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生態資源如何轉化旅遊

生態資源如何轉化旅遊

發布時間:2022-08-05 14:46:58

㈠ 怎樣才能實現旅遊資源合理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主要問題:有限資源面臨市場迅速擴張的壓力。而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加重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試就這些問題,並以珠海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路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路,是自然網路。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路,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路。
首先是小網路,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體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路。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台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心路、黃楊大道構成的「U」字形結構變為「O」字形結構,使之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小的閉環,將湖光山色、寺廟溫泉、港口海灘等山水景觀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串聯起來,而後向外輻射。東區海島開發還需加大力度。從目前已開發的東奧島、桂山島、萬山島和外伶仃島看,基礎設施不足、水電供應、交通、污染等問題有待解決,旅遊項目的開發尚待挖掘,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待加強。特別是要乘港珠澳大橋的契機,加強與香港、澳門合作,形成珠江口海域特色旅遊環線。
第三是大網路,就是整個大珠三角旅遊資源的連線成網。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別人的資源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把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廣深珠和粵港澳的旅遊資源是完全可以整合的。今年初推出的廣深珠萬人美食游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以上觀之,要實現旅遊景點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網路化,自身的核心景點建設就顯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們許多旅遊景點存在著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這關鍵在於景點擴容的思路、設計理念和開發主體上存在著問題。從設計理念上講,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僅要求有獨特性,同時還要強調資源開發上的文化內涵。俗話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景區也是這樣,景不在大,有文化內涵則榮,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會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點開發如果沒有文化,就會失去內涵,就不會令人流連忘返。有些旅遊景點建設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現在這一方面。就文化景觀而言,主題公園是最容易重復的。為什麼會是開發水平太低,而且互補性不強呢?關鍵是許多主題公園的文化原型沒有對路。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樂園)之間都存在互補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轉換,有些是對比,相互之間的關系如沒有處理好,景點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
二、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模式
珠海旅遊景點另一擴容方向,應該是由城市走向鄉村,這是符合人類回歸自然大趨勢的。在這一過程中,就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要處理好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的處理上,存在著四種模式;而發展生態旅遊則應注意三大問題。
(一)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選擇
1、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消極的,已是被實踐所否認的。為保護而保護,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別不是旅遊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這是盲目的,是小農意識。就像農民在水鄉養豬、河裡養點魚一樣,養大了賣出去,取得個人利益,而對水體造成的污染則全都不管。還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觀地帶搞成墓地,能賣出去收點錢就行,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毀了聚寶盆去討飯。
3、為保護而開發。如果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白藤湖地帶,既有沼澤地,又不完全是濕地,帶有天然與人工池塘相結合在一起的特徵。在珠海城區存在這樣的一塊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這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完全可以統一,這在整個中國城市中也是難以找出第二個來的。白藤湖水鄉這樣的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對於這樣的旅遊資源,不能由一家企業進行壟斷開發,必須是政府進行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可分成三類:一是完全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二是政府與企業進行壟斷性開發。像威尼斯一樣,將白藤湖水鄉內的道路、橋梁由企業為主體興建。小遊船的經營權則由政府壟斷,拍賣給企業經營。三是完全由政府為主體開發。如城區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體的保護等。重要的旅遊資源應取後兩種開發模式。
4、為開發而保護。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欄島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到保護。可以選擇在政府嚴格規劃的前提下,以企業為主體進行開發。有些項目規劃好以後,可以將項目30年的經營權公開拍賣,國有資產就可以實現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東區海島等項目的開發經營權,如進行公開拍賣,就可賣到很高的價錢,而後由業主們自行招商,精心策劃開發。這就是政府對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
項目經營權進行公開拍賣時,要設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這兩個標的。第一個標的由拍賣評定,第二個標的由專家組投票評定。把這兩個標的統一起來,最後確定開發單位。
如為開發而保護,就要停止「石頭經濟」、「泥沙經濟」、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發展,把鬱郁蔥蔥的山頭搞成癩痢頭,那是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這些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㈡ 生態旅遊的相應措施

在生態旅遊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 在進行生態旅遊開發的許多國家都通過對進入生態旅遊區的遊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並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遊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遊部、澳大利亞旅遊協會等機構還出台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旅遊的指導手冊 。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加強管理。

㈢ 生態旅遊:一種新的旅遊觀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環境污染概述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老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認為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但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我們生命的搖籃是地球母親。地球母親的身上有高山、大海,有高原、平原。最可貴的是它有生命,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上,我們就是地球的主人.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母親可以供給我們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地球母親用它甘美的乳汁哺育著它的兒女,我們在地球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幸福地成長。我們為什麼能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呢?因為地球母親可以供給我們充足的氧氣,可以供給我們充足的水分,充足的食品,可是我們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說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就不顧地球母親的身體,工廠亂排放污水,煙囪冒著濃濃黑煙,亂砍伐森林樹木,亂浪費資源等等。破壞了地球周圍的大氧層,清澈的河水變得混濁,茂密的森林變得狼狽不堪,蔚藍的天空變得灰暗,碧綠的青山變得光禿,泥石流、森林火災、動物絕跡、水源嚴重缺的後乏,一連串的災害接踵而來,已使我們的地球母親難以承受。而我們面臨的確是地球毀滅的現實。我們人類應該積極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地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現在我們已經開始保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了,比如,我們建起了水力、風力發電站,開始保護野生動物,保護森林,保護水源,節約用水,開始綠化、美化我們的地球了,這是可喜的,這樣可以延長我們地球母親的壽命,使她越來越年輕,身體越來越壯。
環境保護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我國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文明進入20世紀後,它對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走向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政府為了保護環境,採取了許多措施,環境保護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並且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今天,提起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公開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做。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繫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

㈣ 農家生態旅遊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於農村而言,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必然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社會和經濟全方位的協調發展,而不是單指其中某一方面,因而,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應使農業在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實現可持續性。

(1)經濟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體現在經濟增長、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投資,這就要求在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時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旅遊項目,有效管理農村資源,進而合理布局農業生產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結合旅遊業的開發,積極開展多種產業經營,向農業生產的廣度、深度進軍,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2)社會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體現在社會公平、社會凝聚力等方面,要控制人口,避免造成農業生產資源的過度開發,使人口與資源相對平衡;要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保持社會安定,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要提高人們對其生活的控制能力,這一能力的提高要與人們的文化和價值觀相協調,並能維護和增強社區的個性。

(3)生態可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是指生態系統完整、保護環境承載力和自然資源,這就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大氣環境,節約用水並減少水污染,維護耕地資源總量,維護土地自然力,保持土壤肥力穩定,依照生態經濟規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生物資源,使生物資源不斷地更新,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所以鄉村旅遊的發展要與基本生態進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資源的維護協調一致。

㈤ 生態學和生態系統與旅遊業的關系

以社會發展史為線索,探討人類景觀活動的發展歷程:①採集與狩獵時代,人類選擇了具有邊緣結構、閉合結構和走廊等結構的景觀,這些景觀結構對原始人的生存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人與自然景觀之間存在雙向選擇關系。②農耕時代,為了有效地進行食物生產、庇護和空間運動,人類真正開始了能動的景觀設計和改造活動。這些活動在自然景觀基相中進行並受到自然力制約,因而是人與自然的對抗過程"城裡人"的出現使景觀的審美功能成為景觀設計的目的之一。③工業化景觀的惡性膨脹危機及自然景觀和人類自身生存,這時景觀設計是人類對工業化景觀的被動對抗過程。④信息時代的景觀生態設計是人類對其整體生態系統中各景觀元素的主動設計和諧調過程,系統整體優化是景觀設計的最終目的。

