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骨魚是不是海魚
黃骨魚不是海魚,是淡水魚,分布長江、黃河、珠江及黑龍江、遼寧等流域。
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也能底棲生活。白天棲息於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 所以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幼魚多在江湖的沿岸覓食。
該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溫度25~28℃, pH值范圍6.0~9.0,最適pH值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到了寒冷季節,食物中小魚較多,而底棲動物漸漸減少,規格不同的魚食性也有所不同。
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 魚、蝦、各種 陸生和 水生昆蟲(特別是 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
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其食性隨環境和季節變化而有所差異,在春夏季節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在南方4~5月產卵,在北方6月才開始產卵 ,是產卵較晚的魚類之一。
要求水溫在20~30℃。產卵活動於夜間進行,當天氣由晴轉為陰雨,即可產卵,具有築巢產卵保護後代的習性。
Ⅱ 要怎麼養黃骨魚
黃骨魚多在靜水或江河緩流中活動,喜底棲生活,白天棲息於湖水底層,夜間則游到水上層覓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因之在不良環境條件下也能生活。
Ⅲ 禾棠花 養殖黃骨魚的水塘有哪些具體要求
黃骨魚養殖條件
棲息環境
黃骨魚多棲息於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棲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游泥多的地方。
生活習性
白天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深水處。適應性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存,甚至離水5至6小時尚不致死。黃骨魚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時能正常生存,低於2毫克/升時出現浮頭現象,1毫克/升出現窒息死掉。黃骨魚適於偏鹼性的水域,pH最適范圍7至8.5,耐受范圍6至9之間。黃骨魚對鹽度耐受性較差,經過渡可適應2‰至3‰氯化鈉,高於3‰時出現死掉。
黃骨魚生存水溫為1至38℃,低溫0℃時出現不適反應,伏在水底很少活動,呼吸微弱,3天時間出現死掉。高溫39℃出現不適現象。魚體失去平衡,頭朝上,尾朝下,呼吸由快到弱,1天左右出現死掉。在8至36℃范圍內溫度對黃骨魚成活率影響不大,而與生長有較大關系,低溫時黃骨魚雖能少量攝食,但基本不生長,其生長溫度范圍為16至34℃,最佳范圍為22至28℃。水溫對其攝食有顯著的影響,開始攝食水溫為11℃。較低溫度下,黃骨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當溫度上升達到29℃時,黃骨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黃骨魚的最適攝食溫度為25℃,攝食率為4%至4.36%,試驗溫度26℃時,獲得最大攝食率4.36%。
黃骨魚食性為雜食性,自然條件下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昆蟲及其幼蟲、小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黃骨魚的食譜較廣,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食物的組成有所變化。根據其對101尾黃骨魚胃腸內食物分析,食物種類有幼魚、魚卵、蝦類、水生昆蟲、螺類、水生植物等,其中蝦類出現頻率最高。
黃骨魚仔魚孵出1至3天,體長5.0至8.0毫米,從自身卵黃囊吸取營養,行內源性營養。4天以後卵黃囊基本消失,體長8.1至9.0毫米為仔魚開口攝食階段,主要攝食輪蟲、小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幼體,9毫米l以上仔魚完全以外界食物為食,行外源性營養。全長13.1至14毫米的仔魚,隨魚體生長,口徑增大開始攝食大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和一些原生動物。全長15.1毫米以上的仔魚,則開始攝食更大的動物,如搖蚊幼蟲及寡毛類等。所以黃骨魚仔魚攝食的變化規律為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幼蟲)一大型枝角類(橈足類)一搖蚊幼蟲(寡毛類)。
