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天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冬天冬眠的動物還有什麼動物
1.青蛙、旱獺、蝙蝠、松鼠、黃鼠等。
2.青蛙是冷血動物,體溫太低時會被凍死,為了生存只好處於假死狀態,這就是冬眠。
3.冬眠在落葉、河底軟泥、樹洞石縫中,10月中下旬,氣溫降到10度時開始冬眠,到第二年的3月份,氣溫升高,樹木都長出新葉了,冬眠結束。
4.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
5.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
6.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蘇醒。
7.蝙蝠通常在洞里過冬。
8.它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和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9.松鼠:等到進入10月的秋天,松鼠就開始停止進食,但在他們的體內已經存儲了足夠的能量,松鼠冬眠的過程只是減少了活動量,這對於象松鼠這樣的溫血動物來說很重要,他們不像冷血動物那樣,溫血動物在冬眠過程中需要消耗體內的能量來保持一定的體溫。
10.一般6個月以後,隨著春天的來到,松鼠又會從冬眠期蘇醒過來。
11.黃鼠:黃鼠是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
12.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後的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
13.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只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蘇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
14.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Ⅱ 哪些動物冬天會冬眠
有如下:
一、松鼠:松鼠到了冬天就會備好食物,用乾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開始冬眠,等到天氣暖和後再出來。
二、蛇: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動物,而且所有種類的蛇都會冬眠,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一般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
三、蜥蜴:少部分溫帶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鋪點沙石和乾草枯葉,放在室內溫度較穩定,環境較安靜的地方即可。
四、蟾蜍: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並且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等到第二天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會結束冬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
五、亞洲黑熊:黑熊有冬眠的習性,在冬天來臨前它們會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並且在秋天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
Ⅲ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1、松鼠:說到需要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松鼠。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看過,松鼠到了冬天就會備好食物,用乾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開始冬眠,等到天氣暖和後再出來。其實並不是所有松鼠都會冬眠,有些種類的松鼠在冬天依然照常活動,例如蝦夷松鼠、北美紅松鼠,如果是寵物松鼠,也會因為室內溫暖而不會冬眠。而金花鼠蝦夷松鼠、草原犬鼠就會在冬天冬眠,它們在冬眠時像死了一樣,身體僵硬冰涼,呼吸和心跳微弱幾乎感覺不到,並且有的松鼠長時間冬眠還會真的死去。
2、蛇: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動物,而且所有種類的蛇都會冬眠,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一般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到了冬眠的時候,蛇會盤踞在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但蛇在冬眠也不是完全沉睡,風和日麗的天氣,偶爾也會出來曬太陽,有時也會進食。等到春天真正到了的時候,蛇就醒來了,開始外出覓食,並且脫掉蛻皮,新年換新衣。
3、青蛙:青蛙是兩棲動物,也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青蛙冬眠的時間和蛇差不多,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開始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
4、蟾蜍:蟾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癩蛤蟆,相比青蛙體型更正祥大,而且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並且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等到第二天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會結束冬眠,是冬孝清答眠時巧慧間最長的動物之一。
5、亞洲黑熊:亞洲黑熊共有7個亞種,其中生活與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的習性,在冬天來臨前它們會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並且在秋天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體溫、心率都會降低,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會開始活動。
6、蜥蜴:生活於寒冷地區的蜥蜴會冬眠,大部分的蜥蜴生活在熱帶和次熱帶,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0度,基本上就死亡了,不存在冬眠。少部分溫帶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鋪點沙石和乾草枯葉,放在室內溫度較穩定(不能放在經常開空調或暖氣的溫度劇烈變化的地方),環境較安靜的地方即可。
7、蚯蚓:蚯蚓在溫度低於20度左右時,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因為低於零度蚯蚓就會死亡。蚯蚓在冬天會鑽到地層深處,那有適合它們的溫度。蚯蚓在0-5℃處於冬眠,最佳的生存溫度18-27℃之間。來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又會活動起來。
8、北極熊:北極熊在冬天外出活動大大減少,可以長時間不吃東西,此時它們尋找避風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頻率降低進入局部冬眠。不同蛇等動物的冬眠,北極熊的局部冬眠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便可立即驚醒,應付變故。並且北極熊只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個冬季。
9、蝸牛: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有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並且沒有人會干擾的地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10、鱷魚:絕大多數鱷都是不冬眠的,實際上冬眠的只有揚子鱷跟密西西比鱷。因為絕大多數鱷魚生活在熱帶,那裡沒有冬季,因此也談不上什麼冬眠。但是也有少數生活在亞熱帶的鱷魚,比如中國長江流域的揚子鱷,長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溫度4度左右。揚子鱷從10月到次年4月是冬眠期。
