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什麼是公共生活思修
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更為直接和廣泛。當代社會公共生活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活動范圍的廣泛性、活動內容的公開性、交往對象的復雜性、活動方式的多樣性等方面。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如果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社會就會處於無序的混亂狀態,人民群眾就不可能安居樂業,社會和諧也就無從談起。
(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不僅有利於日常生活的和諧,也會促進經濟社會的順利發展。
(3)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會成員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會成員生活質量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識。
(4)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國家現代化有賴於人的現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進步。
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雖然二者發揮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兩者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⑵ 維護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們做到哪些方面
維護公共秩序貢獻有序生活,需要我們每個人在行使權利自己權利的同時要履行到自己的義務。我們應遵守社會公德,法律法規,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構造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在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一個社會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體各顯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表現。在動盪不安、混亂無序的狀態下,人民群眾不可能安居樂業,社會和諧也就無從談起。
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
要加強法律意識,培養法律思維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紀守法。遵紀守法是維護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條件。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構建文明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⑶ 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公共生活具備哪些特徵
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公共生活具備以下五點特徵:
1、活動范圍的廣泛性。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公共生活的場所和領域不斷擴展,特別是網路使人們的公共生活進一步擴展到虛擬世界。
2、活動內容的公開性。公共生活是社會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眾性生活,它能為社會全體成員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內容是公開的,沒有秘密可言。
3、交往對象的復雜性。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往往是在「熟人社會」中活動,交往圈子很小;當今社會的公共生活領域,則更像一個「陌生人社會」。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對象並不僅限於熟識的人,而是進入公共場所的任何人。
4、活動方式的多樣性。當代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公共生活的內容和方式。
5、在公共生活中,一個人的行為,必定與他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和透明性,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更為直接和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