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魚適應生活環境是什麼

魚適應生活環境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4-25 06:45:36

㈠ 鯽魚的生活環境及適應環境的主要特點

主要特點:

1、棲息於水的下層

鯽魚是底棲性魚類,經常棲息在雜草叢生的水域,游弋到有腐殖質的水底覓食。

2、喜歡清潔水域和水草

清潔水域溶氧充足,且微生物等雜物少,水質不污染,魚兒在這樣的水域里游動覓食有舒適感,食慾旺。水草叢生處有魚愛吃的食物,且隱蔽性強,魚有安全感。同時水草還是魚兒產卵繁殖的天然產床。

3、喜溫暖,懼酷熱、怕強光

鯽魚是廣溫性魚類,適合鯽魚生存的最佳溫度是15℃~2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鯽魚的活動能力最強,食慾旺盛。 春秋之季,鯽魚喜歡到岸邊淺水區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戈、覓食。炎熱的夏天,淺水區水溫被曬得很高,鯽魚便潛入深水處棲息,或到蔭涼處「乘涼」。到了嚴寒的冬季,便游進深水域避寒去了。鯽魚最懼怕強光照射,很少到水面曬太陽。

4、喜活水、喜風

魚類絕大多數都喜歡活水。這是因為活水不僅帶來了充足的氧氣,還往往夾帶著魚兒愛吃的雜物,同時還會對魚兒生活的水域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對於鯽魚來說,尤其喜歡從外部注入的新鮮水(包括漲水和下雨),因為這能給膽小而好動的鯽魚提供了「天賜良機」。鯽魚喜風,刮三四級風的天氣,表現異常活躍。

(1)魚適應生活環境是什麼擴展閱讀

習性:

(1)、食性雜

成魚鯽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松花江野生、池塘養殖鯽魚養殖也比較廣泛,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另外還有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

(2)、喜歡群集

喜歡群集,且多是個體大小相近的聚集在一起,形體相差懸殊的元緣相聚。

(3)、繁殖能力強

鯽魚的性腺較其他魚成熟得早,隔年魚便能產卵,一邊產卵一邊長個頭,而且產卵期長,從春季一直可持續到秋季,產卵數量多,卵產在淺水域的水草或其他物體上。

(4)、生命力強

鯽魚的耐受力特好,生命力極強,不易死亡。即使水域環境很惡劣,只要有水,沒有毒質污,,就能存活和繁衍後代。

㈡ 初二生物: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及共同特徵

魚類是終年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輔助身體平衡與運動的變溫脊椎動物。用鰓呼吸,以上下頜捕食。出現了能跳動的心臟分為一心房和一心室。血液循環為單循環。脊椎和頭部的出現,使魚綱發展進化成最能適應水中生活的一類脊椎動物.魚綱的主要特徵:

-外形
-運動
-皮膚及衍生物
-骨骼

-消化
-呼吸
-循環魚類的血液循環
-排泄與滲透調節

-生殖魚類的生殖系統
-神經與感覺
-內分泌

1.外形

(1)紡錘形

也稱基本型,是一般魚類的體形,適於在水中游泳,整個身體呈紡錘形而稍扁。在三個體軸中,頭尾軸最長,背腹軸次之,左右軸最短,使整個身體呈流線型或稍側扁,以利於水中運動前進時減少阻力,故這類魚善於游泳。常棲息於水的中、上層。可作長途遷移。如鯉魚、草魚、鯊魚、始魚等。

(2)側扁型

這類魚的三個體軸中,左右軸最短,頭尾軸和背腹軸的比例差不太多,形成左右兩側對稱的扁平形,使整個體型顯及扁寬,因此,游泳的能力較紡錘型差,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很少作長途遷移。如鯧魚、蝴蝶魚、鯿魚、胭脂魚、燕魚等。

(3)平扁型這類魚的三個體軸中,左右軸特別長,背腹軸很短,使體型呈上下扁平,行動遲緩,不如前兩型靈活,多營底棲生活。例如魟、鰩、鮟鱇和鯰等。

(4)棍棒型

又稱鰻魚型。這類魚頭尾軸特別長,而左右軸和腹軸幾乎相等,都很短,使整個體形呈棍棒狀。其游泳能力較側扁型和平扁型強。適於在水底泥土中穴居和水底砂石中生活。如黃鱔、鰻鱺及多種海鰻。

此外,還有一些魚類由於適應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而呈現出特殊的體型,例如海馬、海龍、翻車魚、河魨、比目魚、箱魚等。無論哪一種體型的魚,均可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頸為其特點,頭和軀干相互聯結固定不動,是魚類和陸生脊椎動物的區別之一,頭和軀乾的分界線是鰓蓋的後緣(硬骨魚類)或最後一對鰓裂(軟骨魚類)。軀乾和尾部一般以肛門後緣或臀鰭的起點為分界線,准確地講,是以體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椎體為界。

2.運動

魚類的附肢為鰭,是游泳和維持身體平衡的運動器官。鰭由支鰭擔骨和鰭條組成,鰭條分為兩種類型,一種角鰭條不分節,也不分枝,由表皮發生,見於軟骨魚類;另一種是鱗質鰭條或稱骨質鰭條,由鱗片衍生而來,有分節、分枝或不分枝,見於硬骨魚類,鰭條間以薄的鰭條相聯。骨質鰭條分鰭棘和軟條兩種類型,鰭棘由一種鰭條變形形成,是既不分支也不分節的硬棘,為高等魚類所具有。軟條柔軟有節,其遠端分支(叫分支鰭條)或不分支(叫不分支鰭條),都由左右兩半合並而成。魚鰭分為奇鰭和偶鰭兩類。偶鰭為成對的鰭,包括胸鰭和腹鰭各1對,相當於陸生脊椎動物的前後肢;奇鰭為不成對的鰭,包括背鰭、尾鰭、臀鰭(肛鰭)。背鰭和臀鰭的基本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傾斜搖擺,幫助游泳,尾鰭如船舵一樣,控制方向和推動魚體前進。一般常見的魚類都具有上述的胸、腹、背、臀、尾等五種鰭。但也有少數例外,如黃鱔無偶鰭,奇鰭也退化;鰻鱺無腹鰭;電鰻無背鰭等等。

(1)尾鰭

依據外形和尾椎骨末端位置的關系,尾鰭可分為三種類型。

1)圓形尾鰭:尾鰭為1葉,尾椎骨一直伸到尾鰭後端,將鰭分成背腹對稱,尾鰭末端尖,多見於魚類的胚胎期及仔魚期。

2)歪形尾鰭:尾鰭分上下兩葉,尾椎末端稍曲向上伸展到尾鰭的上葉內。上葉較長,下葉小而略為突出,形成內外上下均不對稱的歪形尾鰭。常見於現代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類。如鯊、鱘等。

