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歌德在魏瑪的故居里生活了多久

歌德在魏瑪的故居里生活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3-04-04 00:36:37

⑴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作品。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生平】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生於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一生可大致劃分為5個時期:

◆學習年代和狂飆突進時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3年後因病回家。在萊比錫時期寫出了具有洛可可風格的抒情詩和戲劇。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繼續讀法律,翌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770年9月與赫爾德結識。在後者的影響下,他閱讀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劇本以及《莪相》等作品,並開始採集民歌。這時他寫出優美的抒情詩《歡會與離別》、《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開創了德國抒情詩的新時代。1771年8月回到法蘭克福,此後幾年裡除寫了《普羅米修斯》等許多詩篇外,還創作了劇本《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這些作品成為狂飆突進運動最為豐碩的成果。這部小說發表後引起青年人的強烈共鳴,立即風靡歐洲,奠定了歌德在國際文壇的地位。

◆魏瑪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應魏瑪公國奧古斯特公爵的邀請來到魏瑪,擔任國務參議員等許多職務,1782年獲得貴族身份。他的職責有領導礦山開發、管理交通、領導軍事到負責水利、掌管財政等等,此外還要參加各種文藝活動。繁忙的公務,浮華的宮廷應酬和愛情的挫折,使他無法得到創作所需要的安靜和時間。和狂飆突進時期相比,他這時期的詩歌趨於平穩,對自然和人生由熱情的歌頌轉變為深入的觀察和探索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歌德的《漫遊者夜歌》、《致月亮》等詩歌以及《魔王》、《漁夫》等敘事譽高謠曲均作於這一時期。

◆義大利之行和兆唯法國大革命時期(1786~1793) 歌德為了擺脫使他感到厭倦和苦悶的宮廷生活,於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換姓,悄然去義大利旅行。義大利明媚的風光和完美的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使他陶醉。這期間他把《伊菲格涅亞在陶里斯》散文稿改為詩體,完成了悲劇《埃格蒙特》。前者借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表達自己的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後者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史實,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個受人民愛戴的英雄。

1788年6月歌德從義大利回到魏瑪,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只擔任劇院總監,兼管礦業。同年7月與假花廠女工克莉斯蒂安娜·武爾皮烏斯相愛並同居,1806年正式結婚。義大利之行使他的詩風起了很大變化。他不再通過騷動不安的情緒來表現自然的原始力和激動的吶喊,而是追求古代歌德故居希臘羅馬藝術中體現的寧靜、純朴、和諧的美,以改造人的個性,實現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對詩歌形式也給予了更大關注。回魏瑪後寫的組詩《羅馬哀歌》中出現的羅馬少女福斯汀娜的形象同克莉斯蒂安娜的形象交織在一起,抒發感官享受,表明詩人身上正在覺醒的性愛要求。1789年完成了劇作《托誇多·塔索》。劇本通過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詩人塔索在宮廷生活中的遭遇,表達了歌德自己在魏瑪宮廷的苦悶和矛盾心情。劇中精明強乾的大臣安東尼奧和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詩人塔索正是歌德自己身上的兩面。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歌德不贊成暴力革命,曾寫了一些嘲諷群眾和革命的作品。1792年歌德隨奧古斯特公爵參加普奧聯軍征法,翌年美因茨城響應法國革命,成立德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聯軍圍攻法國軍隊佔領的這座城市時,歌德又陪伴公爵參加了這次戰役。30年後,在1822年完成的《隨軍征法記》和《圍攻美因茨》中記述了這段經歷。

◆和席勒合作時期(1794~1805) 1794年7月底歌德與席勒結交,兩人從此頻繁交往,密切合作。他們的性格觀點雖然不同,但互相取長補短,彼此都受益匪淺。直至1805年席勒逝世的10年,是歌德繼狂飆突進時期後的第二個創作豐收期。除兩人合作創作的《諷刺短詩》及許多敘事謠曲外,歌德還寫了許多重要的哲理詩和表達文藝觀點的詩,完成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長篇敘事詩《赫爾曼和竇綠苔》和《浮士德》第一部。這便是文學史慶猜尺上狹義的德國古典文學時期,又稱魏瑪古典文學時期。

