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藏族的傳統節日、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有哪些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由於地域與人文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及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人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延續經久不衰。而藏族文化主要的表現也是藏族節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藏族的節日,習俗及歷史淵源。
一、藏族民俗節日
1、藏歷年
藏歷年的確定,是與藏歷的使用有密切的關系的,藏歷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歷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歷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歷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歷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准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夏」,有圓形的、「布魯」等等。接近年關,每家都要准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斗,斗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准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除夕前兩天屋內外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
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牆上,用乾麵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徵永恆吉祥的「」字元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為了使節日期間有充足、豐富的食品,在這天晚上,全家人還忙碌到深夜。這天晚飯,各家要吃面團突巴(古突)。在面團突巴中特意製作幾個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夾心不同的面團,每一種夾心都有一種說法,石子預示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預示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以助除夕之興。這是一種飲食娛樂活動,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這往往引起鬨堂大笑,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
到初一這天,將青苗,油餜子、羊頭、五穀斗等擺於佛龕茶幾上,預祝新的一年人壽糧豐。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裡背回「吉祥水」,然後喚醒全家人,按輩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穀斗每人先抓幾粒,向天拋去,表示祭神,然後依次抓一點送進嘴裡。此後長輩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後輩回賀「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儀式完畢後,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參果,接著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話,互不走訪做客。
初二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目的盛裝,見面互道「扎西德勒」、「節日愉快」,此活動持續三五天。藏歷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庄和弦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在藏歷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里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攜帶帳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紛紛來到拉薩河畔、雅魯藏布江邊,來到青藏高原千江萬湖旁爭相下水,盡情在水中嬉戲,游泳。他們在河灘草坪樹蔭下搭起帳篷,圍上帳幕,鋪上卡墊。老年人在河邊洗頭擦身,年輕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們在水裡嘻戲打水仗,此時的婦女們也毫無顧忌地盡情沐浴,把身體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乾乾凈凈。休息時,一家人圍坐在帳篷里,品嘗芳醇的青稞酒和噴香的酥油茶。帳篷里時時飄出陣陣歡聲笑語。沐浴節這七天中,人們不僅天天來到河邊沐浴,還要把家裡所有的被褥統統清洗干凈,所以沐浴節既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徹底的、群眾性的衛生活動。
