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通過示範練習,向幼兒傳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兒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我們通過正面示範,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了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幼兒去模仿、練習。如洗手:它的規則是飯前便後要洗手,洗得干凈,不留臟物。要求幼兒獨立自覺地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然很難,他們往往只會用水把手弄濕,就表示洗了。所以我們就教給洗手的正確方法,並示範整個洗手的過程:捲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臟物沖洗干凈,再用毛巾擦擦手,掛好毛巾。示範後再讓幼兒練習,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勞動技能與游戲相結合,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勞動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是較為合適的。如「系扣」訓練:我們利用布貼游戲的形式進行。首先將大樹和樹葉貼好,在適當的位子訂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顏色的水果,並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後讓幼兒給大樹繫上果實。諸如此類的訓練還有系小動物,系美麗的花等。幼兒興起盎然,很快就學會了。
三、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理能力的興趣。
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對於一些描述具體事物的生活現象的語言較易接受,因此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幼兒學習一些枯燥的勞動技能的興趣和願望。如疊手絹:我們先讓幼兒認識手邊有四條邊。再教幼兒疊手絹的方法:把手絹平放在桌上,兩手抓住其中的一條邊,一條邊說著:「我和對邊握握手」,將手絹向對邊折,幼兒也一邊學著一邊口裡喊著,一邊手裡疊著手絹,興趣濃厚。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刮大風啰!」將衣服甩在身後,報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里「。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
四、通過鼓勵,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意識。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如幼兒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幹,能自己扣上扣子。」接著糾正:「只是一顆小扣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生良好情緒,提高自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自理能力不斷提高。定期的評比,可以培養幼兒的堅持性、自覺性。我們在班上創設了「能乾的一雙手」專欄,根據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穿衣、扣鈕扣、穿鞋襪、取放點心杯、自己吃點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項內容用一具體圖畫表示。如:取放點心杯用一個杯子圖表示,並逐條向幼兒講述要求。達到
某項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紅五角星,誰得到的紅五角星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
五、通過家園配合,督促幼兒完成自我服務的勞動。
我們主要採用家長會、聯系冊、專欄、日常交流、觀摩等方法,加強家園配合。如學期初根據對幼兒的短期觀察,掌握幼兒自理能力發展的技能水平。根據教育大綱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兒本學期自理能力的課題計劃,列出表格填寫出具體掌握的勞動項目。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以取得家長的支持,達到家園教育方法一致、目標統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與保教人員交流,全面掌握幼兒勞動的情況,並以聯系冊、短暫的談話,專欄介紹等方式,與家長保持溝通,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提出配合的要求。學期末,我們通過幼兒自理能力發展水平的掌握的情況,再填寫表格。並以書面形式將幼兒的發展向家長匯報,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務程度,以便更好地與幼兒園配合,從而使幼兒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通過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們為幼兒組織了各種有益的教育活動。豐富、增長了幼兒自理能力的生活經驗和簡單的保護方法。實驗的結果使我們體會到: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生存的可靠保障。
㈡ 如何提高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利用兒歌,使幼兒願意自己動手來做事
小班幼兒年齡小,各種能力本來就弱,再加上在家裡事事都有別人為他們包辦代替,失去了許多做事的機會,小朋友們也養成了習慣,根本不願意動手做事情。每當上完廁所的時候,許多小朋友們就會喊:「老師、老師,幫我提褲子」。特別是午睡後起床的時候,更是喊聲一片,「老師、老師幫我穿衣服。」「老師、老師幫我穿鞋子」……有的小朋友本來是還可以動手的,聽見別的小朋友再叫,也不願意動手了,就坐在床上等老師來幫他。可是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邊讀邊做事,因此我們利用了這一特徵,為了讓幼兒願意自己動手做事,我們就編了一些好聽的兒歌,上完廁所後,就教幼兒念「毛衣捲起來,秋衣塞進褲子里,前面塞一塞,後面塞一塞,左面塞一塞,右面塞一塞,小褲子提一提,毛衣放下來.」幼兒邊念兒歌邊自己動手提褲子,一周下來,幼兒基本上都會提褲子了。比如穿衣時,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後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刮大風啰!」將衣服甩在身後,搭在身上;接著繼續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里」。讓幼兒手裡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我們讓幼兒在提褲子、洗手、進餐、脫衣服、穿衣服、穿鞋子時都非常開心的念著兒歌,通過一個月的練習,大部分幼兒都非常樂意自己動手做事了,還學會了許多的本領。
二、利用各種游戲,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就設計各種游戲,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在區角活動中我們設計了「給小動物餵食」,讓幼兒再給動物餵食使不僅鍛煉了小肌肉的發展,還學會了使用勺子的方法,還設計了「芭比時裝秀」,讓幼兒在給芭比娃娃換衣服時,學會了穿衣服、扣扣子的方法。當發現很多孩子不能區分鞋子的左右時,我們進行了「給鞋寶寶找朋友」這一活動,幫助幼兒掌握如何區分鞋子的左右。在親子活動中,我們設計了親子游戲「我為爸爸媽媽系圍巾」,幼兒和父母一起邊玩邊學會了系圍巾的方法。總之,我們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煉。
