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春節的習俗
各地春節習俗——北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2日 來源:中華農歷網
【字體:大 中 小】
臘月家家事兒多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回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臘月初一,大街上賣粥果者排成市場。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其次則肥野雞、關東魚、野貓、野鶩、腌臘肉、鐵雀兒、饊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張、樓子庄元寶。初十以後則賣衛畫、門神、掛錢、金銀箔、錁子黃錢、銷金倒酉、馬子燒紙、玻璃鏡、窗戶眼。廿日之後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時供給神馬用的。又有賣窯器者,銅銀換瓷碗,京城之香爐燭台;悶葫蘆,小兒籍以存錢;支鍋瓦,灶口用為助爨。至廿五日以後則賣芝麻秸、松柏枝、南蒼術以供「煨歲」之用。臘月諸物價錢都比平日貴些,所以才有「臘月水土貴三分」的諺語。老年人到了這時,總要勸後輩謹慎花錢,於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諺。
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備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臘八粥,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塘、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掛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洗凈器皿,終夜經營,到天明時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並用紅棗、核桃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
臘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運水貯內窯,太液池起冰貯雪池冰窯,開門運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立桿,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婦女於內室,掃除爐灶,以凈泥塗飾,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於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全體執行放公假。此後,梨園戲館擇日封台,八班合演,至來歲元旦則賜福開戲。上學的兒童,在「封印」之後塾師也讓放假,謂之「放學年」。
廿五日至除夕傳說為「亂歲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歲暮,將一年吃剩的葯,拋棄在門外,並將所收集的葯方,放一起燒掉,這叫「丟百病」。
在爐內燒松枝、柏葉、南蒼術、吉祥丹,名曰:「煨歲」。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兒
除夕,人們蟒袍補褂四齣拜訪親友,謂之「辭歲」。家人叩拜尊長,也叫:「辭歲」。新婚的夫婦必須要到岳父家辭歲,否則為不恭。
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這叫「踩歲」。
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到朝,祝賀元旦。此時爆竹聲如擊浪轟雷,傳遍朝野,徹夜不停。更夾雜著撥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真是好聽。「土民之家,新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鍺帛畢,昧爽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闔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葯窗,謁影窗,具柬賀節。」如果路上遇到親友,則施禮,繼而祝曰:「新禧納福」。「至於酬酢之具,則鏤花會果為茶,十錦火鍋共饌,湯點則鵝油方補,豬肉饅首,江米糕,黃黍;酒餚則腌雞臘肉,糟鷺鳳魚,野雞爪,鹿兔脯;果品則松榛蓮慶,桃杏瓜仁,栗棗枝圓,楂糕耿餅,青枝葡萄,白子崗榴,秋波梨,蘋波果,獅柑鳳桔,橙片楊梅。雜以海錯山珍,家淆市點。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得好「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馬喧嘩,歡樂終日,真可以說是極一時之勝」。
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松柏枝,綴以金錢、棗、栗、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能撤去。(謂之「年飯」)取松柏枝中較大的,插在瓶中,綴以古錢、元寶、石榴花等就是「搖錢樹」。
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給小孩的,也叫「壓歲錢」,錢肆取錢用的「貼」叫「票子」。每屆歲除,凡是富貴之家以銀換錢的,都用彩箋書寫,是為「紅票兒」。取華美吉祥之意。
凡是賣花的,稱熏治之花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饋贈。牡丹呈艷,金桔垂黃,滿座芬芳,溫香撲鼻,三春艷治,盡在一堂」所以人們又叫它「堂花」。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擺長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諸天神聖全圖。「百分」之前,陳設蜜供一層,叫「全供」。供上簽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著燒香,到燈節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地桌」。
走進家家戶戶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紙炮。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所吃的東西,如:百事大吉盒兒,由柿餅、荔枝、龍眼、栗子、熟棗等裝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紙不斷至丈余,供於祖前,謂之「阡張」,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門口,疾呼接貼,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數無須和主人面談。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燈一向集中於前門內的「六部」,叫:「六部燈」,以「工部」的燈最為人稱道。冰燈,飛禽走獸、世間百態,製作得非常工巧。
燈市從前集中在東、西四牌樓,後來移到廊房頭條。
琉璃廠每於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貨雲集,燈屏琉璃,萬盞棚懸,玉軸牙簽,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鎮街。更有「秦樓楚館偏笙歌,寶馬香車游士女」。也是舊京年節一景。
⑵ 民風民俗 資料
各地民風民俗:(供參考)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
•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桃花源上接五強溪,下連武陵,相傳是古代秦人躲逃連年戰亂和苛捐兵役的避難之所。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自勞自食,繁衍子孫,獨成一方風水。至今這里古撲的民風民俗,仍展示著她作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莊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數十戶人家,他們大都姓秦,因此該村也叫秦人村。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進洞避亂的古代秦人的後裔?沒有誰去做具體的考證,反正一個「秦」字貫古今,他們的衣食住行習俗確實與當今現代社會風尚有許多不同。
