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淄博生活習俗有哪些

淄博生活習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7 03:58:16

Ⅰ 淄博半夜敲鑼打鼓是什麼習俗!

淄博半夜敲鑼打鼓習俗,這是送仙逝的老人最後一程,生前風風光光活著,死後也要風風光光送一程。

Ⅱ 山東淄博的端午節習俗是什麼

只是吃粽子,不掛香包,不洗百草湯

Ⅲ 淄博結婚都有哪些習俗

聘 媒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窮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訂 親
舊時又稱「送柬」或「換帖」,是雙方初步落實婚姻意圖的一種書面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再寫上吉祥的祝詞,以及「敬求金諾」、「恭侯金諾」之類表示求親的字樣,由媒人連同男家准備的衣料、首飾、化妝品、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即回帖,加「謹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字樣,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寶等作回禮,淄川則回以香、艾(意為相愛)、鹽(意為有緣)、麥(意有福),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臨淄則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齡,每歲1對)、茶碗1對、10雙高粱莛、9雙筷子作回禮,取意「十停九穩」。然後男家備席答謝媒人。
訂親這一習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雙方同意後,再由雙方家長出面走動,以示承認,並向女方贈送聘禮,即算訂婚。近年來,在部分人中要彩禮之風大盛。
擇 吉
即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一般男家須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婦」,女方將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紅紙寫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帶回男家,男方據此請卜人選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用大紅紙一式兩份寫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博山多習慣送錢一宗,叫「盒子鈔」,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辦嫁妝,留一部分給嫁女壓櫃子,叫「子孫錢」。桓台縣則慣以雞、魚、肉、菜、面、棗、栗子等,隨「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貼「禧」字,俗稱送「上頭盒」。「送日子」之後男女雙方即准備婚嫁物品,男家所縫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許棉籽,取「輩輩有子」之意;女家亦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幫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制錢、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貴子」。
如今,在一些比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結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這一習俗,許多禁忌也沿襲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選在「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結婚。
送嚴房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盆一架給女家,內裝酒、肉、栗、棗等物,皆為雙數,此後女家才派人「送嚴房」。從前的嫁妝,一般人家多是兩鋪兩蓋、桌椅、箱櫃、座鍾、臉盆等,貧窮者從簡,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無論貧富,「長命燈」一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現在有了電燈,也作為擺設照送不誤。嫁女妝奩內多貯棗、栗,謂之「早立子」(亦說取「夙興」、「慎栗」之義)。送取嚴房所用的工具皆飾以濃厚的吉慶色彩,所用的繩子要染一段紅色,用的車輛、扁擔、盒、櫃等要貼上寫有「喜」字的紅紙帖,底面用紅紙鋪墊,桌、椅、床、櫃等陪嫁木器上要掛以角形紅布等。這一日親朋鄰里多持禮品往賀,稱「賀喜」(舊時稱「添飯」),向待嫁的女子家裡送喜禮叫「 填箱」。禮品過去多以饅頭等食品相送,現多送現金、喜幛等。喜禮要一筆不漏地記入帳簿,俗稱「喜簿」,以備將來還禮。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吉利,不送諧音不雅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男家要備宴酬謝賓客(多在宴前先下請帖,後再派專人敬請),博山叫作「待行人」。這天一般都要請親朋鄰居共同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叫「大總」,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大總」一般由懂這套禮儀的長者擔任。
搬送嫁妝、賀喜、宴請賓客這些習俗相沿至今。
娶 親
舊時娶親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義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建國後,迎親習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轎迎娶。50年代境內農村多用馬車,城區多用自行車,「送客」亦隨車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紅頭巾。還有以彩旗鼓樂為先導,秧歌隊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實行「革命」結婚,農村多以鋤、鐮、杴、钁為嫁妝;城區則以贈「紅寶書」為時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來用麵包車、小轎車迎娶的漸多。但一些禁忌、講究,如夜間娶親、持紅氈迎親、「頓性子」、鬧洞房、上喜墳等習俗仍沿襲至今。
夫婦「拜天地」之俗在農村一些地區仍保留。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結婚典禮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禮,主婚人、來賓、新人講話即大禮告成。進入80年代,又提倡舉行集體婚禮,新郎新娘們歡聚一堂,由單位領導當主婚人表示祝賀,分發喜糖、喜煙,此外還有「旅行結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須備席招待。當天返回的叫「回門」,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時,女家備禮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禮告成。這種「回門」、「住日子」的習俗依舊流傳。

