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恐龍生活在哪
恐龍生活在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對於體形龐大的植食性恐龍來說,力量是最重要的要求。它們的腿骨龐大而結實,足以負擔巨大的身體。
恐龍體型特徵: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為標准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
『貳』 恐龍是哪個國家先發現的
恐龍最早是英國人發現的,一位名叫吉登恩·曼特爾的英國鄉村醫生於1822年3月發現了禽龍的化石。
在1822年,他的收藏品中又多了幾顆大而古怪的牙齒,據說最初的幾顆是他妻子瑪麗。曼特爾發現後交給他的。曼特爾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沒有在挖掘和收藏上停頓下來。在他不能鑒別這些石化的牙齒時,他能向當時名望很高的古生物學家法國的居維葉(1769-1832)和英國的巴克蘭(1784-1856)請教。兩位權威的古生物學家也辯認不出這些牙齒的主人該是何種動物,估計可能是一種大魚或者是犀牛的牙齒。曼特爾對他們的推測並未輕信,萌發了自己研究這些化石的念頭。這種並不迷信權威的精神正是他取得成功的難能可貴的地方。為了對比標本,他歷盡千辛萬苦,跑了一個又一個的博物館。1825年的一天,他來到了倫敦的一家博物館,在那裡看到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生蜥蜴,當他把手中的牙齒與蜥蜴的牙齒一比較,竟發現它們非常的相似,只是要大若干倍。這樣。曼特爾頓時有所領悟!就在這一年,他公開發表了研究報告,認為他收到的那些巨大的牙齒化石,應屬於尚未發現過的一種絕滅動物,並給這種古動物起了個拉丁語學名,叫做「Iguanodon」。我國首次使用這個名稱時,譯為「禽龍」。
『叄』 恐龍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代表三疊紀的典型紅色砂岩向我們表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那時的地球兩極並沒有陸地或覆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決定了各地的氣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較濕潤而草木茂盛,但是由於陸地的面積十分廣闊,使帶濕氣的海風無法進入內陸地區,大陸中部便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沙漠,所以陸地上的氣候相當乾燥,這進而使得較耐旱的蕨類品種及不過分依賴水繁殖的針葉樹逐漸在這些地工我取得了競爭優勢。
侏羅紀時代
侏羅紀時代的天空變得特別的明朗,氣候也變得溫和起來,雨水也漸漸充沛了,在雨水的滋潤下,沙漠在大量減少,成片成片的樹林長了出來,食草性恐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的食物。針葉林以及銀杏,成為大型食草性恐龍的主食。而那些低矮的蕨類植物則為小型的食草性恐龍提供了食物。
白堊紀時代
白堊紀恐龍生活在距離我們1.44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時間里,這漫長的八千萬年的景色當然也不一樣的。一些有花植物開始出現,其中包括原始的玫瑰、木蘭花和睡蓮,它們把這世界點綴得更為漂亮,原始的昆蟲們在花叢中往來飛舞,樹林是前所未有地豐茂。侏羅紀時期的針葉樹、杉葉樹、藻類生長得十分好,也成片成片地出現了高大的橡樹和山核桃樹。樹下,也不再是小蜥蜴們的世界了,負鼠這種小型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了,此時蠑螈與龜、蛇類和蛙類也作為中生代晚期的成員加入了進來。生活在史前這一階段的鱷魚數量超過了現在,已知的鱷魚中最大的,光它的頭顱就有1.8米長,現在的人把它稱為怖鱷。
近水的環境
恐龍的親戚蜥蜴是兩棲動物,既能在陸上生活,也能在水裡游泳。據科學發現證明,恐龍和蜥蜴一樣,也是能游泳的。恐龍生活的環境,河流、湖泊眾多。長有蜥蜴腳的恐龍,經常生活在水中。恐龍在水中是怎麼游泳的呢?原來,這些恐龍在水中通過它們的後肢輪流劃動,當然,前肢也是運動的,而且,身體其它部分也在運動,它們堅硬的尾以及強健的背上肌肉,幫助它們在水上漂游,當然,樣子不會太好看,可能和狗在水中游泳的姿勢差不多。
恐龍蛋所面臨的環境
專家們甚至認為,一些偷蛋的恐龍有可能成群結隊地去偷蛋,幾只做掩護,把母恐龍引開,其餘的則馬上偷蛋吃。同時,研究還表明,在史前時代,偷吃恐龍蛋的不光是恐龍,像蜥蜴,面對比自己的頭大幾倍的恐龍蛋,先用爪子敲個洞,然後吸光裡面所有的汁液。由此可見,在恐龍的時代里,恐龍蛋靜靜地躺在窩里時,就已經面臨了很大的危險。
『肆』 恐龍分布在世界的哪些地方
這1100多個屬分布在我們已知的所有大陸上,現在大概有1100個屬,就是說恐龍它這個分布范圍和分布時間都是非常廣泛的。
我國遼西地區,是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現在據不完全統計,所以從現在看來
『伍』 恐龍生活在什麼年代
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恐龍」一詞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學家譯為「恐竜」,後來流行於中國。古希臘語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類似蜥蜴的爬蟲。
東方譯名這種語境里的「龍」特指該希臘語蜥蜴家族,如主龍、暴龍、異齒龍、梁龍、霸王龍、翼龍、三角龍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轉用性質。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 英國古生物學家查德歐文。
(5)恐龍的生活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1、覓食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2、斗爭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陸』 最早的恐龍出現在哪個國家
英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氣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爾先生還是照常出門去給病人看病。夫人在家裡等著丈夫回來,心理總是惦記著他會不會著涼。後來,曼特爾夫人實在坐不住了,就帶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門向著他出診的方向去迎接他。她走在一條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層層的岩石。她習慣性地邊走邊觀察兩邊新裸露出來的岩層,忽然,一些亮晶晶的東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這是什麼東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走上前去仔細觀看。哇!原來是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這些化石牙齒太大了,曼特爾夫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大的牙齒。發現的興奮使得曼特爾夫人忘記了給丈夫送衣服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化石從岩層中取出來帶回了家裡。
晚些時候,曼特爾先生回到了家中。當夫人將新採集到的化石呈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驚呆了。他見過許許多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這么奇特的牙齒相似。
在隨後不久,曼特爾先生又在發現化石的地點附近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為了弄清這些化石到底屬於什麼動物,曼特爾先生把這些化石帶給了法國博物學家居維葉,請這位當時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學者給予鑒定。
