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鯨的資料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
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中還包括所有海豚。鯨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須鯨(Mysticeti)和齒鯨(Odontoceti)。
須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須鯨。然而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0cm左右,最大的抹香鯨體長在20米以上。鯨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類。
(1)鯨的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種類現狀:
由於環境惡化和人類的大量捕殺,鯨目成員特別是一些大型成員由於經濟價值高而受到廣泛捕獵,許多鯨類已瀕臨滅絕。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一個負責管理捕鯨和鯨類保護的國際性組織。在商業捕鯨導致鯨數量銳減後,IWC決定採取行動保護鯨類。
其中包括從1986年開始暫時性禁止商業捕鯨,分別於1979年和1994年建立了印度洋鯨類保護區和南大洋鯨類保護區。然而從1986年以來,因為日本、挪威等一些國家利用了IWC決議的漏洞,打著「科學捕鯨」的旗號每年捕殺了至少2,5000頭鯨或海豚。
捕鯨的國家還有挪威、冰島和日本,以及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北加拿大的一些土著部落。
㈡ 鯨的生活環境
鯨終生生活在水中,對它而言,水就是它的全部生活環境,當然,水是要分淡水鹹水,鹹水又分寒帶海域、溫帶海域、熱帶海域。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貝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
㈢ 大連海域驚現18米長鯨魚,鯨魚主要生活在哪裡
最近大連海域驚現18米長的鯨魚,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具體事情是怎樣的呢?由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總結的資料。
現在我給大家講解一下鯨魚主要生活在哪裡。抹香鯨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不結冰的海域當中,主要棲息地還是在南北緯70之間的海域中,主要是這些海域溫暖且資源豐富。由於鯨魚體型龐大,需要大量的食物供給,這些地方才可以適應他們的生存。雌鯨通常棲息於水深1000米以上、緯度40度以內的海域,在北太平洋可達北緯50度左右 。成年雄鯨移動情形寬廣的多。它們巨大而神秘,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和珍貴的瀕危野生物種。由於渤海水深較淺,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蹤跡。這次可能是某種特殊原因我們才在大連海域看到了他們的存在。
以上是我總結的看法,你們怎麼看呢?
㈣ 鯨魚都生活在什麼地方
鯨魚屬於深海動物,一般都生活在水深1000米以上的深海里!只有覓食或換氣才會浮到水面!
㈤ 鯨的簡介,和鯨的資料
1、簡介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
然而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0cm左右,最大的抹香鯨體長在20米以上。鯨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類。
2、資料
鯨目是完全水棲的哺乳動物,有的主要靠回聲定位尋食避敵。一般以軟體動物、魚類和浮游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
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換氣。一般冬季從高緯度冷水區游向低緯度熱水區產仔,夏季又由低緯度游回高緯度冷水區捕食。
