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雕塑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雕塑

發布時間:2023-07-02 18:43:38

1. 中國雕塑有哪些(二)

婦好玉鳳

商周時期的玉雕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精美程度可從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大量實物中看出。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妃子。1976年,她的墓葬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西南側被偶然發現,出土文物1600餘件,玉器就佔了755件。其中一大批動物造型的玉雕作品生動傳神,工藝水平極高。如兩只毛色略呈褐黃的野兔,雙目圓睜,長耳後抿,短尾上聳,躬腰曲體,彷彿正在向前跳躍。此外還有巨口利齒的猛虎、華冠秀尾的鳳鳥、揚鼻嬉戲的小象、昂喙傲立的鳥、抱膝蹲踞的小熊、靈巧可愛的猴子。除飛禽走獸外,還有水族和草蟲,以及一些神話中的動物,總計不下20餘種,包括猴、兔、馬、牛、羊、鶴、鷹、鵝、鸕鶿、鸚鵡、魚、蛙、鱉、蟬、螳螂、龍、鳳和怪鳥等。其中有六七件小玉蟠龍,獸首蛇身,頸背處有長鬣飄拂,均作環形內屈,呈C字造型,使人聯想到它們與史前紅山文化C字形玉龍在造型和寓意上的延續性。

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僅鸚鵡一種就超過20件,都是扁體浮雕,造型上突出高冠、長尾、鉤喙等特徵,形態鮮明,富於情趣。以一件對尾雙鸚鵡為例,二鳥頭向相反而尾部靠連在一起,形成均勻對稱的構圖,自右鳥喙部下經胸、爪、尾至左鳥尾、爪、胸直至喙部,形成半圓形外輪廓線,顯得穩定而又連續;二鳥的冠羽高聳,背翅形成凹線,又顯得富於變化,使作品穩重中蘊藏靈動,耐人尋味。玉鸚鵡長尾的端面被磨成銳利的斜刃,可用作玉質刻刀,既具觀賞性,又具實用功能。

如圖所示(商,婦好墓玉鳳),河南安陽殷墟出土,通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黃褐色,雕刻精美細致,玉鳳亭亭玉立,作側身回首欲飛狀,喙、眼、冠似雞,短翅長尾,翅上用陽線鵰翎毛紋,身前有穿通鏤孔,更使鳳體豐滿迷人。婦好墓出土了755件玉器,而玉鳳僅此一件。此器為研究商代人心目中鳳的形象的最佳實物。

兵馬俑

秦皇兵馬俑的重大意義,在於開創了大型軍事題材雕塑群像的先河,宏觀地把握大場面總體效果的雄渾博大與兵馬俑個體細部的精雕細刻之間的關系,不愧為古代雕塑藝術寫實主義的典範。

寫實是兵馬俑群塑的基本格調,兵馬俑的形象大小與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馬相似。陶俑裝束如鎧甲、戰袍等是當時軍隊服飾的模擬,兵馬俑所配備的戰車、兵器則是真正的實物。從陶俑的造型來看,不但再現了各個兵種的實際陣容,而且成功地塑造了秦軍將卒不同年齡和性格的人物形象。這些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正是秦軍將卒不同生命體的再現。

從人物的身份來看,那頭戴鶡冠、身著雙層戰袍、外披彩色魚鱗甲、拄劍佇立、昂首挺胸、體魄魁偉、氣宇非凡者,顯然是大智大勇、指揮若定的將軍;那些頭戴長冠、著戰袍、披長甲、面情嚴肅者,又極可能是善於謀略、輔佐將軍的指揮官吏;那些頭綰發髻、身著戰袍、足穿靴履、手持弓弩、背負箭鏃者,為秦軍輕裝銳士無疑;那些免盔束發、身著戰袍、外披甲衣、手持遠射或長兵者,顯為秦軍的重裝武士。從年齡上分,年老者,長須可,額頭上皺紋數道,顯得沉著老練、穩健多謀;壯年者,面闊耳大,天庭飽滿,眉宇飛揚,顯得血氣方剛、威猛善斷;年輕者,頭微低垂,舒眉秀眼,顯得性格文靜、純朴。

