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作文如何尋找素材,把握素材,利用素材
尋找素材,其實很容易——就是聽故事
你聽過的(記住的)故事越多,你可以使用的素材就越多
利用素材,其實很簡單——就是舉例子
把你能記得的,和作文主題最接近最類似的故事拿鏈滾出來舉例子
把握素材,就要稍微花一點心思了——就是篩選攔首故事
也許有幾個故事都和作文主題相類似(都能用),你要挑選出最能說明問題的故事來舉例子
根據文章篇幅,根據素材的力度,選擇一個簡喚數例子詳細描述,或者3個例子層層遞進
⑵ 怎樣從生活中選擇作文素材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作文素材
生活與作文是統一的,肆跡生活作文是寓於生活教育之中的。但現實卻是作文教學手段花樣百出,有讓學生抄作文書的,有讓學生背作文的,有完全讓學生根據一個固定模式瞎編作文的——只要能寫出優美語句,不在乎是否寫自己的心裡話,都評價為好作文。學生也訓練出了抄寫的能力,卻喪失了自己組織語言,自我表達,寫自己內心世界的能力。作文成了編文。學生作文嚴重的脫離了學生的生活。《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了「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要求,所以我對學生的寫作內容要求是必須寫身邊的生活,在選擇材料上的策略是:
第一,選自己親身裂喊並經歷的事。如:主題班會、隊會、學校組織的活動、家裡參與的勞動。每次活動前我都向學生提出一些明確的觀察和反思要求,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反思、學會寫作。
第二,選自己看到、觀察到的現象。如:家鄉環境的變化、家鄉季節的變化、校園環境的變化滲伏、季節特點、城市面貌、周圍發生的事,只有親身體會才會有感而發,也才會真情表達。
第三,選體現時代特徵的事。如:2008 年北京奧運會、汶川地震、酒泉風能、酒泉環境變化、酒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教師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抓住時代特徵,感悟時代氣息。
第四,選組織開展的節日。如:春節家裡和社會都組織了哪些活動「,五一、六一、十一」學校的活動———節日是學生最歡樂的時間,也是學生印象深刻的時間,但教師要交給學生們可融入活動、體驗活動的思維。
⑶ 寫作文時候怎樣提取生活中的素材
一、生活鮮活,寫點真實素材。
作文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反映,真實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的材料要真實可靠,真人真事,合理合情。我們寫作時,要選擇自己熟悉的那些真實可信的題材,不要忽略身邊的事情,學會挖掘身邊的題材,懂得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如河北省中考優秀作文《點滴真情令我感動》一文,就是從生活中的點滴真事出發,抒發了自己從中受到的感動。只要我們細細感受生活,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寫起,這些「小花」一定會使我們的文章充滿濃濃的人情味。一位同學寫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乎蔽骨折住進了醫院,腿上打著厚厚的石膏,不能動彈,爸媽不在身邊時,我常偷偷流淚洞頃大,是護士李阿姨帶著一臉陽光般燦爛的微笑走進了我的世界,以後的日子像流水般歡快的流過,在李阿姨燦爛的微笑里,我忘記了病痛,只記得那個夏季充滿了燦爛的陽光」,這樣的文章,哪一位讀者不為之感動呢?
