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恐龍生活是如何遷徙的

恐龍生活是如何遷徙的

發布時間:2023-05-30 16:17:15

㈠ 恐龍是怎麼生活的

復原史前生活 在恐龍統治世界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毛茸茸的小型哺乳動物們生活得並不得意。它們跟體形稍大一點的哺乳動物一起在龐然大物的陰影下小心翼翼地謀生,既要防止被吃掉,還要相互間爭搶小獵物。這種生活一直持續了1億6千萬年,貫穿著恐龍統治世界的全過程。恐龍之間也不完全相安無事,肉食恐龍對素食恐龍也是致命威脅。這樣,哺乳動物一代代聆聽著驚天動地的嘶吼聲, 膽戰心驚地照顧著下一代,看不到出頭之日。 鳥類的霸主時代 6500萬年前,火山活動開始了,頻繁爆發的火山對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恐龍和小型哺乳動物的生活環境不再健康。更糟糕的是,受到傷害的不僅是環境,地球本身也遭受了致命性的重創——寬達10公里的隕石突然撞擊地球,短時間內毀滅了所有的森林,恐龍全部滅絕,很多小型哺乳動物也都不復存在,整個世界似乎就此了無生機。 多虧被稱之為我們祖先的小型哺乳動物的身材足夠小,才得以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中劫後餘生。 根據化石復原後的模型證明,當時的哺乳動物相當於現在的鼠類那麼大。經過漫長的修復期,到49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地球漸漸恢復了元氣,森林重新繁茂, 森林裡已經繁衍出許多珍禽異獸,有鱗爬行類的統治一去不復返。哺乳類適應新世界的速度很快,種類也迅速增多,但體形依然較小,受制於大型危險動物,比如大型鳥類——戈氏鳥。 戈氏鳥是恐鳥的後代,高度和成年男子一樣,體重達到甚至超過半噸,其龐大的體形取代了恐龍,統治著隕石撞擊後的地球。這是史上惟一一次鳥類統治地球。 那是一個鳥吃馬的奇妙世界。現代馬的祖先名為遠古馬,體態嬌小,比貓略大,還沒有發展出蹄,腳上只有四個像蹄的趾頭。由於身體玲瓏,防禦能力較弱,遠古馬的膽子非常小,稍有動靜就向密林深處逃跑。它們一旦被戈氏鳥強壯有力的喙噙住,就會被懸在半空中,在無數次大幅度左右甩動中暈倒或者死去,最後成為鳥食。遠古馬非常喜歡吃發酵的野葡萄,飽食後感官變得遲鈍,更增加了送命的幾率。 霸主戈氏鳥並非處處得意,由於身材的限制,它們只能在樹下做窩、孵蛋。在其外出捕獵的時候,如果小戈氏鳥破殼而出,那勢必不能活著跟它的父母見面。這是一個奇妙的鏈條:最龐大動物的天敵竟是最渺小的動物。戈氏鳥幼鳥的天敵是螞蟻,確切地說是螞蟻的一種——食肉蟻,史上最大的螞蟻之一。食肉蟻成群圍攻小戈氏鳥無毛的身體,喝乾它的鮮血。 哺乳類的迅猛發展 在恐龍統治世界的1億6千萬年中,地球的氣候一直比較穩定。恢復元氣後的地球為哺乳動物提供的氣候不再保持單純的溫暖潮濕,而是變化無常。後來哺乳動物的飛速壯大證明,這對哺乳動物來說是個絕好的消息。如果氣候一直維持不變,那麼將繼續鳥類稱霸的世界。 事實上,哺乳類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求發展的機會,鳥類統治世界的時候,它們就已經開始了水下生活。有蹄肉食動物演化成游泳高手的過程十分奇妙,松開脊骨、縮小四肢、尾巴改變形狀直至更適合游泳。在鳥類勢力不及的水下,哺乳動物長得非常大,並形成新的物種。 現代鯨魚就是這樣發展來的,它們的始祖遊走鯨就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大型動物。遊走鯨的先祖是純粹的陸生動物,而它們在水中行動更加靈活。 森林中的陸生哺乳動物也不示弱,盡管它們在鳥類威脅下身體曾經十分微小。從化石中可以看出,青草最早是在3000~40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並且在出現之後開始四處生長。當時受南極大陸影響,全球雨林大面積縮小,其他生態形勢逐漸增多,許多哺乳動物選擇在森林之外生存,成批遷往平原,進入飛躍發展階段。 當時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陸的中心變成平原,草原越來越廣闊,叢林面積減小。後遷居的哺乳動物在平原上獵捕小動物,身材與日俱增,並且開始奔跑。最主要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逐漸變成食草動物。但僅僅吃草很難生存,於是哺乳動物的演化更增進一步:有些物種開始長出不同用途的牙齒,腿開始增長,得以遷徙到遙遠的草原。巨犀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我們人類還夠不到它們的腿。 相對應的,獵食動物也分化出來,比如貓科動物。現在體積最大的老虎跟其祖先相比,也只相當於一隻貓。劍齒虎就是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著名的長齒足有20公分。 100萬年前,劍齒虎的種群生活改變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它們從北美洲來到南美洲,統治著南美草原。當時的恐鳥不再佔有優勢,淪為吃劍齒虎殘剩獵物的地位。直到現代人出現之前,恐鳥才滅絕。而劍齒虎一直活到100萬年前,活到世界再次發生劇變,氣候越來越乾冷,它們獵取的大型動物都消失,缺乏食物才滅絕。 冰河世紀 南極大陸越來越冷,覆蓋在大陸之上的冰帽已經成為永久性的,冰層從北極蔓延到整個北半球,進一步改變著氣候模式。終於在25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越來越乾冷,進入冰河世紀。這意味著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動植物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在這種極為艱難的生活環境中,脂肪厚的熱帶巨獸們的外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僅以長毛象為例,它們的耳朵開始縮小,身上長出厚厚的長毛,腿增粗,有效減少熱量散失;它們的長牙變為上翹型,幫助它們清理積雪,搜尋雪下的青草和其他小植物。長毛象最傑出的演化體現在鼻尖上,竟然演化出兩個指頭一樣的觸角,權作掘草的工具。這些變化足以幫助長毛象應付北方的寒冷氣候。長毛牛、巨角鹿等都是進化成功的大型動物。 但這些大自然造就的優勢物種在3萬年前逐漸減少,在大約1萬年前突然全部滅絕。原因何在?答案令我們含羞:是我們的祖先把它們當作獵物獵殺絕種的。 靈長類在恐龍時代就存在,當時為了生存,躲避哺乳動物是其生存的手段。它們是夜行動物,有點像現在的夜猴,在樹上獨居、跳躍、覓食。這是類人猿的始祖。數萬年以後,他們的後代中的一支發展為現在人類的祖先。經過演變發展出個體優勢後,南猿體格開始強壯,腦容量增大,並逐漸離開非洲擴展到全世界。有的到達美洲,與長毛象同期生活,成為尼安德塔人,與動物的關系也發生了改變——他們使用工具和火,獵殺大型哺乳動物。 當然,長毛象等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並不排除另外一個原因:環境突變。在幾十年內,地球氣溫不斷升高,冰河期很快結束,動植物無法迅速演化,不適而終。

