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嬰兒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嬰兒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發布時間:2023-07-11 13:48:00

A.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的生活習慣

幼兒年齡越小,神經系統的可塑性越大,各種好習慣越易形成。我們應抓住習慣培養的最佳期,提出適宜幼兒的習慣培養方案,堅決、耐心、持久地實施,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二天打魚、兩天曬網」,以求獲得良好效果。孩子一出生,即應注意開始訓練,為小兒制訂一個體活日程表,使小兒從小就依照一定的時間進食、睡眠、活動。為以後的良好生活習慣打下基礎。兩三歲時、應強化模仿、學習,以行為主,以理為輔;3歲以後,則行教並重、講練結合,使幼兒對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簡單道理有初步了解。
(一)為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所謂生活制度指的是有科學根據的生活秩序。為孩子制定生活制度就是把孩子一天在家裡的各種活動和休息時間,如起床、吃飯、活動、睡眠等的時間和次序科學地安排,並將它固定下來,待之以恆。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幼兒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有規律地轉換,做到勞逸結合的重要條件,從而進一步保證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問時,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件太好事、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家裡也安寧多了。
(二)飲食習慣的養成。
應根據月齡的增長訓練小兒獨立進食的能力。如6個月的嬰兒就要訓練他拿著奶瓶喝奶。再大一些就可以培養按進餐的馬慣,進餐前避免過度興奮或疲勞,進餐的環境應安靜、舒適,固定進餐的位置和餐具,有些家長發愁自己的孩子木認真吃飯,吃幾口就去干別的,餓了又回頭找吃的,這是孩戶開始獨立吃飯時大人沒有把握好造成的。進餐除定時外,還應定量,孩子飯前短時間內木要吃雜食。以免影響正餐的食量。平衡膳食,葷素搭配,為養成孩子不挑食的習慣,父母要做好榜樣。
(三)唾眠習慣的訓練。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小兒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嬰兒睡眠時間的長短。可因年齡而有不同,一晝夜所需睡眠時間新生兒約18-20小時,2-3個月為16-18小時、5-9個月為15-16小時.1歲時為14-15小時。1-3歲小兒每日睡眠時間12-14小時,白天安排睡1-2次,晚上開窗睡眠,冬開氣窗,夏開門窗,養成習慣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在規定的睡眠時間內,要培養孩於主動入睡的習慣。家長不要抱著、拍著或唱催眠曲使孩子入睡。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睡眠條件,如室內要安靜、溫度要適宜,睡前要大小便,換干尿布,使嬰兒能適當入睡。
睡眠時,要注意孩子姿勢正確,獨立安靜的睡眠習慣。
有一個問題讓許多父母感到頭痛,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入睡開始慢了,或者貪玩,或者要吃的,或者要聽故事。這是因為孩子心理發育不穩定,入睡前無所適從。為了保證睡眠質量,要根據孩子的特點,誘導他盡快入睡。
省一種辦法是把鬧鍾放在孩子旁邊,告訴他指針指到哪一點之後我們就安睡覺。雖然孩子不會看鍾,但他知道鍾的指針的運行方向,並且鬧鍾走動的輕微的聲音也可以起到誘導作用。這個方法還可以讓孩子逐漸學會看鍾。
孩子獨自入睡前不要讓他劇烈地玩耍。要和孩子平靜地玩一會兒。也可以讓孩子熟悉的玩具或小動物模型陪伴在身邊。
(四)大小便習慣的養成。
要養成小兒夜間少尿或不尿的習慣,這要從滿月後開始訓練,入睡前要少喂或盡量不喂水,喂飽奶、入睡前把一次尿。做父母的要糾心觀察小兒排便時間,掌握其排尿規律。
每天在固定時問讓小兒坐盆排便,逐漸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訓練排便也同排尿一樣,要摸清其規律,良好的排便習慣,不僅有利於衛生,也有利於消化系統活動的規律性。
(五)個人清潔衛生習慣。
著力培養孩子勤洗澡、勤換內農,每天洗腳、洗屁股。經常洗頭,2歲起學會自己洗手的習慣。還要注意培養孩子保持家庭舒適整治、干凈衛生的環境,自己養成良好的衣著習慣。
(六)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習慣。
較好的生活自理技能會促進孩子良好個性的發展。生活自理技能發展良好的接子會有較強的自信心、也會表現得較愉快、較活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觀察到兩類孩子:一類是生活自理技能發展良好的;一類是處處要人照顧的。包括飲食、穿衣等。前者顯得樂觀自信;後者顯得被動退縮。
因此,在孩子對學習生活自理技能顯得有興趣的時候,家長便要把握時機,讓他們學習做他們能做的事,例如進食、洗手、洗臉、刷牙甚至上廁所時脫下和穿上褲子等。起初做得不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肯做。如果孩子樂意做事,而成年人不給他們機會,他們會覺得很掃興,日子一長、這「想做事」的年齡一過,他們便會失去想做的興致,以後叫他們做事,他們就提個起勁來做事了。這是十分可惜的。
孩子小的時候不明白整理物品,在玩玩具時會隨意丟棄玩具,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家長注意到這個問題時。要和孩子一起整理這些東西,適從引導孩子自己收拾和整理放亂的玩具。不要總是代替或幫助孩子做這些事情。
幼兒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是漫氏的,需要父母和家人共向的言傳身教方有成效。在幼兒形成習慣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不斷督促、指導、使幼兒快而有效地達到目標,還要重視無聲的身教影響。例如,要求孩子不挑食,可成人自已卻在飲食上挑肥揀瘦的,這必然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的教育產生負面效應。要幼兒按時入睡。同樣首先應以家庭全體成員的有序生活方式為基礎背景。成人的育行是無聲的榜樣。如果只是強迫孩子該如何去做,而成人卻反其道而行之,那效果一定不會令人滿意。
因此、我們鄭重提醒年輕的父母們注意:可愛的寶寶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可以畫最美最好的圖畫!但是,也很容易畫成一幅「不堪入目」的圖畫!寶寶很容易受你們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因為你們是寶寶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如果你們有什麼不良行為習慣、不知不覺就會影響孩子。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成功,你們自己首先有必要檢視一下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寶寶良好的習慣。