二、生活具體,寫點新鮮素材。
生活中的我們有喜、怒、哀、樂,具有獨特的情感和體驗。我們把這些別人沒有寫過或很少寫過的新人、新事、新情況、新風尚、新經驗、新思想、新觀念的材料用進作文,就會給人耳目一新。比如有一位考生虛構了一個皇帝選妃子的故事,「我」高高地坐在金鑾寶殿上,眾大臣獻上無數女子,胖瘦高低不一,「我」不知哪個為美,於是,各位大臣爭相陳述自己所獻女子的美之所在,「我」感到他們的答案都是對的,於是「我」挑肥揀瘦一番,最終答應都收下了。這樣的故事素材格調未免太俗氣,太缺乏時代和生活氣息了,自然就不新鮮了。
三、生活豐富,寫點典型素材。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選擇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質的素材來納豎寫,要選擇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質和鮮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來寫,才會表現出鮮明的中心思想,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每天都可能發生交通事故,不是合理解決,就是發生糾紛,大多數學生會認為這是太平常的事情了,有什麼可寫的!可是有位學生在《記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中先是抓住事件中媽媽和那位叔叔一番誠摯的對話:「『我沒事,你先走吧!』說著,媽媽還勉強活動一下腳,叔叔猶豫了一下,隨後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名片,還想說什麼,就被媽媽制止了。」小作者把叔叔誠懇的態度、媽媽的寬容寫得細致如微,感人至深,讓讀者感到真實可信。因此,從平時積累的素材中選擇典型材料,能從平凡中見偉大。
四、生活生動,寫點意外素材。
生活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也有風浪,也有險灘。把生活中的那些意外之事寫進文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個很經典的民間傳說:有位老太太做壽,子孫們請來風流才子唐伯虎為她題詩,全家老少及親友都來欣賞。唐伯虎揮筆寫下了第一句「這個婆娘不是人」,滿座皆驚;寫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眾人由吃驚轉為喝彩;寫了第三句「兒孫個個都是賊」,眾人又由喝彩轉為憤怒;寫完最後一句「偷得蟠桃奉至尊」,人人拍案叫絕。這正是「意外」造成的奇妙效果。
總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平時留心生活,留意觀察,留神「有價值的」生活素材,我們一定在筆下流淌富有生活底蘊的美文! 這是我對生活素材的來源的總結,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走進生活尋找寫作素材
走進生活大舞台 尋找作文好素材。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地語言文字表述出來。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學生的生活越豐富,作文的內容才能越充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從豐富學生生活,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積累,多儲備,作文時才不會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無情可抒,才會有真情實感的優秀篇章誕生。
一、在學校生活中尋找素材
小學生對學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課堂上的啟發誘導,激勵表揚,課間活動中的嬉戲玩耍無一不是寫作的素材。老師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抓住契機進行引導,使這些情景在學生筆下生花。
(1)結合課文,發揮合理想像
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小學生想像力豐富,如能稍加引導,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創造性作文便應運而生。現行教材里很多課文都是作者細致觀察的結果。我們可以利用課文,引導學生對有關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擴展或接受。既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落實了創造力的培養。如學完《狐狸與烏鴉》這課後,知曉了這對鄰居之間出現了裂痕,那以後如何相處呢?為此進行續編故事。經過大膽的想像,同學們圍繞狐狸抓住烏鴉想報仇的心理再騙烏鴉一次;狐狸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與烏鴉和好如初;烏鴉把狐狸告到「動物法庭」,山羊法官出面調停,烏鴉終獲賠償等構思進行創作。讀完這一篇篇構思新穎、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我不禁為他們的創造力智慧的閃光而驕傲。再如,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這類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文章後,會對同齡人產生深深的同情,我利用這種情感動力,讓學生展開想像。接續課文寫下去:《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鄉下爺爺收到信後》。既深化了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進行了寫作訓練,還培養了創造想像能力。
