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棱齒龍生活在哪個時代

棱齒龍生活在哪個時代

發布時間:2022-05-10 03:35:42

① 棱齒龍的基本資料

恐龍名稱:棱齒龍
拉丁文學名:Hypsilophodon
恐龍種類:鳥腳類
生存時代:白堊紀早期
身長:1.4-2.3米
體重:64千克
分布:英國威特島,西班牙泰魯,美國南達科塔州

② 這幾個都是什麼恐龍生活的地點生活的時間吃的東西特點

朋友您好,很高興能幫助您!
左下角為腕龍:
生活地點:美國科羅拉多州西部
生活時間:生活於晚侏羅紀,可能還有白堊紀早期
吃的東西:草食動物,它吃樹梢處的葉子
特點:腕龍有個長脖子、小腦袋和一條短粗的尾巴。走路時四腳著地。腕龍的前腿比後腿長。每隻腳有五個腳趾頭。每隻前腳中的一個腳趾和每隻後腳中的三個腳趾上有爪子。腕龍的牙平直而鋒利。腕龍的鼻孔長在頭頂上。腕龍有個非常小的腦袋,因此不太聰明。它們成群居住並且一塊外出。腕龍生小恐龍時不做窩,而是一邊走一邊生,這些恐龍蛋於是就形成了長長的一條線。腕龍不照看自己的孩子。它們吃東西時,腕龍不咀嚼就將食物整塊吞下。

右下角為梁龍
生活地點:北美洲西部
生活時間:侏羅紀末
吃的東西:食草性恐龍
特點:相信所有認識恐龍的人都會認識梁龍, 曾幾何時, 梁龍曾經是恐龍這個物種的代表。其實梁龍的發現時代也是很早的, 早在1878年已經被發現。梁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代表, 蜥腳類恐龍因擁有極龐大的身軀而聞名於世。梁龍的特徵是龐大的身軀、長頸、很小的頭部和鞭狀的尾巴。梁龍是侏羅紀晚期其中一種最成功的恐龍, 統治北美洲達一千多萬年之久。

中間為棱齒龍
生活地點: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洲
生活時間:侏羅紀中期直到白堊紀晚期
吃的東西:低矮的植物
特點:這種鳥腳類恐龍成群生活,遍布歐洲和北美。逃跑是棱齒龍自衛的惟一方法,它能夠像羚羊一樣躲閃和迂迴奔跑。它還具有敏銳的雙眼,以發現逼近的食肉動物。棱齒龍全長1.4--2.3米,臀高1米,兩腿修優美。喙嘴狹窄銳利,給它咬食樹的枝葉帶來很大方便。手臂長,手有5指,很適合抓扯食物並能捧食。以前,有人認為棱齒龍是在樹上生活的,後來才發現它們的習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們可能是鳥腳類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最上面的為甲龍類恐龍(具體哪種不是很清楚)
生活地點: 美洲,歐洲,亞洲(因品種不能確定)
生活時間:白堊紀
吃的東西:植物
特點:甲龍是四足行走的鳥臀類恐龍。它們最顯著的外部特徵是全身除腹部以外均被發達的骨甲覆蓋。骨甲是各式各樣外側有棱嵴的骨板。有的種類在骨板與骨甲之間還嵌以小骨,身體兩側還有成排的骨棘,簡直就像全副鐵甲裝備的坦克,所以甲龍又被形象地叫做「坦克龍」。骨甲無疑具有防護功能。

滿意記得採納哦~

③ 會爬樹的恐是什麼

前面我們已將劍龍向讀者作了概括性的介紹。近幾年,在四川盆地發現了另一類奇特的恐龍,它和劍龍一樣也屬於鳥臀類恐龍,這里保存有非常完美的化石標本,那就是一類「會爬樹的恐龍」——棱齒龍。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棱齒龍的淵源。

在地球歷史上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曾生活過許多用兩足行走。兩條腿呈站立姿式、後肢上也只有3趾的恐龍,乍看上去這些特點與現代鳥類的某些特徵十分相似,因此,古生物分類學上把這類恐龍歸屬於鳥臀類中的「鳥腳龍」。

