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的孔子,衣食住行如何解決的
公元前499年,孔子以魯國司寇(司法部長)的身份,協助季桓子處理國事,三年得到大治。《史記 孔子世家》記載: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意思是治理國政三個月,做生意的奉公守法;男女行路分道;路不拾遺;客人不必向政府請求,全都給予接待,如同回家。
齊國聽聞後,很是擔心魯國的強大,便送美女迷惑季桓子、魯國國君。陰謀得逞,季桓子三天不上朝,祭祀的時候也不將祭肉分給孔子。於是,孔子便開始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縱觀孔子的生平,周遊列國的經費來源可能有:
孔子先祖弗父本有機會做宋國的國君,但讓位於自己的弟弟,這一讓到了孔子父親叔梁紇,江河日下,是一位縣長。可知雖是沒落貴族,孔子家族文化傳承上仍有遺存。司馬遷說“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是說孔子小時候將盛裝牲品的俎豆擺放整齊,模擬行禮的樣子,當作游戲。可見,對於祭祀天地的典禮是很感興趣。
在其34歲之時,魯國國君贊助孔子,一輛車、兩匹馬還有一個書童,前往周朝都城洛邑,向老子詢問學習周禮,很快成為了周禮專家,之後邾國大夫代邾隱公向孔子請教冠禮,相信即便邾國是小國,邾國大夫也不會空手上門請教,傳出去不好的。此外,孔子還擔任承辦喪事的角色,所以有人才罵儒家是吃冷豬肉的。是說孔子看重祭祀這件事,不是說為了那口豬肉。再者,古人事死如事生,主持喪禮應該扒森需要一筆費用。
孔子逝世後,弟子為其守孝三年,古人的守孝三年是25個月。因孔子是因材施教,相同問題,答案不同,啟發式教學,私人訂制。同門師兄弟在此期間,相互回憶與孔子相處的點滴,記錄下來便成了後來的《論語》。需要特別指出的,子貢與孔子感情深厚,守孝三年之期過後,再為孔子守孝三年,今曲阜孔林孔子墓西,立有“子貢廬墓處”的石碑,見證了這段感人的歷史。
Ⅱ 孔子在春秋戰國時代怎樣生活著的
1 孔夫子吵梁沒有在戰國時代生活過,他生活在春秋末期。戰國在他去世後才開始。
2 孔子年輕的時候生活比較艱苦,放過牛羊。
3 孔子過了一段旅行生活,到不少諸侯國來推行他的主張。後來把重點放在教育上。
4 孔子不是神碰慎後代那種只知道游敬讀書的人,除了讀書以外,他還教學生射箭、趕車、彈琴、數學和禮儀。
5 孔子的衣食住行都比較講究。他從來不買小商販賣的酒肉,吃東西講究色、香、味、形,穿衣服講究顏色搭配。
Ⅲ 孔子遇困境時是如何面對的
孔子的一生其實並不是特別順利的。從小孔子的家境就非常的貧困,而且他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但更加不幸的是,母親在孔子17歲的時候也去世了,並且他的家境日益的衰敗。
但是孔子在小時候就非常的喜歡讀書,而且非常的刻苦。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孔子在20歲的時候就成了精通六藝的專家,變成了魯國重用的人才。
所以即使在小時候這么困難的環境當中閉清,孔子也沒有因此的放棄學習知識,也沒有因此的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並且一昌喊步一個腳印的堅定的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孔子通過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
但是,後來孔耐態野子缺遭到奸人的嫉妒,後來在魯國待不下去了之後他就來到了齊國。但是後來他也被齊國的人排擠。還受到普通老百姓的誤解。
後來他又回到魯國教書 這一教是十多年,後來我們在書中學到的那些賢人,都是孔子的弟子,所以孔子對於教育事業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Ⅳ 孔子的為人處世的態度
孔子的為人處世態度,是仁智禮。人就是仁愛,博愛,表示人與人之間要有互相關愛之心則臘。智表示對自己了解,也了襲纖解別人,認識自己,認識別人,了解事物的真相。禮就是德,做人要有孫禪滑德行。孔子是偉大的儒家創始人。他的許多觀點值得後人學習和發揚光大。
Ⅳ 孔子的生活情況是怎樣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一個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奔波一生的人。有人說,孔子是個官迷,在他事業的最高峰——剛剛任代理相國的時候,曾經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面露喜色。而且,他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謀求官位。