從官兵的職能來看,頭戴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轡者,是御者形象;頭戴皮弁、外披短小鎧甲、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蹬短靴、立於馬前、抬頭挺胸、目視前方、一手牽韁、一手提弓者,是機敏精悍的秦軍騎兵形象;頭綰發髻、身著戰袍、外披鎧甲、右膝著地、左腿彎曲、體斜轉於左側、雙目凝視左前方者,是機警、勇捷的秦軍中跪姿射箭手形象;頭上束發綰髻、腰系革帶、脛著護腿、左腿微拱、右腿後綳、右臂曲肘於胸前、左臂向左側直伸、頭向左側、昂首注視左前方者,是秦軍中立姿持弩欲射的彎兵形象。從民族上分,除絕大多數為關中漢人外,還有深目高鼻、兩腮須的胡人形象。

從面部表情上分,有面帶微笑、心滿意足者;有呆板木然、毫無表情者;有五官端正、面寬體胖者;有穩健風雅、表情隨和者;也有神不守舍、猶疑不定者。這些復雜多樣的面部表情和各類兵馬俑造型,真實地反映了秦軍的實際狀況,因而更具寫實主義的藝術特點。這是雕塑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運用寫實手法所獲得的成功典範。

秦兵馬俑雕塑寫實手法不僅表現在整體的把握上,而且在細節方面也體現了一絲不苟、形象逼真的特點。如秦俑的發型,有螺旋紋式、波浪式等。發辮有三股、六股,盤曲扭結,走向清楚,絲絲頭發,清晰可見。陶俑的發舍有單環髻、雙環髻、三環髻、四環髻等等,表現了現實生活中束發絡髻的各種式樣。發髻的帶頭,有呈扇面形,有為折波形,有的則表現飄擺翻卷。陶俑的服飾衣紋隨體曲折,刻畫得維妙維肖。甲俑鎧甲的甲釘疏密有致,也刻畫得絲毫不差。陶俑腰間所系革帶和帶鉤,腿部扎的行縢,以及靴、履等細部,與實際對比具有極高的相似性。連跪射俑右腳鞋底兩端密中間稀的排列,也是基於人腳著地後部位摩擦輕重不同的考慮。像手指上的骨節和指甲等也刻畫得十分逼真。就連陶馬口中的牙齒這一不為人注意的細節,也是頗具匠心,塑出6顆牙齒,以表示馬正處於青壯年時期,把寫實主義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藝術上的地位和意義,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上都佔有光輝的一頁。

注重視覺效果是秦兵馬俑雕塑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兵馬俑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雖然基本格調是寫實的,但已突破了寫實的局限。即寫實手法中並不排除雕塑家可以馳騁自己的想像力,可以運用傳神、誇張、概括、寓意、象徵等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對於人體的某些局部特徵,並非一味地追求細微末節的真實,而力求抓住關鍵部位進行適當的誇張。這種誇張並不讓人感到虛假,反而給人一種明晰、洗練之感,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鮮明、突出。例如,人的眉毛和眉骨本來是沒有什麼厚度的,但秦俑眉毛加上了厚度,把眉骨塑得有角有棱。從視覺上,遠看形象明快、清晰,近看也不覺得失實。又如人的拇指本來比較粗短,但秦俑半握拳的手則有的把拇指塑得很長,高高翹起。因為這種手形拇指不與其餘四指並列,所以在視覺上也不會讓人感到不合比例,反而給人一種力感。還有秦俑個個挺胸鼓腹,難道秦軍戰士個個真的都是大腹便便?但這樣塑出來,從視覺上人們也不會覺得不合實際,反而會認為秦軍本來就應該是這種精神飽滿、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颯爽英姿。陶馬的塑造也是如此,馬頭方正,稜角顯露,兩耳短促,雙目大而有神,鼻廣口闊,馬身渾圓,腿部筋腱突出,造型生動逼真,顯得異常神駿。面對無言的兵馬俑,人們可以通過視覺感受產生聯想而領悟秦俑雕塑藝術風格的底蘊。

總之,精湛的秦兵馬俑雕塑藝術,是繼承了我國古代寫實藝術的傳統,又在藝術風格和藝術技巧方面開創新的境界,注重視覺效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標志著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已趨於成熟,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