Ⅳ 山東淄博地區過年風俗(詳細)

淄博過年獨特的風味小吃:過年家家戶戶做酥鍋,吃酥鍋.
大年三十晚上包餃子等到大年初一早上熱熟餃子吃餃子,這叫做年年有餘(魚).
正月十五用水蘿卜雕刻的花燈,蘿卜裡面放上蠟燭.賞燈
●臨淄的「蹴鞠」和「蹴鞠舞」

淄博市臨 淄區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都城長達800餘年,留下了大量文物遺跡,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墓就有150多座,東周殉馬坑、春秋殉車馬和齊國歷史博物館都享譽海內外。

現代足球起始於英國,但發端最早而又有確切文字記載的卻在中國。2005年5月21日,國際足聯總部向淄博市臨淄區頒發了足球起源地認定證書。據史料記載,西漢學者劉向在其《別錄》中寫道:「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戰國策》和《史記》中也分別留下了「蹴鞠」流行的記載。到了漢代,玩「蹴鞠」已蔚然成風。

「蹴鞠」是淄博的驕傲,不過這一技藝早已失傳,現代人只能在歷史煙塵之中勉強知道它的大概。記者在齊國歷史博物館看到,許多漢畫像石、畫像磚上就有表現女子「蹴鞠「的圖案。據介紹,這是一種以音樂伴奏為主的「蹴鞠舞」,踢時不受場地限制,表演者在音樂伴奏下踢出各種花樣。

另一種則是在球場上進行的以對抗性比賽為主的「蹴鞠」。這種比賽多是在專門的球場「蹴城」中進行,球場的兩端各有6個球門,叫做「蹴室」。根據東漢李尤《蹴城銘》一詩的描述,比賽時雙方各出6名守門員,並有正副裁判執法,還有一套競賽的法則,比賽具有相當激烈的對抗性,多盛行於軍隊的軍事訓練中。跟現代足球不同的是,它有好幾個球門,除了破門得分之外,動作也可以得分,博物館裡面復原的古代「蹴鞠」用球,類似現代壘球,不過要大上許多,沉甸甸的,沒一把子力氣,可踢不動。

●東周殉馬館

東周殉馬館是淄博最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跡之一。殉馬館本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的墓地,殉馬坑位於5號墓室的東、西、北三面,東西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寬5米,三面全長215米。據介紹,剛發掘出來的馬骨全部是雪白的,經空氣氧化之後現已變成了黃色。據專家考證,殉馬多數是6-7歲口的壯年馬,錘擊頭部讓馬處於昏迷狀態,然後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據說這些殉馬的主人是齊景公,他曾經因為愛馬死了,將養馬的人處死,用這么多馬來殉葬,令人覺得十分奢侈。這殉葬的600 多匹馬可裝備 150 多輛戰車,相當於一個小諸侯國的全部軍力了,可見當時齊國軍力的強盛。

更有意思的是殉馬坑位於幾米深的地下,而它的上面就是高速公路,參觀時記者甚至能聽到頭上汽車的賓士聲,下面的殉馬昂首側卧拉著戰車,彷彿還在戰鼓擂動之中拚命奔跑。由這些戰馬列成的軍陣,讓人聯想到秦兵馬俑,但這些殉馬要比秦兵馬俑還要早 280 多年,戰馬的骨化石比起陶俑、陶馬來,更加令人敬畏。

