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蒙古人的起源
蒙古人的起源:原始社會時期
十四世紀用波斯文寫成的《史集》一書,記載了一個蒙古族的古老傳說: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戰敗,遭到殘酷的屠殺,只活下來兩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他們逃到了一個地方,周圍都是山林,中間有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做「額爾古涅昆」——「險峻的山坡」。他們在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傳。這個傳說里的「額爾古納」,就是流經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這里所說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勃兒帖赤那和豁埃馬蘭勒,只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在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胡。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的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室韋,始見於《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
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因為「他們在遠古的大部分時間內,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區的征服者和統治者,偉大、強盛和充分受尊敬」「由於(他們)極其偉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盡管種類和名稱各不相同,也逐漸以他們的名字著稱,全都被稱為韃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冊)。由於蒙古部的強大,「達怛」一名逐漸又被「蒙古」所代替,成為室韋諸部的總稱。文字記載蒙古之稱謂,始見於《舊唐書》,稱作「蒙兀室韋」,是大室韋的一個成員,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以南地區。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當時與他們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貝加爾湖周圍的塔塔兒部,住在貝加爾湖東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兒乞部,活動在貝加爾湖西部地區和葉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這三部都使用蒙古語族語言。另外,還有三個信奉景教的突厥貴族統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據回鶻汗庭故地周圍的克烈部、其西邊的乃蠻部和靠近陰山地區的汪古部。
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發展水平,大致分為「草原游牧民」與「森林狩獵民」兩類。第一類包括久住原地過游牧生活的突厥諸部和後來遷入接受突厥影響、完成向游牧生活過渡的蒙古諸部;第二類是留居森林地帶,主要從事狩獵的諸部,如鄂溫克族。
『貳』 中國的蒙古族人民有什麼特點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於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為「魔鬼的騎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鼎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佔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的印度與緬甸、整個中國與部分的越南。
在十三世紀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孛兒只斤·鐵木真所統一。孛兒只斤·鐵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強大的統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統治所有海內(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這個目的也幾乎達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約二萬五千個戰士,爾後則透過征服其他游牧民族來增強實力,並在1211年攻擊中國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佔北京,這場戰役造成三千萬的中國人喪生。其後蒙古人轉往西方,在1220年時,奪取在絲綢之路上最大的貿易城市布克哈拉,整個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居民亦慘遭屠殺。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闊實魯完成中國北部的征服,繼續向歐洲推進。他在1240年攻毀基輔並向匈牙利進攻。闊實魯在1241年死於征途中,迫使大軍立即折回以解決繼承的問題。當蒙古的統治者把軍事焦點集中在中東和中國時,歐洲地區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消滅了回教的「刺客團」,並在1258年攻佔回教徒的首都巴格達,城中十萬民居被屠殺。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高級的奴隸兵,為回教軍隊的一種)在今天的以色列打敗蒙古人,結束了蒙古人對回教和聖城的威脅。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他在1279年完全佔領中國,並建立元朝。曾經在1274年和1281年兩度企圖入侵日本,卻被季風吹翻艦隊,導致重大的損失。1294年,忽必烈死於中國,蒙古的政權自此在亞洲和其他地區衰落。1368年,建立於的中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統的戰士,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此人名叫添穆侖 (意即「瘤子」添穆,歐洲人稱之為帖木兒,亞洲人稱之為毀滅王子),憑藉十萬名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橫掃俄羅斯與波斯,以回教徒為主要攻擊目標。1398 年,他洗掠德里,屠殺當地居民達十萬人,隨後並轉往西方,在敘利亞打敗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敗大批的奧圖曼帝國土耳其軍隊,但隨即折返。1405年,他發動軍隊入侵中國,卻在同年死於征途之中。他喜歡掠奪財富和發動大規模的屠殺,但在位期間卻沒有考慮過設置一個穩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後,由兒子們所繼承瓜分的廣大國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里,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蒙古人起名習俗: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蒙古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名字的符號作用.其男子起名的特點有:一.按民族心理習慣起名,如帖木兒,格斯兒,巴特爾等;二,按長輩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賽音(好運),巴雅爾(喜悅)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起名,如:賓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達楞(七十) 等.四,以勇猛的禽獸名稱起名如:少布(飛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爾斯郎(獅子) 部日固德(鷹),等.五,按自然萬物名稱起名 如:朝魯(石頭)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女子:一,以明亮的星辰為名,如:娜仁(太陽) 薩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陽般美麗) 薩仁高娃(月亮般美麗)等,二,以美麗的花草樹木為名 如:薩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兒) 娜布其(葉子) 海棠等,三,以珠寶玉器為名, 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麗) 等四<以理想為名 如,斯琴(聰穎) 烏雲(智慧) 高娃(美麗) 斯琴高娃(美麗聰穎)等.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還可以分出很多種 .現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點是不帶名字前綴,因而它只是名字,不應理解成姓名.有極個別帶姓氏前綴的,那隻是個別現象.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節慶】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馬奶酒與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制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隨著科學的發達,生活的繁榮,蒙古人釀制馬奶酒的工藝日益精湛完善,不僅有簡單的發酵法,還出現了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六蒸六釀後的奶酒方為上品。
