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把生活過成了詩是種什麼樣的狀態
最近經常聽說把生活過成了詩這句話,大概是描述了某種很美好的生活情態,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還表達了羨慕之情。由此不禁會想把生活過成了詩是種什麼樣的狀態?然而細思極恐,如果生活真的過成了詩⋯⋯
如果是《詩經》這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從文字來看很美,疊字的運用讀起來還增添了音韻美,然而這首詩還沒完,下一句緊接著就是"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讀了這下一句就知道這詩好像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美,它是寫了一件悲傷的事情。
從《詩經》這開始,孔子他老人家就說了詩的作用在於「興觀群怨」,所以他鼓勵他的學生去學詩。詩初始的價值就在於它的社會功能性,詩歌最開始就是拿來干這些的,是不是好像詩從最初誕生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
但是詩歌藝術是不斷發展的,到了浪漫主義詩人屈原《離騷》中就寫出"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樣的生活堪稱裝B指南!但是探究這句詩的深意就知道屈原借這兩句傲嬌的表示我不和你們同流合污,中間九死猶未悔的辛酸我們無法體會。
再看看陶淵明,大概是最接近生活成詩的標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與自然相融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和你們玩那些個勾引鬥角的游戲,我去隱居,生活太完美了。然而這樣悠閑的生活大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為五斗米折腰後怎麼生活呢?去種田結果是草盛豆苗稀,由此生活的常態是:"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去看看陶淵明詩中那些對貧困生活的描寫,你絕對會被感動,窮成那樣還保持高風亮節,真君子啊!
到了詩歌發展的黃金期,唐代,就看看李杜,李白還過了不少好日子,有春風得意的時候,詩也是寫的真的夠浪漫主義,不過浪漫主義的一大特點就是有奇特想像力和修辭手法的運用,所以"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那是想像加擬人的手法,表露的也是孤獨之感,大概生活如意的事多了,所以藉助想像來讓生活生動一點;杜甫就慘多了,有時候覺得生活虐我千百遍的時候就願意去看杜甫的詩,馬上就能開闊心胸,和杜甫來比我們遇到的那都不是事,就算是他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樣美麗的景色,也只為帶出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樣的哀情。
細讀中國古代的詩歌從詩經到發展到後面的現實主義,山水田園,浪漫主義等詩人寫的詩歌題材和我們以為的美好大概相去甚遠。我們會不會只是被詩這個名詞給迷惑了,把生活過成詩,只是披了一個美麗的外衣,真的要你去過詩中描述的生活怕是也沒幾個人願意。
也許我們經常犯一個錯誤就是被刻板印象引導我們。之前被博爾赫斯的那句天堂的樣子就是圖書館的樣子圈粉。覺得博爾赫斯不愧是國家圖書管館長,愛書到了這個地步,最近聽了道長的解讀,然後去看了文本才知道博爾赫斯口中的天堂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個集所有美好事物於一體的天堂,他筆下的圖書館就是充滿幽靈飄盪的迷宮。
所以把生活過成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只能說再美也美不過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