(2)課間活動,多留心觀察積累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為了滿足孩子好動的內在需求,以提供作文素材,便組織學生開展系列的'課間活動。以活動的直接感受激發學生敏銳的想像力,以活動的趣味喚起學生表達的願望。課間雖只有短短的十分鍾,但對活潑可愛的孩子來說,課間十分鍾的校園可謂是沸騰的校園。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開展文藝、體育、科技等活動。作文指導課上,學生先回憶口述活動的情景,再寫下來。如學生寫《記一次乒乓球賽》時,因為他們參加了比賽,觀察了比賽,真情實感流露在字里行間,參賽的同學把比賽過程、緊張心情,寫得非常具體,做到了言之有物;觀看的同學描寫了扣人心弦的激戰場面,贊美了雙方的拼搏精神。
二、在家庭生活中用心積累
小學生除上學外,其餘的時間一般都在家庭度過。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練習寫人的文章,可寫父母、親人。寫事的文章,可寫家庭趣事或家務勞動。而現在各行業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使更多的人忘我工作。因此,工作的壓力與疲勞使他們在與子女的感情上有的缺乏溝通,我經常告誡學生,回家多關心體貼父母,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組織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既創設了親情氛圍,增長了知識,以為創作提供了好的素材。如國慶節假日期間,我建議學生精心准備後,召開一次家庭聯誼會。有的模仿《直通悉尼》欄目設計了關於「奧運知識知多少」智力賽,由孩子純真的心來碰撞那一顆顆早已在商海之戰中,雄派御巧心激情被利慾好處淹沒的,激發他們的愛國熱誠。有的設計「親情問答」,其中問媽媽,奶奶今年多少歲;問爸爸,外婆最大的心願是什麼等系列必答題,把對父母長輩的關心從簡單的問題提出,引起大人的深深思考。我今年的語文有多少篇課文,要學多少個生字?不經意的提問也為整天為生計奔波勞累的父母在百忙之中也要關心關心孩子提個醒兒。還有的進行文藝表演等。有的還設計《我學會了……》(一項家務活)、《為奶奶過生日》、《幫爸爸戒煙》等活動,來作為寫作素材。
三、在社會生活中開闊視野
社會是個大課堂。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經常帶領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開闊視野。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參觀工廠,考察市場,為烈塵鍵軍屬、孤寡老人做好事,參加公益勞動,「手拉手」獻愛心,游覽風景區等活動。如:開展帶學生到大自然中進行找尋春天、體驗夏天拆毀、領略秋天、欣賞冬天的系列活動,從天空、田野、村莊、人們來描繪四季的美景。其中的《春天來了》因為到郊外看了山崗、田野、花草、樹木的變化,那一幅花紅柳綠、水響鳥啼的春景圖在學生稚嫩的筆下油然而生。那清澈的江水、翻飛的燕子、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柳枝無不展示勃勃生機。游覽四溪風景區。學生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聽山間小鳥清脆的鳴叫,看山上猿猴輕快地攀越,摸路旁青翠的秀竹,賞迷人的土家歌舞,撐竹筏小舟於青山綠水中嬉戲……回來後,《土家族歌舞表演》、《竹排水中央》、《三吊水瀑布》、《青青翠竹》等作文紛紛誕生。開展了「我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的活動,寫出的《一件有意義的事》不再虛假,矯揉造作。進行了野餐活動,在大自然空曠的草地上放風箏、開故事會、進行文藝表演,《玩得最開心的一次》洋洋灑灑近千言,其中一篇還登在《小學生學習報》上,極大的調動了創作的熱情。
實踐證明,引導學生搜集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效果十分明顯。一年來,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縣作文竟賽或徵文活動,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如果我們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以主人翁的態度去參與生活,在生活的大舞台去積極尋找積累作文素材,真正提高學生作文能力不再是一句空話。
⑸ 寫作獲取素材的4個途徑
寫作素材的第一個來源:自己的閱歷。
