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靈魂真的存在嗎
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認為附在人的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東西。靈魂離開軀體後人即死亡。靈魂是由蛋白質、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構成的生物體所產生的各種層次的一切生命現象,它依生命大分子以及由其組成的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本身新陳代謝存在而存在。故這里的靈魂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既能附著人體又能在人死後脫離人體的鬼魂了,靈魂醫學soul medicine中基礎定律——生物體靈魂三定律(即靈魂出現定律、靈魂層次定律以及靈魂效應定律)可有完美科學的詮釋。一般被認為是人類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類之知覺與活動。據近代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之研究,推測距今二萬五千年至五萬年前之人類,已具有靈魂之觀念,或人死後靈魂繼續生活之觀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簡單古樸之靈魂觀念,往往含有強烈的物質性格。直至宗教、哲學漸次發達之後,人類之靈魂觀始趨向非物質化之『精神統一體』。例如某些宗教、哲學相信靈魂可以獨存於肉體死亡以後,進而視之為不朽的精神實體。
蓋承認靈魂存在,雖為許多宗教、哲學、社會學所主張,然論及其特質、本源、究極,則有極大之分野。有主張其與精神或心意等同義者,如靈魂生活(soul-life)一語,殆與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義無有分別。而主張靈魂說(Soul Theory)者,若自其所說之身、心關系而言,則立足於二元論;若自精神之體、用關系而言,則立足於實體論。近世哲學出現現象論、現實論、唯物論等學說,則大抵反對靈魂存在而否定其為實有。
佛教本不說靈肉二元觀、靈魂不滅論等。因釋尊對靈魂與肉體之同異並不予以作答(即無記),亦即否定靈魂與肉體可截然劃分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實踐之主體而重視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論,系徹底立於心、物二者相關之立場,並不視一方為不滅之實體,另一方為生滅之假相,而認為心、物二者皆空,無自性可得。而當輪回轉生之說被佛教採納後,有關輪回主體之問題卻引起佛教史上之重大論爭,如南北朝時之『神滅不滅論爭』等;其結果則致使輪回主體呈現出一種猶如靈魂之色彩。
在基督教的教義中,靈與魂是分開的兩個部分:
在舊約中, 靈(spirit)的希伯來文是 rûwach,意義很廣, 可表明氣息(breath), 氣(air), 風(wind), 或精力(strength)。它也指方向或方面(side, 譯成「方」或「面」)。概括來說, 靈主要是指非物質的生命本質, 包括:
(a)無血肉之體的靈界之物如神, 天使, 魔鬼或邪靈。
(b)有血肉之體的人那裡面非物質的要素(element)靈性或靈命。
(c)人那內靈命的性格或特徵(character)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表現, 所以靈也譯作「怒氣」; 膽氣(即膽量)。
在新約中, 靈(spirit)的希臘文是 pneuma,原意也是風(wind)或氣息(breath)[希臘文 pneô 是指呼氣或吹氣], 亦指像風一樣眼不能見, 非物質及有能力的「靈」。靈是人的生命力(life energy)或生命的本能(life principle), 所以「叫人活著的乃是靈」。正如風雖是眼不能見, 但借其表現(風吹草動)可知其存在; 同樣的, 靈雖是眼不能見, 但其存在也可借人內在靈命的各種外在表現來證明。而人有靈的最大證據, 莫過於人能進到靈界, 與靈溝通。所以聖經說神是靈, 只有在靈里, 人能真正的敬拜神和向神禱告。信徒與神的相交, 也必須透過人的靈與神的靈之間的相交。
由於魂常被人誤解, 產生不少混亂。在舊約中, 魂(soul)的希伯來文是 nephesh ,源自 nâphash (呼吸, breathing)。魂的意義很廣, 普遍上可指:
(a) 「內在的己/自我」(the inner self): (1)對人而言: 在這非物質的層面, 魂(和合本譯作「心」)是有情感 ¾ 例如會有對食物的慾望, 會悲傷, 會愁苦, 會契合相愛; 但魂也有思想或意志 ¾ 例如會知道, 會想念, 會說(話)(指在思想上自語)。(2)對神而言:「我的(靈)魂」是表達「我」的另一種方式。因此提到神的「靈魂」( nephesh , 和合本作「心」)時, 是總括地包含了神的愛, 聖潔, 憤怒及信實等 (Colin Brown)。
(b) 肉身的生命(和合本作「命」), 包括動物;
(c) 有生命的「人」。
在新約中, 魂(soul)的希臘文是 psuchê,原意也指氣息或呼氣(breath)。在廣義上, 這字的用法與舊約相同, 可指:
(a) 內在那非物質及眼不能見的自我(self)(注: 魂在和合本常譯作「靈魂」); (1)對人而言: 這非物質的層面是有情感(和合本譯作「心」)、思想和意志(和合本譯成「意」)。概括來說, 魂可指整個性格(personality)。(2)對神而言:當神提到「我的靈魂( psuchê)」(和合本作「心」)時, 是表達「我」的另一種方式。
(b) 肉身的性命或生命, 包括動物;
(c) 有生命的「人」。
有聖經學者相信人只有身體與靈魂兩部分, 因靈與魂是相同的, 但這看法並不正確。雖然在普遍上, 靈與魂都屬內在的非物質層面, 但兩者是可以區別的, 並非完全相同。人的「靈(spirit), 與魂(soul), 與身子(body)」,一個完整的人是由這三部分組成, 所以靈與魂是不同的部分。此外, 雖然靈與魂的意思非常接近, 關系非常密切, 但卻要把這兩者剖開辨明。
簡單來說, 我們可以如此解釋靈魂體三者之間的分別:
(a)體(body)- 是對「物質世界」的知覺(World-consciousness)。
體是以五大感官(視覺, 聽覺, 味覺, 嗅覺, 觸覺)來意識周圍的物質世界。
(b)魂(soul)- 是對「己或自我」的知覺(Self-consciousness)。
魂是指思想(mind)或情感(feeling)的層面, 發揮理性(intelect)或感性(emotion)的功能。借著魂, 人能感覺, 能思考理解, 能有意志作決定。
(c)靈(spirit)- 是對「神或靈界」的知覺(Godf-consciousness)。
靈是與神或靈界溝通的層面。人有靈, 所以能與靈界相通, 能向神禱告敬拜, 也會想到死後靈魂的問題。
威廉.筏隱(William E。Vine)指出: 「普遍來說, 靈是較高的要素(element), 而魂則較低。靈可說是神賜予人的生命本能(life principle), 魂則是在個人裡面的生命表現(resulting life), 而體是靈與魂所活動的物質生物或機體(material organism).」
靈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類超自然及非物質的組成部份。許多宗教都認為,靈魂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它們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對於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們對靈魂有不同的解釋。現代科學沒有發現任何靈魂存在的證據。
聖經中關於靈魂的內容:
聖經關於靈魂問題的解答
人死後的靈魂問題
在世人眼中,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話題。因為人對死後的情形和要發生的事不了解,所以他們猜想出很多離奇的傳說:有的說人死後,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有的說人死後,他的靈魂飄浮在地上,給人托夢……
人是上帝所造,生命是上帝所賜。在人類犯罪之後才出現了死亡。聖經中有很多關於人的死亡與靈魂的話語。給我們這些相信聖經的人指出了生與死的奧秘。現在談到靈魂的問題,各教派對此有種種不同的認識,當然有很多是對聖經的誤解,所以我們有必要就聖經中關於靈魂的問題來做一個探討,使人對靈魂這個詞有正確的觀念。
聖經中關於「靈(spirit)」和「魂(soul)」的定義
(1)心靈、靈性
聖經中有兩個不同的單詞:「靈」「魂」。中文聖經翻譯成「靈魂」的地方有的原文是「靈」,有的原文是「魂」。
帖前5:23「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這里的「靈與魂」是關於人的靈性的意思。
路1:46-47「馬利亞說:我心(soul)尊主為大,我靈以上帝我的救主為樂。」這里的「心」原文是「魂」,而「魂」或「靈」是指心靈。在以上的用法中,「靈」和「魂」的意思是等同的。再比如:
林後7:1「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凈自己,除去身體、靈魂(spirit)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
來4:12「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2)靈:氣息、生命
創2:7「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breath of life)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詩104:30「你發出你的靈,它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
約6:63「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life)。」