衣: 以前這里人們的衣料全為家織土布。各家備有紡車、織機,自產棉花,自紡自織,織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蘭或灰或紫的顏色。衣裳多為自家製做,將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針一線用手工連綴。也有上門做衣的裁縫,一個灰包,幾根針,幾絡線,一雙形似當今帶把小鋁鍋的生鐵熨斗就是他們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樣是男為封襟衣。女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褲子全為大折襠褲,4尺大的褲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繫上布帶。如今,村裡年輕人的服式與洞外人的幾乎沒什麼兩樣,但不少老年人仍穿著對襟衣,大件衣,折襠褲。不過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紡土織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選。去村裡走走,仍可尋見木製的紡車和織機。雖然這些都閑置不再用,但也展示著歷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縫紉機的今天,村裡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縫。
食:當然是主食大米,與洞外的村民幾乎沒什麼兩樣。這里所指的「食」,是專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裡的村民們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風車。碟子圓形,有上下兩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間有一硬木軸,上扇繞木軸在下扇上轉動。上下兩扇磨擦的面有規則地嵌有許多硬木片以為齒,齒縫間用黃土夯緊將齒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將殼肅去粗殼。用碟子加工時將稻殼堆在上扇盛殼的容斗內,以人力推動上扇轉動,稻殼通過木齒磨擦,從上下礧面的縫隙間灑下去了粗殼的糙米。糙米再經過石碓加工便成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機器加工的,但村裡仍有作坊可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確實有的村民原來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們(特別是老年人)認為,這比機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質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籬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獨立,確是「雞犬兩相聞」。屋內存設簡陋,石板木塊是凳,木板相拼為床,葫蘆(俗稱蘆瓜)剖開成瓢,磚頭砌壘即灶。如今茅屋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牆,仍具古代遺風。家家戶戶雖然有了電視機、電冰箱,那剖開的蘆瓜瓢卻一脈相沿。
行:秦人村雖緊臨國道,但村裡不通公路,在田園上縱橫交織的是阡陌交通田園上的這些阡陌並非說優於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確也有它的優點。它透著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濕氣,赤腳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溫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脈膊的跳動。
版納民居
民居建築是某個民族一定社會歷史時期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也是傳統文化的縮影。西雙版納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的民居建築,因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以及人口、經濟、宗教、科技、思想等社會環境的影響,有著多種不同的形式和建築風格。
雅桑木底蓋竹樓
遠古時候,傣家人沒有房子住,只能住山洞,是一個叫帕雅桑木底的人學會建蓋房子後,才教大家建蓋傣家竹樓的。
次,下大雨了,帕雅桑木底躲在一棵大樹下避雨。他看見身旁一片片簸箕大的麻芋葉擋住了雨點,芋葉下面是乾的。他想到,人也可以搭起芋葉一般的窩棚來避雨,於是,他用樹枝搭起一個棚架,上面蓋上樹葉、茅草,蓋成一個平頂窩棚。他從山洞搬出來,住到窩棚裡面。
不久,一陣大雨降下,樹葉和茅草擋不住雨水,雨停了,屋內還不停地漏下水來,沒有一點乾的地方。帕雅桑木底只能搬回山洞住。
一次,帕雅桑木底帶著一隻狗上山打獵。又下大雨了,他躲在大樹根下避雨,而那隻狗卻撐著前腿坐在地上,昂著頭,尾巴拖在地上。雨水順著成斜坡形的狗毛往下流,狗胸前的地面卻是乾的。帕雅桑木底又想到蓋一間屋面是斜坡的屋子來避雨。他砍來兩高兩矮四棵樹杈栽在地上,用樹葉、茅草蓋成一個斜坡屋面,前邊高,後邊矮,讓雨水順斜坡往下流。因為是學看狗坐地的姿勢蓋的房,桑木底把房子叫「杜瑪些」,即狗頭窩鋪的意思。桑木底從山洞搬出來,住進「杜瑪些」。老天又下雨了,雨水順著斜坡屋面流下,屋內是乾的。後來,又刮風又下雨,雨滴被風吹成歪腳雨,飄落到屋內,流到地面的雨水也流入屋內,屋內又全是水了。帕雅桑木底覺得「杜瑪些」還是不好,但又想不出要蓋一種什麼樣的房子。
天王帕雅英看到帕雅桑木底不停地蓋房,受了感動,決心給他指點。一天,下著雨,天王帕雅英變成一隻美麗的鳳凰飛下人間,落在帕雅桑木底面前,對他說:「你看看我的兩只翅膀吧,看它能不能遮風擋雨。」鳳凰立定兩只長腳,把雙翅微微向兩邊伸開,形成一個「介」字形的姿勢。帕雅桑木底聽見鳳凰會說話,吃了一驚。他雙手合掌,對鳳凰拜了一拜,認真觀察雨水如何順著雙翅和頸毛、尾巴流下,鳳凰身下地面是乾的。帕雅桑木底邊看邊想,決心蓋一間象雨中站立的鳳凰式樣的房子。
帕雅桑木底砍來許多樹木劈成柱子,割來茅草編成草排。這房子立在柱腳上,分上下兩層,人住上層,不會受潮。屋脊像鳳凰展翅,左一廈右一廈,前一廈後一廈,都是斜坡形,可擋四面雨水。這種高腳竹樓果然能遮風避雨,桑木底住在裡面,十分舒適,他給這種房子起個名字叫「轟恨」(傣語:鳳凰起飛)。
帕雅桑木底蓋成了「轟恨」之後,傣族家人紛紛來向他學蓋房。從此,一家又一家,一寨又一寨的傣家竹樓蓋起來了,人們都從山洞搬進了高腳竹樓。
傣家人住上竹樓之後,一直沒有忘記建房始祖帕雅桑木底。為了紀念帕雅桑木底的功績,傣族把樓房改了名,由「轟恨」改稱「恨帕雅桑木底」,這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
贊哈唱歌驅魔賀新房
在傣族村寨,無論哪一家新房落成,都要要舉辦賀新房活動,其中少不了請贊哈(歌手)來唱歌賀新房。你知道這個習俗的來歷嗎?它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大江里住著一條蛟龍,這條蛟龍每年都要到天宮遊玩一次。蛟龍藉以登天的是一棵筆直高大的埋波那樹。這棵樹長在江岸邊的一個大土堆上,蛟龍派蛇魔烏沙拉兩夫婦倆專門為他看守這棵大樹。
一個夏天的中午,太陽火辣辣地蒸烤著大地,烏沙拉丙夫婦藉以藏身的那個土洞也熱得像一個大火塘。蛇魔夫婦以為這樣熱的天氣不會有人來砍樹,就爬出土洞,放心地去江中洗澡去了。
恰在這時,一個名叫帕雅桑木底的人冒著酷熱,到山上砍蓋新房的柱子。他看到土堆上那棵高大筆直的埋波那樹,實在是最好的木料了,便把樹砍倒,抬回去做新房的柱子。
蛇魔烏沙拉丙夫婦在江水裡痛痛快快地洗了半天澡,才返回他倆住的土洞。他倆發現土堆上的蛟龍登天樹被砍走了,嚇得愣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陣,他倆決定一定要去把樹找回來。公蛇魔對母蛇魔說:「你往東邊找,我往西邊找,說什麼也得把龍王的登天梯找回來!」
