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2020年國家對旅遊業投入多少

2020年國家對旅遊業投入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16 16:08:26

A. 中國旅遊業未來十年有哪些發展趨勢

在前景向好的大環境下,中國旅遊產業將呈現七大發展趨勢:

一、旅遊產業,資本逐鹿。
過去三十多年間,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平均7.4%,從全球經濟體排位第八到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十年,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而旅遊業將是最值得投資的產業。
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我國正在進入旅遊消費市場與旅遊投資要素市場雙向互動、良性循環的新階段,旅遊投資的空間和潛力巨大。旅遊業作為全球較大的產業之一,僅依靠存量資源優化配置是不夠的,需要依靠增量資源的有效投入。
未來十年,大型非旅資本將加速進軍旅遊業,跨行業投資態勢愈發明顯。同時,旅遊企業並購重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遊資源將深度整合。

二、「旅遊 」,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遊業的本質屬性。旅遊業的綜合性特徵,決定了只有依託多個產業,才能向旅遊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購、娛等在內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旅遊業的關聯性特徵,既為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又拓寬了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旅遊業的綜合性和關聯性特徵,也決定了旅遊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備融合發展優勢的戰略性產業。
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遊 正在與各個行業不斷融合。「十三五」期間,旅遊與國民生活及鄉村、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的「 」將成為新的發展熱點。

三、「 互聯網」,全產業鏈滲透。
國家促進旅遊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出台,正在破解旅遊生產要素優化組合配置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土地、資金、體制、機制、組織、技術、人力資源、品牌等。

同時,引導旅遊業與基礎設施建設、工業、農業、教育、醫療、金融業互相促進發展,使旅遊業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

四、產品供給,從「資源 土地」到「投資 情懷」。
大眾旅遊時代已經來到,旅遊正在成為老百姓常態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現階段的旅遊產品還存在著「不配套」的問題。
目前的旅遊產品中,傳統供給供過於求,新型供給供不應求;觀光產品供應過剩,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等產品供應不足,導致需求外溢、市場外溢、投資外溢、效益外溢,旅遊業迫切需要推進供給側改革。在傳統的資源主導和土地增值主導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懷」等「看不見的投資」開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熱門「小情懷」項目使精品鄉村游和非標准住宿走俏。
因此,未來十年,旅遊資本要注重「情懷」打造,旅遊產品供給將在新業態、新體驗、人性化配套等方面得到強化。不論項目投資的大小,都應更加重視情懷投入。

五、從小旅遊向大旅遊轉變。
在旅遊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的重點主要是建設,建景點、景區、飯店和賓館,這是一種「景點旅遊」的發展模式。然而,旅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和自駕游為主的全新階段,作為綜合性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更加廣泛,時代賦予旅遊業的責任也明顯加強,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旅遊的發展需要,國內許多地方已經開始探索。
所謂「全域旅遊」,簡單說就是把一座城市當作一個旅遊景區來規劃和建設,從單一產業向綜合產業轉變、從小旅遊向大旅遊轉變,最終實現全域資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參與的一種發展模式。從當前國際、國內旅遊產業的發展形勢來看,全域旅遊已經成為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六、全球化趨勢明顯。
中國是一個旅遊大國和消費大國,但是要想成為旅遊強國,還需要提升本國的供給能力,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旅遊行業全面貫徹「515戰略」,推進旅遊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實現「初步小康型旅遊大國」到「全面小康型旅遊大」的決定性時期。
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加快中國布局,國內旅遊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將加快,中國旅遊產業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為此,中國旅遊企業要主動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中間的一環,從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資源掌控,爭奪國際分工話語權。

七、旅遊雙創大有可為。
一項調查顯示,從全球范圍看,69%的遊客將在2016年計劃新的旅程,各個年齡層的遊客都在尋求新的旅遊體驗。未來十年,隨著旅遊經驗的豐富,越來越多的國民將對新型的旅遊方式產生興趣,比如游輪、房車、背包旅行、探險旅行等。這類新型的旅遊需求也將在未來十年內催生旅遊裝備製造業持續發展,「雙創」必將激發旅遊市場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在國民經濟發展增速的「十三五」時期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遊政策利好諸多,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方式及途徑多元,機遇頗多。但同時,非旅資本的湧入以及現有旅業資本的雄厚,亦將加劇行業競爭,新一輪優勝劣汰將繼續上演。而當百花爭鳴、群雄割據後,多足鼎立的旅遊「大時代」終將在未來十年到來。