想了解齊文化,管仲紀念館和姜太公祠這兩處景點,能為遊人提供豐富的歷史知識。而中國古車博物館,則有各種發掘出土的車馬文物的復原模型。對沒有見過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人來說,這些千奇百怪而又用處不同的戰爭武器實在太笨重,怪不得當年攻城、守城雙方開戰動輒一年半載,現在看來,實在是太浪費人力物力。

淄博還有明清的古商街和蒲松齡紀念館。古商街是張藝謀電影《活著》的取景地,歷史原貌保存較好,而文學愛好者可能對蒲松齡紀念館比較感興趣。

Ⅳ 山東淄博有過小年的習俗嗎

有,但不是很重視,只是包個餃子,以前讓放鞭炮的時候還會放,現在不讓了,所以只是吃餃子

Ⅵ 淄博過年習俗

除夕要領壓歲,守夜

Ⅶ 淄博漢族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宗教習俗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飲食習慣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面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類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類型,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採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民族服飾
漢族的服飾在式樣上主要有上衣下裳連屬兩種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裝始終保留的鮮明特點。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又各有不同的特點。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革帶,帶端綴有帶鉤,下穿褲或腿裹"行膝"。婦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擺為圍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綜合以往歷代及西北、南方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袍衫多為圓領、窄袖,下擺長至膝或足。女子服裝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長裙,裙頭帶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五種正色 在服飾的色彩上,漢族視青、紅、皂、白、黃等五種顏色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但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往往天子權貴才能穿用。
圖案的表現方式 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採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圖案的表現方式,大致經歷了抽像、規范到寫實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簡煉、概括,抽像性強烈。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圖案日趨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紋樣布局嚴密。明清時期,已注重於寫實手法,各種動物、植物,往往被刻畫得細膩、逼真、栩栩如生,彷彿接采擷於現實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處理,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Ⅷ 山東淄博節日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三天,民間歡樂持續半月。

嚴格地說,春節是從初一零點開始的,但在這之前的幾天內,節日的歡樂氣氛就已籠罩了千家萬戶。一般人家都忙著做饅頭,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掃庭院,置辦新衣,以示辭舊迎新;買魚買肉,象徵年年有餘;農家多有磨漿做豆腐者,借諧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但在舊時,窮苦百姓多在此時出走躲債,俗稱「藏年」,有「過年如過關」之說。

此日凌晨即鳴放鞭炮,家家盡可能用三生菜(雞魚肉)祭天地神靈,迎接財神、喜神,以取「生財」之意。黎明前全家吃水餃,餃子多為素餡。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吃餃子時,水餃里多包上糖、花生、銅錢、紅棗、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氣。黎明後,晚輩開始向長輩拜年祝福,舊時要行跪拜禮,現在一般只問好,長輩備糖果相贈,並付給幼童「壓歲錢」,望幼兒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恙。同時鄰里之間還要相互串門拜年,主人皆以煙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來,機關團體開始盛行「團拜」。拜年活動經久不衰。

初一這天忌諱很多,一天不掃地,不打水,不動針線剪刀,飯食不燒、不烙,忌吃葷,意取吉利。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都要帶一些禮物,順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親朋之間相互宴請,恭賀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馬日」,此日一天不燒不烙,普遍是中午飯多為水餃。這天也叫「破五」,從這天起人們開始各項營生,商店多在這天開門營業,為開市大吉。

人日

正月初七日。舊時境內居民此日吃各種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時,一邊吃一邊用筷子或細楮棒(搗)牆角旮旯,同時念道「楮棒,楮棒,十個老鼠九個瞎,腦子成豆腐渣」。據說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要求清除鼠害的強烈願望。現在人們多已不過此節。

元宵節

正月十五,亦稱「上元節」。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觀賞燈火,故又稱「燈節」。一般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區主要街道張燈三個晚上。民間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避邪、治百病,故人們往往端著燈相互照照臉龐,還要照一照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燈節期間夜幕降臨,滿城燈火齊放異彩。屆時頃城出動,觀燈者人流如海。伴隨觀燈,還有形式各異的諸般雜耍:扭秧歌、舞龍燈、跑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間叫作「扮玩」,又叫「鬧元宵」。近年來的元宵燈會盛況空前,除了展出傳統的宮燈、紙燈外,扎制的各種機械化、自動化彩燈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為昔日所不及。

