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雲旅遊需要哪些技術

雲旅遊需要哪些技術

發布時間:2022-08-07 12:20:38

Ⅰ 線上雲游需要戴VR眼鏡嗎

雲旅遊是可以帶VR眼鏡的。
雲旅遊是互聯網日益興盛、「雲計算」技術迅速發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種「線上+線下」融合,將旅遊全過程資源、服務進行整合,利用互動運營平台等智慧旅遊工具為互聯網用戶提供隨時隨地旅遊全資訊的一種旅遊數字化發展形式。
「雲旅遊」成為了一個新興的產業和選擇,隨著線上旅遊產品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區的旅遊景點開始紛紛上線雲旅遊服務,只需要一個VR眼鏡,搭配好相應的APP,就能足不出戶的在博物館、遺址、名勝古跡中任意游覽。VR眼鏡可以給用戶更強烈的沉浸感,同時也能讓你身臨其境的走入畫中的世界。

Ⅱ 個人雲旅遊需具備的通信條件

摘要 經濟方面:要有合適的計劃,多看些旅遊攻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禁忌之類的,預算一定要搞好,留出一些應急的錢,如果當地經濟比較發達的話就少帶些現金,其餘塞卡里,隨身准備些零花錢就好。 健康方面:提前調節好身體狀態,最好不要帶病出門,了解當地天氣情況,帶上合適的衣服,帶上一些消化葯(比如多酶片之類)和感冒葯,根據旅遊內容選擇比較舒適,鞋底軟或者適合登山的鞋子,鞋子可以不新不好看,但一定要合腳。找一個實用的旅行包背著,不必太大,可以省很多麻煩。 交通方面:飛機是最佳的工具,條件允許的話去看看特價機票,其次是火車,國內游一般睡一覺就到目的地了。出發之前一定要了解沿路的交通情況,規劃好路線,提前買好返程票,盡量不坐黑車(如果不得不坐,最好多叫幾個人一起坐)。 安全方面:前面跟你說的其實都有涉及,搞好計劃,把你的計劃和行程告訴親友,每天早晚沒事多發幾條微博狀態,讓親友知道你的位置。第一次出門最好參團,吃住啥的雖然比較爛,但最起碼不要你操心。看好自己的行李,輕易不要人包分離,在包里留一張紙,寫上你的聯系方式和緊急聯系人,方便應對意外情況。自己玩的話,到一個地方如果准備過夜,就先找好住的地方,然後再出門遊玩。多跟當地人打交道,從他們那裡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注意當地的民俗禁忌,有問題不要強硬對待,及時找導游或者報警,隨身可以攜帶一點小護身工具,能過安檢就行。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跟當地人動手,你斗不過他們的。證件什麼的隨身帶好,學生證是省錢利器,一般景點都認,有就帶上。電池,充電器,內存卡。 PS:一個人出門有很多的樂趣,但也有一定的危險,有點小孤獨。 PPS:打字真累.... PPPS:注意安全,祝你玩的愉快~~

Ⅲ 景區怎麼做智慧旅遊

2015年9月,國家旅遊局發布「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明確到2018年,全國所有5A級景區都將提升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將在國內實行所有4A級景區全面推廣免費WIFI、智慧導游、電子解說、在線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

在這個智慧管理平台上,還建立了一個720全景系統,覆蓋了主要公共服務設施和景點的全貌。遊客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台進入系統,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景區最美麗的風景,如智慧民宿、屋頂白雪、掛滿新年味道的紅燈籠。獨一無二的向雪夜晚更美,讓遊客身臨其境,真實感和體驗感遠遠超過傳統畫面。

據了解,2018年以來,各地景區本著「智慧第一、開放互聯」的建設理念,遵循統一規劃、統一平台、統一標准、資源共享、安全可靠、實用實用的建設原則,建設了智慧景區。綜合管理系統將傳統的景區管理轉變為智能化管理,將分散管理轉變為協同管理,將多層次管理轉變為扁平化管理,將粗放管理轉變為精細管理,實現了

建設「智慧景區」不僅是中國景區未來發展之路,也是新形勢下中國景區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相信隨著「旅遊+智能管理」的日益升溫,景區將真正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同時也會為普通人帶來更好的遊玩體驗。