土+生氣=有生命的活人,這是受造的過程。在關於人的受造的經文中,「靈」的意思是「生氣」(生命的氣息)、「生命」。
詩146:4「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
詩104:29「你掩面,它們便驚惶;你收回它們的氣,它們就死亡,歸於塵土。」
傳12:7「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死亡是與受造相反的過程。在關於人的死亡的經文中,「靈」的意思就是「氣」。
太27:50「耶穌又大聲喊叫,氣(ghost)就斷了。」 這里「氣」原文與「靈」相同(ghost一詞的含義是spirit、breath)。
我們看上帝創造人的過程:上帝先用土造了人的形象,還沒有氣息,就如雕塑一樣;然後上帝向人鼻中吹氣,在那一瞬間,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物。上帝對人吹的是「生氣」,是使人能活動的生命的能力,而不是不滅的靈魂。並不是人們所說的靈魂在人身上,使人能活動。有人誤解「氣」就是不滅的靈魂。上帝用塵土造出活人,並沒有創造不滅的靈魂。「靈」或「氣」使人活著,而失去後,人就死亡了,不再存在了。
(3)魂:活人、性命
創2:7「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a living soul),名叫亞當。」 這里「有靈的活人」照英文直譯[英文均按雅各王版],是「活的魂」。土+生氣=活人,或,魂。
民19:22「摸了這物的人(soul),必不潔凈到晚上。」 這里「人」一詞原文是「魂」。
耶38:16「我指著那造我們生命(soul)之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這里「生命」一詞原文是「魂」。
撒上20:17「約拿單因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soul),就使他再起誓。」
「魂」是指塵土加上生氣之後的結果,是指人的智慧、活力等生命的表現,必須是和人體一起存在。但是現今很多人對聖經有誤會,認為一個人死後靈魂離開身體而獨立存在。而聖經中的意思是,「魂」只在人活著的時候才存在。
錯誤的觀念
所以說「靈」或「魂」一詞在翻譯時加入了古代的偏見,認為靈魂是可單獨存在的。「靈」和「魂」在聖經中指人的生命,氣息,智慧,心靈等。人卻誤解上帝在造人時,給了人不能毀滅的靈魂,也永遠不會消失。如果人有了不滅的靈魂,豈不是和上帝一樣了嗎?上帝會造一個這樣的人嗎?
創2:16-17,上帝造人的時候,絕不是使人不可能被滅,而是使人可能生、也可能死。人在順從的情況下,才會有永生。人若不順從,就會失去永生。
創3:4,蛇說:「你們就算吃了這果子,也是不會死的。」夏娃正是聽了這個欺騙,才敢犯罪。人若有了不滅的靈魂,犯罪又能怎麼樣呢?既然誰也不能讓他死,那人就敢隨意犯罪了。然而在這世上有不滅的靈魂與生命嗎?
聖經說只有上帝是永遠不滅的:
提前6:16「就是那獨一不死,……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阿們!」
提前1:17「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上帝,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雖然聖經很明確地指明了不滅的靈魂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很多教會還存在這種與聖經教訓背道而弛的道理。他們是中了撒但的欺騙:你們即使犯罪也是不死的。
相信「靈魂不滅」論的後果
提倡「靈魂不滅」的後果:將是為末時的招魂術預備道路。撒但將要冒充死去的人向活人顯現來迷惑人,使他們能接受自己的謬理。
在當今世界上,有很多超自然的事情出現。比如死人向活人托夢,馬利亞顯靈等。受這種迷惑的人越來越多。聖經說,在晚雨聖靈沛降之前,會有假冒的靈恩運動和虛假的奇事出現,來迷惑多人。
太24:4,11,24「耶穌回答說: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 」
啟13:13「又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從天降在地上。」
啟16:13「我又看見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
帖後2:9「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跡和一切虛假的奇事。」
提前4:1「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
林後11:13-15「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裝作仁義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為。」
太7:22「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我們的信仰要以聖經為根據,而不要建立在神跡奇事上。真的神跡是出於上帝的;但有的神跡則不是,因為撒但也能行奇事。比如聖經中摩西見法老時埃及術士的邪術,掃羅所見到的撒母耳的顯靈,都是撒但所偽裝的。他正是利用人好奇與無知的心理,行一些虛假的奇事,使人以為他是上帝。所以要警惕凡與聖經不一致的主張與奇事。否則,人就會陷在撒但的迷惑當中。耶穌預言說,「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現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種危險存在。
死亡與復活
(1)義人
創42:38「那便是你們使我白發蒼蒼、悲悲慘慘地下到陰間(grave)去了。」有人拿這節經文說「陰間」是存在的。其實在這里雅各指的是墳墓。後來雅各「氣絕而死,歸到他列祖那裡去了」(創49:33)。
伯17:13「我若盼望陰間(grave)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這里的「陰間」很明顯指的是墳墓。
徒2:29-34「弟兄們,先祖大衛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對你們說,他死了,也埋葬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里。…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這里說大衛死了,他並沒有立即升到天上去,而是和他列祖一樣,在墳墓中等著復活。大衛是個義人,雖然一生中犯過一次嚴重的罪行,但是得到了主的赦免,他是得救的;按「靈魂不滅」的說法他死後應當馬上進入天堂,可是聖經告訴我們,他在等待復活。
這種死後立時進入天堂的說法,否定了主的復臨,因為義人既已進了天堂,還要主復臨作什麼呢?主的復臨是歷代睡了之人的盼望,也是聖經最偉大的真理之一。而且主的復臨將結束世界的罪惡,除滅撒但的作為。撒但是最怕主復臨的,所以他發明了很多讓人忽略主的再來的道理,其中「靈魂不滅」就是他的傑作。
來11:13-16,10:36,歷代以來的聖徒都在等著復活。賽26:19「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啊,要醒起唱歌!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這里說義人在復活時,他們會開口贊美上帝。
而死人不能贊美上帝。詩115:17「死人不能贊美耶和華,下到寂靜中的也都不能。」傳9:10「因為在你所必去陰間(墳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
林前15:26「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啟20:14「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死亡是所有人的仇敵。復活勝過死亡。
(2)惡人
在這世上沒有不滅的人。結18:4「犯罪的他必死亡。」「靈魂不滅」論教導說,人在死後,或是進天堂或是下地獄,是永不消失的。可是從以上的經文我們可以知道,在這世上不存在這樣不滅的罪人。
太10:28「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soul)都滅在地獄里的,正要怕他。」這里說,「靈魂(魂)」是可以滅的。
接受和提倡「靈魂不滅」論的人,是由於一些異教思想的影響而產生了偏見。他們誤解聖經關於靈魂問題的描述。我們試想:(惡)人死後將在地獄里永遠受刑罰,這是與上帝慈愛的品行相違背的多麼可怕的事啊!
那麼聖經是怎樣描述惡人的將來的呢?
約5:28-29「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里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
啟20:9「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和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
瑪4:1「萬軍之耶和華說:那日臨近,勢如燒著的火爐,凡狂傲的和行惡的必如碎秸,在那日必被燒盡,根本枝條一無存留。」
詩37:20「惡人卻要滅亡。耶和華的仇敵要像羊羔的脂油, 他們要消滅,要如煙消滅。」
結28:18「我使火從你中間發出燒滅你,使你在所有觀看的人眼前變為地上的爐灰。」
以上這些經文都說到犯罪的人必然死亡,並且要在地上消滅,就永遠不在了。同樣,啟20:6,14,21:8,都提到「第二次的死」,到那時,惡人將在火湖裡被徹底消滅。
在挪亞時代洪水之後,世界就失去了原來的美麗。但是還能隱隱約約看到原來的樣子。而將來的火把地球潔凈之後,上帝要重新創造地上的一切。那時世界要重現伊甸樂園的榮美。所有的罪惡與痛苦永不存在了,一個完美的家要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啟21:1-4,原來的一切都不存在了,都更新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罪惡。阿們!