◆晚年時期 1805年5月9日席勒的逝世對歌德是個巨大的打擊,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創作受到很大影響。後來他重新振作起來,寫出《十四行詩》,出版長篇小說《親和力》。後者寫4個男女由於兩性間的吸引力的變化而重新組合的悲劇故事,詩人藉此來探討自發情感與道德規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帶有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的影響。從1813年起歌德就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詩歌以及中國、印度的文學和哲學。1814年~1815年到德國南部旅行又使他恢復了青春,寫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後又加以補充,共240首,形成了《西東合集》這部重要的詩集。它和《中德四季晨昏雜詠》一樣,是詩人把西方和東方文化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的出色的努力。

1816年歌德的夫人逝世。這以後他潛心創作,完成了最重要的幾部作品。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從1777年開始寫作到完成,歷時50年 ,分為《學習時代》 和《漫遊時代》兩部分。主人公力求擺脫狹隘的環境,追求更高的理想,雖然走過迷途,但他不斷自我剋制,把握命運之舵,終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在這個時期歌德還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詩劇《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主要作品】

《葛茲·馮·伯里欣根》 : 《葛茲·馮·伯里欣根》是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歷史劇。葛茲原是16世紀德國的一個沒落騎士,他曾一度參加農民起義, 後來背叛了農民。葛茲作為一個騎士、作為一個垂死階級的代表,起來反對現存制度的行動,是騎士階級對皇帝和封建領主的悲劇性的對抗。但是,在歌德的筆下,葛茲被寫成一個反對封建暴政、爭取自由和統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難,斥責爭取權利、禍國殃民的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劇中對於當時黑暗社會的譴責,對於自由和統一的熱烈嚮往,對於個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頌,都表現了狂飆突進運動的精神。在藝術上,劇中採用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方法。

《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寫成。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嚮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 。但是,圍繞他的社會卻充滿著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趨勢傲慢的貴族使他和周圍的現實不斷發生沖突,他自己又陷入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作品以濃郁的詩意和強烈的感情表達了維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憤世嫉俗情緒,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建立合乎自然的社會秩序和平等的人際關系、實現人生價值的心聲。表達了覺醒的德國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緒,因此,它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形成了一陣維特熱,而且很快就流傳到歐洲各國,成為第一部發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各國文學作品。

《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是歌德取材於古代希臘神話的一部詩劇,劇本雖然沒有寫完,但流傳下來的片段已表達出歌德年輕時代的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劇中的普羅米修斯否認宙斯的權利,反對宙斯的專橫跋扈,並且要創造和他一樣蔑視宙斯的新的人類。維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種堅韌的性格,在這個神話人物身上得到了體現。

《哀格蒙特》:劇本《哀格蒙特》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爭歷史。哀格蒙特在歷史上是一個動搖不定的貴族反對派,歌德把他寫成一個為民族的自由和統一而斗爭的、受到人民愛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積極的行動,主張採取溫和的手段,最後被處死。劇中仍然保留著狂飆突進運動的革命情緒,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經降低。

《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雖然不如《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那樣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會制度為中心,認為人們只有在為集體福利而積極勞動中才能獲得人生的意義,思想比較開闊、積極。歌德晚年的許多抒情詩中閃爍著唯物主義、樂觀主義思想的光芒,在當時消極浪漫主義文學風行一時的德國文壇上獨放異彩。

《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寫這部巨著,前後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作品取材於16世紀關於浮士德的傳說。主人公的一生經歷了書齋生活的知識悲劇,和魔鬼靡非斯特訂約後,在魔鬼的引導下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政治悲劇、美的悲劇和事業悲劇等階段,從「小世界」到「大世界」,最後在改造自然的事業中得到滿足,在悟出人生真諦的瞬間死去。這是一位一心擺脫狹隘環境、不斷探索真理、追求崇高理想的巨人形象,他的一生反映了歐洲自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300年文化發展的歷程。