Ⅳ 雲旅遊技術手段有什麼

「雲旅遊」,其本身並不是新生事物,是「互聯網+旅遊」發展背景下的產物。從中國知網上以篇名和關鍵詞「雲旅遊」進行搜索,其概念最早是魏宇(2011)提出,他提出「雲旅遊」是互聯網日益興盛、「雲計算」技術迅速發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種「線上+線下」融合,將旅遊全過程資源、服務進行整合,利用互動運營平台等智慧旅遊工具為互聯網用戶提供隨時隨地旅遊全資訊的一種旅遊數字化發展形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雲旅遊」並不單獨存在,而是服務於線下旅遊。其概念側重於旅遊前、中、後的旅遊信息和旅遊服務供給,目的主要是通過資源整合與共享,解決旅遊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通過旅遊平台大數據為旅遊產品開發和規劃進行科學決策。

疫情之下倒逼出來的「雲旅遊」,是旅遊行業在新形勢下的主動應對之策。其概念與之前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在於疫情前的「雲旅遊」是線上+線下相互融合,既包括旅遊企業的信息供給,也包含旅遊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共享,是身體與心靈的共同參與;疫情之下的「雲旅遊」難以同線下融合,只是線上的雲游,依賴於旅遊目的地政府和旅遊企業的信息供給,是一種眼與心的情感參與。

一、疫情之下的「雲旅遊」

疫情之下的「雲旅遊」呈現以下特點。

1.「雲旅遊」雲端傳播的公益性。「雲旅遊」的公益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雲旅遊」的獨特「戰疫」形式為民眾的隔離生活增添趣味。例如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19家博物館、300多家科技館於2月26日上線的「奇妙漫遊雲逛展」,讓人們宅家享受歷史文化藝術熏陶,為隔離的單調生活增添了趣味。另一方面是旅遊目的地政府和企業通過「雲旅遊」形式為疫情過後的旅遊經濟復甦做准備。其傳播的公益性本質是一種旅遊營銷,也是與旅遊消費者保持長效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構建旅遊形象、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的重要方式。

2.「雲旅遊」參與主體的多元化。首先表現為供給主體的多元化。地方政府、旅遊企業與平台、網路社交平台、購物平台、個人等都可以是「雲旅遊」的供給主體,尤其是網路社交、購物平台利用用戶流量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騰訊、新浪微博、淘寶、拼多多、美團、小紅書等等,且不同供給主體之間相互聯合。例如雲南文旅部門利用官方旅遊平台APP「游雲南」與各地文旅部門和企業聯合將900多個景區「移」至線上;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推出雲游敦煌小程序;馬蜂窩與快手短視頻聯合推出「雲游全球博物館」等等。其次表現為需求主體的多元化。之前「雲旅遊」的受眾主要是80後、90後、00後等與網路媒體共同成長的一代人,現今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雲旅遊」覆蓋范圍增加,雖仍以年輕一代為主,但其他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也逐漸參與進來,甚至實現了親子文化雲端體驗游。

3.「雲旅遊」客體的暫時局限性。「雲旅遊」客體的暫時局限性表現為,疫情之下的雲游對象以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等文化科普地,著名文化旅遊景區以及知名季節性景觀等為主。完全隔離時期的「雲旅遊」以數字化、科技化的創新手段,將雲游對象的文化、歷史典故等通過專業人員講解,為大眾開啟了眼睛與心靈的體驗,這為今後文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型打下了基礎。

Ⅳ 春節期間如何做到雲旅遊

在家實在無聊便剪輯了之前旅遊的視頻,趁著現在把去的每個地方都拿出來和家人一起欣賞,海信的視頻投屏功能真的超級方便,只要簡單的操作,電視就可以直接觀看了,再也不要全部人擠在電腦面前了。

Ⅵ 新技術(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在旅遊行業中的具體運用,請舉例。

摘要 您好!很高興您選擇使用網路問一問咨詢項目!感謝您對我們的信任!在這里我攜手廣大的問一問,工作人員以及答主。對您表示由衷的感謝!!!

