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南動物園有袋鼠嗎
有。根據查詢台南動物園相關資料顯示,台南動物園有袋鼠,台南頑皮世界為中國台灣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園內有企鵝、羊駝、袋鼠、駱駝、鴕鳥、狐狸、浣熊等來自全球五大洲300多種溫馴可愛的動物,還可見到全台唯一的藪貓及科摩多。
Ⅱ 台灣的動物有哪些
台灣動物那麼多 自己都說不全,我只說一些當地特有的吧:哺乳類:台灣狐蝠、台灣黑熊、水獺、雲豹,台灣猴,果子狸,靈貓,黃鼬,巤羚等。 鳥 類:赫氏角鷹、林雕、藍腹鷳、黑畏尾雉、蘭嶼角鴞、黃魚鴞、褐林鴞、灰林鴞、朱鸝。 魚 類:櫻花鉤吻鮭。
Ⅲ 台灣島陸地上有什麼動物大型的
現代的有台灣特有羚牛、鹿科等偶蹄類、台灣黑熊(但是台灣雲豹個頭不算太大)等可以是當地較大型的哺乳類動物還有大天鵝和鸛科、琵琶嘴鷺鷥等大型鳥類,但是如果史前的話台灣就已經滅絕的台灣倭象一類等大型動物應該就是當地最大的了。
Ⅳ 台灣哪些地方有寵物店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大安公園附近
Ⅳ 異寵的世界各地與異寵
英國是歐洲最具名聲的異寵熱國家。英國人對異寵的偏愛由來已久,從集全世界物種為一體的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到活生生的植物展館邱園,每一處都體現著英國人對千奇百怪世界的好奇與熱愛。而真正意義上的異寵盛行,也要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的大冒險時期。
當時英國的冒險家們懷揣著對自然地敬畏與各自的夢想,奔走世界各地去發現和收集聞所未聞的動植物標本,同時也會盡量將一些活體帶回國內進行研究和培育。其中最早流通於市面的奇異寵物主要還是花卉和罕見的小型動物,而最有名的莫過於馬來王豬籠草,從1881年變風靡維多利亞時代的園藝界。不過這股異寵熱潮很快就伴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而消退,直至20世紀後期才復甦。
而在2006年12月,英國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英國人對寵物的著迷已從普通的帶毛動物擴大到更廣的范圍,這包括許多不常被飼養的貓科動物。 英國「大型貓科動物」(BCIB)組織對英國人合法飼養的奇異貓科動物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私人飼養的貓科動物共有154種,其中包括12頭獅子、14隻老虎、50隻美洲豹和16隻野貓。調查同時發現,英國人飼養的另類寵物中還包括2000隻鴕鳥、近500隻猴子、300隻美洲野牛和6000頭野豬。此外,BCIB在調查中還發現了250多條毒蛇和50多隻鱷魚。
除了英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各國的異寵群體都占據寵物市場的很大一部分。 說起美國的異寵市場,就不得不說赫赫有名的綠鬣蜥。綠鬣蜥無疑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另類寵物,每年都會從中、南美洲的鬣蜥養殖廠里出產大批量的成體和幼崽。在美國的每個寵物商店裡幾乎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一些「公道的商人」甚至將這些動物以和金魚相同的價格出售。不幸的是,隨著普及,鬣蜥的零售價已下跌到大約在15-50美元之間。
美國是個與爬行動物共存的國家。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美國的爬行動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所以比起進口貓、狗等大型動物,一些本地商人更熱衷於開發這些隨地可見的廉價商品。而幾經波折,從美國輸出的蜥蜴、守宮、蛇類現已成為歐洲、亞洲寵物市場非常歡迎的品種。