B. 最糟糕的2020年已經過去,全球旅遊業的春天還有多遠

對我們中國來說,2020年確實非常艱難,但是已經過去了,但是對於全球旅遊業來說,現在依然是一個寒冬。2020年我國是最早能夠控制住疫情的一個國家,但是對於其他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這些國家,他們的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嚴重的其實就是美國,美國最近還大量的印鈔來對抗這個疫情,但是他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措施,做得確實不到位,所以現在最嚴重的經濟出現大問題的還是美國。美國通過大量印鈔的方式來降低自身國家的這個壓力,把經濟成本轉移到了其他的國家。

2021年下半年可能會有全球旅遊的一個苗頭,但想要完全復甦還要等到2022年,當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普及各個國家以後,才有可能推動全球旅遊業的一個發展。另外現在有很多的地方還會出現隔離措施機制,同樣有的醫療保障體系還做得不夠好,有的國家和地區因為貧窮的原因,政策遲遲難以展開落實,所以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抗擊病毒。

C. 國內旅遊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7成,這個國慶你去旅遊了嗎

隨著疫情的逐漸穩定,國內短途旅遊開始升溫,特別是五一之後的國慶小長假,迎來了疫情以來第一個小高峰,不少五一沒有出門旅遊的人,趁著國慶假期也也投入了旅遊大軍行列,我也和朋友約好去了鄰省愉快的玩了幾天,出門才發現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不約而同的背起了背包!

由於年輕人成為今年假期旅遊的主力軍,遊玩方式也有別於以往,像鄉村旅遊,網紅民宿,周邊深度游,自然生態、名城古鎮,酒店沉浸式度假,也成為今年國慶親子家庭的主流選擇,旅遊業開始恢復,主要是因為在後疫情時代,誰都不知道以後會怎樣?還是趁著大好時光先玩起來再說!

D. 2020年旅遊業損失多少錢

2020年旅遊業損失多少錢? 景點關交通停 退款潮難招架 客人蜂擁而至要求退款 業界料5個月無營收

2020年初中國旅遊業幾乎全部停滯,全球的旅遊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大量的航空航班路線被關閉,出鏡旅遊和國內旅遊都全部取消了,那麼在春節黃金期出現的疫情將會對旅遊業造成多大的損失呢?

2020年旅遊業損失多少錢?

具體數據不清楚,初步估算大約是 3萬億元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估計數據,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景點關交通停 退款潮難招架

鼠年農歷新年前一天,新冠肺炎給旅遊業帶來了最猛烈的一記重擊:因恐疫情擴散加劇,文旅部叫停全國旅行社團隊游及「機票+酒店」產品。至今旅遊業停擺狀態持續將近一月,旅行社不僅顆粒無收,更面臨一波波的退款大潮,部分小旅企面臨倒閉風險。

有機構認為,最悲觀估計今年旅遊業損失或近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去年收入的一半左右,且至五一黃金周旅遊人次及收入或亦不能回正,預計下半年才可逐步復業。

「原本2月頭要發的工資,至今沒動靜。另外沒有團隊帶,一天400至500元的團費也賺不到,我2月份以來真的是顆粒無收。」上海一家國營旅行社的資深導游譚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訴苦,稱春節本來是旅遊旺季,往年短短一周內的營業額幾乎佔到全年的20%至30%左右,但現在來了個急剎車,被宣布「無期限失業」。

譚先生的現狀,僅是旅遊業的一個縮影。交通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全國出遊人數總計1.5億人次,相較2019年春節的4.2億人次大幅下降63%。

如果估算全年損失,景域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表示,旅遊經濟損失賬分兩筆,一筆是已經發生的,另一筆則是接下來將要發生的,春節期間的旅遊收入損失已經高達5,000萬元。如4月份可全面控制疫情,旅遊市場則可能要到7月份才能恢復。驢媽媽認為損失額度約在1.8萬億元左右,按照2019年中國旅遊業的總收入6.5萬億元推算,今年這筆賬會縮水28%。

不過,亦有機構預測國內旅遊業全年收入損失達3萬億元,那便會損失46%,基本上是去年旅遊收入的腰斬。

客人蜂擁而至要求退款

「如果僅僅是沒業務,那還算好,但退款單子一個接一個,這就有些無法支撐了。」經營私營旅行社的老吳愁眉苦臉,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自己開辦的旅行社主營承接企業客戶的團隊游,春節前一個月很多團都報滿了,按照流程,機票、地接交通、酒店住宿等,早就提前打款,突然遇到團隊游喊停,接下來就是客人蜂擁而至要求退款。