【歌德名言,警句,格言,語錄摘抄】

· 任何人都不笨但如果你不利用你的大腦你會發覺你很笨!
· 誰是最幸福的人?乃是能感到他人的功績、視他人之樂如自己之樂的人。
·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
· 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結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 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難的時候,賢人看起來容易;而當蠢人感到容易的時候,賢者就感到困難。
· 人生一世不就是為了化短暫的事物為永久的嗎?要做到這一步,就須懂得如何珍視這短暫和永久。
· 雖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卻是微乎其微。因為人生是短暫的,人的命運是有限的。
· 凡不是就著淚水吃過麵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斗。
· 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 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長久地爭吵;他們總會重新言好的。
· 只要你告訴我,你交的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人。
· 友誼只能在實踐中產生並在實踐中得到保持。
· 知道危險而不說的人,是敵人。
· 人應該有愛好真理,一見真理就採納它那樣的心靈。
· 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 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 對真理的熱愛就體現在:知道怎樣去發現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處。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極大的錯誤。
· 真理是一隻火炬,而且是一支極大的火炬,所以當我們懷著生怕被它燒著的恐懼心情企圖從它旁邊走過去的時候,連眼睛也難以睜開。
· 看出錯誤比發現真理要容易得多;因為謬誤是在明處,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則藏在深處,並且不是任何人都能發現它。
· 誰接受純粹的經驗並且按照它去行動,誰就有足夠的真理。
· 知識的歷史猶如一隻偉大的復音曲,在這只曲子里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
· 世界上有許多既美好又出類拔萃的事物,可是他們卻各不相依。
·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 我的遺產多麼壯麗、廣闊、遼遠!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 把時間用得節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
·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 一個鍾頭有六十分鍾,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分鍾。明白這個道理後,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貢獻。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正當利用時間!你要理解什麼,不要舍近求遠。
· 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 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
· 事業最要緊,名譽是空言。
· 一個人無論往哪裡走,無論從事什麼事業,他終將回到本性指給的路上。
· 事業是一切,名號只是虛聲。
· 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貧困。
· 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
· 凡是自強不息者,最終都會成功。
·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
· 就科學來講,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一傑出的哲學家說,建築是凍結了音樂,許多人對他的這個說法搖頭,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沒有比這個巧妙的思想換一種說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築叫做無言的音樂。
· 誰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 並非語言本身有多麼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
· 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異端是生活的詩歌,因此有異端思想是無傷於一個詩人的。
· 我們比較容易承認行為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而對於思想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則不然。
· 我們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就婦女在其它方面的才能來說,我倒是經常發現婦女一結婚,才能就完蛋了。
· 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麼?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哪一個月過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為他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他使這種人世間的材料服從他的較高的意旨,並且為這較高的意旨服務。
· 一個有真正天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 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品格最好還是在世界上的洶涌波濤中形成。
·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認低於我們的事物高於我們,也是一種美德。
· 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
· 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是長在綠枝上一樣。
· 一個人應當有良好的禮貌來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歡出人頭地,但這不應當引起別人的討厭。
·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 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 存在著一種出自內心的禮貌。它是變換了形式的愛心。由此產生出一種外部表現出來的最適宜的禮貌。
· 智慧最後的結論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閃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 智慧只能在真理中發現。
· 什麼是最好的政府?就是指導我們自己去治理自己的政府。
· 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 智者和愚人都沒有害,最危險的倒是智愚參半。
· 一個傑出人物受到一夥傻瓜的賞識,是可怕的事。
· 如果一個聰明人幹了一件蠢事,那就不會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 蠢人總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聰明人已經回答了的問題。
· 身體對創造力至少有極大的影響。過去有過一個時期,在德國人們常把天才想像為一個矮小瘦弱的駝子。但是我寧願看到一個身體健壯的天才。
·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 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於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
·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後的東西都是對真理的熱愛。
·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 我們全都要從前輩和同輩學習到一些東西。就連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單憑他所特有的內在自我去對付一切,他也決不會有多大成就。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那一個月過的是舒服生活,就好像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我的產業是這樣美,這樣廣,這樣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裕的時間。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有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人們還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後世對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評價】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公認的世界文學巨匠之一,恩格斯稱他為「最偉大的德國人」,是文學領域里「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成就使他成為世界文化名人,每年逢他的生日,各國文藝界都舉行紀念活動。