馬奶酒性溫,有驅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稱為紫玉漿、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曾為元朝宮廷和蒙古貴族府第的主要飲料。忽必烈還常把它盛在珍貴的金碗里,犒賞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叄』 蒙古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奇源(貶稱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匈奴(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舊唐書》記載:蒼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他們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間。然後共同渡過騰汲思,在斡瀾河源頭、不兒罕山前開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包塔赤罕。這里所說的包【巴】塔赤罕就是蒙古人的始遷祖。其實,蒼狼和白鹿在蒙古語中分別讀為:包侕帖赤狼和豁埃馬蘭勒,只是漢譯為蒼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人出自東胡一支。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室韋,始見於《魏書》,作失韋。室韋與契丹同出一源,以興安嶺為界,「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北史》卷94《室韋傳》)。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包【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
『肆』 元朝滅亡後,蒙古人最後集中在真現在的哪裡
關於這個問題借用一句網路上最暖心的話蒙古人「一直在」。而這個「蒙古人」是個很大的概念,蒙古族是一個世界民族,而蒙古帝國是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亞歐大陸)都散落著蒙古部族。下面分兩部分扒一扒蒙元帝國的歷史,內容屬於長篇大論相當枯燥,當然本人才疏學淺,大部分道聽途說或者東拼西湊,關於蒙古人的故事足可以寫成一本通史,這個工作也是史學家的事非我等小民該操心的,只能憑三言兩語窺一下這個有幾百上千年歷史的民族。
元帝國滅亡之後(來源與正統史學記載,如有錯誤也不是我的錯)。
伴隨著戰爭會盟崛起和衰落,從元帝國滅亡到蒙古帝國滅亡持續百年以上,黃金家族徹底衰落,蒙古各部也分崩離析四散東西。
元朝被朱元璋的起義軍打敗,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既沒有戰死,也沒有自殺,而是率領著王族和所剩的軍隊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經興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國完成了一次外來政權全身而退的「奇跡」。
這得歸功於從成吉思汗開始的近似於瘋狂的擴張,使得蒙古帝國幅員遼闊,汗國、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圖只算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也只是忽必烈模仿中原文化建立元朝的個熱愛好,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對於蒙古各大汗國和部落享有宗主權。元朝的滅亡,只是使蒙古帝國失去了中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依然存在。
元順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觸漢文化較深的一個,大都陷落倉皇北歸的打擊,對於他來說是極大的,雖然依然還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國懷鄉」的憂愁,尤其是明朝軍隊對於他的繼續打擊又接連不斷,更使他惶惶不可終日。終於,1370年5月23日,他懷著悲憤和郁悶,在沙拉木倫河畔的應昌去世。
元順帝的兒子愛猷識里達臘獲悉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便在哈拉和林繼位,他將殘元政權又維持了八年,並厲兵秣馬盼望著有朝一日重登中國皇位。然而,他非但沒有機會實現這一願望,還面臨著深入到蒙古地區的明朝軍隊的攻擊。1372年,明朝大將徐達率軍攻向哈拉和林,這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大本營,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一旦被明軍攻破,蒙古帝國將徹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譽為「萬里長城」的徐達一路上勢如破竹,愛猷識里達臘幾乎到了絕望地邊緣。所幸,明朝的大軍由於戰線過長,後援不繼,受阻於土拉河畔。
1378年,愛猷識里達臘懷著滿腔遺憾去世,其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這位第三任殘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領土已經縮小到蒙古帝國最初興起時的規模,恢復祖上的榮光更顯得毫無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萬人的明朝軍隊在大將藍玉的率領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貝爾湖南岸大敗脫古思的軍隊,殘元諸王、平章以下官員三千多人及軍士七萬餘人被俘,脫木思帖木兒逃走後被其部將縊殺。
這次的失敗使黃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殘元政權喪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大多數蒙古部落宣布脫離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葉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兒吉斯部首領貴力赤,否認了最後一任殘元皇帝額勒伯克的宗主權,於1399年將其打敗並殺死,取得了統治各部的霸權。至此,苟延殘喘了29年的殘元政權滅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國大汗不復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爭奪蒙古帝國大汗寶座的紛爭當中。
殘元的滅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敵人,蒙古已經成為了「邊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殘余勢力。因此,永樂皇帝對於貴力赤表示了極大的友好,承認了他對於蒙古各部的宗主權。
但是,貴力赤也並沒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0年被阿蘇特部首領阿魯台和衛拉特部首領馬哈木的聯軍打敗。阿蘇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於高加索,因蒙古西征而進入中國,元朝軍隊中有一支由他們組成的軍團。而衛拉特部是森林蒙古人中的一個強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時代被稱為「林木中百姓」,定居在貝加爾湖西岸。
在額色庫不停的與阿魯台和馬哈木爭奪最高宗主權的同時,在1403年,殘元末代皇帝額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復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為蒙古帝國的大汗。作為黃金家族的後代,本雅失里無疑要比阿蘇特部和衛拉特部具有號召力,不久,包括阿魯台在內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這位正統代表者一邊。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對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敵視是不言而喻的,永樂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屬的明確表態。但希圖重現祖上功業的本雅失里怎麼會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國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於是,永樂皇帝親自率軍進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於1410-1411年擊潰了本雅失里和阿魯台的軍隊。這次失敗對本雅失里來說是致命的,因為這使他喪失了作為大汗的權威。1412年,衛拉特部首領馬哈木乘機將他擊敗,奪取了汗位。
