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疫後旅遊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疫後旅遊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發布時間:2022-08-26 17:58:37

❶ 本次疫情對旅遊業有哪些影響疫情對旅遊業產生了哪些影響

這種流行病對旅遊業有什麼影響?元貝計劃在春節假期和親戚朋友一起旅遊,但是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出行速度。那麼這種流行病對旅遊業有什麼影響呢?

以上是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以及疫情對旅遊業影響的精彩內容。點擊了解更多:旅遊朋友圈的美麗句子

❷ 旅遊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是什麼呢

旅遊景區損失超50%

新冠疫情對旅遊景區的經營提出巨大挑戰。根據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初步統計,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景區收入損失額度達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在降價營銷、入境游大幅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全國景區企業的收入損失程度會達到2019年同期收入水平的40%-50%以上。景區行業整體收入損失程度將會顯著高於旅遊行業整體平均水平。

綜上所述,後疫情時代,旅遊行業內企業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智慧旅遊。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疫情帶來的十大機遇

疫情帶來的十大機遇如下:

1、洗護業

直播電商進入了「萬物直播」時代,農村的紅人有很多,通過開直播也有成為網紅的可能。

10、有機蔬菜

在疫情的刺激下,大眾更加註重養生,對於食品的品質也是越來越注重,有機蔬菜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葯等,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需使用有機肥料,主要用於基肥。

❹ 如何看待2020年疫情對於旅遊造成的影響

2020年的新冠疫情限制了很多人出行的腳步,對蓬勃發展的旅遊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在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上,有三個方面需要關注。

1、當前疊加影響下的嚴峻形勢

當前,我們面臨的大環境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調結構、穩增長、提質增效任務艱巨。

疫情發生以來,旅遊業損失巨大,但如果疫情控製得好,後續損失是可以彌補的。從行業類型上看,疫情對旅行社和住宿領域沖擊會更大,景區存在冗餘存量拓展的可能性,後續經營更容易補回來。

從企業規模上看,疫情對中小企業沖擊會更大。但大企業若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技術能力和人員的現代化適應能力,優勢也可能轉為劣勢。

2、艱難蛻變下的生存考驗

業務停滯對中小企業可能是一個生死存亡的考驗。旅遊行業中,大多數企業是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弱,但與穩定就業、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激活消費等國家戰略密切相關。正是因為中小企業對當前政府宏觀目標實現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輪出台的抗疫應對政策對中小企業給予了高度關注。

3、處境各異下的艱難恢復

這次疫情防控對旅遊的影響涉及范圍更廣。原來應對突發事件的一些方法,在這次應對過程中可能無法起到作用,但是原來線上沒有辦法做的,現在可以做了。

此前,線上基本不會給企業帶來現金流,大多隻是起到營銷作用,現在有了更多線上措施,要考慮讓線上轉化為未來經營發展中能夠帶來現金收入的新入口、渠道或產品。

入境游市場恢復周期會更長,但其在整個中國對外人文交流過程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推動入境游發展的手段更加多元,這對恢復更有利。國內旅遊市場會較早啟動。在此過程中,疫情比較輕的地區和周邊市場、高頻市場會率先啟動。



商務需求有剛性,住宿業會先於景區行業復甦,但景區行業有較強的冗餘補損能力。

一方面,疫情對OTA會產生一系列影響,正面影響包括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在線滲透率、市場美譽度、資源控制能力、潛在市場規模等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疫情也會對OTA提出新的要求,其疫後恢復能力面臨進一步考驗,大數據能力、組織凝聚力等都需要進一步提升。

對產品來說,自然研學、戶外生存研學、個性化定製產品、深度游產品、小團產品會面臨新機遇。

自駕游是一個新方向,需要思考怎樣圍繞自駕做好線路策劃和沿途服務及時推送。

總之,要充分重視疫後恢復的艱難性。當前的政策重點在於保住供給側的生產服務能力,疫情後生產服務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以及當前「節流」「補流」基礎上的「開源」,還需要依賴於需求側的動能和激發。

❺ 2022年旅遊業 仍將在挑戰中探索新機遇

本報記者 李曉紅

2021年,疫情反復讓 旅遊 出行充滿了不確定性,卻也沒有阻斷人們的出遊願望。盡管疫情下的 旅遊 業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也在疫情喘息的間隙「折騰」出了新的生機。2022年的 旅遊 業仍將在挑戰和生機中不斷前行。