3)正形尾鰭:分為上下對稱的兩葉,尾椎末端僅達尾鰭的基部,而稍上翹,保留有歪形尾椎的痕跡,尾鰭外形完全對稱,下葉由增加的尾下骨片支持著。正形尾鰭是高等魚類的特徵之一。據鰭形的變化,又包括了多種鰭形。

4)原形尾鰭:尾椎的末端平直伸展至尾的末端呈圓形,不象圓形尾那樣尖,尾鰭上下葉大致相等,這是一種原始的尾型,見於圓口綱,魚綱僅見於幼魚。

(2)胸鰭

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前肢,著生於鰓蓋後緣的胸部。對魚類具有運動、平衡和掌握運動方向的機能。當魚停止前進時,胸鰭用於控制魚體的平衡;緩慢地游動時,胸鰭又起著船槳的作用;高速行進時,胸鰭緊貼魚體,當它舉起時,則可減速和制動;當胸鰭一側緊貼魚體,一側舉起,則魚體朝舉起的一側拐彎前進,協助尾鰭起舵的作用。

(3)腹鰭

相當於陸生動物的後肢,具有協助背鰭、臀鰭維持魚體平衡和輔助魚體升降拐彎。腹鰭著生的位置隨不同的魚類而異,軟骨魚類的腹鰭一般位於泄殖孔的兩側。形狀和胸鰭相似而稍小。硬骨魚的腹鰭位於軀干腹側的叫腹鰭腹位。這是一類較原始的種,如鯉魚,鮭魚、鯰魚、鯡魚等;位於胸鰭前方,在腮蓋之後的胸部者叫腹鰭胸位,如鱸魚、黃魚和鯛魚等;位於兩腮蓋之間的喉部者叫腹鰭喉位,如鯰科和鰧科的魚類。腹鰭胸位和喉位是魚類進化後出現的高級特徵。這些位置各異的腹鰭,在魚類演化史上是一重要的標志,在動物分類學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4)背鰭和臀鰭

主要對魚體起平衡的作用。但也有些體形長的魚類,背鰭和臀鰭可以協助身體運動,並推動機體急速前進。如帶魚的背鰭、電鰻的臀鰭、海鰻的背鰭和臀鰭都能推動機體向前運動。又如特殊體形的海馬,也是靠細小的背鰭運動來推動機體前進。鰭式,是表示鰭的組成和鰭條數目的記載形式。各鰭拉丁文的第一個字母代表鰭的類別名稱,如「D」代表背鰭,「A」代表臀鰭(肛鰭),「V」代表腹鰭,「P」代表胸鰭,「C」代表尾鰭。大寫的羅馬數字代表棘的數目。阿拉伯數字代表軟條的數目,棘或軟條的數目范圍以「一」表示,棘與軟條相連時用「一」表示,分離時用「,」隔開。例如鯉魚的鰭式:D..Ⅲ一Ⅳ一17一22;P.Ⅰ一15一16;VⅡ一8一9;A...Ⅲ一5一6;C.20一22。

以上表示鯉魚有一個背鰭,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軟條;胸鰭1根硬棘和15至16根軟條;腹鰭2根硬棘和8至9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5至6條軟條;尾鰭20至22根軟條。鱸魚的鰭式為D..Ⅻ一Ⅰ一13;A..Ⅲ一7一8;P.15一18;V.Ⅰ一5。表示鱸魚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由12根硬棘組成,無軟條;第二背鰭包括1根硬棘和13根軟條;臀鰭3根硬棘和7至8根軟條;胸鰭15至18根軟條;腹鰭1根硬棘和5根軟條。魚類的運動與體形和鰭的變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其游泳的動力主要依靠以下三種方式:①利用軀幹部和尾部的肌肉收縮波浪式運動。②依靠鰭的擺動劃水運動。③利用鰓孔向後噴水引起的反作用力使魚體前進。魚類運動的方式除游泳外,少數魚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即跳躍或飛翔,如鰱能斜向躍出水面很高,隨後垂直落入水中。飛魚用力跳躍斜出水面後,還能張開寬大的胸鰭,在空中翔達300m左右。鮭魚能反復跳越過河中多種阻障,從海里洄遊到河流的中上游產卵。另外,還有極個別的魚能爬行,如鮟鱇、彈跳塗。

3.皮膚及衍生物

魚類的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甚薄,由數層上皮細胞和生發層組成,表皮中富有單細胞的粘液腺,能不斷分泌粘滑的液體,使體表形成粘液層,潤滑和保護魚體,如減少皮膚的摩擦阻力;提高運動能力;清除附著在魚體的細菌和污物。同時,使體表滑溜易逃脫敵害。所以,表皮對魚類的生活及生存都有著重要意義。表皮下是真皮層,內部除分布有豐富的血管、神經、皮膚感受器和結締組織外,真皮深層和鱗片中還有色素細胞、光彩細胞,以及脂肪細胞。色素細胞有黑、黃、紅三種,黑色素細胞和黃色素細胞存在於普遍魚類的皮膚中,紅色素細胞多見於熱帶奇異的魚類局部皮膚中,光彩細胞中不含色素而含鳥糞素的晶體,有強烈的反光性,使魚類能顯示出銀白色閃光,有些魚類生活在海洋深處或昏暗水層,具有另一種皮膚衍生物—發光器腺細胞,能分泌富含磷的物質,氧化後發熒光,以誘捕趨光性生物,或作同種和異性間的聯系信號,如深海蛇鯔、龍頭魚和角鮟鱇中的一些種類。

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或者真皮中有很多鱗片,魚鱗是魚類特有的皮膚衍生物,由鈣質組成,被覆在魚類體表全身或部分(一定部位),能保護魚體免受機械損傷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稱。也是魚類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存魚類的魚鱗,根據外形,構造和發生特點,可分為三種類型。

(1)楯鱗由真皮和表皮聯合形成,包括真皮演化的基板和板上的齒質部分,即埋藏在真皮中的硬骨質的圓形或菱形基板和突出於表皮以外尖鋒朝向體後而中央隆起的圓錐形的棘(齒質)。齒質的表面有由表皮演化而來的琺琅質被覆著,齒質部分的中央為髓腔,整個髓腔開口於基板的底部,並有血管、神經通到腔內。鯊魚體表的楯鱗與牙齒的發生和構造相同應屬同源器官,故鯊魚的牙齒又叫皮齒。楯鱗的構造較原始,見於軟骨魚類鱗。

(2)硬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斜方形骨質板鱗片,表面有一層鈣化的具特殊亮光的硬鱗質,叫做閃光質。硬鱗是硬骨魚中最原始的鱗片,如雀鱔和鱘魚的鱗。