在聖經中容易誤解的章節
(1)太10:28「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里的,正要怕他。」
這里「靈魂」一詞,是「生命」的意思。太16:25-26「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主鼓勵他的門徒,當他們受逼迫時,他們的生命掌握在他的手裡,不要因今世的考驗而失去永遠的生命。敵人只能用逼迫來殘害我們的身體,但是我們的信心是他們所不能磨滅的。但是如果基督徒在逼迫中失敗,就不能在將來上帝的審判中得賞賜。啟21:8,不得救的人第一種就是「膽怯的」。
約4:24「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敬拜上帝體現在人的心靈中,而不是體現在人的身體上。敵人只能加害人的身體,不能改變人敬拜上帝的心,更不能奪去人永遠的生命,因為人的永生是掌握在上帝的手裡,誰也不能奪去(約10:28)。所以,太10:28中的「靈魂」也是指人的靈性或對上帝的信心。
「靈魂不滅」論講人的靈魂是永遠不滅的。太10:28卻人的靈魂是可以被滅的。你說哪一個是正確的呢?賽8:20「他們所說的若不與此相符,必不得見晨光。」
(2)路16:19-31,「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很明顯這是主用比喻的方法來講道,並不是告訴人有這樣的地獄與天堂。
假如真的天國與地獄距離這么近,以至於能互相看見,那麼會怎麼樣呢?你在天國中,天天都會看著自己所愛的某些人在地獄中受苦,這樣的天國能是一個快樂的地方嗎?
假如真的得救的人都要到亞伯拉罕的懷里,那麼他的懷該有多大呢?而且為什麼人得救後不到主那裡,卻到了亞伯拉罕的懷里呢?而亞伯拉罕以前的聖徒要到哪裡呢?實際上,聖經明明告訴我們,亞伯拉罕也在等著復活。
那財主為自己的弟兄求亞伯拉罕,難道人得救還得通過亞伯拉罕這一關嗎?他不也成了救世主了嗎?
這里的「陰間」很明顯是指死亡和墳墓。那麼主的這個比喻是在說什麼呢?
當時的背景是:這是一個以色列百姓都熟悉的神話故事,說人有錢是上帝喜悅他的一個證據,有錢人是一定得救的。所以主用這個比喻來告訴他們錢財是不能決定人的生命的,並要顯明富足的惡人與貧窮的義人有不同的結局。人也不能把今世的財物帶到天上去。
當時的人以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而自豪,認為亞伯拉罕可使他們得救。所以主在這里教育他們,不是這樣的。
並且,人在今世就要決定自己將來的命運,人死後不能有悔改的機會。
(3)路23:43「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里了。」
這里是翻譯上的錯誤,應該是「今日我實在告訴你,你將要同我在樂園里了。」在原文中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這里的標點是後人加上去的。給人同樣誤解的經文還有:帖前4:14「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將他們與 耶穌一同帶來。」讓人看起來象是義人在主來臨前已在天上了。實際上原文的意思是:主將要招聚復活的義人,在天上與主相遇。
這個強盜的向耶穌求的是什麼呢?「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提後4:8,保羅的公義的冠冕存留在天上,他盼望在主來時能夠得到。
實際上,主在釘十字架的當天並沒有升到天上去。在他復活時,馬利亞想去摸他,他並沒有允許,就是在那時他還沒有升天。
(4)彼前3:19-20「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里的靈(spirits)聽,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souls)。」
有的人認為這是說:主在復活以前、在墳墓中的時候,去給那些在地獄里的靈傳了福音。但是我們去看一個問題,不能只用一節聖經就下定論,我們要通過幾節聖經才能確定。現在我們來看這個問題:
路20:38「上帝原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傳9:5-6「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份了。」死了的人毫無所知,豈能聽見福音呢?人能否得救是在活著的時候決定的,人若死了,就沒有悔改的機會了。
「在監獄里的靈」,是指著洪水前那一代的人,正如聖經下文緊接著說明的。因為上帝已定了當時代之人的結局是死,這樣,在洪水來之前,人就如已判死刑的囚犯一樣。
「曾去傳道」的靈,指基督的靈曾借挪亞去傳道給當時代的人。
我們相信主已復活,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我們中間很多人也將要睡去並等待主的復臨,我們都要從死里復活。當主來時,吹起號筒,所有得救的人都要復活。這是歷代信徒唯一的希望。人死後進天堂或下地獄的說法是與聖經背道而弛的。我們要根據聖經確信復活的道理,仰望主的復臨,在空中與主相遇!
(5)地獄的火是不滅的嗎?
猶7「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鑒戒。」
啟14:11「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它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
以上兩節經文出現的「永火」或「永永遠遠」,只是一種形容,不是通常所想像的「永遠不會熄滅的火」,因為刑罰所多瑪的火早已熄滅了。
耶17:27「這火也必燒毀耶路撒冷的宮殿,不能熄滅。」這也是比喻,因為這火早已熄滅了。
猶6「主用鎖鏈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這是指他們一直被拘留著嗎?不是的,因為在千禧年之後,他們還要被「暫時釋放」(啟20:3)。
賽34:10「晝夜總不熄滅,煙氣永遠上騰,必世世代代成為荒廢,永永遠遠無人經過。」啟20:10「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這是一個意思,指將來要把惡者扔在火湖裡,被永遠消滅。
總之,在聖經中「永火」是指所要焚燒的東西沒有被完全燒盡以前,火是不能被撲滅的;火燒的過程不是永遠的,但是其結果是永遠的。
「靈魂不滅」論進入教會的由來
它的起源:撒但的欺騙。創2:17,上帝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3:4,而蛇說「你們不一定死」。這是人所聽到的第一個謊言,也是「靈魂不滅」的教義的根源。
撒但的代理者:繼續他的騙術。
申18:10-14「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的,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凡行這些事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
撒上28:7-21,隱多珥交鬼的婦人。
結21:21「他搖簽求問神像,察看犧牲的肝。」
但2:1-12,巴比倫中求問假神的人。
林前10:20,「外邦人所獻的祭是祭鬼,…與鬼相交」。