鳥腳龍屬於鳥臀類恐龍中的一個分支類群。鳥腳龍化石在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都有發現。我國發現的鳥腳龍化石材料也非常豐富,如內蒙古發現的「禽龍」,山東、黑龍江發現的「青島龍」、「山東龍」等鴨嘴龍類恐龍。但是,這些鳥腳龍都是屬於白堊紀的恐龍。

我國有沒有侏羅紀時代的鳥腳龍化石呢?有,而且還真不少呢。它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中、晚侏羅紀地層中,有三巴龍、鹽都龍、工部龍、曉龍、靈龍等5種鳥腳龍化石。在古生物分類學上,它們都歸屬於棱齒龍科。

讀者可能不會忘記,人類第一次認識的恐龍這類動物化石就是「禽龍」,禽龍屬於鳥腳龍。1822年,英國的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化石,從此揭開了人類研究恐龍化石的序幕。1878年有一個震驚世界的發現,那就是在比利時的貝爾尼沙煤礦,一次發現30多個禽龍骨架化石,其中有17具完整的骨架保存在比利時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里。

1944年,在四川盆地的威遠縣發現了禽龍化石,楊鍾健教授研究後將其命名為「岳氏三巴龍」。遺憾的是,由於三巴龍化石材料破碎,不能肯定就是禽龍化石。我國發現的禽龍化石材料都很破碎,這類恐龍化石,在我國其他省份發現很少,這里不作詳細討論。

現在,讓我們來著重介紹一下奇特的棱齒龍。由於四川盆地保存的棱齒龍類化石不但材料豐富,而且有完整的骨架、完美的頭骨,我們理應重點介紹。

棱齒龍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是一類個頭很小的恐龍。體長一般1~2米,身體結構相當輕巧。它的前肢短,後肢長,四肢骨中空,靠兩足行走。前上頜骨生有牙齒,下頜骨前方保留了1塊骨齒,腰帶為典型的四射式,因此它也屬於鳥臀類恐龍。

棱齒龍的後肢有4個腳趾,第五趾已經退化;腳趾長而靈活。前肢有5趾,第五趾小而與腕骨呈直角,趾端生有細長的爪。由於它的四肢具有上述構造特徵,所以許多古生物學家推測:棱齒龍是一類會爬樹的恐龍。因為它身體輕巧,「手」腳靈活,適於抓握和攀緣樹枝,在叢林中過著樹棲生活,以植物的嫩枝葉為食。樹棲生活也是棱齒龍逃避肉食者的襲擊、保護自身的好辦法。

關於棱齒龍的生活習性,長期以來,古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有的學者對其系「樹棲」觀點持否定看法。究竟它的生活習性是怎麼回事,有待發現更多的化石去研究,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

④ 棱齒龍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棱齒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2億年,主要分布在歐洲的英國、西班牙,北美的美國等地區,以植物的嫩葉為食。

古生物學家們認為,棱齒龍可能生活在樹上,但後來經研究發現,棱齒龍的四肢掌部不能很好地抓住樹枝,而是非常適合在陸地上行走,並且嘴喙比較狹窄,又非常的銳利,這給它啃食枝葉帶來了方便。

⑤ 棱齒龍科恐龍家族有哪些成員

盡管棱齒龍生存於恐龍時代最後一期白堊紀,它們仍擁有許多原始特徵。棱齒龍類的演化從晚侏羅紀到白堊紀末仍保持停滯狀態。可能因為棱齒龍類已經相當適應它們的方式,因此它們的物擇壓力很低。

棱齒龍對於後代的照顧程度還不明確,但是已經發現整齊布置的巢,顯示在孵化前已有部分照顧。目前已經發現大群的棱齒龍化石,所以棱齒龍可能以群體行動。因此棱齒龍類經常被比喻為中生代的鹿,尤其是棱齒龍。

熱鬧一家人

棱齒龍只是棱齒龍科恐龍中的一種,在這個家族中,還有許多不同的成員,比如樹龍、腱龍、利林龍以及閃電龍等。它們雖然外形不同、體態各異,但它們上下頜牙齒的頰面釉質化程度都非常高,並且有明顯的中棱和幾條較弱的次級棱,這也是它們得名的原因。