疫情之下2021年 旅遊 業呈現出新變化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消費者的 旅遊 方式逐漸發生了變化。2021年12月27日,攜程發布的《2021用戶旅行新趨勢洞察》指出,2021年,用戶旅行呈現出遊半徑更周邊、旅行腳步更戶外、更深入鄉村、 旅遊 方式更私密、「種草」引領先囤後玩等趨勢。

12月22日,飛豬發布了2021年度十大旅行關鍵詞:周邊游、紅色 旅遊 、機票盲盒、大西北、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園、電競酒店、囤 旅遊 、退改、冰雪 旅遊 、「中」。十大關鍵詞基於飛豬App上的用戶搜索熱詞及消費趨勢總結得出,折射出了過去一年裡從業者和期待旅行的人們所經歷的失望和歡喜。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旅遊 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的 旅遊 行業經歷了全球大變局時代中十分艱難和不平凡的一年, 旅遊 人也經歷了坐過山車似的體驗,但也經受住了市場的大考並交出了沉甸甸的答卷。一是 旅遊 市場在劇烈波動中逐步恢復。二是 旅遊 行業在不確定性中持經達變,體現出高度韌性。三是政府出台各種解困紓困政策,與 旅遊 平台頭部企業等在困局中施展共情,承擔責任擔當。

「當疫情導致市場停擺、企業現金流大幅萎縮時,眾多 旅遊 企業沒有躺平,而是選擇直面挑戰,通過直播帶貨等新渠道、面向本地新市場提供產品,民宿 旅遊 、生態 旅遊 、休閑度假等發展促進 旅遊 消費多元化,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大大拓展了市場開拓能力,延展了 旅遊 產業范圍,推動 旅遊 產業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發展型轉變。」谷慧敏表示。

2022年 旅遊 業復甦和可持續發展仍面臨新挑戰

「2022年,我們既要對疫情繼續保持足夠的警惕,同時也要對未來繼續抱持積極的心態, 旅遊 業要繼續在『危機』中 探索 新的機遇,不要『浪費』了一次重新認識自己、觀察行業的機會。」程超功表示。

谷慧敏認為,2022年 旅遊 業發展格局將呈現出觸底反彈的特徵。整體上看,隨著全球疫情防控政策的變化,國際 旅遊 逐步啟動,世界經濟整體復甦帶來 旅遊 需求的反彈增長。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也給 旅遊 產業復甦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挑戰。面對變局的加速演進, 旅遊 產業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和不確定,需要國家、 旅遊 主管部門、 旅遊 企業和 旅遊 人進一步認識到 旅遊 在 社會 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中的重要意義,從財政、稅收、金融、市場促進等政策上進一步給予鼓勵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針對國際市場的不同表現所帶來的市場機會,應擴大 旅遊 對外投資步伐,實現 旅遊 產業的國際布局。此外,通過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平台建設等數字化賦能,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產業內外聯動、消費供給聯動的全時空、全要素數字化 旅遊 產業格局,提升 旅遊 產業效率和效益。

對於 旅遊 企業下一步如何發展,谷慧敏認為,要進一步通過全生命周期和全場景消費來開展產品創新,通過穩定高端市場、擴大中端市場、激發農村 旅遊 市場等來進行市場創新,形成更有韌性的市場格局。

❻ 疫情反復,旅遊業如何危中求機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個行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尤其是旅遊業,受到的沖擊更大。因為清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居民紛紛放棄出行計劃,很多旅遊景點以及大型娛樂場所紛紛關閉。文化與旅遊行業也紛紛實行必要的防控措施。很多人想知道疫情反復旅遊業如何在危機當中求生呢?下面就由小編來為您具體闡述。

除此之外,還可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建設,將安全設施用用到旅遊業的各方各面當中,比如對一些廁所或者公共用品,進行消毒處理,要求群眾進入旅遊區時必須戴口罩,不得隨意摘取,其次,限制旅遊每日人數,以防病毒的傳播與感染。

總而言之,萬變不離其宗,旅遊行業應該認識到,變化是每個旅遊行業都必須要應對的主題。旅遊行業應該在挑戰當中,謀取生存,突破固有的方式,謀求創新。我認為這次新冠疫情的出現,給旅遊行業可以帶來一個重大的警醒。事實證明,只有調整產品結構,創新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的企業永恆發展。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理解,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❼ 目前我國旅遊業面臨著哪些發展機遇和挑戰

機遇: 1、更加開放的國家政策; 2、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不斷提升; 3、各級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 4、國民素質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更注重休閑旅遊; 5、環境保護深入人心。 挑戰: 1、國家間的產業競爭; 2、我國旅遊業規則有待完善; 3、專業