當然,此種說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孔子當官的目的有時為了什麼呢?——撈錢?榨取民脂民膏?當然不是,而是為了恢復周禮(看過電影《孔子》的人,對此一定有很深的印象),為了宣傳他的治國理念。
那麼,孔子一生之中都做過哪些官,取得過哪些業績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三十歲之前孔子所做的官:
孔子當的第一個灶配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魯國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麼的呢,負責管理倉庫的。說白了,也就是個倉庫管理員。但是,孔子是個對工作相當負責的人。短時間內取得沖鬥了較高的業績——倉庫出納的錢糧有條有理,很是清晰明了(料量平),眾人嘆服。
很快,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孔子便有小小的倉庫管理員司職吏。司職吏是干什麼的呢,是專管牧場養殖工作的小官。當然,應該比悟空兄弟的官級大些。於是,按照孔子的工作態度,同樣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牛羊滿圈(蓄蕃息)。
以上是孔子三十歲之前的當官經歷,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孔子三十歲之後的: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魯國由於貴族的一次娛樂活動——斗雞,引發了一場政變(一場由斗雞引發的政變)。政變中,魯昭公被驅趕出魯國,逃到了齊國,魯國很快陷入了混亂之中。依照亂國不可留的想法,孔子也跑到了齊國。而且,很快便找到了工作——高昭子家臣。
家臣是什麼官呢?我來告訴大家,它是春秋時各國卿大夫的臣屬。卿大夫家的總管叫作宰,宰下面又有各種各樣的官職,通稱為家臣。
由於高昭子在齊國師正卿,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以及屬隱判指於自己的封地。自己畢竟得留在都城輔佐國君,但封地也得需要人來打理。於是,孔子到達齊國後,很快便應聘成功。
Ⅵ 孔子怎麼看待生活中的不幸
老子是這么看待的,「禍兮,福之所倚;福物祥兮,禍之所伏」,他認為福禍是相互轉化的,要辯證的看問題,遇到困難不幸時不要太橘掘悲觀,這未嘗不是好事將近。孔子提倡仁罩伍搏義禮智信,對待生活中的不幸,也應該保持應有的樂觀涵養和風度。
Ⅶ 孔子關於人生的13個態度
初讀梁先生對於論語的總結,醍醐灌頂,驚為天人,始覺孔子之偉大。孔子以樂觀真摯的入世態度,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無畏精神,奉行仁愛、快樂、看自己、看當下、訥言敏行、遠鬼神、非功利、講道德、重禮樂、溫良恭儉、潔身自律、順應自然的生活之道。孔子所謂學問就是他的生活,他一生用力之所在,不在旁處,只在他生活上 。這就是孔子對於人生的態度。
仁者人也,仁是原來人有的心,柔嫩、真摯、篤厚,聽從本心,聽從良知,人之為人,而非禽獸也。子曰:
「仁者不憂。」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而不仁者有之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克己復禮為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保持自在、快樂的生活態度。子曰: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樂,仁者壽。默褲飢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飯蔬 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少說多做,重在實干。子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
「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敏於事而慎於言。」