每個人從小到大身邊都發生了很多很多事,但是當我們寫作的時候卻發現,即使想到自己腦仁疼,還是無從下手。可有的人寫自己的經歷確是娓娓道來。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覺得,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記錄的習慣。寫日記,寫微博相當於每天對自己生活的一個復盤。沒有復盤的大腦記憶就像是遲笑帆散亂一堆的沙子一樣,當我們升叢需要時,零零碎碎的東西毫無章法。保持記錄,相當於每天對生活做了復盤,當我們下手寫作的時候,邏輯清晰,素材可以信手拈來。
所以想要寫好文章,平時一定要做好積累,大家可以把小秘密寫在日記本上,把更多的感悟寫寫微博,寫都是未來文章的點滴素材。
寫作素材第2個來源呢,是觀察。
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說過:「在生活中,美是到處都有的,但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2019年秋天的時候,有一次朋友送來幾張菊花展的門票。周末的時間我就滿懷期待的去帶著家人去了菊花展參觀。但是剛去的時候我就失望了,零零散散的幾處花壇,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種花的海洋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心情頗為失落。來都來了,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懶散的開始看了起來。忽然看到白白的一朵菊花,還挺漂亮的,一會兒又發現竟然有綠色的菊花。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發現了很多以前沒留意品種。參觀結束後,拍照發到朋友圈,沒想到那條朋友圈竟然打破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點贊記錄。大家紛紛要地址。其實我感覺他們肯定去過更多更美的一些地方,但是他們為什麼會想去我拍的地方呢?因為那天的旅行,我是帶著心帶著眼睛去旅行的。
寫作素材的第三個來源:思考
前段時間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告訴你一個秘密,這個世界上有後悔葯》。這篇文章就是我看過電影《土撥鼠之日》,進行的一些思考,對我個人的一些感悟。碼雹其實我們生活中,不管是自己經歷的,還是聊天的,亦或者是看的電影,用心思考就會有很多的感悟。積累起來就是我們寫作的素材。
寫作素材的第四個來源:閱讀
多多閱讀,可以給我們帶來知識,這一點相信對大家都是毋庸置疑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記得我高中的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平凡的世界》。那年高考,看到作文題目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平凡世界裡面的種種情節和人生哲理。所以,寫高考作文的時候,結合了我對平凡世界的一些素材和理解開始寫了起來。從來視寫作為洪水猛獸的我,那場作文竟然寫得酣暢淋漓。
寫作就是書面化的生活,想寫好東西的朋友們,一定要有一顆懂生活的心❤
⑹ 如何發現生活寫作素材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總抱怨"兩點一線"的生活太單調,無內容可寫。其實生活中並不缺少寫作素材,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只要留心觀察和細心體會,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就會寫出體驗獨特、情感真摯、感悟深刻的佳作來。正如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的,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樓層: 1 [思路分析]作文題為「發現」,並允許你在題目的前邊或後邊任意加詞語,形成新的題目。該作文題目落實了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並確實達到了「寫作不設審題障礙,要淡化文體要求,鼓勵學生 *** 情實感賣伍」的目的。 乍一看該題目,你可能一銷配帆時會感到無素材可寫,似乎自己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但如果拓展一下思路,便會發現可寫的新的題目及內容很多。 (一)可寫成記敘文。 1、從父母、師長的愛考慮。很多同學寫了這一方面,題目也豐富多彩。如:《我發現讀懂父親很難》;《我發現幸福就在身邊》;《我發現了媽媽(老師)的白發》;《那個雨夜,我發現失去了愛》;《我發現媽媽很疼我》;《愛心的發現》,等等,題目的多樣性賦予了內容的多樣性,同學們可寫出很多感人的文章。 2、從思想行為方面考慮。如:《發現做好人真難》;《我發現我好窮(思想上)》;《良心的發現》;《我發現能戰勝自己》,等等。 3、從學習方面考慮。如:《我發現了讀書的奧秘》;《我發現高三生活真累》;《考場上的發現》,等等。 4、從時間、地點考慮命題。如:《17歲的發現》;《最近的發現》;《雨中的發現》;《前天晚上,我發現了彗星》,等等。 