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蝠鱝生活在哪個海域

蝠鱝生活在哪個海域

發布時間:2022-03-31 18:18:00

Ⅰ 鯨魚主要生活在那些海域

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種類棲息在淡水環境中。鯨的種類很多,全世界有80餘種,我國海域有30多種,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鯨的活動范圍很廣,在南北緯40度以內的熱帶海洋生活,但是一些深海鯨(例如抹香鯨)和其他體型稍大的鯨類會深入高緯度地區。白鯨和角鯨,這兩種鯨只生活在環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的海域。

我國的鯨類動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為止在我國海域發現的已經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體長在25米以上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特別是還擁有特產的淡水鯨類──白鰭豚(已滅絕),是鯨類動物中的一朵奇葩。

(1)蝠鱝生活在哪個海域擴展閱讀:

現存種可分為須鯨亞目和齒鯨亞目,須鯨亞目體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口內無齒。上頜兩側各具有150~400枚角質鯨須。鯨須的顏色、數目和形狀因種而異,是分類的重要依據。外鼻孔2個,位於頭頂。

頭極大,有的種可達體長的1/3。僅有1~2對肋骨與小型胸骨相連接,無鎖骨,鰭肢一般4指。具有盲腸。以磷蝦和頭足類為食,有的也吃小魚和底棲貝類。

有3科10種,均為海棲。如露脊鯨、藍鯨、灰鯨、長須鯨、座頭鯨、大須鯨(鰮鯨)、小須鯨(小鰮鯨)。

Ⅱ 魔鬼魚一般生活在什麼地方

蝠鱝(拼音為fú fèn),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它包含兩個屬,前口蝠鱝屬和蝠鱝屬.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遊,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性情溫和。較少停留或棲息在海底,從離海岸較近的表水層到120米深的海水中都能
看見它們的身影。

Ⅲ 蝴蝶魚主要生活在哪些海域

蝴蝶魚主要分布於太平洋、東非至日本等海域。蝴蝶魚有著五彩繽紛的圖案,大部分分布在熱帶地區的珊瑚礁上。由於蝴蝶魚的體色艷麗,深受人們的喜歡,在沿海各地的水族館中被大量飼養。

Ⅳ 中華鱟生活在哪個海域

中華鱟的原產地: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
在中國棲息地:浙江的乍浦到福建、廣東、台灣、廣西、海南等地沿海均有分布。
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里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在原始魚類剛剛問世、恐龍尚未崛起之時,鱟就是距今3.95-3.45億年前泥盆紀時期繁盛的「海洋居民」了。雖經數億年的滄桑之變,但該物種依然如故,變化甚微。因此有「生物活化石」之稱。我國在一千年之前就有描寫中華鱟的文史資料了。

Ⅳ 蝠鱝的分布范圍

蝠鱝現存3屬13種,遍布於南北緯35度之間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中國東部和南部海域能見到4種:雙吻前口蝠鱝、日本蝠鱝、台灣蝠鱝和無刺蝠鱝。

Ⅵ 虎鯨主要生活在哪些海域

在地球上各個海區內都可找到虎鯨的蹤跡,但以日本的近海、南極和挪威至北極海區的虎鯨數量為最多;我國沿海虎鯨也不少。

隨著大型鯨類的銳減,虎鯨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食譜。斑海豹、海獺等珍貴生物都成了虎鯨充飢的點心。生物學家擔心,長此以往,海洋的食物鏈必然遭到破壞,一些海洋哺乳動物可能慘遭滅頂之災。

Ⅶ 蝠鱝和鰩魚的區別是什麼

蝠鱝和鰩魚的區別有。形態特徵不同、生活習性不同、分布范圍不同。蝠鱝一般體平扁,寬大於長,最寬可達8米,體重3000千克。頭前有由胸鰭分化出的兩個突出的頭鰭,位於頭的兩側,尾細長如鞭,具一小型背鰭。

鰩魚體呈圓或菱形,胸鰭寬大,由吻端擴伸到細長的尾根部,有些種類具有尖吻,它們的身子扁平,尾巴細長,有些種類的鰩魚的尾巴上長著一條或幾條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

蝠鱝習性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被當地人稱為「水下魔鬼」,但實際上蝠鱝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