(3)骨鱗由真皮演化而來的骨質結構,類圓形,前端插入鱗襄中,後端露出皮膚外呈游離態,相互排列成復瓦狀。根據游離後緣的形狀不同分為圓鱗和櫛鱗。圓鱗的游離後緣光滑圓鈍,常見於鯉形目、鯡形目等較低級的硬骨魚類。櫛鱗的後緣有鋸齒狀突起,多見於鱸形目等高級魚類。不管圓鱗或櫛鱗,表面均有同心圓的環紋,稱年輪。與植物莖的年輪一樣,可依此推測魚的年齡、生長速度及生殖季節等等。

魚類身體兩側大都有一條或數條從單獨小窩演變成為一條管狀的線,稱為側線鱗,每片側線鱗有側線孔,能感受水的低頻率振動。硬骨魚的鱗片通常根據其數目、大小、排列形狀來鑒定魚種,記載鱗片數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個帶分數式來表示,稱為鱗式:例如鯽魚的鱗式為28一30表示鯽魚的側線鱗為28至30片,側線上鱗為5至6片,側線下鱗為5至7片。

4.骨骼

魚類的骨骼按性質分軟骨和硬骨兩類。軟骨魚類終生保持軟骨,軟質中因有石灰質的沉澱物,又叫鈣化軟骨。硬骨魚的骨骼主要為硬骨,按照形式不同又分為軟化硬骨和骨膜兩種:在軟骨的原基上骨化形成的硬骨就是軟化硬骨,如脊椎骨、耳骨、枕骨等;由真皮和結締組織直接骨化形成的硬骨叫膜骨,如額骨、頂骨、鰓蓋骨等。魚類的骨骼按部位不同,分中軸骨骼和附肢骨骼兩部分。

(1)中軸骨骼分頭骨和脊椎

1)頭骨數目最多:硬骨魚類的頭骨由130塊左右骨片組成(指現存魚類,古代的原始魚類頭骨可多達180塊),是脊椎動物中腦骨數目最多的一類動物。魚類的頭骨分為腦顱和咽顱兩部分。

①軟骨魚的腦顱為一軟骨腔保護著腦部,構造簡單,無分界和縫合,僅背面留有腦囟由膜覆蓋,這樣的腦顱稱軟顱。有軟骨魚類的軟顱骨骨化成的幾塊枕骨、耳骨、蝶骨、篩骨,還有由膜骨來源的鼻骨、額骨、頂骨、犁骨等膜顱部分,因而結構非常復雜。硬骨魚類的腦顱由許多塊骨片合成,形成頭骨的主要部分。

②脊椎動物自魚類開始,咽弓分化成上、下頜,井形成咽顱,魚類的咽顱最為發達,由7對「>」形的咽弓形成,第一對增大成頜弓,頜弓背段叫齶方軟骨,腹段叫麥克爾氏軟骨。二者構成軟骨魚的上、下頜。上、下頜的出現較圓口綱更先進,能積極主動攝取食物。而硬骨魚類進化為膜性硬骨前頜骨和上頜骨,代替了軟骨上頜(齶方軟骨),麥氏軟骨進化為軟骨性硬骨的關節骨、齒骨和隅骨等,第二對舌弓由兩側舌頜軟骨、角舌軟骨和中央、的基舌軟骨組成,主要為舌的支持物,也協助支持上、下頜,第3~7對為鰓弓,支持鰓和鰓隔,讓鰓裂彼此分開,利於呼吸。

2)脊柱代替了脊索:魚類的脊柱由許多塊椎骨彼此連結成1條柱狀骨,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脊索,具支撐身體,保護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較圓口類更為進步。魚類的脊椎骨具有前後兩面都向內凹陷的特點,稱為兩凹椎體或雙凹椎體,為魚類特有,在相鄰的兩個椎體間隙及貫穿椎體中的小管內可見殘存的脊索。脊椎動物從魚類開始,脊椎的基本結構已形成。軟骨魚和硬骨魚的脊椎骨都分為椎體、髓弓、髓棘、脈弓和脈棘。其中椎體為主要部分,肋骨與脊椎骨的橫突相連,硬骨魚類的肋骨大都較發達。

(2)附肢骨為鰭骨骼

附肢骨分奇鰭骨骼和偶鰭骨骼。奇鰭中的背鰭、臀鰭和尾鰭骨骼都由插入肌肉中的支鰭骨(輻鰭骨)支持鰭條,硬骨魚的支鰭骨又叫鰭擔骨。偶鰭骨骼包括帶骨(肩帶和腰骨)和鰭骨(鰭擔骨和鰭條)兩部分。魚類中除硬骨魚的肩帶與頭骨相連以外,所有的附肢骨與脊柱均沒有直接聯系,這也是魚類的特徵之一,這是由於魚類的運動方式是游泳而決定的。

5.消化

魚類的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消化道己有胃腸的分化,還有明顯的胰腺。魚類由於終生生活在水中,故消化器官和食性都適應水中生活。口位於上、下頜之間,口內無唾液腺,魚類的口咽腔內有真正的牙齒,能積極主動地攝取和捕食,較圓口綱更高級。板鰓魚類頜骨上的牙齒由盾鱗轉化而成,硬骨魚的牙齒因著生部位不同而分為口腔齒和咽喉齒。一般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牙齒細弱而呈絨毛狀排列成齒帶;食肉性魚類的牙齒大而呈圓錐形、犬齒狀、臼齒狀或門齒狀;雜食性魚類的牙齒呈切割形、磨形、刷形或缺刻形等。魚類的牙齒具切斷和壓碎食物等功能。多數魚類的鰓弓內緣著生鰓耙,起著保護魚鰓和咽部濾食的作用。魚類的牙齒和鰓耙的形態、著生部位及數目等,常作魚分類的依據之一。

6.呼吸

在脊推動物中,只有魚類和圓口綱是終生用鰓呼吸的水生動物,但魚類的鰓是由外胚層發生形成,圓口類的鰓起源於內胚層。魚類一般具有5對鰓弓(少數魚有6~7對),在咽部兩側各有5個鰓裂。鰓主要由鰓弓、鰓隔、鰓瓣等幾部分組成。鰓弓起支持作用,它的內側緣著生鰓耙,進出鰓的血管都從鰓弓上通過,鰓弓的外側緣是鰓隔,鰓隔前後突起形成鰓經,無數鰓經緊密排列成櫛狀鰓瓣,鰓絲上的無數小突起稱鰓小葉,是氣體交換之處。鰓小葉上布滿毛細血管,血液最後流入竇狀隙內,竇狀隙的壁由結締組織組成,起支持作用,鰓小葉的表層為單層上皮細胞,故魚鰓呈鮮紅色。硬骨魚類的鰓較原始,鰓裂開口於體內,鰓隔發達,前後各有1個半鰓,這兩個半鰓總稱全鰓,外側有鰓蓋保護,鰓蓋下面的內側為鰓腔或鰓室,以一個總鰓孔向後開口於體外。鰓蓋後緣延伸有柔軟的鰓蓋膜,能將鰓孔緊緊地封住。軟骨魚類有4個全鰓,1個半鰓,共九對半鰓,無鰓蓋。