人類既是特定景觀的產物和組分,也是景觀的使用者、設計者、改造者和管理者,從打制石器和木棍的採集與狩獵時代到可以利用核能摧毀整個地球的現代,人類對景觀的認識、人與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關系及人類對景觀的能動設計和改造方式發生了幾次革命性變化。

一、原始人類選擇的"滿意景觀"

人類祖先離開森林走向大地,其生活充滿了殘酷的競爭和挑戰。自然選擇的結果,使人類具有選擇利於其生存和發展的"滿意景觀"的能力。通過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馬壩人、山頂洞人等原始人類長期生活過的典型景觀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所滿意的景觀都有以下幾方面的結構和功能特徵:

(一)邊緣結構和邊緣效應

典型的"滿意景觀"都具有一定的邊緣結構特徵,即它們都處在山地與平原盆地或河谷平原的邊緣地帶上,具有一系列邊緣效應。首先,邊緣生境的多樣化和邊緣帶作為動物遷徙的必經之地,為原始人採集和狩獵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第二,在景觀邊緣帶上,背依群山俯臨平原,便於"瞭望--庇護"。由於邊緣帶有山崖、河流等天然屏障,"易攻易守',使防範和圍獵效率都大大提高。顯然,邊緣景觀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多方尋求食物和庇護的需求。

(二)閉合與尺度及其效應

自然環境是無限的,而人們的運動速度和強度及識別環境的能力卻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正常活動都只能在有限范圍內進行。尺度適宜的山間盆地、谷地及大平原之角隅滿足了人對景觀空間的這種要求。

(三)豁口與走廊結構及其效應

一個滿意的景觀,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它具有一些與外界聯系的豁口,這些豁口沿河谷延伸,成為溝通各相鄰閉合空間的走廊。這一方面是動物遷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獵的最佳場所;另一方面,也是原始人類自身遷徙的必經通道;在不犧牲自己活動便利性的同時,原始人可以利用狹小的豁口和走廊有效地阻止入侵者;當然,作為走廊的河谷,還為原始人提供了生存所必須的水源和豐富的食物資源。
可見,上述滿意景觀對原始人來說具有多種生態優勢,它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原始人對食物、庇護和空間運動的要求。

二、設計實用與美的景觀

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具有以最有效方式利用環境來滿足自身需要的能力。上述原始人類對滿意景觀的選擇就反映了這種能力。所不同的是,人還具有能動地改造環境以滿足自己需要的潛力。舊石器時代拙劣的打制石器和木棍決定了人的各這種潛力只能在極小范圍內表現出來,磨製石器和鐵器的相繼出現,使人類能在較大范圍內通過改變環境來滿足對食物、庇護及空間運動的更高要求。在農業社會,人類對景觀的能動設計和改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栽培和馴養生態景觀
漫長的採集和狩獵生活,為人類選擇栽培植物和馴養動物積累了經驗,長期和大范圍栽培馴養活動,不但改變了生物習性,更重要的是導致人工均相景觀元素和幾何斑塊的出現,如大面積耕地、人為牧場等等。同時,農業活動也導致了某些自然起源的景觀元素的減少或消失,如為了擴大耕作面積而大片砍伐和燒毀森林。由於自然景觀的結構和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局部景觀生產力提高的同時,人類也時刻面臨著自然景觀同化力和報復力的威脅。

(二)水利工程景觀
農業文明大多發源於河谷平原,這里肥沃的土地給栽培作物帶來高產。同時,災難性洪水使兩岸居民面臨嚴峻挑戰,所以興修水利在農業社會一開始就成為人類改造自然的一項最主要活動。《史記·夏本記》載:"當帝堯之時,洪水滔天,浩口懷山襄陵下民共憂"。禹奉命治水,"行山 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這儼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以治洪為主要目的的景觀勘察、規劃設計和改造活動。人類治洪活動一直延續到今日,筆直的河堤,高高的攔水壩,縱橫交錯的灌溉網都是有意識對自然景觀結構進行再設計和改造的痕跡。通過這些活動,實現景觀物流和能流再分配,使其為人類發揮最大效益。但這些水利活動也受到自然力制約,較早的例子是大禹之父治水的失敗,更為現代的例子是尼羅河上阿斯旺大壩的失敗。

(三)村落和城鎮景觀
早期農人結束穴居生活而開始修築房子,是一個了不起的革命,最終發展為地球上最重要的景觀元素。已知完全成熟的最早農耕村落景觀發現於中東,約在9000年前,是用泥建的,每間帶有貯物窯穴和陶灶。以西安半坡遺址為代表的仰韶文化農耕村落景觀,距今已有5000-7000年,屋頂由許多木柱支架起來,上覆草泥,牆壁由草泥內加藤條木筋築成,村落規模達200座小舍,佔地約3萬平方米。村落周圍有一道壕溝,村落之外,東面是窯區,北面是氏族墓地,這便是中國城市的最原始模型。從此,這一景觀元素便開始以加速度方式在自然景觀基相中發展起來,並成為後來人類景觀設計的主要對象。同時,村落出現使人類的景觀認識發生一次飛躍。《爾雅·釋地》有:"邑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墒。"這種同心園式景觀類型劃分方式反映了人為活動強度在自然景觀基相中的遞減關系,是現代景觀生態景觀類型劃分模式(城市景觀--郊區景觀--耕作景觀——管理景觀——自然景觀)的原始模式。

(四)防護系統景觀
從事農業生產,尋找肥沃的農耕環境,意味著人類必須離開一些天然庇護環境而走向廣大平原。所以,在較小選擇范圍內,除了充分利用天然景觀元素為屏障(特別是河流)外,有必要人工修築防護系統。最原始的防護性人工構築物是柴籬和壕溝,如上述西安半坡遺址的深寬各5-6m的壕溝可能就是用來防止猛獸或競爭部落襲擊而挖的。根據殷虛考古發現,這座商代後期皇城,北邊及東北據洹水之險,西邊及南邊有一條人工挖成的大壕溝,寬約7-12m,深為5-10m,兩端與洹河彎曲部相連,壕溝與河道構成一個長方形防禦系統。防護工程的另一種形態是牆,早期防護牆都是由土版築而成的,進而發展為磚石壘砌。在農業大發展時代,各部落之間爭奪土地的戰爭十分激烈,城牆等防禦性設施變得更為重要。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因險為塞,競築長城。到了秦代,形成抵禦西北游牧部落的全國性城牆防衛系統--萬里長城,成為地球景觀一大特色。

(五)交通系統景觀
由利用天然河道運輸和旅行到設計並開鑿運河來專門為交通運輸服務,又使大地景觀發生了變化。已知最早的人工運河典範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巴比倫帝王汗默拉比使用的運河,長達160多km,用於軍隊輸送。我國春秋時代的吳人就曾開鑿河道,將長江、淮水連接起來,辟出一條通向宋、魯的水道。隋代的大運河是這種人工設計的水上交通系統景觀之傑作,長達四五千里,溝通了南北各大水系,直接間接改變了中國大地的景觀結構和能量及物質分配。至於陸上交通系統,早在秦代就有由首都(咸陽)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並有隧道連接咸陽與九原,塹山埋谷千八百里,為了交通方便,人類甚至在連猿猴都不敢攀的絕壁上修築棧道。
上述農耕時代人類的景觀設計和改造活動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①在自然景觀基相中進行,是一種對自然景觀的對抗活動;②直接為人類自身實際需要服務,並直接受人意識控制;③人為引入的景觀元素在物質構成上基本是自然起源的;④能量利用形式是利用太陽能進行食物生產和利用畜力,水力和風力進行必要的生產及交通運輸等活動。

