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寵物中心 > 虐待可愛寵物是什麼心理

虐待可愛寵物是什麼心理

發布時間:2022-09-02 12:17:24

① 為什麼特別有虐待小動物的沖動

虐待小動物可能是心理上的問題。

昨晚上我看張蔚寫的《犯罪心理分析:邪惡的二十個模樣》第七章結尾就有標題為人為何虐待小動物,我覺得分析的很有道理,以證明立法懲罰虐動物者是非常必要的。

內容擴展:

喜歡虐待動物,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應該怎麼理解這種行為的源起呢?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傾向於對可愛的、體積小的東西表達喜愛之情或者持正面的態度。

小動物或者是寵物,在大眾觀念里對人呈現出的也多是友好的畫面,有些可以一直陪伴在人的左右,有緩解孤獨、治癒心靈的作用,甚至國外有監獄用養寵物和小動物來矯正犯罪行為人的一些觀念和心理狀態。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發生著一些與前述情況完全相反的事情。無論是社會新聞還是社交媒體,都會報道虐待動物的新聞。

行為人通過自己拍攝的視頻、照片來向大眾展示自己的虐待行為,順便配上一些殘忍或是戲謔的文字。

研究顯示,有相對隱蔽性的行為,其行為的實際發生數量和暴露在大眾面前的數量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而虐待動物行為的實際發生數量和被大眾知曉的數量的差距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其行為的發生,很多時候是在相對隱蔽的場所,如自己家中,所以可以理解為私密性很高的暴力攻擊行為,因其對象並不是人,所以一般不會引人注意。

我們要清楚人的暴力行為包括虐待行為的發生基礎因素有哪些。簡單來說,為什麼人會有泛暴力行為產生?個人覺得,雖然暴力這種行為會給其他個體造成廣泛的影響。

但從根本上來說,暴力行為與其他行為一樣,是一種訴求的表達途徑,而這個表達途徑就包括很多的基礎因素在裡面。

任何暴力行為,包括針對動物的虐待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一定涉及前述若干因素的其中一項或幾項。在明確這個大前提之後,我們來具體分析,為什麼人會有虐待動物的行為出現。

首先,虐待動物是一種心理發展退化的返祖行為。我們的祖先,從猿類進化到智人,在生物進化和與大自然做生存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了製作和使用武器打獵。

打獵技能的習得,就意味著對其他動物的捕捉和殺害。當然,這是一種原始性和生存的本能。

隨著進化和社會發展,這部分的心理傾向並沒有因為社會供給的充足和生存環境的穩定而完全消失,只是長時間被壓抑。

當我們的心理發展受阻的時候(受阻的原因可能是挫折,或者是生活環境的劇烈變化),心理就會固化或者倒退,出現返祖行為,本我急速發展,單一追求快感來彌補心理的創傷。

其次,自我強化。這個因素適用於所有的做出非常規行為的人身上。艾莉森·艾特瑞爾在其《互聯網心理學:尋找另一個自己》中指出,這些非常規行為人或不被重視,或沒有社會存在感,或被質疑各方面的能力。

虐待動物並且發到社交媒體上給人看,就是要吸引別人的注意,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做出一些一般人不敢做出的行為的。

現在藉助網路的社交媒體傳播速度極快、覆蓋面廣,可以很快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這是一種自我心理的強化手段,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實施這樣非常規行為的個體對於通過正常渠道彰顯自我能力的手段缺失和某方面實際能力的低下。

再次,負面情緒發泄目標的轉移。如果挫折、被打擊,或是生活環境劇烈變化帶來的負面情緒得不到正確釋放,就會引發人類的暴力行為。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當直接發泄目標處於「不能」狀態的時候,這種以情緒發泄為動機的暴力行為就會下意識地選擇另一個目標,也就是發生了發泄目標的轉移。

比如,甲走在路上被人撞倒了,欲上前與人理論,沒想到對方是一個人高馬大的社會人士,於是選擇忍氣吞聲回家,進家門看到家裡養的狗正在咬自己的拖鞋,在越想越氣的情況下上去就是一腳,踢的時候還喊著「你這個畜生」。其實小狗咬拖鞋是一個很普通的行為,這種對於小狗的暴力行為就是發泄目標的轉移。

一般轉移的目標都是沒有攻擊性的,最常見的就是小動物,因為可以把情緒宣洩到極致,有些暴力行為人可能選擇孩子作為轉移目標,這樣的暴力行為就非常嚴重了。

最後,童年缺少關愛及成年後的人格障礙。童年時期對動物的虐待,會不會造成成年後暴力行為的比例增加或者成年後的犯罪行為呢?恐怕答案是肯定的。

影響最大的就是行為人得不到足夠的家庭關愛。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就很可能產生溝通能力不足的問題和人際交往上的障礙,而為了引起家庭成員或是周圍人的足夠關心。