說實在的,居維葉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類化石,而他讀過的所有的由前輩科學家撰寫的書籍和論文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這種化石。不過,居維葉還是根據他掌握的相當豐富的動物學知識做了一個判斷,他認為牙齒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馬的,它們的年代都不會太古老。
曼特爾先生對居維葉的鑒定非常懷疑,他認為居維葉的結論太草率了。他決定繼續考證。從此,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館去對比標本、查閱數據。
兩年後的一天,他偶然結識了一位在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工作的博物學家,此人當時正在研究一種生活在中美洲的現代蜥蜴——鬣蜥。於是,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與博物學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齒相對比,結果發現兩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爾先生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與鬣蜥同類、但是已經絕滅了的古代爬行動物,並把它命名為「鬣蜥的牙齒」。
後來,隨著發現的化石材料越來越多,人類對這些遠古動物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我們知道所謂的「鬣蜥的牙齒」這種動物實際上是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的一員;它確實與鬣蜥一樣屬於爬行動物,但是它與真正的鬣蜥的親緣關系比起與其它種的恐龍的關系還要遠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則,這種最早被科學地記錄下來的恐龍的種名的拉丁文字並沒有變,依然是「鬣蜥的牙齒」的意思。不過,它的中文名稱則被譯成為禽龍。
因此請記住:禽龍是科學史上最早記載的恐龍。同時,別忘了曼特爾這個名字以及他那位熱愛大自然的妻子。
『柒』 恐龍一般生活在哪裡
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主要種類有:肉食龍鍾敏類、虛骨龍次亞目、原蜥腳次亞目、蜥腳次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腫頭龍亞目。
(7)恐龍的生活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恐龍滅絕的假說:
1、氣候變遷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2、物種斗爭說
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3、大陸漂移說
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於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4、地磁變化說
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捌』 恐龍的生活環境
恐龍主要生活在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
1、三疊紀
三疊紀的名稱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馮·阿爾伯提起的,他將在中歐普遍存在的位於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頁岩以及其間的紅色的三層岩石層統稱為三疊紀。
三疊紀被分成更多亞層。三疊紀時的氣候炎熱乾燥,這形成了現在可以看到的當時留下來的典型的紅色沙石。當時季節分明,有強烈的雨季。在兩極比較潮濕溫和。
2、侏羅紀
整個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時期處於溫暖和潮濕。當時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亞和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盡管那時有局部的乾旱地區,但絕大多數盤古大陸,均處於鬱郁蔥蔥的綠洲。
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生物群,在許多方面,仍然十分獨特,動物群具備了較多的洲際色彩。
3、白堊紀
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陸地生存著恐龍,海洋生存著海生爬行動物、菊石、以及厚殼蛤。新的哺乳類、鳥類出現,開花植物也首次出現。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8)恐龍的生活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恐龍的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差別較大。從體型來說,大個頭的恐龍,可能會有幾十頭大象加在一起那麼大;小個頭的恐龍,卻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從食性來說,恐龍中既有溫順的草食者,也有葷素都吃的雜食者。
在全球陸地系統中,恐龍支配了超過1.6億年之久的時間。它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3億年。到了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由於發生了滅絕事件,所以恐龍也跟著滅亡了。地球上過去所存在的生物,都被記錄在了化石中。
恐龍化石就是在中生代的地層中被發掘到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不過,在緊接著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不見恐龍化石的蹤影。這說明恐龍在中生代已經滅絕了。
『玖』 恐龍生活在哪個年代
中生代時期。
恐龍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研究了幾種類似蜥蜴的骨頭化石,認為它們是史前動物留下的,並將它們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盡管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有這么一種奇怪的動物存在過。
(9)恐龍的生活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中時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時期的代表性恐龍如下:
1、三疊紀:恐龍的黎明,約距今2.5億年至2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腔骨龍、虛型龍
代表食草恐龍:板龍
水生生物代表:魚龍、幻龍
2、侏羅紀:恐龍的鼎盛時期,約距今1.99億年至1.45億年前,持續約54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異特龍、角鼻龍、蠻龍、
代表食草恐龍:腕龍、梁龍、劍龍
代表水生生物:魚龍、蛇頸龍
3、白堊紀:恐龍的衰亡時期,約距今1.45億年至6500萬年前,約持續8000萬年。
代表食肉恐龍:暴龍、鯊齒龍、阿貝力龍、棘龍、盜龍
代表食草恐龍:三角龍、鴨嘴龍、甲龍、泰坦巨龍
代表水生生物:滄龍、帝鱷
代表飛行生物:風神翼龍、翼手龍
『拾』 恐龍最找出現在哪個國家,(按照現在的國家)
根據正式記載,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是在西元一八二二年, 在英國南部的蘇塞克斯郡有一個叫做劉易斯的小地方,一個叫做曼特爾的英國醫生的妻子發現的禽龍牙齒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