗教都主張信仰,而佛教主張讓如是知,如是見,不主張憑空而信,這就是為什麼南傳佛教徒如此注重禪定,因為沒有禪定所產生的神通是無法證實三世因果的教法的。

『叄』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佛教文化

(以下僅供參考)
范圍太廣,內容太多,三言兩句也說不全面的,只簡單說說其中一種吧。
佛說因果,在因果之間其實還有個緣存在。比如要在世間做某一種事情,想要達成的結果就是「果」。為了得到這個果,肯定要籌備各種緣,緣若不夠,是做不成想要做的事情的,也就是說不會有想要的結果的。
比如經常說的多建立人脈、多搞好關系、多吸收人才、多准備資金、多儲備物質等等。其實,這些做法都是在為某一個想要的「果」做助緣。
比如長輩供孩子讀書,讓其接受好的教育等等,這些緣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一個孩子有出息的「果」。
比如有的長輩為孩子買房子、存錢、安排工作等等,再就是在親朋和街坊中處理好關系,建立好名聲等等,做這些緣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一個孩子可以順利討老婆、順利成家結婚生子的「果。
修佛也是,你想要得到成佛的果,中間肯定要去聚集和籌備所需的各種緣,緣若不夠怎麼可以得到「果」呢。
未得佛果,先結人緣,提前為自己所追求的「果」做准備,積累緣。
生活中,不管自己想要得到什麼,都必須為這個目標(也就是果)而不斷積累條件(也就是緣)。
修行沒有脫離現實,佛法亦沒有脫離世間。

『肆』 現代人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現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負面情緒。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時空都有適切性,是一切利益與安樂的來源。行走坐卧不離佛法,心裡默念佛的訓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導,時時勤習經文,處處勸人為善。


我們修佛不管念誦經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觀內心,不論是位在寺廟或山洞裡、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須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寬恕等。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別是接觸人群時必須修耐心、寬容、寬恕及慈悲心。身為大乘者,我們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養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覺醒之心,覺醒之心是基於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愛一切有情眾生。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愛心,這愛心是有限的,基於自私心,我們喜歡或愛某某人是因為那個人是朋友或是親戚等等。但是我們在說的是慈愛於所有的眾生甚至對於自己敵人在內。當我們慈愛所有時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們希望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悲憫心。所以我所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古代也好現代也好,沒有人想要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其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能夠不被煩惱控制,且能轉化煩惱,這樣才能找到究竟真實平和與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


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

第一,貪欲心,貪財、貪名、貪所有世間的東西,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這都叫做貪欲心,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損人利己,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更嚴重的,就是執著,對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執持不放。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才是真正的佛法。


貪欲心的對治,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自私心的對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執著的對治,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包括貪欲、自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


禪宗經常講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呢?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悲觀厭世、脫離生活,躲到山裡去修行,這不是放下,只是暫時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


我們必須知道,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無論錢財、名聲、地位還是人,只要有執著,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執著越大,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是肯定的。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斷除執著。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認為,輪回可以直接斷除,只要把身體毀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們赤身裸體、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樓、自焚等極端行為,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


凡夫一致認為,痛苦來自於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痛苦源自於外界,這誰也無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並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歸根結底,就是執著。


但斷除執著很難,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就更難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快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


不過,即使證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蓮花生大士曾雲:「縱使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也即是說,見解要開放、高妙,但行為一定要保守、謹慎。


開放的意思是說,在證悟空性以後,包括殺盜淫妄、聞思修行等善惡之行在內的任何事物,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不存在善惡、好壞、高低、左右等分別,沒有任何阻礙,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虛空、一片光明。我們以常識所創造的各種規矩——無論佛教還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規矩、規定、法則,都已經煙消雲散。對這種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約束,所以見解是很開放的。


但如果行為和見解保持一致,就會出問題。雖然對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會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藏地、漢地還是印度,都曾有數之不盡的成就者的行為超越了一切約束。甚至為了打破約束,他們還會採取強制且極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為,就是一種超越約束的手段。但其他眾生卻不會理解這些放盪不羈、無拘無束的行為,為了保護眾生的根基,護持其他眾生的心或情緒,所以行為必須要保守。


