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直都覺得生活無趣怎麼辦
一直都覺得生活無趣怎麼辦?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意思無趣那是因為你的心態思想出現了問題。你要重視了,生活老是有這樣的感覺,你會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你會抑鬱,要是得了抑鬱症後果不堪設想。現在你的當務之急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工作之餘找朋友多聚聚,多和別人聊聊天,找一個知心人傾訴,把心中的苦悶都倒出來,甩掉心中的思想包袱,你會感到輕松愉快,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覺生活是蠻有趣的,就能喚起你對生活的信心,重新燃起希望,使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
❷ 無趣的生活是悲劇理解怎麼理解
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無趣的生活就是悲劇,所謂的無趣的生活也就是沒有目標的生活,沒有目的的的生活,生活的道路一片渺茫,生活失去了色彩,這樣的生活難道不是悲劇嗎?我真心祝福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陽光,快樂
❸ 為什麼總覺得生活很無趣
生活很無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著,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一個目標導向,很容易就會讓自己陷入迷茫的境地,就會漫無目的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無所欲,無所求,總是一副無所謂的狀態,苟且度日如年,倍感日子枯燥無味,甚是百無聊生。
就像自己當初一樣,進入大學讀書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讀,終日渾渾噩噩,拿起書本就犯困,捧起作業就頭疼欲裂,就算父母總是百般叮囑,不停地鼓勵,自己也會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一樣。
總之,就是不要把自己陷入循環往復壞心情的泥潭裡出不來,把自己推向孤立無援的狀態,讓自己的心魔把自己囚在一個黑暗的地方,任這種情緒蔓延開來。
試著找個你最愛的人,為他們認真的活一把,人生有目標,有為誰而瘋狂努力的動力,自然也不會覺著生活總是如一潭死水那般,了無生趣啦。
❹ 誰能幫我講一下《時間簡史》的主要內容
講述了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包括: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等知識,並對宇宙的起源、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命題進行了闡述。
在該書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未解決的沖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熱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該書的定位是讓那些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他的理論和其中的數學原理。
(4)無趣的生活是悲劇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自1988年首版以來,《時間簡史》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時間簡史》榮登《星期日時報》暢銷榜237周,為最暢銷的科普作品。共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銷售1000餘萬冊。
由於《時間簡史》廣受好評,霍金又於2001年撰寫完成了姊妹作《果殼中的宇宙》,概述霍金在完成《時間簡史》之後的一些研究結果,例如,關於膜世界的研究結果。《果殼中的宇宙》包括了霍金對於膜理論的一些意見,例如額外維度是否存在這問題並不具意義。
人們只能檢試額外維度數學模型是否恰當地描述宇宙來評價額外維度。2005年,霍金與倫納德·姆沃迪瑙合作將《時間簡史》重寫與更新為更易懂易讀,並且附有精美圖片的著作《新時間簡史》,希望更多讀者能夠通過這本書接觸到這方面的知識。
❺ 時間簡史中的佳句
介個.時間簡史.好詞好句. 7.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鑒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6.我注意到就連那些聲稱凡事皆為命中註定、我們無法去做任何改變的人,過馬路的時候時也會一樣的小心翼翼. 5.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成我對宇宙的認知,這包括宇宙為什麼是它現在的樣子,以及宇宙為什麼會存在. 4.有人告訴我說,我的書里每出現一條科學公式,就會導致銷售量下降一半.當我再度在書的結尾處放上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的時候,我希望不會嚇走我一半的潛在讀者. 3.在我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對幸福的期待就已下降為零,從那時開始,任何一點小小的快樂都能讓我覺得幸福異常. 2.無趣的生活是悲劇. 1.朝向終點的永恆彷彿無止境般漫長.。
1、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霍金 《時間簡史》
2、為何我們從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來,離開地面並跳回到桌子上,通常的解釋是這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表述的在任何閉合系統中無序度或熵總是隨時間而增加。換言之,它是穆菲定律的一種形式:事情總是趨向於越變越糟:桌面上一個完整的杯子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狀態,而地板破碎的杯子是一個無序的狀態。人們很容易從早先桌子上的杯子變成後來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霍金 《時間簡史》
