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順德融水苗族有哪些旅遊節目

順德融水苗族有哪些旅遊節目

發布時間:2022-07-22 18:03:38

Ⅰ 融水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龍女溝景區
2、雨卜風情旅遊度假村
推薦理由:融水苗山旖旎如畫的風光,有巍巍的元寶山、莽莽的林海、飛瀑、深潭和幽洞
3、元寶山
4、融水貝江風景區
5、融水老子山
6、融水苗寨
7、貝江
8、培秀村
9、雙龍溝
10、龍寶大峽谷
還有196條相關問答,更多融水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Ⅱ 融水苗族自治縣的風景名勝

雨卜旅遊村位於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雨卜苗寨。地處元寶山南麓。人口1400多。依山傍水,環境優雅,距柳州138公里,距桂林208公里。距縣城38公里,有柏油路直達。可以參與蘆笙踩堂、跳竹竿舞、踩腳舞、拋綉球、背新娘、拉鼓等節目。還有燒烤、打油茶、坐妹、對歌等活動。獨具特色的苗家風味有:糯米飯、糯米酒、香菇木耳、酸肉、酸魚、酸菜等。2006年11月,雨卜旅遊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4月被評為「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

Ⅲ 融水旅遊景點哪個好玩

  1. 雨卜苗寨

  2. 龍寶大峽谷

  3. 元寶山

  4. 貝江

  5. 龍女溝景區

Ⅳ 融水旅遊景點哪個好玩的地方

Ⅳ 有一個節目是旅遊的,說的是苗族,不知道叫什麼節目

苗族可以去貴州的千戶苗寨,我有去過,在那裡可以深入了解到苗族文化,生活環境等等;
還可以去湖南的鳳凰古城。

Ⅵ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有什麼民俗

過年習俗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序列(農歷):

(1)正月初三——大年鄉「忍整英」坡會,又稱三坡

(2)正月初四——四榮鄉榮塘「忍嘎直」坡會,又稱四坡

(3)正月初五——拱洞鄉平卯坡會,又稱五坡

(4)正月初六——安太鄉培地「沛松」坡會

(5)正月初七——桿洞鄉「忍祿」坡會,又稱初七坡

(6)正月初八——安太鄉「忍能邦」坡會

(7)正月初九——安陲鄉烏勇「芒蒿」坡會

(8)正月初十——桿洞鄉「百鳥衣」坡會

(9)正月十一——安太鄉元寶「忍整呆」坡會,又稱十一坡

(10)正月十二——白雲鄉邦陽「忍更洋」坡會

(11)正月十三——安太鄉「整歐」坡會,又稱十三坡

(12)正月十四——紅水鄉良雙「整依直」坡會

(13)正月十五——香粉鄉大坡坡會,又稱龍拱坡、十五坡,已被古龍坡會並吞

(14)正月十六——香粉鄉古龍坡會,又稱十六坡

(15)正月十七——安陲鄉芒蒿節,又稱十七坡

特色坡會

在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中,規模較大的有安太和古龍以及桿洞的坡會(如桿洞初七坡最多時達4萬人之多)。坡會上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唱苗歌,抒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純真愛情的追求。

坡會上的踩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幾十名青年婦女身著盛裝,圍圈而舞,氣氛歡快,場面熱烈。吹蘆笙也是坡會上的「保留節目」,聲音嘹亮,震地動天。

作為苗族文化最為集中展現的空間,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群能培養苗族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坡會也吸引了當地各民族群眾的廣泛參與,促進了多民族間的融合與團結。作為苗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它使每個參與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傳播,故文化價值極高。

奇特社會習俗

編輯

斗馬

融水西北部山區的安太、洞頭、四榮、香粉、安陲等鄉苗民,喜歡斗馬取樂。相傳五百年前,姑娘都喜歡嫁給斗馬的能手,情場上,要是出現幾男愛一女的"三角"、"四角"戀愛,苗王就組織斗馬比賽分輸贏,以決定姑娘的歸屬。自然,斗馬獲勝者,姑娘就高高興興地嫁給他。

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原來那種對婚姻裁決作用的斗馬活動,逐漸變成了今天群眾性的節日娛樂比賽活動。每年苗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社、新禾節、蘆笙節等)都少不了斗馬活動。[3]