那公蛇魔往西邊爬了一百約(約:傣族長度單位),母蛇魔也往東爬了一百約,他倆 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蛟龍登天的那棵埋波那樹。
兩個蛇魔碰面之後,一刻也不敢在家停留,又急忙分頭到南邊和北邊去找。母蛇魔往南邊爬了二百約之後,看到一個村寨。只見寨子里人聲嘈雜,叫叫喊喊正在蓋新房。母蛇魔見寨子人多,便鑽進草叢,觀察正在建蓋的那間新房,仔細察看新房的每一根木料。她突然發現立在新房中間那根中柱正是自己和丈夫尋找的那棵埋波那樹。母蛇魔急忙趕回家去告訴丈夫自己的發現。公蛇魔一聽,便高興地說:「好,下午好好休息,等天黑以後,我倆去把那棵柱子拔出來栽在土堆之上。」
天黑下來了,母蛇魔帶著公蛇魔往村寨爬去。他倆找到那間新房,便一上一下地纏住那根中柱,想用力把它拔出來拖走。可是,木柱的根端深埋在土洞中,身上的孔洞里也穿斗著不少橫木,十分牢固。他倆一直拔到天亮也無法把柱子拔出來。
天亮了,帕雅桑木底一家把行李什物從舊房中搬出來,要搬到新房中去。他們走進新房,發現有兩條大蛇纏繞在中柱上。那兩條大蛇見人來一點兒也不害怕,仍緊緊地纏在木柱上。帕雅桑木底拿起一根竹棍要去打那兩條蛇,那兩條蛇也不逃走,而是順著柱子爬上去,纏繞在木柱的頂端再也不下來。
帕雅桑木底正在無計可施時,鄉親們簇擁著兩位贊哈一起趕來祝賀新房落成。贊哈走上竹樓,唱了幾句祝福的歌,樂得鄉親們「水水水」地歡呼起來。歡呼聲震天動地,嚇得纏在中柱頂端那兩條大蛇掉下地面來,沒命地爬出房子,躲進了草叢中。帕雅桑木底一家就搬進了新房。
從此以後,傣族人家每當新房落成,房主人一定置辦酒席請鄉親們來賀新房,而且一定要請贊哈來歌唱,以便用歌聲把房中的邪魔趕去,讓新房主人一家平安幸福。
動物們幫助帕雅桑木底蓋竹樓
傣家竹樓的屋子架上,有著不少部件是動物肢體的名稱,什麼「狗脊背」、「白鷺翅膀」,什麼「象舌頭」、「貓下巴」……要問這些名稱的來由,還得聽聽這古老的傳說。
帕雅桑木底原以狩獵為生,平時對狗、貓、雀、獸十分喜愛。後來,他把捕到的飛禽走獸都飼養起來,在他的住房附近,處處是小鳥的窩、動物的巢穴。
有一年,勐巴納西地方一連下了幾個月的大雨,平地變成了汪洋,帕雅桑木底的竹樓被洪水淹沒了。他急忙扎了一張竹筏,撐上一根竹竿在洪水中逃命。不少動物在洪水中拚命掙扎,天上的飛鳥也被暴雨打落在洪水中。帕雅桑木底可憐那些飛禽走獸,便從洪水中把它們救上竹筏,運到洪水淹不到的高坡上放生。
不知過了多少晝夜,風停了,雨停了,洪水退了,大地重新露了出來。帕雅桑木底回到原先居住的地方,竹樓不知被洪水沖到哪裡去了。得重新蓋一間住房,他開始砍木料,劈柱子,割茅草。被帕雅桑木底從洪水中救出的那些小動物知道救命恩人在蓋新房,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助他。動物們在一塊商量之後,都願意從自己身上拿出一樣東西來安在桑木底的屋架上,幫助他迅速蓋好新房,以報答救命之恩。小猴子把自己的脖子和頭獻出來給桑木底做「環垛」(木錘),大象獻出舌頭做「寧掌」(竹樓部件),螞蝗把身子獻給桑木底作拴草排的扎篾,烏龜願躺在樓梯腳下做「丁補」(竹樓部件),老龍願把身子作樓梯,團魚獻出鱉甲給帕雅桑木底做籬笆,白鷺獻出雙翅作草排,狗獻出脊背,小貓獻出下巴,老鼠也獻出尾巴;燕子和麻雀則飛到山上為帕雅桑木底抬來茅草蓋屋脊……所有的動物都為帕雅桑木底蓋新竹樓獻出一部份軀體,為他出力。由於動物們的全力幫助,帕雅桑木底很快就蓋好竹樓。
從那以後,帕雅桑木底把動物們所獻出的東西全記在蓋竹樓的圖樣上,傳給後人。所以,竹樓的屋架上便出現了「狗脊背」、「貓下巴」「象舌頭」、「白鷺翅」等名稱。人們還往往在竹樓的樓梯上刻龍頭圖案,以紀念老龍的獻身精神。
⑶ 關於杭州節日的民風民俗
老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走馬燈。
1、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
杭州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弦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杭州人統稱為亂劈柴。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龍燈又稱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龍的崇拜。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
1人在前用綉球斗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龍燈是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節日傳統燈彩。相傳龍是吉祥的傾向,因此民間每逢春節、元宵節、燈會、廟會及豐收年,都舉行舞龍燈的活動。
一般用竹、木、紙、布紮成,節數不等,均為單數。其形象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火龍」、「青龍」。「白龍」、「黃龍」,每節內能燃燒燭的稱「龍燈」。
⑷ 張家港的民風民俗
張家港民俗文化特色及其成因探析
張家港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南部地區就有人類活動。西晉太康二年(281),境內設置暨陽縣,縣治楊舍鎮。在千年流淌的歷史長河中,張家港人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而且創造了燦爛的精神文明,包括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從筆者所了解的相關資料和社會實際看,擇其要者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8個方面:
一、重教興學
自古以來,張家港民間就有重教興學、讀書上進之風。《楊舍堡城志》曰:「步趨聖賢,砥礪名節,士之上者也;修身好學,士之次者也;能文知名,士之下者也。」 境內名門望族無不以知書達禮、耕讀傳家為立身之本,紛紛辦私塾,設義學,建書院,以儒家經典教育子孫。普通老百姓也以家有「讀書聲、織布聲、小孩哭聲」為評判家庭興旺的表象依據。較為典型的,以妙橋金家村為例,明清期間即有「二十餘井井井流甘,一百餘家家家識字」之說,翁同和有詩贊金村「馬隊文人集,牛行舊德多。笘畢家家墨,機絲處處梭」,其重教興學之風可見一斑
重教興學之風孕育了一大批躋身仕途的達官貴人。唐宋至清末,境內共出了2名狀元、1名榜眼、4名探花、數百名進士。其中,章卿趙氏自宋至清出了37名進士,歷御鹿苑錢氏明代有「一門九進士」之譽,清代康乾年間港口蔣氏出了父子宰相。境內官至大學士、尚書、御史、巡撫、總督者代不乏人。重教興學之風還造就了一大批擅長經史文學、工於書畫篆刻、精通醫學音樂的名彥碩儒,事跡載於國史或方誌,這里不再贅述
重教興學的社會風尚在境內代代相傳,從未斷絕。延至當代,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沙洲沿江地區。解放前,這一地區長江洪災頻發,百姓生活困苦;五六十年代,普通農民生活水平僅在溫飽線上下徘徊,但人民群眾篤信讀書,渴望「書包翻身」,寧願「住草房、吃麥粞、喝腌菜豆瓣湯」,勒緊褲帶也要千方百計供子女讀書。一批貧寒子弟通過勤奮苦學,成為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在張家港6名中科院院士中,合興曹楚南、三興章申、兆豐薛永祺,都來自貧窮的沙洲地區。在張家港籍正教授級的知識分子中,沙洲片的子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二、忠勇報國
張家港地處江尾海頭,系由海入江之咽喉,兵家必爭之要沖。頻繁的戰亂給境內百姓帶來巨大災難,也造就了港城人民抗禦外侮、不畏權奸、忠勇報國的一代民風。面對強敵險境,無論士大夫還是老百姓,均同仇敵愾,前赴後繼,在悲壯激烈的戰斗中,「慷慨捐軀者有之,從容赴義者有之,若男懷屈子之誠、女抱蟂姬之烈者,更不勝屈指」。
南宋建炎三年(1129),韓世忠率兵駐防江陰、常熟一線,深得境內百姓擁戴,軍民和衷共濟,合力抗金,留下了馬嘶橋、茯苓山、慶韓鎮、弄里芹菜等古跡和傳說。開僖年間(1205~1207)權臣韓侂胄兵敗師潰,引得金兵自渦森爛跡口直逼江淮。我市南沙丘家埭人丘崇時任江淮宣撫使,率部奮力抗敵,親自督陣,終於使金兵未能越江淮防線一步,成為一代抗金名將,鄉人引以為自豪
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屢犯江南,我市河陽橋人錢泮(官江西參政)、邵舍人徐察(官太醫院吏目)在三丈浦與倭寇血戰,壯烈犧牲,參與戰斗的數十名鄉親均慷慨捐軀,無一人苟且偷生。楊舍人許蓉率家丁鄉兵,在楊舍一帶同倭寇多次決戰,雖家園被毀而鬥志不減。在建造抗倭工程楊舍堡城的過程中,江陰縣令為經費嚴重匱乏而一籌莫展,又是在許蓉首倡下,楊舍及其周圍的士民百姓慷慨捐資、義務出工,僅90天即完成這一曠世工程,顯示了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抗禦外敵的民意民心和愛國愛鄉、精忠報國的傳統意識。