⑥ 恐龍時代有什麼恐龍

分類其在在生物學上被列為一個總目。 恐龍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於它們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恐龍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態,其四肢構建在其軀體的正下方位置。這樣的架構要比其他各類的爬行動物(如鱷類,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為有利。根據恐龍腰帶的構造特徵不同,可以劃分為兩大類: 蜥臀目(Saurischia)、 鳥臀目(Ornithischia)。 二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其腰帶結構: 蜥臀目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型,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延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相似;十分難看。 鳥臀目的腰帶,腸骨前後都大大擴張,恥骨前側有一個大的前恥骨突,伸在腸骨的下方,後側更是大大延伸與坐骨平行伸向腸骨前下方。因此,骨盆從側面看是四射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區別。) 蜥臀目分為蜥腳類(Sauropoda)和獸腳類(Theropoda)。 蜥腳類又分為原蜥腳類和蜥腳形類。 原蜥腳類主要生活在晚三疊紀到早侏羅紀,是一類雜食--素食性的中等體型的恐龍,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板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安琪龍。 蜥腳形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絕大多數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龍。頭小,脖子長,尾巴長,牙齒成小匙狀。蜥腳亞目的著名代表有產於我國四川、甘肅晚侏羅紀由19節頸椎組成的脖子長度約等於體長的一半的馬門溪龍,世界上已知體形最大的動物-----地震龍或易碎雙腔龍等。 獸腳類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它們都是肉食龍,兩足行走,趾端長有銳利的爪子,頭部很發達,嘴裡長著匕首或小刀一樣的利齒。霸王龍是著名代表,其餘如異特龍,南方巨獸龍等也頗具名氣。 鳥臀目分為5大類:鳥腳類(Ornthopoda)、劍龍類(Stegosauria)、甲龍類(Ankylosauria),角龍類(Ceratopsia)和腫頭龍類(Pachycephalosauria)。 鳥腳類是鳥臀類中乃至整個恐龍大類中化石最多的一個類群。它們兩足或四足行走,下頜骨有單獨的前齒骨,牙齒僅生長在頰部,上頜牙齒齒冠向內彎曲,下頜牙齒齒冠向外彎曲。它們生活在晚三疊紀至白堊紀,全都是素食恐龍。如:鴨嘴龍、禽龍等。 劍龍類,四足行走背部具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骨質刺棒兩對或多對,劍龍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到早白堊紀,是恐龍類最先滅亡的一個大類。其代表有被認為居住在平原上的劍龍,被發現於坦尚尼亞的肯龍。 甲龍類的恐龍體形低矮粗壯,全身披有骨質甲板,以植物為食,主要出現於白堊紀早期。例如生活在歐洲大陸的海拉爾龍,生活在英國的多刺甲龍。 角龍類,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龍。頭骨後部擴大成頸盾,多數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我國北方發現的鸚鵡嘴龍即屬角龍類的祖先類型。其中有與霸王龍齊名的三角龍,溫順的食草動物原角龍等等。 腫頭龍類主要特點是頭骨腫厚,顬孔封閉,骨盤中恥骨被坐骨排擠,不參與組成腰帶,主要生活在白堊紀。 不論是蜥臀目還是鳥臀目,它們的腰帶在腸骨、坐骨、恥骨之間留下了一個小孔,這個孔在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中是沒有的。正是這個孔表明,與所有其它各目的爬行動物相比,被稱為恐龍的這兩個目的動物之間有著最近的親緣關系。

⑦ 棱齒龍該怎麼介紹

前面我們已將劍龍向讀者作了概括性的介紹。近幾年,在四川盆地發現了另一類奇特的恐龍,它和劍龍一樣也屬於鳥臀類恐龍,這里保存有非常完美的化石標本,那就是一類「會爬樹的恐龍」——棱齒龍。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棱齒龍的淵源。

在地球歷史上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曾生活過許多用兩足行走。兩條腿呈站立姿式、後肢上也只有3趾的恐龍,乍看上去這些特點與現代鳥類的某些特徵十分相似,因此,古生物分類學上把這類恐龍歸屬於鳥臀類中的「鳥腳龍」。

鳥腳龍屬於鳥臀類恐龍中的一個分支類群。鳥腳龍化石在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都有發現。我國發現的鳥腳龍化石材料也非常豐富,如內蒙古發現的「禽龍」,山東、黑龍江發現的「青島龍」、「山東龍」等鴨嘴龍類恐龍。但是,這些鳥腳龍都是屬於白堊紀的恐龍。