Ⅶ 智慧旅遊主要應用了哪些技術,具體應用在什麼系統

  1. 雲計算

確切地說,雲計算(CloudComputing)不是指某項具體的技術或標准,而是一個概念,是一種計算模式和一種對於IT資源的應用模式,是對共享的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如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和服務)提供無所不在的、方便的、隨需的網路訪問。終端使用者不需了解雲計算的技術細節或相關專業知識,只需關注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以及如何通過網路來得到相應服務,其目的是解決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問題。「雲計算」的核心思想是計算、信息等資源的有效分配。 雲計算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用來構造應用程序的系統平台,其地位相當於個人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稱為雲計算平台(簡稱雲平台);另一方面描述了建立在這種平台之上的雲計算應用(簡稱雲應用)。雲計算平台可按需動態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部署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可以是物理的或者虛擬的。雲計算應用指一種可以擴展至通過互聯網訪問的應用程序,其使用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以及功能強勁的伺服器來運行網路應用程序與網路服務,使得任何用戶通過適當的互聯網接入設備與標準的瀏覽器就能夠訪問雲計算應用。雲計算的服務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基礎構架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智慧旅遊 的雲計算建設須同時包含雲計算平台與雲計算應用。目前智慧旅遊實踐中經常混淆了雲計算平台與雲計算應用兩個概念,如「旅遊雲」、「旅遊雲計算」、「旅遊雲計算平台」等。實際上,雲平台具有某種程度的應用無關性,因此智慧旅遊的雲計算的應用研究應側重於雲計算應用,如研究如何將大量、甚至海量的旅遊信息進行整合並存放於數據中心,如何構建可供旅遊者、旅遊組織(企業、公共管理與服務等)獲取、存儲、處理、交換、查詢、分析、利用的各種旅遊應用(信息查詢、網上預訂、支付等)。從某種程度上講,雲計算在智慧旅遊中體現的是旅遊資源與社會資源的共享與充分利用以及一種資源優化的集約性智慧。


2.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的概念於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主要是指依託射頻識別(RFID)等信息感測技術與設備,將任何物品按照約定協議與網路進行連接和通信,從而構成「物物相連的網路」,實現物品信息的職能識別和管理。隨著信息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物聯網的內涵也不斷擴展。目前,業界和學界普遍認可的物聯網是指利用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感測器、執行器等裝置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依託通信網路進行傳輸和互聯,利用計算設施和軟體系統進行信息處理和知識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信息交互和無縫鏈接,從而達到對物理世界的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 物聯網的體系構架由感知層(感測設備、識別技術)、傳輸層(無線通信技術、廣域網技術、網關技術)和應用層(雲計算、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與分析、人工智慧)組成。


智慧旅遊中的物聯網可以理解為互聯網旅遊應用的擴展以及泛在網的旅遊應用形式。如果稱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旅遊應用為「線上旅遊」,那麼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旅遊應用則可稱為同時涵蓋「線上」與「線下」的「線上線下旅遊」。物聯網技術突破了互聯網應用的「在線」局限,而這種突破是適應旅遊者的移動以及非在線特徵的。泛在網是指無所不在的網路,即基於個人和社會的需求,利用現有的和新的網路技術,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無所不在的按需進行的信息獲取、傳遞、存儲、認知、決策及使用等的綜合服務網路體系。基於物聯網的旅遊應用的「線上」、「線下」融合體現了泛在網「無所不在」的本質特徵,而這種本質也是適應旅遊者的動態與移動特徵的。


3.移動通信技術

移動通信是物與物通信模式中的一種,主要是指移動設備之間以及移動設備與固定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以實現設備的實時數據在系統之間、遠程設備之間的無線連接。因此,移動通信可理解為物聯網的一種物與物連接方式,是支撐智慧旅遊物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 移動通信技術作為物聯網的一種連接方式之所以被特別提出,是因為隨著移動終端設備和技術如智能手機和掌上電腦(PDA)的發展與普及,移動通信技術使得信息技術的旅遊應用從以個人計算機為中心向以攜帶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的「人」——旅遊者為中心發展,體現了以散客為服務對象的信息技術應用方向。個人計算機基於計算機網路技術連接,通過互聯網技術繁榮各種旅遊應用;而移動通信終端設備基於移動通信技術連接,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繁榮各種旅遊應用。移動通信技術自誕生以來迅猛發展,已經從第一代發展至第三代(3G)並正在向第四代(4G)發展。智慧旅遊中的移動通信技術為旅遊者提供豐富的高質量服務,如全程(游前、在途、游後)信息服務、無所不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的移動接入服務、多樣化的用戶終端(個性化以及語音、觸覺、視覺等多方式人機交互)以及智能服務和智能移動代理(intelligentagent)等。