B. 幼兒生活習慣有哪些

孩子日常生活的習慣
(1)早睡早起,不熬夜,不睡懶覺,作息規律,定時吃飯。
(2)自己學會穿衣,整理衣物,整理玩具,自食其力。
(3)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自己上下學,鍛煉獨自主的能力。
(5)在大人在場的前提下,了解家裡一些電器及其他設備的使用方法,增強生活和安全意識。
(4)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克服,不能不動腦筋就想向大人求助,不能用哭泣來解決問題。

C. 幼兒行為習慣有哪些

幼兒行為習慣有:

1、禮貌用語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大師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為家長,應注意從孩子的呀呀學語階段,就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父母的在日常行為中以身作則,處處以自己的模範行為來影響孩子,感染孩子。

2、與他人和諧相處

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後成長、生活離不開集體生活環境,家長要教育引導孩子與夥伴兒進行友好交往,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為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並及時鼓勵誇獎他們。

3、勞動習慣,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生活自立是我們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重要內容,從小就培養他自己刷牙,自己洗手、擦臉,自己洗澡,養成自己自立的生活習慣。我們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做破壞別人勞動成果的事。

4、飲食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育孩子講究衛生,禍從口出,並從口入,教育孩子勤洗手,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觀,讓孩子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

5、寫讀書筆記的習慣

會寫字的孩子,可有意識地培養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家長也可以和孩子討論讀後的感受,培養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獨立思考,真實表達的習慣。

D. 嬰幼兒需要培養哪些習慣呢

對於寶寶來說,好習慣會是其一生受益,壞習慣則是人生的阻礙。可不要覺得寶寶小,就認為有些事情可以聽之任之,要知道壞習慣一旦養成,再糾正就會很困難了,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1.按時進餐 即使寶寶還沒有完全斷奶,也應該讓他在固定的小餐桌旁與家人一起愉快地進餐。要培養寶寶愛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按時吃飯,盡量不吃零食。當他有意願自己動手後,不要害怕弄臟衣物和地板,讓他自己去嘗試去努力,即使一餐只吃進去一兩勺也是很大的進步。一個能自己主動快樂進步的寶寶對媽媽來說簡直是驚喜。 2.健康衛生 寶寶外出歸來、餐前和便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睡前要養成刷牙、洗澡或洗小腳、洗小屁屁的習慣。剛開始父母可以抱著他們洗小手,等到他們自己能力達到後,引導他們自己搬著小凳去洗手。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利於他們一生的健康。 3.文明禮貌 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也應該引導他在爸爸媽媽離家時擺手「再見」,在他們回家時張開懷抱迎接,見到長輩要搖著小手打招呼……這是基本的禮貌素質,是人文素質的基礎。牙牙學語時,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會是寶寶最初的模仿,禮貌會換來他人親切的對待,反過來也能鼓勵寶寶更加主動地與人交往。 4.安然入睡 寶寶的睡眠對其成長至關重要,要從小杜絕抱、拍、搖、含奶瓶等入睡壞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午睡及良好的入睡方式不僅有利於他們以後迅速適應幼兒園生活,同時也有利於他們獨立意識的形成。 5.快樂閱讀 閱讀是人生的益友。父母在寶寶出生後就應該養成給他讀故事的習慣。當他的小手可以抓、握、翻後,應該大膽地讓他接觸圖書,養成翻書、看書的意識,晚間的睡前故事不僅有利於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他們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寶寶的書要選擇大一些,畫面要清楚,色彩要鮮艷。 6.和諧交往 現在的寶寶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寶寶多與小朋友接觸,一起游戲,一起玩玩具,這樣有助於形成親密的人際關系,也能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寶寶良好的社會情感,幫助他和諧地與人交往,並懂得關心愛護他人,從小學會愛護玩具、愛護小動物,愛分享,不自私。 7.獨立玩耍 獨立玩耍可以培養寶寶的獨立、自信、創造力以及語言能力。1歲前的寶寶已經認識到自己可以獨立做一些事情,也願意去這樣做,父母應該提供給寶寶獨立玩耍的機會。只要寶寶處在安全的環境中,不妨就讓他去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快樂。 TIP:寶寶最愛模仿,好奇心也很強,父母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寶寶的行為意識,所以父母要為寶寶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好的效仿榜樣,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E. 幼兒好的行為習慣有哪些

1、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於寶寶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生活習慣主要包括寶寶的飲食起居和衛生習慣,讓寶寶做到不挑食、不偏食,養成飯前和便後正確的洗手,早飯刷牙和飯後勤漱口的好習慣。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為寶寶立適當的規矩,慢慢的培養寶寶養成主動整理玩具和愛清潔的好習慣。

2、良好的文明習慣

作一個文明有禮貌的好寶寶會更招人喜愛,它反映出一個寶寶的內心修養,父母在教育寶寶的同時,要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對不起等等,當別人問話時,要學會注目別人的眼睛,學會傾聽,再客觀的說明自己的觀點,給人一種文明的良好感覺。

閱讀全文

與嬰兒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12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60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8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100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3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5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2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15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70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6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6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7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