在額色庫不停的與阿魯台和馬哈木爭奪最高宗主權的同時,在1403年,殘元末代皇帝額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復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為蒙古帝國的大汗。作為黃金家族的後代,本雅失里無疑要比阿蘇特部和衛拉特部具有號召力,不久,包括阿魯台在內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這位正統代表者一邊。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對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敵視是不言而喻的,永樂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屬的明確表態。但希圖重現祖上功業的本雅失里怎麼會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國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於是,永樂皇帝親自率軍進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於1410-1411年擊潰了本雅失里和阿魯台的軍隊。這次失敗對本雅失里來說是致命的,因為這使他喪失了作為大汗的權威。1412年,衛拉特部首領馬哈木乘機將他擊敗,奪取了汗位。
在此之前,馬哈木一直與明朝永樂皇帝保持著友好關系,但這時,他已經真正成為蒙古帝國的大汗了。於是毫不猶豫地與明朝皇帝斷交。這引得永樂皇帝再次親征蒙古,雖然馬哈木的抵抗使明朝軍隊遭到嚴重損失,但為了保存實力,他率軍撤退到土拉河以西休養生息。馬哈木的威信由於這次入侵暫時受損,因為他也未能阻止明朝軍隊進入蒙古草原。
哈斯木逃走後,大汗寶座又懸空了下來,這時,居住在興安嶺以東、滿洲邊境的嫩江附近的科爾沁部首領阿台在1425年率部眾佔領了蒙古中東部地區。那個見風使舵的阿蘇特部首領阿魯台,這回又支持阿台殺死了本雅失里,擁立阿台為蒙古帝國大汗。科爾沁人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兒的後裔,也屬於黃金家族。雖然永樂皇帝對於衛拉特的背叛不能容忍,但為了消滅在蒙古人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黃金家族,又開始支持衛拉特部。自然,對於這支持,衛拉特部也是欣然接受的。
在衛拉特人實力削弱的時候,成吉思汗後裔們並未立即組織反攻,因為他們正在家族戰爭中互相殘殺。1467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繼承人滿都古勒大汗在討伐他的侄孫和繼承人博勒呼濟農的一次戰爭中去世。而博勒呼濟農在他能夠稱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殺。一度人丁興旺的黃金家族中,現在僅剩下一個5歲的男孩、博勒呼濟農之子達延。
達延的命運及其不幸,家族的長輩都在內訌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無依,連他的母親都拋下他改嫁了,這簡直比成吉思汗年幼時的遭遇還要悲涼。所幸,滿都古勒汗的年輕遺孀滿都海賽音可敦把他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滿都海賽音可敦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撫養了達延,還在1470年宣布他為大汗。最為難得的是,滿都海賽音可教作為女人率領軍隊打敗了衛拉特人,將他們徹底趕出了蒙古中東部地區。為達延汗日後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達延汗是蒙古帝國統治時間最長的大汗,從1470年到1543年整整73年。在1481年親政之後,達延汗鎮壓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的叛亂。並從1497年到1505年間,他對從遼東到甘肅的明朝邊境地區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擊,使得明朝無法與衛拉特人聯系。 1543年達延汗去世之後,他的孫子博迪繼承了汗位。雖然廣大的領土被達延汗的眾多子孫瓜分,但從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國的汗位一直穩固的在達延汗的長支後裔察哈爾部中傳承,歷經博迪汗(1544-1548年)、庫登汗(1548-1557年)、圖們札薩克圖汗(1557-1593年)、徹辰汗(1593-1604年)和林丹汗(1604-1634年)。
雖然達延汗的長期統治穩定了蒙古帝國汗位傳承,但並沒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點——實行瓜分家族遺產的習慣法。當帝國的創建者死後,帝國便成了一種類似聯邦式的家族國家,國內的各級首領,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們雖然承認察哈爾部的最高權利,但處於相當的獨立狀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察哈爾部的汗位繼承者們逐漸失去了足以統治整個蒙古的力量,西方的衛拉特人和東方興起的通古斯人(滿人)都是他們可怕的敵人。但這個時候,衛拉特人正在對付哈薩克汗國、沙皇俄國以及內部的綽羅斯家族與和碩特家族的權力爭奪,因此,結束蒙古帝國歷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後金帝國了。
1604年,林丹繼承汗位,接受黃教沙爾巴呼圖克圖的灌頂戒教,稱林丹庫圖克圖汗。林丹汗並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後金帝國對於蒙古的野心,因此上從繼位始,便開始從新統一各部,自稱「統領四十萬眾蒙古國巴圖魯青吉斯汗」。1627年派兵收服右翼鄂爾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與喀爾喀部卻圖汗結為聯盟,聲威大振,所轄地域東起遼東,西至甘肅。
但是,次年,朵顏兀良哈的蘇布台、喀喇沁的達來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圖汗、額爾多斯的額仁沁濟農以及永謝布、阿蘇惕、阿巴嘎、喀爾喀等部聯合組成大軍十萬,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戰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銳兵力四萬餘人,這使得林丹汗的實力大為削弱,而他的敵人是綜合了蒙古人的彪悍和漢人的謀略的後金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就註定只有勇猛而少計謀的他只能失敗。
努爾哈赤時,科爾沁部、扎魯特部便在聯姻之下歸附了後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為了避免林丹汗的報復,也投奔了後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爾沁部。後金出兵援助科爾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極即位後,把林丹汗做為主要的敵人。1628年,派遣貝勒阿濟格與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統治的喀喇沁部會盟,共擊林丹汗。9月,皇太極親率大兵至綽洛郭爾,宴會察哈爾部控制下的敖漢、奈曼、喀爾喀、札魯特和喀喇沁等部領兵前來的諸首領。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經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倫河流域,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1632年4月,皇太極再率大軍西進,多爾袞從征。至西拉木倫河畔,會集蒙古諸部兵,共擊林丹汗。面對勢力遠勝自己的敵軍,林丹汗無奈自歸化城驅人畜十萬渡黃河西逃。但面對已經大勢已去的大汗,部眾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林丹汗逃奔青海,兩年後在青海打草灘病死,他臨死前,也許會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一樣,哀嘆「朕不是亡國之君!」,他們都努力過了,但是他們的才能都無法使他們重現祖上的榮耀。明帝國和蒙古帝國爭鬥了兩百多年,誰也沒能消滅對方,最後,在相差不到10年時間內,先後被滿清所滅。