蓮花生大士還說:「外表應當實踐經部儀,細致取捨因果有必要。」哪怕內在具備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為,也應該按照小乘佛教的別解脫戒來行持,這樣細致取捨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見解卻萬萬不能保守,否則就是執著,所以見解要開放。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寧瑪巴的無上密法大圓滿中的要求。


其實,除了寧瑪巴以外,所有藏傳佛教對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聞思,也聽了《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大家都很虔誠,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精進聞思修,可在將佛法落實到行為方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雖然通過聞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哪怕沒有修,但與其他完全不學佛的人比起來,觀點還是完全不一樣。但聞思的功效也僅止於此,真正的落實,還是要靠修行。


不過,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專職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較虔誠的修行人,每天嚴格地修持佛法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剩下的二十幾個小時,都會被世間瑣事所困。如果不能將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就會浪費掉。反之,如果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正法所攝持,將會有很多益處:第一,不會造業;第二,生活會更有意義;第三,會更加開心、幸福與充實,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我們曾經專文探討過《如何將病苦轉為道用》,與《如何面對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與生活》見《慧燈之光》),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內的所有行為都轉為道用。


行為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內的一切活動,無論思想的活動還是身體的運動,都叫做行為。


通過發願,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與菩薩道毫不相關的行為轉為菩薩道,就是行為轉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為轉為道用,平時也能落實到生活上,則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時,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不需要另外花費時間,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阿彌陀佛······

『伍』 如何佛法落實到生活中

這個題目太大了,可以寫長篇大論,但為簡明起見,略說個人體會,以期有所幫助。
其一,正知正見作基石,歷盡磨難終不悔。學佛看善根機緣,根機好、福德厚的人,學得很快,也很順利,反之,進步慢而障礙多。象我這樣的根淺福薄者,學佛之路就覺得漫長而艱難。這時,就需要正知正見來護持信心。有了正確的知見,遇到再大的挫折和阻力,都可以忍受。正確的知見來源於善知識的引導和依法不依人的不斷修學。普通學子遇到惡知識的情況常有,遇到善知識的情況不常有,但只要堅持依法不依人,知非即舍,我們就不會走太多的歪路。
其二,踐行菩薩四攝法,甘為眷屬做黃牛。將佛法落實到生活中,換言之,就是在生活中修學佛法。這裡面問題就多起來了,最大的問題是,親友不認同、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對、詆毀該怎麼辦?我的體會,這是由於自己操之過急引發的逆緣。所以,在生活中修學,一定不要太性急,不要太過猛利,與現實產生過大的沖突。必須用四攝法,與親友打成一片,再逐步感化、潛移默化他們。如有些人一講學佛就要吃素,弄得與家人格格不入,這就太過急於求成了。
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方說,在生活中如何守戒、行善、觀行等等,因為這些都不是一兩話就能打發的,故暫時只說上述兩點。

『陸』 如何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去

佛法不是神話,不是神通幻化法。佛法是講生命本質的方法。生命的本質不同於生命的現象,本質只有一個,現象卻有千萬種。無論思想如何變換,都離不開生命的那個本源。如同因水而起浪,浪花形態各異,水性不變。生活中的種種言行舉止思想意識如同種種浪花,生命的根源如水。浪起於水,浪滅復歸於水。思想意識言行舉止起於生命的那個根源,滅復歸於這個根源。思想意識形態各異,生滅不停,無量無邊,但是根源不變,也不增減,也不生滅變化。如果能時時刻刻觀照這一點,即是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