明代萬曆、天啟年間,閹黨專權,楊舍及其周圍地區在朝為官的東林黨人繆昌期、李應升、黃昭、貢安甫拍案而起,以死抗爭,最終青史留名,成為鄉里先賢忠勇報國又一典範。清代學者葉廷甲贊曰:「吾江清淑所鍾,蔚為人文,如前朝名賢焯著寰宇內,貢公生華士,黃公生楊舍,李公生赤岸,繆公生白鹿,百餘年中賢豪挺此並生,都在楊舍二十里而近,可謂盛矣。"
清代順治乙酉(1645),江陰典史閻應元抗清,守城81日,城內外殉難14萬餘人。張家港境內挺身參戰、城破死義者不計其數,僅白鹿鄉東興里繆氏一門,就有17人同時捐軀,「子死父、婦死夫、弟死兄、仆死主,無不視死如歸」。
三、務實興業
張家港境內著姓大族,大多自晉唐以來從外鄉遷入。考其家譜,除章卿趙氏、楊舍郭氏等少數幾家是先祖來此當官任職而占籍外,其他均因政局動盪、流離輾轉,或為養家糊口、四處謀生,最後定居到此。正因為如此,這些家庭都安分守己,勤勉持家,腳踏實地,艱苦創業,由此形成務實興業之風
以龐氏為例,其始遷祖百源公於元末明初從吳江來到塘橋,僅是背井離鄉、身無余資的一介平民。初在潘姓豆腐店幫佣,入贅為婿,後靠幾代經商,家業大振,至清代中葉始登科奪魁,遂成望族。葉氏始遷祖愛山公,於明代萬曆年間從浙江壽昌挑了一付草葯擔子到楊舍定居,靠廣結善緣,耕讀傳家,其後裔始興旺發達,江陰最大的藏書樓葉氏靜觀樓和葉氏所修《楊舍堡城志》得以名留青史。南沙張氏始遷祖南山公,於明代萬曆年間從靖江來到江南,卜居香山北麓,合族子孫圍墾江灘,又開鑿河道,發展灌溉運輸,此河即為今日張家港河之前身。像這樣先祖艱苦創業、率先垂範,子孫謹遵祖訓、薪火傳承的事例,在張家港境內可謂不勝枚舉
這種務實興業之風發展到近代,造就了一批工商實業家。解放前,楊舍的焦氏布廠、趙氏鐵廠,後塍的湯氏酒廠、祝氏帽廠,塘橋的龐氏油廠,塘市的徐氏米廠等,以及境內各鎮著名商號的經營者,無不靠慘淡經營、務實創業而發家致富
解放以後,港城人民務實興業的習俗一直未有改變。50年代末,境內即有社辦工業,60年代曲折發展,70年代後期提出「聚精會神想富、理直氣壯抓錢」,並以「四千四萬」精神大辦鄉鎮工業,以「泥腿子闖世界」氣概發展外向型經濟。實踐中,務實興業的民俗民風升華為「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造就了經濟實力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的輝煌業績
四、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樣是張家港人自古以來的民間習俗和傳統理念。歷代志書對境內先人衣、食、住有如下記述:「民居尚儉朴,三間五架,制甚狹小。服布素,老者穿紫花布、長衫,戴平頭巾。少者出遊於市,見一華衣,市人怪而嘩之。」「邑中治家多從樸素,衣冠、筵宴恆不輕舉。惟家有喜慶及入泮鄉舉,乃具柬邀客,以八盤八碟為上筵。」,先人節儉持家之風可見一斑。
古人深知「勤儉持家」重點在「勤」。不勤則難以尋覓生計、養家糊口。故務農者「仰事俯畜,勤動三時,不敢游惰」;泥瓦木工成衣者四時外出打工,「勤作不苟」;作經紀者「謹小慎微,唯恐虧折」。 由於懶惰奢靡必導致家業頹敗,故境內所有家譜的「祖訓」篇均不乏「勤以持家、儉以養廉」之類的諄諄教誨。以《章卿趙氏宗譜》為例,其「祖訓」篇載:「我趙氏江常子姓數以千計,貴在各守職業,各安本分。若有習於游惰、耽於博飲、盪廢家業者,則傳通族於祠堂,懲以家法。」
精打細算、量入為出是勤儉持家的又一要義。張家港民間有諺語:「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民生活大多拮據,在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之餘,便起早帶晚從事小手工業和家庭種養業,即使在「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月,仍痴心不改。當時有句順口溜「春秧夏瓜秋白菜,冬殺羊肉撈外快」⑽,就是農民利用自留地和冬閑時間從事家庭種養業的真實寫照。直至現代,許多家庭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同時,考慮日後買房、子女讀書、贍養老人等項支出,常節衣縮食,存款防後,很少超前消費,更無揮霍無度,力求收支平衡,穩步提高生活質量
孔孟之道在中國沿襲數千年,反映到民俗民風方面,表現之一就是老百姓普遍認同和踐行的敬宗睦族事象。古訓謂「兩間有大倫,曰君曰親;人生有大節,曰忠曰孝。為人臣而不鞠躬盡瘁者即非忠臣;為人子而不慎終追遠者即非孝子」, 至今仍是張家港境內老百姓篤信無疑的傳統理念
從《楊舍堡城志》記載的歲時節慶習俗看,其主要內容就是虔誠地祭祀祖宗。如,大年初一晨起煮糕圓、點香燭,供奉家堂祖像;「四立」日、冬至日拈香拜宗祠;清明節合家上墳祭掃祖墓,謂之「飄山」;中元(農歷七月十五)食茄餅、祭先祖,合家會餐;十月朔(初一)祭掃祖墓如清明節。時至今日,張家港農村大部分家庭尚延續保留這些習俗,希望祖宗在天之靈保佑子孫後代平安幸福。有的人即使住在城裡,如逢上述節慶,還要專程回到鄉下折錠燒紙,祭拜祖先,禮儀不稍減
敬宗睦族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編修家譜。老百姓認為家譜是尋根問祖、聯絡宗親的重要依據,所謂「天下事莫大乎敬宗,敬宗莫大乎收族。收族者,千子萬孫皆祖宗之所由出也;敬宗者,水源木本皆子孫之所當崇也。其載之而不朽者惟譜。」「文化大革命」中,家譜被視作封建「四舊」而大多付之一炬。改革開放以後撥亂反正,張家港境內目前已有56部家譜浮出水面,其中後塍鎮在2003年編修地名志過程中,就收集到24部家譜。這些家譜大多始修於唐宋時期,一般經過七八次甚至十幾次續修或重修,體例完備,支系清晰,凝聚了幾十代人的心血,譜序、像贊、傳狀不乏名人手筆,具有極其珍貴的史學和文學價值。進入新世紀以來,境內民間續修家譜之風方興未艾,村支書、企業家出資倡修,花幾十萬、上百萬都在所不惜。有的家族無大老闆支撐資金,即採取各戶集資方法,由熱心人義務纂修,四齣采訪,逐戶筆錄,化二三年時間倒也水到渠成。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境內在修家譜大約不下20部,其中德積一地就已修成陳氏、丁氏、潘氏3部家譜,有的還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裝幀考究
六、積德行善
廣結善緣、廣種福田是佛門教義,在張家港民間卻有廣闊市場。明代楊舍鄉紳許庄著《慮遠集》,其序即引司馬光名言:「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子孫必有受其報者。」 這種把積德行善作為做人准則、門庭之福的民俗理念及其生動事例,在張家港的歷史上俯拾皆是。
舉辦義庄、義塾、義學、義冢,是境內士紳富戶積德行善的主要形式。明清年間,境內各鄉鎮基本上都設有義庄,用於扶貧濟困,其中規模較大的數恬庄楊氏敦本義庄,有義田2000多畝;塘橋龐氏裕後義庄近800畝。鳳凰西徐市有周氏、繆氏、王氏、陸氏4處義庄,總田畝超過2000畝。 義塾、義學則是資助族內貧寒子弟讀書上進的辦學形式。清代乾隆年間恬庄楊氏義塾就有兩處教學點,各延請塾師1~2人,招里中清寒子弟入學。 義冢是地方上收葬無主屍體的公共墳地。1937年11月20日,日寇在港口、恬庄境內燒殺搶掠,數百名無辜群眾和國軍士兵遇害,其中108具無主屍體就安葬在義冢。
敬神拜佛是積德行善又一重要民俗事象。千百年來,張家港民間敬神拜佛之風經久不衰,善男信女渴求佛祖神仙消災賜福,甘心情願捐款助緣,如魯迅筆下祥林嫂苦捐門檻者不在少數。至明清年間,由祭祀、燒香發展到廟會、節場,神像由室內供奉發展到出外巡遊,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搞越大,成為地方上民俗風情中的亮麗風景線。以楊舍河南廟「二月十九」廟會為例,從初一至十九日,方圓百里組織的拜香隊赴廟進香者每天不下千人,十八、十九兩天更是人山人海、鼓樂喧天。更有甚者,楊舍地方鄉紳組織的大型拜香隊沿街表演「扎肉香」、「大盤香」,均有青年男女用鋼鉤扎進手臂,以示「報答娘恩」,後面緊跟彩燈、彩轎隊伍,白天晚上巡迴表演,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九」廟會竟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盛大節日
七、習武健身
張家港民間素有習武健身的風俗習慣,此風在南部地區尤甚。農民在耕作之餘,舉石擔、擲石鎖、扛石鼎、頂石臼、推石滾、捏石筍,有的還舞刀弄槍、擊劍練棍,樂此不疲