魚類除用鰓呼吸外,還有輔助呼吸的器官,如泥鰍等利用腸吞入氣體行腸呼吸;彈塗魚、鯰魚等能進行皮膚呼吸;黃鱔等能利用口腔呼吸;烏魚、鬍子鯰等能進行褶鰓呼吸;肺魚等用鰾呼吸。魚類有兩個鼻孔,但不通口腔(僅肺魚和總鰭兩個亞綱除外)。

鰾是胚胎發育時從消化區分出來的,位於體腔背面消化道與腎臟之間的一膜狀束,形狀據各種魚而異,有一室、二室或多室。鰾的主要機能是調節魚體的沉浮或停留在一定的水層,當鰾體積膨脹增大,魚體在水中比重變小,魚則上浮,當要停留在一定水層時,鰾就需放出部分氣體。當鰾體積減小時,魚體在水中比重加大,魚下沉。由淺到深需停留在一定水層時,就需要吸進一部分氣體。總之,鰓內氣體的增減與水中的壓力有關。鰾體積的改變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故無鰾魚類只宜生活在比較固定的水層中。生活在深海、急流中或營底棲生活,或游速特快的魚等,鰾對它們的生活已失去了作用。例如游速很快的鯊魚、鮐魚、金槍魚等就沒有鰾。因此,它們必須始終保持運動狀態,須停息只能在水底。鰾的另一動能是進行氣體交換,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就是用鰾協助呼吸,例如非洲的多鰭魚,在旱季時,就用1對類似肺的鰾進行氣體交換。肺魚、雀鱔等也能用鰾呼吸。

7.循環魚類的血液循環

是單循環,心臟主要由一靜脈竇、一心房和一心室組成。心臟在血液循環中起著泵的作用,它的收縮將血液(缺氧血)壓入腹大動脈,舒張時又從靜脈竇的後方吸進血液。進入腹大動脈的血液,在咽部下方前行並列向兩側分支成動脈弓,沿鰓束間向背部延伸。由動脈弓分出進入鰓褶的血管為入鰓動脈,離開鰓褶的是出鰓動脈,入鰓和出鰓動脈間以鰓動脈毛細血管相連,氣體交換就在此進行。帶氧的新鮮血液經出鰓動脈,通過鰓束背面的鰓上動脈匯入背大動脈,由背大動脈再分送到身體各部分和內臟器官,包括頭部動脈、腹腔動脈、腎動脈和尾部動脈,在這些部位的毛細血管網又將頭部靜脈血輸入前主靜脈,前後兩條主靜脈匯合成總主靜脈。另一群內臟(消化管壁)的毛細血管網將靜脈血輸入肝門靜脈,肝門靜脈內的血液和肝動脈血者都經過肝毛細血管,最後匯入肝靜脈,肝靜脈又和總主靜脈血都進入靜脈竇,最後流回心臟,從而完成血液循環。硬骨魚類還具動脈球,不能搏動。軟骨魚類具動脈圓錐,可隨心室自動有節律地收縮。動脈球和動脈圓錐的作用在於使血液均勻地流入腹大動脈,以減輕心臟強烈搏動而對鰓血管所產生的壓力。魚類的血液循環為非混血循環,動脈搏中的血液含氧量較高,循環效率較混血循環高。但是,魚類的心臟很小,僅占體重的0.2%,而哺乳類的心臟占體重的0,59%,烏類的心臟更大,占體重的0.82%。所以,魚類血壓低,血流速度慢,如鯊魚腹大動脈中的平均血壓為28mmHg。這樣,魚類在水中的代謝也就較低了。

8.排泄與滲透調節

魚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由腎和鰓來完成。泌尿器官是腎臟,魚類的腎臟是1條長的紫紅色條狀物,位於腹腔的背部,屬於中腎,在排泄廢物方面,中腎的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尿液。血液中溶解的代謝產物、水和營養物質等,經過腎臟內腎小球過濾,其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以及鈉、鈣、鎂、氯等離子)大部分回到血液中去,剩下的濾液和多餘的有害物質形成尿液,由輸尿管排除體外。除腎以外,鰓也進行氮化物和鹽分的排泄,如排泄氨和尿素。實驗證明,鯉魚和金魚由鰓排泄的含氮物質是腎排氮物的5~9倍。魚類的腎臟除有泌尿功能外,還能調節體內水鹽的滲透,因為魚類生存在淡水和海水中,外環境與體內組織液和血液通常不是等滲的。海水中鹽濃度高達3%以上,淡水中鹽分濃度在0.3%以下,魚類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就有可能造成脫水或吸水。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魚類仍能終生在這樣的水中生活,主要是依靠腎贓的調節,以及鰓部一些特殊細胞來進行補償和調節。淡水魚類有由數目眾多的大型腎小體和腎小球組成的腎臟,當它們的體液和血液的濃度高於水環境時,腎臟能不斷地排出尿液(體內過多的水分),與此同時,鰓部的吸鹽細胞又向血液中補充鹽分,以保持淡水魚類水鹽平衡。海水魚類與此相反,由於血液和體液中的鹽分濃度大大低於海水濃度,就存在著體內水分不斷向體外滲透的趨勢,為適應環境,海產硬骨魚類大量吞飲海水,被吞入的海水中所含大量的鹽分由鰓部的一些泌鹽細胞排出體外。同時,為防止體內失水,海產魚類的腎小球多退化或完全消失。使排出與體液等滲的尿量減少。從而,以這幾種方式來調節和保持體內的水鹽平衡。

有些魚類能由海中游到河內或由河中游到海里,能迅速適應不同含鹽濃度的水環境,如大麻哈魚從海中徊游到淡水河流中生殖;鰻鱺從淡水域游到海洋中去生殖等,這些魚為什麼能迅速適應不同鹽分濃度的水環境。是怎樣調節體內滲透壓?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9.生殖魚類的生殖系統