雖然黃骨魚的食性較廣,但餌料組成都比較簡單,不同的體長階段都是以1至3種餌料生物為主,而且由浮動生物向底棲動物轉變。
Ⅳ 黃骨魚是海魚還是淡水魚
黃骨魚是純肉食魚類
在野外黃骨魚可以說基本不吃其他植物性食物,大多都是:小魚、小蝦、死魚腐爛、落水昆蟲、沖積到水裡的蚯蚓、蜻蜓和各種蚊子的幼蟲等等。我們在垂釣黃骨魚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用的是蚯蚓,但是你用蝦肉、豬肝也能釣得到,以哪種比較臭的大蚯蚓為最佳。
也就是說你要用釣底的方式釣它,它們進化出來的裝備特別適合在水底找各種昆蟲和小蝦吃。有時候下雨過後在小溪裡面也能在半水釣得到它,但是這種情況極少,除非是特別掛底我們才選擇用離底釣法。
黃骨魚阿紫底部活躍
風雨後黃骨魚特別活躍
風雨過後水裡面會因為下雨、吹風帶來很多落水的昆蟲和蚯蚓,它們數千萬年的進化讓它們知道:這種時候出去肯定能吃飽肚子,所以異常活躍,哪怕是白天也是如此。如果硬要說釣黃骨魚有一個特別好的天氣的話,蓑笠哥一定會選擇風雨過後。
風雨後黃骨魚最多
釣黃骨魚的釣法
手竿釣黃骨魚;就是我們普通的方法釣就可以了,只不過鉤子要稍微大一點,最好是十號伊勢尼。然後線組這些就隨便了,要是有鬍子鯰出沒的話那最好還是3.0主線起。至於子線就看各人的習慣,理論上來講用PE線很好,事實上用尼龍線也沒有什麼問題,你帶一個取鉤器就可以了(黃骨魚很多時候把鉤子吞到胃裡面)。
拋竿釣黃骨魚;採用串鉤,一串4-6個鉤子就可以了,每一個鉤子都掛至少半條蚯蚓,春天就拋投到淺灘、夏天拋投到老河道、秋天也是淺灘和入水口。可以不用打窩,但是你要多用幾根桿子,如果你打窩的話那麼就要把窩料捏成團遠遠地打出去。
插桿釣法;這是一種傳統的釣法,現在生活在城市裡面的釣友不太容易弄。但是你可以多准備幾幅子線和一卷便宜的子線,到釣點後用三米左右的主線綁一個子線鉤子掛上蚯蚓或者豬竿拋出去即可。一次可以拋投數十個過幾個小時去檢查一次,成本大約也就十來元,要是能釣一隻甲魚上來你就賺翻了!
Ⅳ 黃骨魚釣深水還是淺水
釣深水。黃骨魚的學名為黃顙魚,它屬於底層魚類,想要釣這種魚,鉤餌必須到底才可以,水有多深就得釣多深。但由於各種水域的水質都會有所差異,建議根據垂釣水域的環境去考慮是否應該釣深或者釣淺。
大家在釣黃骨魚的時候,不僅要注意釣深,還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釣法可以使用傳統的沉墜底釣(俗稱落底釣),2.7-6.3米手竿都可以,當然3.6-4.5米的插接式台釣竿也不錯。
釣黃骨魚的時候最好是用粗一點的線組,建議選擇2.0的主線,搭配1.5的子線,無刺的新關東魚鉤。
夏天是釣黃骨魚的旺季(南方一般為4-10月),只要出釣時不下暴雨,出釣一般不選擇天氣,但悶熱天黃骨魚的上魚率高一些。
每年6月中旬到8月都是最佳時間,尤其在陰雨天氣或者悶熱的晚上上鉤的機會大。這段時間只要找好位置,一塊豬肝,一包蚯蚓基本都會收獲滿滿。
黃骨魚的釣場一般在小河流(大河的支流)、農村地區排水的溝渠,釣點(釣位)選在流水且有水草的地方,最好是水底的草為長條形的(像大蒜葉一樣),如果有一個洄水灣是最理想的釣點。
Ⅵ 黃骨魚在那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26
Ⅶ 黃骨魚養殖是騙人的嗎
黃骨魚養殖不是騙人的。
黃骨魚,一般指黃顙魚,是底棲性淡水魚。
棲息環境
黃骨魚多棲息於緩流多水草的湖周淺水區和入湖河流處,營底棲生活,尤其喜歡生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處,且腐殖質多和游泥多的地方。
生活習性
白天潛伏水底或石縫中,夜間活動、覓食,冬季則聚集深水處。適應性強,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可生存,甚至離水5至6小時尚不致死。黃骨魚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時能正常生存,低於2毫克/升時出現浮頭現象,1毫克/升出現窒息死掉。黃骨魚適於偏鹼性的水域,pH最適范圍7至8.5,耐受范圍6至9之間。黃骨魚對鹽度耐受性較差,經過渡可適應2‰至3‰氯化鈉,高於3‰時出現死掉。
黃骨魚生存水溫為1至38℃,低溫0℃時出現不適反應,伏在水底很少活動,呼吸微弱,3天時間出現死掉。高溫39℃出現不適現象。魚體失去平衡,頭朝上,尾朝下,呼吸由快到弱,1天左右出現死掉。在8至36℃范圍內溫度對黃骨魚成活率影響不大,而與生長有較大關系,低溫時黃骨魚雖能少量攝食,但基本不生長,其生長溫度范圍為16至34℃,最佳范圍為22至28℃。水溫對其攝食有顯著的影響,開始攝食水溫為11℃。較低溫度下,黃骨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當溫度上升達到29℃時,黃骨魚攝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黃骨魚的最適攝食溫度為25℃,攝食率為4%至4.36%,試驗溫度26℃時,獲得最大攝食率4.36%。