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而鰩魚和魟魚非常相像,因為它們都有扁平的身體。幼年的鰩魚以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如蟹和龍蝦為食,它們長大以後主要獵捕烏賊等軟體動物。

蝠鱝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5度之間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而鰩魚分布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主要生活在東海和南海。

Ⅷ 蝠鱝的生活習性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被當地人稱為「水下魔鬼」,但實際上蝠鱝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 它緩慢地扇動著大翼在海中悠閑游動,並用前鰭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撥進它寬大的嘴裡。當游泳時,頭鰭從下向外捲成角狀,向著前方;有時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殼動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魚類。鰓耙多角質化,呈一系列羽狀篩板,起濾水留食作用。
雖然像珊瑚三角區這樣的珊瑚礁區域僅佔全球海洋的極小部分,但它們卻是世界四分之一海洋生物的家園,比如這些蝠鱝。蝠鱝是鰩魚家族中個頭最大的成員,它們通常以珊瑚礁周圍的生物為食。
蝠鱝最具特色的一個習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飛躍絕技!經科學家觀察發現,蝠鱝在躍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備工作:在海中以旋轉式的游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時,轉速和游速不斷加快,直至躍出水面,時而還會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時,它能跳1.5-4米高,落水時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場面優美壯觀。「魔鬼魚」躍出水面3米多。成千上萬條「魔鬼魚」集體凌空飛躍,下落後擊打在水面上,水花雷動,宛如暴雨降落 。
蝠鱝的滑翔有時是為了獨子被欺,有時是受到敵害的追擊,有時可能是身上有寄生蟲在作怪,它被折磨得受不了。
雌蝠鱝非常愛護自己的獨子。它不像別的魚,一次產卵就有幾千幾萬粒,像翻車魚,可以說是魚類中的高產能手,一次產卵可達三億粒。雌蝠鱝不產卵,它是卵胎生的,這在魚類中又是少有的事。它每次只生一胎,無怪乎它要寵愛獨子了。
小蝠鱝一生下來就有20千克重,長約1米,不了解這種魚的人,初見之下還以為是大魚,其實,它還是個剛剛出生的嬰兒。

Ⅸ 請問"蝠鱝"是什麼

蝠鱝是很可愛的動物,我喜歡,前幾天不是有人捕撈到3000多斤的蝠鱝嗎?買了3元一斤。

圖片請參考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e947010004nd.html
http://ke..com/view/17664.htm

蝠鱝 這是我看動物世界時知道的一種海洋動物,我總是記不住他的名字,在她小時候愛看的書里,我見到了這個名字,她是早於我二十多年就知道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哈哈
蝠鱝神秘優美自由自在 在海洋中飛行的鳥

這是我所感覺到的蝠鱝

這是有關於它的:
鱝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硬骨魚類。它的身體略呈菱形。盡管蝠鱝有一張50厘米寬的大嘴,可蝠鱝卻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蝠鱝游泳時,扇動著三角形胸鰭,拖著一條硬而細長的尾巴,象在水中飛翔一樣。蝠鱝成魚的體長可達7米,體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蝠鱝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鱝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由於它體態十分笨拙,落入水面的聲音像開炮一樣。至於,蝠鱝為什麼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個迷。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雖然,它沒有攻擊性,但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
蝠鱝科的動物體長可達8米,重達3噸,身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遊,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蝠鱝科的動物雖然都是大傢伙,但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性情溫和。在英語中,被錯稱為「魔鬼魚」,主要是其形狀嚇人。目前只發現有三種。

【名稱】蝠鱝

【學名】devil ray

【讀音】fú fèn

【別名】亦譯毯魟。亦作manta ray。

【科屬】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索動物亞門

魚綱

軟骨魚綱(Selachii)

軟骨魚亞綱(Chondrichthyes)

(次亞綱:板鰓類)Elasmobranchii

鱝形目(Myliobatiformes)

蝠鱝科(Mobulidae)

【種類】3屬約10種,中國有2屬4種

【分布區域】暖溫帶及熱帶沿大陸及島嶼海區

【形態特徵】軟骨魚綱、蝠鱝科幾個海產屬魚類的統稱。體平扁,寬大於長,可達6米,體重3000千克。體盤菱形,一頭寬大平扁;吻端寬而橫平;胸鰭長大肥厚如翼狀,頭前有由胸鰭分化出的兩個突出的頭鰭,位於頭的兩側;尾細長如鞭,具一小型背鰭,一些種類的尾上具一個或更多的毒刺;口寬大,前位或下位;牙細而多,近鋪石狀排列;上、下頜具牙帶,或上頜無牙;鼻孔恰位於口前兩側,出水孔開口於口隅;噴水孔較小,三角形,位於眼後,距眼有一相當距離;鰓孔寬大;腰帶深弧形,正中延長尖突。卵胎生。化石見於第三紀至近代。