不管這種關心是什麼性質的,責備也好,維護也罷,孩子就會不斷地做出各種出格的行為去吸引周圍人的注意。關愛缺失情況越嚴重,出格行為的程度就越深。

成年後,由於童年時對動物的虐待行為造成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社會因素的缺失,如同情、責任感、羞恥感,以及對動物進行虐待時養成的冷漠性格,實施虐待行為的人可能會變為反社會的易感個體,發展成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比例會比較高。

這種由於童年虐待行為形成的心理與行為上的固有模式會投射到社會中,變成對社會規則及法律的蔑視。而更加嚴重的,就是隨著虐待動物行為次數的增加和一次次虐待行為反饋的增強,個體後期遇到不可發泄的情緒時,已經不滿足於虐待小型不會反抗的動物。

這個時候很可能會發生目標的轉移,產生嚴重的針對同類的暴力發泄和虐待行為(有時候這種暴力和虐待行為的目標是行為人自己,這個時候會產生嚴重的自虐或者自殘行為),其根本動機同樣也是在發泄自己無法發泄的情緒。

② 喜歡虐待小動物是什麼心理啊

虐待小動物的行為是心理問題的一種表現,以此來發泄心中郁悶和緩解緊張的情緒。
會有這種心理問題的存在,可能是因為你從小缺少關愛,或者由於過重的心理壓力而導致了藉助虐待小動物尋求發泄。虐待這種行為除了會給他人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恐懼,還會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被強迫以自己不情願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你喜歡虐待小動物,一是想用欺強凌弱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能力。或者就是你以前被別人欺負過,想尋求幫助或期待情況能改變,但最終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種心理陰影會讓你無法以正確的心理狀態去對待人和事物,而最終演變成壓力下的情緒爆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虐待動物是心裡障礙的行為表現。但是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卻是多方面,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樣,有的是因為缺少愛,也有的是為了發泄,還有就是突顯自己的強大,掩蓋脆弱等等,在看問題時絕不能簡單歸結於一種心理因素

③ 虐貓人的心理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虐貓人的心裡一定是特別變態的,因為貓是特別可愛的動物,也是特別招人喜歡的動物,但是有一些人就是喜歡欺負一些比他弱小的生物,從而達到自己特別強大的感覺,所以他們是特別變態的。

④ 那些喜歡虐待小動物的人,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心理呢

虐待小動物的人,首先來說是沒有愛心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愛護小動物的人是非常多的,虐待小動物的人還是比較少見的。偶爾會看見一些人,對實在調皮的小動物,胖揍一頓或者是訓斥一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是那種虐待小動物的人,就有一點過分了。造成這樣心裡的因素,往往都是因為人生總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在童年的時候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他們不敢去面對或者挑戰比他們更強的人,或者動物,只能拿一些小動物來虐待,藉此來尋求一些安慰,證明他們還是一個「強者」。

⑤ 虐貓的人什麼心態

虐貓的背後,是心靈的創傷,用傷害貓來突顯問題的存在,獲得關注,或者進行報復行為,這里往往暗藏著家庭問題的存在。

處於弱勢地位的人,長期處於忍耐的狀態。當隱忍到達他們的極限時,有可能會用小動物作為發泄的工具。當他們沒有膽量去攻擊他人,便去虐待更容易受傷的動物。

魯迅先生也說過: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悲從中來,怒從心起,虐貓的行為只是容忍多時的暴力行為在不同受虐體上的發泄殆盡,以解心頭之恨。這樣的人不在少數,而且他們帶著對某一人的強烈不滿和恨意,所以對貓咪下手也會很重。

⑥ 喜歡虐小動物是什麼心理

虐待小動物的行為是心理問題的一種表現,以此來發泄心中郁悶和緩解緊張的情緒。

會有這種心理問題的存在,也許是因為你從小缺少關愛,或者由於過重的心理壓力,而導致了藉助虐待小動物尋求發泄。虐待這種行為,除了會給別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恐懼;還會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被強迫以自己不情願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總而言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虐待動物是心裡障礙的行為表現。但是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卻是多方面,有的是因為缺少愛,也有的是為了發泄,還有就是突顯自己的強大,掩蓋脆弱等等,當然在看問題時不能簡單歸結於一種心理因素。