5、從校園生活考慮命題。如:《我發現了校園生活的美》;《發現落葉》;《有花有刺——生活中的發現》,等等。 6、從科技幻想(夢想)方面考慮。如:《不同尋常的發現》;《偶然的發現》;《我發現了「新大陸」》;《21世紀的新發現》;《我發現了科學的奧妙》;《意外的發現》,等等。 7、從別人角度考慮。如:《媽媽發現了我的日記》;《他的新發現》,等等。 虧雹8、從其他方面考慮。可寫:《缺少發現》;《逆境中的發現》;《小小的發現》;《艱難的發現》;《發現得太晚了》,等等。 (二)可寫成議論文。 擬定新的論文題目可以開拓議論的視野。 如:《要善於發現問題》;《發現是成功的必要前提》;《發現自我》;《重在發現》;《有感於發現》;《發現——創新》;《發現和奮斗》等等。 當然,該作文題也可寫成說明文,如介紹所發現的某種物品的特徵、功用等等。 三、從中得到啟示 1、批改中發現了眾多的寫師長、父母之愛的文章,該方面的內容容易寫,但不易寫好,如果寫,應寫得巧一點、結構上新一點,如範文一《發現……》。 2、最容易打開思路的方面是寫幻想(或夢想)。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內容的限制,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如:神秘的發現;奇怪的發現;夢的發現;科學新發現;我發現了外星人。如例文二《意外的發現》可為引玉之磚。但要注意的是,本身如果沒有科幻方面知識的積累和寫作的 *** ,切不可亂用科幻形式寫作。 3、平時訓練時,同學們應注意審題,開拓思路,見到新的題目後能迅速地和自己熟悉的材料掛上鉤。這樣,寫作就會變難為易。 4、該類文題雖然同學們有話可說,但也易於給大家造成誤解,以為作文不必下大的功夫就可得一般或較好的分數。因為該類題目可寫的內容太多,面太寬。這實在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今後的作文題趨勢可能是:既讓學生有話可說,又要經過平時刻苦訓練才能寫好,真正能反映出學生的寫作水平。 [解題過程] 發現……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情在不斷地被我發現著…… 媽媽是個非常愛干凈的人。洗衣服是寧可不吃不睡也非做不可的「工作」,她把臟衣服放在洗衣板上,揉呀,搓呀,時時不用沾滿泡沫的手擦擦額上的汗捶捶發酸的腰。媽媽洗衣的情景,猶如電影里的一個鏡頭,不斷地「播放」著。終於有一天,我拿著自己的臟手帕,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地去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手帕洗干凈了,我吁了一口氣。這時,我發現早已倚在門邊的媽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爸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經常了解我的學習情況,可他從不陪讀,也不檢查作業。他總說:「我相信孩子。」我聽了這話,精神上有了一種莫名的動力——一定要好好學。我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這一切。當我把大紅的證書捧給爸爸時,我發現,不愛笑的爸爸臉上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 奶奶七十多歲了,她非常疼愛我,姑姑來看望她時,總會帶來許多好吃的東西,而奶奶總是捨不得自己吃。她說:「讓我的乖孫女吃吧,好長大個子。」我明白奶奶對我的愛。於是我拚命地投稿,用得來的稿費買了一袋奶粉,當我把奶粉放在奶奶眼前時,我發現她那本已混濁的眼睛裡閃出晶瑩的淚花。 發
⑺ 寫作文怎樣收集素材
如何收集作文素材俗話說:「巧基帶婦難為無米之炊。」
作文亦如此,平時頭腦空空,臨場作文哪來「下鍋之米」 ?作文要做到內容充實,有意蘊,就離不開一定的材料做支撐。如果平時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積累,手中的材料陳舊、貧乏,作文則不能給人新穎而充實的感覺,結果可想而知。
那麼,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如何收集作文素材呢? 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用心體驗生活,這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有人認為,當今的中學生生活單調,缺乏體驗,所以作文時才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這種看法有失偏頗。
我們中學生並不缺少生活,也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對生活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索。正如羅丹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因此,我們要學著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從細處做起,時時處處別忘觀察,點點滴滴加以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隨時記錄下來,哪怕只是一個梗概,對寫好作文也是有幫助的。
