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秦王去哪裡旅遊

秦王去哪裡旅遊

發布時間:2022-08-28 11:58:05

❶ 秦直道的旅遊開發

秦直道遺跡以及沿線的古城遺址,對於研究秦漢北方地區的歷史,特別是匈奴的戰爭史、交通史、通訊史和民族關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歷史信息價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走在了前面。據當地旅遊局官員介紹,從旅遊價值去看,秦直道是壟斷性旅遊資源。「秦直道是國內外唯一的二千多年前就已載入史冊的一條大道,也是世界上最早、最直、最長、最寬的歷史大道,具有世界性、歷史性、文化性、唯一性,從旅遊資源的角度來說具有壟斷性。」
據《史記》記載:秦直道的三個特徵是:「鏨山堙谷,直道之」。如果開發成旅遊線路,更加一目瞭然,再現歷史原貌,同時秦直道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具有獨特性。秦直道具有秦漢以來中原農耕歷史文化的線條,也有匈奴游牧歷史文化的線條,其旅遊潛力是巨大的。秦直道遺址具有的文化信息含量、層次和獨特性決定了其作為文化產業品牌的價值,就這一點而言,秦直道是無可替代的。秦直道文化既是一種文化形式,也是一種資源。
有研究者說,文化只有根植於市場才能不斷發揚光大,煥發其蓬勃活力。秦直道的保護規劃和未來發展空間到底如何呢?為此,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常務副院長戴儉博士認為,秦直道文化價值的開發利用必須遠離直道原址。古代文明的發生、成長、積淀以及作為重大歷史時刻及事件的見證等因素,促成了文化的影響力。既要保證遺址的保護,又推動了文化產業的開發,使兩者成為並行不悖、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讓保護與開發最終達到合理的結合。 秦直道的起點——甘泉宮 秦漢的雲陽縣有甘泉山,以泉水甘美得名。秦建林光宮、漢建甘泉宮於此,作為秦漢君王的避暑勝地。每年夏、秋季節,秦漢君王常去甘泉宮避暑,並處理軍、政事務,使甘泉宮成為京都咸陽(秦)、長安(漢)以外的另一個政治、軍事中心。所以,自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設置上郡後,由甘泉宮沿子午嶺北去,就有了一條京都與郡縣相聯系的通道。
秦漢直道之所以經行於子午嶺上,與其山形構造和土質有密切關系。子午嶺的主脈及其眾多支脈,像手掌、手指一樣呈南北方向縱峙於陝北高原,且具有主脈、支脈連綿不斷,大體互相平行,山嶺平坦,系風化石構造等特點,為選線築路准備了良好條件。
古代的甘泉山今稱好花屹峪,在好花屹□(□=山+荅)南側約7公里處,有梁(涼)武帝村,秦漢磚瓦遍地,發現有宮城遺址;遺址內有兩個高大的土台,東土台殘高16米,底圍225米,稱「望母台」;西土台殘高15米,底圍200米,稱「承水台」。「望母台」東北有一稍低的土台,稱「亮馬台」。《三輔黃圖》《漢書》都有築通天台於甘泉的記載,承水台可能就是通天台或通靈台遺跡。望母台下有1米多高的石鼓,石鼓旁有一尊風格古樸的既像「卧豬」又像「卧牛」的缺了頭的漢代石雕。據認為這些高大的土台是軍隊出征前誓師祭祀之所在。
秦直道出甘泉宮北門,經英烈山東側一面慢坡抵好花屹□(□=山+荅),登梁南望,直道遺跡走勢清晰可見。由於甘泉山比甘泉宮城高出約500米,甘泉山的雨水常年匯入秦直道路基南流,致使這段直道路基被沖為深溝,深溝殘寬20米左右。
直道由英烈山向北,穿過馬槽梁,先向好花屹□(□=山+荅)西側行數十米,又轉東北方向繞一個大彎,至好花屹□(□=山+荅)背後的鬼門口。即直道是由甘泉山西側盤折而上。鬼門口原為一個小山頭,直道穿槽而過。鬼門口北為艾蒿灣,是一段山脊,殘寬30餘米。由艾蒿灣北行不遠,即下一面很長的慢坡,稱「乏牛坡」,又北,經蠍子掌至旬邑縣七里川,下到坡底。