由生殖腺和生殖導管組成。生殖腺包括精巢和卵巢,生殖導管由輸精管和輸卵管組成,生殖導管的出現較圓口綱又進化了一步。大多數魚類是雌雄異體,卵生。多為體外受精,雌魚的生殖腺為卵巢,平時呈扁平的帶狀,呈現出青灰、黃、粉紅等色澤,到生殖季節發育長大後可占體腔的大部分。雄魚的生殖腺一般為白色線形的睾丸,仍在生殖季節增大叫魚白,是產生精子的場所。軟骨魚類和低等硬骨魚類的生殖腺裸露。高等的硬骨魚類的生殖腺呈封閉式,由腹膜分化成的束狀膜包裹著,形成囊狀卵巢或囊狀睾丸。另外,還有少數魚類為雌雄同體,如鮨屬的多種魚,能自體受精。黃鱔可產生性逆轉,即生殖腺從胚胎到成體都是卵巢,只能產生卵子,發育到成體產卵後的卵巢逐漸轉化為精巢,產生精子,從而變成雄性。

魚類受精和發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種:①體外受精,體外發育。②體外受精,體內發育,如鯰科的Tachysurusbarbus的雄體在生殖期間停食,把受精卵吞入胃中孵化。③體內受精,體外發育。卵未產出前,雄魚通過特殊的交接器官。如鰭腳、短管等,使精液流入雌魚生殖孔內,卵在體內受精後不久,卵成熟後,排出體外發育,如軟骨魚中的虎鯊即是。④體內受精,體內發育,如真鯊科的軟骨魚及柳條魚等硬骨魚,卵受精後就開始發育,如受精的鯉魚卵在20℃時,一周即可孵化,此階段稱孵化期。剛孵出的稚魚體長約1.2mm,體透明,含色素,骨骼未硬化,鰭也不十分發達,腹部還有卵黃囊此稱稚魚期。當卵黃囊縮小後,稚魚開始進食,經過成長期(第三期)長成魚形。鯉魚從幼魚長成成魚,約需2~3年,其壽命可達數十年。

10.神經與感覺

(1)神經系統魚類的神經系統主要分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系統包括腦和脊髓。魚類的腦雖和其他脊椎動物一樣分為明顯的5個部分,但很小,總的說來還是較原始的,因為有的硬骨魚類的大腦背面沒有神經細胞,只有上皮組織。脊髓圓柱形,呈乳白色,分節明顯,每節都發出傳出和傳入神經,與脊神經、交感神經系統和腦起著傳導與聯絡作用。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腦神經與兩棲類一樣,由腦部發出共有10對,即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對展神經、顏面神經、聽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而其他各綱脊椎動物都有12對腦神經。脊神經是由脊髓兩側發出的神經,在背根和腹根癒合而成。背根內包含來自感覺器官或背神經節的感覺神經纖維,通入脊髓,故也叫感覺根。腹根包含發自脊髓的運動神經纖維,通向身體各部分,又叫運動根。魚類和其他綱的脊椎動物一樣,感覺根和運動根在髓弓之處結合在一起而成為混合神經,比大多數感覺根和運動根沒有結合成脊神經的無頜類動物更高級。魚類的混合神經又重新分為三支:背支為感覺神經,主要分布在皮膚,分布在肌肉部分者為運動神經;腹支主為運動神經,分布在肌肉,也有分布在皮膚的為感覺神經;臟支則到達交感神經節,與交感神經系統聯通。魚類雖有屬植物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但是相當原始,說明魚類在脊椎動物中仍是很低等的。

(2)感覺器官魚類的感覺器官有嗅覺、視覺、聽覺、味覺以及水生脊椎動物特有的側線器官。魚類的感覺器官與陸生脊椎動物的不同點在於:

1)魚類的眼睛視力弱:在水中看不遠,晶狀體呈球形,沒有彈性,角膜扁平為其顯著特點。另外,大多數魚類沒有眼瞼和淚腺,故魚眼經常是張開的不能閉合。僅有少數能離水上岸爬行的魚有限臉,如彈塗魚等。

2)魚類體表無耳痕,只有內耳:內耳中有耳斑(感受音響)和耳石(調節平衡)。硬骨魚類的耳石通常為三塊,隨年齡的增長而生長,因此,可以此石來研究魚類的年齡和生長情況。

3)魚類特有的側線:是一條伸展於軀乾和尾部的縱行管道,它和布滿頭部的管道分支構成側線器官,此器官能察知低頻率的振動,從而能判斷水波的方向及大小,感知水流方向和壓力的改變,以及周圍生物的活動情況。水中障礙物的有無等等。側線受迷走神經支配,頭部的分支側線受神經支配。

1)腦垂體

位於間腦腹面,由漏斗柄連於第三腦室(間腦室)的底部。硬骨魚類的腦垂體由前葉、間葉、過渡葉及神經部組成,前三部分稱為腺垂體或主葉,神經部稱神經垂體或後葉。前葉的後方為間葉,間葉的後方為過渡葉。腦垂體是內分泌中最重要的1個腺體,它分泌的激素作用於機體各種組織,起著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作用,如促生殖腺激素,能促進生殖腺成熟及產卵,除此外,腦垂體分泌的激素還能促進生長和調節糖代謝等。神經垂體主要起傳遞下丘腦對腦垂體分泌機能的調節作用。

2)甲狀腺

鯉魚的甲狀腺系由鰓籠底部發生,成零星小塊(小囊)分散在咽喉區腹主動脈的腹面、基鰓骨和胸骨甲狀肌處。

3)後鰓體

由最後鰓裂的上皮細胞發生,位於食道及靜脈竇之間。後鰓體能產生降血鈣素,預防血鈣含量過高,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對骨組織的解體。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金魚適合在什麼環境里生活

一、疾病預防

金魚生活在水中,對於魚病的觀察、診斷及治療都要有相當大的困難,如果不仔細觀察,及時診斷以及治療方案不確定,就會造成金魚生病,一旦金魚生了病,那麼在治療和隔離上都比較困難。因此,早期預防是防止發生魚病的重要措施。魚病的發生,有多種原因,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才能達到預防的目的。一般採取的預防手段是:

(一)清潔與消毒
1、清潔。對新建魚池或剛買回來的魚虹,使用前要認真洗凈,還須盛滿清水浸泡至少三天時間,特別是用水泥新建的魚池,含有鹼性,必須去除。其方法如下:(1)桉50千克水中溶解12克磷酸的比例,用這樣的水浸洗新池1—2天,可達到去鹼的目的。接著再用鹽水或高錳酸鉀熔液沖洗,並注滿老綠水浸泡1周左右(促使極早產生青苔),換入新水和少量老水,先放養幾尾次品魚試養無妨後,再放養金魚就比較安全了。(2)用明礬溶於池水中(其濃度須達到明礬飽和的程度),經2—3天後即可達到去鹼目的,再換入新水,便可使用了。

2、消毒。對長期不用的魚池(缸),在使用前均應用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後才能使用。

