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常見的鳥有哪些以及生活習慣

常見的鳥有哪些以及生活習慣

發布時間:2022-03-06 02:02:24

㈠ 鳥有哪些生活習性

各種鳥類都有著它們的各自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徵,科學工作者依據這些,把鳥類分成8種類型。

1.走禽類 這類鳥嘴的形狀扁短;都在沙漠和草地上生活;胸部不突起,沒有龍骨突;翅膀幾乎完全退化,因此下會飛翔;雙腳強大有力,善於奔跑,而且行動迅速,比如鴕鳥、食火雞等。

2. 涉禽類 適應在沼澤和岸邊生活,腳和腳趾特別長, 適應涉水行走; 因為腿長,勢必要低頭啄食,所以生有較長的脖子,如丹頂鶴、白鷺等。

3.游禽類 這類鳥大多在水上生活。腳短,趾間有蹼; 嘴闊而且扁平,適合在水中索取食物。如雁、鴨、天鵝等。

4.鶉雞類 它們大多數是定居的鳥類。身體健壯;有堅硬的嘴和強有力的腿,並生有適合挖土的鉤爪;翅膀短小,不善於長距離飛行;雄鳥性好爭斗,腿上生有距,是爭斗時的「武器」;雌雄羽色多數不同,如鷓鴣、馬雞、環頸雉等。

5.鳩鴿類 嘴比較短,基部柔軟;主要營樹棲生活;特別擅長飛行;吃植物性食物;它們的嗉囔能分泌乳汁用來哺育雛鳥:如岩鴿.山斑鳩等。

6.攀禽類 這類鳥最明顯的特徵是它們的腳趾兩個向前,兩個向後,有利於攀緣樹木。在這類當中,有專吃樹皮里害蟲的啄木鳥,有吃毛蟲的能手杜鵑,還有常年生活在水邊靠捕捉水中小動物為食的翠鳥等。

㈡ 常見鳥的種類和特點

百靈鳥:頭上具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較細小而呈圓錐狀,有些種類長而稍彎曲。鼻孔上常有懸羽掩搜索蓋。翅膀稍尖長,尾較翅為短,跗跖後緣較鈍,具有盾狀鱗,後爪又長又直。百靈鳥一般比較小,通常吃昆蟲和種子。它在地上做窩,每次生二到六個花蛋。它們的羽毛顏色雖然比較平淡無長,但是唱歌非常動聽,飛行的姿勢也很漂亮。
布穀鳥:體形大小和鴿子相仿,但較細長,上體暗灰色,腹部布滿了橫斑。腳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後。飛行急速無聲。
芒種前後,幾乎晝夜都能聽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點凄涼的叫聲,叫聲特點是四聲一度——「布穀布穀,布穀布穀」、「快快割麥!快快割麥!」、「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稱布穀鳥。
炎帝少女女娃,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精衛",飛從"發鳩山",化為布穀鳥。同時,它也是春神句芒的使者和化身,與燕子都是男根的象徵,古代農村在春節對其祭,以祈生育。
海鷗(學名:Larus
canus)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鷗。一般食小魚和其他水生生物。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海鷗身姿健美,惹人喜愛,其身體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樣晶瑩潔白,海鷗是候鳥,分布於歐洲、亞洲至阿拉斯加及北美洲西部。

㈢ 小鳥的生活習性有哪些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或其他鳥。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

飛行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每年春天和秋天,鳥類都成群結隊,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飛行,這種在不同季節要更換棲息地區;

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的季節性現象稱為鳥類遷徙。每年大地回春,鳥類就開始進行求偶、生殖、營巢、孵卵和育雛等一連串的活動。


(3)常見的鳥有哪些以及生活習慣擴展閱讀:

鳥類在飛行時,即使路途再漫長,它們也很少會迷路。原因就在於它們有自己的「導航系統"。在飛行過程中,它們會利用很多東西來為自己導航,如地標、太陽的角度、星星、氣味,甚至還有地磁場。