3、現在我們知道,任何粒子都有會和它相湮滅的反粒子。(對於攜帶力的粒子,反粒子即為其自身。)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構成的整個反世界和反人。然而,如果你遇到了反你,注意不要握手!否則,你們兩人都會在一個巨大的閃光中消失殆盡。——霍金 《時間簡史》
4、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暗示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這有趣地反映了當時的思維風氣。一般認為,宇宙或是以一種不變的狀態已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們今天所看的樣子被創生於有限久的過去。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傾向於相信永恆的真理,也由於雖然人會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須是不朽的、不變的這種觀念才能給人以安慰。——霍金 《時間簡史》
5、另一方面,以尋根究底為己任的哲學家不能跟得上科學理論的進步。在18世紀,哲學家將包括科學在內的整個人類知識當作他們的領域,並討論諸如宇宙有無開初的問題。然而,在19和20世紀,科學變得對哲學家,或除了少數專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過於技術性和數學化了。哲學家如此地縮小他們的質疑的范圍,以至於連維特根斯坦——這位本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都說道:「哲學僅餘下的任務是語言分析。」這是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以來哲學的偉大傳統的何等的墮落!——霍金 《時間簡史》
6、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霍金 《時間簡史》
7、宇宙中的所有結構都起源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允許的最小起伏。——霍金《時間簡史》
8、常識告訴我們,如果不進行外加干涉,事物總是傾向於增加它的無序度。——霍金《時間簡史》
9、在無限的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在產生和消滅,不過作為無限的宇宙本身,卻是永恆存在的,生命不僅地球上有,在那些看不見的遙遠行星上也可能有。——霍金《時間簡史》
10、上帝討厭裸露的奇點!——霍金《時間簡史》
11、一個好的理論必須滿足以下兩個要求:首先,這個理論必須能准確地描述大量的觀測——這些觀測是根據只包含少數任選的元素的模型所做出的;其次,這個理論能對未來觀測的結果作出明確的預言。——霍金《時間簡史》
12、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霍金 《時間簡史》
13、在一個不變的宇宙中,時間的端點是必須由宇宙之外的存在物賦予的某種東西;宇宙的開端並沒有物理的必然性。——霍金《時間簡史》
14、人類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足以為我們所從事的不斷的探索提供正當的理由。——霍金《時間簡史》
15、當大部分人深信一個本質上靜止不變的宇宙時,關於它有無開端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形而上學或神學的問題。——霍金《時間簡史》
介個。
時間簡史。
好詞好句。
7.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鑒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6.我注意到就連那些聲稱凡事皆為命中註定、我們無法去做任何改變的人,過馬路的時候時也會一樣的小心翼翼。
5.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成我對宇宙的認知,這包括宇宙為什麼是它現在的樣子,以及宇宙為什麼會存在。
4.有人告訴我說,我的書里每出現一條科學公式,就會導致銷售量下降一半。當我再度在書的結尾處放上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的時候,我希望不會嚇走我一半的潛在讀者。
3.在我二十一歲的時候,我對幸福的期待就已下降為零,從那時開始,任何一點小小的快樂都能讓我覺得幸福異常。
2.無趣的生活是悲劇。
1.朝向終點的永恆彷彿無止境般漫長。
理論什麼的就不說了,那不算什麼名言,本來霍金最有名的黑洞假說也另一名科學家被證明有錯誤,所以就不說理論方面的了
1.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關於時空物理的問題爭議,我不敢和我的同事們打賭,因為我怕他們是通過蟲洞跑來的未來人,他們很清楚地知道標准答案。
3.妓女和科學家是最好的兩個職業。
4.一本書中多一個數學公式就會減少一半讀者。
5.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這不取決於天賦,完全是個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結果。
6.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障的。
7.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
一個年輕的山民向老山民求教:「我要怎樣才可以走出這山去?」老山民說:「翻過山就是了。」
於是,那個年輕的山民抱著滿懷希望,興沖沖地朝著山的方向奔去。可是當他來到山頂時,他失望極了。
他所看到的依然是山。而且,望著遠處,山連綿不絕,不見盡頭。
於是,他找到老山民,抱怨他:「你為什麼騙我!」老山民心平氣和地說:「也許你要翻過的是無數的山外之山。」 是啊,別指望翻過一座山就能到達目的地。
只有走過許多的坎坷之路,才能獲得成功。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但誰又能知道,要經歷多少次失敗才能獲得一次成功呢? 就像貝多芬。他在長期的困境中仍然堅持他所鍾愛的音樂,因為那是他的信念。