鯨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須鯨和齒鯨。須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須鯨。
1、須鯨
須鯨包括藍鯨、長須鯨、大翅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9種。
須鯨類動物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雲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
2、齒鯨
齒鯨是鯨類亞目之一,抹香鯨、突吻鯨、白暨豚、海豚等都屬於這一類別。齒鯨亞目種類眾多、大小不等、食物繁多,捕獲范圍也很廣,該亞目所屬各種之間的牙齒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
㈥ 鯨魚生活在海洋的哪裡
鯨魚的生活習性和食性
鯨是海洋哺乳動物,胎生,幼仔哺乳,用肺呼吸。但它既不同於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也不同於企鵝等用肺呼吸的海鳥,它終生在水中生活,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則一段時間在水裡,一段時間在陸上生活。這種特殊的習性可能與其起源有關。
善於游泳,長於潛水是鯨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共同習性之一。鯨和海豹都是優秀的潛水員。須鯨類的游泳速度一般為每小時30公里,受驚時每小時為40公里,鰮鯨的速度最快,每小時約55公里,比萬噸巨輪還要快。抹香鯨游泳速度較慢,一般為每小時10公里,最快時為25公里。鯨潛水的時間和深度也很驚人,它可潛入200~300米的深海,歷時2小時之久。與海豹相比,鯨的潛水深度比不上可潛入600米的威德爾海豹,但鯨的深潛時間比海豹長得多,威德爾海豹長潛時間為70分鍾,僅是鯨的一半。這種深潛與長潛的差別,可能與軀體大小不同有關,鯨是龐然大物,下潛和上浮時的動作顯然沒有軀體纖細結實的威德爾海豹靈活。鯨的肺活量大,它的肺可容納15000升氣體,下潛時貯存大量氧氣,上浮時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這是它能長潛的奧秘之一。此外,鯨和海豹的腦袋都很小,不到體重的1/1000,這可能是它們能夠長潛和深潛的共同有利條件。
「噴泉式」呼吸方式,是鯨特有的生活習性。鯨在水下生活期間,緊閉鼻孔,露出水面呼吸時,鼻孔張開,憑借肺部的壓力和肌肉的收縮,噴出一股白花花的水柱,並伴隨一陣汽笛般的叫聲。所噴水柱的高度和形狀是鑒別不同鯨種的標志。據此,有經驗的捕鯨者,可以迅速地判斷鯨的種類及其大小和距離的遠近。如藍鯨的噴水柱垂直向上,強勁有力,上粗下細,頂部鬆散,如同禮花,射程高達10米以上。其他須鯨類噴水柱的高度一般為8~10米。抹香鯨的噴水柱向左前方偏轉,噴射力弱,粗短而鬆散,高度僅3~4米。關於水柱的成因和成分,日前仍有爭論,有人認為是肺中噴出的廢物,也有人認為是肺中的水汽和激起的海水相結合的產物。
南大洋的鯨主要以磷蝦為食,也吞食一些橈足類等甲殼類浮游動物。濾食性須鯨,從亞熱帶和溫帶遷促到南極,在南極水域飽食美餐,尋偶交配。在此期間,有些種群能積累全身脂肪量的50%。須鯨在亞熱帶很少吃東西,在南極積累的脂肪用來提供它一年中其他時間所需要的能量。齒鯨類的襪香鯨是以食烏賊和魚類為主。
鯨的胃口很大,一頭藍鯨一天能吃8~10噸磷蝦。藍鯨口腔的容積達5立方米,張口時大量的磷蝦和海水一起涌進,閉口時,把海水從唇須縫中擠出,濾出的磷蝦一口吞下。
多數鯨類成群的習性不很顯著,唯獨抹香鯨有組織小家庭的習慣,其成員往往是雌鯨、幼仔和雄鯨各一頭,但其周圍也常有成年的雄鯨伴隨,伺機而動,爭奪妻妾。抹香鯨往往是一夫多妻。
鯨很多是在南極之外繁殖,一般每年一次,每胎產一仔。懷孕期一般為9~12個月,藍鯨為12個月,抹香鯨的懷孕期長達16個月。仔鯨的生長速度很快。藍鯨的受精卵的重量不到1毫克,小到肉眼難以辨別。幼仔出生時體長則達7~8米,體重約2~3噸,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嬰兒。幼仔的哺育期為7個月,每天的哺育量為400~500公斤。雌鯨的乳汁營養豐富,脂肪的含量達40%~50%,和海豹相似,是鮮牛奶脂肪含量的10~15倍。因此,仔鯨生長快,膘肥體胖。仔鯨在哺育期每小時可增加體重4公斤,一晝夜竟增長80~100公斤。仔鯨在斷奶後,生長速度大減。藍鯨的性成熟為4~5年,其壽命最長可達100年。須鯨的壽命一般為40~50年,最長可達100年之久。