(六)設計美的景觀
伴隨著手工業與農業分工,城鎮得到發展,一批久居城市、與自然景觀生態功利性相脫離"城裡人"出現了,景觀(包括自然的和與自然相對抗的文化景觀)價值發生了第一次分化,景觀審美功能第一次真正被發現和利用,同時也使這些城裡人產生了設計並創造美的景觀的慾望。而生產力水平和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衡決定了這種景觀美創造活動只能在小范圍園林中進行,美景的主要享用者是士大夫階層;景觀價值衡量標準是藝術美原則,詩情畫意是景觀設計的最高境界:設計指導思想是藝術哲學、設計者是園主人和藝匠們。中國皇家園林和江南文人山水園,法國雷諾特風格的規則式宮苑和英國的畫意風景園,都是這?quot;美的景觀"的設計典範。中國的計成、法國的雷諾特和英國的布朗就是這種景觀設計者的代表。

三、面對工業化景觀的被動反應

(一)工業化的景觀後果
工業化有3個主要特點:對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及電能的有效開采和廣泛利用,機械化和生產專業化。這些特點本身通過獨特的工業景觀反映出來,如大規模的煤礦、高大的採油井架和煙囪、粗大的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無處不在的輸電網和發電廠、大面積專業化生產廠房等等。這些都是以往任何時代沒有的景觀元素。而且,這些工業景觀以自催化膨脹式發展並促使其它景觀加速工業化,如專業化生產意味著需求更有效的運輸工具和交通系統,以保證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運送。這就推動了運輸機械和交通系統的發展,而後者的發展勢必促進更大規模能源及自然資源的開采和掠奪,以及更大的規模專業化生產,結果出現了大規模專業化工業城、宏大的港口、車站和機場,導致大面積自然景觀消失。強大的鐵路、公路系統象一張巨網,把自然景觀分隔得支離破碎,阻礙或改變了自然景觀系統的能流和物流。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專業化,使田園景觀變得單調,原有的自然殘遺斑塊(如森林、土丘、沼澤等)被推平而成為農田,更大面積的均相景觀出現,灌溉系統更趨幾何化、永久化,巨大的攔水壩使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改觀。工業化帶來的城市膨脹使更多的人遠離自然景觀;鋼筋水泥取代了磚木泥草,使人們生活在建"叢林"之中;擁擠、噪音和空氣污染及垃圾,連同緊張的環境氣氛,使人類身心健康受到威脅。
可見,工業化使文化景觀發展帶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文化景觀發展與人類自身直接利益相分離。工業化景觀以自摧化形式惡性膨脹,人類的景觀控制意識失靈;②人為引入的景觀元素在物質構成上大多為人工合成物,不利於自然過程的同化,並對其有抑製作用;③由於上述兩個特點,人文景觀迅速取代、分隔和"毒化"自然景觀,使之結構上解體、功能上目趨癱瘓;同時,也使人類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脅。由於這些特點,決定了工業化時代的景觀設計將是一種對工業化景觀的對抗活動。

(二)逃避城市
工業化城市景觀的惡果是人們在追求工業化成果時意外帶來的副產品。對此,人們不知所措。最初的反應便是逃避,上層市民向城市外圍遷移,並出現了相應的景觀。但這些避難者不甘心失去工業化生活方式,其結果,工業化景觀也隨之向外擴展,加速了城市惡性膨脹。

(三)設計城市綠地系統
城市工業化景觀帶來的惡果,促進了人們對綠色植物生態功能的認識,設計城市綠地系統來改善城市環境,已成為景觀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城市綠地的生態功能(凈化空氣、減少噪音等)成為城市綠地景觀設計的主要目標,並把綠地作為城市的"肺"來設計。設計的指導理論是生態學,重視對鄉土樹種的應用。城市的綠地覆蓋率或人均綠地佔有面積被作為衡量城市景觀優劣的主要指標。其目的是為了緩解生態危機,仍是對工業化景觀的一種被動的抵抗。紐約的中央公園、英美諸國的綠地系統和城市綠帶,各種形式的公園和街頭綠地,都是"被動抵抗"的產物,是在文化景觀基相中人工引入的擬自然的景觀元素。

(四)保護自然景觀
工業化景觀在惡性膨脹,自然景觀面臨被吞噬的危險。對此,人類採取的另一消極抵抗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同時,以恢復自然景觀保持鄉土生物為主的生態園也得到發展。

四、景觀生態設計——設計人類整體生態系統

電子工業、遺傳工程等新興工業把社會帶入信息時代,系統科學、計算機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及新能源開發的利用,使人類從理論和技術上都能以強有力的方式來處理以往工業和農業給社會帶來的景觀問題。景觀生態學就是在此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它把人類生活空間內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為整體人類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來考慮,研究各景觀元素(相對均相的生態系統)之間的結構和功能關系。以便通過人的設計和管理,使整個人類生態系統(景觀)的時空結構和能流物流及信息都達到最佳狀態。景觀生態學是景觀生態設計的指導理論,如果說農耕時代的景觀設計是人類對自然景觀的對抗過程,而工業時代的景觀設計是人類對其自身創造的工業化景觀的消極對抗過程,以信息社會為背景的景觀生態設計則是要人類對整體景觀(包括自然的和文化的)的各元素進行主動安排和協調的過程,這意味著人們不再將單一景觀元素(如水利、工程、道路、農田、城市綠地或工廠等)作為設計對象,而是同時把構成景觀整體的所有元素都作為設計變數和目標,最終使景觀系統結構和功能 達到整體優化。這時的景觀設計者不再是某個專業的設計師,而是多部門、多學科的協調者,是決策機構的智囊。本世紀60-70年代,McHarg的工作及其《自然設計》一書標志著景觀生態設計時代的到來。

目前,中國正面臨這一景觀設計革命的挑戰。

與以往各時期景觀設計相比,景觀生態設計有以下幾條基本原理:①自然優先原理:保護自然資源,維護自然過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②整體設計原理:景觀生態設計是對整體人類生態系統進行全面設計,而不是孤立地對某一景觀元素進行設計;是一種多目標設計。為人類需要、也為動植物需要而設計,為高產值而設計,也為美而設計;設計的目的是整體優化;③設計適應性原理:自然景觀有其自身和諧、穩定的結構和功能,人為的設計必須適應自然景觀的原有"設計",使人為引入的景觀元素所帶來的負作用最小,以保證整體景觀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④多學科綜合原理:各景觀元素分別是自然和社會科學多學科的研究對象,只有聯合多學科共同工作,才能實現理想的景觀生態設計,保證整體生態系統的和諧與穩定