11、刺蝟:刺蝟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刺蝟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而且刺蝟喜歡打呼嚕,和人相似。
12、烏龜: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烏龜就會停止進食,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進行冬眠進入冬眠期。
13、蝙蝠:蝙蝠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14、黃蜂:黃蜂,又稱為胡蜂或螞蜂。胡蜂為半冬眠昆蟲,氣溫降至5℃開始抱團冬眠,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而黃蜂越冬後成活率的高低主要與抱團好壞有關。
15、睡鼠:睡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約9個月時間里,睡鼠都處於冬眠的狀態。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它們一般的壽命通常在5年左右,其中3/4的時間都在睡覺。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裡,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間,才出來到處活動。
Ⅳ 冬天冬眠的小動物有什麼
冬天冬眠的小動物有:松鼠、蛇、青蛙、蟾蜍、亞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極熊、蝸牛、鱷魚、刺蝟、烏龜、蝙蝠、黃蜂、睡鼠等。冬眠是一些動物在冬季時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讓自己的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
蛇
蛇是最為典型也是最為常見的冬眠的動物,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或以下時,蛇就開始選擇高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岩石縫隙作為蔽身之地,進入冬眠期。
青蛙
青蛙跟蛇都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靈敏度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到了冬天由於太冷它們幾乎喪失捕食的能力。
熊類
生活於北方寒冷地區的熊有冬眠現象,而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時間可持續4~5個月,在冬眠過程中如果被驚動它會立即蘇醒,偶然也會出洞活動。
烏龜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
蝙蝠
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裡用後足的尖爪攀住石縫,頭朝下懸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Ⅳ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種類分為三種,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第三種是熊類。
“冬眠”的種類分為3種:
1、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2、 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上下。
3、 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冬眠的哺乳動物能夠利用特殊因子來控制神經荷爾蒙系統調節器官的代謝狀態。
並不是所有松鼠都會冬眠,有些種類的松鼠在冬天依然照常活動,如是寵物松鼠,也會因為室內溫暖而不會冬眠。而金花鼠蝦夷松鼠、草原犬鼠就會在冬天冬眠,它們在冬眠時像死了一樣,身體僵硬冰涼,呼吸和心跳微弱幾乎感覺不到,並且有的松鼠長時間冬眠還會真的死去。
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動物,而且所有種類的蛇都會冬眠,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一般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青蛙是兩棲動物,也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
亞洲黑熊共有7個亞種,其中生活與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的習性,在冬天來臨前它們會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並且在秋天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體溫、心率都會降低,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會開始活動。
Ⅵ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至少寫10個)
冬眠的動物:亞洲黑熊、北極熊、烏龜、刺蝟、蝙蝠、松鼠、蛇、蝸牛、黃蜂、蜥蜴。
1、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是典型的林棲動物,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習性,並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
秋天會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冬眠後會自動降低體溫、心率,以節省身體的新陳代謝。至翌年三、四月份出洞。
亞洲遲纖黑熊共有7個亞種。體長150~170厘米,體重150千克左右。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後足具5趾,爪尖銳不能伸縮。身體粗壯。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
2、北極熊並蔽
一般說來北極熊在每年的3.5月非常活躍為了覓食輾轉奔波於浮冰區,過著水陸兩棲的生活。在嚴冬北極熊外出活動大大減少,幾乎可以長時間不吃東西,此時它們尋找避風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頻率降低進入局部冬眠。
3、烏龜
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在10℃以下時,烏龜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不食不動,進行冬眠,這時它的新陳代謝非常緩慢和微弱。
直到4月初,當氣溫上升至15℃以上時,烏龜才開始恢復活動並大量攝食所以在冬眠期不需投餵食料,也不需換水,此時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溫,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與圍牆之間的空地上覆蓋稻草;二是防止烏龜天敵的侵害。
4、刺蝟
刺蝟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刺蝟除肚子外全身長有硬刺,當它遇到危險時會捲成一團變成有刺的球,它的形絕旦州態和溫順的性格非常可愛,有些品種只比手掌略大,因而在澳大利亞有人將它當寵物來養。
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它的觸覺與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當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時,它會用爪挖出洞口,然後將它的長而粘的舌頭伸進洞內一轉,即獲得豐盛的一餐。
刺蝟住在灌木叢內,會游泳,怕熱。刺蝟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刺蝟喜歡打呼嚕,和人相似。
5、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