⑵ 歌德的資料,緊急!

歌德
ge de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詩人,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作品。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於法蘭克福鎮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曾先後在萊比錫大學和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法律,也曾短時期當過律師。但他的主要志趣在文學創作方面。1775--1786年他為改良現實社會,應聘到魏瑪公國做官,但一事無成。1786年6月他0前往義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1788年回到魏瑪後任劇院監督。

歌德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里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的雛形《原浮士德》,此外還寫了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

《葛茲·馮·伯里欣根》是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歷史劇。葛茲原是16世紀德國的一個沒落騎士,他曾一度參加農民起義, 後來背叛了農民。葛茲作為一個騎士、作為一個垂死階級的代表,起來反對現存制度的行動,是騎士階級對皇帝和封建領主的悲劇性的對抗。但是,在歌德的筆下,葛茲被寫成一個反對封建暴政、爭取自由和統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難,斥責爭取權利、禍國殃民的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劇中對於當時黑暗社會的譴責,對於自由和統一的熱烈嚮往,對於個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頌,都表現了狂飆突進運動的精神。在藝術上,劇中採用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方法。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嚮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 。但是,圍虛陪繞他的社會卻充滿著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趨勢傲慢的貴族使他和周圍的現實不斷發生沖突,他自己又陷入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維特與社會的沖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義 ,通過維特的悲劇,小說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德國社會許多不合理的現實,表達了覺醒的德國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緒,因此,它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形成了一陣維特熱,而且很快就流傳到歐洲各國,成為第一部發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各國文學作品。

《普羅米修斯》是歌德取材於古代希臘神話的一部詩劇,劇本雖然沒有寫完,但流傳下來的片段已表達出歌德年輕時代的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劇中的普羅米修斯否認宙斯的權利,反對宙斯的專橫跋扈,並且要創造和他一樣蔑視宙斯的新的人類。維特差埋蠢身上所缺乏的那種堅韌的性格,在這個神話人物身上得到了體現。

歌德在魏瑪市的最初十年,歌德埋頭事液螞務,很少創作。到義大利後,他陸續完成了早已開始的一些作品,寫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寫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節。

劇本《哀格蒙特》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爭歷史。哀格蒙特在歷史上是一個動搖不定的貴族反對派,歌德把他寫成一個為民族的自由和統一而斗爭的、受到人民愛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積極的行動,主張採取溫和的手段,最後被處死。劇中仍然保留著狂飆突進運動的革命情緒,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經降低。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取材於希臘神話,主人公伊菲格尼亞身處異國,卻能以完美的品行、博愛的胸懷感動國王,改變了那裡野蠻的風俗,建立人道和公正的准則。

歌德晚年的創作極其豐富 ,重要的如自傳性作品 《詩與真》、《義大利游記》、長篇小說《親和力》和《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這些作品表現了歌德重視實踐、肯定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思想,說明他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比前一時期有所增長。