旬邑縣境內的直道經地 蠍子掌與旬邑縣(原栒邑縣)石門關南側的廟溝口相對。過七里川,沿廟溝緩坡北行,約4公里達石門關。石門關為天然崖口,東西山崖壁立,高達一二百米。西崖壁下有兩個天然的形同關閉著的拱形石門圖形,這可能與「石門」的得名有關。石門口寬200餘米,直道穿石門北去。
由石門關西側沿子午嶺主脈北行,經碾子院、卧牛石、大店等地至馬欄河(又名三水河),此段山嶺統稱「鳳子梁」(又名楓樹梁)。下風子梁過馬欄河,經楊家胡同梁至甘肅省正寧縣劉家店子林場。距劉家店子西側數里,有「兩女砦」古跡一處。據乾隆《枸邑縣志》記載,秦始皇之長子扶蘇,去上郡蒙恬屯軍處監軍時,途中兩個女兒死去,葬於此。至今墳頭高大,墳地周圍到處可見秦漢磚瓦。
劉家店子位於秦嶺正脊,北行至黑麻(馬)灣,直道遺跡寬度都在30米以上。再北至雕靈關,豁口寬三四十米。在雕靈關南側1600米至2000米的山樑上,即當地群眾稱為「四十畝台」的地方,1986年發現了一個大型秦代兵站遺址,已被命名為秦代一號兵站遺址[131]。
由雕靈關北行,至黃陵縣艾蒿店。
直道至沮源關後北去的走向 雕靈關、艾蒿店、五里墩、沮源關等地名,均位於子午嶺正脊,直道路基均寬達三四十米。康熙《鄜州志》記載,這段道路清代還在利用。乾隆《正寧縣志》記:「此路—往康莊,整修之則可通車轍。明代以其直抵銀夏,故商賈經行。今則塘汛廢弛,通衢化為榛莽。」
子午嶺至沮源關後,向東北分出一條支脈,名「蝣蜒嶺」,又稱「古道嶺」。直道由古道嶺折向東北。據富縣文化館幹部陳耀邦在地名普查時考察,古道嶺北面的槐樹庄西側約3里的上山、下山處,有一個名「白馬驛」的地方,清嘉慶年間修繕石泓寺時樹立的《石泓寺繕後序》碑文,亦記「西至白馬驛」。白馬驛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地名,很可能是漢代沮源關至直路縣(治所即今富縣直羅鎮)間的一個驛站。漢「直路縣」位於子午嶺主脈東側,說明因鄰近直道而得名的縣治所不會距直道太遠。亦即直道至沮源關後是沿東北方向的支脈而行,進入郝州西境。
由沮源關沿子午嶺西側北去,也有一條古道,即上述前一種觀點所認定的直道路線。後一種觀點認為:子午嶺西側的古道路基很窄,宋代遺跡較多,當為北宋與西夏長期斗爭中所修的軍事通道。據考察所見,子午嶺東側的直道路基一般都寬達三四十米,比子午嶺西側的古道路基寬1倍至3倍,故此筆者同意後一種觀點的判斷,直道至沮源關後是沿子午嶺東側的一些支脈北行,而不是由子午嶺西側繞一個大彎經吳旗、定邊而行。
保存完好的富縣境內直道遺跡 清康熙《鄜州志》記:「鄜州西百餘里有聖人條。」古人稱皇帝為「聖人」,少數民族稱道路為「條」。「聖人條」即為皇帝所修築、使用的道路。所以,《鄜州志》編撰者在《記事》中「疑即(蒙)恬所開者」。
自富縣槐樹庄西側的白馬驛上樑,槽形豁口(埡口)很多,古路塹如斧劈刀削,路線走勢很清楚。上樑後北行,經白家店、大麥秸、蘆毛坪、麻黃溝、後和尚原(院)、黨家渠、水磨坪、八卦寺百餘里間,「直道」路基遺存很多,寬度均為30米至50米,規模宏偉。
在富縣張家灣鄉大麥秸村,村民周德虎1958年在直道路基上取土時,挖出一個古代鐵杴,殘重8公斤,可惜當「廢鐵」賣掉了。又該村村民賀斌文,亦於直道旁挖得一塊35厘米×35厘米×5厘米的秦漢方磚,至今仍收藏在家中。另據張家灣鄉原鄉長張德財稱,該村前些年曾出土一口古代大銅鍋,似為秦漢時軍用鍋。
麻黃溝附近的山嶺上有一埡口(直道穿山樑所開鑿的槽形道路,規格均為寬50米左右),與車路樑上的幾個埡口南北相對,蔚為奇觀。
直道遺跡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張家灣鄉後和尚原(院)至望火樓一段路基。這段山嶺名為「車路梁」。從蘭宜公路175公里處的五里鋪上山,一直到望火樓,約8公里路程,路基殘寬均在30米至45米間。幾個埡口寬度都在50米左右。望火樓近側路寬約60米,可能為驛站所在。此8公里路段,沒有長一棵大樹,只有20厘米高的茅草和艾蒿。路基寬闊平坦,線型順直,彎度半徑很大,最大坡度在10%以下。在上山處稍加整治,汽車即可通行。望火樓向北,為下坡路,寬度相同,但很多路基被山水沖毀。