1635年,多爾袞與岳托等領兵萬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眾於額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兒子歸降,交出可汗印信,整個漠南蒙古完全納入了後金帝國的版圖,蒙古帝國的汗位至此斷絕,而蒙古帝國,也永遠的消失了。
蒙古諸部和四大汗國
「蒙古」這個詞隨著成吉思汗的出現而將「蒙古」一名稱給予了整個種族的,而成吉思汗統治下的各部落以蒙古族自居,是一個多民族的共和體,族源復雜,史學家眾說紛紜,已經不可考證了。這里選擇比較官方的說法。
據蒙古族通史記載,元至清前期蒙古分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其中漠南主要有科爾沁部,察哈爾部,巴林左,巴林右,扎魯特等內喀爾喀五部,巴爾虎部,東西土默特部,四子部,喀喇沁部(元代功臣濟拉瑪的後代,其一部名兀良哈,又名朵顏三衛:朵顏、泰寧、福余。),鄂爾多斯(歷史上統一韃靼的達延汗的後代)等部。
漠北又叫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賽因諾顏部;
漠西蒙古有四大部:准噶爾(清乾隆年間造反的那撥,准噶爾汗國滅亡後殘余稱厄魯特)、和碩特、杜爾伯特和土爾扈特(土爾扈特西遷後,原附屬於杜爾伯特部的"輝特"部加入四部行列,又組成新的衛拉特四部)。
也有人認為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阿爾泰人和巴爾虎人屬於蒙古外圍族群。
清代以後,蒙古逐漸集權化統治。將蒙古分為內蒙古與外藩蒙古,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內屬蒙古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權。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盟,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
漠南蒙古——又稱「內扎薩克」或「內蒙古」。
漠北蒙古——又稱「外扎薩克」或「喀爾喀蒙古」、「外蒙古」。
漠西蒙古——又稱「衛拉特蒙古」或「額魯特蒙古」、「青海蒙古」。
一、漠南蒙古
內蒙古共有二十四個部落,共四十九旗。分別是:
1、科爾沁部(1部6旗)——博爾濟吉特氏
2、扎賚特(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3、杜爾伯特(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4、郭爾羅斯(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5、喀喇沁(1部3旗)——烏梁罕氏
6、土默特(1部2旗)——烏梁罕氏
7、敖漢(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8、奈曼(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9、巴林(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0、阿魯科爾沁(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11、扎魯特(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2、翁牛特(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3、喀爾喀左翼(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14、克什克騰(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15、烏珠穆沁(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6、浩齊特(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7、蘇尼特(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8、阿巴噶(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19、阿巴哈納爾(1部2旗)——博爾濟吉特氏
20、四子王(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21、茂明安(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22、烏拉特(1部3旗)——博爾濟吉特氏
23、喀爾喀右翼部(1部1旗)——博爾濟吉特氏
24、鄂爾多斯部(1部7旗)——博爾濟吉特氏
內扎薩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是烏梁罕氏的非黃金家族(成吉思汗後裔)成員外,其餘皆為博爾濟吉特氏黃金家族成員,這四旗貴族稱塔布囊(駙馬的意思) ,而其餘四十五旗貴族皆稱台吉。
二、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有包括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扎薩克圖部和汗賽音諾顏部四個部落(初為三大汗部,賽音諾顏部於雍正時期設立),共轄4盟86旗。
1、土謝圖汗部(1部20旗)——博爾濟吉特氏。
2、車臣汗部(1部23旗)——博爾濟吉特氏。
3、札薩克圖汗部(1部18旗)——博爾濟吉特氏。
4、賽音諾顏部(1部22旗)——博爾濟吉特氏。
三、漠西蒙古
漠西蒙古包括和碩特部、准噶爾部、輝特部、土爾扈特等部28旗、喀爾喀部及諾門罕1旗,為1盟,由西寧辦事大臣兼任盟長。
蒙古各部均設置掌旗王公,有汗王、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而且大部分都與清政府保持著密切的婚姻關系。
今天的內蒙古主要由漠南和漠西蒙古組成,漠北為外蒙古,漠南蒙古以科爾沁人為最多,主要有嫩江科爾沁的科爾沁,扎賚特,杜爾波特,郭爾羅斯等,阿魯{嶺北意]科爾沁以及四子,達爾罕茂明安等部。
蒙古四大漢國
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國在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下走向分裂,除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外,還有四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即四大汗國,分別是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
『伍』 蒙古族生活在哪裡主要時間主要特點,最有意思的地方
生活在塞北草原,陰山以北,出陰山兩千里就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地,這里分別是向北向東流入大海的發源地,水資源豐富,適合放牧,同時能夠耕種,蒙古人在這里發展壯大,是蒙古人的腹地,狼居胥山,燕然山等都在這里,這里自然環境優美,物資豐富。
『陸』 如何理解這句話為什麼我聽這不爽---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帝國
這是世界對當時中國歷史的客觀評價,是別人站在另一個角度的評價,當然不會像中國歷史教科書上那樣一概而論
不過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帝國是確有的史實,沒辦法呀!就是厲害歐亞全滅!雖然定都中原,但實際上不算是真正的大漢民族.
下面是國外的一些見解:
<b>蒙古人(從1206年到1405年)<b>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於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為「魔鬼的騎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頂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佔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與緬甸、整個中國與部份的越南。
