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3-6歲是幼兒性格養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的性格養成的啟蒙和引導作用。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
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俗的理解,可以引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師的一句話來解釋,即:「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謂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等。在教師結構化面試中,命題人出題時常常從這幾個自理能力的內容方面進行命題和考查,出題形式一般以保教實踐和綜合分析的形式出現。那在面試考場上遇到此類考點的時候,考生該如何進行應對呢?下面將給大家提供幾點參考內容:
家長方面:家長在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溺愛或者怕麻煩,一味的包辦代替,孩子就會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一方面家長首先必須改變教育觀念,懂得放手,相信孩子,給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家長在生活中注意引導,交給孩子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利用家庭中的點滴時間,及時引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並且家庭成員之間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的要求要一致,切忌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有兩套標准,而且在家庭成員之間達成一致的基礎上,還要堅持下去。畢竟孩子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幼兒園方面:幼兒教師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中習慣養成的直接作用主體,對於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採取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交給幼兒各項生活技能的正確操作方法。比如,如何洗手、吃飯、穿衣、穿鞋等。之後還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導幼兒自主去實踐,並及時對幼兒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在班上,可以採取定期的評比,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和自覺性。同時,注意把幼兒在園期間的表現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以實現家園共育。
總的來說,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的就是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在此做一簡單的闡述,希望各位考生在面試備考中能作為素材進行積累,在考場上以這兩方面為主要思考方向,並進行靈活應對,從而較易取得理想的面試成績。
㈡ 在家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放假在家,正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絕佳機會,家長絕不能過度溺愛,事事包辦。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後,不僅能滿足自身的發展需要,更能成為孩子以後在社會中賴以生存的根本。
建議:
1. 培養孩子自理意識。孩子自己的事情,如穿衣服、疊被子、整理個人用品等,都應讓孩子自己來完成。
2. 多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比如打掃衛生、洗衣服、洗碗、做飯等。
3. 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孩子。開始時孩子的動手效果也許會不太理想,甚至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要容忍孩子從「不會」到 「會」 的漸進過程。
(該內容來自《中國教育報》)
㈢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幼兒園的盥洗室的牆上,老師會把洗手的步驟做成圖片,貼在上面,讓孩子方便參照。
利用游戲活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它是幼兒認知、個性、情緒、社會交往能力等發展的途徑、手段,也是幼兒發展的真實寫照。
為了培養幼兒自己進餐的能力,平時我們可以在生活區開展「給小動物餵食」的游戲,將硬紙板剪成各種動物的形象,將嘴挖空,貼在鞋盒上,讓幼兒練習將「食物」送入「小動物」嘴中.
幼兒穿衣
幼兒園可以定時舉辦「我是穿衣小快手」的比賽,記得老師也要參與,因為孩子喜歡和成人做游戲,更喜歡和老師做游戲。在整個過程中,老師要動作規范、稍慢,有時也要故意輸給孩子,增強孩子自己穿衣的自信心。
㈣ 怎樣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1、根據孩子生理發展特點,逐步提出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2-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如吃飯、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廁所。
2、為孩子生活自理創設必要的、合理的條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櫥里,便於孩子取放;洗臉盆要小而輕便,洗臉巾要短且薄等。
3、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臉順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臉部、鼻子萬嬰育兒跟蹤、前額,然後擦耳朵、耳背,最後擦頸部等。
4、品嘗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5、要持之以恆,反復訓練。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從而養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重要。
相當一部分生活自理的內容存在於家庭之中,而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再干也不遲、什麼事都包辦代替,以至吃飯、大小便都有大人幫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兒園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裡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
