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社會史觀
社會史觀,就是社會歷史觀,可以理解為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的根本看法或旦亮基本觀點。
關系問題基本模皮寬反映了社會史觀,就是社會歷史發展中什麼關系基本描述了這個社會在歷史中的特點並且構成了這個握租社會的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兩對矛盾運動推動,其中生產力起著決定作用。
所以人們在社會中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兩對關系核心地反映了社會的基本狀況。而人們之間交往的各種關系則是全面的反映。
⑵ 高考歷史科目中的全球史觀,社會史觀,文明史觀,革命史觀,生態史觀分別應怎麼理解它們各自都包括些...
定義
文明史觀,通常被稱為文明史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
產生時期
最初產生於啟蒙運動時期。
本質
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
橫向
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文明從范圍上可以分成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華古代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若干係統:一要注意不同文明類型的特點與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類型的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與碰撞。
縱向
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行租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
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就是現代化的過程。
文明史觀,通常被稱為文明史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最初產生於啟蒙運動時期。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從橫向看,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文明從范圍上可以分成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中華古代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等若干係統:一要注意不同文明類型的特點與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類型的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與碰撞。從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採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就是現代化的過程。
文明史觀在西方由來已久,20世紀90年代才引入中國並掀起研究的熱潮。文明史觀在中國存在時間很短,所以用文明史觀的眼光重新考量中國的歷史顯得很迫切。
文明的概念與劃分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歷史從本質上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其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而文明是指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面,它是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產生,並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發展的。在人類文明史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曾產生過與之相適應的文明。
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物質文明就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物質生活的進步,包括物質生產文明史、物質交流文明史、物質生活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就是人們在政治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進步,包括政治觀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組織文明史、政治行為文明史和政治技術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就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社會精神產品和精神生活的進步,包括科技文明史、學術思想文明史、文學意識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一)「文明」按照縱向可以分為農耕文明(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和工業文明(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等),橫向可以分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劃分標準是生產力。縱向的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都包含那個時代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系現實,說明現代文明是如何傳承演變的,把歷史與現實予以結合。比如要理解中國傳統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所具有的重大意義,歷史上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形成的民主的運作方式和法律的現實意義,等等。
(三)要正確評價各種文明成果,正確認識人類文明成果與代價的關系。人類文明每前進一步,都須付出代價,如戰爭、浩劫、爭權奪利和歷史暫時的倒退……這些代價與文明進步所帶來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們不能過多地講代價,從而忽略了人類堅韌不撥的追求文明的誠懇的步伐。
(四)以文明類型作為基本研究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檔滲兆,承認歷史發展的多樣性;既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有共同的規律和趨勢,又要看到各個文明的獨特性,同時還應關注不同類型文明之間的關系。
(五)把中華文明納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從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國文明的演進,同時又從中國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發展。
全球史觀的基本觀點是:將人類社會喊漏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世界各個地區、各種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發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狀態,逐漸融合成密切聯系的全球統一體,這種全球一體化進程是歷史發展的客觀主導趨勢。依據這一史觀,世界歷史絕不是所有國家、地區及民族和文化的總和,它所關注的是整個人類和全球整體,即要求從全球整體的大視角去研究世界歷史。這一史學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歐中心論」和國別史拼湊世界史的傳統史學框架,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來考查歷史,全面探討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發展主流和總體趨勢,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關聯和滲透。全球史觀關注的是歷史的橫向發展,認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國家處於封閉發展狀態,亞非歐三大洲存在地區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幾乎處於隔絕狀態。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類歷史從分散發展向整體發展轉變。現代化浪潮從英法美等西方國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擴展,生產力發展和世界交往是人類歷史橫向發展的動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到19、20世紀之交,世界終於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實現了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的轉變。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使世界變成一個密切聯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世界整體化進程加快。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的人類交往推動了歷史的橫向發展,要重視人類交往的歷史:包括交通工具、國際會議、國際組織、國際戰爭、思想文化交流與人類交往的發展;國家間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領域多層次地發展著,整個人類社會正在形成一個相互感應、相互制約的整體,整個人類面臨著共同的命運和考驗。要從世界歷史發展的全局認識中國歷史。二、「全球史觀」構建中的正確態度:(一)樹立一種全球意識。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有著共同的利益。這是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據。(二)承認人類文明統一性的同時充分肯定其多樣性。一切文明都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都同樣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並無高下、優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權利和平等的地位參加文明間的對話。(三)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氣氛。(四)提倡寬容精神,承認和容許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應做到「求同存異」,努力去尋求彼此間的共同點,把分歧暫時擱置,耐心地通過對話去縮小和解決分歧,即使一時不能達成一致,也應有善於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導致沖突。三、典型例析:例1:(2004年全國文綜試題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圍示意圖⑴讀圖,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圍發生了什麼變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怎樣的發展趨勢?
解析:第⑴小題關鍵在於審題,抓住「變化」和「趨勢」兩詞,並注意運用課本知識解釋材料中的問題。參考答案:范圍不斷擴大,擺脫相對孤立,聯系不斷加強。材料二1992年是哥倫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許多國家紛紛舉行紀念活動,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後裔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⑵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哥倫布航行到美洲的歷史影響。
解析:第⑵小題關鍵在於把握評價人物的標准,即一分為二的看問題,並注重材料和課本的結合。參考答案:哥倫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歐亞大陸和美洲聯系在一起,對各地區、各民族間的交往作出重要貢獻;西方殖民者開始入侵美洲,對美洲實行長期殘酷的殖民統治和掠奪。材料三有人描述20世紀初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情況時指出,倫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邊喝下午茶,一邊打電話訂購世界上任何產品,想訂購多少悉聽尊便,並放心地等著這些東西運到自家門口;同時,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投資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資源開發和新的冒險事業中,例如非洲的礦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利用廉價和舒適的交通工具,立即動身去任何國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適的旅館;他隨身攜帶的金幣可以在世界上各個地方兌換成當地貨幣而通行無阻。⑶根據材料三,指出20世紀初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表現在哪些方面?
