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獐子生活習性那裡生存
麝是一種反當的野生動物,俗稱獐子、香獐子、山驢子、獐鹿。麝在我國分布較廣,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都有分布。全國以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分布最多困伏寬。
一、麝的形態特徵
麝形似鹿,但體形較小。公麝的體重8-17 千克。母麝為7 -12 千克,身長65 -95厘米,肩高50-60 厘米。公麝比母麝大。公母均無角。
頭部長,頸短。耳長為頭長的1 / 2 ,長而直立,上部圓形。眼相當大,無眶下腺,吻端裸露,鼻端裸出、無毛,鼻面部鈍圓。雄性犬齒小,不露出唇外,牙齒白色,尖鈍光滑。麝的前腿短,後腿比前腿長1 / 3 。因此,薦部比肩高,背呈拱狀。肌肉發達有力。體格緊湊,四肢細長,主蹄狹尖,側蹄顯著。由於韌帶結合良好,因之,活動自如。麝的尾短,不發達,呈三角形。
麝香囊位於公麝腹的後部,長4-6 厘米,寬3 厘米,厚2 -5 厘米,為稍稍突出的袋形構造,也稱為香囊。雄性臍部與陰囊之間有麝腺,呈囊狀,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側及中央各有1 小口,前為麝香囊口,後為尿道口。前部的小孔外部圍繞著一圈粗毛,內部圍繞著一圈纖細的毛,廳耐後邊的小孔被長毛所環繞。麝香是由囊內的腺體分泌的。囊的內容物若過度充滿時,就由2 個小孔之中的前孔向體外流出,在交配期放出,強烈的麝香氣味。其香味可散布100 多米遠。成齡雄麝的麝香囊才達到完全發達與充實。麝香囊通常可容納30 克麝香,最多有達到60 克的。幼麝分泌的麝香約為成年麝的1 / 8 。
麝的背毛粗硬,毛曲折如波浪狀,易折斷。麝的體背、體側毛色較深,多為深棕色或灰褐色、黑褐色等;毛根為白色,毛尖為青色,中間為黃色;毛長5 厘米左右。腹面毛色淺,多為黃白色或黃棕色。嘴、面、頰為棕灰色,額部毛色深一些。耳背、耳尖為棕灰色,耳殼內白色,耳根部有時雜有土黃色斑。下領白色。頸部兩側各有白色毛延至腋下呈兩條白帶紋;頸背、體背有土黃色斑,排列成四五縱行,有的腰部及臀部兩側的斑點明顯而密集,無清晰的行次之分。腋下及腹股溝、四肢內側和臀部周圍呈淺棕灰色,四肢外側深棕色,尾淺棕色。幼麝毛較柔軟,毛深棕色,斑點顯著,密集於體背及體側。
麝每年換毛1 次,4-8 月份被毛逐漸脫落變稀,新毛逐漸長出,8 月末基本長齊。被毛在脫換前後顏色上有很大差別。新毛尖端黑色,下面有幾個黃褐色環,環下由黑逐漸變為灰白色。新毛黑色部分逐漸變為深褐色、淡黃褐色,灰白部分逐漸變為淡褐色、白色,黃褐色的逐漸變成淡黃色。此時被毛逐漸脫落。在每年5 月份,頭耳部開始脫毛,6 月份後,四肢、臀、體背、體側、腹部、頸部脫毛。隨著毛的脫落,經20 天左右就長出新的毛,9 月份左右毛長好。這時的體色呈黑色。毛長好的次序為頭、耳、四肢、頸、體背、體側、腹、臀部。
幼麝出生時全身就有棕黃色斑紋及黑色的胎毛,12 日齡左右,頭、耳、四肢、臀、體背、體側、腹、頸部長出粗硬的毛,60 日齡左右長好,並且夏毛將胎毛覆蓋住。這時斑紋消失,體色呈橄欖色或黑色。夏毛長汪亮好的次序是頭、耳、四肢、頸、體背、體側、腹、臀部。到4 月齡左右,逐漸脫去胎毛(夏毛不脫換),經15 天左右就長出冬毛。再經1 個多月,冬毛長好,體呈橄欖色或黑色。
❷ 獐子是什麼動物
獐子是是麝科、麝屬的動物。
獐子一般指原麝,原麝(學名:Moschusmoschiferus),俗稱香獐子,是麝科、麝屬的動物。原麝頭小、眼大,耳長而直立,尾短,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雌雄均無角,全身暗褐色。
原麝常單獨手困輪活動,一般晨昏活動較為頻繁,極善跳躍,視、聽覺發達,有較為固定的活動畢信、覓食路線,食性很廣,每年10月至翌年1月發情,6-7月份產子,每胎1-2頭。
多在針闊混交林、針葉落葉林、針葉混交林、疏林灌叢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岩石山地生境中棲居,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蒙古、俄羅斯聯邦。
生活習性:
原麝多在針闊混交林、針葉落葉林、針葉混交林、疏林灌叢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岩石山地生境中棲居,有時隨季節的不同而作垂直的遷徙,常單獨活動,或雌獸與子獸組成家族活動,一般晨昏活動較為頻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動。
