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唐朝,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
唐朝,風景如畫的國度,被世人稱贊揚了一千年,歌頌了一千年。
生活在哪個朝代,真的很愉快,白天朗誦詩歌,晚上在酒樓間徘徊,這真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唐朝,百姓賦稅非常低,並且如果你家裡有一個人在科舉中中了進士科,那麼好,你們全家人都可以跟著免除徭役。
大唐不是孤傲的,它是經常和鄰國產生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早在唐朝初期唐皇帝就被天下人稱為「天可汗」,大唐繁榮昌盛,海納百川,唐人是會被世界人高看一等的。
② 唐朝百姓的生活狀況
唐朝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社會有很高的開放度和包容度,那麼大唐盛世之下的百姓生活如何呢?是不是也像現代人一樣有很多休閑娛樂活動?其實唐朝的百姓生活還是挺幸福的,這可以從5個方面看出來。
1 出現了超級大型城市。
唐朝的國都長安非常繁榮,城內居民有100萬人,當時世界的人口遠遠沒有現在這么多,100萬人口的大型城市非常罕見。
長安城有6條大街道,分割出一百多個居民坊,坊內都有很多公寓樓和商店,當時的百姓生活在這樣的大城市中,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高。
當地人不只是追求溫飽層面的需求,還會追求其他的娛樂活動,像青樓在當時就非常發達,很多文人到那裡談詩論畫,把酒言歡。
將近87平方公里的長安城裡,充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方人士,這些人當中不光包括當時的大唐本地勢力,還有國外的很多勢力也都慕名而來。
我們都知道當一個地方的生活人口密度超出一定水平線之後,總是會出現很多關繫到民生方面的問題。
就好比飲水、飲食等問題就設計到方方面面的要求,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大唐對於整體規劃不比現代人弱多少。
2 寵物多種多樣。
唐朝人的寵物一點不比現代人少,他們的寵物主要具有娛樂屬性,休閑屬性,競技屬性以及觀賞屬性,包括犀牛,蟋蟀,貓,狗,獅子,魚,仙鶴,蝴蝶,雞,鸚鵡等等不一而足。
當時的百姓喜歡鬥蟋蟀,舞馬,斗狗,斗雞,很多百姓和貴族都熱衷於斗雞,人們可以直接在大街上騰出一塊地方斗雞,婦女小孩都可以參與其中。當然也有人養寵物是為了當坐騎。
相比之下我們現代人在養某些較為特殊的寵物之時還是著很嚴格的要求,畢竟像團團圓圓這樣的大寵物是不容許的。
可是這些問題到了唐朝就真心不是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某個人養了一隻小團,然後將其當作坐騎,然後騎著它招搖過市,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或者說出門的時候遛一下小團又是什麼樣的風情。
真要跟現代相比起來,說不定唐朝所養的寵物種類會更多,畢竟當時的生態環境跟現在完全沒法比,很多已經滅絕的動物,在當時都有可能保留下來。
3 唐朝的房價不貴。
現代民生領域中住房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此很多人還當了房奴,那麼唐朝的百姓是不是房奴呢?
其實大部分的唐朝百姓都不是房奴,根據古文獻記載,唐朝有一座佔地近3畝的宅院賣出了一百四十貫錢,這筆錢要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換算成現代人民幣,大概相當於30多萬塊,這個價格不算貴。
當然這是郊區或者鄉下的價格,在長安城裡相對會貴一些,但也沒有貴到離譜,當時普通的工薪階層10年收入就可以買一座房子,而像白居易這樣的官員,只要3年俸祿就可以買長安的一套房子了。
其主要原因還是交通等問題,畢竟我們現代的交通方式便利了很多,所以大多數工薪階層雖然工作的時候會聚集在某一處地方,不過只要來的早一點還是沒有什麼大問題。
可是在古代就不行了,上個班就要走一天的路,你願意上班,人家還不要你呢。
這么說吧,以我們現代的交通工具,走到三四十里地應該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哪怕刮風下雨也不會影響很大。
但是這些問題到了古代,就真成了大問題,與其這樣的還不如直接將工作的地方換到效外,這樣還可以省下一大筆的運輸費用。
很多時候,房子價高說白了就是大家的需求高,像現代的住房大多數都是為了結婚生子,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為了孩子上學,所以才不得不買一個房。
但是這一切回到唐朝的時候,好像就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畢竟以當時的條件來說,能上得起學的人還屬於少數人的那一行列。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還是以生活為主,孩子的教育問題就看有沒有這個天賦了,當然就算有這個天賦也要看自家的條件能不能達到。
總和來說,當時的大唐看似文化發展比較高,但是這個所謂的高還是在那一小部分人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百姓還是願意生活在郊外的田野里,也就是離自家的田地越近越好,於是長安城的房價也就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誇張了。
4 女性地位高、更加自由。
很多封建王朝要求女子從一而終,但唐朝的女性卻更加開放和自由,當時的女性可以自主選擇婚姻,並且還可以自主離婚,也不會遭到別人的白眼。
當時的二婚女非常多。女性除了擁有自主婚姻的權利,還擁有自主賺錢的自由,女性可以參加耕種,畜牧,經商賺錢,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導致她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同時出嫁時嫁妝也豐厚起來,也有很多開明的父母完全聽女兒的意願出嫁。
其實所謂的女性地位高,也只是相對而言,這個相對是指明朝與清朝相比,畢竟明清兩朝離我們現代多少近一些,很多歷史知識直接在民間還可以打聽到,而唐朝的歷史可能只有看書本上的內容了。
在唐朝的時候,女子不滿意自己的丈夫,還可以使用和離這種方式來搞定,可是這件事要是到了明清兩朝的時候,尤其是清朝的時候,和離只能說你想多了。
可以說女性的地位在清朝是最低的,有時候出門被別的男人嘴上戲說了兩句,都可以歸到行為不檢點上面去,就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女性社會地位有多低了,在這么低的一個指數下,你還想著和離,你不會是真的認為自己是皇親國戚吧。
5 養老制度完善。
現代社會出現過以房養老的現象,而唐朝是以地養老,唐朝的法律規定,百姓到六十歲退休,官員到七十歲退休,當然朝廷股肱之臣可能會更晚一些。
百姓退休後,家裡要給老人留出土地的四成,老人可以自己耕種或者出租,法律還規定,對於耄耋老人必須有人服侍左右,而且要講究孝道,態度要溫和,對於不孝順的子女會處以刑罰。
可能是因為知識傳承的問題吧,在唐朝時期,但凡活到八十歲的老人,國家直接就會專門派人來服侍,要是到了九十歲那麼派來的人就更多了,可以說隨著自己年紀的增長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好處,前期是你真能活到那麼高的年齡。
五胡亂華的時候,整個天下的漢族幾乎受到了滅頂之災,無數的文化傳承都斷了根,雖說這樣的情況到了唐朝的時候好了一些,可是當時大唐也是剛剛創立。
百姓們能吃飽喝足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所謂的文化傳承只能先靠後站了,等大唐的整體實力發展起來之後,也有了足夠的能力來記載這些文化傳承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老了,為了得到這些必要的傳承,所以才會派出大量的人員來服侍這些年齡大的人。
並不是說所有的老人都有文化方面的傳承知識,但是這也算是千金買馬骨而已,畢竟以當時的生活條件,但凡能活到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養生之術,不然的話是活不到那個年紀的。
總結
其實所謂的生活幸福,說白了就是當時的百姓付出與回報成正比,不論是在住房還是養老方面,都可以得到最基本的滿足,再加上當時的百姓相對來說文化程度比較低,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傻人有傻福,所以才會看起來比現代人的幸福指數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