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紀錄片《上山》——平凡人的奇跡:讓荒山換綠顏
紀錄片《上山》講述了一個平凡人不平凡的經歷和歲月。他與他妻子的執著,朴實,專一改變了一座大山的面貌。
這個男人叫何建平,曾經當過兩年兵,退伍後轉業到小政府單位上班。幾年後,因為單位改制,他下了崗,於是開始了在旁人眼裡「一意孤行」的為不可為之事,無論是妻子家人的反對,還是外界的質疑都沒撼動他的一件事。2001年,周至縣下崗職工何建平隻身一人來到距縣城20里遠的紅旗村駱峪鄉,承包了7000畝荒山。這一年他三十二歲,承包年限直到他70歲。 可以說,他的一生都「交代」在這座山上,「交代」給這座山了。
山是真正的荒山,灰敗的暗黃色而鮮有綠色,也沒有適合交通工具的道路。他抱著把荒山變綠山的信心上了山,當然也懷揣著將來能靠山養活自己,甚至收獲甚豐的朴實想法。
一個人一雙手,兩個人兩雙手,幾乎沒什麼持續的資金支援就想把7000畝荒山變綠?似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一切都是個巨大的未知數,甚至像是個黑洞吞噬著所有。
何建平說他一有錢就投進去,也不知道投了多少錢了。四處借錢,到處借錢。就算跟人說好了什麼時候來拿錢,到時候去了卻發現人家鎖門全走了。就這樣的日子一直重復。妻子小芳原來在山下縣城打工,因為好歹能賺點錢投到山上維持生計。而後來,縣政府知道這回事,給夫妻兩人辦了低保,小芳才也上了山,燒飯,放羊,種樹,一起幹活。
山上有一塊是戰友林,何建平邀請當年一起當過兵的戰數肢培友們來栽下的板栗樹,十三年後的如今已經掛果結了板栗。
十三年後的今天,山是怎麼一副面貌,何建平夫婦又是怎樣的生活呢?隨著鏡頭,我們可以看到荒山換新顏,整片綠色,鬱郁蔥蔥。妻子小芳趕著羊,說現在五十頭羊,今年想增加到八十頭。雖然口袋沒怎麼鼓起來,好歹可以不四處借錢,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了。山上還養了幾頭豬,肥頭大耳胖軀,都是喝著羊奶長大的 。因為山上路不好,羊奶賣不出,只能喂豬了。 豬也不好養,容易跟野豬跑了。原來山上只有很少的野豬,現在薯唯也多起來了,還有那種取麝香的麝子等不少野生動物。鏡頭里,不少色彩,形狀各異的鳥兒時常停歇在樹梢,這里已經變成它們的安樂窩。
山羊生病了,何建平自己上馬充當獸醫,他坦言必需自己學會了自己上啊,畢竟獸醫太貴了。去市場上買種羊,也只能買小隻的便宜的。「大的貴,要5500一隻呢。我們兩只才1100。」
一開始的獨自上山的時光,何建平養了兩只狗為伴,山裡的歲月孤寂啊,沒有人說話,也沒有娛樂,有的是這滿目的蒼涼。
小芳也上山之後,女兒佳佳就住在縣城的爺爺奶奶家上學。多年來,只有寒暑假才會上來。如今,佳佳中考,何建平騎摩托車載妻子小芳下山陪伴女兒考試。按小芳的話是,陪陪她,陪陪她,多年不在女兒身邊,心中也有所愧疚。而女兒也是有所埋怨,「怎麼能好,開始他們常吵架。」多年後的佳佳也開始慢慢釋懷, 「肯定也會想像以後有多麼多麼好,但是只要父親覺得自己值就行。」 另言,高考之後出去上大學,也不會回來干這行的。
小時候的佳佳歡快地在山上,揮著鞭趕著羊,大喊「羊回來!羊回來!」,而長大後佳佳已不覺得大山對她有太多吸引力,按母親小芳的話說「沒辦法,畢竟山上沒電視機的。」 他們山上的小屋十來年都只能點煤油燈的。
何建平在山間勞作,揮動著電鋸除草,辟出一條能走人的路來,說道:「以前用刀割,要一天半才能開出條路;現在用機器,一天就能弄完,人也輕松許多。」
正如俗話說,要致富,先通路。坑窪的道路仍然是制約著他們生活的一塊短板。今年山上核桃結好果,本來想請人來幫忙收果的,但是因為下暴雨,山上發了山洪把路都沖泥濘了沖壞了,所以只能夫妻倆自己動手爬上樹採摘。妻子小芳惋惜地說「好多都被蟲子蛀壞掉了。」
夫妻倆在破屋生活了多年,十三年後的如今終於可以新建個磚瓦平房。建新房在農村是大事,鄉里鄉鄰都來幫忙。何建平把淘來的舊門框放在背面砌上去,他說舊的便宜嘛。回憶起過去飢哪,他說一開始的時候也有人偷樹偷果子,現在基本都沒有什麼人偷了,滿懷著欣慰和笑意的表情。
何建平期待著有一天,山青了,山裡條件也好了的時候,他們朋友們和家屬能來山裡度假,小孩子們放鬆嬉戲,吃著山間的野果蔬菜和野雞蛋,喝著羊奶,嚼著豬頭肉,體驗著大自然的魅力,使這里成為讓人嚮往的地方。
我也期待著這么一天的到來。
㈡ 有一個節目 講的是 一群城裡孩子去大山生活一段時間,誰知道叫什麼,急
是衫答前《變形計》吧。
變形計是湖南衛視2006年推或清出的一檔大型生活角色互換節目,以紀錄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號稱「新生態紀錄片」。這檔節目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尋找熱點中的當局人物,安排他們進行互換人生體驗,參與節目的雙方就在七天之中互舉喚換角色,體驗對方的生活。節目全程每天24小時跟拍,粗加剪輯後即以原生態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