『柒』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佛法與生活,工作相結合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若我們能把所學到的佛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這樣學佛才有意義。現在跟大家講「怎樣能夠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結合在一起」。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法最了義的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菩提果的過程,在家學佛工作忙,事情也多,要怎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菩提果?如何把佛法跟你的工作及生活結合在一起來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遇到人該怎麼處理?遇到事時,又該怎麼處理?我想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佛的涵義。「佛」,印度話叫「佛陀耶」,譯成中文就是知覺的覺,覺悟的覺,就是覺悟;再淺顯一點說,就是明白,你要是明白了,就是佛;要是不明白、糊里糊塗的,就是眾生。學佛就是學覺悟、學明白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能使我們明白,使我們覺悟,我們就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至於要怎麼來運用方法呢?
悲心與出離心
發了菩提心之後,第一、要有出離心,要怎樣生起出離心呢?就是要認識這個世界,認識你當前所生活的環境,若是認識了當前所生活的環境,你就不會受環境的迷惑和傷害;能夠隨順這個環境,使這個環境中生存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能夠愉快安定,你就是行菩薩道了。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具足出離心,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事情是快樂的,因為不快樂,你就不會貪戀。面對世間所有的事物,不會爭名也不會奪利,不會去貪戀;因為你生起了更大的慈悲心,對你的患者就能愛護得更好一點,為了希望他能減少痛苦,就盡你的力量幫助他,這樣你的大悲心就生起來了。
但是發大悲心要有智慧,必須觀照。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我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有一種煩惱特別重的患者,經常會罵醫生、罵護士;還有植物人,你們如何愛護這些失去知覺的患者?這真正得要具足大悲心。你要隨時發願,願他們能夠恢復知覺,我們發願是一回事,他們能否得到是一回事。這是走你自己的菩提道,發了這個心,這個心就是明白的心。
菩提路與方便道
上面講過,「佛就是菩提,就是覺悟」,菩提也翻成覺悟。你要自己明白,也讓一切眾生都明白;但是從你發心走入菩提道,一直到達成就佛果,是很艱難的,路途非常長,不只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所說的十萬里、百萬里。我們知道,念阿彌陀佛要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有三千大千世界這么大!地球只是小千世界當中的一個小洲,所以這條菩提道,路很長。你走這條道路,也有很多種,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善巧,方便道就多了。譬如護士在照顧病人時,要想種種方法減少病人的痛苦,手術、麻醉……等都是方便道,有了方便道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
學佛也一樣,行菩提道,也有好多條道路通向菩提果,佛所教導我們的,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及周圍環境,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苦,而且是在這里頭忍受苦。為什麼要忍受呢?這叫業不由己!不想忍受也不行!在忍受苦的當中,我們還要找出各種形式的快樂!一般人認為是快樂的事,但從佛學的道理來講並不快樂,這就是一種苦的因,將來要受苦的果,如果你在這不快樂之中能產生一種快樂──求你的心安,心裡的快樂,這就是佛所說的方便道。
智慧與觀照
要怎樣離苦?怎樣得樂?在受苦或生病或受災難等,種種不如意的時候,你要觀苦,知道苦是無常的,這樣你就能用智慧的力量去克服它。因為你知道這是無常,它不會常在你身上壓迫,這樣苦就會很快消失了。
假使沒智慧,又沒大悲心,就無法忍受這些苦,反而把你的苦轉嫁他人。就像搶劫犯或強暴犯,他們只想得到自身的快樂,若因缺錢而去行搶,那是苦上加苦,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人人都能學這種明白的方法,就不會自討苦吃,不會苦上加苦。
至於要怎麼樣才能減少痛苦呢?要觀想。觀想我們所受的都是苦,不受,可以不受嗎?可以。要怎樣才能達到不受的境界呢?不去貪求!少一點慾望!這需要觀想,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應當安心的付出自己所應付出的,得到自己所應得到的,不要另外去攀求,也不要佔別人的便宜。遇到有人對我不好,侮辱我或罵我、輕賤或奪我的利益,損害我,我們應當忍他、讓他。佛教導我們要忍,而這個忍並不表示我們卑賤,忍也不表示我們沒跟他奮斗的能力,這種忍是一種智慧,讓他是成就他,不讓他再去造業,這里頭就要有智慧。學習這種智慧時,你要先認識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並不是用貪嗔痴得到的就能保得住。保不住的,你知道無常,一切都是假的,人的壽命才多少年?最後不是什麼也沒有了。