例如06年廣東高考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有考生以自己的媽媽為「心中的天使」,寫媽媽如何做人,如何有一顆善良的心,自己又如何以媽媽為榜樣,努力雕刻自我。又如06年上海的高考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有考生寫父親手中拿了一大束紅紅的康乃馨來醫院看「我」,樣子笨拙而滑稽,當「我」問父親「您這花是給我的?」這一問,父親灶森反倒有點緊張,兩只手不停地換著拿花,臉上泛起了紅暈,慌亂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是父親交代為什麼要買花,將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憨憨地排列每朵花的順序」,「我」被感搏辯蘆動著,「眼淚卻終於不爭氣地流了一滿臉」。這兩篇作文都取材於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感情真摯,語言朴實,內涵豐富,人物心路歷程清晰可見,一些細節描寫尤為出色。
我們根據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親身經歷過的題材所寫出的文章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其中對親身感受的內容寫得十分具體,而從其它角度寫出的文章則顯得略有些淡薄。
其原因關鍵在於親身經歷過的,有真情實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和事,值得我們去觀察和了解。
如親朋好友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穿著打扮,為人處世,性格情趣等等。舉例而言,在觀察周圍同學時,你會發現,同樣是中學生,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性格特點就有不同;由於經濟狀況的差異,生活方式也不一樣。
這些同學的性格特點、為人處事方式、語言風格等,均千差萬別。總之,他們身上折射出各種閃光點,本身就是一個材料寶庫,關鍵看你是否做了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泉,也是寫作的源泉。我們應該學會觀察生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去發現,去感悟,這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
留心觀察當今時代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把握時代的脈搏,收集新鮮材料。高中生隨著高考壓力的日益繁重,看的課外書少了,關注的周邊信息少了,了解到的家事、國事、天下事少了,這樣體現在我們作文中的材料也少了,特別是較新鮮,有創意,能打動閱讀者的材料幾乎不見了。
而我們常說的作文創造性體現在內容上不單是觀點新,同樣重要的是用新穎的材料去陳述、去烘托有創意的觀點。因此,建議同學們要「兩耳多聽窗外事,一心要讀時事書」。
雖然時間短,任務重,材料的積累工作我們仍然一刻也不能放鬆。我們作文要迎合閱卷老師的口味,人之常情,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一顆關注國計民生的心,都有一片了解國際時事的熱情。
不難發現以開闊的眼光,思辯的意識討論現實社會問題的作文往往能得高分。例如:由於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一些城鎮的職工在經受了下崗的陣痛後,改變了就業觀點,找到能較好發揮自己的特長的職業,重新上崗。
針對這種情況,一位學生經過仔細觀察重新上崗職工的精神面貌,體察重新上崗職工的心理狀態,了解重新上崗職工的工作狀況和新的生活方式後,在作文中這樣寫道:「下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崗』。我媽媽敢於正視現實,迎難而上,面對生活的挑戰,她不怨天憂人,更不悲觀失望,而是尋找機遇,用做個體戶再就業的方式,為自己開辟一條光明大道。
我要為她鼓掌,我要為她喝彩。」這位同學因為深入生活,細心觀察,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形成了獨特的看法,所以寫出了真實感人的文章。
又如,06年的一篇廣東高考滿分作文《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中,考生很好地引入了05年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李春燕等人的事例。「因為愛,洪戰輝成了家喻戶曉的感動中國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實的行動,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愛心又充滿責任心的「天使」。
他不因貧窮,不因父親是精神病患者,而丟棄父親抱養的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他帶著「妹妹」上大學,他不願意接受捐助或施捨,他吃苦耐勞地掙錢,替父親負起家庭的責任。窮困算不了什麼,苦難也只是一種磨練。