黃骨魚食性為雜食性,自然條件下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魚苗階段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則以昆蟲及其幼蟲、小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黃骨魚的食譜較廣,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食物的組成有所變化。根據其對101尾黃骨魚胃腸內食物分析,食物種類有幼魚、魚卵、蝦類、水生昆蟲、螺類、水生植物等,其中蝦類出現頻率最高。
黃骨魚仔魚孵出1至3天,體長5.0至8.0毫米,從自身卵黃囊吸取營養,行內源性營養。4天以後卵黃囊基本消失,體長8.1至9.0毫米為仔魚開口攝食階段,主要攝食輪蟲、小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幼體,9毫米l以上仔魚完全以外界食物為食,行外源性營養。全長13.1至14毫米的仔魚,隨魚體生長,口徑增大開始攝食大型枝角類及橈足類和一些原生動物。全長15.1毫米以上的仔魚,則開始攝食更大的動物,如搖蚊幼蟲及寡毛類等。所以黃骨魚仔魚攝食的變化規律為輪蟲(小型枝角類、橈足類幼蟲)一大型枝角類(橈足類)一搖蚊幼蟲(寡毛類)。
雖然黃骨魚的食性較廣,但餌料組成都比較簡單,不同的體長階段都是以1至3種餌料生物為主,而且由浮動生物向底棲動物轉變。
Ⅷ 黃骨魚怎麼釣
你說的是釣黃顙魚吧,也叫黃臘丁,黃古頭、石黃古……一般採用嘰竿加串鉤釣底,選擇河底石頭較多的復雜水域,會有很好的漁獲。魚餌一般用蚯蚓,雞腸我也試過,效果也不錯。還可以用水怪,裡面裝滿新鮮雞內臟,有打窩的效果。但是,釣黃顙魚,你需要准備充足的線組裝備,因為,釣黃顙魚的好位置,一般也是經常掛底的地方。一天下來,魚鉤、吊墜、線都損失較多。 也可以用普通手竿,在河灘亂石淺水的地方施釣。效果一般。
Ⅸ 黃骨魚是什麼魚
黃顙魚、黃辣丁,擬鱨科魚類,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淡水魚,已經人工飼養多年
黃顙魚,又名黃骨魚、黃辣丁,是我國原生的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淡水魚類,主要是長江一帶生長的魚種,大部分生活在一些靜水或者是緩流的溪水中。
這些屬於擬鱨科的魚類,在我國其實還有很多品種的,在此就不去一一介紹了,它們一般的個體都不是很大,至少黃顙魚如此,兩年左右的黃顙魚體重也只有400克左右。
黃顙魚屬於淡水底層魚類,在我看來它們的習性和鯰魚基本相同,比如說,白天喜歡棲息於水底層、不愛活動,夜間游至水體的中、上層覓食。
黃顙魚也是肉食性魚類,喜食小魚、小蝦、魚蝦肉,也可以攝食人工飼料。
Ⅹ 黃骨魚一般生活在什麼環境
一、 養殖條件
不論池塘、網箱或其它養殖水體,其水源必須充足並無污染,底質及周圍生態環境都必須適合黃顙魚的生長和發育。
二、 魚種來源
魚種可以是從江河湖泊捕撈的,也可以是人工繁育出來的,不論其來源如何,都必須進行標粗培育,放入成魚塘、網箱的魚種規格達到30至50克,這樣的規格成活率高、生長速度較快,能及時地達到上市的商品魚規格(150克以上)。放養魚種在當年3月底以前完成,當年12月之前能捕獲上市,減少過冬的損耗和死亡。
三、 投喂質量高的飼料
餌料質量較高是提高黃顙魚成活率、上市規格和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黃顙魚是雜食性、以動物飼料為主的魚類,因此,投喂的飼料的粗蛋白應在35%以上,5月以前按魚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溫高,黃顙魚正處於生長旺盛的高峰期,可按魚體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後水溫逐步下降,精飼料的投喂量 逐步減少,並根據魚類的攝食、天氣變化的情況改變投喂飼料的數量和次數。每天定點投喂1至2次。
四、 注意水質的調節和疾病的防治
黃顙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PH值6.5至8,每月換水一次,池塘中安裝增氧機,定時或不定時開機,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減少浮頭或泛塘現象,使黃顙魚生長正常。魚有病要及時防治,做好預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葯物消毒,殺滅池塘中的細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
食用黃骨魚對人體的好處:
黃骨魚作為葯用常取其全魚。其肉性味甘、平,有利尿之功效,可用以主治水腫、喉痹腫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