㈡ 恐龍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嗎

最早所有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後來這些板塊慢慢分開了。所以恐龍不是漂洋過海地到另一個大陸上的。

㈢ 恐龍是怎樣生活的

草食性恐龍的習性
草食性恐龍為了取水、取食方便,所以,它們主要生活中靠近水源的森林裡。其中腕龍、梁龍、雷龍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草食性恐龍。它們都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都有長長的脖子,長頸使得它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取食大樹上的嫩葉。另外一些草食性恐龍喜歡廣大遼闊的草原,如劍龍、原角龍、三角龍、優甲龍等。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它們就會群集向侵略者發出攻擊,以此來保障自己及群體的安全。這些就是草食性恐龍的基本生活習性。

雜食性恐龍的習性
雜食性恐龍一般很少有群居的,通常都是分布在各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恐龍是似鳥龍、始祖鳥、偷蛋龍等,偷蛋龍生活在極為深的山谷之中或是陰森的型指密林之中。始祖鳥、似鳥龍與它的生活類似。其生活於此的主要目的就是逃避傷害,而且,深谷與密林中大量的樹林、植物、雜草、昆蟲等都是較易取得的食物。
肉食性恐龍的習性
肉食性恐龍通常沒有固定的處所,就暴龍而言,它們有時生活中山林的洞穴卜叢配中,有時則生活在濃密的叢林中,它們的捕獵方式以突襲為主,主要以粗大而有力的尾巴為武器,將其打昏後迅速鄭哪沖過去一口咬住,此類恐龍的代表就是異特龍、泰氏龍、重爪龍等。迅猛龍是肉食恐龍中體型相對來說較小的,它們屬於群居型恐龍,不管是獵捕食物還是遷徙,它們都會一起行動,它們有著極快的速度,在獵食的時候,一般都是一起撲殺過去,進行群攻,讓獵物幾乎沒有逃生的機會,這也是一種極為殘暴的捕獵方式。還有一種是生活在水中的肉食性恐龍,如蛇頸龍、魚龍、蒼龍,它們主要獵捕對象是菊石、海螺、魚類。在空中飛翔的恐龍主要有翼龍、無齒翼龍等,它們的捕食方式就是以俯沖的姿勢獵捕水中的魚類,它們一般生活在沿海的高山洞穴里。