這些儀式及其參加的人都是來自撒但的發明與鼓動。他們在行這些邪術時是受了邪靈的引導。與死去的人——實際上是魔鬼的假冒——交往,這是上帝所憎惡的。
「靈魂不滅」的教義的形成:根據歷史記載,埃及人是最早提倡「靈魂不滅」的;他們把死去的人製成木乃伊,等著有一天靈魂歸回能活過來。後來希臘人也接受了這種觀念。在羅馬的時代開始進入教會。在中古時期以逼迫與殺害。
預定論的錯誤:還有人認為,上帝既是全知的,那麼
結33:11「你對他們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
㈡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人類生活被分成五個時代
第一代人類(只有男人)生活在黃金時代。那時候克洛諾斯(宙斯的父親)在天上統治著世界,春天長在,糧食與果實自然生長里流淌著牛奶和蜂蜜。人類無憂無慮沒有疾病,沒有衰老,無需勞作,沒有紛爭,與神仙一樣。與神仙不同的是,他們會死亡,死亡只是沉浸在溫暖柔和的睡眠中。最後,他們全睡著了,但高尚的靈魂還在大地上游盪。
第二個時代是白銀時代。四季已經分明,人類(仍然只有男人)卻變得糊塗。在家裡生活一百年也不明事理,好不容易長大成人,卻已經來日無多。他們感情發達但理智不足,互相之間已有紛爭,也不敬神,於是宙斯就把他們打發到黑暗的地下王國。
第三個時代是青銅時代。人類(似乎也沒有女人)強壯而粗魯,不愛農業,喜歡肉食;更兼有了青銅武器,同類相殘,戰爭連綿。最後他們也只好離開光明的世界,去黑暗的地府永久居留。
這之後,宙斯又創造了第四代(或3.5代)人類,稱為英雄時代或半神時代。宙斯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使用"轉基因"優生技術,即讓人身上有神的血統,他和同事們為此在床上床下忙得不亦樂乎。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都產生在這一時期。
最後一代人生活在黑鐵時代。也許諸神在製造人類的過程中耗盡了耐心和材料,黑鐵時代的人類是最糟糕的產品。他們徹底墮落,貪婪狂妄,崇尚暴力,上不敬天,下欺眾生,子不孝,父不慈,兄弟相殘,朋友無義,騙子得勢,良善蒙冤。
㈢ 古希臘神話中人類生活被分為哪五個時代
在古希臘神話中,人類與神的關系被劃分為五個階段,即五個世紀 第一個世紀——被稱為「黃金時代」。在這個世紀中,人類在神創造的世界中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勞動,什麼是悲傷。神賜予他們無盡的美食與快樂。這個世紀的人類擁有強壯的身體和神一般的力量,他們不用擔心疾病與死亡。他們虔誠的聽從神的旨意。當一個人度過漫長的人生之後,他的靈魂會變成精靈環繞著土地。但是這樣的時光延續了一百年便很快的終結了。 第二個世紀——被稱為「白銀時代」。在這個世紀中的人類不再像第一個世紀那樣幸福,他們雖然有力量,但是 卻缺乏理智,他們不再聽從神的旨意,宙斯因此而被激怒,他決定懲罰人類。他將人類所居住的土地沉到了昏暗的地下宮殿中,而在那裡的人類沒有感喜怒哀樂,即不知道什麼是悲傷,也不知道什麼是快樂。 第三個世紀——被稱為「青銅時代」。在這個世紀中的人類驕傲蠻橫,他們不懂得耕作勞動,卻酷愛戰爭。宙斯賜予他們強壯高大的肉體,但是也給了他們殘忍的心靈。他們自相殘殺,並且很快便沉淪到了哈得斯的地府中。 第四個世紀——沒有明確的稱呼,通常被稱為「英雄時代」。生活在這個世紀中的人類,比起前幾個時代更勇敢而公正。他們擁有接近神的力量與智慧。因此被稱作「英雄」。最後這些英雄都被捲入殘酷的戰爭之中(其中就包括特洛伊戰爭)並相繼死去。宙斯讓他們再次復活並將他們安置在世界邊緣的一個島嶼上。在那裡,他們得以享受幸福而安定的生活,沒有煩惱,衣食無憂。 第五個世紀——被稱做「黑鐵時代」,這個世紀里,神懲罰人類日日夜夜的做著辛苦的勞動,而人們的性格也更為復雜,盡管混雜著善良,但更多的是邪惡。人類妄圖統治一切,兒童不再信任父母,朋友不再相互信任,主人對待客人不再熱情,婚姻中的人們不再相愛,誓言被他們視為塵埃。善良與公正已經不再被他們視為行為的准則,而僅僅只是暴力。最終神對人類失去了希望,公平之神與善良之神永遠的離開了人類。而人類只能過著飢餓而痛苦的生活,再也得不到神的庇護。
㈣ 什麼是靈魂是否真存在靈魂
「靈魂存在嗎?」這是一個令我為難的問題。因為「靈魂」往往與「鬼魂」相提並論。以前和現代的人不斷穿鑿附會,什麼鬼能穿牆入壁、隱身、沒有腳又日行千里、一時力大無窮、一時又如輕煙柳絮隨風而飄等。真不知道何方的專家,竟能將鬼魂的特性研究得如此透徹。若果靈魂就是這些東西,我不屑去談。
同時,因為不能證明靈魂存在,不太敢討論這個問題。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NDE現象,引起了我的關注。NDE即瀕死經歷(Near Death Experience)。就是一些「已死」或「瀕臨死之邊緣」的人回復神志之後,描述他們「死時」的經歷。根據一些臨床研究,NDE並不罕見,估計三分之一垂死的人或百分之五的美國人,曾有NDE經驗。雖然各人「死亡」或「瀕死」的原因不一,但對NDE的描述卻頗相似。
在英美國家,一般的NDE描述包括,穿過漆黑隧道,盡處有發光體,「靈魂出彀」(Out-of-Body Experience),即OBE,見到死去的親人,回顧自己的一生(Panoramic Life Review)等等。很小部分有「地獄」。中國人的NDE記載,較少提及隧道和OBE,但卻有漆黑之中的光和一生回顧。印度人的NDE亦相仿。
有人認為這是成人之間耳濡目染或人雲亦雲所致。但實際上,一些未懂人事小孩子,其NDE也跟大人們差不多。
各種解釋
據研究所得,有NDE經歷的人與常人無異,他們沒有任何患精神病的跡象。有人解釋NDE是腦部缺氧所致,但很多NDE的病人,「死」前並沒有缺氧。有人認為是麻醉葯物所致,但研究結果卻顯示,臨死時服用麻醉止痛葯物的病人,有NDE的反而少。
有人相信是人體內產生了過量的Endorphin(腦內啡)影響了神經傳導所致,但實際上,用葯物或磁場影響神經傳遞雖然可以產生OBE或飄浮的感覺,但這些感覺都比較零碎,而且常使病人暈眩。然而NDE者卻自覺神智清晰,沒有暈眩感覺。
也有人以為NDE是與精神病者Depersonalization(非人格化)的現象相同。進一步研究卻發現兩者有顯著分別:精神病者很少有OBE,卻有「像做夢」焦慮、不安的感覺。相反,NDE者沒有做夢的感覺,他們一般都很平靜和安祥。
研究NDE的學者雖有不同的見解,但大部分NDE當事人,有頗為相同的看法——NDE帶給他們另一次機會。他們一般從此更重視生命,對死亡不再懼怕,他們確信「死亡並非終點而是一個過渡」,對金錢名利也不再重視。即使小部分有「地獄」感覺的人,慢慢都能適應過來,變得更積極。總括來說NDE的影響是正面的。
醫學界有不少人認為,NDE其實只是某種神經遞子Neurotransmitter的效應而已。然而有一位學者指出:「縱使我們明了電視機的構造和原理,仍並不代表我們就知道電視節目是從何而來的。」
那個傳說
那麼靈魂真的存在嗎?是不是確如聖經《創世記》所記,人體是由物質組成,「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然而人成為「有靈的活人」,是因為「神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我行醫十多年,想想生命是什麼,還是二千多年前的人寫下的話有意思!
我們的軀體終有一天會衰敗腐化,那時「我」又會往哪裡去呢?如果真有靈魂,我們究竟又魂歸何處呢?
聖經說:「塵歸塵,土歸土。」既然肉體歸回塵土,那麼我們的靈魂就該回歸賜「我」靈魂的上帝吧?