智慧旅遊的移動通信技術應用將極大改善旅遊者的旅遊體驗與遊憩質量,提升旅遊目的地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使旅遊管理與服務向著更加精細以及高質量的方向推進。移動通信技術在智慧旅遊中體現的是滿足遊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服務的智慧。


4.人工智慧技術

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硬體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涉及知識表示、自動推理和搜索方法、機器學習和知識獲取、知識處理系統、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自動程序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內容。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於機器人、決策系統、控制系統以及模擬系統中。


智慧旅遊包含了以物聯網與移動通信為核心的先進計算機軟硬體以及通信技術,也包含了以雲計算為核心的計算與信息資源的合理及有效分配技術;但是,如何充分利用智慧旅遊不斷採集、存儲及處理的大量甚至海量數據信息,使其能夠在旅遊服務及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是關系智慧旅遊成敗的關鍵問題。人工智慧就是智慧旅遊用來有效處理與使用數據、信息與知識,利用計算機推理技術進行決策支持並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術。在旅遊研究領域,人工智慧更多地被用於旅遊需求預測中;而人工智慧在智慧旅遊中的作用不僅在於此,還包含遊憩質量評價、旅遊服務質量評價、旅遊突發事件預警、旅遊影響感知研究等諸多領域。如果將物聯網、雲計算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看成智慧旅遊的構架技術,那麼人工智慧就是智慧旅遊的內核技術。

Ⅷ 智慧景區的技術

(1)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信息技術正不斷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及終端設備的束縛,從計算、傳輸到處理,從感知、感測到智能,對企業、組織、機構的運營效率和業務模式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慧景區」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景區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建景區智能化管理平台,實現景區智能化管理。
(2)物聯網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二維碼識別終端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各類物品和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物聯網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通過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信息感測設備植入門票、橋梁、公路、建築、供水系統、電網等景區的各種物體中,可以實現對景區更透徹的感知;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能將景區事物信息實時准確地傳遞出去,從而實現更為廣泛的互聯互通;通過利用雲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能夠幫助對景區內各類人和物實施智能化的控制。 「智慧景區」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又需要將信息技術同科學的管理理論集成。深大智能「智慧景區」的建設是對景區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提升,培養景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危機管理可以提高景區的危機相應能力,降低危機發生的幾率和減少危機造成的損失。
其中信息化建設為重中之重,主要由以下組成:
(1) 信息基礎實施
主要指各種感測設備(射頻感測器、位置感測器、能耗感測器、速度感測器、熱敏感測器、濕敏感測器、氣敏感測器、生物感測器等),這些設備嵌入到景區的物體和各種設施中,並與互聯網連接。
(2)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景區信息資源資料庫的存儲中心、管理服務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
(3) 信息管理平台
景區信息管理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要能實現資源監測、運營管理、遊客服務、產業整合等功能。它包括:
(3.1)地理信息系統(GIS)同時將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網路遠程傳輸、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和遙感技術有機地整合到一個平台上。
(3.2)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和電子門禁系統。
(3.3)景區門戶網站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3.4)高峰期遊客分流系統
高峰期遊客分流系統可以均衡遊客分布,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環境壓力,確保遊客的游覽質量。景區可以通過預定分流、門禁分流和交通工具實現三級分流,這其中要採用RFID、全球定位、北斗導航等技術時時感知遊客的分布、交通工具的位置和各景點遊客容量,並藉助分流調度模型對遊客進行實時分流。
(3.5)其他配套系統
包括規劃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智能監控系統、LED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展示系統、網路營銷系統和微機管理系統等
(4) 綜合決策平台
為實現管理和服務深度智能化,景區需要搭建綜合決策平台。該平台建立在信息管理平台和眾多業務系統之上。能夠覆蓋數據管理、共享、分析和預測等信息處理緩解環節,為景區管理層進行重大決策提供服務。該平台還應將物聯網與互聯網充分整合起來,使景區管理高層可以在指揮中心、辦公室或通過3G智能手機全面、及時、多維度地掌握景區時時情況,並能及時發號施令,以實現景區可視化、智能化管理。

閱讀全文

與雲旅遊需要哪些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