並且美國是捕蠅草的唯一棲息地,也是園藝捕蠅草的主要出口國,每年從美國各地出口到歐洲和亞洲的頂級園藝捕蠅草品種數量之龐大讓人瞠目結舌。 日本是亞洲最早產生異寵熱的國家,這主要是基於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因素。日本人從很早就痴迷於甲蟲的飼養,夏天去山上抓甲蟲是很多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小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根據一則美國媒體的報道,也不難看出當今日本人對甲蟲的痴迷:據美國媒體2007年的報道,熱帶地區養名貴甲蟲的專業戶一個月大約可以出口300隻甲蟲到日本,每隻在東京寵物店裡的零售價格可賣到350美元。對日本人而言,大型甲蟲不僅是寵物,還是吉祥物、力量與韌性的象徵。在電腦游戲及漫畫中,甲蟲是可愛的角色;甲蟲造形的卡通角色圖案,是學童便當盒及睡衣的裝飾品。
現今,不光是甲蟲,一些爬行動物、節肢動物、稀有魚類、植物等等也進入了日本的寵物市場。這使得日本成為了亞洲異寵市場的先行者,以至於台灣等地的寵物雜志都會以日本品種為例子。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彩虹鍬甲,這種澳洲保護品種的珍惜鍬甲最初在日本可以賣到一對15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8萬五千元左右)。而現今伴隨日本方面的人工繁殖成功,這些珍貴的美麗生物已經以平價出現在亞洲各地的市場,在中國也只需要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純正日本血統的彩虹鍬甲。 在中國,異寵熱的鼎盛地區莫過於台灣,台灣曾經也被日本感染了一段時間的甲蟲熱和爬蟲熱,但台灣人最愛的還是水族寵物和園藝。各種水族商店和水族館隨處可見,水族雜志也非常的多,各類淡水魚、海水魚的品種齊全;另外也出現了對食蟲植物有非常深刻認識的平民植物學者、園藝家,例如比較著名的植物學者:夏洛特(筆名)。而有名的水族寵物雜志《愛酷族水族寵物月刊》也被以簡體中文的方式在中國大陸發行。
而中國大陸,雖然自古就有外國使臣向天子敬獻珍獸飼養的故事,但卻是比較晚開始流行異寵熱的地區,市場遠不如台灣和日本的全面,也缺乏監督管理。比較熱門的異寵有甲殼類、爬行類、節肢動物和嚙齒類等小型動物。中國大陸的異寵群體以10~30歲的城市青少年為主,在大都市中生活的人對自然地神秘頗為嚮往,這的確也是一個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的極好辦法;當然也有女孩子們喜歡養萌寵,例如龍貓、倉鼠等。但同時,社會普遍對異寵的認知匱乏帶來了一些麻煩——尤其是對熱愛節肢動物的群體。
在大陸,被媒體關注最多的無非是誰家的蠍子、蜘蛛跑出來了。節肢動物多為毒蟲,若是看管不當很容易對周邊人群造成傷害,甚至威脅到生命健康。而大陸市場上所流出的毒蟲之毒已經是可以買到巴西金幽靈、以色列金蠍的地步了,這也是缺乏監督和自覺性的不完善市場所帶來的麻煩事。
但伴隨異寵群體逐步進入世人的目光,相信規范管理、普及品種知識之後的中國市場會是非常耀眼的。 澳大利亞是僅次於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的野生動植物天堂。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蜜袋鼯,這種被譽為「澳洲精靈」的異寵一出現就被所有地區的玩家熱愛。同時從澳洲輸出的食蟲植物也被很多園藝愛好者爭相收藏,其中更是有澳洲特產土瓶草和有「陸上珊瑚」之美譽的北領地茅膏菜。
而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區:例如東南亞、太平洋、南美地區等等,也有專門為發達國家的特殊興趣愛好群體提供活體的專門養殖場。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異寵從養殖場輸入到世界各地的寵物店中,等待愛好者前去領養。
但所有異寵愛好者都應遵循一個守則:關愛野生瀕危動植物,杜絕購買瀕危野生動植物和對生命有極大威脅的劇毒動植物。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負責,就是對所關愛的異寵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