在十三世紀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鐵木真所統一。鐵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強大的統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統治所有海內(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這個目的也幾乎達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約二萬五千個戰士,爾後則透過征服其他游牧民族來增強實力,並在1211年攻擊中國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佔北京,這場戰役造成三千萬的中國人喪生。其後蒙古人轉往西方,在1220年時,奪取在絲綢之路上最大的貿易城市布克哈拉,整個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居民亦慘遭屠殺。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闊實魯完成中國北部的征服,繼續向歐洲推進。他在1240年攻毀基輔並向匈牙利進攻。闊實魯在1241年死於征途中,迫使大軍立即折回以解決繼承的問題。當蒙古的統治者把軍事焦點集中在中東和中國時,歐洲地區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消滅了回教的「刺客團」,並在1258年攻佔回教徒的首都巴格達,城中十萬民居被屠殺。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高級的奴隸兵,為回教軍隊的一種)在今天的以色列打敗蒙古人,結束了蒙古人對回教和聖城的威脅。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他在1279年完全佔領中國,並建立元朝。曾經在1274年和1281年兩度企圖入侵日本,卻被季風吹翻艦隊,導致重大的損失。1294年,忽必烈死於中國,蒙古的政權自此在亞洲和其他地區衰落。1368年,建立於的中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統的戰士,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此人名叫添穆侖(意即「瘤子」添穆,歐洲人稱之為帖木兒,亞洲人稱之為毀滅王子),憑藉十萬名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橫掃俄羅斯與波斯,以回教徒為主要攻擊目標。1398年,他洗掠德里,屠殺當地居民達十萬人,隨後並轉往西方,在敘利亞打敗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敗大批的奧圖曼帝國土耳其軍隊,但隨即折返。1405年,他發動軍隊入侵中國,卻在同年死於征途之中。他喜歡掠奪財富和發動大規模的屠殺,但在位期間卻沒有考慮過設置一個穩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後,由兒子們所繼承瓜分的廣大國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柒』 現在的東北,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蒙古人
因為最早的蒙古部落就是早期生活在大興安嶺東麓深山中的一支半游牧、半漁獵的部落。這些蒙古部落在唐朝末年開始逐漸沿著嫩江河谷向西遷徙,最終到達了克魯倫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帶,繁衍出後世的成吉思汗家族。然而,當蒙古人統一高原之後,他們也自然而然地發動了回歸故地的征戰。成吉思汗在經略蒙古草原統一諸部時,外戚特薛禪家族和幾個弟弟都立下了戰功。蒙古太祖九年(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諸侯,把外戚特薛禪家族和四個弟弟,分封在東蒙古,史稱東方諸王。 《元史·特薛禪傳》和拉施德·哀丁的《集史》對東蒙古諸王的封地做了詳細的記述。
這些蒙古邊衛的存在雖然在明朝初年為北方諸王(尤其以燕王朱棣與寧王為首)帶來了足以扭轉戰局的兵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尾大不掉的隱患。明朝的羈縻統治政策使這些東方蒙古部落最終成為了搖擺於蒙古草原與北京之間的緩沖個體,並且不斷吞噬著明朝本就薄弱的東北邊防體系,其游牧地帶不斷擴張到遼西、松花江中上游地區,甚至直抵海岸,逐漸形成了今日蒙古族的廣泛分布局面。
『捌』 蒙古族的蒙古包的特色是什麼,快~~~~~~~~
蒙古人
從公元十二世紀開始,蒙古游牧民族在連續數代的南征北討戰果中,凝聚了世上最大的陸地帝國。在這一連串征戰過程中,蒙古人曾與中古時期的許多亞歐國家交手,幾乎攻無不克。其帝國可以說是完全建立在軍事征服的基礎之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世界上並沒其它的種族像蒙古人一般驍勇善戰。許多對手都認為他們無可匹敵。而蒙古人之所以從歐洲的戰場撤退,主要是因為領袖去世。那些有心爭取皇位的將領,只得匆匆帶軍撤回,從此再也不曾重返歐洲大陸。
蒙古的軍隊
蒙古人是擅長狩獵的游牧民族,終其一生在馳騁草原中渡過。打從孩童時代起,他們便開始學習騎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彎弓。每一個體格健全的男子,在六十歲以前都會被要求參加狩獵與戰爭。而蒙古部落聯軍,就是由全體的成年男子所組成。
蒙古人在極其嚴厲的軍法約束之下作戰並共享戰利品。在戰爭中遺棄戰友會被判處死刑。這種嚴格的紀律,加上英明的領導和有效組織,讓蒙古人的武力,從騎兵群提升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蒙古的軍隊是根據十進制的體系,即由十人、百人、千人、萬人的部隊所組織而成。各個部隊的人數非常接近,可能是方便應付人員傷亡和損耗。萬人部隊是最大的作戰單位,就像現代的「師」,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持續的戰斗。個別的士兵大多歸屬於千人部隊,成為這個部隊的一份子,相當於現代的「團」。蒙古部落最早是以每一千個蒙古人為一個隊伍,來編列他們的部隊。被征服的人民,包括韃靼人和摩鞨人會被拆散分派到其它的部隊之中,令其無法組織動員,不致對統治家族構成威脅。
成吉思汗首先創立萬人的私人衛隊。這個部隊是從周邊的部落所徵募而來,能夠承蒙青睞是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這個部隊在早期階段,是一種還算可以讓人覺得光榮的徵募方式。但後來就發展成大家族模式,並成為這個擴展中的帝國的統治階級來源。
蒙古士兵在最初的時候,除了戰利品以外並沒有任何的薪俸,其升遷全靠戰績而定。當帝國急速擴展的步伐緩慢下來後,新的給付制度就開始推行。到了後來,軍官便能夠把他們的職位傳給他們的繼承人。
每一個作戰中的士兵最多可分配到五匹馬,以供經常換騎以保持快速的調動。在二十世紀的機動部隊出現以前,這世上並沒有一支軍隊能在移動的速度上超越蒙古的騎兵。
蒙古人主要是以使用彎弓的輕騎弓兵(無裝甲)來作戰。這種武器雖然輕便,卻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射程和穿透力。他們使用中國人和中東人來擔任攻城工程師。步兵、駐軍和重騎兵(穿戴裝甲)等使用長矛的軍隊,則由被征服的人民充任。
蒙古的戰術
蒙古軍隊依靠火力、快速調動的能力和殘忍的名聲處於優勢。相較之下,他們所面對的敵手的移動速度則非常緩慢和謹慎,但蒙古人善於尋找機會去分散敵軍的力量,然後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射擊把敵人各個擊破。他們會試圖環繞或包圍敵軍,來製造局部優勢。如此一來,馬上的敵人會受傷,而墜馬的騎兵則更容易受到傷害。
蒙古的輕騎兵並不能對抗重騎兵的攻擊,所以他們會假裝敗逃來吸引敵軍騎兵的窮追猛打,藉此消耗他們的體力,以降低其攻擊實力;這時,原本走避的蒙古輕騎會突然折回反身成為攻擊者。蒙古軍隊精於設下埋伏和突襲。蒙古軍的將領也最善長於應用偵察兵,並且在身處劣勢的情況下,協調武力的調動以夾擊敵軍。
蒙古人經常使用恐怖手段遂其目的。倘若侵略者在攻陷一個城市後下令屠城,不留活口,下一個被進攻的城市便很容易放棄抵抗、不戰而降。最能證明這種手段效力的就是蒙古軍隊,其所到之處,往往是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投降。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於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為「魔鬼的騎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頂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佔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與緬甸、整個中國與部份的越南。
在十三世紀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鐵木真所統一。鐵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強大的統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統治所有海內(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這個目的也幾乎達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約二萬五千個戰士,爾後則透過征服其它游牧民族來增強實力,並在1211年攻擊中國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佔北京,這場戰役造成三千萬的中國人喪生。其後蒙古人轉往西方,在1220年時,奪取在絲綢之路上最大的貿易城市布克哈拉,整個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居民亦慘遭屠殺。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闊實魯完成中國北部的征服,繼續向歐洲推進。他在1240年攻毀基輔並向匈牙利進攻。闊實魯在1241年死於征途中,迫使大軍立即折回以解決繼承的問題。當蒙古的統治者把軍事焦點集中在中東和中國時,歐洲地區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消滅了回教的「刺客團」,並在1258年攻佔回教徒的首都巴格達,城中十萬民居被屠殺。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高級的奴隸兵,為回教軍隊的一種)在今天的以色列打敗蒙古人,結束了蒙古人對回教和聖城的威脅。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他在1279年完全佔領中國,並建立元朝。曾經在1274年和1281年兩度企圖入侵日本,卻被季風吹翻艦隊,導致重大的損失。1294年,忽必烈死於中國,蒙古的政權自此在亞洲和其它地區衰落。1368年,建立於的中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統的戰士,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此人名叫添穆侖(意即「瘤子」添穆,歐洲人稱之為帖木兒,亞洲人稱之為毀滅王子),憑借十萬名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橫掃俄羅斯與波斯,以回教徒為主要攻擊目標。1398年,他洗掠德里,屠殺當地居民達十萬人,隨後並轉往西方,在敘利亞打敗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敗大批的奧圖曼帝國土耳其軍隊,但隨即折返。1405年,他發動軍隊入侵中國,卻在同年死於征途之中。他喜歡掠奪財富和發動大規模的屠殺,但在位期間卻沒有考慮過設置一個穩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後,由兒子們所繼承瓜分的廣大國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蒙古包