我國有沒有侏羅紀時代的鳥腳龍化石呢?有,而且還真不少呢。它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中、晚侏羅紀地層中,有三巴龍、鹽都龍、工部龍、曉龍、靈龍等5種鳥腳龍化石。在古生物分類學上,它們都歸屬於棱齒龍科。

讀者可能不會忘記,人類第一次認識的恐龍這類動物化石就是「禽龍」,禽龍屬於鳥腳龍。1822年,英國的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化石,從此揭開了人類研究恐龍化石的序幕。1878年有一個震驚世界的發現,那就是在比利時的貝爾尼沙煤礦,一次發現30多個禽龍骨架化石,其中有17具完整的骨架保存在比利時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里。

1944年,在四川盆地的威遠縣發現了禽龍化石,楊鍾健教授研究後將其命名為「岳氏三巴龍」。遺憾的是,由於三巴龍化石材料破碎,不能肯定就是禽龍化石。我國發現的禽龍化石材料都很破碎,這類恐龍化石,在我國其他省份發現很少,這里不作詳細討論。

現在,讓我們來著重介紹一下奇特的棱齒龍。由於四川盆地保存的棱齒龍類化石不但材料豐富,而且有完整的骨架、完美的頭骨,我們理應重點介紹。

棱齒龍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是一類個頭很小的恐龍。體長一般1~2米,身體結構相當輕巧。它的前肢短,後肢長,四肢骨中空,靠兩足行走。前上頜骨生有牙齒,下頜骨前方保留了1塊骨齒,腰帶為典型的四射式,因此它也屬於鳥臀類恐龍。

棱齒龍的後肢有4個腳趾,第五趾已經退化;腳趾長而靈活。前肢有5趾,第五趾小而與腕骨呈直角,趾端生有細長的爪。由於它的四肢具有上述構造特徵,所以許多古生物學家推測:棱齒龍是一類會爬樹的恐龍。因為它身體輕巧,「手」腳靈活,適於抓握和攀緣樹枝,在叢林中過著樹棲生活,以植物的嫩枝葉為食。樹棲生活也是棱齒龍逃避肉食者的襲擊、保護自身的好辦法。

關於棱齒龍的生活習性,長期以來,古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有的學者對其系「樹棲」觀點持否定看法。究竟它的生活習性是怎麼回事,有待發現更多的化石去研究,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

⑧ 棱齒龍是一種怎樣的恐龍

棱齒龍是中等大小、身體很輕的陸生雙足動物。上顎前部齒和特別長的朝向後方的公共桿顯出其原始性。臼齒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單列,且3顆一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為尖蹄形。分布在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從侏羅紀中期直到白堊紀晚期。棱齒龍是種相當小的恐龍,頭部只有成人的拳頭大小。雖然沒有細顎龍那般小,但棱齒龍身長只有2.3米。棱齒龍的高度只有達到成年人類的腰部,重達50到70公斤。

如同大部分小型恐龍,棱齒龍是二足恐龍,並以二足奔跑。棱齒龍的體型適合奔跑:重量輕、迷你骨骸、體型低、氣動性體型、長腿、做為平衡用的硬挺尾巴。因為棱齒龍的體型小,它們以高度低的植被為食,極可能類似現代鹿以幼枝與根部為食的行為。根據棱齒龍頭顱骨的結構,以及位在頜部後方的牙齒,顯示棱齒龍有頰部,這種先進結構可幫助咀嚼食物。棱齒龍的頜部有28到30顆棱狀牙齒,上下頜的牙齒形成一個很好的咀嚼面,而且頜部鉸關節低於齒列,當上頜向外移動時,下頜會反向朝內移動,上下齒列便會不斷互相磨合,棱齒龍可能藉由這個方法,自行輪流磨尖這些牙齒。如同所有鳥臀目,這些動物的牙齒是不停的生長出來。

棱齒龍對於後代的照顧程度還不明確,但是已經發現整齊布置的巢,顯示在孵化前已有部分照顧。目前已經發現大群的棱齒龍化石,所以棱齒龍可能以群體行動。因此棱齒龍類經常被比喻為中生代的鹿,尤其是棱齒龍。