秦兵馬俑傳達給人們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反映出它超群的藝術效果。它巧妙地處理了靜與動的關系,從而使大場面排列和個體形象的塑造更趨和諧,取得了完整統一的藝術效果。秦始皇陵兵馬俑是時代精神的產物,是古代寫實藝術的奇峰。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雕塑藝術和鑄銅工藝融為一體的傑出作品,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銅馬昂首,四蹄翻騰,馬尾高揚,口張作嘶鳴狀,以少見的對側快步的步伐賓士向前。其三足騰空,後右蹄踏在一隻正在振翼奮飛的燕背上,燕顧首驚視,與之相呼應,奔馬頭微左顧,似乎也想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一切盡在瞬間。由於馬蹄之輕快,馬鬃馬尾之飄揚,恰似天馬行空,以至飛燕不覺其重而驚其快,更增加了銅馬凌空飛馳的氣勢。馬體重落一足,小小飛燕承之而可平置,體現了設計者之獨具匠心。馬與燕的線條流暢,比例勻稱,賓士與飛翔的動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體現了駿馬賓士與飛鳥爭先的瞬間。該器堪稱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寶。現為中國旅遊標志,寓意「一日千里,馬到成功。」

天回山擊鼓說唱俑

天回山陶塑群,1957年發現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門外10千米處的天回山崖墓中。時間為光和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184—220)。

擊鼓說唱俑漢

陶俑有男女舞俑、聽琴俑、男女庖丁俑、持瓶(或鏡鏟)俑、武士俑、說唱俑;動物陶塑有狗、馬、雞、鴨、長尾雞等,皆為漢代雕塑藝術之精品。

《擊鼓說唱俑》,灰陶制,高55厘米,製作於東漢時期,出土於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天回山陶塑,中國東漢晚期陶塑。

俑在漢代雕塑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車馬出行到侍衛家奴,從庖廚宴飲到歌舞百戲,幾乎無所不包,反映了漢代五彩斑斕的社會生活。雖然這些俑比起秦代的同類作品尺寸相對較小,但表現出強烈的寫實主義風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四川地區的漢俑獨具特色,內容更為豐富,在出土的許多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件《擊鼓說唱俑》。說唱俑席地而坐,頭部碩大,裹著頭巾,前額布滿皺紋,赤膊跣足,左臂環抱一個圓鼓,右手高揚鼓錘。這個說唱俑的表演彷彿已經進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神情激動,表情誇張,竟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起來……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場面!雖然人們並不了解他說唱的具體內容,但一看到這位熱情、樂觀、充滿生命活力和幽默感的藝人,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甚至可以想像到在這個說唱俑的面前,正有一群興致勃勃的聽眾在傾聽著他出色的表演!可見,漢代的雕塑家們是多麼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他們並非簡單地模仿生活中的場景,而是採用了極其大膽誇張的手法,著重表現說唱者那種特殊的神氣。作者採用虛擬方式,通過欣賞者的聯想作用,創造出一個隱含的充滿戲劇性的精彩場面。這種虛擬中的戲劇性場面,本身也體現出漢代藝術所特有的生動活潑的氣勢。這件作品同時也是研究漢代民俗和陶塑藝術的珍貴史料。

龍門石窟2000年底,洛陽龍門石窟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全體成員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表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留給世界的雕刻藝術經典巨作,從此得到了世界的承認與保護。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2千米,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這里有一條伊水,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隋唐以後,習稱龍門。自北魏至晚唐的400餘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石窟造像開創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太和十年,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隋、唐400餘年的大規模建造,其中尤以北魏和唐代為重,達150多年。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千米,兩山窟龕密似蜂窩。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葯方洞和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共計窟龕2100多個,造像9.73萬余尊,題記和碑碣3600多個,佛塔39座。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翱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嘆為觀止。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露天大龕。唐高宗初年開鑿,至上元二年(675年)竣工。佛龕南北寬36米,東西長41米,有盧舍那佛及其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9尊雕像。主佛盧舍那高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這尊佛像和繪畫中武則天方額廣頤的面部特徵極其相似,所以人們說這就是武則天的化身。兩旁的弟子,迦葉嚴謹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莊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剛健。群像形神兼備,刀法嫻熟,是唐代雕塑藝術中的代表作。

龍門石窟氣勢博大,蘊涵深邃,雕刻精湛,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藝術的重要資料。

唐三彩馬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追念跟隨他征戰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戰馬,曾命當時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駿,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珍品,唐三彩對唐代馬文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今天,通過館藏名貴唐三彩馬仍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在它們的身上,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昭陵六駿的影子。因此馬是唐代文化藝術中最常見的題材。

唐三彩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絢麗光彩,不僅為人們提供了認識中國唐文化歷史價值的寶貴實物資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為它的藝術魅力所傾倒。唐三彩馬長期受到國內外商家的關注,並穩坐中國陶瓷藝術品拍賣最高價的寶座。

