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修佛眾生怎麼在世間生活

修佛眾生怎麼在世間生活

發布時間:2023-08-13 14:23:48

A. 現代人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現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負面情緒。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時空都有適切性,是一切利益與安樂的來源。行走坐卧不離佛法,心裡默念佛的訓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導,時時勤習經文,處處勸人為善。


我們修佛不管念誦經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觀內心,不論是位在寺廟或山洞裡、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須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寬恕等。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別是接觸人群時必須修耐心、寬容、寬恕及慈悲心。身為大乘者,我們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養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覺醒之心,覺醒之心是基於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愛一切有情眾生。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愛心,這愛心是有限的,基於自私心,我們喜歡或愛某某人是因為那個人是朋友或是親戚等等。但是我們在說的是慈愛於所有的眾生甚至對於自己敵人在內。當我們慈愛所有時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們希望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悲憫心。所以我所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古代也好現代也好,沒有人想要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其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能夠不被煩惱控制,且能轉化煩惱,這樣才能找到究竟真實平和與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


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

第一,貪欲心,貪財、貪名、貪所有世間的東西,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這都叫做貪欲心,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損人利己,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更嚴重的,就是執著,對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執持不放。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才是真正的佛法。


貪欲心的對治,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自私心的對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執著的對治,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包括貪欲、自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


禪宗經常講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呢?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悲觀厭世、脫離生活,躲到山裡去修行,這不是放下,只是暫時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


我們必須知道,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無論錢財、名聲、地位還是人,只要有執著,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執著越大,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是肯定的。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斷除執著。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認為,輪回可以直接斷除,只要把身體毀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們赤身裸體、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樓、自焚等極端行為,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


凡夫一致認為,痛苦來自於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痛苦源自於外界,這誰也無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並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歸根結底,就是執著。


但斷除執著很難,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就更難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快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


不過,即使證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蓮花生大士曾雲:「縱使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也即是說,見解要開放、高妙,但行為一定要保守、謹慎。


開放的意思是說,在證悟空性以後,包括殺盜淫妄、聞思修行等善惡之行在內的任何事物,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不存在善惡、好壞、高低、左右等分別,沒有任何阻礙,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虛空、一片光明。我們以常識所創造的各種規矩——無論佛教還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規矩、規定、法則,都已經煙消雲散。對這種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約束,所以見解是很開放的。


但如果行為和見解保持一致,就會出問題。雖然對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會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藏地、漢地還是印度,都曾有數之不盡的成就者的行為超越了一切約束。甚至為了打破約束,他們還會採取強制且極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為,就是一種超越約束的手段。但其他眾生卻不會理解這些放盪不羈、無拘無束的行為,為了保護眾生的根基,護持其他眾生的心或情緒,所以行為必須要保守。


蓮花生大士還說:「外表應當實踐經部儀,細致取捨因果有必要。」哪怕內在具備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為,也應該按照小乘佛教的別解脫戒來行持,這樣細致取捨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見解卻萬萬不能保守,否則就是執著,所以見解要開放。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寧瑪巴的無上密法大圓滿中的要求。


其實,除了寧瑪巴以外,所有藏傳佛教對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聞思,也聽了《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大家都很虔誠,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精進聞思修,可在將佛法落實到行為方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雖然通過聞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哪怕沒有修,但與其他完全不學佛的人比起來,觀點還是完全不一樣。但聞思的功效也僅止於此,真正的落實,還是要靠修行。


不過,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專職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較虔誠的修行人,每天嚴格地修持佛法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剩下的二十幾個小時,都會被世間瑣事所困。如果不能將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就會浪費掉。反之,如果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正法所攝持,將會有很多益處:第一,不會造業;第二,生活會更有意義;第三,會更加開心、幸福與充實,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我們曾經專文探討過《如何將病苦轉為道用》,與《如何面對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與生活》見《慧燈之光》),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內的所有行為都轉為道用。


行為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內的一切活動,無論思想的活動還是身體的運動,都叫做行為。


通過發願,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與菩薩道毫不相關的行為轉為菩薩道,就是行為轉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為轉為道用,平時也能落實到生活上,則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時,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不需要另外花費時間,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阿彌陀佛······

B. 學佛人如何在生活中修學

《涅槃經》中雲:「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是無常想亦復如是,於諸想中最為第一。」佛陀說過: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修無常是最殊勝的。所以我們應當時時觀想行住坐卧的一切行為,都是這一世最後的作為;口中所說的,是今生最後要說的話;內心所想的,也是今生最後能想的。只有時時觀修無常,才算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1、對於輪回的出離。認知輪回,要有堅強的出離心,經常地慎念無常,如果有了這一個基礎,你算是一個學佛的人。
2、不論你是修行哪個一個法門的人,自己生活中一定要搞清楚你的見解和行為一定要是相順的。相順是什麼呢?用見解引導行為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用行為來盲目地去套這個見解,這是錯誤的。
3、在修行的時候,不能夠浪費時間,你要把自己的修行和自己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提倡的就是這樣的——「在生活當中去實踐佛法,然後用佛法來引導你的生活。」只有這樣的時候,你才能夠在世間上非常的好,又能在出世間上修行的非常的不出格,是一個正道。
4、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仔細想一想,我們這第一念究竟是怎麼想的?是為了打擊報復?是為了品頭論足?還是真的是為了利益他人?如果我們真的利益他人的話,我們是善知識嗎?如果我們不是善知識,是不是介紹一個善知識出來比去評論某一個人更好一些呢?所以我希望你們都能夠明白,是非是沒有意義的,只能夠損害自己的功德,不可能對解脫有任何的意義。所以你們把自己的心放在法上,這對所有學佛的人都適用。
把法好好地修起來,你修好了會成為世間明燈,就像太陽,無論別人是不是信任它,是不是喜歡它,太陽該升起的時候依然會升起!

閱讀全文

與修佛眾生怎麼在世間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2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5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0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