蒙古包
Mongolianyurts
蒙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年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賬篷。
『玖』 蒙族生存的地理位置的環境是什麼
法國地理學家白呂納認為:「一地的位置、地形、地質構造和氣候都可以解釋一個民族的歷史。」①那麼,我們研究蒙古族游牧畜牧業經濟就有必要了解蒙古族生存和生產的自然環境。在自然經濟階段,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必然表現在人類經濟活動的多樣性上。因此,人類經濟活動也是復雜多樣、千變萬化的,進而各種經濟活動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就畜牧業的起源來講,因地理環境的不同,或是從狩獵到畜牧,或是從農耕到畜牧,或是從混合經濟到畜牧業。畜牧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便產生了游牧畜牧業經濟,簡稱游牧經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三個原因尤為重要:一是由於牧民的生產技術的提高而引起的生產力的發展,現有的草場無法滿足牲畜數量的增加;二是自然環境,即天氣、氣候的變化,多數學者認為畜牧業一般產生於氣候、天氣變化大的自然環境多樣化的地區,因為這里有多種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所採食的多種野生植物;三是車等游動工具的廣泛使用。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系……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②研究蒙古族游牧畜牧業經濟,有必要了解蒙古族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及自然環境對蒙古族游牧經濟的影響。大體上說,蒙古族從形成以來一直生活在以蒙古高原為中心的地域里,這里是蒙古民族形成、發展並走向世界的搖籃,它的山川、河流、湖泊、原野沙漠到生長的植物以及生殖繁衍的野生動物多數都是以蒙古語命名的。從經緯度上,蒙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轉引自陶克濤:《氈鄉春秋》(柔然篇),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頁。
高原一般包括從東經125°的嫩江流域至東經80°的天山山脈、從北緯37°的鄂爾多斯高原至北緯53°的貝加爾湖周邊地區。蒙古高原的特殊地理環境孕育了游牧民族,尤其是對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3世紀,初次到蒙古地區的中原人眼裡的蒙古高原是「原隰之地,無復寸木,四周惟白雲黃草」;「其產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①的景象。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在其《蒙古史》中記載說:「在這個國家的某些部分,山嶺極多,在其他部分,則是平地,但是,實際上它的全部土地是由含沙很多的沙礫構成的。在某些地區,有一些小樹林,但是在其他地區,則完全沒有樹木……那裡的天氣是驚人的不合常規,因為在仲夏的時候,當別的地方正常地享受著很高的熱度時,在那裡卻有兇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同時也常常下著很大的雪。那裡也常有寒冷刺骨的颶風,這種颶風是如此猛烈,因此有的時候,人們需付出巨大努力,才能騎在馬背上。當我們在斡耳朵(宮帳、宮殿之意——引者)前面的時候,由於風的力量太大,我們只得爬在地上,而且由於滿天飛沙,我們簡直不能看見什麼東西。那裡在冬季從來不下雨,但是在夏季常常下雨,雖然雨是如此之小,以致有的時候連塵土和草根都沒有潤濕。那裡還常常下大冰雹……在夏季,也會突然很炎熱,而突然間又非常寒冷。」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國維遺書》第13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
②[英]道森編、呂浦譯、周良霄註:《出使蒙古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頁。
蒙古高原的地形,主要由山脈、草原、丘陵、沙漠、戈壁等組成。與此地形相適應的土壤是屬於乾草原地帶的栗鈣土,蒙古高原的西部荒漠草原植被下發育著棕鈣土。另外,也有草甸土、沼澤土、鹽鹼土和沙土等。在這種土壤里生長著很多植物。蒙古高原的植被類型的主要特點是,在群落組成中多年生、旱生低溫草本植物占優勢。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雜草類及一些旱生的半灌木和灌木。冬天嚴寒、降水量少,更適應於草本植物的生存與生長。禾本科草類以針茅和羊草最為代表性。雜草類主要屬菊科和豆科,有西伯利亞艾菊、各種黃芪、花苜蓿等。旱生灌木以錦雞兒屬為最主要。這些禾本科、豆科等植物,大多為各種家畜所喜吃,故蒙古高原一向是游牧畜牧業的搖籃。一般認為蒙古高原的東部為典型草原、西部則為荒漠草原。草類高度和植被覆蓋度也相應地逐漸減少。在植被組成中,從東向西,雜類草數量逐漸減少,旱生灌木和半灌木逐漸增多,反映出氣候的乾旱程度逐漸增加。蒙古高原中河流、湖泊或水分較好的地方,則為鹽漬化草甸或沼澤,植物以芨芨草、星星草、鹼蓬、硬苔草等為主。
蒙古高原氣候也影響著植物的生長,進而影響著動物的生存與繁殖。概括起來,它的氣候特徵是:半乾旱、冬寒夏溫、多風沙、富日照,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半濕潤到半乾旱的過渡類型。蒙古高原冬季天氣多晴燥,地面輻射卻因此加強。北方新鮮極地冷氣經常向南或東南流動,使全境盛行偏西北風,寒潮猛烈。如南來氣流較強而持久,冷空氣再次南下時,即出現大風雪天氣。夏季蒙古高壓退縮消失,大陸低壓形成,東南季風得以進入蒙古高原。雨季一般在7月至9月之間。
蒙古高原自然環境的優點之一就是熱量資源充足,有利於植物的生長。(1)日照豐富。日照百分率平均高達70%以上,年平均日照數在3000小時左右。冬季豐富的日照對牲畜在天然條件下越冬有利。(2)夏季溫暖。夏季氣溫升高,7月在19—24℃之間,最高溫常升至30℃以上。生長期100—150天。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太陽和地球是生命有機體最基本的環境基礎。照耀大地的陽光有兩個功能:一種是熱能,它給地球送來了溫暖,使地球表面土壤、水體變熱,推動著水的循環,引起了空氣和水的流動;另一種功能是光能,它在光合作用下被綠色植物利用,形成了碳水化合物,這些有機體所包含的能量沿著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停地流動,這就是生物的能量環境。
蒙古高原的自然資源中,相對來講,缺乏水資源。水分條件方面:降雨量在200—400毫米,由東向西北減少。降水集中於夏季。6—9月降水佔到全年的80—90%。降水變率愈向西愈大,平均變率在20—25%以上。如有冬天降雪即可形成雪覆蓋。降雪量和積雪時間、積雪深度都是自東向西減少。東北部地區穩定積雪期自11月下旬至次年3月末,積雪深度平均20—30厘米,最深達40—60厘米;向西由於雪量很少,常不能形成雪覆蓋。草場積雪可部分解決冬季牲畜飲水問題,因而可利用目前尚無供水條件的草場放牧。積雪到春季融化,增加地表濕潤程度和改善土壤墒情,有利於牧草返青和作物出苗,河湖水量及潛水也因得到融雪水的補充而增多。但深厚而持久的雪覆蓋(大於15厘米)或凍結而持久的雪覆蓋,能使牧草覆埋和牧場封凍,造成畜牧業上的「白災」。反之,少雪或無雪,牲畜因無飲水而造成「黑災」,這樣不僅不能利用無供水條件的草場放牧,增加夏秋草場放牧時間,易導致夏秋草場因過度放牧而退化,帶來「黑災」的危害①。
蒙古高原水草富饒,是得天獨厚的天然大牧場。畜牧業的再生產過程與植物、動物的自然再生產過程交織在一起。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那樣:「經濟的再生產過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會性質如何,在這個部門(農業)內,總是同一個自然的再生產過程交織在一起。」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詳見任美鍔主編:《中國自然地理綱要》,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312334頁。