走寨結同年

這是一項很有趣的社交活動。全村男女幾十或百人甚至幾百多人。帶上蘆笙,穿上節日的盛裝,敲鑼打鼓到同年村進行聯歡活動,在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則全村男女出村迎接。

然後在蘆笙堂再次吹奏蘆笙及踩堂作為進村儀式,主人也以吹蘆笙踩堂還禮。禮畢邀客人至各家款待,第二天又殺牛分肉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蘆笙踩堂,晚上演苗戲或"坐妹"、對歌等,通宵達旦。未婚青年男女則在活動中追尋自已的伴侶。走寨結束,又吹蘆笙踩堂作為隆重的告別和歡送儀式。

近日,廣西融水縣安太鄉整朵苗寨舉行「打同年」聯歡活動,人們在一起吹奏蘆笙地筒、表演蘆笙踩堂舞、觀看苗語電影,歡樂賀新春。「打同年」是融水苗族村寨之間的聯誼活動,人們互稱對方為「同年」。[4]

特色服飾

苗族亮布:

苗族人都喜歡用石青色的布縫制衣褲,這種布都是自織自染,色澤與一般機織布印染不同,自染布的製作極為講究:先將織成的白布蒸一次,然後用藍靛染色,要五染、五洗、五曬,還用雞蛋清來上兩次光,布染好後,還必須把布放在石板上用木棰捶平,一件衣服的布要捶一天。這樣,布才平整、結實、光亮。

苗綉:

也叫苗族"挑花",是苗族婦女的傳統工藝珍品。苗家姑娘刺綉時,先用剪刀把紙剪成花樣圖案沾貼在底布上,然後用各色絲線按圖案一針一線地綉上。圖案有百種,多為花、草、蟲、魚、鳥等,形象生動、色彩艷麗。

Ⅶ 今年的廣西融水蘆笙斗馬節啥時候開始除了看斗馬,還可以游覽哪些旅遊景點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風景秀麗、民俗文化活動豐富,素有「蘆笙斗馬文化之鄉」、「百節之鄉」的美譽,每年11月份舉辦的蘆笙斗馬節更是精彩絕倫,其豐富的活動內容與獨特的民俗體驗受到廣大區內外遊客的喜愛。懶途告訴您一個喜大普奔的消息:今年的蘆笙斗馬節將於11月5日開幕,且將以各個景區景點舉辦為主,活動內容豐富也精彩,您除了可觀看斗馬,還可前往石上人家、龍女溝、雨卜苗寨景區、田頭苗寨景區等旅遊景區游覽噢。

Ⅷ 苗族有那些節日(紀念日)值得向大家介紹這些節日(紀念日)的詳細情況各是怎樣的

苗族節日
苗族的傳統節日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苗年

苗年,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等地的苗族人民歡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收獲季節以後,有的在農歷十月亥日,有的在農歷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吃新節

也叫「新禾節」。「吃新」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節日之一。沒有統一的規定日期。按照習慣,在收獲的季節里,找一塊稻穀長勢最好的田,大家就在這里歡慶「吃新節」。
四月八

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貴陽市附近苗族人民紀念古代英雄「亞努」的傳統節日。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羅格桑(今貴陽附近)休養生息,過著幸福、美滿、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了抵禦統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謀的首領「亞努」率眾英勇抗擊,給來犯者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於四月初八犧牲,葬在「嘉八許」(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為了紀念「亞努」英烈,至今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身穿節日盛裝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貴陽市噴水池旁集會。

舟溪蘆笙節

居住在凱里舟溪一帶的苗族。在農歷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要過蘆笙節。蘆笙堂設在舟溪井坎邊的河沙壩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幾位主持蘆笙堂的老人,扛著蘆笙來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數千年來盛傳之娛樂活動。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紛紛仿效,以娛樂而賀新年,更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後倒出葫蘆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中央,噴酒數口,各人又飲一大口,吹響了第一支蘆竺曲;這時帶著銀花首飾,穿著艷麗節日盛裝的姑娘和小夥子們隨著悅耳的曲調翩翩起舞。小夥子們向意中人索取花帶,姑娘們則將花帶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蘆笙管上。三天過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夥伴。這時主持蘆笙堂的老人,仍然背著米酒,在碑石上和蘆笙堂上噴灑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標。此後蘆笙高掛,直到五穀歸倉,農歷「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蘆笙節。第四天是鬧春,青年情侶,自由談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龍舟節