《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雖然不如《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那樣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會制度為中心,認為人們只有在為集體福利而積極勞動中才能獲得人生的意義,思想比較開闊、積極。歌德晚年的許多抒情詩中閃爍著唯物主義、樂觀主義思想的光芒,在當時消極浪漫主義文學風行一時的德國文壇上獨放異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現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新發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長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粒小珍珠,曾為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青年人而喜愛。明白這部小說的創作緣由,會使人更加喜愛這部作品和他的作者。
24歲的歌德因公去維茲拉,在出席一次舞會的途中、偶然認識了一個叫夏綠蒂的少女,一見鍾情。夏綠蒂是歌德的朋友凱士特南的未婚妻,時年15歲,而凱士特南卻31歲。歌德對夏綠蒂十分傾倒,便不顧一切地向她表白了愛情。這使夏綠蒂驚惶失措,她把歌德的表白告訴了未婚夫,凱士特南對此表現的無所謂。歌德知道這個情況,感到十分震驚,為了自己,也為了夏綠蒂,他立即逃回法蘭克福,斬斷了這不合適的情絲。幾個月以後,他的另一個朋友葉爾查林,因為愛上別人的妻子,受不了社會輿論的指責自殺了。歌德知道這件事後,感觸很深,使用葉爾查林作原型寫了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這部小說,使他名噪一時。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寫這部巨著,前後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於1808年法軍入侵的時候,第二部則完成於1831年8月31日,是時他已83歲高齡。這部不朽的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歌德出生於1749年8月28日,逝世於1832年3月22日,他對世界文學寶庫的巨大貢獻,使他成為世界文化名人,每年逢他的生日,各國文藝界都舉行紀念活動。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28 August 1749 – 22 March 1832) was a German polymath. Goethe's works span the fields of poetry, drama, literature, theology, Humanism, science, and painting. His most enring work, the two-part dramatic poem Faus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peaks of world literature. Goethe's other well-known literary works include his numerous poems, the Bilngsroman 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 the epistolary novel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and the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 Elective Affinities.

◆歌德名言,警句,格言,語錄

· 任何人都不笨但如果你不利用你的大腦你會發覺你很笨!
· 誰是最幸福的人?乃是能感到他人的功績、視他人之樂如自己之樂的人。
·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
· 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結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 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難的時候,賢人看起來容易;而當蠢人感到容易的時候,賢者就感到困難。
· 人生一世不就是為了化短暫的事物為永久的嗎?要做到這一步,就須懂得如何珍視這短暫和永久。
· 雖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卻是微乎其微。因為人生是短暫的,人的命運是有限的。
· 凡不是就著淚水吃過麵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斗。
· 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 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長久地爭吵;他們總會重新言好的。
· 只要你告訴我,你交的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人。
· 友誼只能在實踐中產生並在實踐中得到保持。
· 知道危險而不說的人,是敵人。
· 人應該有愛好真理,一見真理就採納它那樣的心靈。
· 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 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 對真理的熱愛就體現在:知道怎樣去發現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處。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極大的錯誤。
· 真理是一隻火炬,而且是一支極大的火炬,所以當我們懷著生怕被它燒著的恐懼心情企圖從它旁邊走過去的時候,連眼睛也難以睜開。
· 看出錯誤比發現真理要容易得多;因為謬誤是在明處,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則藏在深處,並且不是任何人都能發現它。
· 誰接受純粹的經驗並且按照它去行動,誰就有足夠的真理。
· 知識的歷史猶如一隻偉大的復音曲,在這只曲子里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
· 世界上有許多既美好又出類拔萃的事物,可是他們卻各不相依。
·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 我的遺產多麼壯麗、廣闊、遼遠!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 把時間用得節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
·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 一個鍾頭有六十分鍾,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分鍾。明白這個道理後,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貢獻。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正當利用時間!你要理解什麼,不要舍近求遠。
· 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 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
· 事業最要緊,名譽是空言。
· 一個人無論往哪裡走,無論從事什麼事業,他終將回到本性指給的路上。
· 事業是一切,名號只是虛聲。
· 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貧困。
· 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
· 凡是自強不息者,最終都會成功。
·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
· 就科學來講,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一傑出的哲學家說,建築是凍結了音樂,許多人對他的這個說法搖頭,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沒有比這個巧妙的思想換一種說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築叫做無言的音樂。
· 誰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 並非語言本身有多麼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
· 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異端是生活的詩歌,因此有異端思想是無傷於一個詩人的。
· 我們比較容易承認行為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而對於思想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則不然。
· 我們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就婦女在其它方面的才能來說,我倒是經常發現婦女一結婚,才能就完蛋了。
· 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麼?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哪一個月過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為他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他使這種人世間的材料服從他的較高的意旨,並且為這較高的意旨服務。
· 一個有真正天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 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品格最好還是在世界上的洶涌波濤中形成。
·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認低於我們的事物高於我們,也是一種美德。
· 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
· 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是長在綠枝上一樣。
· 一個人應當有良好的禮貌來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歡出人頭地,但這不應當引起別人的討厭。
·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 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 存在著一種出自內心的禮貌。它是變換了形式的愛心。由此產生出一種外部表現出來的最適宜的禮貌。
· 智慧最後的結論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閃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 智慧只能在真理中發現。
· 什麼是最好的政府?就是指導我們自己去治理自己的政府。
· 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 智者和愚人都沒有害,最危險的倒是智愚參半。
· 一個傑出人物受到一夥傻瓜的賞識,是可怕的事。
· 如果一個聰明人幹了一件蠢事,那就不會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 蠢人總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聰明人已經回答了的問題。
· 身體對創造力至少有極大的影響。過去有過一個時期,在德國人們常把天才想像為一個矮小瘦弱的駝子。但是我寧願看到一個身體健壯的天才。
·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 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於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
·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後的東西都是對真理的熱愛。
·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 我們全都要從前輩和同輩學習到一些東西。就連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單憑他所特有的內在自我去對付一切,他也決不會有多大成就。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那一個月過的是舒服生活,就好像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我的產業是這樣美,這樣廣,這樣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裕的時間。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有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人們還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⑶ 魏瑪的歷史