由望火樓至水磨坪、八卦寺一段「直道」,黃陵縣文化局蘭草副局長在60年代初期曾走過一趟,他說:這段直道兩旁數十里內鮮有人煙,路基得以保存。水磨坪附近有座寺院,名「王昌寺」,其所在地稱和尚院。據北宋年間的一塊碑刻記載,唐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兵沿直道北上出征,途經直羅縣(漢直路縣)王昌寺時,曾因病去寺院焚香求佛問葯。說明唐初直道仍可使用,稱為「聖道」。
蘭草又說八卦寺附近有個「斬兵庄」,至今地面上還露出很多沒有經過細加工的小石碑,碑文被風雨剝蝕已模糊不清。但埋入土下部分還可看到「刑」、「之」、「墓」等字。據當地人說這是當年修直道時對一些企圖逃跑的軍工、民工處斬的地方。埋葬時,隨便揀一塊條石,刻上本人的名字和所犯罪刑,立於墓前。
甘泉縣洛河上的「聖馬橋」由富縣八卦寺沿子午嶺支脈東北行,至富縣、志丹、甘泉三縣交界處的墩梁。由墩梁直北微東經尋行鋪、趙家畔、薛灣,從高山窖子下山,至安家溝村,過洛河「聖馬橋」,到甘泉縣橋鎮鄉方家河村。洛河河床較寬,是橫絕直道的一條大河流,因此需建橋梁。今橋已毀,但洛河北側的「引橋」尚在。引橋高出地面20餘米,可清晰地看到夯土層,層厚10厘米至12厘米。引橋面殘寬30餘米,與山樑上直道路基相近。洛河南側低平,引橋已被沖毀。但站在洛河北側的引橋上,能看到洛河南側山樑上「直道」的走勢如巨蟒一樣直對引橋而來,一看就可確定當年洛河上「聖馬橋」的位置。橋以「聖馬」名,當指為秦始皇的兵車、戰馬所經過。
據《甘泉縣文物志稿》記,方家河村民張鳳榮,1947年春在聖馬橋引橋附近耕地時,挖出一個鐵夯,厚底、圓形,高23厘米,直徑33厘米,上有帶孔提手,應為當時夯築引橋所用。
由引橋處上山,直道路基已被辟為農田,但通過「塹山」一面的削壁,可清楚看到直道走勢、路基寬度、坡度與彎度。路基殘寬為30米至45米,坡度為7%,轉彎處半徑不少於40米。路線為南北方向,直指志丹縣「安條林場」。
志丹縣境內的「聖人條」在甘泉縣與志丹縣交界處附近,明朝建有「雲山寺」。寺內——石碑《雲山寺記》載,雲山寺「東有聖人條」。《保安縣志》和《鄜州志》均記載了保安縣(今志丹縣)東約70里處的「聖人條」。據《慶陽府志》記載:「秦直道俗名聖人條。秦以天子為聖,故名。」由於聖人條縱貫志丹縣東境,沿途以「條」命名的村莊比比皆是,如安條、楊條、李條、何條、周條、劉條、新勝條、膠泥條等,都是位於直道旁的居民點。
安條林場至土門間,路基遺存較多。牛棚圪□(土+勞)的直道路基寬40米,曹畔一帶路基殘寬30米。志丹縣東35公里處的土門,為一埡口,東、西崖壁寬50米,與富縣車路樑上的埡口寬度相等。當知直道的標准寬度為50米。
「聖人條」由土門北去,經新崾峴、大庄科、白楊樹灣、花園寺等地至新勝條,路基寬45米。又北,李條、何條、周條、劉條等處,路基均殘寬30米以上。再北,為志丹縣侯氏鄉政府所在地,鄉民政幹事田茂春拿出一面直徑14.4厘米的漢代銅鏡,說是村民侯生權於1983年修簡易公路時,在村前挖出的。據文物管理部門介紹,直道沿途出土的秦半兩錢、漢五銖錢、漢代銅鏡很多,當為秦漢時出入直道的軍士所遺留。
「聖人條」至侯氏鄉後,折東北行,經膠泥條、劉砭、呂川等地人安塞縣境。安塞縣鐮刀灣一帶也有明顯的古道遺跡。