龍舟節是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時萬人盛裝,雲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余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捕魚節

捕魚節是貴州中部獨木河及南明河兩岸苗族的節日。獨木河發源於雲霧山,在貴州境內北流至尤里、福來交界處與南明河匯合,再北流注入烏江。這個節日最初是在播種插秧需要水時,苗族人民在河邊祈禱龍王降雨的求雨節,但年長月久,就逐漸演變為捕魚節了。

吃信節

吃信節,是貴州省合江縣包寨一帶苗族人民的節日,歷時四天,時間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信」(戊)日(根據干支紀年計算)。屆時,遠嫁他鄉的苗家姑娘,極盡梳妝打扮,穿著如花似錦的衣裙,佩戴琳挪滿目的銀飾物,滿「載」節日禮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鄉親。節日期間,全寨歡騰,鼓樂齊鳴,吹起蘆笙,翩翩起舞,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百嗄雅山腳、翁雅河畔,人聲鼎沸。鬥牛、斗雀、跳蘆笙、拔河、打球等比賽場上,喝彩聲此起彼落。鍾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樹林里,溪水邊對山歌,互相傾訴愛慕之情。

花山節

花山節,又稱「踩花山」、「耍花山」或。「踩山",也叫 "跳場"或"桃花",是貴州省西部、中部,雲南省東南部和四川省南部苗族人民的盛大節日。日期不盡相同,有的在農歷正月,有的在五月、六月、八月下旬不等。節前,幾個苗寨聯合產生花山會的三人領導小組,連任三年、七年、十二年不等花場在地勢平坦的風水寶地。

砍火星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干貴州關嶺一帶。節日內容主要是規定鄉規。根據不同姓氏,節日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戶,輪流值年,值年負責召集大家商討鄉規和有關大事,然後值年家要備酒殺雞,請大家喝「合心酒」,並把雞頭敬給下一屆值年。循環輪流輪到誰家值年,就在誰家舉行聚議和飲"會心酒"。

客家年

苗族的客家年就是春節。在農歷三十晚上,家人團聚,不許外人打攪。他們用半掩門放鞭炮以示此時來人不許入內。初一清晨繼續燃放鞭炮,敬祖先,除邪惡。人們用兩手做欄牛、攔羊狀,嘴裡說:「趕牛,趕羊……」以示六畜興旺,然後吃年飯。初二開始身著盛裝的苗家人走鄉串戶,互相祝賀節日。好客的主人對來賓要敬酒三杯。家家洋溢著節日的歡樂。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前寨旁的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跳舞唱歌,有些地方還要舉行「踩花山」、「並牛」等活動。

晾橋節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苗鄉寨頭的傳統節日,也叫「二月二」。相傳寨頭人原住在也霧山,因寨頭土地肥沃,全寨人一起搬進寨頭。搬家那天,龍也要跟著搬,但石屏河水擋住了龍的去路,於是寨里的構羅(長老)們商議一下,決定架橋把龍接來,因龍象徵吉祥幸福。全寨十二房都要接,所以這座橋就修了十二個橋墩。橋修好了起名為「接龍橋」,橋是農歷二月初二造的,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這一天寨頭苗家十二房各抬一頭豬,在橋上宰殺。

龍船節

龍船節,有的地方又稱「龍舟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五月初五舉行。

姊妹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地區。每年春天,那裡的苗族婦女要過一次「姊妹節」,吃上一餐「姊妹飯」。節日的早上,寨子里的姑娘們便去田裡捉魚,准備「姊妹飯」、不管她們到哪家田裡捕撈,都會受到歡迎。婦女們吃完「姊妹飯」後,便各自帶上事先准備好的彩色糯米飯,到遊方場找小夥子對歌。小夥子想要吃到糯米飯,必須在對歌中取勝。除對歌以外,婦女們可以隨意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過「姊妹節」。