㈣ 恐龍以前是怎樣生活的

如今早已滅絕的恐龍是一種爬行動物,曾經統治地球長達一億六千萬年。恐龍的英文名稱"Dinosaur"源自希臘語"deinos"(意思是"可怕的")和"sauros"(意思是"蜥蜴")。

恐龍一直在進化和適應各種不同的棲息地。我們從某些化石(例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帕拉克西河床上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可以知道,有些恐龍如腔骨龍、劍龍和禽龍等,成群生活。有些足跡化石記錄著成千上萬的動物,可以證明遷徙的路線。有些恐龍如異特龍,單獨或小群捕獵,鴨嘴龍在森林裡以植物為食,有些恐龍如竊蛋龍,主要吃恐龍蛋或甲殼動物。

過去還認為,恐龍是行動遲緩而笨拙的動物,其生活方式很象現代的爬行動物。但最近的證據顯示,有些恐龍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加活躍。大多數恐龍能直立起來,腿和足的結構更象鳥類而不是爬行動物。我們還無法確定恐龍是和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還是和鳥類和哺乳動物一樣是溫血動物。目前一般認為,恐龍與鳥類的親緣關系比蜥蜴更近,鳥類學對我們研究恐龍更有借鑒作用。

由於恐龍已經永久地在這個世界上滅絕了,所以古生物學家研究恐龍的慶纖生活習性變得十分困難。當然,化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研究途徑,但盡局限於它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很多古生物學家開始用很多新奇的方法研究恐龍,並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與花費整個夏天同那些充滿塵土的化石打交道不同,新派古生物學家開始在實驗室中或野外實驗場通過研究現有生物的行動特徵來推測恐龍的行動特徵。例如,他們會把鴿子放進風洞中,通過研究鴿子飛翔的行動來研究恐龍到鳥類的進化。或者他們會把恐龍化石骨骼圖像放進電腦中,通過和現有大型動物骨骼運動的比較來推測恐龍的運動方式。

這些新派的古生物學家們已經不局限於老派的古生物學家,僅僅滿足把恐龍進行分類並把不姿雀同種類的恐龍骨骼化石進行拼接,他們譽冊仿的目標是要讓恐龍「活」起來,這種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電影的拍攝中。

㈤ 為什麼在恐龍時代有些恐龍要遷徙到北極圈

關於恐龍滅畝衡擾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和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如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

小行星撞擊理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個事實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今天,這種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了。

但也有許多人對這種小行星撞擊論持懷疑態度,因為事實是:蛙類、鱷魚以及其他許多對氣溫很敏感的動物都頂住了白堊紀而生存下來了。這種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只有恐龍死光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提出的對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幾種,比較富於刺激性和戲劇性的「隕星碰撞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隕星碰撞說」以外,關於恐龍滅絕的攔畢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一、氣候變遷說。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迅旦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堮....

㈥ 恐龍是怎麼生活的

在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動物廣泛占據。那時的地球氣候溫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動物有足夠的食物,逐漸繁盛起來,種類越來越多。它們不斷的分化成各種不同種類的爬行動物,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龜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鱷類,有的變成了今天的蛇類和蜥蜴類,其中還有一類演變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動物。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人們仍在不斷地研究之中。長期以來,最權威的觀點認為,恐龍的滅絕和6500萬年前的一顆大隕星有關。據研究,當時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如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
小行星撞擊理論,很快獲得了許多科學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發生在久遠年代的隕星撞擊坑,這個事實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觀點。今天,這種觀點似乎已成定論了。
除了「隕星碰撞說」以外,關於恐龍滅絕的主要觀點還有以下幾種:
一、氣候變遷說。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二、物種斗爭說。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三、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四、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五、被子植物中毒說。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於被毒死了。
六、酸雨說。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一批批死掉了。
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遠不止上述這幾種。但是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並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斗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於人們的進一步探究。

㈦ 恐龍是為了尋找什麼食物才轉移到樹上生活的

恐龍是為了尋找什麼食物才轉移到樹上核燃生活的?可能是為腔返了尋找自己的生活食物,所以才轉移到樹上生活的。主要是為了生存空間,由於發水改圓虛它必須到樹上。

㈧ 恐龍為什麼可以在泛大陸不同地區生活

恐龍在泛大陸不同地區生活帆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泛大陸的環境適合恐龍生存:恐龍是爬行動物,可以適應不同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泛大陸地區的氣候和環境多樣,包括沙漠、森林、湖泊等等,這些環境對恐龍生存都有一定的適應性。