(二)加強飼養管理
金魚生病,大多數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而引起的。所以,加強飼養管理,改善水質環境,注意操作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做好「三定」、「一訓練」的投飼。(1)定質。飼料要新鮮清潔,不喂腐爛變質的飼料。(2)定量。根據不同季節,氣候變化,魚體大小,食慾反應和水質情況適量投飼,掌握「寧少勿多」的原則。(3)定時。投飼要有—定時間,一般在上午7—10時太陽開始照及池(缸)的時候。但夏季可適當提早,冬季可適當推遲。注意中午少投食,傍晚忌投食。(4)訓練。每天投飼時,可隨意採用輕輕拍打水面或其他聲響進行較長時間的訓練,這樣,就能及時發觀不來搶食的病態魚。

2、保持水質清潔。魚池(缸)的水面是直接與空氣接觸的,如果水面密布灰塵或浮油,這不僅的礙於空氣中的氧氣溶於水中,而且灰塵污物容易吸積於金魚鰓部,不利金魚的呼吸。另外,經日曬後許多魚糞和底部污物也會浮到水面,阻礙氧氣溶於水中。所以,每天清潔水面,對水質是十分有利的。

每天吸除池(缸)底的魚糞和殘飼、沉積物等,則可減少魚糞和污物在水中腐敗分解釋放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達到純化水質,防止池中的水質酸性過大,也可防止某些寄生蟲和細菌危害金魚。並且吸去了陳水,對入部分新水可刺激金魚更好的生長發育,並創造優良的生活環境。

其次,對撈回來的紅蟲要認真進行漂洗後再投喂,這也是預防寄生蟲性魚病和保持水質清潔的重要環節之—。

3、操作小心,加強觀察。不論在換水或捕撈魚兒時,動作要小心輕放,金魚暫養在網箱或盆內要防止過分擠軋和缺氧,以免擦傷魚體或碰癟水泡,減少細菌及寄生蟲乘虛進入的機會,從而預防和降低魚病的發生率。

(三)葯物預防
在魚病多發季節里,除了上述預防魚病的措施外,採用一些葯物預防還是十分必要的,現怍簡略介紹:

1、魚體消毒。在魚病流行季節里,缸(池)徹底換水時,可用1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洗魚池;隔10天可用2%—3%的食鹽水,再隔10天可用2—3毫克/升的呋喃西林葯液(但每次只要用一種葯液)進行循環輪換浸洗金魚,浴洗時間視魚體大小,健康情況靈活增減,一般不超過10分鍾,這樣可殺死魚體上寄生的菌蟲,收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同時,在魚病暴發季節中,可在金魚池(缸)中酌放微量食鹽(比例為1:5000或1:10000),這對控制和降低魚病的發病率作用較大,尤其對水霉病和黏球菌的防治療效更為顯著。

2、工具消毒。日常用的紅蟲兜子、撈網、面盆、勺子等用具,應經常曝曬和定期用高錳酸鉀、敵百蟲溶液或濃鹽開水浸泡消毒。尤其是接觸病魚的用具,更要隔離消毒專用。

二、治療方法
金魚一旦發生了疾病,即使使用最好的葯物,治療起來也有相當的難度,特別是魚苗和幼魚極為嬌嫩,用葯更要慎重,治療魚病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內服法
內服法就是將葯物滲入飼料中投喂金魚,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常常用於預防或魚病初期。因為病魚如果失去食慾,此法就不起作用了。混入飼料中的葯物要沒有毒性的,如痢特靈、大蒜素、呋喃西林、土黴素、磺胺類、維生素等。

(二)浴洗法
將病魚放在按特定比例配製的葯液中浸浴一下,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它適用於個別魚或小批量患病的金魚使用。

具體用法:
1.根據病魚數量 根據病魚數量來決定使用的容器大小,放2/3的新水,然後按各種葯品劑量和所需葯液濃度,並根據魚體大小、水溫來配好葯品溶液後就可以把病魚浸人葯品溶液中治療。

2.浴洗時間 要按魚體大小、水溫、葯液濃度和金魚的健康狀況而定。一般魚體大、水溫低、葯液濃度低和健康狀態尚可,則浴洗時間可長些。反之,浴洗時間應短些。

3.注意事項
(1)浴洗時,不要離人 每當病魚浴洗時,人不要離開,如發現病魚出現不良反應,如狂游、抽搐、翻白時,應立即將魚放入新水中增氧搶救,切不可大意而造成不必要損失。

(2)漂洗浴洗後的病魚,最好先撈入新水中漂洗後再撈入池(缸)里去,用嫩綠水,加增氧泵充氧予以靜養、並停食或少食,多曬太陽。

(三)潑灑法
按比例潑灑全池(缸) 在病魚池(缸)中,可按潑灑法的葯液比例,潑灑全池,這樣也許可提高魚病的治療效果。如果水池(缸)面積太大,則可把病魚用魚網牽往魚池的一邊,然後將葯液潑灑在魚群中,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配製葯液時,寧可比規定比例偏低一點,而不宜過高。如果葯液濃度過高,一旦出現意外,容易造成大批金魚中毒死亡。而偏低一點,則還可以補潑葯液。總之,金魚的疾病防治應貫徹「防重於治」的原則。做到勤觀察、細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發布時間: 2005-1-7 11:16:00 信息來源: 本信息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 【相關文章】
· 淡水魚細菌性爛鰓病的防治
· 奧尼魚常見疾病的防治
· 養殖扇貝死亡原因淺析
· 預防魚浮頭及早看徵兆
· 對蝦育苗「發光」病的診斷
【文字廣告】 供黃粉蟲蚯蚓蠅蛆土元 各種農葯信息企業展示 高產大櫻桃 致富新希望 福建省莆田市供番鴨苗 山東兆豐 果樹合作社 水產教技術 養蟹供品種 種業界 精準信息源 供應美國七彩山雞野兔 雲帆五金廠播種施肥鎬 河北定州萬畝苗木基地
客戶服務熱線: 010 - 62110035傳真:010- 62148923 電子郵件:ZgnyInfo126.com | 關於我們 | 匯款須知 | 服務條款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中國農業網站聯盟 | 給中國農業網留言 |
中國農業網版權所有 1999-2008 著作權與版權聲明
網路實名,通用網址_中國農業網 京ICP證030017號
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文網文[2004]0031號

最新科技動態
·人工繁育「江刀」有望明年「游」上市民餐桌
·黑龍江特有魚種「黑斑狗魚」撫遠冬繁成功
·中山引進羅氏親蝦孵化成功
·加拿大發現「走上陸地的魚」
技術專題
[蔬菜栽培] 紫花苜蓿綜合生產技術規程
[配方施肥] 海藻菌肥還是金寶貝
[果品加工] 金絲小棗的貯藏與金絲蜜棗的加工
[農機實用] 鋼制擋糧板
[花卉保鮮] 切花的耐儲保鮮技術
[農葯施用] 怎樣識別帶病花苗
[糧油儲藏] 芥末油的提取
[食 用 菌] 平菇豆秸袋牆結合栽培
熱點技術文章
·發酵床養豬或稱懶漢養豬:為何能環保與..
·懶漢養豬:為何臭味能"不翼而飛"?
·大鵝主要疾病的防治
·鵝病防治措施
·鵝副粘病毒病
·苗木種子的冬季貯藏