有人問:「真有上帝嗎?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吧。」我看未必。二千年前在古城耶路撒冷就流傳這個傳說,即使到了現在,在大家相識的朋友當中,必有人還在談論這傳說:「上帝曾經來到人間,在人群中生活過、死過,也復活了。」這人就是歷史人物耶穌。假如他是真的,我就知道魂歸何處了。□
l 科學的發展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靈魂觀念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這種觀念更是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不管有多大差異,經歷了多少變化,人類對於靈魂的定義在本質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種存在於人的肉體之中,但又不同於人的物質肉體,而且在肉體死亡後仍然能夠獨立存活的生命體。
盡管關於靈魂的有無從古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論,但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由於宗教的巨大影響,相信靈魂存在的觀念可以說深深的紮根於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人們的思想之中。而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後,這種觀念則遭到了科學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按照實證科學的標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真實存在的,而靈魂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可證性是它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因此,隨著科學的日益昌盛,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越來越少。
但問題是,實證科學雖然不能證明靈魂的存在,同樣也不能證明靈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證明這一點,那又怎麼能斷定靈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學與靈魂的對立如今正在不漸漸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靈魂存在的科學家固然仍有許多,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學家們贊同靈魂存在的觀點,他們通過自己的科學實驗對靈魂的奧秘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並取得了大量明顯的成績。
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獲獎論文中說:「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魂的構成。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它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它使大腦內的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另一位著名科學家柏頗博士經過實驗研究後,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結論。柏頗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獨創的「科學正統的辯證系統」理論,至今仍為世界科學家們所採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貢獻的科學成就而被英國女王冊封爵位。英國基勒學院的麥楷博士說:「至今仍無一種已知的學說和實驗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頗博士的生物有靈魂的理論」。
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史柏理博士,曾經以其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詳細功能學說而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他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必要的非物質,只出現於復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控制著大腦的每部分,制約著合計一百億個腦神經細胞的機械功能的本能活動。」
全世界很有名的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曾經發明精密的數學定理,為新興的「量子學」奠下基礎。他也提出了驚人的新理論:「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神經學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諦文遜博士,根據科學家的靈魂不滅理論,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靈魂不滅和轉世輪回(再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研究論證,並出版了著作進行論述。他說:「有確鑿的科學實驗和現實事例的證據,證實東方古老的靈魂轉世輪回的理論是真實的。」
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艾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他說:「我們每個人在胚胎發育或幼小的某個時期,就具有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能力,這種人的『靈魂』,使我們具備了人類的特徵:意識、思考、愛。恨、怕等。」他推測,非物質的「自我」在物質大腦死亡後依然活著。
上述科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學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l 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據:瀕死體驗
科學為靈魂存在提供的證據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響也最有說服力的當數「瀕死體驗」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所謂「瀕死體驗」,指的是死而復生的人,也就是心臟停止跳動或大腦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過來後所敘述的死亡來臨時刻的主觀體驗。
早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曾記錄過一個希臘士兵死而復活後回憶他進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瀕死體驗」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不但古代有,現在也有;不但東方有,西方同樣有。不同年齡、性別、民族、文化、職業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過這種體驗。據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普公司調察估計,僅在美國就至少有1300萬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如果算上兒童,這數字將更加可觀。
目前, 瀕死體驗現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來研究領域中的皎皎者。有關瀕死研究的論文不斷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 (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可以說, 科學界對這一神秘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他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海蒙愛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被一陣大風吹落懸崖。在那一瞬間,奇跡發生了-----
「彷彿在一個離我有些距離的舞台上,我見到了各種形象出現的我及我的整個過去。我看到自己是這曲戲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沒有悲傷和焦急,一切都那樣絢麗。我曾遭受的悲慘經歷的回憶十分清晰,但並不令人悲哀。沒有沖突和矛盾,沖突已轉化為愛意。高尚與和諧的思想主宰並統一著單獨的印象。一種神聖的寧靜感如同奇妙的音樂一般滌盪著我的靈魂。 」
這次經歷促使海蒙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論文中提到:在他所調查的30名墜落倖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他還發現他們的體驗過程極為相似:眾多飛快的意識活動,預知結果的超凡能力,時間的彌散意識,飛速地回顧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麗景象,耳聆天上仙樂繚繞--
「沒有一絲悲哀,也沒有在輕微危險中可能出現的大恐懼……沒有緊張絕望和痛苦,只有嚴肅、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動。 」
海蒙的研究彷彿強大的催化劑,使眾多研究者循著他的腳步前行。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在對大量事例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瀕死經驗基本歸納為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松。持這種說法的人約佔57%,其中大多數人有較強的適應力。覺得自己在隨風飄盪,當飄到一片黑暗中時,心理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意識的人佔35%,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游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這種自身形象有時還會返回軀體。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持這種說法的人佔23%,他們覺得自己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洞中急速地向前沖去。感覺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第四階段,與親朋好友歡聚。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其中大多數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階段,與宇宙合而為一。持這種說法的人佔10%,剎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有人質疑瀕死體驗的報告究其本質是主觀性的個人經驗,到底是否有客觀的可證實的依據可循?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這樣回答,「最客觀的並可證實的數據是瀕死體驗中的離體經驗的部分。人們在離體時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事物是科學家們能調查驗證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庫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任聖.路克斯(Saint Luke』s) 醫院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離體經歷。該病人是位盲人,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雖然她不能辨別色彩,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物體,並能准確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就好象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樣:她的描述與事實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頁。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類事例,不勝枚舉。由此可見,靈魂離體經歷是可確證的客觀存在,這些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被科學家調查驗證過的瀕死體驗,無一例外都是當事人在經歷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死亡之後所發生的。科學不承認靈魂的存在,按照它的觀點,人死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死了的人是決不可能再象活著時那樣有任何感覺的。但瀕死體驗卻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事實,再確鑿不過地表明,人死之後仍然是有感覺的,而這感覺顯然不是也不可能是來源於已經死亡的肉體,而只能來源於獨立於肉體之外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的另一種生命體,這不正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說的「靈魂」嗎?
l 中國的瀕死體驗研究
在國外的科學家對瀕死體驗展開研究幾十年後,在中國也終於出現了介紹瀕死體驗的書籍。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工作者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下面的內容摘抄自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志穎等人發表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1993年第5期上的論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唐山市,一場大地震使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重傷。中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倖存者當中的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並覺得思維過程異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於腦際,飛逝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種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里表彰時的喜悅......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她說,在得救前的短短幾十分鍾瀕死過程中,她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幸福與快樂,一輩子里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貴。因而,盡管她腰部致殘,得在輪椅上了卻一生,但每當她回憶起當時的這種感受,便增強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像脫離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並認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種方式相連接,與自己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的身體並非健全,如喪失聽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卻不存在這種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隻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裡?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彷彿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像。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其「靈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種「光輝」,另一些人則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象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好象沉在萬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倖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裡面報告,片刻功夫,我聽見裡面好象有人在說,讓他先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進行搶救呢。」
「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他們將其歸納為40種類型: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體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感覺的並存。