小型旅企的退款尚且是「蜂擁而至」,類似攜程那樣的旅遊巨頭,已經用「巨浪時刻」來形容退款潮了。攜程方面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自國家要求暫停全部團隊游後,呼叫中心的退票電話日均達15,000通,攜程從1月26日起對2月29日前全球團隊游、半自助、定製游訂單免費退訂,截至1月30日,短短幾天內的退改訂單已經完成了數百萬的體量。

老吳稱,「春節旅遊團的錢款早就支付出去了,酒店、航司等不可能全部退還,如果客人要求無損全退,那損失全由旅行社扛,這筆費用足以壓垮一家中小型企業。」攜程方面表示,春節期間的退改單,具體損失暫無確切數字可以提供,但根據退訂數據和預估,已將相關保障金額額度從1億元提升至2億元。驢媽媽亦稱,截至2月5日的營收損失要用億元級別計算,包括退款給遊客資金和預付給資源方、供應商款項等。

業界料5個月無營收

目前國內跟團游何時可以恢復仍未有時間表,記者詢問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不少估計要到5月底才能再次開放,亦有稱6月底方完全復原,如此算來,便要有5個月的停擺時間。洪清華亦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要有最強的危機意識,「要做好3至5個月沒有營收,多則10個月甚至全年很低營收的准備。」

另據新時代證券研究所一份研報稱,參照SARS對旅遊業的影響,預計今年五一黃金周的旅遊人次及收入增速或將較大程度下降,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有可能直至黃金周可能逐步復業。

E. 西安旅遊上半年營收2.36億!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有多大

西安旅遊上半年的營收為2.3億,與其他年份相比確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但與其他城市相比,西安的成績就是很不錯的。因為疫情對於旅遊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旦失去了遊客,景區的收入就會驟降。有一些景區會讓導游進行直播,但收入還是微乎其微的,只是讓景區的知名度大一點,讓網友可以在疫情結束之後來到景區遊玩。

有一些網友猜測,在情況真正變好之後,旅遊可能會火熱起來,人們也會進行報復性的消費,這樣的猜測是有一定道理的。

F. 全球旅遊業去年收入損失1.3萬億,這對旅遊業來說打擊有多大

由於疫情的影響,無論是跨境旅遊還是本地旅遊,都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近日,一份聯合國調查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時間里,由於受到疫情的沖擊,全球旅遊行業遭到了1.3萬億美元的損失,這將會是旅遊業有史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年。而且聯合國的調查組織還表示,這一次疫情導致的旅遊業損失遠遠超過08年金融危機,實際的損失金額將會是金融危機的11倍以上。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預計將會有1億個旅遊相關的工作崗位消失,尤其是跨境旅遊方面,損失最為嚴重。