只要還有愛,天使為什麼雕琢不出來呢?」 「為了鄉親們的健康,她常常免費為付不起葯費的病人治病。丈夫勸她離鄉進城打工去,可她捨不得離開需要她治病救命的鄉親。
鄉親。
1.認真審題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題目。題目常常是文章的高度濃縮。一篇文章縱有千言萬語,若濃縮成一二百字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若濃縮成幾個字就是文章的題目。
離題,是文章的最大毛病。
審題,必須從構成題目的每個詞入手,理解題目對文章作了哪些規定和限制。比如《課餘生活給我帶來了樂趣》,要抓住課餘生活、樂趣這些詞
2、要有明確中心
文章的中心,就體現了我們對某人或事物的認識,表達某種感受,也是寫文章的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中心要明確。歌頌什麼,批評什麼,應該一目瞭然,毫不含糊。
中心要正確。要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去描寫人和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避免中心過多。
3、內容和形式要有新意
總是跟在別人後面,別人則么些,我也則么寫這是最糟糕的。應為每個人的思想認識,思考的方式,生活環境和經歷不可能一樣。
寫作活動,要求把自己生活中觀察和感受到的東西,通過大腦的特殊加工,租界內成一片全新的文章,這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假如總是重復別人寫過的內容,習作水平永遠不可能提高這種文章也沒人想去讀,這樣的寫作是沒有意義的。
4、認真寫好我的感受
有些人寫文章時,常常因為所寫的內容缺乏切身體驗,只重視敘事和狀物,不太善於表達感受,忙忙完晨一篇習作,結果總是乾巴巴的。
第一,要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對所寫的內容經常要問一問自己:「這時候我在想什麼?」「我覺得怎麼樣?」
第二,作文要思考怎樣把我的感受在文中體現出來
第三,初稿寫出以後,要反復、認真的修改,看看有沒有把我的感受寫具體
第四,在平時閱讀書時,要認真學習哪些優秀反問是怎樣表達感受的對文中感人的要多讀,邊讀邊體會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對一名寫作者而言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有其必要,除了題主「想引用時找不到」的情況,精心收集的素材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前面有位朋友提到「重要的事絕對不會忘記」,這話絕對正確,但是……我們不是只會用到重要的資料啊!一個驚悚的真實故事、一篇振聾發聵的文章、一份去年學術研究成果、一個特別犀利的段子、一兩句發人深省的錦言妙語……當我們在特定情境下驚覺其重要性,這些內容可能已從我們的記憶中遠去。以Jack的看法,每個人都該准備兩個「庫」,其中之一就是「素材庫」。
(另外一個有機會再說)積攢這些素材,不是為了滿足我們收藏的癖好,而是為了之後閱讀參考、為了歸納提高,為了之後作為寫作的材料。
下面是個人之見,高中作文多為議論文,因此論據顯得由為重要,關於搜集論據(也就是LZ所說的素材)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
1。關注新聞。當初幾乎每個語文老師都這樣告我們,因為新聞貼近現實,是考場上選取論據的主要來源之一。
2。多看名人故事。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小故事可以找零碎時間看,中國古代文人還可以適當搜集他們的名句,考試中運用1下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3。看一本名人傳記。這個辦法比較取巧,但也很實用,因為一個名人傳記會包含很多方面,因此試用用多種題材。
4。最後就是不太建議的一種方法——買書。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高中作文素材精選一類的書,但這樣會容易寫作文時使用雷同的論據,使效果大打折扣。
現在市面上高考作文素材書很多,就算背下來也很難在考場上用上,原因就是這些素材是別人整理的,不是你自己的整理的,所以你對其印象不深。
因此要整理素材,你的素材來源就不能再是這些經別人整理過的素材,而是自己動手。因為高考作文出題變化快,立意多樣,單單靠「誠信類」「堅強類」這些來分類素材,很容易使你對素材的理解變得片面,因此我建議你按人物分,分為政治家、藝術家、軍事家等等,目的就是方便整理記憶,找出各類「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現在寫作常用的以及比較少用但是又出名的),去網路他的事跡,然後自己摘錄下來,在旁邊做筆記:這件事可以表現此人什麼品質,可以論證什麼觀點,順帶記下一些此人的語錄(如果有的話)。
這樣你就能有效地積累很多素材,並且印象深刻,在考場上能比較快派上用場。(純手打,好累,有不解請追問)。