有一種理論認為,鳥類的遷徙習性辨識旅途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能用遺傳來解釋。鳥類的遷徙習性是由史前時期覓食的困難所造成的。那時,為了尋找食物,鳥兒不得不進行周期性的長途旅行。

這樣年復一年,世世代代,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各種遷徙習性就被記錄在它們的遺傳密碼上,然後經過核糖核酸分子一代一代傳下來。

㈣ 5種以上的鳥種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習慣還有每天的梳理

白頭翁,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候鳥,台灣亞種於台灣為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白頭翁常見於東亞,台灣宜蘭平原,中國大陸則是在長江南部的大多地區,以及香港,琉球群島(八重山群島,沖繩等),活潑,不甚畏人。食昆蟲,種子和水果,屬雜食性,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後頭部)白色極為清晰醒目。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並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偶爾啄食昆蟲。春末夏初開始營巢繁殖,白頭鵯在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群聚的現象,到夏末秋季冬季時就消失了。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頭翁的繁殖期,這段期間,如果見到一隻白頭翁單獨站在突出的枝頭或是樹頂上高聲鳴叫,過不了多久,另一隻白頭翁飛過來,兩只鳥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們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對白頭翁會建立它們的領域,其范圍面積小,巢通常築在離地面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上,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窩產3到4枚蛋,繁殖季節幾乎全以昆蟲為食。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

山雀,是體型較麻雀纖細的食蟲鳥類,常見於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區數量猶較平原地區的數量多。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為主,它們的鳴聲差異雖極顯著,但多少都帶有「仔仔黑」的音階,易於分辨。利用苔蘚合其它植物築巢,鳥巢懸吊,呈葫蘆狀。普通山雀,帶有灰色鳥冠,生活於美國西南部。鳥草枝、羽毛和苔蘚鋪於樹洞中構成鳥巢。鳥蛋孵於鳥巢中。性情活潑,常在枝頭跳躍,喜群居,以昆蟲、漿果和種子為食,在樹洞或岩縫中築巢,巢呈蝶形。

斑鳩在中國為常見種。上體羽以褐色為主,頭頸灰褐,呈葡萄酒色;額部和頭頂灰色或藍灰色,後頸基兩側各有一塊具藍灰色羽緣的黑羽,肩羽的羽緣為紅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為藍灰色;尾的端部藍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頦和喉粉紅色;下體為紅褐色。雌雄羽色相似,非常可愛。斑鳩覓食高粱、麥種、稻穀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築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結構簡單北部越冬。雌雄羽色相似。主要在林緣及其附近集數只小群活動。秋冬季節斑鳩結群棲息。飛行似鴿,常滑翔。 虹膜為橘黃;嘴為暗黑褐色;腳為紫紅色。 叫聲:輕柔悅耳的「咕-咕咕-咕咕」 反復重復,最後一音為加重。巢築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結構簡單。孵化期約18天,雛期約18天。

鷓鴣(學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又名中華鷓鴣,體形似雞而比雞小,羽毛大多黑白相雜,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狀白斑更為顯著。成年的鷓鴣全長約30厘米,體重約300克左右。3至6月間繁殖,在草叢或灌木叢中做巢,每窩產卵3至6個,多時七八個,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喜歡單獨或成對在乾燥的褐露岩坡上活動,清晨和黃昏常下到山谷間覓食,晚上則在草叢或灌叢中過夜,無固定棲息地,每晚都變換棲居位置。飛行快速,常做直線飛行,受驚後多飛往高處。奔跑快速,飛翔力亦強,常作直線短距離飛行,受驚時即飛向高處,隱蔽在灌叢深處,不易發現。鳴聲響亮,春天繁殖季節鳴聲頻繁。在黎明時,雄鳥棲止在較高的山岩或樹樁上高聲鳴叫。一鳥高鳴,若干雄鳥從不同方向的山頂上響應,此起彼伏。鳴聲略似「行不得也哥哥」。雄鳥好鬥,一般認為「一山頭一鷓鴣,越界必斗」。繁殖期3-6月,3-4月間開始求偶交配。求偶期間常棲於山岩、樹樁、灌木或亞喬木上鳴叫,尤以黎明和清晨最為頻繁。常常一鳥鳴叫,其他地方雄鳥亦跟著鳴叫,此起彼伏,鳴聲似『do-be-quick-papa 』。領域性極強,常因領域而爭斗。孵卵期間雌鳥甚為戀巢,常常人至跟前也不飛。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亦善於匿藏,如遇人或天敵,雛鳥立刻隱藏於附近草叢,而雌鳥則往相反方向將敵害引走。