《讀史方輿紀要》記,志丹縣東境「聖人條」所經行的山樑稱「艾蒿嶺」,即子午嶺之異名。因此,秦直道南起淳化縣甘泉宮遺址,北至志丹縣與安塞縣交界處,均屬子午嶺山系范圍。 以秦文化為主體的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整體建設已初具規模,已於2009年國慶節期間投入運營。園區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罕台鎮,佔地10平方公里,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分為入口引導區、草原文化主題區、秦直道文化主題區、秦文化主題區、文化產業動漫數字化產業製作區五大區域。產業示範園主體園區依據歷史事實,深入發掘民間掌故以及各國建築特色與文化風貌,並結合了現代文化產業園區的需要,既滿足人們對民俗文化和歷史文化的需求,又可作為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園區共分三期工程,一期為路文化基地,二期為草原特色文化基地,三期為中原文化基地。一期工程於2007年6月8日開工建設,主要以秦直道為歷史文化背景,分為古戰車競技模擬體驗、北方游牧匈奴文化、蒙元文化展示、秦始皇巡遊及儀仗展示、秦七國風情展示、秦都文化展示等。
為將該園區打造成秦文化和草原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旅遊精品景區、中國西部影視基地、國防教育基地、藝術院校實習訓練基地、旅遊基地奠定了基礎。此外,園區還將在短時期內與成吉思汗陵、響沙灣等景點互相銜接、協同運作,共同構建內蒙古西部黃金文化旅遊體系。
2010年8月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志軍在東勝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考察。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烏蘭,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羅永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建榮,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兵,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高占勝陪同。孫志軍先後到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甘泉宮大殿、九原郡城樓、模擬秦直道等地進行實地查看,並聽取詳細的情況介紹。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位於罕台鎮,佔地面積10平方公里,總投資10億元,分三期建設,該景區是國內外唯一以秦直道文化為主題,以秦漢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區。園區整體布局為「一道兩樓三區」,一道即模擬秦直道,兩樓即甘泉宮大殿和九原郡城樓,三區即秦漢邊塞文化區、匈奴故地文化區、直道演藝廣場區。
孫志軍在考察時表示,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定位準確,發展前景良好。孫志軍指出,東勝第三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符合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秦直道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是一個朝陽產業。企業在發展的同時要注重與當地文化相結合,要注重產業鏈的延伸,並注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市、區兩級各相關部門要重視並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推動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❷ 秦皇島跟秦始皇有什麼關系為什麼叫「秦皇」島呢