❷ 去西藏生活怎麼樣
去西藏生活挺不錯的。
西藏,簡稱「藏」,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
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在藏東南和喜馬拉雅山南坡高山峽谷地區,由於地勢迭次升高,氣溫逐漸下降,氣候發生從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到溫帶、寒溫帶和寒帶氣候的垂直變化。
交通運輸:
2015年,西藏自治區完成貨運量2478.19萬噸,比2014年增長3.4%。其中:公路運輸完成1973萬噸,鐵路運輸完成494.22萬噸,民航運輸完成2.86萬噸,管道運輸完成8.11萬噸。
2021年8月,西藏共有郵政普遍服務網點754個,快遞網點399個,已實現鄉鎮及以上城市郵政網點全覆蓋,建制村村郵站全覆蓋,建制村快遞服務全覆蓋,建制村直接通郵比例達100%。
❸ 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
在牧區,普遍用牛毛帳篷作為住房。牧民用牛毛紡線,織成叫「日迪」的條狀粗毛布,再把它縫製成兩大片長方形的帳篷,然後把兩大片帳幕用10多個扣環連接起來,就成了一頂帳篷。牧區一般帳篷呈四方體,用8根立柱支撐,有十數根牛毛繩的一端與篷頂拴結,另一端拴在帳外約一丈外的木橛上,使得帳篷平展、穩固。帳篷面積一般為20平方米,頂高1.7米左右。帳頂留有一道寬30厘米、長3米可以開合的空隙,打開可以通風、排煙、散熱,合蓋則能防風雨、保溫暖。帳篷前面篷布上有牽引繩,用木桿支起來就是門,天熱時把門支高,帳篷內涼爽舒適。這種帳篷雖然簡單,但牛絨捻紡,質地粗厚、耐磨,不怕風雨大雪,滴雨不漏,也便於隨時支拆馱運,適宜於牧民逐水草而居。
牧區作為居住的帳篷一般是黑色的,帳篷前立有經幡桿,帳內對門靠邊擺列小箱櫃,兩旁設有睡墊。近中央,支石埋鍋為灶,上面經常熬著茶和奶。近門處置有小桶和各種畜牧用具,帳頂下懸掛著新鮮的或風乾的牛羊肉,或是成串的奶干。帳篷周圍用草餅或牛糞餅壘成牆垣增加避風力。帳外釘著許多條毛繩,用作拴系牛羊。離帳門不遠,一般都拴著一條西藏牧區特有的獒犬,以護家室和家畜。
按傳統習俗,客人臨門,男子席右首,稱「客席」;左首為女席,也可稱為「灶間」。
藏南農區,最常見的是平頂宅院。據《西藏志》載:「前後藏各處,房皆平頂。」一般平民居住的是一層建築,結構簡單,上石圍牆,以往梁作骨架,木柱截面圓形,上細下粗,柱頭上依次加方形木斗和托木,再放木樑,樑上鋪椽,再加樹枝或短棍,最上覆以石子和粘土,有些房屋用一種當地風化了的「阿嘎」土打實抹平,以防漏雨。農區住宅里馬蹄形的平房居多,一般坐北向南,房頂四周以80厘米的女兒牆相圍,四角壘起垛子。藏歷新年時,每個垛台插上樹枝,各個枝梢綴系彩色風馬經幡,一般每年藏歷年時換一次,以示運氣亨通。房屋前方正中設有香爐,吉日良辰,焚香祭祀,大門上方設有小佛龕,裡面貼有標志密宗本尊及其壇場合一體的十相自在圖文,以示祈求能避凶煞、晦氣,逆緣變順境。平頂住宅幾乎都有圍牆。傳統住房的布局,中間是經堂,兩側各間作居室,廚房挨近居室,廁所蓋在離住房較遠的圍牆兩角。住房窗戶有檐,檐頭用彩色方木疊起,這樣既能保護窗檯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觀。住宅所有門窗兩邊均用黑漆裝飾,與白牆壁相互映襯,格外醒目。農區宅院內一般設有生產工具堆放室、飼草儲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農村的庄園建築十分高大華麗,有些高達5層、6層。庄園主居於最高層,三面朝陽的大玻璃窗。冬季和煦的陽光射入室內,十分溫暖;夏季可以飽覽四周的綠田與樹林。門楣、梁架、額枋和柱頭雕有生動、細致的圖案花飾。樓內分別有經堂、客廳、卧室、管家室、貯藏室等等。樓前三面迴廊,形成院落、院內設有大小廚房、家奴與「郎生」們的居室、紡毛捻線織氆氌的作坊等。馬廄、羊圈、牛棚均與院子隔開一般,設在後院。
藏東林區,村落大部在半山緩坡地帶。人們就地取材建造木屋。屋頂斜面蓋木瓦,牆面多用圓木重疊垛成。工布一帶多見牆壁用不規則的卵石砌成。房屋一般分為上下兩層,用獨木截鋸形的梯上下。多半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進門為正房、中央砌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全家平時圍著灶塘邊用膳、邊取暖。灶塘是全家人活動的中心。來客也坐在灶塘邊用茶,進行交談。
一般城市居民住房多半是公寓式的平頂宅院。這種平頂宅院是土木結構,用較規則的塊石砌成50厘米厚的牆(這種石築厚牆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屋頂結構和門窗的袋飾都與農區平頂相似,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建築布局是:四面樓房相圍,中間庭園,一座宅院內可住上10戶人家。每戶有2~4間房屋不等,另加一間廚房;院內一口井,水公用;宅院東西兩側各有公廁、城鎮居民普遍喜歡養花,各家窗檯上都擺著各種花盆。一每當春夏季節,鮮花盛開。絢麗多彩,整個院內花香撲鼻。
藏區 寺廟建築規模龐大,裝飾華麗。主殿拔地凌空,巍峨聳峙,宮頂金碧輝煌,迴廊曲檻,幽寬邃多姿。有些寺廟坐落於山野,背嶺臨源,樓房疊砌,鱗次櫛比。寺內壁畫紛呈,雕梁畫棟,為藏族建築藝術的典型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