②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8—399頁。
蒙古高原的這種自然環境必然要求與它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北方游牧民族通過漫長的生產勞動的摸索,最終選擇了以游牧方式經營畜牧業的生產方式。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掌握自然環境變化的結果。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和殘酷性使游牧民族只能選擇游牧這種生產、生活方式。依據氣候、天氣的變化,牧民把牲畜趕到符合生存和採食的地方,人也適應游牧生產的需要過游牧生活。牲畜的生存和採食受制於大自然的變化,牧民也按照季節變化規律和牧場情況安排游牧生產活動和游牧生活。在生產力發展較低階段,游牧經濟的發展確實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這種制約突出表現在游牧畜牧經濟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上。所以,蒙古人盼望的天氣和憧憬的生活是:「成群的野獸到處出沒;肥壯的牛羊到處游動……那裡沒有乾旱的春天,只有豐碩的秋天;那裡沒有風沙的災害,有的是肥壯的畜群;那裡沒有嚴寒的冬天,只有溫暖的夏天;那裡沒有貧苦的百姓,家家戶戶豐衣足食;那裡沒有可憐的孤兒,戶戶家家人丁興旺;那裡沒有戰亂的騷擾,代代過著安寧的生活。」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黑勒、丁師浩譯、浩·巴岱校訂:《江格爾》,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366頁。
三、蒙古高原自然環境對社會分工的影響
我們應依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做出具體的、歷史的分析。蒙古族畜牧業經濟源於匈奴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但在發展與變遷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具有較典型的以游牧經濟為主的獨特社會經濟形態。中國北方民族在蒙古高原經營游牧畜牧業經濟,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越低,自然環境對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作用越大。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視自然環境在社會生產力與社會分工中的作用,認為因自然條件的差異,導致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植物的種植兩種生產方式,指出:「畜群的形成,在適於畜牧的地方導致了游牧生活:閃米特人在幼發拉底河和底里斯河的草原上。」①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進一步分析了自然環境對生產方式的影響,他說:「東半球。我們發現處於這一時期的土著部落有供給乳食和肉食的家畜,但他們大概沒有園藝食物和澱粉食物。野馬、牛、羊、驢、豬——這些動物的馴養,成群的繁殖,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成為不斷進步的源泉。其效果只有到繁殖並維持家群的畜牧生活定型以後才具有普遍的意義……但中亞的草原和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以及其他亞洲一些河的流域則是牧畜部落的天然家園。」③我們結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進一步分析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對蒙古族社會分工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6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頁。
1.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對蒙古族畜牧經濟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如果自然環境優越,就可以使用較少的直接勞動創造較多的勞動產品。因為有利的自然環境,人們獲得較多的勞動生產率,不利的自然環境則會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勞動生產率時,是同自然條件結合起來分析的。他指出:「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這些自然條件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圍的自然。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魚產豐富的水等等;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較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的意義。」「絕對必需滿足的自然需要的數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氣候越好,維持和再生產生產者所必需的勞動時間越少。因此,生產者在為自己從事的勞動之外來為別人提供的剩餘勞動就可以越多。」①就是說有利的自然環境不僅勞動生產率高,而且能夠節約勞動時間,增加剩餘勞動時間。有利的自然環境當然不可能自己創造勞動產品,只有具備勞動能力的勞動者,才能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環境,創造物質財富。生在蒙古高原、長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勞動者經過長期的同自然界的接觸、適應並在生產過程中深深懂得,如何利用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人類造福的道理;懂得在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條件下,蒙古高原上經營游牧畜牧業的勞動生產率應高於經營農業經濟的勞動生產率;他們懂得勞動的不同自然環境使同一個勞動產生不同的勞動生產率的道理;他們懂得根據自然環境的稟賦,符合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進行生產活動,就能夠提高自然環境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他們懂得可以用較少的勞動投入,獲得較多的勞動成果。當然這種認識是一個樸素的認識,然而實踐證明,經營游牧畜牧業確實合理利用了自然環境,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0頁。
2.蒙古高原自然環境影響了蒙古族社會分工的發展。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認為,經濟發展的動力是勞動分工及專業化所帶來的較高生產率,即每個人生產其最適宜生產的產品,然後與他人交換,從而在市場上獲得較豐富的利潤。就人的勞動而言,任何勞動都是一種社會分工條件下的勞動。個人的勞動,不管怎麼憑借個人的智慧和經驗以及技能進行的,但絕不是一種孤立的、純粹的、個人的勞動,而是一定的社會分工條件下的勞動。勞動的進步與分工的發展是互相促進、互相滲透的。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條件下,這種勞動進步與社會分工發展的自然基礎就是自然環境。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的祖國不是草木繁茂的熱帶,而是溫帶。不是土壤的絕對肥力,而是它的差異性和它的自然產品的多樣性,形成社會分工的自然基礎,並且通過人所處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促使他們自己的需要。能力、勞動資料和勞動方式趨於多樣化。」①社會分工的前提條件就是人類生存和生產的自然環境差異。自然環境的這種差異性只是分工的自然基礎,分工的前提就是有勞動能力的人。人類社會的第一次分工就是「游牧部落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是第一次社會分工」②。
人類社會第一次社會分工以後,游牧部落或游牧民族在適合於發展畜牧業的自然環境里,繼續改進了畜牧業的經營方式,改善了勞動條件,促進了畜牧經濟內部分工的發展。其中,畜牧經濟內部分工的發展,對游牧民族勞動者的素質技能的提高和游牧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分析部門內部分工起源時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為方面的分工,後來是由於天賦、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發地或『自然地產生的分工』。分工只是從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分離的時候起才開始成為真正的分工。」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也談到了自然分工的問題,指出:「在家庭內部,隨後在氏族內部,由於性別和年齡的差別,也就在純粹生理的基礎上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分工。」④蒙古族畜牧經濟內部也有自然產生的分工,如男子承擔牛群、馬群的遠距離放牧和夜間監護畜群以及大雪中保護牲畜等勞動;婦女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1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頁。