虐待現象背後反映了人的攻擊性

虐待現象背後反映了人的攻擊性,事實上攻擊性也是人的本能需要之一,一般人會以升華的方式去表達攻擊,社會競爭,體育競賽等便是升化的滿足攻擊能量的方式,或者盡量把攻擊能量壓抑下去,或者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攻擊;

因為直接的攻擊,既會讓人產生罪惡感與內疚感,同時也是危險的。而有些人無法充分地升華或壓抑攻擊性,往往以直接的方式表達攻擊,比如那些以拳腳來解決問題的人,或者殘留著虐待動物習慣的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理虐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理疾病

⑦ 虐待動物的小孩是什麼心理,是家庭教育缺失嗎

盡管孩子年齡小不聽話,但是動物也是一個硬生生的生命,孩子沒輕沒重的虐待,盡管父母們一直覺得孩子發生虐待動物的情形和暴力行為沒有立即的聯絡,可是依據科學研究數據調查報告,虐待動物和暴力傾向實際上 具有著本質關系。

勸阻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

當發覺孩子在日常日常生活發生一些暴力傾向,比如說輾壓小玩具或是是虐待動物的情況下,做為父母一定要明白立即勸阻孩子告知孩子那樣的行為表現是錯誤的,針對一些比較嚴重的毀滅性個人行為,父母能夠 合理的處罰,讓孩子記牢經驗教訓。與此同時當孩子明白愛惜和照料小動物的情況下,父母就應當激勵和贊譽他,讓孩子了解這種的行為表現是合理的。

每一個孩子本應該是這一全世界的天使寶貝,做為父母大家一定要明白關愛她們心裡這片純粹的土壤層,不必讓惡的種籽跌落出芽,讓孩子變成 一個太陽積極主動的人,這也是人們對家中的義務,也是對社會發展的義務。

⑧ 虐待小動物的人出於什麼心理

虐待小動物的人出於什麼心理

虐待小動物的人出於什麼心理呢?為甚麼會這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國內以及國外的社交網站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視頻,有些人在家裡或者是戶外虐待小動物,貓、狗等都逃不出這些人的魔爪。那麼,從心理健康方面來分析,到底這種人出於何種心理呢?是心理變態嗎?

遭遇心理壓力挫折境遇

借虐待小動物尋求發泄

心理專家介紹說,虐待這種行為會給他人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恐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被強迫以自己不情願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虐待包括使用人身暴力和性暴力、威脅和恐嚇、情感虐待和經濟剝奪等。兒童和成人都可能發生。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可能是心理問題的一種表現,是發泄心中郁悶、緩解緊張情緒的'一種方式。比如有的孩子虐待小動物,一是想用欺強凌弱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能力,再就是孩子被別人欺負過,曾經尋求幫助或者只是期待著情況改變,結果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種情神壓力讓孩子無法以正確的心理狀態對待事物,最終演變成壓力下的情緒爆發。“人類個體具有攻擊和破壞的本能,當他遭遇心理壓力和挫折境遇時,就可能重新激發他的侵犯動機,出現攻擊性。當一個人處於某種原因而不能對侵犯者還擊時,往往會找一個替罪羊發泄一番。”

很多能力和人格形成在幼兒時期

不良行為易使人格偏離缺乏責任感

成人的很多能力和人格,大都形成在幼兒時期,這是心理學上一個不爭的事實。人感受愛的能力,敏感期也是在童年。所以,如果在童年時期沒有感受到愛,或者沒有加強這種感受的機會,有可能就失去了這種能力。如果在後來的成長環境中,沒有好的人際交往,失去了調整的機會,可能形成人格的偏離。

現在有的孩子精神壓力過大:一方面要對付繁重的學習,另外還要在家庭過嚴的教育下成長。家長都望子成龍,然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有限,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渠道進行緩解。這時,有些孩子就會做出虐待小動物的行為。另外,經常施虐者,成人後也易形成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對社會對他人冷酷、缺乏好感及同情心,缺乏責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顧社會道德法律准則和一般公認的行為規范。

想要除去虐待動物這種“怪癖”,心理學家認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誘發這種行為的根本原因,可以從心理上入手。對於這種人,應該讓其接受心理疏導,同時親人朋友也要多多勸解,或許可以幫助其改掉不良惡習。

;

⑨ 喜歡虐小動物是什麼心理怎樣幫助虐小動物的人走出這種現象

摘要 您好虐待小動物的行為是心理問題的一種表現,以此來發泄心中郁悶和緩解緊張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虐待可愛寵物是什麼心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8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4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8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