三、利用一日活動,讓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幼兒反復練習。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比如來園自己擺放自帶物品、上午喝牛奶自己插吸管、有鼻涕了自己去拿面巾紙擦乾凈、中午吃飯是自己動手吃完飯和菜……所有的環節和活動在這種「家」的情景中展開,以不同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參與、動手實踐,從而多維立體的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四、家園共育,達成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家園之間要及時溝通信息,交流看法,確定教育策略,協調實施針對性的教育。老師與家長加強日常聯系,達成一致目標,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設自己動手的條件,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並傳授給家長們一些教學技巧。在家園聯系欄里,我們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麼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我們還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系欄里,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裡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並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一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會生活自理是幼兒的必須要掌握的,在生活自理的過程中幼兒也會得到許多快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促進了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家庭幼兒園,社會都應該重視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果我們在家庭與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能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創設一個鍛煉的環境,挖掘一個鍛煉的空間,那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肯定是有益的,因此我認為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
㈢ 小班自理能力有哪些內容
①孩子入園前首先要有能力喂飽自己,即自己吃飯的能力。
②自己上廁所」的能力。
③自己穿脫衣服的能力。
④與人簡單溝通的能力。
小班能力培養: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
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
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提升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家創造機會,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
㈣ 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有哪些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較差,孩子沒有掌握自理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由於年齡偏小,小班都在三歲左右,在自理時都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父母不是教誨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到,導致孩子不會自理;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飯太慢會弄臟衣服而急於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為了讓幼兒盡快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奏,我們小一班進行了「幼兒自立能力培養」的訓練,在一系列活動中,嚴格遵從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注重個體差異,採用多種方法,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習慣
三歲兒童身體和手的基本動作已經比較自如了,能夠掌握各種大的動作和一些精細的動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練習要在此時抓緊培養。培養兒童生活自理的意義還不限於能力的形成,而在於自幼培養獨立和不依賴成人的性格。小班的生活能力是獨立用勺吃飯、用杯喝水、會漱口會洗手、會用水吞葯片、會扣大扣子、會自己睡覺蓋被、會大小便、會用衛生紙擦鼻涕……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幫助下幼兒獨立的做就可以漸漸學會,貴在放手讓幼兒練習,開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浪費時間,要有耐心,要讓幼兒在獨立做的過程中學會。家長們的包辦代替只能養成幼兒的笨手笨腳,還要利用兒童好模仿的特點,鼓勵兒童模仿大人的生活。除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外也可以利用游戲加以輔助練習,如扣扣子練習就可以讓幼兒脫下自己的衣服或媽媽的衣服練習解扣、系扣,給娃娃穿衣服,用勺給娃娃喂飯等。在培養生活能力時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進餐時就要養成飯粒不撒得滿桌滿地,吃飯時不玩玩具、不看書、不講故事的好習慣,又如睡覺前要小便,脫了衣服放在固定地方,不蒙頭睡覺、手裡不拿東西睡覺等好習慣。
㈤ 如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一日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就顯得十分的重要,那如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1通過示範,傳授自理能力的方法。初入幼兒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我們通過正面示範,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了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後讓幼兒去模仿、練習。2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自理能力的技能。把一些勞動技能與游戲相結合,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勞動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是較為合適的。如「系扣」訓練:我們利用布貼游戲的形式進行。幼兒感興趣自然很快就會學會。3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幼兒自理能力的興趣。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對於一些描述具體事物的生活現象的語言較易接受,因此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幼兒學習一些枯燥的勞動技能的興趣和願望。4通過鼓勵,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意識。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於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最微小的表現獨立性的願望。某項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紅五角星,誰得到的紅五角星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幹。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去做。5家長配合,督促幼兒平時自理能力鍛煉。家長要積極的跟幼兒園老師做配合,可以通過採用家長會、聯系冊、專欄、日常交流、觀摩等方法,加強家園配合。家長跟老師溝通達到家園教育方法一致、目標統一。想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務程度,以便更好地與幼兒園配合,從而使幼兒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㈥ 小班教研如何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