【生存現狀】蝠鱝是一種生活在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被當地人稱為「水下魔鬼」。它的身體略呈菱形。盡管蝠鱝有一張50厘米寬的大嘴,可蝠鱝卻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它緩慢地扇動著大翼在海中悠閑游動,並用前鰭和肉角把浮游生物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撥進它寬大的嘴裡。當游泳時,頭鰭從下向外捲成角狀,向著前方;有時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浮游甲殼動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魚類。鰓耙多少角質化,呈一系列羽狀篩板,起濾水留食作用。在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肉足,是它的頭鰭,頭鰭翻著向前突起,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由於它的肌力大,所以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在英語中,被錯稱為「魔鬼魚」,主要是其形狀嚇人。 蝠鱝游泳時,扇動著三角形胸鰭,拖著一條硬而細長的尾巴,象在水中飛翔一樣。蝠鱝成魚的體長可達7米,體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蝠鱝迅速上升,跳出海面。蝠鱝一般能跳出水面1.5米。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在空中翻筋斗,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至於,蝠鱝為什麼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個謎。 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雖然,它沒有攻擊性,但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它的個頭和力氣常使潛水員害怕,因為一旦它發起怒來,只需用它那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致人於死地。

蝠鱝的習性也十分怪異。它性情活潑,常常搞些惡作劇。有時它故意潛游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體翼敲打著船底,發出「呼呼,啪啪」的響聲,使船上的人驚恐不安;有時它又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把小鐵錨拔起來,使人不知所措;又或是它又用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這實際上是蝠鱝的惡作劇。

最小的蝠鱝是澳大利亞的無刺蝠鱝(Mobula diabolis),體寬不超過60公分(2呎)。大西洋的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是本科中最大種類,寬可達7米(23英尺)。體黑或褐色,強大但不傷人。

【生長繁殖】母體子宮壁上具乳頭狀突起,分泌營養液以滋養發育後期的胎兒。胎兒體盤寬0.41米,仔魚體盤寬1.13米;幼體體盤寬1.44米。肌力大,連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

兇猛 鯊魚也讓它三分

據專家介紹,蝠鱝在海洋中已有1億年歷史,為原始魚類的代表,雖然它們都是大傢伙,但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且性情溫和。雖然,它們沒有攻擊性,但是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蝠鱝看上去令人生畏,其實它是很溫和的,僅以甲殼動物或成群的小魚小蝦為食。在它的頭上長著兩只肉足,是它的頭鰭,頭鰭翻著向前突出,可以自由轉動,蝠鱝就是用這對頭鰭來驅趕食物,並把食物撥入口內吞食。由於它的肌力大,所以連最兇猛的鯊魚也不敢襲擊它。蝠鱝喜歡成群游泳,有時潛棲海底,有時雌雄成雙成對升至海面。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在空中翻筋斗,能躍出水面,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里,非常壯觀。至於,蝠鱝為什麼要跳出水面?至今仍是一個謎。蝠鱝在南海整年可見到,每年6月-7月洄遊至福建、浙江沿海,於8月-9月去黃海。10月-11月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月-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返。肉可食、肝可制油,內臟和骨骼可制魚粉。

最大的蝠鱝和最小的最大的蝠鱝

最小的蝠鱝體長不超過60厘米,而最大的則可超過7米。如大西洋毯魟。大西洋毯魟也叫巨蝠鱝,它們體力強大,連凶
猛的鯊魚也不敢對它怎麼樣。蝠鱝也稱毯魟,英文的意思是魔鬼魟。一是人們覺得它們的頭部太怪,二是人們傳說它們會吃人。其實這是冤枉了它們的。我國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可見某些種類的蹤影。因為它們有洄遊的習慣,所以在一個地方不會常年見到它們。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黃海。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來年2~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下。