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確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顯然,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l 世界上第一個證明靈魂存在的科學實驗
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病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們在搶救他的身體,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麼物體,別人不知道),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如果這個病人能被搶救過來,能夠說出板上的小物體是什麼,那麼就能區分出「靈魂」到底是虛無縹渺的想像呢,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
山姆對100多個病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7個被搶救過來的病人醒來後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特別是板上的小物體,說的全都對。山姆的實驗獲得了成功。
山姆的實驗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在世界上首次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證實了「靈魂」的客觀存在。「靈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飄起來,可以移動,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
2001年6月20日,山姆應邀在休斯頓萊斯大學作了題為「瀕死體驗:透視腦死亡還是透視一門新的意識科學?」的報告,吸引了不少對生命研究感興趣的人。最後山姆放映了典型的有過「瀕死體驗」經歷人的談話錄像,並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休斯頓德州醫療中心的科研人員對山姆的研究表示極大的興趣,認為對探索生命的本質有重大意義,提出與山姆合作,共同研究這個生命的新領域。
l 美國MacDougall博士的實驗:靈魂的重量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醫生MacDougall博士著迷研究死亡,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靈魂存在的跡象。他相信如果人類有靈魂,它必然是身體的某部分組織,並且這個組織是有重量的。
為了測試他的理論,1990年,MacDougall博士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三小時四十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發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里,他又對五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MacDougall博士在美國的雜志發布了他的這一發現。「靈魂會在死亡的瞬間離開身體,它能在人的身體停留足夠的時間。我們的實驗證明在死亡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從身體離開。」
據《生活》雜志創刊號介紹,民主德國2名醫生曾對200多名彌留之際的人的體重和死後的體重進行過測量,結果發現這些人的體重都輕了0.285克,他們認為這就是人類靈魂的重量。
㈤ 人有靈魂嗎如果有,人死後,靈魂會去哪是消散,還是去另一個世界
333、生命是永恆的,所謂的死亡只是生命載體的變換而已,生命的肉體死亡後,生命的靈體又將進入另一個生命載體,一條狗死亡後,它有可能轉世成人,那麼,作為狗的它死亡了,但作為人的它又誕生了。
338、對有形生命而言,生命是1+1=1,其生命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無形靈體,另一部分是有形物體。無形靈體主要指意識、思維、精神、靈感、心念等,我們統稱為靈魂。有形物體主要指靈魂所依附的軀體,比如人的肉體。
556、靈魂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意識。靈魂有八大特徵:一、靈魂有靈性,是活的;二、靈魂是反物質,在物質世界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測不到;三、靈魂沒有絲毫重量;四、靈魂是一種意識;五、靈魂必須附著在某一載體上才能在物質世界起作用;六、靈魂有記憶屬性;七、靈魂有地域屬性;八、靈魂可以像一束波那樣從任何物質的縫隙中穿越而過或而進。
㈥ 請問是否有靈魂存在的確鑿證據
科學的發展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靈魂觀念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這種觀念更是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不管有多大差異,經歷了多少變化,人類對於靈魂的定義在本質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種存在於人的肉體之中,但又不同於人的物質肉體,而且在肉體死亡後仍然能夠獨立存活的生命體。
盡管關於靈魂的有無從古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論,但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由於宗教的巨大影響,相信靈魂存在的觀念可以說深深的紮根於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人們的思想之中。而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後,這種觀念則遭到了科學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按照實證科學的標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真實存在的,而靈魂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可證性是它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因此,隨著科學的日益昌盛,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越來越少。
但問題是,實證科學雖然不能證明靈魂的存在,同樣也不能證明靈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證明這一點,那又怎麼能斷定靈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學與靈魂的對立如今正在不漸漸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靈魂存在的科學家固然仍有許多,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學家們贊同靈魂存在的觀點,他們通過自己的科學實驗對靈魂的奧秘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並取得了大量明顯的成績。
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獲獎論文中說:「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魂的構成。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它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它使大腦內的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另一位著名科學家柏頗博士經過實驗研究後,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結論。柏頗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獨創的「科學正統的辯證系統」理論,至今仍為世界科學家們所採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貢獻的科學成就而被英國女王冊封爵位。英國基勒學院的麥楷博士說:「至今仍無一種已知的學說和實驗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頗博士的生物有靈魂的理論」。
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史柏理博士,曾經以其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詳細功能學說而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他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必要的非物質,只出現於復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控制著大腦的每部分,制約著合計一百億個腦神經細胞的機械功能的本能活動。」
全世界很有名的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曾經發明精密的數學定理,為新興的「量子學」奠下基礎。他也提出了驚人的新理論:「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神經學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諦文遜博士,根據科學家的靈魂不滅理論,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靈魂不滅和轉世輪回(再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研究論證,並出版了著作進行論述。他說:「有確鑿的科學實驗和現實事例的證據,證實東方古老的靈魂轉世輪回的理論是真實的。」
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艾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他說:「我們每個人在胚胎發育或幼小的某個時期,就具有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能力,這種人的『靈魂』,使我們具備了人類的特徵:意識、思考、愛。恨、怕等。」他推測,非物質的「自我」在物質大腦死亡後依然活著。
上述科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學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l 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據:瀕死體驗
科學為靈魂存在提供的證據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響也最有說服力的當數「瀕死體驗」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所謂「瀕死體驗」,指的是死而復生的人,也就是心臟停止跳動或大腦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過來後所敘述的死亡來臨時刻的主觀體驗。
早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曾記錄過一個希臘士兵死而復活後回憶他進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瀕死體驗」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不但古代有,現在也有;不但東方有,西方同樣有。不同年齡、性別、民族、文化、職業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過這種體驗。據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普公司調察估計,僅在美國就至少有1300萬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如果算上兒童,這數字將更加可觀。
目前, 瀕死體驗現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來研究領域中的皎皎者。有關瀕死研究的論文不斷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 (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可以說, 科學界對這一神秘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他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海蒙愛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被一陣大風吹落懸崖。在那一瞬間,奇跡發生了-----
「彷彿在一個離我有些距離的舞台上,我見到了各種形象出現的我及我的整個過去。我看到自己是這曲戲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沒有悲傷和焦急,一切都那樣絢麗。我曾遭受的悲慘經歷的回憶十分清晰,但並不令人悲哀。沒有沖突和矛盾,沖突已轉化為愛意。高尚與和諧的思想主宰並統一著單獨的印象。一種神聖的寧靜感如同奇妙的音樂一般滌盪著我的靈魂。 」
這次經歷促使海蒙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論文中提到:在他所調查的30名墜落倖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他還發現他們的體驗過程極為相似:眾多飛快的意識活動,預知結果的超凡能力,時間的彌散意識,飛速地回顧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麗景象,耳聆天上仙樂繚繞--
「沒有一絲悲哀,也沒有在輕微危險中可能出現的大恐懼……沒有緊張絕望和痛苦,只有嚴肅、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動。 」
海蒙的研究彷彿強大的催化劑,使眾多研究者循著他的腳步前行。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在對大量事例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瀕死經驗基本歸納為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松。持這種說法的人約佔57%,其中大多數人有較強的適應力。覺得自己在隨風飄盪,當飄到一片黑暗中時,心理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意識的人佔35%,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游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這種自身形象有時還會返回軀體。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持這種說法的人佔23%,他們覺得自己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洞中急速地向前沖去。感覺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第四階段,與親朋好友歡聚。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其中大多數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階段,與宇宙合而為一。持這種說法的人佔10%,剎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有人質疑瀕死體驗的報告究其本質是主觀性的個人經驗,到底是否有客觀的可證實的依據可循?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這樣回答,「最客觀的並可證實的數據是瀕死體驗中的離體經驗的部分。人們在離體時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事物是科學家們能調查驗證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庫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任聖.路克斯(Saint Luke』s) 醫院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離體經歷。該病人是位盲人,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雖然她不能辨別色彩,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物體,並能准確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就好象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樣:她的描述與事實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頁。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類事例,不勝枚舉。由此可見,靈魂離體經歷是可確證的客觀存在,這些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被科學家調查驗證過的瀕死體驗,無一例外都是當事人在經歷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死亡之後所發生的。科學不承認靈魂的存在,按照它的觀點,人死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死了的人是決不可能再象活著時那樣有任何感覺的。但瀕死體驗卻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事實,再確鑿不過地表明,人死之後仍然是有感覺的,而這感覺顯然不是也不可能是來源於已經死亡的肉體,而只能來源於獨立於肉體之外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的另一種生命體,這不正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說的「靈魂」嗎?