慈、悲、喜、舍
大悲心也是方便道的一種。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讓別人離苦,讓別人歡喜。佛想了很多的辦法,教你怎樣離苦,離開苦你就得到樂,你對別人慈悲,照樣是對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煩惱,如果你經常笑臉迎人,對誰都不煩惱,誰惹你了,你也不煩惱總是歡喜心。如果你看到一位向你瞪眼的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看到人家恭恭敬敬的,歡歡喜喜的對你,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喜」就是歡喜,就是你對人內心永遠保持歡喜,這就很難了。任何憂愁或煩惱的事,你知道這都是假的,是一種現象,會損害你的慈悲心和智慧心,這就要觀照了。通過觀照,就能看得破,知道一切事物是無常的,就能忍受,就不會去爭不去計較,能看破這個就不容易了。明白了還得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生起歡喜心。看破了,放下了,才能舍。若你能盡量發揮佛教我們的方法──「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你就能受用無窮。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嗔恨心,一發脾氣,丟身家性命的例子多得很!嗔心一起一百萬個障門都開!由此可見這一念嗔恨心多可怕啊!因此你要舍,為什麼「慈悲喜舍」的「舍」放到最後?就是因為舍不容易,特別是舍自己的身體或看法。人的主觀意見通常是很深的,以為自己都是對的。我說這話不是說,看到別人不對也不爭,而是需看因緣,得有方便善巧。有了方便智慧,就能適當的幫助,讓別人能接受;不適當的幫助,徒增他人煩惱。有些人自己信佛之後,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幫助他脫離生死輪回,勸他信佛。不要熱心過頭了,如果他沒這種因緣,你怎麼度也度不了。因緣得遇合,先得有那個因,這樣你想幫助他的緣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沒有那個因,就算信佛了,你又怎樣去幫助他,使他更進一步呢。
一般人開始信佛的目的是,希望佛能幫他解決困難,菩薩能救度他,要是精進沒退墮,佛菩薩就幫他發財;生病了,因為有佛菩薩的幫助,病苦就沒有了,那是他未明佛法的意思。為什麼有人求了,卻沒得到福報?過去沒做過有福報的事,今生想要有福報、想發財、想得富貴,怎麼可能呢?不可能的!你得先從這些方法學起,等你真正明白了,不必外求,就在於你自己的心,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我們信佛之後,恐怕都是向外求,藉著外來幫助,最後還得明白你自己的心即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句話必須經過幾道解釋,才能使你相信自己的心。現在我們的心是妄心,不是真正佛的心。我們要先發菩提心,再行菩薩道,直到證得究竟,也就是證得自己的心。所以要有信心,既然信你的心,就用你的心來對治你的煩惱,對治那些痛苦、危險與惡難。自己能夠救度自己,解救自己,當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時,最初就是信佛,佛是已經修行成就,已經究竟明白他的心!因此我們要向他學,學一切的菩薩,怎樣能使這個心快一點明白,使我們不糊塗。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開始我就跟大家說過,學佛要跟你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譬如家庭主婦,在家得做飯、做菜給全家人吃,這是不是行菩薩道?是不是菩提心呢?如果你認為只是做飯、做菜,圍著鍋台轉,那就不是菩提心,而是迷惑;如果你認為這是行菩薩道,你要照顧周圍的眾生,讓他們吃了你做的飯,都能明白,能發心,能沒三災八難等痛苦;吃了你做的飯能發菩提心,漸漸行方便道,行菩薩道,漸漸能成佛;這樣,你做飯就不只是做飯,而是供養眾生,乃至使眾生都能得度。
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我介紹了很多跑道,但路要你們自己去走!就好像不論你從那個方向,都可以來到「榮民總醫院」一樣,不一定要走同一條道路,這就是一種觀。並不是說這種觀適合某人做,某人修一日就能成就;某人修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是因為他過去生沒學過,或不是這個根機,那就換一個跑道,學另一種方法。
修行,有很多種方法。有念佛、持咒、誦經、打坐、習褝觀……,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和自己相應的去做,但不論是那一種,都不要離開現實,不要離開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不論你作什麼工作,在你的工作本位上,把佛所教導的方法,把你所學到的佛法,運用在工作上,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做任何事要專心一致的注意在這件事情上,不要這樣做做、那樣做做,手裡做著這個,想的卻是另一個,這樣你的心不住,不住就是妄想心非常重。當你念經就住在念經上,學佛時就住在學佛上,當你護理病人時,就去護理病人,這就叫念住。
不論做什麼,你的念頭就住在上面,這樣事情就會做得很好。這個「住」的念頭,是從佛那裡學來的,這么做你就會得到一定的效果,這就叫「專心一致」。學佛如是,參褝也如是。坐褝時先把身調好,身調好,再調呼吸,呼吸調好再調心,這樣才能靜下來,才能漸漸的入。念經時也一樣,讀誦大乘經典時,一句一句的念,清楚明白的念,不要嘴念著經,心想到別處,妄想紛飛,這樣就不能契入,也不會進入。