旅遊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遊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中的第八位。與此同時,我國旅遊業資源破壞、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使旅遊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一、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
一般意義上的旅遊環境,指對於具體的旅遊客體——旅遊區,影響旅遊活動的主體——遊客的旅遊行為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氣氛環境和旅遊資源等。這里僅指旅遊區的旅遊資源、自然生態及相應的旅遊氣氛。與之相聯系,旅遊環境問題也就指由於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使遊客旅遊活動的滿足程度受到影響。

旅遊區的旅遊資源是遊客觀賞的對象。對於遊客而言,旅遊資源本身蘊含的各種美學特徵及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是旅遊行為的直接激發者,資源的破壞將直接影響旅遊者的滿足程度。

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區地貌、空氣、水和動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遊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污濁、水體污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遊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游覽對象的各種美學特徵的。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遊、回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潔凈達到鍛煉和療養身心的願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議上來說也是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氣氛環境指旅遊區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歷史、民族風情及與之相適應的外部氛圍。旅遊環境美是形象與意境的雙重美,而每一具體的游覽對象,其對遊客旅遊行為的激發,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點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所以,旅遊區環境狀況的好壞對旅遊者旅遊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遊客旅遊的滿足程度與旅遊區環境條件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旅遊業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保護旅遊區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目前我國旅遊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
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
3、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
4、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三、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
人類經濟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可以分為三方面:(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污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果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游覽的興致因環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游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3)在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類型、生產力布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

2、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影響
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旅遊過程產生的垃圾對景點環境的污染以及旅遊活動本身對景點自然生態平衡及旅遊意境的影響。由於旅遊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遊客素養不高,隨著旅遊活動規模的擴大,景點垃圾遺棄量日益增加。旅遊區內大量垃圾隨意拋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污染了景點水體,使旅遊區水體富營養化。我國許多旅遊區水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當一部分旅遊水體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的旅遊水體標准,漂浮物、懸浮物、油跡污染物已經影響遊客感官,使其旅遊興致降低。

超過景點容納容量的超規模接待破壞了旅遊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構成自然景觀的生礅系統對旅遊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能力由生態系統的結構所確定,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旅遊活動將使旅遊區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旅遊區旅遊功能喪失。主要表現在大量遊人將旅遊區土地踏實,使土壤板結,樹木死亡;大量遊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壞了自然條件下長期形成的穩定落葉層和腐殖層,造成水土流失,樹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從而對旅遊區生態系統帶來危害……

不當的旅遊活動本身所蘊帶來的問題是嚴重的,忽視這種影響,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無限制地接待遊客,將對旅遊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

3、旅遊開發和建設破壞旅遊區環境
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有關設施建設與旅遊區整體不協調,造成旅遊資源、旅遊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古跡復原處理不當,新設項目與旅遊區景觀不協調,改變或破壞了旅遊區所有的且應當保留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和氣氛,利於具體的旅遊對象,其旅遊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身所蘊涵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時,這些無疑是應當保留且極力保護並充分予以表現的,忽視旅遊區的整體協調及其所蘊涵的內涵,盲目開發,只會造成景點的不倫不類,進而喪失其旅遊價值,使遊客的興致減退。

城市建設破壞旅遊氣氛,主要表現在新建建築與旅遊城市的整體建築不協調。使本身作為旅遊對象的城市失去其本來面目。

四、旅遊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
為使旅遊業持續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旅遊業所存在的環境問題筆者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長期以來,環境科學的研究只是從人類健康需要出發,很少從人類精神、心理需要進行研究,而這正是人類與環境相互聯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並在人類旅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旅遊業對旅遊環境的依賴關系,旅遊區環境對旅遊活動的承載能力,旅遊業發展對旅遊環境的破壞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從確定景觀美學質量標准、自然生態質量標准、滿足特種旅遊活動的環境質量標准、旅遊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方法淪;從美學、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工程方法;還要進行旅遊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

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向全體遊人、旅遊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旅遊環境保護知識。

2進付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
不當的旅遊開發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從保護的角度出發。存開發前對開發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識別建設、經營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減免對策.把可能對旅遊環境造成的貝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包括:旅遊區環境承載力分析、旅遊規模分析、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識別、旅遊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等等。

3、在旅遊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遊環境規劃。
旅遊環境問題的產生、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當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遊環境規劃。用於組織、管理經濟、旅遊及其它破壞旅遊環境的活動,來解決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與景點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使其協調一致,以保證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持續穩定的進行、防止旅遊區環境的破壞。

旅遊區的環境規劃是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發展和旅遊區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規劃,這個規劃是從維護旅遊區環境美學質量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角度出發,應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旅遊區環境美學規律,對經濟活動和旅遊活動的結構、規模和布局實行統籌規劃,達到既發展經濟、擴大旅遊又不破壞旅遊區環境的目的。

4、運用經濟及其它手段,控制熱點旅遊廠的旅遊規模。
採取提高熱點旅遊區的門票價格、劃定特殊旅遊景點並控制其旅遊人數等手段;調整旅遊區的旅遊規模,在保證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旅遊區的環境得到保護。

5、加強旅遊環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遊環境保護工作的保證,通過對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制定行為規范。對破壞行為實行強制性的干涉與懲罰。立法主要內容有(1)旅遊區建設項目的審批辦法和許可權;(2)旅遊區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的確定;(3)對違反者的處罰辦法等。

㈥ 桂林生態資源對發展生態旅遊的優點

1、有利於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范圍,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生態旅遊農業是農業和旅遊業、生產和消費流通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交叉產業,是第一產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對農業資源的旅遊開發,為旅遊者提供了觀賞、品嘗、購買、習作、娛樂、療養、度假等系列服務,可獲得高額經濟收入,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附加值。
2、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使之逐步趨向於合理化、多樣化
堅持以當地農業原有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為基礎,根據旅遊業的要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規模,合理調整種植業之間以及種、養、加之間的產業結構、利用我國傳統的農業精華和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實施生態工程,制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科學規劃,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
3、有利於推動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以農業為基礎,以旅遊為媒介,招來八方賓朋,不僅為本地區帶來大量服務收入,而且會帶來經濟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有利於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同時也有助於培育和開拓市場,提高當地產品的知名度,增加銷售渠道。另外客流量增大,遊客消費增長,不僅可以帶動餐飲、旅館、交通運輸業,而且可以帶動旅遊紀念品加工業、工藝品製造和房地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又可為農業注入資金、技術,改善農業的生產條件,從而使農業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飛躍。
4、有利於消除城鄉差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
由於生態旅遊農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且投入不多,故就業成本低,因此有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但其對農業生產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需要懂農業科技的技術人員,同時還需要高層次、復合型的管理人才。通過這些高素質人才的傳播帶動作用以及與都市旅遊者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可以造就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同時通過其示範和推動作用可以帶動整個地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5、生態旅遊農業的開發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發展高附加值的生態旅遊農業是由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由溫飽邁向小康乃至富裕而又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一種有效途徑。旅遊者通過參與農業生產項目,既獲得了生活樂趣又學習了農業、農村的知識,健全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因此在扶貧和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方面,生態旅遊農業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由於它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防治等,使得其可以避免農業由於過分施用化肥、農葯所帶來的生態破壞,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其環境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㈦ 如何開發生態游