❽ 疫情之下出境旅遊業的發展以及出境領隊的發展思考有哪些

1、出境旅遊的發展基礎依然強固。

近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出境旅遊市場的擴容。2010-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狀態,經濟平穩。盡管2020年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國國民經濟依然保持了強勁的韌性和堅定的增長態勢。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增速成功由負轉正,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向好態勢。這些表明出境旅遊發展的經濟支撐依然強固。

可以看到,各省(區、市)客源地潛在出遊力保持收斂態勢,典型城市的出境旅遊市場保持穩定,包括交通、簽證、支付、語言環境等在內的出境旅遊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都有利於出境旅遊的長期向好。目的地的競爭,通過中國出境遊客的滿意度的體現出來。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現了更激烈的滿意度競爭,這種競爭會在疫後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2、保存元氣、保育未來。

疫情下,中國出境旅遊企業反應迅速,在保障遊客生命和健康安全,維護遊客權益的同時積極自救,謀劃和准備未來。疫情爆發初期,第一時間啟動安全保障機制,暫停業務經營,全力抗疫。推出免費退改,升級重大災害保險等措施,全力保障旅客的安全。

分布在世界各地,帶團出境的領隊、導游盡己所能在境外采購防疫物資,並採取自行托運或通過航空公司等方式,將境外生產、符合醫用標準的疫情防護用品帶回境內,緩解了當時防疫物資不足的問題。

同時,出境市場主體盡力縮減成本費用支出,努力爭取活下來。在復工復產階段,積極修煉內功,培訓員工,對各類業務的服務標准進行優化和升級。不僅力求維護好與目的地和資源方關系,通過直播、線上業務探討、產品預售等形式保持競爭力。同時積極布局新興業務市場,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一些市場主體嘗試轉戰國內旅遊市場,聚焦有潛力的業務模塊。

大型旅遊集團、以出境旅行社和OTA為代表的旅行服務業、出境旅遊產業生態圈的投資商、資源商、供應商、分銷商、代理商和合作夥伴,積極轉型,探索疫後旅遊業的新常態,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自救措施和互助行動。

這些行動既包括資本和市場層面的舉措,也包括廣受行業和社會關注的直播帶貨。可以看到,有的出境旅行社「在線」發力,瞄準網紅經濟新風口,推出線上商城,直播帶貨。有的借力海南自貿港,布局旅遊合作項目。有的積極研究遊客心智模式的變化,積極開發產品,強化培訓員工,希望推出更有競爭力的出境旅遊產品。

3、不懼風雨,目的地滿意度水平保持穩定。

近年來出境旅遊目的地滿意度保持著持續改善態勢。即便在2020年疫情沖擊下,有抱怨情緒的出境遊客比例依然呈下降態勢。其中有出境遊客的寬容和理解,也有出境目的地提升競爭力的努力和付出。

4、對未來的判斷和展望:未來依然好,行動正此時。

從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出更加明顯的不均衡性。有些得到了有效控制,有些依然在持續蔓延,還有的情況是已經緩解的疫情又突然加重。大部分目的地總體上依然持謹慎態度。即使開放,當前穿越邊境的行政手續將比原來更復雜,安全檢查也更嚴格。

未來我國出境旅遊的恢復和發展,取決於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有疫情的防控形勢、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經濟的景氣程度,也有人們心智模式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進步。其中有根本性因素和長期因素,也有影響因素和短期因素,各種因素交織,共同發揮影響。



5、相向而行的意願和更積極的行動

出境遊客的消費行為特徵和對目的地滿意度的看法依然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目的地的競爭力強弱。無論境外目的地,還是市場主體,或者是其他相關方,都存在著有所作為的空間。

更需要各方拉手不放手。在相關領域保持密切溝通,分享經驗,及時回應彼此關切。從客源地、目的地到市場主體,都應該更多聚焦共同關注,聚力市場復甦發展,相向而行。

包括積極謹慎地探討小范圍易調控的跨境安全旅遊可能性。探討研究開放條件,這些條件可以為有成熟的聯防聯控機制、相互間病例「零輸出」記錄、互為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有充足的接待能力等。