當然,魏瑪的魅力更在於它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公元975年,皇帝奧托二世在這里大會諸侯,使這座千年古城首次載入史冊。從1547年起,魏瑪成為薩克森-魏瑪公國(後為大公國)的京城。城裡的故宮和郊區的貝爾維德雷宮及梯夫特宮就是當年留下的宮邸。這個諸侯國小國寡民,無力爭雄,於是歷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藝術方面。公爵卡爾·奧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請在文壇初露才華的歌德來擔任大臣。1775年年僅26歲的歌德來到魏瑪,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華,為魏瑪開創了第一賀蔽旦個文化上的黃金時代。歌德不少千古傳世的作品都是在這里創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於魏瑪。更有愛克禪擾曼與歌德在魏瑪長達10年的友誼和完成在魏瑪的《歌德談話錄》。詩人和劇作家席勒也兩度在魏瑪生活,並在這里寫了劇本《威廉·退爾》。此劇歌頌了瑞士傳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專制的斗爭意志。然而受到奧古斯特公爵資助的不僅有歌德和席勒。小說家兼莎士比亞蓍作翻譯家維蘭德(1733-1813)從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瑪。從1776年起德國啟蒙運動最有名的理論家赫爾德(1744-1803)也住在這里。他的思想強烈地影響了德國的狂飆突進文學運動。那時的魏瑪群星燦爛,堪並飢稱德國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樂家巴赫在這里創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畫家克拉納赫(1472-1553)在魏瑪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的舊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內的祭壇畫就是他的作品。還有著名德國哲學家尼采,1900年死於魏瑪……這些也都是魏瑪文化史上的大事。