爬山節

苗族的爬山節亦稱「爬坡節」,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每年農歷的三月下旬里的「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記日),即農歷三月十九日這天舉行。屆時居住在黔東南凱里地區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爐山上,他們在山上對歌斗雀,歌山人海,熱鬧非凡。青年男女邊唱歌邊沿著曲曲彎彎的山間小路向山頂攀登。一路春風一路歌,苗族的飛歌、情歌、酒歌、古歌灑滿山坡,最先到達山頂的被譽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們的青睞。相傳香爐山爬山節是紀念苗族的英俊青年阿補和玉帝小女兒阿別的。玉帝的小女兒阿別嚮往人間的自由生活,順著山頂飛下來,與聰明能幹、忠厚善良的阿補結為夫妻並生有三個女兒。一天黎明全家人正在高興之際忽然雞叫頭遍。玉帝規定每天雞叫三遍時為朝拜時,阿別若不能及時趕到,必有大禍臨頭。心急如火的阿別在山頂向天空飛奔時一腳將香爐山頂登垮了六層。香爐山沒了山頂,阿別再無法下凡了,玉帝也因沒有山頂不能享受人間香火,便罰阿補變為香爐,供燒香之用。為了紀念阿別和阿補的忠貞愛情,苗家人便在阿補變香爐這天過一年一度的爬山節。

殺魚節

居住在貴州省貴定一帶的苗族人民每年農歷三月初九都要過殺魚節。這天,人民起早來到河邊,叉起河裡的鮮魚,在河邊煮著吃,邊吃邊唱山歌,吹蘆堅,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挑蔥會節

是湘西保靖縣翁排坡苗族青年的集會。傳說很久以前,老鼻子苗寨土官的女兒阿達惹愛上了夯沙的苗家放牛郎岩諾。土官氣得要死,說:「鳳凰鳥哪能與釘釘雀共窩?」岩諾的老人也勸岩諾:「金銀花與地巴菜同不了一個心。」阿達惹被鎖在吊腳樓里,不能出去。岩諾每天黃昏趕牛回家,從夯沙跑到老鼻子寨來看心愛的姑娘。失去自由的阿達惹用歌聲唱道:「翠鳥關在竹籠籠里,掛牽山上花蓬蓬哩。鳥盼花,花盼鳥,清明采青才相逢哩。」「清明采青」是苗族姑娘在清明這天,上山挑葫蔥,求山神保佑。岩諾明白了姑娘的意思,忙唱道:「扯下樹的藤子卷在地哩,藤也枯葉也枯好孤凄哩,盼清明,發春雨哩,纏上村兒再莫離哩。」清明這天,兩人各自早出家門,正好走在葫蔥茂密的翁排坡上相遇。他倆忠貞相愛感動了葫蔥仙姑,促成了他們美好姻緣。因此,每年的清明節,苗族女青年穿上節日盛裝,帶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蔥刀,男青年拿著沙刀,都聚集在翁排坡上,對歌擇偶。這就是一年一度的「挑蔥會」。

祭鼓節

這是苗族的傳統祭祖節日。十二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傳說,人類的媽媽「妹榜妹留」是從楓樹的樹心裡生出來的,他們死後還要回到楓樹里去,人死後靈魂也要回到老家去才得安息。祖宗的老家在樹心裡,木鼓就是象徵祖宗安息的地方。後來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了。沿襲到現在祭鼓就是祭祖了。祭鼓是以「韁略」為單位舉行的,一個「韁」是一個始祖傳下來的有血緣關系的親族,他們共同敬奉一個認為祖宗的靈魂住在裡面的木鼓。祭鼓節那天,每家准備一頭水粘牛,也可以幾家准備一頭,或買些牛肉。先放牛角斗,幾百頭牛一起角斗,場面是很壯觀的,然後再宰殺敬供。按習慣,不論是來慶賀的親友,還來看鬥牛的客人、過路的商販,一律留下,不準走,人越多,主人臉上越光彩。

跳花節

苗族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關嶺地區。這是關嶺地區苗族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節日。據說是為多年不生育的夫婦們舉行的娛樂盛會。現在遠超出這個范圍。節目多在正月舉行,為期三天左右。白天,吹蘆笙、口弦,唱歌跳舞。晚上,對歌,談情說愛,老人圍在篝火旁飲酒暢談。參加者有時上萬人,男女老幼競相赴會。