冬季喜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棲息。原麝為山地動物,能輕快敏捷地在險峻的懸岩峭壁上活動,在密林中也常行於倒木上,並有攀登斜樹的習性,極善跳躍。視、聽覺發達,常停立於山頂石砬子上,四周觀望,稍有特殊動靜即迅速逃跑,遇險時常隱於石隙中。尺春
❸ 麝與獐子有什麼區別
1、形狀不一樣
麝的前肢短,後肢長,蹄純纖小耳大,雌雄都無角,雄性有發達獠牙。
獐子一般指原麝,原麝頭小、眼大,耳長而裂爛直立,尾短,肆褲漏四肢細長,後肢長於前肢,雌雄均無角,全身暗褐色。
3、交配期不一樣
麝冬季發情交配(於每年12月至翌年1月發情交配)。
原麝(獐子)每年10月至翌年1月發情,11月和12月為高峰期,此期間雄獸爭雌斗爭激烈,互以犬齒廝打。
❹ 獐子是什麼動物
獐(學名:Hydropotes inermis):是偶蹄目、鹿科的哺乳動物,是一種小型的鹿,比麝略大,體長91-103厘米,尾長6-7厘米,體重14-17千克。兩性都無角,雄獐上犬齒發達,突出口外成獠牙。無額腺,眶下腺小。耳相對較大,尾極短,被臀部的毛遮蓋。毛粗而脆。幼獐毛被有線色斑點,縱行排列
棲息於河岸、湖邊、湖中心草灘、海灘蘆葦或茅草叢生的環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島林緣草灌叢處。獨居或成雙活動,最多3-5隻在一起。
行動時常為竄跳式,迅速。生性膽小,兩耳直立,感覺靈敏,善於隱藏,也善游泳,人難以近身。雄性是領地性很強的動物,會用尿液和糞便來標記自己的領地。主食雜草嫩葉,多汁而嫩的植物樹根、樹葉等。
中國對獐子的保護措施
在獐分布區內,已有鹽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皇甫山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等。
但包括保護區內也未受到真正的保護,因其繁殖力較高,只要環境不被破壞,當前並不存在絕滅的危險。如在舟山星羅棋布島嶼間和鄱陽湖草灘間有較充分的迴旋餘地,能在島嶼間作數公里的游泳,逃避獵民的追捕。
2011年11月4日,8雌4雄12隻獐落戶濱江森林公園,開始野化訓練。
全國人工養殖獐的單位有37家,分別位於浙江、上海、江蘇和四川,其中有7家無養殖許可證,有總養殖規模1,912隻,計劃規模為37,700隻。
❺ 獐和狍子的區別
狍子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體長約1.2米,重約30千克,尾短。獐子是一種小型的鹿,體長91-103厘米,尾長6-7厘米,體重14-17千克。
狍子(學名:Capreolus pygargus):體長約1.2米,重約30千克,有著細長頸部及大眼睛,大耳朵。無獠牙,後肢略長於前肢,尾短,雄狍有角,雌狍無角,雄性長角只分三個叉。
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尾巴僅2-3厘米,狍愛成對活動,過冬雄狍與二、三隻雌狍及幼狍在一起。雄狍角冬天脫落,新角最遲3月開始升長,6、7月長成,此時進入發情期。雄狍用角剝開樹皮並留下前畢閉閉額臭腺的手裂分泌物做為自己地盤的標志。
狍生活於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等地的小山坡稀疏的樹林中。是東北地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狍子經濟價值較高,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生活習性:
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態歲草,小漿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後代構成家族群,通常3-5隻,晨昏活動,以草、蕈、漿果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狍子多棲息在疏林帶,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狍性情膽小,日間多棲於密林中,早晚時分才會在空曠的草場或灌木叢活動。中國東北三省廣布它們的蹤跡。
❻ 動物 獐 的簡介!