習武健身之風孕育了一批武將、武舉人。宋、明、清三個朝代,載入《楊舍堡城志》的武將就有25人,其中楊舍蔡氏一門在清代咸豐年間連出6名千總或把總。 另外,泗港邵巷村清代乾嘉年間出了邵永福等5名武舉人,邵氏被史學家繆荃孫譽為「武世家」。 還有不少人練就一身功夫,雖未中舉為官,卻在地方誌書中留下許多動人傳說。明代顧玉川、清代郭敬明等楊舍人均生性俠義,身懷絕技,喜抑強扶弱,懲治惡少姦猾。其中顧玉川還擅長神行輕功,當年錢牧齋考中探花的泥金函就是他在三日之內從北京徒步送回家鄉鹿苑報喜,錢牧齋專門寫有《題玉川畫像歌》附在顧玉川傳略之後
解放以後,張家港民間習武健身之風未減。1957年,江陰縣在後塍鎮舉辦武術匯演,各鄉均派代表隊踴躍參加,其中素有習武傳統的南沙鄉代表隊在半數以上表演項目中拔得頭籌。1983年至1992年,連續10年舉辦「張家港(沙洲)之春」大型文體表演活動,每屆都有民間武術表演,表演者激情投入,觀看者喝彩叫好,其中南沙武術隊的節目還被江蘇電視台拍攝播放。
上世紀90年代以後,張家港為使習武健身之風後繼有人,命名具有練武習俗的鄉鎮為「武術之鄉」,並在中小學生中倡導武術訓練,其中後塍中心小學武術隊訓練成效卓著,多次在各種公開場合亮相,並在蘇州市和全省的群眾體育比賽中屢獲大獎。
八、綠化造園
張家港地處江南水鄉,風景秀麗,環境幽雅,與此相應的民俗之一,就是自古以來植樹、栽竹、養花、造園的良好風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張家港的香山種梅栽竹,並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內有「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他年酒醉竹成林,分向瑤池配丹闕」 等百讀不厭的詩句。
綠化習俗突出反映在境內自然村落的環境方面。南部地區的自然村,一般都是四面或三面繞河,河旁綠樹蔥籠,濃蔭蔽日,村民房屋掩映於綠樹懷抱之中,外界只見樹木,不見房屋。農民住宅為前場後園,場邊種植果樹花木,幽香襲人;園內栽種修篁綠竹,四季常青。北部沿江地區自然村,座北朝南,少數座西朝東,均一字排開,有的長達數里,村民住宅也是屋前為場,場前有河;屋後為園,園後有溪。河溪邊種有楊、柳、榆、槐,場園內栽有果木竹林。
由於境內市民喜愛植樹栽花,因而自古以來境內不乏私家園林。據記載,境內最早的園林是鹿苑的陳陸園,建於宋代,內有讀書台、待潮館等景點。 明代楊舍有姜園、息園、滄江別墅、許氏前園,清代有趙氏、葉氏寓齋小園。其中以建於明代正統年間的滄江別墅規模最大,「廣袤數十畝,雜藝百卉,植梅三百餘株,中有滄江書舍、鳴鶴軒、香雪窩諸勝。園有八景,曰段山浮翠、令節喬林、月浦漁歌、煙村牧笛、谷瀆潮聲、海門帆影、斜橋鶴唳、沙渚鷗眠」。
延至當代,境內城鄉居民均以植樹栽竹、種養花卉為高雅生活情趣。改革開放以後,綠化造林成為政府行為,每年都投入巨資,全市生態環境明顯優化,質量水平躍居省內外前列。
以上所述,僅是從張家港民俗民風中采擷的幾處亮色。同長江流域各兄弟城市的民俗文化一樣,張家港民俗文化可謂異彩紛呈、儀態萬千,既同屬於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系列,又因地而異,各有特色,有源有流,自成體系。
一、綿延千年的傳承積淀,是其重要的歷史原因。
民俗文化的形成、發展,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它是隨著生產的發展、意識的深化、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而從少到多、從簡到繁、由淺入深,積累發展起來的,因而帶有深刻的社會歷史的烙印。
張家港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這為民俗文化的形成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厚的土壤。如前所述,早在距今8000年前,境內南部地區就有人類活動,這就是聞名長三角地區的東山村遺址。境內的徐家灣遺址距今5500多年,蔡墩遺址距今4000多年,均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從考古挖掘的文物看,張家港的先民當時使用石刀、石斧、石紡輪等生產工具和陶罐、陶壺、陶鼎等生活器具,同時也孕育出原始社會中境內較為簡陋的生產、生活習俗,其中包括各種圖騰和已經流傳幾千年的「河陽山歌」。
到西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境內設置暨陽縣,以後又設置梁豐縣,縣治均在楊舍鎮,這一歷史延續了345年,至唐代武德九年(626)張家港才分屬江陰、常熟兩縣管轄。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境內的民俗文化得到很大發展。以編修家譜這一民俗事象而言,唐宋之前境內家譜很少,如有也僅是殘本斷簡,內容十分簡單。發展到唐宋以後,尤其是明清年間,修譜之風日盛。由於歷經幾十代人的資料積累,譜本內容也由簡到繁,乃至出現了囊括方圓數百里的宗族大統譜。其中徐氏大統譜多達94冊,涉及蘇、錫、常和上海地區以及部分外省的所有徐姓宗親。再以祭祖敬神這一事象為例,秦漢時期先人祭祀儀式一般僅在家廟舉行,較為簡單,人數也少。發展到明清時期,境內工商業發展,廟宇劇增,僅南沙鄉就有30多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座多。 宗教場所的祭祀活動發展成為商業貿易、娛樂遊玩、熱鬧繁華的廟會,境內每個集鎮不分大小均有廟會,有的每年1次,有的幾次,最早的在農歷正月半,遲者農歷九月半。廟會之日,「族族行而觀者六,貿遷者三,拜謁廟者一」。 也就是說,在人山人海的參與者中,90%是遊玩貿易者,僅10%是祭祀拜佛的善男信女。
正是由於歷史的演化、傳承與積淀,使得張家港境內的民俗文化發展成為形式豐富多彩、內容紛繁復雜的地方風俗時尚。
二、吳地文化的熏陶化育,是其重要的思想原因。
民俗文化是社會制度和經濟狀況的反映,更是思想文化意識的反映。張家港地屬江南吳地,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太伯、仲雍、季扎、言游等古代先哲高尚德行和傳統思想的教化熏陶。晉代詩人陸機在《吳趨行》詩中有「山澤多藏育,土風清且嘉。太伯導仁風,仲雍揚其波。」我市梁豐中學在清末民初的校歌中有「三吳文化起春秋,季扎言游,遺澤故鄉留」等句,說明這些先哲在民間的影響是何等深遠。可以這樣說,太伯仲雍讓賢避國的美德,培育了境內敬宗睦族、積德行善之習俗;季扎言游以儒學教化鄉民的舉措,造就了境內重教興學、處處弦歌的風尚。
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傳承,固然要有為政者的倡導,而士大夫和老百姓的普遍認同和踐行也十分重要。從張家港的歷史看,地方官吏、文人學者在弘揚傳統文化、造就良好民俗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楊舍自晉代置縣,迄於唐初為縣令者,僅有二人可考,其中一人就是梁代名宦司馬筠。此人「孤貧好學,博通經術,尤明三禮」,在任時以儒家禮儀道德之說治理地方,政績卓著,影響深遠,被本地崇祀為名宦。 北宋江陰軍學教授郭庭堅,受任之初,因學校狹小破敗,就把自己的俸祿捐獻出來擴充學校,並「招延治中俊髦,開筵講學,闡繹先儒性分之理,陶育人才,一時稱盛。」 明代,後塍以南曾名「化成鄉」,就是為政者在傳揚先賢美德中身體力行、率先垂範、以德治民、化民成俗,因而稱化成鄉。境內著名的文人學者,如北宋經學家陸綰、元代文學家陳基、明代大學者錢牧齋、清代經學家龐大坤等,無不精通儒家經學,著述宏富,也無不以重教興學、提攜後學、感化一地民風為己任。較為突出的有清代楊舍學者葉廷甲,棄舉業而習經學,建靜觀樓藏書5萬余卷,「鄉里有利益事率倡為之,鎮多博徒又隨所聚而力禁之,俗以大革,市無犯者數十年。」
在如此濃郁的傳統思想文化的熏陶下,境內老百姓的倫理觀、價值觀、民俗觀得到規范和優化,一般人家均以讀書上進、勤儉節約、敬宗睦族、積德行善等傳統理念教育子女,有的還在住宅大門的對聯中、或者客廳堂額上,寫上先哲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勸學箴言、治家格言。這種對傳統文化理念的普遍認同和踐行,是境內民俗民風的形成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社會基礎和重要助推力。
三、江尾海頭的特殊位置,是其重要的地域原因。
民風習俗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因地而異。自然環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存條件不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習俗和社會風尚。吳地自古以來就稱作斷發文身的荊蠻之族,以民風強悍、尚武輕死而著稱。《漢書》「地理志」:「吳粵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晉代左思在《吳都賦》中說:「士有陷堅之銳,俗有節概之風。」