l 中國的瀕死體驗研究
在國外的科學家對瀕死體驗展開研究幾十年後,在中國也終於出現了介紹瀕死體驗的書籍。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工作者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下面的內容摘抄自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志穎等人發表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1993年第5期上的論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唐山市,一場大地震使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重傷。中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倖存者當中的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並覺得思維過程異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於腦際,飛逝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種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里表彰時的喜悅......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她說,在得救前的短短幾十分鍾瀕死過程中,她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幸福與快樂,一輩子里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貴。因而,盡管她腰部致殘,得在輪椅上了卻一生,但每當她回憶起當時的這種感受,便增強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像脫離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並認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種方式相連接,與自己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的身體並非健全,如喪失聽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卻不存在這種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隻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裡?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彷彿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像。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其「靈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種「光輝」,另一些人則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象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好象沉在萬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倖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裡面報告,片刻功夫,我聽見裡面好象有人在說,讓他先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進行搶救呢。」
「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他們將其歸納為40種類型: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體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感覺的並存。
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確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顯然,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l 世界上第一個證明靈魂存在的科學實驗
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病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們在搶救他的身體,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麼物體,別人不知道),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如果這個病人能被搶救過來,能夠說出板上的小物體是什麼,那麼就能區分出「靈魂」到底是虛無縹渺的想像呢,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
山姆對100多個病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7個被搶救過來的病人醒來後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特別是板上的小物體,說的全都對。山姆的實驗獲得了成功。
山姆的實驗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在世界上首次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證實了「靈魂」的客觀存在。「靈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飄起來,可以移動,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
2001年6月20日,山姆應邀在休斯頓萊斯大學作了題為「瀕死體驗:透視腦死亡還是透視一門新的意識科學?」的報告,吸引了不少對生命研究感興趣的人。最後山姆放映了典型的有過「瀕死體驗」經歷人的談話錄像,並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休斯頓德州醫療中心的科研人員對山姆的研究表示極大的興趣,認為對探索生命的本質有重大意義,提出與山姆合作,共同研究這個生命的新領域。
l 美國MacDougall博士的實驗:靈魂的重量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醫生MacDougall博士著迷研究死亡,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靈魂存在的跡象。他相信如果人類有靈魂,它必然是身體的某部分組織,並且這個組織是有重量的。
為了測試他的理論,1990年,MacDougall博士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三小時四十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發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里,他又對五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MacDougall博士在美國的雜志發布了他的這一發現。「靈魂會在死亡的瞬間離開身體,它能在人的身體停留足夠的時間。我們的實驗證明在死亡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從身體離開。」
據《生活》雜志創刊號介紹,民主德國2名醫生曾對200多名彌留之際的人的體重和死後的體重進行過測量,結果發現這些人的體重都輕了0.285克,他們認為這就是人類靈魂的重量。
㈦ 在科學界,關於人的靈魂的存在和實質有什麼猜想和假設
有關於靈魂的問題,一直都是眾多醫學家、科學家、神學家數千年來爭論的焦點,相信現在大部分人聽到“靈魂”這個詞,都會認為和封建迷信有關,因為現在不是幾百年前科學尚在萌芽的宗教時期,而是充滿科學氣息的現代社會。
總而言之,對於生物靈魂的研究現在已經不再是一個神學問題,而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問題。研究靈魂不管是對於我們認識自身還是認識世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希望隨著以後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揭開這個從人類誕生開始就一直困擾著人類的終極謎團。
㈧ 最新科學研究證實了靈魂的存在嗎
可能有些稀奇怪的人在實驗室搞這個研究。但是科學承不承認取決於觀察到的現象在權威實驗室能不能重復。對於不能重復的數據科學界不於承認。科學不關心對物質不產生影響的,不可重復的事件。這是底線。 科學的發展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靈魂觀念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這種觀念更是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不管有多大差異,經歷了多少變化,人類對於靈魂的定義在本質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種存在於人的肉體之中,但又不同於人的物質肉體,而且在肉體死亡後仍然能夠獨立存活的生命體。
盡管關於靈魂的有無從古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論,但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前,由於宗教的巨大影響,相信靈魂存在的觀念可以說深深的紮根於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人們的思想之中。而在現代科學產生之後,這種觀念則遭到了科學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按照實證科學的標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真實存在的,而靈魂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不可證性是它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因此,隨著科學的日益昌盛,相信靈魂存在的人越來越少。
但問題是,實證科學雖然不能證明靈魂的存在,同樣也不能證明靈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證明這一點,那又怎麼能斷定靈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科學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學與靈魂的對立如今正在不漸漸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靈魂存在的科學家固然仍有許多,但也有不少科學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學家們贊同靈魂存在的觀點,他們通過自己的科學實驗對靈魂的奧秘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並取得了大量明顯的成績。
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獲獎論文中說:「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魂的構成。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它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它使大腦內的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英國另一位著名科學家柏頗博士經過實驗研究後,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結論。柏頗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獨創的「科學正統的辯證系統」理論,至今仍為世界科學家們所採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貢獻的科學成就而被英國女王冊封爵位。英國基勒學院的麥楷博士說:「至今仍無一種已知的學說和實驗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頗博士的生物有靈魂的理論」。
美國加州工學院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史柏理博士,曾經以其分解人類大腦兩半球的詳細功能學說而獲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他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必要的非物質,只出現於復雜分層結構組織的肉體大腦,控制著大腦的每部分,制約著合計一百億個腦神經細胞的機械功能的本能活動。」
全世界很有名的數學家約翰.馮.紐曼博士,曾經發明精密的數學定理,為新興的「量子學」奠下基礎。他也提出了驚人的新理論:「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神經學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諦文遜博士,根據科學家的靈魂不滅理論,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靈魂不滅和轉世輪回(再生)進行了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研究論證,並出版了著作進行論述。他說:「有確鑿的科學實驗和現實事例的證據,證實東方古老的靈魂轉世輪回的理論是真實的。」
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艾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他說:「我們每個人在胚胎發育或幼小的某個時期,就具有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能力,這種人的『靈魂』,使我們具備了人類的特徵:意識、思考、愛。恨、怕等。」他推測,非物質的「自我」在物質大腦死亡後依然活著。
上述科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學已經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l 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據:瀕死體驗
科學為靈魂存在提供的證據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響也最有說服力的當數「瀕死體驗」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所謂「瀕死體驗」,指的是死而復生的人,也就是心臟停止跳動或大腦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過來後所敘述的死亡來臨時刻的主觀體驗。
早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曾記錄過一個希臘士兵死而復活後回憶他進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瀕死體驗」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現象,不但古代有,現在也有;不但東方有,西方同樣有。不同年齡、性別、民族、文化、職業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過這種體驗。據美國著名的統計公司蓋洛普公司調察估計,僅在美國就至少有1300萬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過瀕死體驗,如果算上兒童,這數字將更加可觀。
目前, 瀕死體驗現象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來研究領域中的皎皎者。有關瀕死研究的論文不斷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 (The Lancet)和《瀕死體驗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學者的倡議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正式成立。可以說, 科學界對這一神秘領域的研究方興未艾。
近代瀕死體驗的研究始於瑞士地質學家阿爾伯特.海蒙(Albert Heim)。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他從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海蒙愛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爾卑斯山時,被一陣大風吹落懸崖。在那一瞬間,奇跡發生了-----
「彷彿在一個離我有些距離的舞台上,我見到了各種形象出現的我及我的整個過去。我看到自己是這曲戲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沒有悲傷和焦急,一切都那樣絢麗。我曾遭受的悲慘經歷的回憶十分清晰,但並不令人悲哀。沒有沖突和矛盾,沖突已轉化為愛意。高尚與和諧的思想主宰並統一著單獨的印象。一種神聖的寧靜感如同奇妙的音樂一般滌盪著我的靈魂。 」
這次經歷促使海蒙對眾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戰爭中受傷的戰士、從建築物上掉下來的建築工人、差點被淹死的漁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論文中提到:在他所調查的30名墜落倖存者中,95%的人說在瀕死過程中感受到平靜和快樂。他還發現他們的體驗過程極為相似:眾多飛快的意識活動,預知結果的超凡能力,時間的彌散意識,飛速地回顧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麗景象,耳聆天上仙樂繚繞--
「沒有一絲悲哀,也沒有在輕微危險中可能出現的大恐懼……沒有緊張絕望和痛苦,只有嚴肅、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動。 」
海蒙的研究彷彿強大的催化劑,使眾多研究者循著他的腳步前行。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在對大量事例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心理社會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瀕死經驗基本歸納為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松。持這種說法的人約佔57%,其中大多數人有較強的適應力。覺得自己在隨風飄盪,當飄到一片黑暗中時,心理感到極度的平靜、安詳和輕松。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意識的人佔35%,他們大多數覺得自己的意識游離到了天花板上,半空中。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的身體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這種自身形象有時還會返回軀體。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持這種說法的人佔23%,他們覺得自己被一股旋風吸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口,並且在黑洞中急速地向前沖去。感覺自己的身體被牽拉,擠壓。這時他們的心情更加平靜。
第四階段,與親朋好友歡聚。黑洞盡頭隱隱約約閃爍著一束光線,當他們接近這束光線時,覺得它給予自己一種純潔的愛情。親朋好友們都在洞口迎接自己,他們有的是活人,有的早已去世。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全都形象高大,絢麗多彩,光環縈繞。這時,自己的一生中的重大經歷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飛逝而過,其中大多數是令人愉快的重要事件。
第五階段,與宇宙合而為一。持這種說法的人佔10%,剎那間,覺得自己猶如同宇宙融合在一起,同時得到了一種最完美的愛情。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能從死亡狀態下被救醒並報告大量的瀕死體驗。不管體驗者來自哪一種文化,處於哪個時代,或信仰何種宗教,瀕死體驗的內容和對本人的影響都極為相似。有人質疑瀕死體驗的報告究其本質是主觀性的個人經驗,到底是否有客觀的可證實的依據可循?康涅狄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這樣回答,「最客觀的並可證實的數據是瀕死體驗中的離體經驗的部分。人們在離體時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事物是科學家們能調查驗證的。」例如,一位叫弗雷得.斯庫恩梅克 (Fred Schoonmake)的醫生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任聖.路克斯(Saint Luke』s) 醫院心血管主任期間,報告他的一位女病人在經歷瀕死體驗時有離體經歷。該病人是位盲人,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房間中有十四個人。雖然她不能辨別色彩,但卻在靈魂離體時「看到」物體,並能准確地描述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斯庫恩梅克醫生說就好象這位女病人真的看到了一樣:她的描述與事實完全相符 (《生命的另一面:瀕死體驗探索》,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1997,89-90頁。On the other side of life: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Near-Death-Experience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1997, p89-90) 。此類事例,不勝枚舉。由此可見,靈魂離體經歷是可確證的客觀存在,這些為瀕死體驗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有被科學家調查驗證過的瀕死體驗,無一例外都是當事人在經歷了嚴格的現代科學意義上的死亡之後所發生的。科學不承認靈魂的存在,按照它的觀點,人死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死了的人是決不可能再象活著時那樣有任何感覺的。但瀕死體驗卻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事實,再確鑿不過地表明,人死之後仍然是有感覺的,而這感覺顯然不是也不可能是來源於已經死亡的肉體,而只能來源於獨立於肉體之外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的另一種生命體,這不正是自古以來人們所說的「靈魂」嗎?