④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9—390頁。
擠奶、做飯、加工奶食品、製作皮毛製品等。這種自然分工是相對的,也可以互相代替或互相幫助。到了12世紀初,蒙古族牧人分工管理、牲畜分群放牧更加明顯。《蒙古秘史》記載,扎木合對鐵木真說:「安答啊!咱們近山扎營住下[適於牧馬],可以讓咱們的牧馬人到帳廬里[休息],咱們靠近澗水扎營住下[適於牧羊],咱們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飲食方便。」①這個記載可以證明當時的蒙古族牧民已經了解到,畜牧業內部分工的意義。成吉思汗令「弟別勒古台與合刺歹脫、忽刺溫二人管理馭馬」,為司牧馬;「泰亦赤無歹、忽圖抹里赤、木惕合勒忽三人管牧養馬群。」成吉思汗還令古出沽兒「管修造車輛」。可見成吉思汗統轄下的牧人分工是很具體的。蒙古游牧民族在分工管理的基礎上,還將牲畜分群放牧。不僅各種不同的牲畜分群放牧,就是同類牲畜也按畜養需要的不同而分群放牧。《黑韃事略》記載,牡馬分去勢的「騸馬」和不去勢留做種馬的「移刺馬」,移刺馬專管騍馬群,不入騸馬群隊②。另外,也產生了專門贊美游牧勞動的精神生產的勞動者,如民間藝人、薩滿巫師等。因為「分工不僅使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享受和勞動、生產和消費由各種不同的人來分擔這種情況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③。蒙古族社會經濟內部的分工發展無疑是一個歷史的巨大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蒙古牧民的素質技能。
3.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影響了蒙古族勞動者的素質技能的提高。劉永估教授認為:「生產力就是勞動者素質技能的社會表現。」④人類要進行生產、生活活動,增加社會財富,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余大鈞譯註:《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頁。
②參見李炳東、俞德華:《中國少數民族科學技術史叢書》(農業卷),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頁。
④劉永佶:《主義·方法·主體》,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頁。
必須了解自然環境,把握自然環境規律,按自然規律安排生產活動。勞動者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質技能,發展了生產力。而且隨著人對自身和自然環境的認識不斷深化和發展,人的素質技能會進一步提高。馬克思分析勞動生產力時指出:「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①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以人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提高自身的素質技能,改善人際關系,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促進人類自身的自由發展和勞動解放為總趨勢的,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也是一個變革的過程。在已有的人類發展進程中,提高了素質技能的勞動者不僅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積累了關於自然和社會生活、社會關系的豐富知識以及處理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能力。在人類認識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自然界提供進一步加工的勞動對象和許多生活資料。「勞動的自然生產力,即勞動在無機界發現的生產力,和勞動的社會生產力一樣,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②如果我們正確利用自然環境就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對象,節約勞動時間,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蒙古族牧民在經營游牧經濟的過程中認識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掌握了同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技巧,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素質技能,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頁。
②《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2頁。
4.蒙古高原自然環境也影響了蒙古族人口增長速度。自然環境通過所經營的經濟影響人口增長速度。在蒙古高原上所經營的游牧畜牧業從一定意義上講,能夠遏止人口增長。在四季分明的蒙古高原上,「逐水草遷徙」、「以穹廬為舍」的游牧生活不利於人口的增長,而且游牧畜牧業經濟也不利於人口的增長。據國外一些人類學家對游牧社會的研究表明,「為了適應游牧體制,人們會相應擴大生育間隔,一般是4年以上,因為游牧生活不允許同時照顧兩個無法獨立的孩子」①。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蒙古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但有利於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在自然經濟階段,「始見毛幕氈車,逐水草畜牧,非復中原風土」②的蒙古高原上,以游牧方式經營畜牧業是一個適應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增加社會財富,保持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發展和自然與牲畜協調發展的正確選擇。畜牧生產是在一定的地理環境條件下,以牧草為第一生產資料,以牲畜為第二生產資料的能量轉化過程,牲畜依靠其新陳代謝機能,通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動,不斷更新其後代的過程,稱為畜牧業自然再生產過程。畜牧業經濟的再生產過程,總是同牲畜的生長、發育、繁殖的自然再生產過程密切交織在一起。牧民在放牧勞動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牲畜自然再生產的特點,通過游牧等手段,為牲畜創造更好的生產條件,從而使其更好地生長、發育和繁殖,以便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畜牧產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喬曉勤:《危機與選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頁。
②《長春真人西遊記》,見《王國維遺書》第13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版。
蒙古族游牧經濟構築了天(氣候環境)、地(土壤營養庫)、生(生物多樣性)、人(人的社會)的復合生態系統,是歷史條件下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高效和諧的優化組合。游牧經濟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機制,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演化,滿足家畜的營養需要,保障人類的生存與進步。「人類雖然沒有對生態系統進行根本上的改造,卻能巧妙地對之加以積極的利用,牧民們可以在盡量長的時間,通過有規律的『轉場』而把畜群放牧在生態系統的能源輸出口——青草地上,從而達到以較大的活動空間來換取植被系統自我修復所需時間的目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林耀華:《民族學通論》(修訂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頁。
『拾』 蒙古族生活在什麼區域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亞洲內陸,包括蒙古國,俄羅斯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部。
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