⑷ 魏瑪宮廷的由來

魏瑪有著22所歷史建築和文學紀念館、德國國家劇院、魏瑪古典主義基金會和每年舉辦的文化節,是「德國象徵之地」,這些象徵包括了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工作場所、包豪斯大學、 魏瑪
「弗蘭茨·李斯特」音樂學院和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紀念館。 就像雅典曾是歐洲文化的心臟一樣,魏瑪也有過作為德國文化中心的輝煌時代。兩位文壇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這里創作出不朽的文學作品,李斯特等世界聞名的藝術家也曾在這里生活。魏瑪代表著古典文化的傳統,被人們贊譽為德國的雅典。魏瑪位於圖林根州府以東20公里,人口6萬,是座風景優美、古色古香的城市。它依偎在埃特斯山的懷抱中,清澈的伊爾姆河水從身邊靜靜的流過,掩映在樹木花叢中的中世紀建築物,以及富有田園詩風味的公園,還有矗立在公園和街頭的雕像,都給魏瑪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曾說過,魏瑪不是一座有公園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園。
編輯本段歷史
當然,魏瑪的魅力更在於它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公元975年,皇帝奧托二世 魏瑪
在這里大會諸侯,使這座千年古城首次載入史冊。從1547年起,魏瑪成為薩克森-魏瑪公國前差(後為大公國)的京城。城裡的故宮和郊區的貝爾維德雷宮及梯夫特宮就是當年留下的宮邸。這個諸侯國小國寡民,無力爭雄,於是歷代邦君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藝術方面。公爵卡爾·奧古斯特(1758-1828)特意邀請在文壇初露才華的歌德來擔任大臣。1775年年僅26歲的歌德來到魏瑪,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832年逝世。他的非凡才華,為魏瑪開創了第一個文化上的黃金時代。歌德不少千古傳世的作品都是在這里創作的,他的巨著《浮士德》也完成於魏瑪。更有愛克曼與歌德在魏瑪長達10年的友誼和完成在魏瑪的《歌德談話錄》。詩人和劇作家席勒也兩度在魏瑪生活,並在這里寫了劇本《威廉·退爾》。此劇歌頌了瑞士傳奇式的自由英雄,鼓舞了人民反抗專制的斗爭意志。然而受到奧古斯特公爵資助的不僅有歌德和席勒。小說家兼莎士比亞蓍作翻譯家維蘭德(1733-1813)從1772年起到去世一直生活在魏瑪。從1776年起德國啟蒙運動最有名的理論家赫爾德(1744-1803)也住在這里。他的思想強烈地影響了德國的狂飆突進文學運動。那時的魏瑪群星燦爛,堪稱德國的精神首都。1708年到1717年,音樂家巴赫在這里創作了他的一些著名作品。馬丁·路德的朋友和肖像畫家克拉納赫(1472-1553)仿飢在魏瑪度過了一生中最後的時光。他的舊居至今仍在。市教堂內的祭壇畫就是他的作品。還有慧大皮著名德國哲學家尼采,1900年死於魏瑪……這些也都是魏瑪文化史上的大事。

⑸ 求歌德的生平簡介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幫助·信息,又譯瞿提,生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亦作Göthe([ˈgøːtə]),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隱行),

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法蘭克福,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

為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戲劇、詩歌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一名偉大的德國作家,也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七,次於第六偉大的音樂家巴哈。

(5)歌德在魏瑪的故居里生活了多久擴展閱讀:

歌德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晚期作品有《植物的螺旋形傾向》(1831),在這部作品中,歌德指出:生物傾向於發展成螺旋形。

假如灶察嘩更多地關注歌德的科學方法,即自然研究的基礎,而不是單一的研究成果,就會發現,他的科學方法跟浪漫主義的自然哲學不同。

他的方法,是經驗主義的(而非抽象推論沒茄的),跟實證論的經驗主義不同,它並不把人當成外在的觀察者,而是把人當成觀察對象內部的,從屬於觀察對象的對象來對待。

歌德的一個特點是,將已經開頭的作品擱置幾年,有時是數十年之久,將已經發表的作品進行重大的修改,將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壓下很長時間才付印。

完成一張以時間為順序的作品列表很難,因為加工作品的時間段經常不明確,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創作過程並不一致。

閱讀全文

與歌德在魏瑪的故居里生活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