Ⅸ 傣族,壯族,白族,苗族各有什麼節目,急求

一、傣族:
1、浴佛節(傣語「栓蘭」),又名「潑水節」,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隨佛教傳入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浴佛節成為傣族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
浴佛節一般在大傣歷六月舉行,相當於公歷四月中旬。浴佛節這一天要用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後來逐步發展到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
入夏節(傣語「豪窪」),又稱「關門節」,源於古印度佛教徒的雨季安居習俗,隨南傳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出夏節(傣語「昂窪」),又稱「開門節」,與「入夏節」相對應。
2、舞蹈:孔雀舞、象腳鼓舞。
戛伴光舞:「戛伴光」就是大家圍著鼓轉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民眾最普及最盛行的集體舞,它不限地點時間,幾十人幾百人均可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起舞,節日時通宵達旦歡舞不息。
雙面鼓舞:傣語叫「光邦」、「光兩」、「光雙臘」、「光宏」、「光勐央」等,流傳於傣族聚居地區,是傣族最古老的一種鼓舞。
魚舞:傣語叫「戛巴」。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解放後才逐漸流傳到其它地區。
大鵬鳥舞:傣語叫「戛倫」。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節日里跳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一帶。
鷺鷥舞:傣語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慶佳節時跳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芒市、盈江一帶。
花環舞:傣語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區。如今只在盛大的節日時才跳,已變成一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
「戛朵」:亦稱「煩朵」,是一種道具舞。此舞過去在盛大的宗教節日才跳,至今僅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孟連縣一帶。
依拉賀舞:也稱「煩依賀」。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
蝴蝶舞:傣語稱「戛吆」。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一帶。
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過去只在宗教節日或土司結婚、繼位時才跳,主要流行於臨滄市的滄源縣。以唱為主,內容有唱結婚、愛情及十二個月的生產勞動等。舞時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動作與戛伴光舞相似。
二、壯族
三月三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民族最隆重的節日,2014年確定為廣西傳統習慣節日並放假兩天。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
隴端節, 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以及附近的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吃立節, 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壯族人民素有歡度春節的傳統。
婭拜節: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去,奠祭壯族婦女婭拜(有傳說為儂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
壯年在壯語中叫"將也益",而春節叫"將昆"即漢族節。壯年以農歷十二月為歲首,十一月末日為除夕,習慣叫"崴誼久",意為過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稱謂)。是日,全寨集資買豬,(有的村寨按戶輪流專門喂養社豬)宰殺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穀豐登。
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綉球一直流傳至今。關於綉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這也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綉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
唐代,壯族先民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靖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以及龍州縣新發掘出的天琴彈撥樂器。
三、白族:
白族民間娛樂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有賽馬、盪鞦韆、耍麒麟、潑泥賜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
盪鞦韆:白族山區森林密布,藤條縱橫林間,農民與山民平時采蕎伐木,砍柴取暖,常於藤條蔓枝過手,練就盪藤攀索的本領,極喜愛盪鞦韆的活動。每年春節,山區,常在大榕樹下捆綁篾索以成鞦韆;壩區,則在寬敞的壩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桿架綁扎鞦韆。最精彩的莫過於青年男女雙雙同盪,這時常贏來圍觀群眾的戲耍逗趣。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火把節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
朝雞節,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歷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四、苗族
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
黔北苗族花山節
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於「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一傳統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但為了體現不同地區「蘆笙舞」的差異和特色,人們只好又在「蘆笙舞」前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分。因此,就出現了「廣西融水蘆笙舞」、「貴州黔東南蘆笙舞」、「貴州花溪蘆笙舞」等眾多的「蘆笙舞」形式。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習俗。

Ⅹ 廣西柳州市融水縣有什麼旅遊景點苗寨好看嗎

融水縣旅遊資源豐富,被列入廣西桂北民族風情旅遊熱線,境內古跡繁多,山青水秀,民族風情古樸、濃郁。元寶山、貝江先後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項目形成了以貝江苗族風情雨卜苗寨、歸秀侗寨、貝江漂流等項目為主體的地方旅遊特色。被稱為廣西第三高峰的元寶山經國家林業部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閱讀全文

與順德融水苗族有哪些旅遊節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