中文名: 獐
中文別名:河麂、牙獐、土麝、香獐
拉丁文學名:Hydropotes inermis
英文名:chinese river deer
分 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屬: 獐屬 Hydropotes
種: 獐 H. inermis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嚴禁獵捕。
小型鹿科動物之一種,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原產地在中國東部和朝鮮半島,1870年代被引入英國。比麝略大。《本草綱目》說註:「獐無香,有香者麝也,俗稱土麝,呼為香獐」。
外形特徵
獐、無角,體重約15-20(雄15、雌20)kg,體長約1M。四肢粗壯發達,肩高略低於臀高,尾甚短,幾乎被臀部的毛所遮蓋。體毛多棕黃色、灰黃色、濃密粗長,體側及腰部的冬毛長達30多mm。無額腺,眶下腺小。耳相對較大,尾極短,被臀部的毛遮蓋。毛粗而脆。幼獐毛被有線色斑點,縱行排列。
體長0.78~1.00米;肩高0.45~0.55米;毛粗硬,體側和臀部毛長約4厘米;背和體側毛色沙黃,毛尖黑色 ,頭頂灰褐至紅褐色,頦、喉、嘴周圍和腹毛白色;幼獐背部有白斑和白紋;上犬齒發達,雄獸的尤其長而大(約5厘米),略彎,呈獠牙狀,露於口外,雌雄均有腹股溝腺(鼠鼷腺)。
分布范圍
分布於中國長江沿岸以及朝鮮。
文獻記載的地點有:江蘇省的鎮江、蘇州、無錫;上海市及奉賢縣;浙江省的桐廬、寧波;安徽省的泗縣蕪湖;湖北省的宜昌,廣濟;湖南省岳陽。80年代的分布范圍處於24o~34oN及東經110oE以東范圍內。南至廣東乳源、仁化、樂昌、連縣,廣西的桂林,福建的寧德、晉江和浦田,北至江蘇鹽城及濱海地區、安徽蚌埠;西至湖南,湖北;東至浙江舟山諸島(盛和林等,1975、1985、1992)。廣西天峨和南丹縣,上林和武宣縣也有分布,其分布區向西推進到106.5oE,23oN (Cao et al. 1993)。但谷地的獐現已呈隔離點狀或小片狀分布。
生活環境
獐生活於山地草坡灌叢、草坡中,不上高山,喜歡在河岸、湖邊等潮濕地或沼澤地的蘆葦中生活。棲息於河岸、湖邊、湖中心草灘、海灘蘆葦或茅草叢生的環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島林緣草灌叢處。它們選擇附近有水的草灘或稀疏灌叢生境。善游泳,能在島嶼與島嶼和島嶼與沙灘間遷移。在山丘、島嶼,獐雖能在灌叢棲息,但更多選擇草叢。在舟山,凡灌木茂密的生境多麂而無獐,茅草山坡或稀疏林區多獐而無麂。在鄱陽湖草洲獐選擇較矮的苔草叢者佔79.3%,較高的芒草叢為20.7%。
《本草綱目》曰:秋冬居深山、春夏居澤。
生活習性
不結大群,居或成雙活動,最多3~5隻在一起。行動時常為竄跳式,迅速。獐生性膽小,兩耳直立,感覺靈敏,善於隱藏,也善游泳,人難以近身。獐喜食植物,主食雜草嫩葉,多汁而嫩的植物樹根、樹葉等。受驚擾時狂奔如兔。以蘆葦、雜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為食。
種群現狀