G. 關於旅遊同業的認識及發展前景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簡要回顧sO100
(一)從「事業型」到「產業型」的轉變
我國旅遊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改革開放前,旅遊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不完全屬於產業范疇。1978年轉換機制,發展產業型旅遊業。1984年中央提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齊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齊上的旅遊建設方針,揭開了全方位發展旅遊產業的序幕。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確立其國民經濟地位。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後,中共中央提出的《關於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旅遊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後,國家計委把旅遊項目列入國債項目,鐵路部門及時開行了數百列旅遊專列。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為旅遊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從發展階段來看,1980年以前,旅遊產業總體規模較小;「六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提高,國內旅遊開始起步;「七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繼續發展,國內旅遊有較大發展;「八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發展,國內旅遊迅猛崛起,這一時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九五」計劃時期,產業基礎夯實,穩步發展;2001年受世界旅遊業整體負增長的形勢影響下,中國的旅遊業是在困難中繼續前進,但增長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國旅遊業是整體回升,四項旅遊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10%(見表1)。
表1我國不同時期主要旅遊經濟指標增長情況(1991~2002年)
註:①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50年》,人數和收入數據為時期加總數;
②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2001年統計公報》;
③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2002年統計公報》。
總之,我國旅遊業借改革開放之力,2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
(二)從旅遊小國到旅遊大國
中國是世界上旅遊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接待人數(180萬人)僅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遊者達到9791萬人次,躍居世界第五大旅遊吸引國、亞洲首位旅遊大國。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創匯(2.6億美元)僅佔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億美元,佔全球的4.4%,成為世界第五大旅遊創匯國。2002年,中國公民出國(境)人數達1660.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84%,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新興客源輸出大國。2002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8.78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國內旅遊市常
中國的旅遊產業規模也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旅遊涉外飯店11000家,其中,已評定星級飯店8018家;各類旅行社超過100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00多家;中國旅遊業固定資產值達7000億元,共有各類旅遊企事業26萬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598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約為2980萬人;共有開辦旅遊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萬人。
(三)旅遊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隨著中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其綜合性、關聯性很強的特點表現得越來越充分,在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國內需求,增強經濟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2年,我國旅遊業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5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高出國民經濟總體增長速度3個多百分點,旅遊業總收入相當於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4%,佔到第三產業的16%強,旅遊外匯收入已佔國家服務貿易創匯額的半數以上。
旅遊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中國第三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國已有24個盛直轄市、自治區將旅遊業定位為支柱產業,其餘省區(市)則分別將旅遊業定位為重要產業或優勢產業。
二、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分析
(一)發展機遇
首先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遊業再上新台階。21世紀前10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仍將保持7%以上,綜合國力將進一步提高。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開放的發展,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推動旅遊業發展。
其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十幾億人民將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邁進,旅遊需求必然會隨之不斷增長,旅遊消費成為小康的標志和特徵之一。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這種小康水平下,已經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和發展最快的出國旅遊客源市常
第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使西部不少世界級的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形成我國旅遊業新的增長極。
第四,加入WTO以後,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都將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同時也將促進國際商務旅遊的增長。
第五,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國。美國「9.11」事件和美伊戰爭爆發導致全世界旅遊下滑,但因為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反而強化了中國作為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申奧成功、上海成功申辦世博會、杭州成功申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大會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遊組織大會將首次在北京召開,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對推動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前景分析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供需雙向互動作用下,中國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閑暇時間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將推動國內旅遊需求以較高的速度增長。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國,有著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最大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常2002年,相當於13個中國人裡面就有8人進行了一次旅遊。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施每周40小時工作雙休制,1999年開始實施「五一」、「十一」、春節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國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總量是114天,居民閑暇時間越來越充足。同時,消費結構正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消費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方向發展,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購車、通訊等消費將逐漸得到滿足,而作為精神和物質結合的旅遊需求,則會反復產生。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將呈現大眾化、普遍化的態勢,成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按每人每年出遊兩次計算,屆時的國內旅遊人數可高達30億人次左右。
2.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眾多,漫長的歷史和遼闊的國土形成了無比豐厚的旅遊資源。據研究表明,我國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類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數目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目前,全國已擁有15000多處旅遊景區(點),涵蓋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8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1處,國家地質公園44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97個,國家森林公園439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99個,國家4A級旅遊區(點)360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37個,還有1269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類博物館2000餘座。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矗
3.從旅遊大國到世界旅遊強國
按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遊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遊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遊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包括世界旅遊組織(WTO)在內的權威性組織均認定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遊首位旅遊目的地國(見表2)。世界旅遊理事會則預測,到2020年,中國旅遊業總產出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4%,旅遊消費將占總消費的6.79%,旅遊投資將占投資總額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表22020年世界十大旅遊目的地預測