到高宗、武後時期的墓葬中,隨葬俑群已顯示出盛唐的時代風貌。甲胄武士形貌的鎮墓俑已改為足踏卧獸的天王形貌的鎮墓俑,還出現了體高與天王狀鎮墓俑近同的盛裝文官和武官俑,文官俑戴介幘,武官俑戴弁冠,姿態端莊。自西晉以來作為出行俑群行列中心的牛車,已經為鞍轡鮮明的駿馬所取代。原來流行於南北朝至隋,以重裝騎兵為前導的軍事氣氛濃郁的出行對列,這時已充滿享樂歡快的色彩,重裝騎兵逐漸消失,大量出現的騎士或手臂駕鷹,或攜帶獵犬、獵豹,組成外出狩獵的行列。隊列中還有騎馬的鼓吹樂隊以及打馬球的騎手。

這一時期,出現了釉彩絢麗、造型生動的三彩俑,達到了中國古俑藝術的最高峰。這是以一種釉彩多變的低溫釉陶(燒成溫度在800℃~1100℃)製作的俑,釉色鮮艷但不透明,色彩以黃、綠、赭色為主,所以俗稱唐三彩。實際它的釉色並不止3種,還有藍、黑等色。

開元、天寶年間,社會經濟的空前繁榮導致人們崇尚奢靡之風,促使三彩工藝達到它的最盛期。這時三彩俑的人物造型,體態肥滿豐腴,特別是女俑,高髻長裙,面容富態,雍容大度,反映當時社會流行的審美風尚。人物造型准確,輪廓曲線富於變化,顯示了唐代人物圓雕取得的高度藝術成就。

唐三彩造型最為生動的是駿馬,最具代表性的是葬於723年的鮮於庭誨墓中出土的兩組4件三彩馬。它們的體高都超過50厘米,兩匹毛色純白,另兩匹是頸部帶有白斑紋的白蹄黃馬。4匹馬造型都極生動,長頸肥軀,體骨勻稱,馬尾結紮成彎角形狀,馬具鮮明,轡和鞍、鞦的革帶上都飾著漂亮的黃金花和杏葉。一對白馬的長鬃剪出當時流行的三花飾,另一對白蹄黃馬只將馬鬃剪出一花。鮮於庭誨墓中還出土了一件極為罕見的駱駝載樂俑,在駱駝背馱載的平台上,塑出四人樂隊和一名起舞的綠衣胡人男子。駱駝造型雄健優美,樂俑、舞俑形象生動。··

2. 景觀設計中雕塑可以應用在哪些地方

景觀雕塑包括哪些
放置於景區或者特定環境中起裝飾性作用的雕塑。

可分為紀念性景觀雕塑、主題性景觀雕塑、裝飾性景觀雕塑和陳列景觀雕塑。
景觀雕塑是雕塑里的一個分類。類似於:花與梅花的關系。

但景觀雕塑屬於特別的一個詞,不是傳統分類。

但凡分類都有個標准,比如:

按照雕塑本身空間不同,可分為圓雕、浮雕;

按照材質不同來分類:泥塑、石雕、銅雕等;

按照雕塑擺放位置可分:室內雕塑、室外雕塑。

3. 世界十大雕塑都是哪些,在什麼地方

世界十大雕塑是:擲鐵餅者、大衛人體、斷臂的維納斯、復活島雕塑、羅馬母狼銅雕、雅典娜神像、夫婦像、獅身人面像、漢謨拉比碑刻、思想者。

分別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盧浮宮、南太平洋孤島、義大利羅馬市政博物館、雅典民族博物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埃及吉薩、盧浮宮、巴黎博物館。

《雅典娜神像》為公元前438年希臘雕刻家菲迪亞斯的香木雕塑。原作毀於拜占庭時代,現存於雅典民族博物館的大理石摹製品是公元二世紀羅馬作品。塑像體態豐滿、健壯,右腿直立,左下腿自外側微屈。身上的袍掛和長裙,採用深雕手法,衣紋不但厚重有力,而且很自然。

4. 中國傳統雕塑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的有哪些

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雕塑有陝西兵馬俑、重慶大足石刻、龍門石窟雕塑群、敦煌莫高窟雕塑群、四川樂山大佛、雲岡石窟雕塑群。

1、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現。現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平方米。能內叢葬有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雕塑擴展閱讀:

《世界遺產名錄》是197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時建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

截至2018年7月2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至此,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項目數量位居義大利(54項)之後列世界第二位,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數量(13項)位居全球第一 。

閱讀全文

與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雕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8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5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