解析:第⑶小題關鍵在於審清題意,並且還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參考答案:商品、資本、人員和貨幣在世界范圍的流動。⑷對於冷戰結束後迅猛發展的經濟全球化趨勢,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態度。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並簡要說明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解析:第⑷小題關鍵在於如何更好地將課本知識與材料相結合。參考答案: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利於各國經濟的互補,加入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經濟必由之路;但在經濟全球化中,發達國家居於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加入,趨利避害。例2: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與必然結果。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國際商品的流動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推動國際經濟規則的發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對比,決定了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權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材料二跨國公司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有選擇地向第三世界國家投資。貿易自由化所創造財富中的70%被發達國家獲得,佔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只獲得30%。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年增長速度每下降3%,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發達國家占據著高層次的工業部門,而發展中國家擁有的工業部門的層次是比較低的。請回答:⑴材料二反映了世界歷史進程中經濟全球化的哪些特點?⑵結合材料一、二及所學歷史知識,說明發達國家主導國際經濟規則的原因。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知識點,檢測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闡釋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歸納、概括、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解答第⑴問,要從材料提供的信息入手,把有效信息進行歸納。解答第⑵問,要注意題乾的導向詞「主導的原因」,分析原因時要從歷史角度切入,同時答案注意要精練。參考答案:⑴資本在全球的新一輪擴張;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相互依存,貧富差距加大;發展中國家工業落後,缺乏競爭力。⑵近代以來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發達國家在貿易、資金和技術等方面擁有優勢。
⑶ 什麼事史觀史觀可以分為哪幾種
歷史觀也簡稱為史觀,其定義如下:「歷史觀 又稱「社會歷史觀」隱譽洞。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
擴展一下:歷史觀和價值觀都是常用概念,而歷史價值觀只是這兩個概念的結合。所謂歷史價值觀其實就是在關注歷史的時候所採用的價值觀而已。歷史價值觀應該是從屬於歷史觀的一部分,只有有了一個完整的歷史價值觀才能與偶一個系統的歷史觀。反過來也成立,有了一個系統的歷史觀,必然有一個與之相配套的歷史價值觀。總之,歷史價值觀不過是歷史觀的一部分。
歷史價值觀也同時是一個從屬於價值觀的概念。也就是說,歷史價值觀知識價值觀的一種。是一個特定價值觀在解讀歷史的過程中的具體應用。而我們所說的「史觀」的劃分,也是主要根據歷史價值觀來作依據的。
就我所知有這幾種史觀:
1.階級史觀
即革命史觀或稱階級斗爭史觀,從階級的視角去研究歷史,研究各個歷史階層中不同主導的階級和各個階級的發展狀況對所在歷史時期的影響;主要觀點是各個階級為了適應自身發展對原有統治階級開展了革命,開創了新的歷史時期;
2.文明史觀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文明史觀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標准,把人類歷史劃分為農業文明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重視至今仍有重大影響的文明成果,從現實追溯歷史,從歷史聯系現實,說明人類歷史是如何傳承的,注重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以文明類型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承認文明的多元性。
以文明史觀為指導,我們要重點理解並掌握資本主義發展從手工工場時代到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的演變過程;要重點復習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三權分立制等;以及古代文化中對今天人類社會的發展依然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如民主思想等;
3.唯物史觀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綜合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巨大的反作用。當上層建築及其生產關系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的發生變革。在階級社會里,人類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
4.全球史觀(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的基本特徵是:將整個人類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來研究。其研究的對象不僅包括歐洲,也包括廣大亞非拉地區。斯塔夫里阿諾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對全球史觀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歐洲人或是非歐洲人。此外,全球史並不等於國別史或地區史的簡單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區和國家歷史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世界史時,重點考慮世界是如何從孤立走向一體的;重點理解西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工業革命、世界市場、資本虛罩主義世界體系、全球化等問題。同時,在學習中國史時,把它放在整個世界歷史的大背景、大視野下進行考察;
5..現代化史觀
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就是現代化。現代化史觀重點考察的就是這一發展演變的過程。現代化史觀的基本特徵是:認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學化、大眾化和通俗化,以及社會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現代化的類型可以分為原發型和傳導灶枯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英法美是原發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日本史傳導型、資本主義的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6.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
7.正統史觀
這種史觀主要處於君主專制的歷史時期,君主為了維持自身統治,而倡導「正統」一說,即自身身為君主的合法性和確定性。主要表現在君主神化(如:出生有異象或教皇授冕)或者賢明化(即早期賢王名臣的後裔),以及「五行更替說」;
8.社會史觀
即從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不同社會狀況和社會變化來研究歷史的發展,主要表明社會變化對歷史的影響和預兆。相比其他各種史觀,該史觀更加註重底層民眾的社會生活狀況。
如果還有哪些史觀你知道而我沒提出的,可以提醒一下。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ˆ_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