資料來源: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TO)《2020年世界旅遊發展預測報告》整理,1997。三、進一步發揮旅遊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帶動作用
(一)實施旅遊經濟發展戰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到2020年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國土資源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建設達到新的水平,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大見成效,西部大開發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這個歷史進程,將從各方面和旅遊業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保持經濟增長的三個主要方面,旅遊業在這三個方面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從宏觀來看,旅遊投資對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持了較高的投入產出率。國際上普遍認為,旅遊業是最優秀的出口產業,就地出口風景,具有換匯成本低的優勢。國家推行了多項政策刺激內部需求,例如實施西部大開發、調高公務員薪酬、增加基礎設施開支等。在這些政策的基礎上,還應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旅遊休閑產業的成功經驗,採取措施,大力刺激旅遊休閑消費,推進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英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制定了相應的方案和政策,促進了以產品為中心的工業社會向以服務為中心的後工業社會的轉型。可以大膽的預測,在眾多政策中,實施「旅遊經濟發展戰略」能起到較好的成效。
為此,需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對旅遊業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清理過去一些限制性的消費政策和一系列歧視和限制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明確旅遊業作為我國的優勢產業地位,實施旅遊經濟發展戰略,全面建設世界旅遊強國。
(二)充分發揮國內旅遊拉動內需的作用
2001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擴大內需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2003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提出了建議,其中第一項就是「擴大和培育內需,促進經濟較快增長」。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根本之策,是擴大國內需求,進一步形成消費和投資的雙重拉動。《政府工作報告》將旅遊列為擴大消費的第二個領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旅遊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旅遊業包含行、游、注食、購、娛六大要素,旅遊消費不僅與交通、住宿、餐飲、商業、景區景點等行業直接相關,還與工業、農業以及信息、金融、保險、醫療、咨詢、環保等產業關聯,其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細分行業多達100餘個,因此其拉動經濟的作用十分明顯。相對於住房、汽車等消費水平,旅遊消費涵蓋的價格區間從幾元錢的旅遊紀念品至上萬元乃至數萬元的旅遊線路,產品的可生產性極強,可消費性也極強。2001年中國居民旅遊消費支出僅占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的5.97%,離11%的世界平均水平還有較大距離,發展國內旅遊的餘地還很大。
因此,在大力發展入境旅遊的同時,要把國內旅遊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推動國內旅遊向廣度和深度發展。要進一
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國內旅遊消費,推行帶薪休假制度。要積極指導旅遊新產品的規劃和開發,積極探索新的經營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三)積極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旅遊業是一個產業關聯度比較大的產業,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升級。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經濟現代化和綜合國力的基本指標,其發展狀況預示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演變的方向。按照「十五」計劃的要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要適當快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要由2000年33.2%提高到36%。進一步加快發展旅遊業對於保持整個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至關重要。應將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核心產業和牽動產業,破除各種思想障礙,進一步擴大產業面、拉長產業鏈、形成產業群。
加快發展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之一。要把發展旅遊業自覺地融入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在促進其它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旅遊業自身發展的增長點。要加強旅遊業與一、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其它門類的結合,大力發展工業旅遊、農業旅遊、科教旅遊、商務旅遊、會展旅遊和都市旅遊。對於一些發展旅遊條件比較好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在經濟轉型中可以把旅遊業作為接續產業來發展,這方面做的很成功的如焦作市。對於一些老的工業企業,可以通過發展工業旅遊,安置下崗員工、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宣傳企業產品與形象、擴大影響和增強員工的榮譽感等;對於一些原來依託森林砍伐、種植業和畜牧業的地區,自國家開始實施「天然林禁伐」、「退耕還林」和「退牧還草」措施後,經濟發展需要找到新的出路,發展生態旅遊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擇;農村可以通過發展農業旅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強化城鄉居民的交流、開闊農民眼界等,這對於解決三農問題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旅遊業發展也能為其他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大的新市場和空間,例如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以及信息、金融、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總之,旅遊業可以為「加強第一產業,提高第二產業」服務,也可以聯動第三產業。
因此,應盡快出台《國家旅遊產業政策》,將扶持旅遊產業的方針政策予以明確。同時,政府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對旅遊業的導向性投入,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重視旅遊資源保護,積極支持旅遊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等。
(四)充分發揮旅遊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先導作用
旅遊資源是西部突出的優勢資源,旅遊業是西部具有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西部原始純朴的自然環境,雄奇獨特的自然景觀,古老神秘的文化遺跡,風格迥異的民族風情,符合世界旅遊求新、求異、求知、求樂的需求趨勢,具有很強吸引力。西部大開發確定的五個重點方向都是與旅遊業發展緊密相關,又互為促進的。
旅遊業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啟動經濟的先導性和高度關聯的輻射帶動功能。這對於旅遊資源豐富,但經濟基礎薄弱,城鄉經濟二元結構突出的西部經濟的啟動,進而循產業鏈直接、間接地全面帶動相關行業,滾動發展,最終促進西部經濟繁榮,具有「突破口」意義。大力發展旅遊業,有利於提高西部人民的經濟收入和社會福利水平,有利於改變地方財政的「輸血經濟」的模式,也有利於增強西部與國內外發達地區的聯系與協作,招商引資。旅遊業的發展必然帶來客流、人才流、資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長,使域外流入購買力擴大。也必然會帶動餐飲業、旅館業、商業的發展,促進交通運輸和通訊設施的改善。而這些正是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部資金必須做好的前期工作。
因此,旅遊業應該成為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在條件適宜地區,實施「旅遊帶動發展戰略」。
(五)充分挖掘旅遊就業的潛力
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的旅遊就業具有增速快、容量大、潛力大等特徵。2001年,我國旅遊間接就業人數2980萬人,旅遊就業總人數達3578萬人。在20世紀最後10年,我國第三產業新增就業的7740萬人中,旅遊新增就業佔到38%,達到2940萬人。我國旅遊直接就業人數由1989年的52萬人增長到2001年的598萬人,增長了12倍。
旅遊促進就業容量大、機會多,不少旅遊就業崗位門檻低,對各種層次的勞動力都有很大需求,多數就業崗位對文化素質和年齡要求並不苛刻,特別適合於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旅遊業已成為創造城鎮就業崗位、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主渠道。
從增長潛力來看,2001年我國旅遊直接就業人數佔全部就業人數的比重僅0.8%,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其增長的潛力還很大。根據國家旅遊局和國家計委共同提出的《關於發展旅遊擴大就業的若干意見》,未來10年,我國旅遊業要繼續保持適度快於GDP的增長速度,新增就業崗位約4000萬個,年均增加旅遊直接就業約7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350萬人左右。到2010年我國旅遊直接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例約為1.7%,而屆時世界平均水平為3.3%,旅遊就業仍有很大的增長餘地。
為此,當前應充分挖掘旅遊就業潛力,以產業規模擴張為基礎,實現旅遊就業大增長;以加大旅遊產品開發為著力點,廣泛形成擴大就業的增長點;以改革創新和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實現就業人數與企業素質的雙提高。
(六)大力發揮旅遊的扶貧功能
我國許多貧困地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旅遊資源的富集度與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有很高的重合性。截止到2001年,全國592個重點貧困縣中擁有100多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僅西部的307個重點貧困縣中就有78個縣擁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34個縣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我國的財力現狀和貧困地區的現實情況決定了我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靠強力投入來改變貧困地區的面貌。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投資激活當地經濟發展的活力,就成了開發性扶貧的關鍵所在。找到一種與當地資源聯系緊密,低投入、影響面廣、受惠面大的產業,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在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並有一定市場條件的貧困地區,旅遊業無疑成為優選產業。這方面,已有不少地方取得了成功經驗。
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積極探討旅遊扶貧的新模式,在旅遊潛力大的貧困地區設置並培育一批國家級旅遊扶貧試驗(示範)區,給予必要的外部支持,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帶動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的脫貧致富。