看自己,不外求。子曰: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古之學者為己,胡滾今之學者為人。」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心在當下、心在當前。子曰:
「君子思不出其位。」
「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宗教提及的都是久遠縹緲的目標,有違看當下的態度。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子不語怪力亂神」
事事都以功利計較,人胡做返生少了生趣和意味。子曰: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放於利而行,多怨」。
刑罰界定的是社會底線、制約惡劣行徑;道德提倡的是人格目標。社會治理應提倡目標,而不是強調底線。保持人格、尊崇禮讓、不計較、尚情誼乃是中國人之風。子曰: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
尊重人情禮儀,提高藝術修養,體現生命之中的優美文雅。子曰: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 也寧戚。‛」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 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動」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珍惜最眼前、最親近的人。子曰: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有和氣者,必有婉容,有婉容者必有愉色。」
不遷怒別人,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子曰: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未聞好學者也。‛ 」
不臆斷、不絕對、不固執、不自以為是。子曰: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知天命,在一知字,不怠於行,而後方能聽天命。子曰:
「五十而知天命。」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Ⅷ 孔子的生活態度
孔子的一生可以說是學習的一生。他自述『敏以求之『』。『』學而不厭『』。『』不知老之將至『』。他之所以博學,就是一輩子不忘學習。即所謂:『』丘少兒好學。晚而聞道。以此博矣。『』《慎子.逸文》。他所以能夠一生『』學而不厭。『』主要就是因為永遠謙虛,永不自滿。他說:『』吾有知乎哉?吾知也『』。別人稱他為『』聖人『』。他自謙的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孔子主張學習一致,致力行道。他說:『』說話時要考慮到影響與後果。行動時要考慮有什麼壞的效果和影響。『』直到晚年卧病在床,子路使其門人為家臣准備辦理後事。,他還斥責子路,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干這種弄虛作假的事情了。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偏要裝作有家臣,我騙誰呢?我騙上天嗎?『』
孔子生活簡朴,量入為出,不妄取妄予。即『』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為子女選擇配偶是則重品德而輕家資,所以她把侄女嫁給了因冤屈而坐牢的公冶長,把女兒嫁給了『』三復三圭『、』重視品行不犯過錯的南容。該給人的,人雖嫌多,也要給人。如原思做他的管家。他給原思『粟九百』。原思不肯要那麼多。他說:『』把你所用不了的分給你的鄰居窮人吧!『』
孔子平時的態坦此度,溫和而剛正。威嚴而不剛暴,謙恭而能自然。他退朝閑居時,表現得很整飭的樣子,同時又顯得很安舒。出外時,衣服整潔,舉止端正,即所謂『』出門如見大賓『』處人處事的態度是『』己所不欲兄毀,勿施於人『』。做事時很敬業,對待人很忠誠。在待人做事上。他堅持四個原則:一是不主張臆斷,二是不專必,三是不固執。四是沒有讓塵迅私己之心。平時對齋戒、戰爭、疾病這種事保持慎重的態度。
他對於一切人類的死亡,都表現出一種哀悼的禮貌。在自己因參加喪事而哭泣的那一天,就不再歌唱。在有喪事的人家吃飯不忍吃飽。路上看見送死衣物,他用手扶在車前的橫木上對之致敬。遇到穿喪服的人,他一定會改變容色。對於孤苦無依的窮朋友則非常慷慨、憐憫,如朋友死而沒有親屬收殮時,孔子就必定會說由他來代理主持喪事。