這就需在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過程中,家園同心,對幼兒進行一致性教育。所以每名幼兒在自理能力方面哪些地方是薄弱環節,老師都會和家長溝通,除了在幼兒園加強鍛煉以外,在家也要多請家長監督、督促,這樣老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將孩子培養的更優秀!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還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致,家園攜手努力,只有這樣,培養幼兒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
㈤ 怎樣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兒容易養兒難,而養兒重在養心,就拿自理能力這件事情來說,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早點結束自己操不完的心,讓孩子自覺自願地去做事,在這里分享幾個具體的方法和技巧,以供父母參考。
1. 找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
參照上面那份生活自理表,2歲的孩子可以嘗試自己去穿衣服,脫鞋子,但是此時你不能強迫他把紐扣扣號,把鞋帶系好,這就涉及到「最近發展區」的概念。
最近發展區,指的是那些對孩子來說有難度,但父母引導一下就能最好的事情,這樣的教育才有效果,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簡單來說,對於孩子已經掌握不錯的,沒必要多問,而他現階段再怎樣努力也做不好的事情,也別急著去培養。活在當下,比照孩子的成長規律,父母加以輔佐就可以了。
2.小步前進,循循善誘
一下子讓孩子掌握某個技能是不實際的,家長嘗試將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步驟,循循善誘。
與其每天嘮叨孩子不會收拾玩具,不如先做幾個小筐子,標上「洋娃娃」「小汽車」等標簽,先引導孩子將對應的玩具放入筐中。
邊收拾邊教孩子分類,對於這一小步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然後再引導孩子將幾個小筐擺到合適的位置。時間長了還可以進一步督促孩子將「愛玩的」和「不經常玩」的玩具分開擺放。
3.利用游戲增強學習興趣
有的孩子不愛喝白開水,吞咽能力也比同齡的孩子差,一味說教是不管用的。此時媽媽可以拿出兩個杯子,自己和孩子一人一杯,然後找些由頭玩「乾杯游戲」。
比如慶祝今天休息,慶祝媽媽換了新發型等等,引導孩子愛上喝水,並在游戲中學習單手用杯子喝水等生活技能。
寶寶總讓媽媽喂飯的,來做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媽媽扮演小狐狸,寶寶扮演大老虎。吃飯的時候順勢引導孩子:「你知道大老虎為什麼是森林之王嗎?因為它都是自己吃飯,而且每頓都吃的很好。」
4.給幼兒園「搬個家」
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的第一個小社會,也是學習規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場所。家長要加強「家園溝通」,不妨將幼兒園的模式搬回家。
閨蜜家的朗朗就是如此,他入園一個月後,即使休息在家也按照園里的作息時間來。到了上午10點,他會向媽媽提出要求,「吃水果的時間到了」。
而媽媽也會在每天下午快放學的時間段,帶領朗朗收拾玩具等。雙方愉快溝通,技能滿滿。
5.主動「示弱」,征詢意見
之前我們家在商量一次出行計劃,5歲的小侄子提出來的路線最終被大家所接受,看來真不能小看了孩子。從此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家長要學會主動「示弱」和放手,多征詢下孩子的意見,發揮主人翁精神。
比如,媽媽在出門前問女兒「你看我穿哪件衣服合適呢?」讓孩子幫忙拿主意。在去超市之前,也讓孩子自己列一份清單,看看他計劃都買哪些東西,有哪些理由。
常言道三歲看老,0到3歲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而學齡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則關乎孩子的獨立性、情商發展以及人際關系,千萬不可疏忽哦。
㈥ 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方法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長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小朋友們在脫了自個的衣服以後自個就穿不上去了,或者是鞋帶開了不會自個兒繫上,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生活,如果不能自理或者是沒有掌握一些生活的技巧,那麼在進入幼兒園以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們一些生活自理的技巧,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自理的技巧,比如教給孩子們如何穿衣服、脫衣服、扣扣子、系鞋帶兒等等這種生活中的小事,總之家長們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們大膽的去嘗試,而不是事必親躬替孩子們來做。
想要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首先家長就應該學會放手,不要什麼都替孩子來做,同時還要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自理的意識,幼兒獨立發展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的階段,這個時期將會出現最初的自意識的關鍵時期,要告訴孩子,自己可以做,自己能做這樣的獨立意識。
㈦ 怎麼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一、教會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在幼兒學習生活中,讓幼兒知道生活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裡,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這樣才是合格的幼兒園寶寶。可創設條件教會幼兒自理能力,幼兒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二、以游戲的形式,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更好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寓教於玩、寓教於樂,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我時常還會把家長請到班裡,家長和孩子一起親子游戲要充分給他們創造條件,教他們正確的自理能力,只有這樣,培養幼兒較強的自理能力才能成為現實,最終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我們的孩子終身得益
㈧ 如何幫助幼兒提高某種自理行為
一、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家長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如通過談話「我是乖寶寶」、「我長大了」、「我學會了……」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
再如在語言活動(詩歌、故事、看圖講述等)中,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例如:我們班的小朋友剛來時不會吃飯的人很多,有好多小朋友要老師幫助,但是要讓不會吃飯的小朋友仔細的看,爭取學會,會了方法,下次要讓他們自己來做,好嗎?