H. 關於旅遊業的預測

未來的旅遊業總的來說是向休閑方面發展的,以前的那種追求效率的走馬觀花的形式慢慢的會步入歷史,停車拍照的這種追求結果的東西慢慢的被人們棄之腦後,隨著生活的物質化,豐富化,對於旅行社來說如果迎合人們這種心理其實是很困難的,困難並不是說從路線這里來的,困難是對於旅行社的轉型,打包旅行的模式的一個轉型。現在層出不窮的旅行模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網上旅遊這個名詞的興起,讓人們在家就可以眼觀四方,但是旅遊歸根到底還是要出去,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的。近年自駕游的興起也表明著人們對自由的旅遊的一種嚮往,不想被一些時間,規則所束縛,旅遊企業其實要想事如何把產品重新組合,如何適合人們的胃口這方面要做出調整。

隨手寫寫···大家看看就過

I. 以後什麼行業最吃香 具體點

推薦行業之一:文化傳媒業�
一個極具投資回報潛力的智力密集型產業、一塊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如今,制約它發展的政策「瓶頸」即將打開,有眼光的投資者發現,中國的傳媒產業正日益展現它巨大的利潤空間。傳媒這個市場正在放量。�
在今後幾年內,我國潛在的文化消費能力有3000億元以上,到2005年將達到5500億元左右的規模。�文化市場很大,但資本究竟應該何處著陸?投資者一頭霧水。其實,名著連鎖書店、國外工藝美術專賣店、小影視劇投資中心、珍貴文物復製品專賣店……都是不錯的主意。
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關注的只是一個基本點:中國媒體產業是最後一個暴利行業,誰先圈地,誰先發財。投資媒體首先是要了解媒體產業鏈,洞悉媒體產業的「森林」。
究竟能有幾艘「跨媒體潛艇」最終浮出水面並升級為中國的媒體航母,我們暫時不能判斷。但市場的經驗已叫人們越來越相信「野草的生命力」。�

推薦行業之二:影視業�
制播分離、影視製作、投資影院、卡通市場、動漫時代、游戲大餐……一個個誘人的市場,資本沒法不對之心動。影視業,機會猶如「暴風驟雨」,即將來臨。�

推薦行業之三:教育產業�
發達國家教育產業產值佔GDP的比例為4%~7%,遠高於房地產等行業。隨著大眾對教育需求的猛漲,教育產業已成為中國資本大市場上最後一隻「原始股」,屬於21世紀產業運營的新增長點。�
中國惟一一個供不應求的行業就是教育,教育是目前少有的賣方市場。大家對這一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寄予厚望。�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消費者對自身的教育,特別是對子女的教育的消費,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
為新興的朝陽產業,誰投資於起步階段的中國教育產業,就意味著誰擁有了21世紀第一隻,同時也是計劃經濟遺留下的最後一隻原始股。

推薦行業之四:環保�
「十五」期間,環境保護的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環保企業將超過2萬家,有近20個企業的年產值將超過10億元,並將出現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大型環保企業。
我國政府已將環保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環保產業享有21世紀的「綠色產業」、「黃金產業」的美譽。環保產業將成為我國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
政府對環保開始實質性的行動,環保產業已經一面啟動,開始從單純「叫好」成為既「叫好」也「叫座」。
環保產業的市場固然有很大潛力,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特殊的市場,一個受政策驅動的市場。環保產業還存在許多外部制約因素,巨大的現實需求未被激活。
有多大的盤子,裝多大的餅。資金投入一直是衡量一個市場能量的體溫計。環保市場的遠景取決與各方的資金投入。
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投入,已經下了一大宗訂單,這無疑將是環保市場上的一塊誘人的大蛋糕,政府訂單已下,蛋糕誰來切?�

推薦行業之五:農 業�
21世紀由綠色消費唱主角,尤其是綠色食品的消費,將催動潛力巨大的市場。返璞歸真的生態農業使人們想到粗放經營時代。農業是不是走了一圈,又回歸粗放?
是,又不是。全球性生物農業的大發展是大勢所趨,以基因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農業綠色革命即將拉開帷幕。預計2003年其市場規模將達200億美元以上。
21世紀的農業將具有多彩的魅力,其顯著特點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新型農業迅速崛起。�
推薦行業之六:零售業�
面對世界眾多零售業巨頭在我國零售業「圈地」迅速擴大的勢頭,我國的零售業應建立與之抗衡的「巨航」以尋求突破。
面對即將到來的外資湧入國內零售業的大潮,一些人不免心存憂慮:外資進入國內零售市場是來做蛋糕,還是添筷子?�我國承諾在加入WTO後3至5年的時間里逐步取消外商從事商品流通經營的各方面限制,包括地域和數量的限制。外資的強勢進入,必將引發零售業的重新洗牌,對國內企業來說,是一種壓力,更是一個機會。
面對世界眾多零售業巨頭在我國零售業「圈地」迅猛擴大的勢態,我國的零售業必須做強做大,打造能與世界零售業巨頭抗衡的零售業「航母」。餐飲業�2001年全國餐飲業營業額實現4368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2%,增長16.1%,成為國內消費需求中發展速度最快、增長幅度最高的行業。今年國內餐飲市場增幅將達到16%。

推薦行業之七:餐飲業
餐飲業在未來20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還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漲落波動周期,存在著若干個前後相連的高峰與低谷。商業機會會越來越多。�
市場無疑是巨大的,可這之中又有多少是屬於你的?要撬開消費者的嘴巴,打開消費者的荷包,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推薦行業之八:娛樂休閑業�
休閑,在一定程度上是新的工作崗位的創造者。今天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一半與休閑娛樂產業有關。美國之所以創造出歷史上最長的持續高增長,原因之一就是鼓勵員工休假。
國家旅遊局預測,2020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33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總產值的8%,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各種休閑項目——旅遊、釣魚、學畫、跳舞、登山、耕田、擊劍、騎馬、滑草中,商家只要抓住其中任何一項,施以獨到的經營方略,都有可能坐在了金礦上。�

推薦行業之九:體育新乳酪�
當體育形成一定規模時,體育與經濟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關系就變得更加緊密而不可分割。�盡管金錢無法凌駕於奧林匹克精神上,但誰也無法忽視奧林匹克運動蘊藏的巨大金礦。精神之外更多的是「金」神。�2001年全球體育用品市場規模達460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30%份額,而中國佔300億美元的份額。隨著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中國市場還會越來越大。