多看新聞、還有感動中國的節目、另外時事政事要知道,素材就在這些題材里,也是最新鮮、最有說服力的。名言名句都可以背幾個用得頻繁的,不必太多,太多很亂寫錯了就沒用的。事例不要是經常大多數同學都寫得出的,因為老師評卷,一個事例熟到他們看到都煩,你的作文也就突不出來了。名人可以不是古代詩人、學者,也可以是某個明星、某個很多人知道的人卻不了解他真實事跡的。作文要多練筆,可以在QQ的簽名(或其他可以記錄的XX)每天寫一寫一些句子,把句子寫得動人一些,平時可以看一些小說里那些作家的寫作語句,現在好多人在空間、微博上經常會有一些喜歡發表感言、心情、作詩作詞的。。你都可以摘抄下來,讓你的作文更有時代的味道,不會「無句可寫」。
身邊的點滴就是你寫作的最好素材,多觀察、多看、多記、多思考,一定有不少的收獲。
一、學會觀察。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我們要善於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素材。魯迅先生說:「如要寫作,第一要觀察。」因此,要積累材料,首先要學會觀察。
1、走進大自然。大自然的山川草木、花鳥蟲魚、風雨雷電、江河湖海……為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寶貴資源,用心感受,就會有所發現。面對很不起眼的白蝴蝶,作家劉白羽寫得多麼精彩:
「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紗似的翅膀,兩根黑色的須向前伸展著,兩點黑漆似的眼睛,幾只像絲一樣的細腳。可是這種細小的小生靈,它飛出來是為了尋覓什麼呢?在這陰晴不定的天氣里,它表現出尋求著何等非凡的勇氣。」
一隻小小的蝴蝶,就其全貌才分為四部分:翅膀、須、眼睛、腳。為什麼作者寫來那麼活靈活現呢?因為作者用心觀察它,調動各種感官去描寫它。有觸覺和視覺的:黑色的、漆黑似的、像絲一樣細的,既生動形象,又富有感情。在作者的筆下,白蝴蝶不再是小動物,而是勇敢的探索者。如果同學們也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用這種狀寫全貌的方法,寫一隻螞蟻背負過重的食物,寫一棵嫩芽在早春里萌發,寫一片樹葉在細雨中紛飛……不就同樣可以表現出他們有滋有味、生動活潑的世界了嗎?
2、走進生活。觀察身邊的喜怒哀樂,留心身邊事物的起因發展,同學們一定會獲得第一手寫作材料。生活就是作文,處處留心,時時在意,擷取生活的浪花,皆成文章。以「我」的眼睛和心靈來觸摸升華中的人、事、物、景,「我」是目睹者、感知者,必然會對他們進行個性化的解讀、體驗和感知,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少一些虛情假意,多一絲真誠,多一份感情。某位同學在《給媽媽洗腳》中寫道:「我細細察看母親的腳,是那樣粗糙,那一道道皺痕雕刻著吃苦的紀錄,那一層層老繭,是母親因庫勞作的見證……」這些發自肺腑的話語,如果沒有親身體會和用心觀察,能寫出來嗎?
二、善於搜集。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多:報刊、廣播、電視、網路、中文名著等等。可搜集的內容也很多:名言警句、優美詩文、精彩語段、詩詞歌賦等等。只要善於搜集,便能開拓視野,豐富自己的寫作資源庫。
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可以嘗試這些一些文章賞析類的小作文。如閱讀《十三歲的際遇》,我們就可以搜集到許多精美的抒情段式。
1、呼告式抒情段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了,我似乎應該對你說點什麼,北大。不是已經和你朝夕相處整整兩年了嗎?不是幾經長成婷婷少女、就要度過自己16歲生日了嗎?但平時常在嘴邊的歌這會兒全都沉默了。
2、比喻式抒情段
我常想,北大九十億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她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像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的風景變幻,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著代代相傳的舵手和船工。
除了以上兩種抒情式段落之外,還有排比式抒情段、反問式抒情段、想像式抒情段。據此,我們可以寫成一篇短文,就叫《我說中的抒情》。
三、注重積累。寫作中,一定要把觀察、搜集到的材料積累下來,同時加以分類整理,就能為己所用。
如對立論文開頭的方法,就可以歸類整理:
1、點題開頭法。文章開篇就緊扣標題,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如《談骨氣》。
2、故事開頭法。用生活實例開頭,引發興趣,生發道理,如《哨子》。
3、設問開頭法。如《失敗是個未知數》。
4、對比開頭法。如《反對自由主義》,作者把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進行對比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
像這樣對材料進行分類整理,既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有可以引發我們對問題作深入細致的研究,以便寫出科學、有分量的文章。在對材料的歸類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才能發現生活事件和人情物理中的美點、亮點,為我們寫作提供用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