恐龍的遷徙能力:恐龍具有較強的遷徙能力,可以在不同的地區尋找食物和棲息地。有些恐龍會在不同的季節遷徙襪和,比如在冬季從北方遷移到南方避寒。

地理障礙的缺乏:泛大陸地區相對平坦,缺乏較高的山脈和深海等地理障礙,恐龍可以在這些區域自由地遷徙和擴散。

總之,恐龍能夠在泛大陸不同地區生活,是由於它們的適應性強、遷徙態好笑能力強、地理障礙缺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㈨ 恐龍的遷徙方式是什麼

我們目前發現的能夠證明恐龍具有遷徙行為的化石比較有限,但是一些化石依然能夠證明恐龍存在的遷徙行為。
恐龍很可能會進行季節性遷徙。食草性恐龍它們經常到谷地肥沃的沖積平原中覓食,但當谷地遭受季節性乾旱時,就遷徙到高地,等旱季過後再回到谷地。
還有氣候性遷徙,當夏季它們會前往北方亮源覓食,而冬天到來時,則會回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這樣一年年周而復始。
另外我個毀猛人覺得,食草恐龍千璽的話,食肉恐龍肯定敬余態也會遷徙的。因為食草恐龍是他們的食物。

㈩ 恐龍的群居和遷徙是怎樣的

孩提時我們經常作一種游戲——老鷹捉小雞,母雞領著一群小雞,左躲右藏,每隻小雞在群體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大家動作協調,防止被老鷹撲到。母雞領一群小雞活動是動物有序的防禦行為,團結是人類的社會行為,這些都是群體行為。群居是動物的一種個體間的互動,是社群行為,有利於動物的生存,增進整個族群的適應力。恐龍是否有群居行為?這個問題在古生物學界長期存在疑問。

第一次使人有據可尋地證明恐龍有群居行為是美國古生物學家伯德。他於1944年在得克薩斯州的佩拉西克地區發現了一組大型的蜥腳類恐龍足印化石。這是一群20餘只、大小不一的雷龍行走時留下的足跡。它們是沿著一個共同的方向行進的,在行動中,它們彼此又是平行前進。足跡還顯示出一些小的幼年雷龍走在群體中間,這也表明雷龍的行動是有序的群居行為。

1983年,在新疆准噶爾盆地的恐龍溝發現一個中侏羅紀的恐龍墓地,共出土17具小的、體長在4米左右的蜥腳類恐龍,它們的頭骨骨頭癒合疏鬆,骨縫明顯,由此反映出這是一群出世不久的幼仔,被起名為掘襲巧龍。在一恐龍墓地發掘到清一色的、個體大小一致的一群幼年個體,這意味它們可能是一群同胞兄弟生活在一起,等待雙親的照顧。這群幼仔是在一次自然災難中一起遇難的,由此可見蜥腳類恐龍的幼年成員如同一群小雞一樣群居生活。

1978年,在燥熱的蒙大拿州西部,歐納和他的摯友馬凱拉發現了舉世震驚的鴨嘴龍巢穴、蛋和有待哺育的幼仔,從而提出了鴨嘴龍有慈母之行為,它們是群居動物。這一腔晌觀點引起了恐龍專家菲力普·居理的重視。居理在阿省的北部格雷德卡什發現了一個恐龍化石坑,為了探索恐龍的群居生活史,居理對化石判圓兄作了詳細的統計。在該恐龍化石坑中,居理注意到絕大部分的化石都是一種大型的角龍——尖角龍。尖角龍是具有單角的角龍,身長約6~7米,有一個巨大的頭骨。居理從已得的化石分析,認為是災難橫掃了整個恐龍族群,使這些年齡不同的角龍死亡,死後骨頭聚集在一起。居理又認為尖角龍是群居的動物,它們的行動如同今日非洲的角馬或是北極的馴鹿一樣,它們隨季節成群地移動,在移動中,這群尖角龍在橫渡泛濫的洪水河流時,在驚慌失措中被洪水吞沒(這種災難是北極馴鹿群渡越洪水時常常遇到的)。尖角龍的屍體順流而下,被沖到岸邊,待洪水退下,聚集的屍體又可能橫遭肉食動物的啃食,弄得屍骨散落,一片狼藉;待下次洪水過後,屍體被淤泥埋藏而成化石。這些化石帶來的信息告訴我們:尖角龍類在遭到滅頂之災時,它們是群居的,它們可能正好在進行遷徙,恐龍的群居對於它們的族群繁衍和生存起著重要的作用,群居行為的存在也表明恐龍不是一群呆頭呆腦的笨傢伙,而是有較高智慧的一類動物。

閱讀全文

與恐龍生活是如何遷徙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2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0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2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3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4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3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8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7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