生態旅遊,顧名思義就是到生態環境優良優美、空氣質量最高的地方去旅遊,而這樣的地區卻非自然保護區莫屬。所以要開發生態旅遊,自然保護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優勢。那麼保護區如何才能有效地、科學的開發生態旅遊?保護區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對生態旅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社會的需求和國際趨勢。現在就個人觀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分析。
1 生態旅遊發展的國際趨勢。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回歸自然,並以優良的生態環境為依託的復合觀景、度假休閑及專項旅遊,使世界的生態旅遊產業市場需求不斷轉型升級,以森林旅遊為主要形式的生態旅遊業已在世界各國迅猛發展,遊客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成為旅遊業發展最快的部分,如肯亞,尚比亞,台灣,不丹,日本等。但是,與熱潮澎湃的大眾旅遊相比,我省的自然保護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卻幾乎依然保持「靜養深閨」的狀態。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森林旅遊以其良好的綜合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特性,已成為具有活力和希望的「朝陽產業」。

2 生態旅遊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經濟效益。

1982年9月,我國建立首個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志著我國自然保護區森林旅遊開始起步。到上世紀末,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已達953處,經營總面積85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0.85%,其中國家森林公園306處。1994至1998年,森林公園接待遊客年均增長率為15%以上,年均接待遊客達5000萬人次,占同期國內旅遊總人數的10%以上,全國森林公園接待遊客總數達3.5億人次,森林公園直接收入2.6億多元,社會綜合旅遊收入超過150億元,有近12萬農民依託森林公園,通過從事森林生態旅遊業走上了脫貧的道路。1999年,全國森林公園直接旅遊收入超過5億元。就我省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言,它的發展歷經從原來依靠砍伐森林資源為主的生存模式,逐步轉向利用水資源開發小水電的進展模式,如今已經開始以科學的發展觀,持續有效利用森林資源走上生態旅遊的科學發展模式,使社區的老百姓逐步走上脫貧致富的生活。所以對更高層的國家管理機構而言,開發生態旅遊是使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科學之道。

3 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是引用自己的自然優勢。

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省研究蝴蝶、蜻蜓、蛾類等昆蟲和野生動物最理想的地方,因為它有酷熱和寒冷,潮濕和乾旱,石灰岩與茂密的森林,低窪的平原和高山,以及多變的植物群落與分明的季節變化,使得這里的自然資源多樣性豐富多彩。

3.1 自然資源。 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地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均受季風的影響,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夏半年受副亞熱帶高壓的影響,其西緣偏南汽流給雨區輸送充沛的水汽,森林植被隨著雨季的到來生長加快;南緣則是熱帶輻合區和台風活動的雨帶,山區在副高壓的控制下,雨季結束後即轉為旱季。地質地貌幾經造山運動的影響,以及流水、風力等各種外力作用,形成多樣性的地貌,地勢陡峻,丘陵豐富,嶺谷排列有序;由於地形豐富多樣性,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土壤組合,雨量充沛,動物植物種類多樣性,林種豐富。

3.2動物資源。 保護區境內物種資源豐富,是難得的物種基因庫。據初步調查統計,該區現已發現脊椎動物5綱33目77科449種,其中魚綱5目14科43種;兩棲綱2目7科34種;爬行綱3目10科76種;鳥綱15目21科211種;哺乳綱8目25科8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62種(華南虎、豹、黃腹角雉等9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熊、藏酋猴、水獺、鴛鴦、穿山甲、白鷳等53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占自然保護區內449種陸生脊椎動物的13.81%。另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脊椎動物」共257種,占保護區內陸生脊椎動物總物種數的57.24%。廣布種76種, 佔16.93%。還有更豐富的昆蟲資源。

3.3植物資源 。保護區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尖闊混交林,灌叢與草地交疊,森林覆蓋率為73%,活立木蓄積量為6100萬m3。保護區植物種類組成較豐富,植被外貌終年常綠,群落結構多樣性,藤本植物較多。有維管束植物1333種(含珍稀瀕危植物2種和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10種),隸屬於290科1031屬。其中,以熱帶、亞熱帶植物種為主,佔56%,世界廣布種佔19%,熱帶種佔18%,溫帶種佔7%。植被的植物種類組成以殼斗科、樟科、木蘭科、杜英科、金縷梅科、山茶科、安息香科、山礬科和杜鵑花科為主,大多數是當地發生發展起來的華南植物區系,是特有科屬分布中心之一。

4 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規劃。

自然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不能人雲亦雲,因為全省各個保護區的資源大同少異,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產品,那絕對不能把遊客從千里之外吸引過來,尤其是那些地處偏遠山區的自然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的競爭壓力更大。所以,自然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必須有自己的產品,讓旅遊消費者在休養度假、享受高質量的空氣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的同時,使人們能夠看得到和聽得到野生動物資源的實物聲音,使他們從感官上獲得自然中的產品,有所收獲。所以,自然保護區在規劃設計時,應考慮到一些實在的、看得到、摸得著、聽得到的生態產品。

4.1觀賞動物資源的引進與保護。觀嘗動物資源絕對不象動物園中的那樣,動物被長期關閉在一個狹窄的場所中;保護區如何把野外的野生動物資源引到遊客觀察的視野范圍內,讓遊客用望遠鏡就能觀察到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那種親臨的「快感」體會不言而喻。但是,這是一個長期而有科學的計劃,是一個系統工作。

4.1.1野生短尾猴的引歸與放生。短尾猴是靈長類動物,是人類喜歡的野生動物之一,如何把野外短尾猴吸引到景區附近和如何使野生短尾猴不懼怕人類?看過《獵人和狼》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獵人把狼的糼崽抱回家飼養,狼崽與獵人共處一家,後來飼養長大的狼把親狼帶回家,獵人與狼互不相擾,你不侵我,我不犯你,成為好友。這說明動物與人是可以交流的,所以把野外短尾猴引到景區附近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必須講究科學與方法,在目標景區附近插種各種各樣的「果類」植物,營造一個靈長類動物喜歡的棲息環境,但應盡量避免破壞原生態,與此同時,利用同類的聽覺和嗅覺與繁殖的季節性將人工飼養馴化的短尾猴放生到大自然吸引野生短尾猴。

4.1.2雉科鳥類的引歸與放歸。雉科鳥類的引歸相對簡單一些,飼養與繁殖、人工孵化與研究同時進行,科學研究與雉科鳥類資源的引進同步進行,人工孵化也可以開發成為旅遊科教宣傳項目的一個內容。利用雉科鳥類繁殖快、數量多與成活率高的特點,將一定繁殖數量的雉科鳥類放歸大自然,這樣不但在給保護區增加鳥類資源,同時,也會引來更多的鳥類和食肉動物資源,增加生態旅遊的可觀性。

4.1.3觀賞昆蟲的引歸與保護。蝴蝶愛花蟲子愛草,我們可以利用「蝴蝶效應」種花引蝶,當然必須種上一些寄主植物,如巴黎翠鳳蝶,碧鳳蝶,青斑蝶,青鳳蝶,獒夾蝶等昆蟲喜歡的植物,給昆蟲種類營造一個「花的海洋」,既自然又生態,遊客在欣賞「奇花異草」的同時,也能欣賞到色彩斑瀾的蝴蝶,給遊客一種容入自然賞心悅目的感覺,這才是保護區開發生態旅遊的產品和特色。