上天沒有給他一個好的家世,卻讓他有個不愛他的父親,讓他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世界裡。二十六歲那年,他雙耳失聰,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麼可怕的事啊!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退縮。
之後,他一如既往地沉醉於音樂之中,又譜下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響曲》。他就是那麼的堅強,即使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艱辛,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我想這就是一種堅持,一種毅力吧。貝多芬一生共完成了100多部作品,這些作品足以使他流芳百世。
我們都需要有這樣一種堅持,。
閱讀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是逐漸達到的,要提高閱讀水平須重視以下三個方面。 1.閱讀材料的選取選用適合程度的語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來看,如果所讀材料生詞過多,難免要不停地查閱字典,如果句子過分復雜,每句都須反復推敲,那麼學生必然很快失去閱讀興趣。因此所選材料應以熟悉的詞彙和語法結構為基礎。遇到少量的生詞可以猜測其意義。猜測對提高外語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從文章的體裁來看,所讀材料應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聯系社會生活,貼近學生實際。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從文章的內容來看,閱讀材料的趣味性也必須十分注意。閱讀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旦學生培養起閱讀的興趣,閱讀能力將會迅速提高。 2.閱讀策略的培養在進行閱讀前後甚至同時,適當插入一些特殊的訓練對提高閱讀效果和培養閱讀能力大有好處。這些練習旨在幫助學生利用上下文揭示詞義,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和詞類形式,迅速抓住基本思想,並學會使用字典。學生必須逐步學會通過分析詞的結構以及上下文關系幫助理解詞義。閱讀短文還應遵循由整體到細節的原則,按「全文、段落、句子、詞語」的步驟閱讀文章。可採用通讀、細讀和復讀的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在通讀、細讀和復讀中,復讀尤為重要且行之有效,通過復讀來審視、推敲答案,提高答題命中率。只有通過增加難度,克服閱讀中的困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 3.閱讀速度的提高對閱讀的要求,首先是理解,其次是速度。讀得快,不理解等於沒讀,能夠理解而閱讀速度太慢,則效率太低,意味著閱讀能力不夠。因此學生在閱讀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在理解的前提下提高閱讀速度。培養自己的速讀和掠讀能力。速讀是一種找出文章大意的快速閱讀。通常在沒有時間仔細閱讀,或決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細讀時,總是進行速讀。速讀在生活中很有實用價值。掠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但目的性更強,要求尋找時間、地點、數字等非常具體的信息。事實上新授課與復習課的要求截然不同。即將進入初三的學生在面對新授課的學習時要立足夯實基礎,對單詞、片語、句型、語法等基礎知識要進行過關訓練。不給復習課面帶來後遺症。面對復習課學生要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最終要的是聯系全文,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去做這個題目,才能答到點上。 下面一篇摘來文章,希望對你做語文閱讀有幫助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 但筆者發現有一些中學生在做題時卻往往急於求成,做題過程流於急促浮躁,問題答案流於偏淺疏漏,不能優質高效地做好閱讀理解題。那麼,怎樣才能革除這種毛病,做好閱讀理解題呢?筆者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讀,且熟讀。閱讀的理解的基礎。要產生深刻透徹的理解,就必須反復閱讀。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文章的主要觀點、中心意思及寫作思路、行文線索都是隱匿於文章之中的,因此只要反復閱讀、強化感知,才能深刻領悟和准確把握。但有些同學卻急於求成,忽視對原文的閱讀,只「水過地皮濕」般泛泛而讀,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因而對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錯誤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解,豈不是強為「無米之炊」?得出的結論,豈不成了「空中樓閣」?當然,熟讀並不等於機械重復,在熟讀的同時應給予思維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二、思、且深思。只要深思,才有發現。所謂深思,就是讀者應站在作者的高度,有機結合自身的文化素質和主觀意識,積極、高效、縝密地運行思維,深刻發掘文章深層意蘊的心理過程。任何文章都會給讀者留下一定的思維空間。因此,我們不應惰於思考,不應淺嘗輒止,應深化思考,切中肯綮,惟其如此,問題的解決才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三、取、忌斷章取義。文章是作者的意識整體。各部分之間,各個層次之間都是血肉相聯,渾然一體的。因此,我們怎能忽視文章的整體性,怎能管窺蠡測,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斷章取義呢?正確的做法是應從文章的整體出發,應於文章的高處大處著眼,由淺入深,層層深如,層層確定。惟其如此,我們的理解才不失之偏頗,謬誤叢生.