遷徒生活是鯨的共同習性,像魚類的回遊,候鳥的遷徙一樣,不過時間、季節和地點各不相同罷了。遷徙是鯨的一種本能,也是生存所迫,比如須鯨在其他海域進食很少,主要在南極海域進食,所以它必須返回南極海域。南大洋的鯨多數是從亞熱帶和溫帶遷徙來的,在每年的11月左右到達南極海域,在那裡逗留100來天,於翌年二三月踏上回程。須鯨在南極海域逗留的時間最長,通常為120天以上。有的縞臂鯨可在南極海域越冬,並在亞南極區繁殖。其他多數鯨種在南極地區或在遷徙的途中尋偶、交配,在溫帶和亞熱帶繁殖後代。在南極海域很難看到正在哺乳的仔鯨。
㈦ 鯨魚大多生活在哪片海域
鯨魚
習性:回遊是海中生活
分布:南、北極海域與熱帶海域做季節性移動
食物:須鯨~海中浮游生物 齒鯨~魚類、甲殼類
類別:哺乳綱、鯨目
親屬:海豚、露脊鯨、抹香鯨
壽命:小型的約40年、大型的約60年 四面環海的台灣,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世界孕育著無數的豐富資源,就如被喻為海洋精靈的鯨豚,全世界總共有79種,在台灣海域就能有幸看到其中的27種,是台灣海域十分珍貴的資源。每年春分期間正是鯨豚洄遊太平洋海域的時候,值此時節到東海岸去賞鯨,將是一個充滿」鯨」喜的假日行程。在國際上,賞鯨是近十年內才發展的生態觀光事業。雖然賞鯨在台灣是近年才興起的觀光事業,但卻在東海岸賞鯨船正式合法和啟航不到一年內,吸引了上萬人前往賞鯨,賞鯨船也以倍數成長,讓人們能夠欣賞到海洋精靈的美態,同時教育人們賞鯨的正確知識,才不至於使台灣海洋資源陷入危機。
花東離岸5、6海里的外海,是黑潮與近岸流的交界處,兩流相激,把海底的有機物質翻起,吸引了魚兒成群覓食,自然成了鯨豚最常出沒的海域。
每年春分(3月20日)以後, 鯨豚開始在台灣東海岸活動和尋找食物,隨著夏日的來臨,鯨豚的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成群結伴的鯨豚在碧海藍天接連不斷的一跳一躍戲水,姿態之優美令人贊嘆不已!其劃破水紋如船,沖破海面如畫中美人走入真實世界,她們的活力能夠掀起大海的波浪,讓沉靜的海洋生氣勃勃,勾勒出靜動之間的美感,從其黑白相間軀體滑落的水以及濺起的浪花,引領人進入詩畫中的優美境地。
對花蓮海域的探勘調查,發現全世界已知的鯨魚種類中,花蓮海域就可找到其中四分之一的蹤跡,包括抹香鯨、虎鯨、小虎鯨、偽虎鯨、長須鯨、座頭鯨、啄鯨、費氏海豚、花紋海豚、熱帶斑海豚、飛旋海豚、瓶鼻海豚等20多種,鯨豚出沒機會相當高,為東海岸珍貴的生態資源。賞鯨豚點由花連東南方的石梯港,延伸至花東一帶,近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墾丁海域的鯨豚類,發現墾丁及南灣、香蕉灣海域也出現數量龐大的鯨豚類,如果能減少對鯨類的干擾及生態環境破壞,南灣將是一個前景可期的賞鯨地點。
目前在花東地區,已有多處地點提供海上賞鯨的活動;花蓮市的花蓮港、豐濱鄉的石梯港,以及台東縣成功鎮的成功港、台東市的富岡漁港,都有賞鯨船搭載遊客出海追尋鯨豚的蹤跡。其中石梯港的「海鯨號」首開風氣之先,當地鯨豚的發現率也最高;花蓮港起步雖稍晚,但因佔地利之便,從賞鯨船上可瀏覽海岸山脈及清水斷崖,風光相當迷人,其中「多羅滿」號更與長期從事東部海域研究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由基金會提供深入的解說。台東方面,成功港一帶漁場豐富,除賞鯨外,每逢4~6月飛魚過境,更有機會親睹旗魚、鬼頭刀追逐飛魚的畫面。
作為海中的大型哺乳動物,鯨豚出現的景象常常撼人心弦:弗氏海豚結隊在海上打出的壯觀浪花,飛旋海豚跳出海面翻轉起舞,虎鯨(殺人鯨)家族成群洄遊……;尤其許多海豚看到船隻並不閃避,甚至會近距離保持在船前方,盡情翻騰跳躍,好似在與觀眾同樂。 一趟賞鯨活動約3—4小時,包含了約20分鍾的行前說明;而實地出海時,船長或船上解說員也會詳盡介紹鯨豚的習性,以及各種海洋知識。海豚不分季節,發現機率接近百分之百,至於大型鯨魚,因屬洄遊性動物,受季節限制,一般來說並不容易見到,但若有機緣一睹抹香鯨或虎鯨巡弋的風采,絕對教人摒息難忘。
㈧ 鯨魚生活在海底多少米
鯨魚生活在海底1000到2000米深度。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8)鯨的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33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
溫暖海水與冰冷海水的交匯處,是藍鯨絕佳的棲息地,冰冷的海水通常富含浮游生物和磷蝦,藍鯨通常就以這兩種生物為食,藍鯨呈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數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