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幼兒工作者的責任。針對家庭中出現的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關鍵詞]幼兒;自理能力;家園溝通現在,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或怕麻煩而代替孩子做他們應該做的事,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有些家長缺少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們意識到如果能爭取家長的配合,幫助家長走出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方面的誤區,使幼兒在幼兒園培養的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得到鞏固和強化,則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時孩子在家庭中體驗到了親子交往的快樂,既可使親子之情得到升化,又可為幼兒獨立性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利用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針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我們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這一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一)家長要激發孩子的自理興趣,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有利於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事,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以幫助他們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激發自理的興趣是教育孩子樹立自理觀念的關鍵。隨著幼兒動作的發展,自我意識的增強,他們希望象成人一樣勞動,他們把勞動與游戲相混淆,而這種最初的勞動興趣往往被家長的拒絕而扼殺了!其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做得並不完美,家長,就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大也應給予鼓勵。如家長的一句「你真能幹」
人對孩子的動手應採取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體驗到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後所獲得的快樂,從而增強其做事的信心。
(二)家長應不失時機地為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和條件
孩子自理的機會時時處處都有,關鍵是家長是否願意放手。家長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家長應在生活中有計劃地安排幼兒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諸如吃飯、穿衣、游戲、睡覺等環節,本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學著做」的原則,只要沒有危險,都應讓他們去實踐,同時應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機會為幼兒提供練習的機會。
(三)正確看待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家長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及個體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3~4歲的幼兒可讓他們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疊被褥,洗手絹,自己整理玩具圖書等。5~6歲家長可讓他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讓孩子飯前擺放餐具,飯後幫助收拾飯桌,讓他們掃地、擦桌子、澆花等。父母除了必要的幫助以外,還應仔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不宜要求過高過嚴,孩子自然會有不同於昨天的今天。孩子是一點一點變化,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有效施教。
㈦ 淺談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一、在一日生活中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家長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問答或交談,豐富知識。如通過談話「我是中班了」、「我學會了新本領 」、「媽媽的小幫手」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在練習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動手能力和意識。
2、通過講故事「別說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觀看有關的電視節目等,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自己做,激發幼兒參與做的慾望。通過詩歌、看圖講述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
3、通過分辨不同行為(能自理的與不能自理的),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例如,為幼兒准備不同行為表現的各種圖片、錄像帶等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教師適當的講解圖片,然後問幼兒哪個圖片上的寶寶最棒,我們要向他學習哪種好的行為?還可以舉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較,來激發幼兒上進的意識。
4、幼兒的教育是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情況下進行的,特別是對於游戲和生活中的故事、兒歌等,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更濃,教師要抓住課堂教育的大好時機,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培養和練習,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例如,教學《勤勞的小蜜蜂》、《勞動最光榮》等故事和歌曲時,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思想,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認識基礎。再如,通過故事表演、音樂游戲等,可以使幼兒練習自我服務和幫助他人的技能。另外,對幼兒自我服務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兒歌或歌謠的形式加以灌輸,使幼兒先認知後實踐,最後形成能力。
二、在一日活動中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讓幼兒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幼兒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裡,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於樂,讓幼兒識得自理的方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如在教幼兒學習如何系鞋帶時,我們可以結合歌曲《系鞋帶》來進行:兩個好朋友,見面握握手,鑽進大洞口,用力拉耳朵,變成蝴蝶走。讓幼兒在歌曲的愉悅里,輕松自主地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行個別指導。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於沒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別。對於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准,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如在指導穿鞋的過程中,小班幼兒中要求在區分左右腳的基礎上把鞋穿好;大班幼兒不僅要正確區分左右腳,還要求正確系好鞋帶。再如有的幼兒自理能力發展不均衡,系鞋帶是弱項,我們就可以在系鞋帶的技巧方面給予更加耐心細致地個別指導。