l 中國的瀕死體驗研究
在國外的科學家對瀕死體驗展開研究幾十年後,在中國也終於出現了介紹瀕死體驗的書籍。同時,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工作者開始了對瀕死體驗的研究。
下面的內容摘抄自天津安定醫院院長、精神醫學專家馮志穎等人發表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大眾醫學》1993年第5期上的論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唐山市,一場大地震使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重傷。中國的醫務工作者曾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難脫險的一些人作過調查,他們多是被房屋倒塌砸傷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倖存者當中的半數以上的人回憶說,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這危難之際,還有某種歡樂或愉快的感覺,並覺得思維過程異常迅速,浮想聯翩。此時,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視,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轉浮現於腦際,飛逝而過,且內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節,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戀場面、工作佳績、獲獎喜悅等。這種現象被稱為生活回顧或「全景回憶」。
一位唐山大地震時只有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來。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廠里表彰時的喜悅......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節。」她說,在得救前的短短幾十分鍾瀕死過程中,她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幸福與快樂,一輩子里第一次那麼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貴。因而,盡管她腰部致殘,得在輪椅上了卻一生,但每當她回憶起當時的這種感受,便增強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更有趣的是,近半數人有意識或靈魂從自身分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像脫離了自己軀體,有人將之比喻為「靈魂出殼」。他們強調自身功能的感覺是在身體之外的某處空間,而不是在大腦,並認為其生理的身軀是無活力和無思維的。甚至有的報告者還稱,在自己生理身體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像。這種軀體外的自身形像也具有某些生命指征,如脈搏、呼吸等,有時還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體中去,或同其以某種方式相連接,與自己生理的身體相比重量輕,但身高和年齡相同。也有稱當時自己生理的身體並非健全,如喪失聽力或缺少某個肢體等,而非真實的身體卻不存在這種缺陷。一被調查者這樣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隻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約1/3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稱為「隧道體驗」。有人還感到在這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光明即將來臨」。某被調查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裡?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里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彷彿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
還有約1/4的被調查者體驗到,「遇見」非真實存在的人或靈魂形像。這種非真實存在的人多為過世的親人,有如同他們一起進入非塵世領域繼續生存;或者是在世的熟人或陌生人,貌似同他們團聚。其「靈魂」形像常被某些人描述為是一種「光輝」,另一些人則將其看作是宗教的「化身」。
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李某這樣回憶自己的瀕死體驗:「身體好象已經不屬於自己了,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里,接著好象沉在萬丈深淵里,四周一片黑暗,聽到一聲聲難以描述的莫名其妙的聲音,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這時開始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但這些回憶純粹是一種意識流,根本不受大腦支配。」
同一次地震中的倖存者王某陳述說:「朦朧之中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只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穿長袍馬褂的男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雖然離得很近,但相貌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面部模糊一片。他帶我走進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我眼前一片漆黑,只覺得身體在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行至黑洞的盡頭,我才發現眼前是一個金壁輝煌的地下宮殿。那個男人進裡面報告,片刻功夫,我聽見裡面好象有人在說,讓他先回去吧!此時,我一睜眼,發現自已早已躺在病床上,醫生、護士們正在緊張地給我進行搶救呢。」
「做調查的研究人員從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中得到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他們將其歸納為40種類型: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等。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能體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感覺的並存。
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瀕死體驗調查中,雖只獲得81例有效的調查數據,確是目前世界瀕死體驗研究史上採集樣本最多的一次。81例受研究者中,有47例在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瀕死體驗具有思維特別清晰感的人,性格多變得溫順;而「遇見」非塵世的人或靈魂、思維或行為不受意識控制而被審判感等體驗的人,性格多變得盲目樂觀或急噪。在「死而復生」之後,絕大多數人對當時得瀕死體驗記憶猶新,時隔一二十年仍刻骨銘心。
顯然,這些來自中國的調查結果與世界其它國家學者的調查驚人地相似。
l 世界上第一個證明靈魂存在的科學實驗
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病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們在搶救他的身體,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麼物體,別人不知道),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如果這個病人能被搶救過來,能夠說出板上的小物體是什麼,那麼就能區分出「靈魂」到底是虛無縹渺的想像呢,還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
山姆對100多個病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7個被搶救過來的病人醒來後能說出自己「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特別是板上的小物體,說的全都對。山姆的實驗獲得了成功。
山姆的實驗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在世界上首次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證實了「靈魂」的客觀存在。「靈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實體,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飄起來,可以移動,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種形式,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想像。
2001年6月20日,山姆應邀在休斯頓萊斯大學作了題為「瀕死體驗:透視腦死亡還是透視一門新的意識科學?」的報告,吸引了不少對生命研究感興趣的人。最後山姆放映了典型的有過「瀕死體驗」經歷人的談話錄像,並回答了聽眾提出的問題。休斯頓德州醫療中心的科研人員對山姆的研究表示極大的興趣,認為對探索生命的本質有重大意義,提出與山姆合作,共同研究這個生命的新領域。
l 美國MacDougall博士的實驗:靈魂的重量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醫生MacDougall博士著迷研究死亡,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搜尋靈魂存在的跡象。他相信如果人類有靈魂,它必然是身體的某部分組織,並且這個組織是有重量的。
為了測試他的理論,1990年,MacDougall博士在一家醫院里做了一項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非常靈敏的光束天平上,大約過了三小時四十分,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一剎那間,光束發生了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失去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里,他又對五名臨危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10.6克至42.5克的重量.。MacDougall博士在美國的雜志發布了他的這一發現。「靈魂會在死亡的瞬間離開身體,它能在人的身體停留足夠的時間。我們的實驗證明在死亡的時候,有一些物質從身體離開。」
據《生活》雜志創刊號介紹,民主德國2名醫生曾對200多名彌留之際的人的體重和死後的體重進行過測量,結果發現這些人的體重都輕了0.285克,他們認為這就是人類靈魂的重量。
㈨ 神奇的預言家凱西,真的看到了人類的前世和今生
預言家凱西,全名埃德加·凱西(Edgar Cayce),美國人,某些書籍上記載,他是美國最偉大的預言家,能在睡眠中接觸到阿卡西記錄(生命之書),能夠看到人類一切行為的歷史。
作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第一眼看到這個介紹的時候,內心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至此,預言家凱西的真實身份被揭穿,凱西是誰早已不重要,但這個A.R.E機構目的是什麼大家已經很清楚,就是騙錢的,這里我也提醒大家,真正的預言,是科學理論,現代社會也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應用,正是牛頓三定律預言了星球軌道,我們才有可能預言人造衛星的軌道,進而對其控制,這才是真正的預言。至於預言家凱西,經過我的分析,相信大家一定有了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