㈣ 魚類做了什麼,如何適應各種不同的生存環境

人類物種起源至今有好多的猜測,那麼有以種說法就是認為人類起源於海洋,那麼就有一部分人類是魚類演變而來的。那麼對於魚來說,它的眼睛是對光是很敏感的。光可以直接影響魚類的生活方式。而且不同環境下的魚,對光的反應是有一些差別的。因為這是環境因素綜合影響而導致的。


海地區的一些漁民,經常會採用,燈光誘魚的方法捕魚釣魚,甚至很多裝備已經集成了燈光設備,燈直接按裝在釣具上,做成成品,實用方便。


所以,魚類的活動雖然存在一定的規律性,但是因地制宜,因時而別,他能通過對光的感知來適應周邊的環境。

㈤ 金魚最喜歡什麼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
編輯
金魚比較適應群養和密集養殖。但家養不可密度過大,比較理想的水魚比重要達到1000:1,金魚體長和魚缸長度要達到1:10以上,這樣能保證水質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則養殖密度過大會導致水質腐敗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魚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魚是變溫動物,對水溫適應性比較強,體溫隨著水溫而變化,在0-39攝氏度的水溫下都能存活。但金魚不能適應水溫劇變,溫度急劇升高或下降超過5攝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魚的生命。金魚的生長最適溫度在20-28攝氏度,這個水溫下,金魚生長發育最旺盛,食量、排泄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這時金魚最鮮艷活潑。
在養金魚的實踐中,水溫處在最適溫度,細菌很容易滋生,水質很快變壞,需要頻繁換水,否則金魚會生病死亡,給管理帶來麻煩。而金魚在15-20攝氏度的水溫下,生命活動也很正常,只是沒有最適溫度下那麼旺盛,但在這個溫度下水質能保持比較長時間。因而,可以把水溫控制在15-20攝氏度。
冬天來臨後,要注意把金魚搬到室內,保證水溫在5攝氏度以上,雖然0攝氏度以上都能存活,但當水溫低於5攝氏度,金魚的生命悉衡活動就大幅降低,金魚生長停滯,顯得呆滯,色彩暗淡。
金魚對水質適應性比較強,有一定的耐臟水能力,也比較耐酸鹼,酸鹼度(pH值)在5.5~9.5的水質都能存活。偏鹼性的水質比較適合金魚生長,頃陸老但鹼度不能雀升過高,pH值不能超過8.5。金魚在酸性水質下會出現食慾不振和動作呆滯,生長停滯。金魚雖然對水質的適應性比較廣,但是,金魚不能耐受水質急劇變化,水質急劇變化很可能導致金魚生病,甚至危及金魚生命。
在實際飼養中,為了使得魚缸保持水清、氧足,需要經常對魚缸進行換水。為了不能急劇改變水質水溫,換水採用兌水的方法,不要一次性換掉所有的水,以免金魚產生水質和水溫不適應病症。如果能濾去食物殘渣和排泄物,每天換去十分之一的水即可。如果無法濾去食物殘渣和排泄物,則每天換去三分之一的水,氣溫高水質變壞快,可以適當增加每天的換水次數和換水量,但需要注意晾曬新水保證溶解氧充足。
金魚的食性很廣,屬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要求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無機鹽類和微量元素。麵包屑、米飯、蔬菜葉、蝦米、肉類等金魚都吃,金魚更喜歡活食,活食飼養的金魚生長更好。
在餵食金魚時,盡量不要投油膩的餌料,油星會封堵魚缸的液面,導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很可能讓金魚窒息死亡。如果投麵包蟲等活食,一定要注意保證活食不帶病菌,否則很容易讓金魚生病。不要大量投餌料,以防過剩餌料污染水質,每天投一兩次餌料,每次餌料投放量夠金魚10分鍾左右吃完即可。不要長期投喂單一的餌料,要混合投放餌料,保證營養全面而充足。
金魚是性情溫順的寵物魚,很少出現大魚攻擊小魚的爭斗情況。但是,孕產期的金魚性情則可能會出現大變,變得兇狠好鬥,因而,孕產期的金魚要單獨一個魚缸養。

㈥ 魚的生活習性

1、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

2、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鰭大或形狀復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

3、魚是大部分是冷血動物,極少數為溫血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 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

4、還有一些魚類由於適應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而呈現出特殊的體型,例如海龍、翻車魚、河魨、比目魚、箱魚等。無論哪一種體型的魚,均可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頸為其特點。

(6)魚適應生活環境是什麼擴展閱讀

魚肉的功效與作用

1、吃魚抗憂郁:研究發現,魚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與人體大腦中的「開心激素」有關。它有緩解精神緊張、平衡情緒等作用。不吃魚或少吃魚的人,「開心激素」水平往往較低,美國人不常吃魚,因而患憂鬱症的人就多。

2、吃魚防哮喘:新鮮魚肉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阻止或減少人體內炎症介質的產生,而哮喘病的發作正是與炎症介質釋放密切相關的。此外,不飽和脂肪酸還具有一定的減輕氣管炎症的作用,從而有助於預防哮喘病的發生、復發或減輕哮喘病的症狀程度。

3、吃魚少痴呆: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對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和健康老人的研究發現,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遠高於痴呆症的老人,表現有痴呆症狀者的血液中DHA的含量平均比健康老人少30%~40%。

科學家認為,DHA是大腦細胞活動和保持活力必需的營養物質,它有助於改善神經的信息傳遞,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因此,老年人多吃魚,可減少痴呆症的發生。

4、吃魚防中風:多吃魚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研究表明,飲食中的蛋白質、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則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低。魚類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蛋氨基酸和牛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它能影響血壓的調節機制,使尿鈉排出量增加,從而抑制鈉鹽對血壓的影響,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㈦ 魚有那些適應 水中生活的特徵

你好!魚類有適於水中生活的特點:①魚身體的顏色上深下淺為魚的保護色。②身體呈流線型中間大兩頭小。③身體表面覆蓋鱗片,保護身體;鱗片表面有一層粘液,游泳時減小水的阻力。④身體兩側有一行側線,側線和神經相連,主要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魚的身體長有胸鰭、背鰭、腹鰭和尾鰭是魚在水中的運動器官。⑥魚用鰓呼吸。⑦體內有鰾,主要作用是調節身體的比重,鰾在鰭的協同下,可以使魚停留在不同的水層里。

魚類屬於脊椎動物中低等動物是因為魚終生離不開水,用鰓呼吸,心臟—心房—心室,一條循環路線,動脈血和靜脈血混和;特別是魚的生殖是體外受精自然孵化,體溫不恆定。

魚鰭的作用:背鰭和臀鰭主要在行動時起穩定作用和平衡作用。尾鰭和體側肌肉配合,起推動魚體和掌握方向的作用。胸鰭和腹鰭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魚體平衡,配合魚體轉向,調整魚體升降。但胸鰭比腹鰭用途更廣,可以像船槳一樣,一下一下地劃動,使魚體徐徐前進。
因為魚的鰓只適應從水裡吸收氧氣,而對空氣中的氧氣不能吸收,所以它只能生活在水裡!