3、秩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獲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後,要注意提高幼兒做事情的速度、質量等。如小班幼兒吃飯,開始可能會撒飯粒的情況,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練習,幼兒會逐漸正確掌握吃飯的技巧,少撒飯粒或不撒飯粒。
4、品嘗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在一日活動中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行為
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還要注意以後的鞏固練習。教師要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幼兒,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
1在生活活動中訓練幼兒的自理行為。入廁、盥洗、餐點無處不體現著幼兒生活自理的水平,我們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機,指導、監督幼兒的自理行為,使其形成習慣。如入廁後自覺整理好衣褲的習慣,餐前便後自覺正確洗手的習慣,點後正確漱口的習慣……,在區角活動中練習生活自理的技巧。活動區集娛樂、操作於一體,給幼兒提供了充分動手動腦的機會,我們要結合教育目標,計劃地投放材料,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掌握技巧、練習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區有計劃的投放系鞋帶的方法;投放各種豆豆,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另外,早操、午睡、戶外活動等都可以滲透生活自理的內容。
2、激發幼兒的好勝心,競爭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潑好動,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以激起他的好勝心,躍躍欲試。我們可以抓住幼兒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以競爭促發展,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如舉行「穿衣比賽」、「夾豆比賽」等。
3、讓幼兒由自我服務發展到為集體服務。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給幼兒擺餐具、發水果小點心等,讓幼兒不僅能生活自理,還會為集體服務、為他人服務,在培養自理能力的同時也塑造了幼兒優良的品質。
㈧ 淺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們,我們不僅要關注幼兒園內生活活動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也要重視對家庭教育相關方面進行研究和指導,提高家長素質,更新家長尤其是祖輩家長的育兒觀念,有效提高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從小班第一個學期,我班就同家長緊密配合,加強家教指導,共同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通過幾個月的家園合作,探索到了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一些途徑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既是幼兒成長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諧家庭氛圍的需要。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只要幼兒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結合家園同心,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自理能力的培養要持之以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也不是學會了就可以放鬆要求的,要堅持不懈。作為家長,態度應該是:幼兒是否學會都要沉住氣,讓他們自己去做,家長可以在旁保護、指導,幼兒能做的事情一定讓他們自己去做,大人不能包辦,這就有助於鍛煉幼兒的意志,增強幼兒克服困難的信心。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幼兒樹立好的榜樣。因此,家庭和幼兒園應保持教育的一致,互相配合支持,才是有利於幼兒良好發展的教育合力。
㈨ 小班幼兒應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兒應學會順利地進行盥洗、入廁、進餐、午睡。
要學會自己獨立地上廁所,不要家人的陪伴。
2.進餐的時候要會自己吃飯,而不是家長地餵食。
3.明白飯前便後要洗手,時刻數理健康的意識。
4.明白勞累要休息的道理,學會每天中午午睡,有益於孩童成長。
拓展資料:
培養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增強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首先,通過正面教育樹立幼兒正確的自理意識。小班幼兒的自理意識並不是很強,在這個階段他們還不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的做,其主動性較為薄弱。對此,教師應及早給小班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激發幼兒自理能力的興趣。由於幼兒的主動性不強,所以幼兒對主動做事的意願也就比較薄弱。此時,教師可以舉行一些類似自理能力大賽的活動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游戲、比賽是幼兒較喜歡的方式,在游戲中學習也是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運用這種比賽的形式更容易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其中,在比賽中鍛煉其自理能力。
2.教給小班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第一,教師與家長可採用正面示範的方法。其次小班時期,幼兒的模仿力很強,教師一定要給予幼兒正確、積極的示範,在老師給出示範之後,他們會跟著老師去做,在模仿中學習。
第二,採用寓教於樂的方法。可以將小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寓於游戲之中或者兒歌之中。對於小班幼兒來說簡短通俗的兒歌是很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的。例如:在每次洗手時都讓幼兒邊洗手邊念兒歌,通過兒歌的學習,孩子們在洗手時都能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第三,在區域活動中練習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便於幼兒更好的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教師可以在區角中為幼兒准備相關的材料,提供給幼兒練習。在練習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耐心等等。
3.為小班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家長在家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來調動幼兒做事的興趣。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還包括家庭每位成員之間教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