在市場推廣和產品開發方面持續創新。中國國內旅遊市場正在加速復甦,也表現出偏愛安全、健康產品的特徵。國內旅遊市場的消費偏好有可能傳遞到未來的出境旅遊市場。

安全、健康和品質將會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在此期間成長演進和已經形成較強競爭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國內目的地和高端旅遊產品,在相當程度上會產生替代效應,影響一些出境目的地和類似出境旅遊產品的吸引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中國出境市場會對目的地和旅遊產品更挑剔,更加偏好高品質的產品供給。這就需要市場主體根據我國和世界防控疫情的形勢以及遊客心智模式的變化,合理規劃疫中、疫後等不同階段的推廣重點和對應的產品供給策略。重點推廣安全性高、滿意度高和有吸引力高的境外目的地,以及系列特色出境旅遊產品。

將出境旅遊的安全和健康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時,盡可能地保障出境旅遊的便利性。適當的技術引入是保障出境旅遊正常開展的重要方面。

❾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被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高達5.97萬億元,旅遊人數累計達55.4億人;且新世紀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里,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速均高於GDP增速;貢獻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旅遊業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易受突發事件影響

旅遊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這是由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干擾,例如經濟危機、金融動盪等經濟因素,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區沖突、戰爭、動亂、恐怖活動等政治因素都會導致旅遊需求下降,給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在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國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客源狀況會呈現出有規律的消長變化, 因而旅遊業在每年都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於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手段,而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故而在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的現狀下,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旅遊業在疫情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後續將會如何演變。

新冠疫情:將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短期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原本應該擁有一個無比熱鬧的春節旅遊黃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還將創造約為5550億元的消費規模。

由於疫情的突然來襲,上述預測值瞬間失去了價值,從交通和出行人數兩方面數據可以得到充分佐證:

(1)交通數據: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億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發送旅客12.1億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萬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黃金周出行人數:從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節「黃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僅有1.52億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國出行人數多達4.21億人次,驟減態勢比「腰斬」更甚。

行業低迷之勢或將在短期內持續

1、供給端:行業整體受到波及

當前,幾乎全部旅行社的員工都處於停工狀態,收入和現金流面臨挑戰;

多數景區關閉,或者採取關閉部分停車場、下調限流人數等措施來應對疫情,創收有限;很多酒店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海外疫情同樣在蔓延,國際航班紛紛取消或者停飛,出入境旅遊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國人出遊意願銳減

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從歷史上看: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將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可見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之久,至於人們的出遊意願何時恢復,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等等。

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相比於非典時期,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時期更為嚴格。各省市均實施不同程度上的區域封鎖、交通管制、景區暫停開放等,大部分民眾主動或被動的隔離在家不出門,對旅遊業造成的沖擊較為嚴重。

不過,長期的隔離與居家辦公讓不少人被過久地「壓抑」,故而我們預計在疫情徹底結束後,隨著出遊信心的恢復,人們將以更加強烈的意願去策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行業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時期的經驗,五一黃金周的旅遊市場很難出現明顯改觀,我們預計景區受到的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普遍都會採取措施以彌補前期的損失,企業員工很難通過休年假等方式來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的旅遊業才會有所起色,景區和酒店的生意也會有所好轉;

❿ 疫情帶來的機遇和影響有哪些

機遇:

一是遠程教育、智慧醫療等需求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二是為生鮮零售等新業態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空間,尤其是對電子商務、健康服務等需求會更高。

三是催生雲辦公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體溫預警系統等新市場。

影響:

一、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行業受到沖擊並造成損失。中國經濟規模龐大、製造業的生產能力大,通過貿易收支可對世界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疫情的爆發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各行業產生沖擊。

二、大數據應用行業。此次疫情爆發後,我國採取了迅速、有力、科學的應對舉措,許多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在大數據應用方面。

三、網路購物行業。疫情形勢固然嚴峻,但其實疫情並沒有堵死所有的銷售渠道。相反的,由於大量的居民選擇閉門不出。上網成了大多數人主要的娛樂項目,這反倒會刺激網上購物平台的增長。

四、遠程協助。由於開工被推遲,遠程辦公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在疫情期間,實行的都是遠程在家辦公。企業微信、釘釘和石墨文檔等可以用用於遠程協協作的工具都受到了空前關注。

無、線上教育行業。在《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發布後,「停課不停學」成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大中小學的唯一選擇。不僅僅是各地大中小學大力推行線上教育,新東方、學而思、猿輔導等線上教育企業紛紛推出相關線上教學方案。

六、互聯網醫療行業。這次大規模的在線問診增加了消費者對於線上醫療的信任度,在用戶體驗和使用習慣等方面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醫療條件比較落後的地區。醫院開展線上業務做出了新的探索,互聯網醫療企業與醫院的合作會增加,醫葯電商也培育了大量的用戶。

閱讀全文

與疫後旅遊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