Ⅹ 鯨魚大多生活在哪片海域

鯨魚
習性:回遊是海中生活
分布:南、北極海域與熱帶海域做季節性移動
食物:須鯨~海中浮游生物 齒鯨~魚類、甲殼類
類別:哺乳綱、鯨目
親屬:海豚、露脊鯨、抹香鯨
壽命:小型的約40年、大型的約60年 四面環海的台灣,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世界孕育著無數的豐富資源,就如被喻為海洋精靈的鯨豚,全世界總共有79種,在台灣海域就能有幸看到其中的27種,是台灣海域十分珍貴的資源。每年春分期間正是鯨豚洄遊太平洋海域的時候,值此時節到東海岸去賞鯨,將是一個充滿」鯨」喜的假日行程。在國際上,賞鯨是近十年內才發展的生態觀光事業。雖然賞鯨在台灣是近年才興起的觀光事業,但卻在東海岸賞鯨船正式合法和啟航不到一年內,吸引了上萬人前往賞鯨,賞鯨船也以倍數成長,讓人們能夠欣賞到海洋精靈的美態,同時教育人們賞鯨的正確知識,才不至於使台灣海洋資源陷入危機。

花東離岸5、6海里的外海,是黑潮與近岸流的交界處,兩流相激,把海底的有機物質翻起,吸引了魚兒成群覓食,自然成了鯨豚最常出沒的海域。

每年春分(3月20日)以後, 鯨豚開始在台灣東海岸活動和尋找食物,隨著夏日的來臨,鯨豚的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成群結伴的鯨豚在碧海藍天接連不斷的一跳一躍戲水,姿態之優美令人贊嘆不已!其劃破水紋如船,沖破海面如畫中美人走入真實世界,她們的活力能夠掀起大海的波浪,讓沉靜的海洋生氣勃勃,勾勒出靜動之間的美感,從其黑白相間軀體滑落的水以及濺起的浪花,引領人進入詩畫中的優美境地。

對花蓮海域的探勘調查,發現全世界已知的鯨魚種類中,花蓮海域就可找到其中四分之一的蹤跡,包括抹香鯨、虎鯨、小虎鯨、偽虎鯨、長須鯨、座頭鯨、啄鯨、費氏海豚、花紋海豚、熱帶斑海豚、飛旋海豚、瓶鼻海豚等20多種,鯨豚出沒機會相當高,為東海岸珍貴的生態資源。賞鯨豚點由花連東南方的石梯港,延伸至花東一帶,近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調查墾丁海域的鯨豚類,發現墾丁及南灣、香蕉灣海域也出現數量龐大的鯨豚類,如果能減少對鯨類的干擾及生態環境破壞,南灣將是一個前景可期的賞鯨地點。

目前在花東地區,已有多處地點提供海上賞鯨的活動;花蓮市的花蓮港、豐濱鄉的石梯港,以及台東縣成功鎮的成功港、台東市的富岡漁港,都有賞鯨船搭載遊客出海追尋鯨豚的蹤跡。其中石梯港的「海鯨號」首開風氣之先,當地鯨豚的發現率也最高;花蓮港起步雖稍晚,但因佔地利之便,從賞鯨船上可瀏覽海岸山脈及清水斷崖,風光相當迷人,其中「多羅滿」號更與長期從事東部海域研究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由基金會提供深入的解說。台東方面,成功港一帶漁場豐富,除賞鯨外,每逢4~6月飛魚過境,更有機會親睹旗魚、鬼頭刀追逐飛魚的畫面。

作為海中的大型哺乳動物,鯨豚出現的景象常常撼人心弦:弗氏海豚結隊在海上打出的壯觀浪花,飛旋海豚跳出海面翻轉起舞,虎鯨(殺人鯨)家族成群洄遊……;尤其許多海豚看到船隻並不閃避,甚至會近距離保持在船前方,盡情翻騰跳躍,好似在與觀眾同樂。 一趟賞鯨活動約3—4小時,包含了約20分鍾的行前說明;而實地出海時,船長或船上解說員也會詳盡介紹鯨豚的習性,以及各種海洋知識。海豚不分季節,發現機率接近百分之百,至於大型鯨魚,因屬洄遊性動物,受季節限制,一般來說並不容易見到,但若有機緣一睹抹香鯨或虎鯨巡弋的風采,絕對教人摒息難忘。

閱讀全文

與蝠鱝生活在哪個海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