關於秦皇島的傳說

秦皇島地名由來是有兩種傳說,第一種是秦皇島當地最普遍的傳說是跟秦始皇求仙有關系的,秦始皇在派遣術士徐福東渡出海尋求長生不老葯後,徐福一去不返,秦始皇還不死心,於是再度招募術士出海尋仙。

❸ 秦始皇在位才11年,出巡居然有5次,真的只是為了遊山玩水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秦始皇當時出遊其實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並不是單純的出去遊玩而已。他第一次出遊的路程不算遠,從自己的皇宮出發,娶了隴西、雞頭山,最後回到了皇宮,其實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出巡這五次有兩次經過隴西,從這里可以看出他當時並不是單純的出遊,而是看看外面局勢是否穩定,以保證自己的皇位坐得安穩。

第四次出巡他主要是看看長城建的成果,在第五次出巡的時候,他其實是出去避禍的,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出巡竟然讓他命喪途中,導致皇權落到別人的手中,從而導致秦朝被摧毀。

❹ 秦兵馬俑的資料300~500字

秦兵馬俑的資料300~50
熱心網友
2018-05-09
秦兵馬俑介紹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從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園外城東城坦約1.5公里。
公元前247年,年僅十三歲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後平定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許多有利於統一的重大事業。他廢封建,置郡縣、統一法律、統一度量衡和統一文字等等。
秦始皇初即王位就開始修建陵園。統一全國後,他征發來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七十多萬人。直到他五十歲去世時,陵園還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兩年,前後共費時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葬入驪山。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火燒阿房宮等秦宮室,秦始皇陵園也被焚毀。原建築雖然早已毀壞,但仍可看到遺跡。陵園周圍還有許多遺址,現在已經知道的有:陪葬墓、馬廄坑、石料加工場、弄徙墓地、殺殉坑、兵馬俑坑和銅國馬坑等。
1974年春,當地群眾在打井時挖出大型陶俑。經考古工作者鑽探試掘,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陶俑坑,並定名為一號兵馬俑坑。以後又相繼發現了二號、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坑的東部為一條南北長60米、東西寬3.45米的長廊,裡面站著三排陶俑,每排68個,組成一個橫隊。橫隊後面夯築隔牆十堵,將坑分為東西向的十一個過洞。南、北兩個過洞較窄,各站兩排俑。中間九個過洞里各站四排俑,均為面向東的縱隊。陶俑按服裝不同可分為鎧甲俑和戰袍俑。陶俑中間有木質戰車(已朽),每乘戰車前有四匹戰馬,車後並排站三個鎧甲俑,他們是車上的甲首、參乘和馭者。這些陶俑身高1.75-1.97米,手執戈、矛、劍、吳鉤、弓、戟等兵器。陶馬高1.5米,長2米。幾年來,一號坑已挖掘了五個探方,面積約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陶馬32匹、戰車8乘、鼓3面。根據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坑全部挖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6.000餘件。二號兵馬俑坑在一號坑東部以北約20米處,平面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為124米,南北最寬處為98米,深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內用隔牆分為四個單元。二號坑以戰車為主,坑內約有戰車、陶馬、陶俑等1.500件。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4.8米,面積約520平方米。坑內有陶俑68件、駟馬戰車一乘。
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特別是秦代的軍隊編制狀況。一號坑內以車兵為主,車步兵相間:二號坑裡車兵較多,步騎也佔一定數量,形成車、步、騎聯合編隊的形式;三號坑似為指揮機關。
出土的陶俑是按照秦軍將卒形象塑造的。眾多的陶俑給人的印象是:體格魁偉,比例勻稱,造型逼真,形象生動。步兵俑大都是單獨編列,往往位於每一兵力單位的前部。有的跟隨在車、騎後面,即"徙卒"。他們挾弓挎箭,身著戰袍,凝目聆聽,顯得鎮靜而機警。同車、騎混編的甲俑都執長兵器,免胄束發,形象威武。騎兵俑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提弓狀,頭戴圓形壓發小帽,上繪彩色梅花形散點紋,兩側有帽帶扣結於頷下。上身著短甲,下著緊口褲,足登長筒馬靴,勇武精悍。 車兵是古老的兵種之一,秦車是單轅的敞篷戰車。馭者居中。身著重甲,雙臂護以臂甲,手握車轡,目視前方,曲背挺腿,顯得全神貫注,馭術嫻熟。車士分列車側,一手按車輿,一手執兵器。弓弩手是徙卒中一個獨立的兵種,在秦軍中佔有顯要的地位。蹲姿甲俑執弓控弦,目視前方,表情嚴肅,是訓練有素的勇士形象。 將軍俑頭戴燕尾長冠,身著細扎花甲,堅定沉著,剛毅自若,充分體現了身經百戰,臨敵不懼的大將風度。陶馬體形高大,勁健有力。膘肥而不臃腫,腿瘦而不單薄。無論是車馬還是乘馬,均張口銜鑣,剪鬃縛尾,雙耳前傾。顯示了它們是機警敏銳,強壯善馳的良馬。
在陶俑的製作工藝上也有獨到之處。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為主、塑模結合、分件製作、逐步套合和入窯繞制、出窯繪彩的方法,燒制出這些大型陶俑和陶馬。陶俑頭部大都是合模製成,俑腿和俑身是採用模製或泥條盤成,臂和手用模製或手制。對各個細部的製作,運用塑、模、捏、貼、刻、畫等方法,逐個進行雕塑。例如陶俑頭部的製作是先模製成頭形,作成初胎,然後復泥,制出眼、鼻、耳、嘴、胡須。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後再復泥,用手製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壓成甲釘。陶馬的製作也是採用分件合模和堆塑的方法製成的。分件製作後,安裝套合,用泥粘接,然後入窯燒制,燒好後繪彩。陶俑的手臉為粉紅色,服飾有粉綠、粉紫、深綠、赭石等顏色。在陶俑的身上還刻有"宮疆"、"咸陽"、"都倉"、"宮系"、"廿"、"得"等字樣,這些有的是中央制陶作坊管理下的工匠名字,有的是編號。
俑坑中的戰車是木製的,木質因年久已腐朽,但車轅、衡、輢、輪、軾、轂等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都保存了下來。
查看全部4個回答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旅遊攻略-秦始皇陵必去旅遊景點_旅遊達人推薦
2020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旅遊攻略,陝西景點必看遊玩攻略,介紹陝西遊景點,美食,住宿等。路線怎麼安排?有哪些精華景點?注意事項~當地美食介紹...
重慶龍韻旅行社有限..廣告 
去秦始皇兵馬俑需要什麼手續?秦始皇兵馬俑一日游,秦始皇兵馬俑分享,路線景點住宿全都有