㈧ 金魚對生活環境有哪些要求

4、pH值?

金魚可以生存在5.5~9.5PH值的水中,但最適合生存的PH值是7.5-8.5之間。如果PH值過高,金魚的活躍值就會下降,食慾也逐漸降低,生長速度變緩甚至停滯。

如何調節PH值?

當水體的PH值偏低時,可以加入適量的碳酸鹽來提高,也可以在水裡放入鍵襪彎少量的珊瑚沙,提高整體鹼性。如果覺得前面兩種方式都比較麻煩,也可以去水族店購買PH值調節劑。

當水體的PH值偏高時,可以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鹽降低,如果水箱里有種植水草,也可以加入一些沉木或二氧化碳來降低PH值。

5、水質硬度要求

水質的硬度是指水裡的鈣離子、鎂離子、鐵離子等金屬含量,如果金屬離子的含量過高,則說明水質偏硬,反之,金屬離子含量較低,就說明水質較軟。

一般來說,水質偏軟或偏硬對金魚的影響並不會很大,因為金魚可以適應不同水質的能力,但是水質不能突然發生太大的變化,如果把適應軟水的金魚放到硬水裡,金魚很可能會因為無法適應而死亡。所以剛買回來的金魚要使用部分換水法,現將水族箱里的魚全部撈起來,然後把魚缸里的水全部攪渾,等待靜置沉好孫淀後,用虹吸管把中央和底部的廢水吸出稿悶1/3左右,然後再注入新水。

以上就是關於金魚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以及飼養時的一些小技巧了,金魚雖然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但是它們的生命力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頑強,所以大家在飼養過程中也要提前了解好相應的常識,在金魚出現異常時,能及時排查出具體問題。

㈨ 魚的生活環境是什麼

魚的生活環境:

魚在水下四處游動,其主要目的就是覓食,因為這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手段,魚又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水溫變化而變化,所以說不同季節的水溫變化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魚的活動范圍。

魚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活動范圍,就是在一天里它有活動地點也在不時變更,這裡面有食物、水溫變化帶來的影響,同時人為干擾也不容忽視,因為有些人水域釣魚人多、旅遊的人也多,魚在此環境生存,抗釣增強。同時也變得異常警覺。

魚在覓食時受天氣影響也是比較大,天氣悶熱、氣壓低,魚就會出現厭食現象,較大的魚就會躲在水裡不吃不動。

反之,水溫過低,魚的代射功能減緩,它也會拒食,當水溫適宜、溶氧充足,特別是夏季雨後,魚兒就會活動異常,覓食積極主動,咬鉤率成倍提高。

當有的地方有食物時,魚兒就會通過特有的方式互傳信息,趨之若鶩前去覓食,而水庫一旦放水,水位迅速下降,魚兒就會表現的驚恐不已,躲在較深的水裡很少進食,這些也是魚的習性特點。

㈩ 鯽魚的生活環境及適應環境的主要特點

淡水殼菜,其動物性食物以枝角類。產卵時期可從3月延至8月,且1齡魚即達性成熟、酸、止嘔吐.0-19,雌魚比雄魚多.1-4:喜頭,產卵時水溫在15-16℃以上,背部深灰色,鯽瓜子(東北),
crucian
carp
,只有當含氧量低達0,鯽魚的產量在淡水魚總產量中所佔的比例高居首位,常見的還有硅藻類。一般比較喜歡棲息在水草叢生。鯽魚又是一種廣溫性魚類,曾有雌雄同體現象的報導;古稱鰿,在各種水體皆可生長,鈣50-116毫克,可以治療麻疹、食物、外痔、馴化而成的變種、胃痛、苔蘚蟲、鯽拐子(湖北)、產婦缺奶,腹部灰白色.0克,當年僅長至50克,親魚逆水游到產卵場去產卵、腮腺炎,受精卵具有粘性。產卵多在半夜或清晨進行、消水腫,常見的個體一般都在250克左右,第二年長到100-150克、繁殖;在北方則由12月至翌年3月停止攝食;最大個體可達2。全魚入葯.5克。鯽魚的養凳尺殖品種繁多,在較強鹼性(PH=9)的水中也能生團粗埋長繁殖,能在其它養殖魚類所不能忍受的不良環境中生長繁殖.9克,北方一般為2冬齡始達性成熟,被視為上等食品、絲狀藻類。在自然界中。
鯽魚為廣布、水質條件、脾胃虛弱,河鯽魚(上海).1-5、發乳之功效,也有人說鯽魚有雌核發育的能力、乳瘡。在自然水體中,清水或濁水。鯽魚又是雜食性魚類.8倍,其天然產卵場多在淺水湖灣水草叢生地帶,雌雄魚的性比約為4,只有當含氧量較低的情況下長期生活著,有開脾健胃、寒鮒,月鯽仔(廣東),常見的各種金魚、雜。由於鯽魚適應性強、鮒,整個身體呈銀灰色、鹼等環境均能適應、湖汊、流水緩慢的淺水河灣、池溏中.1毫克/升時才開始死亡,第三年可達300克以上,磷192-218毫克,腹部圓.4毫克:1,鐵1;背鰭和臀鰭均具一根粗壯且後緣有鋸齒的硬刺。英文名、蜆,下咽齒側扁,也能在池塘等靜水環境中產卵,多數在下雨以後,吻鈍,粘附於水草上發育,種群恢復快、牙齦腫痛、腹水膨脹:Goldfish
、輪蟲、肺膿腫,故一直被作為養殖搭配的對象.2-2命力最強的魚類――鯽
鯽(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屬鯉形目、乳癌初起、搖蚊幼蟲以及蝦等為主、食慾不振。、反胃吐食、產卵場的條件都不苛求。鯽魚的生長速度較慢。魚卵可調中補氣,它對水溫,脂肪1,流水或靜水.8克、水腫,低氧、河川沿岸水草塌螞叢生的淺水區、牙痛,無須

閱讀全文

與魚適應生活環境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