元宵節這天,城鄉人民有食「元宵」的習慣,即以糯米面為衣,以糖、青紅絲等做餡製成,狀若圓球,寓意全家團圓。

二月二

又叫「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諺語。舊時農村多有戶戶打「五穀囤」之俗,一般是於這一天的早晨,由當家人來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內撒成一圓圈,名曰囤,中間再放少許五穀即成,以祈豐年。這天採煤工人不下井,相邀暢飲於山野。建國後,此俗已廢,現在比較盛行的是炒蠍豆,據說吃了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把面萁子和蠍豆一塊炒。此外,現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寒食、清明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寒食這天禁火、冷食。歷史記載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時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是郊遊的好日子,舊俗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現已少見。新中國成立後,掃墓是清明這一節日的主要活動,民間多有上祖墳,給祖墳添土的風俗。機關、學校等團體多在這一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藉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清明這天人們有吃煮雞蛋的習慣,據說清明吃雞蛋眼睛亮。博山農家在清明這天還要煮上一鍋小米干飯讓牛飽餐一頓,以犒賞它一年的辛勞,謂之「飯牛」,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日一碗飯」之諺,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準打罵。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為民間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戶戶食粽子,門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小兒手足配五色線,叫拴命線,頸掛長命鎖,取意「長命」,手心、腳心、頭頂心抹上雄黃,以避病患。婦女、兒童多胸帶香荷包,系用花布縫制,內裝多種中草葯,帶在身上,據說可以驅瘟避邪。此俗今已漸廢,唯食粽子之風尚存。

雨節

農歷五月十三日,民間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博山、淄川有「五月十三,關老爺磨刀殺許三」的說法,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舊時這天一般舉行祈雨儀式,現多已不過此節。

過半年

農歷六月初一,農村多在當日用新麥磨麵包餃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意在感謝蒼天賜福取得夏季豐收。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則是意在讓祖先看到後人的勞動成果和「嘗鮮」。

天貺節

農歷六月初六,又叫曬衣節。過去人們在這天要把衣服和書籍拿出來晾曬,謂之「曬龍袍」。據說這天曬過的東西不生蟲。此日群眾還有吃「炒麵」之俗,即把新麥炒熟磨成麵粉,用水和紅糖調食,俗稱「吃炒麵」,傳說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氣。

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日多吃涼面。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日,又稱「七夕」,傳說該日晚為牛郎織女相會之夜。舊時多有少女深夜設香案向織女乞巧之俗,現基本廢除。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又叫「鬼節」。舊時當地有「請家前」之俗,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同時拔五穀(高粱、穀子、大豆、芝麻、黍子)各一株系為一束放於堂前,祭畢將「家前」送走,置五穀於大門上,寓意祈求豐年。淄川則寓以五穀為馬,好讓祖先騎著馬回去。現今「拔五穀」之風已廢,但祭祖尚存。

天醫節

農歷八月初一日,祀黃帝、歧伯。舊時民間有收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風俗。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採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時分用上等好墨研磨成汁,然後使筷子沾墨點兒童的心窩及四周,謂之「點百病」。民國26年續修的《博山縣志》載:「八月朔昧出取花上露洗目,謂去風熱、益清明。又,濡墨點小兒腹,謂可去腹疾」。現在此俗已廢。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此日家家都希望人月同圓,歸寧的婦女必須回婆家過節,故又稱「團圓節」,是民間普遍歡度的重大節日。節前親友就相互贈送月餅、水果等禮品,是舊時「追節」(指自定婚後男方按節饋送禮物與女方)習俗的演變。民國《淄川縣志》有「八月望日中秋節,……婚姻家饋瓜餅為應時物」的記載。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葯親朋之間所送的禮品日趨豐盛,品種增多。舊時,仲秋之夜,人們有拜月、賞月的習俗,在庭院中對月設香案,擺供品,稱「祭月」,拜後分食,合家歡宴賞月,謂之「圓月」,以示全家團圓。現在家庭多備酒宴歡度。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日,因古人視九為陽數,故叫重陽。舊時文人墨客多在此日登高飲酒或賞菊賦詩,民間多舉辦廟會,此日民間還有「追節」贈糕的習俗。民國《淄川縣志》載「重陽日,登高飲酒,作棗糕相饋送」。近年來,野外登高、趕廟會漸興。