麻雀是與人類伴生的鳥類 ,棲息於居民點和田野附近。白天四齣覓食,活動范圍在2.5~3千米以內。在地面活動時雙腳跳躍前進、翅短圓、不耐遠飛、鳴聲喧噪。除繁殖、育雛階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隻的大群,稱為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只或幾十隻一起活動的小群。這種小生靈非常聰明機警,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主要以穀物為食。當穀物成熟時,多結成大群飛向農田掠食穀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蟲,並以昆蟲育雛。麻雀多活動在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較強。
麻雀為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由於親鳥對幼鳥的保護較成功,加上繁殖力極強,因此麻雀在數量上較許多種鳥要多,這樣在莊稼收獲季節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雜草種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為食,也吃人類扔棄的各種食物。

㈤ 請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鳥類有哪些,以及哪些叫聲好聽

一、黃鶯
古人給了黃鶯很多美好的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樹樹樹梢啼曉鶯」都表現了人們對黃鶯叫聲的喜愛。黃鶯被譽為大自然的「歌唱家」它的聲音圓潤明亮、低昂有韻,聲音非常的清脆,鳴叫的時候會給人一種悅耳動聽,清新自由的感覺。

二、百靈鳥
草原上的精靈鳥,屬性小型鳥類,喜歡在廣袤的草原上邊覓食,百靈鳥習慣用美妙的歌聲交流情感、互相聯絡,它們喜歡在草原上邊飛翔邊鳴叫,時常演奏著高潮迭起、婉轉動聽的樂曲。百靈鳥在每年的三月末開始配偶成對,它們會在此時選擇巢穴,並在地面上鳴叫,跟同伴聯絡感情。當配對後,雌雄百靈鳥喜歡同時高歌起舞,時而唱著高亢的旋律直沖雲霄,時而婉轉清唱的俯身落地,在伴隨著高歌再次沖上雲霄,它們被草原牧民尊敬的稱為「草原的歌唱家」。

三、夜鶯
夜鶯聲音最主要的特點是音域非常的寬廣,鳴叫的聲音高亢明亮,婉轉悅耳,他們主要在夜間鳴叫,偶爾在白天也鳴叫,雄夜鶯更以擅長唱歌而文明於世界,在人們的歌唱界,也喜歡用夜鶯的歌聲來比喻一個人在聲樂界取得的成就。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當他們鳴叫時,會給整個大自然帶來一種生機,在它們的叫聲中感到一種興奮和希望。

㈥ 常見的鳥類有哪些

1、鵪鶉

鵪鶉又叫禿尾巴鵪鶉和紅面鵪鶉,鵪鶉一般在我國東北和新疆這些地區繁殖,當冬天的時候,鵪鶉會遷徙去全國各地,安盛在國外主要分布在非洲,歐洲和亞洲,鵪鶉的頭比較長,尾巴短,而且鵪鶉的翅膀是尖的,頭頂的羽毛一般都是棕色的,中間會有一條比較淺色的花紋。