約在一百年前,上海市郊奉賢還常有獐活動,但隨著農田的擴展,獐已絕跡。獐的密度隨不同生境有很大差別,1986年舟山的嵩山島4.3隻/ km2,摘箬山6.5隻/km2。江西鄱陽湖的吉山1987年11月調查有獐4.5-5.0隻/ km2,這些獐在水位正常時集中在草洲,在草洲最好的生境處用驅趕法統計,在0.21 km2內趕出18隻,合75隻/km2。 1988年5月,在同一地點用同樣的方法調查0.1 km2,發現3隻成年獐和6隻出生不久的幼獐,即越冬獐為30隻/ km2,幼獐為60隻/km2,表明越冬成年獐明顯減少,同時說明獐在草洲上能相對密集,當然草稀和光裸的沙洲就很少有獐(盛和林,1992)。現在,獐數量較多的地區有:江蘇洪澤湖地區和鹽城以南的濱海地區,估計分別有300-500和500-1000隻;浙江舟山群島,據全島總捕獐量650-850隻(盛和林等,1984),估計尚有1500隻左右,分散在以舟山島為主的數十個島嶼上 (盛和林1981,及近年的進一步調查); 江西鄱陽湖地區,曾是獐數量最多的地區,1987年11月,在一個草灘上的調查,在40公頃范圍發現19隻,推測整個鄱陽湖區有獐2000-3000隻。但1988年作者再次調查時,已難發現有獐,據稱已被居民捕殺,湖區現有獐也不過1000隻左右。安徽滁縣林場於1982年調查時大約在200隻,1993年調查,數量已有明顯增長,包括皇甫山自然保護區在內估計有500隻左右。如果能切實保護,那裡的數量可望再度上升。全國總數量估計約在1-3萬只(Sheng et al., 1993)。由於獐的繁殖力高,在不受干擾的情況可每年有50%左右的增長率(盛和林等,1984)。
致危因素 生境改變及過度捕獵是導致獐數量下降,以至在一些地區絕跡的主要原因,江、湖沿岸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又是發展工農業生產的主戰場。原來多高草叢和蘆葦的濕地,大部被墾為農田;殘留蘆葦,在冬季全部割盡,破壞了獐的棲息環境和隱蔽場所,加上農民為吃其肉而過量捕獵,其主要棲息地在平原、江湖岸邊、海灘或低丘林緣,易被人追捕殺絕。如鄱陽湖吉山草州,1987年11月3日查時有獐百萬余只,1988年冬季幾乎全部捕盡,1989年後已很難發現有獐。獐在許多分布區內消失。 飼養情況 1987年華東師范大學開始獐的飼養研究,1989年3隻雌獐各產仔3隻,全部成活。同年9月運往上海長興島,現已在長興島建立了近萬頭的種群(盛和林,1990)。
現有保護措施 已列為國家 II 級保護動物。在獐分布區內,已有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區,安徽皇甫山自然保護區,江西鄱陽湖自然保護區等。但包括保護區內也未受到真正的保護,因其繁殖力較高,只要環境不被破壞,當前並不存在絕滅的危險。如在舟山星羅棋布島嶼間和鄱陽湖草灘間有較充分的迴旋餘地,能在島嶼間作數公里的游泳,逃避獵民的追捕。
保護措施建議 1、獐分布區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是棲息環境的改變,因此首要任務是保護現有獐棲息地生境免遭破壞; 2、江西鄱陽湖(可結合鳥類保護區)及江蘇大豐海濱(可結合候鳥自然保護區) ,作為禁獵保護區。獐及其他動物和鳥類在上述保護區內的偷獵現象仍然相當嚴重,應予嚴格制止; 3、嚴禁在獐產仔期(5-6月)使用獵犬捕殺幼獐取其未消化的奶塊(民間用於制葯)。在舟山及大豐等地,每年被捕幼獐不計其數,應予關注。
生長繁殖
獐每年繁殖一次,11月至翌年1月左右交配,高峰期在12月,翌年5月底至7月底產仔,每胎1-3仔,偶有4仔。妊娠期168-170天,1齡獐平均2.17仔,成年獐平均2.73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