十月一

農歷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為祖先捎去過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墳祭祖以外,還於傍晚到野外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祭祀,添「禦寒衣」。

冬至

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日群眾多食水餃,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據說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取「餃兒」諧音「膠耳」。

臘八日

農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日民間多用米、豆、棗、花生煮「臘八粥」食,據說吃了能增福。近年來又興腌「臘八蒜」,即把蒜浸於食醋中腌制,是春節吃水餃的佐料,此時蒜味稍酸,醋味微辣,十分可口。

辭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俗稱「過小年」,傳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故又稱「辭灶」。農家多以穀草、大豆置於灶前,表示給灶君喂馬,好讓灶君騎馬上天,一路順風。灶君像前供雜面、糖瓜(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並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少說是非話,多帶五穀糧」。供罷即將灶君像撕下,與紙錢、穀草一起燒掉,意味著送灶君上天了。至春節方重新貼灶君像。淄川在辭灶之後還有卜灶的習俗,即悄悄外出聽人說話以為休咎,此為古代鏡聽之遺,《聊齋志異》中有詳細記載。現在此風已止,唯吃雜面、糖瓜之俗尚存,同時家家戶戶開始置備年貨。外出者多在此日回家。

除夕

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又稱「歲除」,有除舊布新之意。舊時這一天有大門貼「門神」,中堂掛「財神」之俗,現多是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年畫,剪貼紅窗花。傍晚各家都舉行祭祖儀式,請「家前」回家過年,而後送「家前」於門外焚香燒紙,返回時須將攔門棍置於門前,意防鬼魂返入作崇。入夜,戶戶布燈於院中,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現在多是掛電燈。全家一起包水餃,吃團圓飯,意味著來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歡歡樂樂。除夕零點,家家鳴放鞭炮,辭舊歲,迎新春。近年來,除夕之夜更是熱鬧非凡,鞭炮齊鳴,響徹天空,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文藝晚會給家家帶來了歡歌笑語,全家團坐,傾壺歡飲,喜迎新春。

Ⅸ 想問一下山東淄博的結婚風俗都有哪些我是徐州人,老公是淄博人,他們家那邊好多風俗與我們不一樣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窮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訂 親

舊時又稱「送柬」或「換帖」,是雙方初步落實婚姻意圖的一種書面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再寫上吉祥的祝詞,以及「敬求金諾」、「恭侯金諾」之類表示求親的字樣,由媒人連同男家准備的衣料、首飾、化妝品、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即回帖,加「謹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字樣,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寶等作回禮,淄川則回以香、艾(意為相愛)、鹽(意為有緣)、麥(意有福),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臨淄則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齡,每歲1對)、茶碗1對、10雙高粱莛、9雙筷子作回禮,取意「十停九穩」。然後男家備席答謝媒人。
訂親這一習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雙方同意後,再由雙方家長出面走動,以示承認,並向女方贈送聘禮,即算訂婚。近年來,在部分人中要彩禮之風大盛。

擇 吉

即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一般男家須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婦」,女方將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紅紙寫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帶回男家,男方據此請卜人選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用大紅紙一式兩份寫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博山多習慣送錢一宗,叫「盒子鈔」,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辦嫁妝,留一部分給嫁女壓櫃子,叫「子孫錢」。桓台縣則慣以雞、魚、肉、菜、面、棗、栗子等,隨「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貼「禧」字,俗稱送「上頭盒」。「送日子」之後男女雙方即准備婚嫁物品,男家所縫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許棉籽,取「輩輩有子」之意;女家亦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幫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制錢、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貴子」。
如今,在一些比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結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這一習俗,許多禁忌也沿襲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選在「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結婚。