鵪鶉的背部一般都是棕褐色的羽毛,腹部是灰白色的,成年的安全一般提成大約在18厘米左右,體重是100克左右,鵪鶉一般生活在比較空曠的平原和有水流的岸邊,鵪鶉一般是群居生活,它們喜歡吃一些谷類豆類,雜草之類的食物,鵪鶉有的時候也會吃一些幼蟲。

一般鵪鶉的孵化溫度大約是在37度左右。

2、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一般分布在甘肅和陝西,還有青海東南部,和四川東部,貴州,廣西這些地方,雄鳥身體一般是金黃色的,下體是紅色的,尾巴是黑褐色的,頭上會有金黃色的羽冠。紅腹錦雞體重大約是600克左右,身體大約長90厘米左右。

紅腹錦雞一般是成對或者是單獨的生活在矮樹叢中,它們一般喜歡吃一些幼芽和竹筍,有的時候也會吃一些昆蟲和蜘蛛。紅腹錦雞大約是在4月開始繁殖,每次產卵大約在20枚左右。

3、麻雀

是雀科雀屬的鳥類,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賊、只只、嘉賓、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賓雀,亦叫北國鳥(個別地方方言又稱呼為:家雀、戶巴拉)。雌雄同色,顯著特徵為黑色喉部、白色臉頰上具黑斑、栗色頭部。喜群居,種群生命力極強。

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亞種分化極多,廣布於中國全境,也廣布於歐亞大陸。麻雀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其中樹麻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麻雀,其他種類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樹麻雀少見,生活環境也有所區別。

4、斑鳩

屬於鳥綱、鴿形目(Columbiformes)、鳩鴿科(Columbidae)、斑鳩屬(Streptopelia)的歐洲和北非鳥類,英名:Turtle Dove。 學名Streptopelia turtur。體長28公分(11寸)。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覓食,吃大量小型種子和蚯蚓。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由於城市的發展,現在城市內少有斑鳩的出現 多出現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區。斑鳩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行列我國常見的品種有:火斑鳩,珠頸斑鳩,山斑鳩,還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鳩。

5、鴿子

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稱。鴿屬,學名Columba,是鳩鴿科的一屬,俗稱鴿子;包括各種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鴿子,其中有我們今天常見的鴿子,即原鴿。

鴿子要看種類。 我們常說的野鴿、家鴿指岩鴿,它們不是保護動物。斑尾林鴿等是。(斑尾林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㈦ 生活中常見的鳥

1、喜鵲

喜鵲(學名:Pica pica)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2、麻雀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3、燕子

燕子(Swallow)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

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在樹洞或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鑽穴,或在城鄉把泥黏在樓道、房頂、屋檐等的牆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

4、烏鴉

烏鴉(學名:Corvussp.):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為烏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兩色,長喙,有的具鮮明的白色頸圈,黑羽具紫藍色金屬光澤;翅遠長於尾;嘴、腿及腳純黑色。鼻孔距前額約為嘴長的1/3,鼻須硬直,達到嘴的中部。

5、黃鸝

黃鸝屬(學名:Oriolus):是雀形目、黃鸝科的1屬。共有31種。中型鳴禽。喙長而粗壯,約等於頭長,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蓋以薄膜;翅尖長;尾短圓,跗跖短而弱。體羽鮮麗,多為黃、紅、黑等色的組合,雌鳥與幼鳥多具條紋。

(7)常見的鳥有哪些以及生活習慣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食性

鳥類的食性可分為食肉、食魚、食蟲和食植物等類型,還有很多居間類型和雜食類型。有些種類的食性因季節變化、食物多寡、棲息地特點以及其他條件而異。

遷徙

鳥類在不同季節更換棲息地區,或是從營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從越冬地返回營巢地,這種季節性現象稱為遷徙。鳥類因遷徙習性的不同,可分為留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迷鳥等幾個類型。鳥類的遷徙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秋季遷徙為離開營巢地區,速度緩慢;春季遷徙由於急於繁殖,速度較快。

閱讀全文

與常見的鳥有哪些以及生活習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