孔子的仁愛,由人類推及世間的一切生物,所以他平時只用竿釣魚而不用網去大肆撈魚,只用線系著箭去射鳥而不是傍晚歸巢棲息的鳥。他的藝術修養也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齊國的時候,聽了舜時的『』韶『』樂後,沉浸其中。以致忘記肉的滋味達很長時間,即所謂『三月不知肉味』』說沒料到音樂竟然能達到這樣美的境界。他平時和人歌唱,如果那人歌唱的好,必定會請其重唱,而後自己跟著唱。
孔子說話,根據所處地方和對象的不同,但都合乎禮節。他在鄉黨里,顯得溫和而恭敬,好像不太會說話。在祖廟里和朝廷上,說話很流利,但很謹慎。在朝見的時候。和下大天不說話,顯得很和樂的樣子;和上大夫說話,顯得很中正的樣子。在進入太廟輔助祭祀的時候,每一件事雖然自己都知道,但為了慎重起見,他都會再問一問。
此外。孔子在衣食住行上也有一定的禮節和規律。他不用玄色和淺絳色的布做衣服的領緣,因為玄色只用於齋戒的衣服的顏色。淺絳色接近喪服的顏色。日常家居的衣服。不用紅紫等顏色。夏天、冬天穿衣搭配亦有一定的講究,不會超越禮制的規定。每個月的朔旦,必定穿著朝服去覲見。齋戒沐浴後,必定穿著布制的『明衣』。除了居喪期間,身上的玉佩會一直帶著。吃飯不厭精細,飯的氣味有變,魚肉變壞了的,都不吃。食品的顏色和氣味不好,不吃。烹飪不到火候,不吃。肉切割得不方正,魚膾沒有芥醬的,不吃。席上的肉雖然多,但不食過分。酒可以隨便喝,但也不及醉亂。
Ⅸ 孔子具有怎樣的名利觀和苦樂觀
孔子的苦樂觀和富貴觀
毛慶耆
《論語》的《述而篇第七》,有一章比較集中地表達了孔子的苦樂觀和富貴觀。子曰:「飯核遲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一章前四句表達了孔子的苦樂觀,後兩句表達了孔子的富貴觀。
「飯疏食,飲水」,即吃粗食,飲白水;「曲肱而枕之」,即彎著胳膊當枕頭睡覺。這是一種僅得裹腹的很低檔的生活方式。然而,「樂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來,這中間就有樂趣,也就是樂在苦中,苦中有樂,苦亦猶樂。其實,孔子對飲食是很改缺講究的。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篇第十》)從養生的角度而言,對糧食加工和魚肉烹飪都要求精細。他在這里卻提出疏食飲水、曲肱而枕的低檔生活方式,與他指出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的生活方式一樣,都旨在說明生活水準低下並不影響心中的快樂。為什麼在貧苦的生活中會有樂趣呢?這是因為孔子及其儒家主張對道的追求高於對生活享受的追求。「君子憂道不憂貧。」(《鄉黨篇第十》)即使飲食居住低下,只要心中存有對道的追求,就仍然充滿快樂。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安貧樂道」。「安貧」固不足取,而「樂道」則是人生應有的高尚的精神追求。在「樂道」的境界中,不僅能夠不畏貧苦,戰勝貧苦,而且能夠調動生命能量,完成艱巨使命,這一點為歷來仁人志士所證明。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兩句,則集中表達了孔子對富貴的看法。孔子不反對求富,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述而篇第七》)意思是若能求到財富,雖然作鳴鞭開道之士,我也去干。他還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里仁篇第四》)他承認富貴是人都想要得到的,假如「不以其道得之」,對君子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這話可以與「不義而富且貴」相互印證。「不義而富且貴」,既指以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又指富貴之人多行不義。明人郝敬《論語詳解》曰:「謂處富旦漏貴而驕奢,與不以其道得之者也。」也認為指兩種情況而言。對於「不義而 富且貴」的態度,孔子用了一個比喻的說法,叫做「於我如浮雲」。不義的富貴,就像悠悠白雲,相距遙遠,與我無涉。這是多麼曠達,多麼瀟灑,多麼飄逸,多麼身心自在的人生態度。
人類從自然界分化出來而為「萬物之靈」,就成為自然的對立面,構成人與自然、人與物的對立統一關系。人征服自然又受制於自然。人以科技手段用自然資源創造大量財物,同時又受財物的支配,異化為財物的奴隸。人為財死,身為物累,就是古人對這一現象的表述。對照孔子「浮雲」一說,看看周遭現實,如何對待財物和地位,即富與貴,直可以令人深長思之。
毛慶其教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