4.1.4放生項目的開發引用。放生項目的開發是尖對飼養動物的繁殖而言的,當繁殖到一定數量後,進行一次放生宣傳,讓繁殖成功的動物「生於斯,放於斯,回歸大自然」,同時讓所有「熱愛大自然的遊客」參與到放生行動中去,增加收入,增強宣傳,寄教於樂,多重目標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4.2野生珍貴植物資源的馴化與展示。遊客自遠方來,能夠進到保護區已經是很不容易,如果再讓他們爬山到某一個山頭上去觀賞各種珍稀珍貴的植物,這樣未免太不人性化。所以,在開發生態旅遊規劃時要適度考慮將一些珍稀珍貴植物種子或引種馴化,在景區中培育研究和馴化展示。

4.3社區景觀與人紋。在保護區范圍內有一部分屬石灰岩地區,岩石構成主要是可溶性岩,如石灰岩、白雲岩等。在自然界不流動的水質很容易達到飽和狀態,流動性使不同濃度的飽和水溶液相混合產生混合溶蝕作用,使岩石易被富含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解,在地表形成許多的裂隙、溶溝,甚至落水洞、溶蝕漏斗、溶蝕窪地等。保護區中有一個洞穴,深約200米,在洞中沿途溫度升高或壓力降低時,使水中CO2含量減少,造成碳酸鈣的重新沉積,使洞穴中寬廣的地方沉積景觀豐富。由於大氣降水的大部分都從落水洞、地表裂隙通道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因此,這個地區地下水十分豐富,而地表水相對較少,所以,保護區中水庫成為養一方人的飲水資源,成為社區自覺保護的水資源;還有風水林和流傳著一人一天耕種10塊地的神奇故事。

4.4景觀規劃與觀賞路線的建設。 景觀規劃與觀賞路線設計應由保護區專業人員參與設計與確定。功能分區及設計構思 分為三大功能區塊:沿水庫環線區,登山觀賞區、動物觀賞景區。

4.4.1郊遊徑:在現有道路基礎上設立,一條環繞水庫的鵝卵石環道,寬度為2米,總長3.5公里,主要是供遊人步行使用,同時設計一些錘釣小屋。

4.4.2健行徑:在主環路外圍形成一條游覽路,鼓勵遊人進行各種健身活動,路面寬為2米,總長8公里,材料可採用本地石材。

4.4.3登山徑:在健行徑的外圍設登山徑,總長10公里,依山勢而曲折變化,適合登山愛好者。在以上三條主要環道之間,依據人的步行習慣及功能分塊要求,形成許多步行小徑,路面可為砂土,碎石等。

4.4.4停車場:在主入口處,設置停車場,遊人僅可步行游覽,簡化交通及安全性。

5 開發生態旅遊要遵守的原則。

保護區的功能與職績是保護自然資源與環境,所以很多自然保護區犧牲了發展的機會而把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得很好,但是,這是一個片面性的不發展的極端認識。所以,自然保護區和它的社區要持續有效的發展,開展生態旅遊是必要的而且很重要,為此,開發生態旅遊是以不破壞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首要條件,同時還要對當地的生態具有保護作用。成功的生態旅遊開發要保護好三個主要對象,一是資源環境的保護,二是社會文化的保護,三是經濟利益的保護,這三個內容對生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為了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開發生態旅遊應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5.1承載力控制原則。在對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應遵守生態規律,遵循生態容量的基本規律,精心測算最佳遊人數量,線路和關口的遊客容量。

5.2自然環保原則。生態旅遊不同於大眾旅遊,生態旅遊主要是以回歸自然為主題,貴在自然,貴在原始,應盡可能減少人為景觀,避免開發造成的環境損壞,規劃設計要簡朴、實用、方便,外觀要與自然環境容為一體。

5.3社區參與原則。開發生態旅遊,環境效益是根本,社會效益是最終目標,經濟效益是直接動力,只有社區的地方經濟發展了,社區的農民才會自覺主動地保護生態旅遊環境的保護。所以,在開發生態旅遊的過程中,要讓當地農民參與到旅遊服務中去,這樣即可以增強地方特有的文化氣氛,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又可以讓當地農民從生態旅遊的發展中受益,改善當地農民的生活,直接緩解他們對生態旅遊資源的壓力。

5.4環保教育原則。生態旅遊與傳統的大眾旅遊不同,除了享受豐富的森林資源,它的另一個主要功能就是環保教育的功能,所以,在開發生態旅遊項目時,必須認真考慮在旅遊區中設計一些啟示遊客環境意識的設施和旅遊項目。

5.5加強旅遊規劃管理原則。生態旅遊資源是一種極為珍貴稀缺的資源,保護區應當認識到生態旅遊資源的價值,對生態旅遊要有科學的規劃管理,使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得到持續有效的利用和保護。

5.6清潔生產原則。在實際動作設計過程中,盡量不向環境中排放廢物,把旅遊對環境質量的不利影響控制在環境承載力范圍內,盡量使用如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

5.7利潤回投原則。為了使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持續有效的落實,在生態旅遊經營中也要求把旅遊經營所得經濟收入的一部分回投到環境保護中,使旅遊資源得持續的保護與利用。

5.8專業人員的培訓原則。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是一個保護與利用的系統工程,涉及的專業多知識廣,要求從業人員具有保護性開發意識,有很強的保護素質和保護知識,與大眾旅遊的服務培訓不同,從事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與經營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有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㈧ 如何將旅遊與環保結合為一體

發展生態旅遊必須以生態學為准則,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全面考慮,按生態學原理去開發、利用和保護。根據系統的變化及特點不斷改善旅遊系統的結構和布局,盡力維護其生態平衡及環境效益。一個良好的生態旅遊系統應具備。

1.引 言
自海克爾創立「生態學」至今,100多年來生態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它從單純的研究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發展到研究自然資源開發和管理,人類生存環境變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途徑等,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生態旅遊,其主體是人類,旅遊對象是自然環境。所以,從學科定義來看, 生態旅遊屬於生態學的范疇,只不過生物與環境關系中的生物成分不是一般的生物而是人。因此,管理這樣的系統必須以生態學的原理為指導,從生態學的普遍規律出發,協調好生物、環境、經濟和發展的關系。無論是開放的自然環境景觀還是自然保護區都是自然生態系統,而旅遊行為本身是一種人為活動,它與自然系統共同形成比單純自然生態系統更復雜的人類-自然復合系統。它不僅由生物和環境條件組成,還包括人類活動和社會、政治、經濟條件,是這些復雜因素組成的多層次、多因子的統一體。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可引起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反過來,生態系統的變化又對人類活動產生重大影響。自然保護區的生態要素均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都是按著生態學的規律在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其中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就會引起系統內其它因素產生連鎖反應。當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超過其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旅遊環境就會被破壞,旅遊事業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 發展生態旅遊必須以生態學為准則,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全面考慮,按生態學原理去開發、利用和保護。根據系統的變化及特點不斷改善旅遊系統的結構和布局,盡力維護其生態平衡及環境效益。一個良好的生態旅遊系統應具備和諧的結構、高效而經濟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既能適應自然條件變化,又具有凈化環境污染能力,發揮最佳的生產效率,為人類提供優美的生態旅遊場所。

自然保護區是受國家行政管理和保護的,絕不允許亂砍濫伐和破壞自然環境,尤其在劃定的界限內連正常的工農業生產也不能進行。然而,自然保護區建設離不開當地居民,二者唇齒相依,互相促進。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給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的實惠,而不是貧窮,因為無數實踐證明只有當地居民生活富裕,保護的目標才能達到。那麼當地居民依靠什麼維持其生存與生活?就目前各種經濟活動來看,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是取得經費來源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生態旅遊可給自然保護區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對參觀者進行自然保護的教育,使當地人民生活幸福與保持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經營的經濟形式。如何達到發展生產又減少環境破壞的效果呢?我們認為首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此原則指導下保護環境,尤其是要遵從旅遊不能超過環境容納量這個最基本的生態學原理。

