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是如何生活的
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尚賢上》
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作為知識的載體,他們所具備的“才能”也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正如上述《墨子》中的言論,則是說有才能的人可以被舉薦為官,而入仕為官求祿則是知識分子的主要經濟來源。
《孟子·盡心上》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就是在不得志的時候兆陪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然天下人都獲得好處,而這里的得志,其實也就是入仕,當然當官就有俸祿,而且這個俸祿一般都是穩固和豐厚的。
而弟子孝敬老師,又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就是繳納學費,《論語·述而》有雲,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自願拿著干肉為禮來去見孔子的人,孔子從來都會給予他們教誨,顯然這里的“干肉”就是“學費”了。
其二是為老師的日常起居服務,比如說孔子的弟子子思就為孔子掌管家財,而孔子後來周遊列國時,他的弟子充當的角色就是仆從,雖然這些並不是直接的錢財,但是也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所以這也是知識分子經濟來源中的一種。
2. 戰國人的吃、穿、住、行,到底是怎麼樣的
戰國人的主要食物,可分為糧食、肉類、蔬菜、飲料、調味品等。
那時的糧食品種中北方大致以粟米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從《戰國策》中說的東周人要種稻,西周人不放水看,可見水稻在黃河流域也有所種植,但以南方為多,戰國最大的裝米糧倉發現在江西就說明了這點。
六畜(馬、牛、羊、雞、犬、豬)的養殖,是戰國人肉食的主要來源。馬主要用於服役。牛羊多在祭祀鬼神時才殺食。狗比豬肉可能較珍貴。春秋末越王獎勵生育,生男的獎一犬二壺酒,生女的一小豬二壺酒,戰國人可能也因襲此俗。雞為農家普遍飼養。
蔬菜,戰國及以前的文獻中巳有葵、藿(豆類作物的葉子)、薤、蔥、蒜、姜、葫蘆、蘿虛轎卜、蕪青等一、二十種,但有的可能是野菜。其中葵藿可能是種植最多的,農家常代糧食吃。
酒、糖、(主要是蜜)醬、醯(即醋類)等飲料調味品戰國時代都有了。其中酒的實物,在1974年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中發現過兩壺,出土時打開銹封嚴實的壺蓋還香氣撲鼻。其中一壺青翠透明,似現代的“竹葉青”名酒,一壺呈熊綠色,可見戰國時代釀造技術是相當高了。
戰國人——住
戰國時的居住條件比從前進步。尤其是高大寬敞的樓台瓦房的建築、中國建築藝術中特有的斗栱都是是戰國時期發展起來的。瓦從西周就有了,溶陽王灣西周遺址發現的殘瓦片告訴我們,至少那時開始用瓦了,不過很粗糙,推測只在屋脊和房頂周圍蓋上瓦,用以壓住茅草。春秋末至戰國以來考古發現的瓦片遺物已很多,先後在臨淄齊故都、曲阜魯故城、易縣燕下都、邯鄲趙城、咸陽的秦國都城遺址等許多地方,都多次發現過大量的板瓦、筒瓦及各種瓦當,不少都有美麗的花紋。從同時發現的房屋基址、燒制的刻花鋪磚、欄板,鑄有花紋的銅鑄建築構件等物,結合有關文獻可以看到,戰國時代的房屋建築藝術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較高水平,特別是王公貴族們的宮室廟寢,更是考究。
3.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民生活如何呢
春秋戰國時一位詩夫感嘆當時百姓生活困苦, 題了詩。 全詩的意思是: 成君的雁兒在空中飛行, 它們的兩只翅膀發出沙沙聲音。 那個人走出門, 到郊外去做牛馬賣命。 我們都是受苦難的人, 可憐的是既老又無親。 鴻雁兒雙雙飛去,了同矣集在湖禪擾沼里。 那個人去築牆, 百丈牆身都已築起; 他吃盡了辛苦, 何處是他安身的地方呢? 雁兒們已經飛去了, 他們在空中發出聲聲的叫啼, 明白我們的人,說我隱襲猜們是勞苦的; 只有那些糊塗蟲, 還覺灶型得我們不安份!