張家港民間習俗中的「節概之風」比起吳地其他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如前所述,張家港居長江之尾、大海之口,素稱金陵鎖鑰、江海門戶。《楊舍堡城志》謂楊舍乃「由海入江之咽喉,自狼(山)福(山)西達江(陰)靖(江),我鎮適扼二三兩重門戶之中。」自明代「築倭城,設參戎,列巨炮,經武制勝者蓋已三百年於茲矣」。 因此,盡管境內屬魚米之鄉,山水秀美,物阜民豐,但戰亂不斷,屢遭兵燹,由此造就了市民百姓不畏強暴、剛烈忠勇、習武健身、保家衛國的習俗。
據清代光緒《江陰縣志》記載,自前宋元嘉二十七年(450)起,到明代朱元璋親率大軍在巫子門大敗張士誠止,境內有文字記載的江防兵事就有20多起,其中南宋建炎三年(1129)至淳佑中(約1245)的110多年中,就發生9起重大兵事。面對如此頻繁的戰事,境內百姓惟有奮起抗爭,以鮮血和生命捍衛自己的切身利益。以明代嘉靖年間抗倭斗爭為例,楊舍鄉民為抗倭而自發參加習武訓練者有2000多人,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這支鄉民武裝成為抗倭戰斗中的重要力量。但是,鄉民武裝畢竟缺乏嚴格正規的訓練,在虎狼般兇狠的倭寇面前,其弱點暴露無遺,先後有數百名鄉兵在楊舍、港口、鳳凰、鹿苑、南沙等地的血戰中壯烈犧牲。
血的歷史事實告訴人們,在抗禦外侮、保衛家園的斗爭中,畏縮後退沒有出路,不掌握殺敵本領、不練就高強武藝也沒有出路。此後,境內習武健身之風有增無減,民諺謂「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意思就是要練實戰真功,不練花拳綉腿。明清時期,僅南沙香山周圍地區民間習武健身的拳場就有幾十家,專聘武藝高強者傳授指點。這些拳場的徒子徒孫在明末江陰抗清守城、清代咸豐庚申之變、1927年農暴斗爭中,均顯示了非同一般的實戰本領。
四、錦綉水鄉的富庶產出,其重要的經濟原因。
經濟狀況是支配人們生存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基礎,也是決定民俗文化和思想理念的基礎。張家港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經濟實力作為依託和支撐。[/size]
在遠古時代,「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魚與稻,以漁獵為業,雖無蓄積之資,然而亦無飢餒。」 至唐宋年間,「吳中四郊無曠土,隨高下悉為田,人無貴賤,往往皆有常產。」到明清時期,自給自足農本經濟逐漸向工商業發展,帶來境內經濟的興盛繁華,棉紡織業、五金鐵業、油米加工業、釀酒制醬業陸續出現,商貿服務業日趨昌盛。以後塍鎮為例,晚清時期的雷溝杜布遠銷海外,抗戰以前「商業一條街,南北三華里」,大小店面數百家,從業人員逾千人,其中米行就有32家半,人稱「盤籃升斗滿天飛,車載肩挑盡是米」,街頭巷尾運輸貨物的手推車之多如「周庄潵墩梅子」。
古訓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正是在這種經濟基礎的支撐下,境內民俗文化這一上層建築的發展獲得堅實而豐富的物質條件,民間才得以重教辦學,培養出眾多達官貴人、儒家學子;行善積德、敬宗睦族之風才得以代代相傳;講究禮儀、祭神拜佛之風才會延綿流傳。以綠化造園習俗為例,貴族大戶人家建造私家園林固然不足為奇,而一般老百姓在衣食無憂之餘,也習慣於在場前屋後設置花壇、花圃,甚至在農田中建小型花園,以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明代後塍之東、蔡港之濱,徐姓農家在耕作之餘,共計辟出30餘畝田栽種四時名花異卉,此村由此得名「徐家花園」。 明代塘市古涇村農民以種花為業,連畦接壤,品種繁多,尤以牡丹、芍葯為最,此村後由顧鼎臣改名為「花涇」。 如果農民在飢寒交迫、衣食無著之中苦度光陰,是決不會有此養花種草、侍弄園藝之雅興的。
民俗文化是方誌編修的一項重要內容,研究地方民俗民風特色及其成因是方誌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民俗學大師鍾敬文先生指出:「民俗學在現代社會科學中,無疑是一種『現在的』學問,而不是『歷史的』學問。」研究張家港民俗文化的特色和成因,目的是從傳統民俗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服務當今,傳承後代,以更好地存史育人。我相信,民俗文化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注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培育下,一定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弘揚,成為中華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瑰麗無比的奇葩!
⑸ 北京有哪些民俗文化
1、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相聲
相聲,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
相聲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3、北京廟會
北京廟會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4、北京評書
北京評書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儀司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5、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流傳於中國北方地區的傳統曲藝劇種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琴書形成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種之一。
北京琴書源於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區的五音大鼓,又名單琴大鼓、揚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唱腔借鑒京韻大鼓說唱轉圜自然的風格技巧,旋律簡潔,創造了多板式的不同節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動活潑的藝術特點。
⑹ 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門忌朝西開。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樹,打掃得十分潔凈。室內砌土炕,牆上掛壁毯,開壁龕,並飾以多種花卉圖案。飲食方面,他們以麵粉、大米為主食,喜喝奶拆漏首茶,佐以麵粉烤制的饢。飯菜種類很多,有抓飯。肉粥、拉麵、湯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歡吃甜瓜、西瓜、葡萄、蘋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雞、鴨、魚肉;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服裝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歡穿對襟「袷袢」(長袍),內著綉有花紋的短衫。女子喜著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戴耳環、手錫、戒指、項鏈等裝飾品,姑娘多梳小辮,現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時裝。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樂觀開朗的性格。維吾爾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牧業,有經商傳統,同時傳統手工業十分發達,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製作的地毯、刺綉、絲綢衣料、銅壺、小刀、民族樂器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大部分從事畜牧業。在牧區,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攜帶的圓形氈房,冬天住平頂土房。哈薩克族飲食很豐富,他們愛吃用牛、羊、山羊奶製成的奶皮子、酥油、乳酪、奶疙瘩,愛喝馬奶、駱駝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區,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鮮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並喜歡吃馬腸子。肉煮好後,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蔥、大蔥、胡椒,便成為哈薩克族最愛吃的「納仁」。另外,哈薩克族人還吃用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傑尼提」、饢、「包爾沙克」、抓飯等食物。