2.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產生
樸素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由來已久,在傳統的農林業生產和社會發展的實踐中都有這一概念的雛形。但是作為一種科學術語,是在1980年發表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WCS)中給予系統闡述的(IUCN, 1980)。這一文件雖然主要是針對自然資源保護提出的,但其涉及的范圍遠遠超出了單純的自然資源的保護,而且把保護與發展看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並將自然保護置於整個社會發展的框架之下。

世界自然保護大綱改變了過去就保護論保護的做法。明確提出其目的在於把資源保護和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這里所談的發展是指經濟發展,來滿足人類的需要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這里所指的保護是指人類要合理地利用生物圈(生物居住及賴以生存的地球),既要使目前這一代人得到最大的持續的利益,又要保持其潛力,以滿足後代的需求和願望。大綱提出了生物資源保護的三個目標,即(1)維持基本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維持系統;(2)保持生物遺傳多樣性;(3)保證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的持續利用。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於1987年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又稱「布侖特蘭德」報告(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987)。該報告把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始終,在充分考慮目前世界環境狀況的同時,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與行動。在這里可持續發展的定義與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所提出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人類後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報告中提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1)提高經濟增長速度,解決貧困問題;(2)改善增長的質量,改變破壞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問題;(3)千方百計地滿足人們對就業、糧食、能源、住房、水、衛生、保健等的需求;(4)把人口限制在可持續發展的水平;(5)保護和加強資源基礎;(6)技術發展要與環境保護相適應;(7)把環境和發展問題落實到政策、法律和政府決策之中。

總之,可持續發展不否定經濟增長,該概念從一開始就強調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甚至把解決貧困問題放在第一位。在改變以破壞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增長方式的同時,不忘滿足就業、提供糧食和限制人口數量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心願,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人類正在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的途徑。我們認為: 犧牲環境求得發展的做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同時,過分強調保護環境,忽視人民財富增加的發展也不是可持續發展。因為,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如何尋求發展途徑的問題,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的問題,以及如何發展經濟不破壞環境的問題。

3.關於可持續發展概念的討論

可持續發展概念提出以後,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響應和迅速發展,無論是學術領域還是政府機構都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研究課題和行動准則(ERP Environment, 1999)。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對這個概念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可持續發展更象一個口號,而不是科學概念 (Di Castri,1995),甚至認為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模糊發展 (Oldman, 1995)。本文針對這些情況,做一簡單介紹,以便使我們能夠對這個概念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

為什麼可持續發展概念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法國著名生態學家 Di Castri (1998) 認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本身不夠確切也無法應用,原因是概念本身自相矛盾,無法正確地反映長期趨勢和不確定性;在目前地理經濟和開放的信息社會條件下,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應用就更具有隨機性。由於政界、官員、環境專家、商人和企業家的完全不同的動機,使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就變得更具有隨機性和主觀性。他進而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弱點。(1) 人口、資源和環境不是平衡的,人口和資源都是在變化的,容納量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應用,我們不能用一個固定的框架去衡量那些不斷變化的空間及其相關要素;(2) 自然資源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事先規定的,淡水、濕地、潮汐等以前被看作非能源的物質現在成了重要的能源;(3)物種、生態系統和資源都是在不斷地進化或者變化,無法把當代的這些資源毫無變化地轉移到我們的後代,即使我們當代人不去干擾,它們也一定要受大自然的選擇而發生變化的;(4 )我們無法通過簡單的推理或演繹目前的趨勢來解釋未來幾代人的需求和未來的資源價值,當代人對電、火車和計算機的需求是我們的祖輩所無法想像的,也可能是我們將來所難以預料的;(5 )可持續發展是無法度量的也是無法計算的,直至目前為止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可用來度量可持續發展的計算單位;(6) 考慮系統動態、非線性、開放性、穩定性和適應性變化等方面,從方法論的觀點出發,發展和可持續性這兩個術語是不協調的。

Di Castri (1995) 在《自然與資源》雜志上撰文,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椅子」模型,進一步規范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內涵。他指出可持續發展可以被看成是一把椅子,其四條腿長度相等,強度相同,四條腿中的每一條都相對獨立但又互相依賴,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成分,如果有哪一條腿比其它短些或長些,就坐不安定,不能可持續發展。這四條腿分別是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結論是只有在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四方面都達到相對平衡的發展。然而,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這四方面的完美與平衡。比如,美國的經濟發達和自然環境良好,但社會環境不好,尤其是大城市社會問題更多。法國也是社會問題嚴重,主要表現在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但環境的惡化和生態破壞很快制約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從全球看,經濟發展迅速和導致環境惡化現象十分普遍,而且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達到這四個方面的平衡,或著四個方面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

正由於可持續發展概念本身的模糊性,不同的機構以及不同的學術背景的專家對此進行解釋和評論時,難免帶有各自所從事領域的色彩,有時甚至片面強調問題的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面的重要價值。可持續發展有很多含義,這個思想既簡單又復雜,一方面要保護環境使生物群落免遭干擾,另一方面聽起來又不很實際:沒有一定的破壞我們如何建造橋梁和公路?如何生產足夠的糧食充飢?如何築堤防洪?如果我們限制投資者所帶有一定破壞性的經濟活動,如何吸引投資開發?他們沒有經濟效益行嗎 (Johnson, 1998)? 事實上,任何一個環境問題的產生都有其顯著的經濟特徵,環境污染的出現是人類發展機械和石油等工業的一個副產品,生態破壞是人類發展能源、交通運輸等工業的副產品。如果沒有這些工業的發展也可能不會出現這些環境問題,然而,為減少環境問題而限制人類的經濟發展是消極的、無所作為的觀點,也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繁榮的障礙。所以說環境問題實質上是經濟問題,是人類建設和發展自身文明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態旅遊是最能夠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經濟活動。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被學術界和公眾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中,並沒有明確表明它是一種即不破壞環境又能發展經濟的模式,只是強調在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保持代際之間的公平性,防止當代人剝奪後代人利用資源的權利。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指出:經濟增長和發展必然要引起物理生態系統的變化,不能永遠保持所有生態系統不受干擾,甲地的森林被破壞了,卻可能在乙地重建, 但一定要有計劃,防止土壤侵蝕和遺傳退化等。總之,可更新資源的利用要在環境容納量的范圍內。UNCED (1992) 協議提出森林資源和林地應該進行合理的經營以滿足當代和後代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精神需求。我們在引用這一概念時必須既全面又准確,以便能夠合理地指導我們的經濟活動,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把我們的經濟搞上去。

在1992年6月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各國政府達成一項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共識。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個編制和實施《21世紀議程》的國家,這表明中國人民將和全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擔負起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責任。事實上,中國只是用佔世界7% 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22% 的人口,其資源、生態和環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同時也為全人類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更值得一提的是,從1998年7月1日起停止對天然林的採伐,全面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堅定不移地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的決心,而不是削弱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中國21世紀議程》所強調的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即從傳統的偏向數量增長的經濟模式轉向強調改善發展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切實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子孫後代發展所需要的資源。