推薦行業之十:�醫葯產業�
醫葯市場是一個函數,市場發展規模這個因變數的數值,取決於人口統計、城鎮化水平、醫療
保險制度改革、葯品價格政策等八大自變數的變化。
� 人口老齡化的機會、農付市場的成熟,加上中葯保健品、精製中成葯的新賣點,五大機會匯合的結果是,在可預見的將來,中葯市場一片光明。
�隨著人類崇尚自然的心態日益增強,對天然中葯防病治病的價值認識愈來愈深刻,中葯不僅在國內受到歡迎,還將會更多地被推向國外市場。�

推薦行業之十一:軟體市場�
信息技術產業近年來扮演了經濟的「驅動機」角色,而IT產業中的軟體產業更是焦點中的焦點。隨著投融資資本市場運行機制的成熟和政策性資本扶持的有利「擺渡」,軟體產業更是遭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企業管理軟體是中國軟體市場的一個閃光點,這是由中國企業信息化需求這個大環境引起的。軟體在我國的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可觀,在未來必將成為一個成長性好、利潤率高的新興行業,相應企業也將成為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明星。�

推薦行業之十二:信息服務�
「咨詢公司」與「調查公司」在中國還是完全陌生的名詞,如今,信息咨詢業以其特有的戰略意義越來越為各個領域尤其是企業界所矚目,成為現代社會最具活力的前衛產業之一。我國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資源匱乏,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狀況客觀上為管理咨詢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發展前景及市場潛力。

lhb1573

J. 2020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旅遊業寒冬 疫情對旅遊的影響 航空業受影響嚴重

隨著世界經濟和人們生活的逐漸好轉,旅遊成為了許多人生命中休閑放鬆的一個重要方式,更是衍生出了不少的產業鏈,許多的國家更是依靠旅遊進行發展。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全球旅遊業迎來寒冬,對此不少人在詢問究竟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的恢復旅遊。

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旗下公司TourismEconomics在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 只要疫情能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旅遊業將在今年7月逐步復甦。2021年至2022年可以完全恢復。

不僅如此,由於人們被迫限制在家裡,未來旅遊業可能還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從旅遊網站Campsites.co.uk發布的數據來看,其網站在2月份的同比搜索量增長了18%,而3月剛開始的這一周增長就已接近30%。

旅遊業寒冬

隨著各國疫情不斷加重,限制出入境的國家越來越多,旅遊業成為最受影響的行業。

特別是一些原本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其經濟狀況更加堪憂。例如寮國、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其旅遊業佔全部經濟產出的12%以上。但如今,曼谷的旅遊景點、食品市場和寺廟已空無一人。越南政府甚至在不久前發出警告稱,截至4月份,疫情將對該國旅遊業造成59億美元至77億美元的損失。

據全球商務旅行協會(Global Business TravelAssociation)估計,如果各國繼續限制旅遊出行,那麼全球遊客和公司在旅行上的支出可能會減少37%以上,使旅遊業每月損失466億美元,一年將近損失5600億美元。

疫情對旅遊的影響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利卡什維利(ZurabPololikashvili)指出,旅遊人數減少將給整個旅遊業造成經濟損失,並指出:「中小企業約占旅遊業的80%,尤其是百萬包括弱勢社區在內的世界各地的生計,都依賴旅遊業。」

但是,世旅組織還指出,該部門過去表現出自身的「高度彈性」,能夠「強勢反彈」,因此將在未來經濟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

它還呼籲為針對旅遊業的恢復措施提供財政和政治支持,並在更廣泛的恢復計劃和受影響經濟體的行動中包括對該部門的支持。

航空業受影響嚴重

兩周前,紐約證交所的航空指數暴跌了30%,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的兩倍多,航空業也成為了疫情重災區。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3月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自2010年以來,今年1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月度增幅是最低的,與2019年1月相比,航班需求僅增長了2.4%。

此外,新冠肺炎將導致今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下降,這是自上一次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總體收縮。IATA的預測,2020年全球需求將收縮4.7%,這意味著航空公司收入將下降293億美元。

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因此倒閉,例如英國廉價航空公司弗萊比(Flybe)就於當地時間3月5日宣布破產,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並停飛所有航班。

閱讀全文

與2020年國家對旅遊業投入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