在牧區,哈薩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駝毛絮里的大衣;褲子多用牛皮縫制,名曰「夏里巴爾」。婦女喜歡穿紅色和其他顏色的連衣裙,天冷時外罩對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旅數皮大衣。姑娘們穿各種綉花衣服,在花帽上以貓頭鷹羽毛作帽纓。阿勒泰地區的哈薩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氈帽,婦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時戴絨頭巾,伊犁地區的哈薩克族則戴圓形皮帽。哈薩克族牧民都穿長統皮靴,冬天穿用氈子縫制的長襪,外著皮靴。哈薩克族熱情好客,招待來客要拿出家裡最好的食物,並宰殺羊只。進餐時,主人先將帶有羊頭的一盤肉獻在客人面前,客人將盤中的羊頭拿起後,割下羊頭右面頰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給主人家年幼者,然後將羊頭送還主人。
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回族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經商,與漢族經濟文化聯系密切,酷愛養花,庭院中繁花似錦,屋內栽養盆花,講究清潔衛生。飲食方面,肉食只限於牛、羊、駝、雞、鴨、鵝、魚。禁食豬、驢、騾、狗等肉。飲食有自己的特點,家庭飲食一般以拉條子、拌面、揪片子、蒸饃、烤餅搜裂和香豆子花捲為主,還有肉湯、羊肉泡饃、蒸肉、清湯牛肉麵、涼粉等獨具風格的食品,回族喜歡飲茶,主要喝磚茶、紅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時,一般還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紅棗。
服飾方面,散居在城鎮的回族穿著基本上和漢族相同。在回族聚居區,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襯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婦女愛穿純樸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襖。已婚婦女一般都要盤頭,戴白色、青色布帽或頭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辮子,不戴頭巾。中青年婦女有佩帶耳環、戒指等金銀首飾的習慣。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種青棵、豌豆、小麥等耐寒作物,初夏趕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後回村收獲、過冬,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適應生活環境的特色。男子穿無領對襟長外套,系腰帶,寒冷時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圓高筒帽,以黑絨為面,上綉數道花邊,帽沿下翻時,掩住雙耳和面頰,可御風雪,已婚女子系後身圍裙,所戴圓頂綉花棉帽綴有後簾可保暖,外出時在帽上系方形白色頭巾,新嫁娘則系紅色頭巾。男女都穿氈襪,穿野羊皮軟靴,用氂牛皮作靴底,輕柔堅實,適於攀緣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製品,飲奶茶,以肉食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莊里,大都是正方平頂,木石結構的房屋,牆壁多用石塊、草皮砌成。屋頂架樹枝,抹上拌有麥草秸的泥土。門向東開,一般都靠近牆角。頂部中央開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嬰兒的出生是件大喜事,親友聞訊前來祝福。在嬰兒身上灑麵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禮節,熱情好客,誰拿走客人一件東西,意味著懇請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腳踩食鹽或食物,忌騎馬穿過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腳踢羊,這會被認為是大不敬。吃飯時忌將飯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離席,交談時忌脫帽。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的飲食,種類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湯飯,克孜杜爾瑪(一種烤制的食物)、沙里瑪阿西(一種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小饢和用肉、乳酪、酥油、大米等焙烘製成),各種油煎餅、烤餅、煎蒸包子、餅干、醬汁、釀制飲料以及各種炒菜等。
塔塔爾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磚塊、石塊、木材等材料建築。有土、木房之分,房門一般朝陰面開。塔塔爾族多住套間,房外都建有圍牆,自成院落,廚房內還有爐灶,饢坑。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塔塔爾族的傳統服裝,男子一般穿綉花白襯衣,外加齊腰短背心或黑色對襟長衫和黑褲,喜戴黑、白兩色綉花小帽,冬季多戴黑色捲毛皮帽。女子以鑲有珠子的小花帽為美,喜穿白、黃或紫紅色連衫帶褶邊的長裙。年長者多穿帶領、左衽的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短坎肩兒。一般情況下,多系布腰帶,冬秋兩季,戴皮帽,穿各式長短大衣、短襖,年長者外加套鞋。現在,塔塔爾族青年男子多穿西裝和時裝。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飲食主要以麵粉、大米及牛羊馬豬肉、家禽肉蛋為主。在新疆因長期與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豬肉雖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與東北地區達斡爾族大相徑庭。花樣品種有米飯、拉麵、湯面、烤饢等,基本上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喜在春季3-5月份吃涼面,臘月八日吃臘八飯。
達斡爾人的庭院為方形或長方形。門朝南開,一般不能與院大門相對。住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貴。達斡爾人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優良傳統。老年人在社會上威信很高,在各種場合都受到晚輩尊重,人們不論彼此是否認識,都有互相幫助的義務,對於客人,即使生活上有困難,也樂於款待。
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達斡爾族請安禮的姿勢因本人的性別和對方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
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過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回族過肉孜節較隆重,維、哈等民族過古爾邦節比較隆重。蒙古族、錫伯族、達斡爾族同漢族一樣過春節。
