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生活必須品有哪些
1、古代的「箸」就是現代的「筷子」。用途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2、古代的「倚」就是現代的「椅子」。宋朝時期有「交椅」專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3、古代的「甌」泛指瓷製食具。主要指現代的「碗」後逐漸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甌`茶甌等。
4、古代的「鐙」通「登」是現代的「燈」出自《楚辭·招魂》。
5、古代的「燋」指沒有點燃的火把(西周時期);
6、古代的「燭」指用於執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
7、古代的「燎」指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燎」置於門外的稱「大燭」,置於門內的則稱「庭燎」
古代床有兩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詩經穗判耐小雅斯干》"載寢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坐時可以憑幾。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孟子公孫丑上》說孟子"隱幾而卧"。《莊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幾杖並舉,作為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後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曲成弧形,不很高。後世因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才有較高的案幾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並不是後世所指的蠟燭。《說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一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後世的燈不同。因為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沖跡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點燈用植物油,是後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說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後來知道"揉木為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一塊圓頭的平板,後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並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認為耒耜是一種農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後來耒耜用作一般農具的代稱。
是一種短小的鐮刀,錢和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為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飪器有鼎、鬲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圓腹三足[7],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鉉,鉉是抬鼎用的杠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燒火,有幾種肉食就分幾個鼎來煮,煮熟後就在鼎內取食,所以說"列鼎而食"。鍾鳴鼎食是貴族奢侈生活的一個方面。王勃《滕王閣序》說:"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9] 古人用匕從鼎內把肉取出來後,放在俎上用刀割著吃。所以古書上常以刀匕並舉、刀俎並舉。匕是長柄湯匙,俎是一塊長方形的小板,兩端有足支撐著,一般是木製的,銅俎很少。
銅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這是因為俎本來就是多以木而為之的。木材歲久腐朽,當然保存不下來。所以,直至清末,學者們還在根據文字學的理論推測"俎"的具體形狀。
現在這個問題隨著銅俎的出土已經徹底解決了,但古代學者利用文字學理論研討推測"俎"的具體形狀的文章,卻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飯用鬲,蒸飯用。鬲似鼎,有三隻空心的短足,下面舉火炊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似鬲,裡面盛水,燒火煮水使蒸氣上升到上層。上層似甑,裡面放米穀之類。上下兩層之間有個帶著許多孔的橫隔,既便於透過蒸氣,又免得米穀漏到下層。
古書上常見釜甑並舉。《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來用的。釜似鍋,它的用途相當於的下層;甑似盆,底部有細孔,放在釜上,相當於的上層。釜甑之間也有箅子。
古人盛飯盛菜不用碗。《說文》雖有字,那是"小盂"(水器)。傳世古器自銘為的,實際上是一個小盂旁邊加上一猜春個柄,那是用來舀水的。上古盛飯用簋,一般圓腹圈足,兩旁有耳,是青銅或陶制的,也有木製或竹製的。又有一種,長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書上常以簋並舉。上古的盛食器還有豆,像今天的高腳盤,有的有蓋。豆本來是盛黍稷的,後來逐漸變為盛肉醬、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籩,瓦豆叫做登。《詩經大雅生民》:"於豆於。"銅豆還有別的名稱,這里沒有必要細說。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時代,吃飯一般不用筷子。《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飯弄成一團來吃,可見當時是用手送飯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況下則用筷子。《禮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橫,非不可。"就是一種筷子。大約到漢代才普遍用筷子。《漢書張良傳》說:"請借前箸以籌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壺等。《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時又是飲酒器,所以《詩經豳風七月》說:"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壺除了盛酒外,還用來盛水。古人用斗勺來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後倒到飲器中叫做注。所以《詩經小雅大東》說:"不可以挹酒漿。"《詩經大雅酌》說:"挹彼注茲。" 尊不僅是一種盛酒器皿的專名,而且還常常被用作禮器之總名。古人作器,皆稱為"寶尊彝",或是"寶尊"。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總名使用時,尊也有兩種不同用法: 第一種是"大共名之尊",即全部禮器皆可曰"尊"。另一種是"小共名之尊",即壺、卣、等之總稱。
爵是古代飲酒器的通稱。但是作為專名,爵是用來溫酒的,它有三隻腳,下面可以舉火。上古常用的飲酒器是觚和觶,觶比較輕小,所以古人說"揚觶"。戰國以後出現了一種橢圓形的杯(,兩側有弧形的耳,後人稱為耳杯,又叫羽觴。杯可以用來飲酒,也可以盛羹。《史記項羽本紀》說:"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質料有玉、銀、銅、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書上常見並舉,二者是配合起來用的盥洗器。像一隻瓢,有把,有足,有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懷嬴為晉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見是用來澆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饗有沃盥的禮節,用澆水洗手時,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說文》說是"承"。上古又用於飲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饋盤飧",《史記滑稽列傳》提到"杯盤狼藉",但還不是現代所謂的盤子。現代的盤子是瓷器發達以後才出現的。
自宋以來,人們都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面積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較淺,有足而無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細狹,但卻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另一種面積稍小而深度較深,大抵無足,卻都有牛形狀的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猛,而持續時間就非常短了。
到了民國時期,不少學者提出,後一種並非是而是兕觥,並說是生活用具,無蓋,而兕觥是禮祭用器,有蓋。
2. 古代生活用具名稱
簋:gui,第三聲,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棚旅志性青銅器具之一
鼎:鍋,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甑:zèng,1. 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如現代的蒸鍋2.現在蒸飯用的木製桶狀物,有屜而無底3. 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
觥埋緩:gōng,1. 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並附有小勺:~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箸:筷子
倚:椅子。宋朝時期有「交椅」專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甌:泛指瓷製食具。主要指現代的「碗」後逐漸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甌`茶甌等
鐙:通「鏈液凳登」是現代的「燈」出自《楚辭·招魂》
燋:指沒有點燃的火把(西周時期)
燭:指用於執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
燎:指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燎」置於門外的稱「大燭」,置於門內的則稱「庭燎」
3. 古時候生活用品有哪些
衣服類包括上衣(衣)和下衣(裳),還有腰帶、鞋、襪、頭巾、帽子、手巾手絹汗巾等。飾歷隱品有簪、珥、鐲、環、項鏈、戒指等等。
生活中有澡盆、夜壺、馬桶、鍋碗瓢盆、桌椅爐灶凳筷勺、柴米油鹽醬醋茶、床、被、褥、毯、席、針線、茶壺、缸、壇、放鹽的缽、布做的毛巾等等。
如果出門還得傘、包袱、褡褳、車等等。
如果種地還得有各種農具,肢戚廳鋤、釘耙等等。
如果紡紗織布還得要紡車、織仔叢布機等等。
如果做些手工活,還可能需要釘、錘、鑿、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