4.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遊」是一種主題旅遊,它是指旅遊者到大自然中去,在欣賞自然景觀和了解生態現象的同時受到環境教育,同時是能夠達到可持續管理的旅遊。生態旅遊不僅用來表徵對所有觀光自然景物的游覽,而且強調被觀光的對象不受到損害,旅遊者受到環境教育和生態文明的啟迪,反映了保護自然的要求和責任。根據牛亞菲(1999)的研究, 生態旅遊概念的可分為三種:(1)根據市場和消費行為定義的生態旅遊概念。將生態旅遊作為一種旅遊方式或旅遊產品向市場推銷,向旅遊者提供優美的自然和文化環境;(2)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定義的旅遊概念。把生態旅遊看作一種旅遊發展模式,將旅遊發展與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結合起來;(3)根據行為規范定義的生態旅遊。強調旅遊者和當地居民的行為規范和環境價值觀,旅遊活動能使旅遊者和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環境保護和環境道德觀, 尊重地方文化傳統。

生態旅遊這一名詞進入我國僅僅幾年,便如雨後春筍般得到廣泛傳播,尤其是自然保護區依據擁有自然景觀的優勢,更是把生態旅遊作為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支柱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歸自然,享受美景,陶冶情操也已成為人民大眾休閑的時尚選擇,到自然保護區旅遊的人數成上升趨勢,從而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按著Di Castri (1995) 的椅子模型,生態旅遊可以滿足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四方面的協調發展。

首先,生態旅遊業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旅遊是一個人民群眾十分熟悉而又具有悠久歷史的社會活動,它能夠使人們相互了解,增長知識,發展友誼,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交流。就目前各種產業狀況看,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當地居民通過開發旅遊,就能夠從他們所經營的生態系統之外尋找生存空間,擴大經營領域,融入全社會。能夠開展生態旅遊的地區一般都分布在林區、草原或其他偏遠山區,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系統,因而保留很多原始的、獨特的、珍貴的自然景觀,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發揮這筆財富的效益,為當地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維持社會穩定和提高邊遠山區的擴大開放具有重要作用。生態旅遊是非消費性旅遊,在旅遊者得到滿足,旅遊區當地居民提供旅遊產品之後,自然景觀和環境條件並未得到破壞,實現旅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其次,生態旅遊有利於文化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以此明顯區別於其他行業。旅遊雖然也經營產品,但這是一個更富有文化內涵的產品,旅遊者通過觀光不但獲得了產品而且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獲得了有關人與自然的知識。尤其是生態旅遊在銷售給遊客風光美景的同時,遊客也獲得了一種文化和文明教育,這已遠遠超過了簡單的商業行為和買賣關系。普通的企業只能提高顧客的物質文明,優秀的企業在銷售其產品的同時也宣傳企業文化,提高顧客的精神文明,而生態旅遊讓遊客接受大自然的洗禮,在使遊客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同時,又推出一個更高層次的文明,即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屬於廣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表現為人們正確對待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維護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的理性認識、理智行為和道德情操。在世界面臨多種環境問題和倍受生態破壞困擾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生態文明,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旅遊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生態旅遊區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最大課堂;森林、草原、海洋,動物、植物和珊瑚等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最好教材。

再其次,生態旅遊可促進環境保護。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我們必須保護好環境,保護好資源,保護好生物多樣性。然而保護是一種人為活動,是人們的一種有意識的社會實踐,那麼如何才能喚起人們的保護動機,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是應該培養人們的愛心:包括對大自然的愛、對環境的愛和對生命有機體的愛。那麼這種愛心從何而來?我們知道愛父母師長,這是儒家思想的繼承;我們知道愛國愛人民,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結果,前者根深蒂固,後者有聲有色。儒家文化和社會教育對人們熱愛自然感情來說缺乏愛的基礎,必須用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就是生態旅遊。通過生態旅遊能激發人們熱愛自然和環境的意識,喚起人們的保護動機。由於生態旅遊使人們真正體驗到自然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由此激發人們的愛心,使環境保護成為一種有效的自覺自願的行動,從而達到主動保護和積極保護的目的。

MecNeely (1996) 認為,生物資源常常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在於剝奪了最接近自然保護區居民對這些資源的經營權,生態旅遊和當地居民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保護的任務。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的每種形式是獨特的,不管它對人類的價值如何,值得受到尊重。並且來自自然的利益取決於必須的生態過程和生命支持系統的維持,也取決於生命形式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必須與生態學原理相一致,物種和生態系統存在的理由可能比簡單地滿足當代消費者的經濟願望更為重要,當一個基因庫由於當代人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個人利益而趨向滅絕時,所有的子孫後代都將為其付出代價。

可持續發展必須反對二種極端傾向:一是片面追求數量增長,忽視效益和環境的做法;另一個是片面強調保護環境而忽視經濟發展的做法。在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狀況問題突出、經濟發展較快的條件下,更要注意後一傾向的發生,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解決當地群眾的貧困問題的話,那麼環境和資源也難以有效地得到保護。前文中提及的生態旅遊只是林區或自然保護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實例,是否可以開發其它類似的產業?如林區綠色食品業,飼料肥料產業和禮品手工藝品等。可持續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沒有經濟的發展也無所謂可持續。總之,發展是硬道理,解決貧困和發展經濟是我們的中心任務,保護也是為了發展,而且是為了讓子孫後代能夠更好地發展。

相關鏈接:

自然保護區如何走出困境 自然保護區危急法律救贖迫降 生物入侵考驗中國生態安全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㈨ 生態旅遊三種類型,主要是哪幾 種

(一)資源分類1、山地型指以山地環境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適於開展科考、登山、探險、攀岩、觀光、漂流、滑雪等活動。
2、森林型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也包括大面積竹林(竹海)等區域。適於開展科考、野營、度假、溫泉、療養、科普、徒步等活動。
3、草原型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也包括草甸類型。適於開展體育娛樂、民族風情活動等。
4、濕地型指以水生和陸棲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濕地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指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也包括江河出海口。適於開展科考、觀鳥、垂釣、水面活動等。
5、海洋型指以海洋、海岸生物與其生境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包括海濱、海島。適於開展海洋度假、海上運動、潛水觀光活動等。
6、沙漠戈壁型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為主而建設的生態旅遊區。適於開展觀光、探險和科考等活動。
7、人文生態型指以突出的歷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態與其生境為主建設的生態旅遊區。主要適於歷史、文化、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綜合研究,以及適當的特種旅遊項目及活動。
(二)產品分層1、大眾生態旅遊產品適應大眾化旅遊消費市場而開發形成的生態旅遊產品,主要包括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文保單位、農業旅遊示範點等生態資源中進行的游覽、觀賞、垂釣、田園採摘及生態農業等活動形式。
2、示範生態旅遊產品主要指生態資源獨特,旅遊開發管理服務水平較高,經營發展模式具有示範效應的生態旅遊產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國家公園、文保單位等生態旅遊資源單位內,進行的游覽、觀賞、科考、探險、狩獵、田園採摘及生態農業等活動形式。
3、特種生態旅遊產品生態資源具有特殊優勢,在市場上形成獨特吸引力的生態旅遊產品。主要包括觀鳥、觀察野生動物遷徙、沙漠探險、自然生態考察等。

閱讀全文

與生態資源如何轉化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