老師知道你們小朋友都很棒的。萬嬰跟蹤育兒指南1-3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增強小朋友的自信心,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2、通過分辨不同行為(能自理的與不能自理的),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我們可以為幼兒准備不同行為表現的各種圖片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
老師適當的講解圖片,然後問幼兒哪個圖片上的寶寶最棒,我們要向他學習這種好的行為,還可以舉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較,來激發幼兒上進的意識。
家長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哪些方法和好處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好處
1、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的自理能力,決定了他要一個人去獨立的完成某一項任務,久而久之,就可以培養孩子單獨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的獨立意識就培養成了,對以後做大事情很有好處。
2、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立習慣 自理能力,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孩子自立習慣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當孩子學會自理能力後,自己一個人做事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長,做事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漸漸的,就習慣自己一個人去完成某一件事,也就是自立。
3、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 自理能力,基本的要求,就是獨立完成任務,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夠自己獨立去完成任務,在性格上就會形成獨立,這對孩子是很有好處的,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㈨ 淺談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一、在一日生活中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家長無條件的包辦代替,使幼兒形成一種錯誤認識:自己不願意乾的事情,父母會幫著干(要喝水了,父母會端水來;要起床了,父母會給穿衣服……),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問答或交談,豐富知識。如通過談話「我是中班了」、「我學會了新本領 」、「媽媽的小幫手」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在練習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動手能力和意識。
2、通過講故事「別說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觀看有關的電視節目等,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自己做,激發幼兒參與做的慾望。通過詩歌、看圖講述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
3、通過分辨不同行為(能自理的與不能自理的),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例如,為幼兒准備不同行為表現的各種圖片、錄像帶等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教師適當的講解圖片,然後問幼兒哪個圖片上的寶寶最棒,我們要向他學習哪種好的行為?還可以舉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較,來激發幼兒上進的意識。
4、幼兒的教育是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情況下進行的,特別是對於游戲和生活中的故事、兒歌等,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更濃,教師要抓住課堂教育的大好時機,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培養和練習,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例如,教學《勤勞的小蜜蜂》、《勞動最光榮》等故事和歌曲時,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熱愛勞動、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思想,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認識基礎。再如,通過故事表演、音樂游戲等,可以使幼兒練習自我服務和幫助他人的技能。另外,對幼兒自我服務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兒歌或歌謠的形式加以灌輸,使幼兒先認知後實踐,最後形成能力。
二、在一日活動中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讓幼兒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幼兒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裡,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於樂,讓幼兒識得自理的方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如在教幼兒學習如何系鞋帶時,我們可以結合歌曲《系鞋帶》來進行:兩個好朋友,見面握握手,鑽進大洞口,用力拉耳朵,變成蝴蝶走。讓幼兒在歌曲的愉悅里,輕松自主地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進行個別指導。由於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於沒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別。對於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於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准,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如在指導穿鞋的過程中,小班幼兒中要求在區分左右腳的基礎上把鞋穿好;大班幼兒不僅要正確區分左右腳,還要求正確系好鞋帶。再如有的幼兒自理能力發展不均衡,系鞋帶是弱項,我們就可以在系鞋帶的技巧方面給予更加耐心細致地個別指導。
3、秩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獲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後,要注意提高幼兒做事情的速度、質量等。如小班幼兒吃飯,開始可能會撒飯粒的情況,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練習,幼兒會逐漸正確掌握吃飯的技巧,少撒飯粒或不撒飯粒。
4、品嘗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獲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動幼兒生活自理的動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幹」……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成為激勵幼兒自覺掌握自理能力的強大推動力;但當幼兒限於自身能力,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助幼兒實現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在一日活動中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行為
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還要注意以後的鞏固練習。教師要經常督促、檢查、提醒幼兒,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到不斷的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
1在生活活動中訓練幼兒的自理行為。入廁、盥洗、餐點無處不體現著幼兒生活自理的水平,我們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機,指導、監督幼兒的自理行為,使其形成習慣。如入廁後自覺整理好衣褲的習慣,餐前便後自覺正確洗手的習慣,點後正確漱口的習慣……,在區角活動中練習生活自理的技巧。活動區集娛樂、操作於一體,給幼兒提供了充分動手動腦的機會,我們要結合教育目標,計劃地投放材料,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掌握技巧、練習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區有計劃的投放系鞋帶的方法;投放各種豆豆,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另外,早操、午睡、戶外活動等都可以滲透生活自理的內容。
2、激發幼兒的好勝心,競爭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潑好動,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以激起他的好勝心,躍躍欲試。我們可以抓住幼兒這一特點,設計一些有趣的比賽活動,以競爭促發展,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提高。如舉行「穿衣比賽」、「夾豆比賽」等。
3、讓幼兒由自我服務發展到為集體服務。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給幼兒擺餐具、發水果小點心等,讓幼兒不僅能生活自理,還會為集體服務、為他人服務,在培養自理能力的同時也塑造了幼兒優良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