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人死後一般都實行土葬,先由宗教人士給死者擦澡,然後以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事先挖好的墓穴入葬。出葬時不許婦女和不信伊斯蘭教的人到墓地去。死後的第七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均要舉行悼念活動,請阿匐念經,請親友吃飯,此項儀式叫「乃孜爾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蒙古族喜歡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製品,牛羊肉和麵食,飲酸奶子、奶酒,也喜歡喝茶。農牧區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種糧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用各色頭巾包頭。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時,首先擺上乳酪、奶油,各種面制干糧和奶茶,喝完奶茶後還要敬酒。隨後端上手抓羊肉,貴客則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薦骨連著尾巴放在盤子里,上面放上不帶面頰的羊頭,把小刀遞給客人。客人把羊頭的一隻耳朵割下來,再切一塊肉吃下,然後把刀還給主人,主人才動手切肉,請客人動手隨便吃。為了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熱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讓在座的每個人都嘗一嘗。蒙古族特別尊敬長輩和教師。無論何時,對年長的人都稱「您」,進門、入座、喝茶、吃飯、敬酒等都讓年長的人領先,「巴格西」歷來被作為貴客迎送招待。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牧民住的圓形氈房稱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則遷居向陽山谷。定居的柯爾克孜族多住平頂方形土房,有壁龕和天窗,住宅周圍種有蔬菜瓜果。柯爾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豐富。乳製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們喜歡牛羊奶、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馬等各種肉食和米面細糧。
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女子喜歡穿對襟上衣,綴銀扣;也有穿多榴長裙和下端帶皺憫的連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們普遍喜好紅色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老幼皆喜歡穿綉有花紋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雙辮。裝飾品多為銀器,如手飼、耳環、項鏈、戒指等。有的還佩帶鑄有花紋的圓銀片胸飾。柯爾克孜族人好客,重禮節,凡有客人來訪,都要拿出最好的飲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最為尊敬。在遷居時,鄰居們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別或迎送。
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種植花木蔬菜。大門多朝南開。住室的窗戶和箱櫃等傢具都雕圖案,最常見的是牡丹和蓮花。錫伯族婦女擅長剪紙,紙糊的窗戶都用剪紙裝飾得十分美觀。,在飲食方面,以面、米為主食,愛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製品。
忌食狗肉。秋天習慣用圓白菜、韭菜、胡蘿卜、芹菜和辣椒腌制鹹菜,叫花花菜,作為冬春兩季的食物。還喜歡在農閑時打獵、捕魚,並用魚腌制臘魚肉。
在服飾上,婦女喜歡穿旗袍,男子穿對襟短衫,褲腳在腳踝扎緊,現在中青年男子愛穿制服、西服,婦女愛穿連衣裙。
錫伯族 注重禮節。在家庭生活中,長幼有序,晚輩對尊長行「打千」禮。
錫伯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如春節、清明、端午等。錫伯族遷至伊犁後,將農歷四月十八從東北出發西遷時同父母兄弟分別的那一天,作為每年的紀念日,全「牛錄」(旗)老少到野外開展娛樂活動。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多吃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上豆燉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烏孜別克族 的傳統房屋形式有多種,頂樓呈圓形的稱為「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爐。
烏孜別克族家庭多是父母與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維吾爾、塔塔爾族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小花帽有綉花的、有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有時還在小帽外面加戴頭巾。男子穿長及膝蓋、斜領,右任名為「托尼」的長袍,腰間束以三角形綉花腰帶,婦女穿寬大多榴的連衣裙,不系腰帶。一般多穿皮靴。婦女穿的「且特克」(綉花鞋)十分別致美觀。男子襯衣的領邊、前襟開口處和袖口常綉有彩色圖案花邊,體現了烏孜別克族工藝美術的特點,烏孜別克婦女善於刺綉,工藝品「派提努斯」花盤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城市烏孜別克人多穿西裝。
⑺ 各地的民風民俗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盯空讓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凱局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虧握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純脆是以示吉利。 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必備發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從"開年"這天起,三天內澳門政府允許公務員"博彩"(賭博)。 "開年"過後,澳門又完全回到中國傳統春節習俗中,直至元宵佳節,也是煙節爆竹,玩龍舞獅,歡天喜地。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⑻ 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中國的民風民俗有:除夕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春節拜年、走親戚;元宵節吃元宵;寒食節祭掃、踏青;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遊等。具體介紹如下:
1、除夕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
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3、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4、寒食節
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5、清明節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經歷史的發展演變,清明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各地都發展出了不同習俗,而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8)反映本地民俗與生活在哪個網站擴展閱讀: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