送嚴房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盆一架給女家,內裝酒、肉、栗、棗等物,皆為雙數,此後女家才派人「送嚴房」。從前的嫁妝,一般人家多是兩鋪兩蓋、桌椅、箱櫃、座鍾、臉盆等,貧窮者從簡,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無論貧富,「長命燈」一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現在有了電燈,也作為擺設照送不誤。嫁女妝奩內多貯棗、栗,謂之「早立子」(亦說取「夙興」、「慎栗」之義)。送取嚴房所用的工具皆飾以濃厚的吉慶色彩,所用的繩子要染一段紅色,用的車輛、扁擔、盒、櫃等要貼上寫有「喜」字的紅紙帖,底面用紅紙鋪墊,桌、椅、床、櫃等陪嫁木器上要掛以角形紅布等。這一日親朋鄰里多持禮品往賀,稱「賀喜」(舊時稱「添飯」),向待嫁的女子家裡送喜禮叫「 填箱」。禮品過去多以饅頭等食品相送,現多送現金、喜幛等。喜禮要一筆不漏地記入帳簿,俗稱「喜簿」,以備將來還禮。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吉利,不送諧音不雅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男家要備宴酬謝賓客(多在宴前先下請帖,後再派專人敬請),博山叫作「待行人」。這天一般都要請親朋鄰居共同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叫「大總」,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大總」一般由懂這套禮儀的長者擔任。
搬送嫁妝、賀喜、宴請賓客這些習俗相沿至今。

娶 親

舊時娶親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義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建國後,迎親習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轎迎娶。50年代境內農村多用馬車,城區多用自行車,「送客」亦隨車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紅頭巾。還有以彩旗鼓樂為先導,秧歌隊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實行「革命」結婚,農村多以鋤、鐮、杴、钁為嫁妝;城區則以贈「紅寶書」為時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來用麵包車、小轎車迎娶的漸多。但一些禁忌、講究,如夜間娶親、持紅氈迎親、「頓性子」、鬧洞房、上喜墳等習俗仍沿襲至今。
夫婦「拜天地」之俗在農村一些地區仍保留。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結婚典禮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禮,主婚人、來賓、新人講話即大禮告成。進入80年代,又提倡舉行集體婚禮,新郎新娘們歡聚一堂,由單位領導當主婚人表示祝賀,分發喜糖、喜煙,此外還有「旅行結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須備席招待。當天返回的叫「回門」,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時,女家備禮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禮告成。這種「回門」、「住日子」的習俗依舊流傳。

Ⅹ 淄博當地春節習俗

春節期間寫春聯、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是表達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風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昨天記者來到淄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長、書法家孫衍喜對記者說,春節掛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每到春節前,找孫會長索要對聯和福字的朋友絡繹不絕,「盡管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印刷對聯和福字琳琅滿目,但人們對原生態的手寫對聯和福字還是情有獨鍾。」記者在孫會長的辦公室里看到,寫好的福字和對聯鋪了一地。說話間,孫會長拿起毛筆開始潑墨揮毫,一會工夫幾個大大的福字呈現在記者面前。
孫會長介紹,淄博人過春節時請人寫福字拿回家,不許說買而要說「請」或「迎」福字到家,以示迎福到家,因張貼的地方不同貼法亦有不同,在傳統民俗中大門的門心、屋門、佛堂、院牆的福字都需正著貼,正貼可顯示鄭重端莊。
而對於如今倒貼福字寓意「福到了」的說法,孫會長介紹,不是在每個地方都可以倒著貼。倒著貼的多是指居家裡的水缸、臟水桶、垃圾箱以及廁所的馬桶,常倒著貼個小福字,為避諱把家中的福氣都倒掉,故巧妙地倒貼,當把臟水臟土向外倒時寓意「福到了」。

閱讀全文

與淄博生活習俗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