『捌』 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現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負面情緒。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時空都有適切性,是一切利益與安樂的來源。行走坐卧不離佛法,心裡默念佛的訓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導,時時勤習經文,處處勸人為善。

我們修佛不管念誦經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觀內心,不論是位在寺廟或山洞裡、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須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寬恕等。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別是接觸人群時必須修耐心、寬容、寬恕及慈悲心。身為大乘者,我們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養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覺醒之心,覺醒之心是基於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愛一切有情眾生。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愛心,這愛心是有限的,基於自私心,我們喜歡或愛某某人是因為那個人是朋友或是親戚等等。但是我們在說的是慈愛於所有的眾生甚至對於自己敵人在內。當我們慈愛所有時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們希望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悲憫心。所以我所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古代也好現代也好,沒有人想要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其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能夠不被煩惱控制,且能轉化煩惱,這樣才能找到究竟真實平和與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

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
第一,貪欲心,貪財、貪名、貪所有世間的東西,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這都叫做貪欲心,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損人利己,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更嚴重的,就是執著,對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執持不放。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才是真正的佛法。

貪欲心的對治,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自私心的對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執著的對治,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包括貪欲、自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

禪宗經常講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呢?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悲觀厭世、脫離生活,躲到山裡去修行,這不是放下,只是暫時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

我們必須知道,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無論錢財、名聲、地位還是人,只要有執著,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執著越大,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是肯定的。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斷除執著。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認為,輪回可以直接斷除,只要把身體毀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們赤身裸體、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樓、自焚等極端行為,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

凡夫一致認為,痛苦來自於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痛苦源自於外界,這誰也無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並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歸根結底,就是執著。

但斷除執著很難,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就更難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快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

不過,即使證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蓮花生大士曾雲:「縱使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也即是說,見解要開放、高妙,但行為一定要保守、謹慎。

開放的意思是說,在證悟空性以後,包括殺盜淫妄、聞思修行等善惡之行在內的任何事物,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不存在善惡、好壞、高低、左右等分別,沒有任何阻礙,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虛空、一片光明。我們以常識所創造的各種規矩——無論佛教還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規矩、規定、法則,都已經煙消雲散。對這種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約束,所以見解是很開放的。

但如果行為和見解保持一致,就會出問題。雖然對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會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藏地、漢地還是印度,都曾有數之不盡的成就者的行為超越了一切約束。甚至為了打破約束,他們還會採取強制且極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為,就是一種超越約束的手段。但其他眾生卻不會理解這些放盪不羈、無拘無束的行為,為了保護眾生的根基,護持其他眾生的心或情緒,所以行為必須要保守。

蓮花生大士還說:「外表應當實踐經部儀,細致取捨因果有必要。」哪怕內在具備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為,也應該按照小乘佛教的別解脫戒來行持,這樣細致取捨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見解卻萬萬不能保守,否則就是執著,所以見解要開放。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寧瑪巴的無上密法大圓滿中的要求。

其實,除了寧瑪巴以外,所有藏傳佛教對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聞思,也聽了《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大家都很虔誠,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精進聞思修,可在將佛法落實到行為方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雖然通過聞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哪怕沒有修,但與其他完全不學佛的人比起來,觀點還是完全不一樣。但聞思的功效也僅止於此,真正的落實,還是要靠修行。

不過,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專職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較虔誠的修行人,每天嚴格地修持佛法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剩下的二十幾個小時,都會被世間瑣事所困。如果不能將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就會浪費掉。反之,如果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正法所攝持,將會有很多益處:第一,不會造業;第二,生活會更有意義;第三,會更加開心、幸福與充實,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我們曾經專文探討過《如何將病苦轉為道用》,與《如何面對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與生活》見《慧燈之光》),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內的所有行為都轉為道用。

行為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內的一切活動,無論思想的活動還是身體的運動,都叫做行為。

通過發願,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與菩薩道毫不相關的行為轉為菩薩道,就是行為轉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為轉為道用,平時也能落實到生活上,則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時,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不需要另外花費時間,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與佛法如何應用於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