一個三維直角坐標系(迪卡爾系)中的一個坐標表示一個點在空間的位置,這個坐標比如說是(x1,y1,z1)。現在,你可以將這個三維直角坐標系任意地轉動、平移甚至拉伸一下,而剛才那個點在空間中的位置是不變的;是不會因為坐標系的移動而移動的,改變的只有表明這個點在新坐標系中的坐標(x2,y2,z2)。
=================================
相信以上內容是不難的。要是還是有困難的話可以這樣理解:我用一把米尺量桌子的寬度,是1.5米;然後換了一把英制的尺量,是。英尺(不會再是1.5了);再用虎口去量,是8虎口。這就類似於坐標變換:物理實體不變,坐標系(尺)變了,坐標值就變了。
=================================
然後,狹義相對論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四維的,其中空間三維,時間一維。這就構建了一個四維坐標系,任何一個事件(比如你在看這段文字這件事)就發生在坐標系的一個點上,你有了四個坐標值(比如緯度,經度,海拔,公元。年月日時分秒)。將這個坐標系如上述一樣旋轉,平移等變換之後,你就有了一個新的坐標系,和描述同一個時間的四個坐標值。
也許可以這樣取這四個值:
離北京直線距離。.米加上光。秒內走的距離
在倫敦的東面。米
離銀河系中心。光年
時間是距太陽系形成至今。年加上光從天鵝座照到地球所需的時間
================================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剛才說的那種轉動變換,在有實際意義的物理應用中是指高速的運動。比如一位外星人以相對地球公轉而言極大地速度接近地球,在他(它?)看來你離開北京的距離和你看來離開北京的距離是不一樣的;他認為「現在」距離太陽系形成的時間也是和你不一樣的。 但不論如何,你看到這些話這個「物理事實」是不會因為坐標的選擇而改變的。
================================
較真的話以上分析還有很多漏洞,在下才疏學淺,難以一言道盡,見笑了。
很高興遇到一個同樣對宏觀宇宙理論感興趣的人。我的理解是:
在大尺度宇宙觀的研究上,不存在絕對的中心的概念,正如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一樣。「中心」一詞是相對於「有限」存在的。愛因斯坦曾試圖拒絕「無限」的概念,甚至引入「宇宙常數」來試圖消解宇宙動態研究的「不確定因素」,但最後被證明是無用的。但「無限」這個前提不影響我們對宇宙動態的研究,因為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去研究,即文中所說「先考慮有限的情形」,在得出結論後再擴大范圍,提供研究的精度。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可以用「弱人擇原理」證明,簡要解釋即我們對宇宙的觀測結果是A,是因為我們在A的條件下,在A的時空范圍內進行觀測,所以得出A的結果,而B是A在時空范圍上的延展(觀測時間更長,觀測范圍更大),所以B比A更精確。從A到B再到Z以及其後的研究,便愈發靠近客觀事實,愈能得出精準的宇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