⑨ 棱齒龍的身體結構有哪些特徵

棱齒龍屬於鳥腳類為成功的代表,像其親戚一樣,是一種體形小,動作敏捷,視力敏銳的兩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棱齒龍的身體結構是專為吃植物和逃避危險而設計的,其小頭上有大而銳利的眼睛和復雜的時進食機制,角質嘴喙上長有牙齒,上下頰袋來儲存食物,由其上下頰袋結構可以推測出棱齒龍是一種採集高處的植物的小型恐龍。而且它的頜部強壯且能活動,棱齒龍的後肢很發達,脛骨比較細長。蹠骨較高,腳部由三根向前生長並有利爪的腳趾的腳掌組成。

棱齒龍的體形

棱齒龍全長1.4-2.3米、臀高1米,後肢修長優美,嘴喙狹窄銳利,這給它咬食樹的枝葉帶來了很大方便。它的前肢末端有五根粗短的指頭,指尖長著堅固的爪子,很適合抓扯或捧食食物。古生物學家們曾經他前肢結構有助於其覓食高處植物認為,棱齒龍可能生活在樹上,但後來經研究顯示,棱齒龍的四肢掌部不適合抓緊樹枝,而是很適合在陸地中快速奔跑。作為鳥腳類中進化表現是成功的代表,棱齒龍的奔跑速度可能是最快的。

棱齒龍的解剖結構

兩足行走的棱齒龍並不像大部分草食性鳥腳類那樣,重量集中在身體前半部,它的恥骨斜向後方生長並觸及坐骨,這使容納食物的腸子能延長身體非常靠後的部位,如此一來,重心就會落在臀部下方。棱齒龍後肢上的小腿比大腿長,有利於奔跑,它整個後肢的作用像是一個杠桿的支點,頭、頸部與尾巴靠一根根骨質筋腱來保持挺直,因此尾巴不可能觸及地面,除非在放鬆或睡覺時。在高速奔跑中,它的尾巴挺的筆直,就像平衡桿一樣在身體兩側擺動。

棱齒龍的生活環境

距今1.2億年左右的白堊紀早期,棱齒龍大多生活在今歐美一帶覆蓋著蕨類和木賊的沖積平原上。棱齒龍的體形構造很適宜採食植物以及逃避攻擊者。一旦發現周圍環境存在危險,棱齒龍會快速逃跑以躲避敵人的攻擊。和現代動物對比體形和腿長後,古生物學家估計它奔跑時的速度可達45千米/小時。

棱齒龍的牙齒

棱齒龍上頜牙齒齒冠的頰面釉質化程度很高,前上頜齒稍微彎曲,其齒冠前後加寬,兩邊有邊緣小齒,這的下頜大約有十幾顆牙齒,前面幾顆比較簡單,呈圓錐狀,其他牙齒的齒冠扁平,與上頜齒一樣具有邊緣小齒,而且有明顯的中棱和幾條較弱的次級棱。這些棱的存在大概正是「棱齒龍」之名的由來,這些牙齒的磨蝕面平而傾斜,顯示出其耐磨性非常強。此外,棱齒龍還具有一般鳥腳類恐龍的一個重要特點,即上牙齒齒冠向內彎曲,而下頜牙齒齒冠向外彎曲。

棱齒龍的生活方式

棱齒龍過著群居的生活,古生物學家猜測,棱齒龍可能像今天的羚羊一樣,每一群有一頭龍帶領種群遷徙,選擇覓食地等,當群體里的大部分成員低頭吃東西時,有些個別會環顧四周防範危險。一旦遭受飢餓的肉食性恐龍攻擊,逃跑是這種無防禦能力動物唯一的選擇。棱齒龍在快速奔跑時也能左右閃避躲開追逐者,其長尾巴在跑動時有助於保持身體平衡。但如果沒有得到事先預警,棱齒龍恐怕很難逃脫能快速奔跑的大型獸腳類的攻擊。

恐龍名片

名稱:棱齒龍,時期:白堊紀早期,外形:長1.4~2.3米、重64千克,屬目:鳥獸類,分布:歐洲:英國,西班牙北美:美國。

閱讀全文

與棱齒龍生活在哪個時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