4. 戰國時代,人們的生活圖景究竟是什麼樣的不應該是土房和雜亂吧
我們的祖先,在棲身之所這個問題上,也是由於環境所迫,開始在思想上重視、考慮這個問題。沒有文字的先民時期,他們居住的地方是搭的人字棚或者乾脆住在樹洞、岩穴,在大洪水時期,他們只能向高山跑去尋找居住地。所以 《易經》 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睈人易之(我無法解釋此句話),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
字面上今天舉洞的理解,以為“宮室、棟宇”是雕梁畫棟的大樓或者金碧輝煌的宮殿。如 《白虎通》 就說:“黃帝始作宮室,以避寒濕。“
這個時候,民房就要改善了。但是當時的建築在地面上已經滅絕,只能根據文字記載想像居住條件。
5. 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是怎樣生活的
今天好巧,好多問題都是我找過資料的。這問題不多說,我讀過一篇文章《戰國·冶(忘了是不是這個字)已傳》,裡面有一段描寫脊粗數這個貴族發生了一件有點重要的櫻首事,全家商量著今晚是不是要點燈。 一個當時縣長級的貴族,點燈都要商量,可見那時凳笑的生活條件。 還有一篇壓根就沒記住文章的文章,裡面有一句「提缽,傲四鄰」印象很深,意思是買了個銅器,結果就在鄰居面前揚眉吐氣了。這個就不多說了,相信樓主有自己的思考。
6. 戰國時期,到處什麼,人們的生活很艱難
根據《呂氏春秋》、《史記》等史籍的記載來看,其生活狀態大致如下。
第一,經常面臨戰爭的摧殘。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國與國之間大國和小國之間,大國與大國之間等,經常發生戰爭。如七雄爭顫蔽蠢霸爭奪霸主地位,無論大戰還是小戰,都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難以言述的苦難,許多都是滅頂之災。所以,老百姓經常在戰爭戰火朝不保夕,生命微淺,苟延殘喘。如,春秋齊魯兩國發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長勺之戰,終以魯國戰勝而結束;又如吳越爭霸,先是吳國戰勝越國,後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最終打敗吳國,登上霸主地位;又如《孫臏兵法》作者孫臏,運謀桂陵之戰,生擒龐涓,齊勝魏敗等。在勝者彈冠相慶之時,誠如元張養浩所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二,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前所述,春秋戰國因為戰爭等,貨物、糧食等自然匱乏。所以各國、各地有許多平民百姓為了生存,什麼活都干。其中,就有從事貨物、糧食、工具等貿易的。許多人根據行情變化,在低價時收進貨物,別人高價收取貨物時,就將其出售,低買高賣,賺取差價,或囤積貨物,投機謀利。如,越王勾踐的謀臣范蠡,在滅吳國後,就遠走齊國,成為一個普通百姓,依靠經商,過著平民生活。當然,並非所有從事商業貿易的百姓甘心平民生活,當個地主了此其生。像呂不韋,雖小小商人,一個普通百姓,卻理想遠大,從經商貿易,到經營子楚,最後成為秦的國相,終為秦始皇的二爹。這雖屬個案,卻反映了春秋戰國百姓生活狀況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側影。
第三,更多的忙於銇耜農耕。在戰國的末年,據史籍記載,在每年的孟春,國王帶著三公九卿到其籍田示範種地後,全國的老百姓開始按此整理田地,准備春播。之後,各地並譽百姓都整理耕地疆界,端正田間小路;仲春,百姓整理門戶,祭祀先祖、土神等。百姓的房事生活也有記載,「凡事不警戒房中之事,在響雷時交合的,生下的孩子,必有先天殘疾,而自己也必有凶險和災禍」。這雖搞笑,卻從側面告訴我們,戰國末年平民百姓男女苟合之事的一個花絮;季春,百姓准備種桑養蠶,使公牛公馬與母牛母馬在放牧中交配,繁衍後代馬駒牛犢;孟夏時節,與國王三公九卿聽著樂師合禮的音樂,喝著釀造的美酒等不同,老百姓都在田地田野揮汗如雨,忙於勞作,收割小麥,不失農時,努力耕種。等等。
第四,風俗各異,生活狀態亦不同。茄陪燕趙之地,與北方少數民族接壤,既不能耕種,也不利於商業貿易。百姓體格健壯,民風強悍,好勇鬥狠,不肯安寧。如中山土地貧瘠,人口稠密 ,百姓性情急躁,靠投機取巧,游戲賭博謀生。男人有些搶劫財物、偷掘墳墓、私鑄錢幣;女人愛談論琴瑟等樂器,走路墊著腳,認為這樣很優美,以此生活狀態,遊走於列國;而魯是小國,人口又少,百姓生活簡朴吝嗇,害怕犯罪,遠離邪惡。在國國爭霸中,魯漸衰式微,百姓生活狀態也發生了變化,更多的人熱衷經商,追逐財利;地廣人稀的楚越,百姓生活的狀態各異,如西楚的百姓生活風俗,勇悍輕率,相處之交流中,容易發怒,許多人秉性刻薄。楚故都郢地,即江陵 ,漁鹽較發達,許多人從事運輸貿易,百姓的生活清廉卻為人刻薄,但重信譽,以信守諾言為榮,可能與經商貿易有關吧。等等。
7. 在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文人墨客們都是怎樣生活的
春秋戰國是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
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世”,學術上的碰撞,不僅解放了思想,也為後世留下了豐厚的物質果實,更是奠定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基礎。
正如葛劍雄先生在《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一書中指出:中國傳統社會的集中主要的思想體系幾乎都在那個時期形成了雛形或者具備了基本體系,哲學思想方面的成就更令人瞠目結舌,不少精髓的論點,即使到二十世紀的今天也沒有失去光彩。
不過諸子百家雖相互爭鋒,又辟猶水火,但更相融共生,不能孤立存在。
其二是為老師的日常起居服務,比如說孔子的弟子子思就為孔子掌管家財,而孔子後來周遊列國時,他的弟子充當的角色就是仆從,雖然這些並不是直接的錢財,但是也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所以這也是知識分子經濟來源中的一種。
結束語:
綜上所述,春秋戰國時期的分子的經濟來源還是有不少渠道的,不過無論他們是貧窮還是富貴,心中都有自己堅持的“道義”,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自覺意識和濃郁的人文關懷精神,也為後世的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一些知識分子,為了謀取私利而忘記了心中所秉承的大道,不過這部分人畢竟只是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小部分,他們是掩蓋不了那些高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士子的光芒的。
8. 春秋戰國時期百姓的生活狀態如何
春秋戰國到處都是戰亂,老百姓民不聊生,許多地方不能耕地,後來情況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