關注秦始皇兵馬俑的人都在看
我去西安已經去過3次了,之前是2個人去的,後面是全家人去的,感覺前面去的被坑了,花了很多冤枉錢,所以寫了這篇秦始皇兵馬俑,希望能幫到大家
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秦始皇的後代是誰?不同於愛奇藝隨刻版來襲!—秦始皇
下載_愛奇藝隨刻版視頻3天免廣告特權/秦始皇—海量高清電視劇,極速安裝,省內存;簡潔好用。超多劇情,不花錢看VIP大片
572020-05-16
秦兵馬俑的資料500字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用陶土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46 瀏覽4832017-10-17
搜集秦始皇兵馬俑的相關資料500字
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的國寶。六七十年前,秦陵東的西楊村畔一農民打井,挖掘了好幾天就是不出水,卻挖出了一個瓦人,像真人一樣大小。他憎恨這個怪物,以為是瓦人在捉弄他,於是把瓦人吊在樹上,砸得粉碎,以消晦氣。在30年代,有個農民在秦陵西耕地時,也發現了一個瓦人頭,繼而又挖到三個跪首瓦人,就丟在一邊,無人過問。解放前夕,焦家村農民又挖出兩個跪首的瓦人,像泥塑的菩薩,信佛的農民特地蓋了一座土地廟供奉。1974年春,當地的農民地挖井時,發現一個圓口形的陶器,再挖下去,實際上個「瓦盆爺」,立在陶俑的身上,農民以為挖不出水,又是這個瓦盆爺作怪,便又要把它吊起來。水保員趕到臨潼博物館,請他們來鑒別。博物館的人也不太懂,就把它運到博物館暫存,還把碎片進行粘補,花了兩個多月修復了三個陶俑,當時此事也沒有向上級匯報。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趕到縣文化館,他看這些「呢娃娃」同真人一般大小,身披鎧甲,手持長矛,雄糾糾,氣昂昂,完全是兩千多年前秦代士兵的形象,當即斷言:「這很可能是稀世珍寶!」藺安穩回到北京,連夜趕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一文,刊登在1974年6月27日人民日報的《情況匯編》上,這就是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發現情況的第一次文字報道。內參稿印發後,受到中央領導同志重視。6月30日,李先念批示:「建議文物局與陝西省委一商,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國家文物局有關人員立即飛赴西安,直到臨潼,經過現場勘察,決定組建秦俑考古隊,進行挖掘清理工作。7月15日,一支由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組成的工作隊,開進了驪山腳下秦始皇墓地旁,揭開了國際考古史上壯麗的一頁。1979年10月1日,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落成開放。
50 瀏覽3632016-03-29
秦兵馬俑的資料
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生,13歲時(公元前246年)其父庄襄王去世 ,繼位為秦王。22歲親政後,便逐步進行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憑藉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經過十餘年的兼並戰爭,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諸侯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統一全國後、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力地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第五次東巡的路上,時年50歲。 秦始皇的陵墓位於今西安市臨潼區東約5公里處,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形勢險峻 ,環境優美。陵園的規模宏大,埋葬的陪葬品眾多,整個陵園像一座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側發現的兵馬俑坑,轟動了中國,震撼了世界,被譽為20世紀考古史上偉大的發現之一。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發掘出土了兩乘銅車馬,這是繼兵馬俑坑之後秦陵考古的又一巨大發現。1979年,建立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每年都有數百萬海內外人士來這里參觀游覽,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點之一。 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 (一)兵馬俑的發現 1974年3月,位於秦始皇陵東側西楊村的農民,在一片荒瘠的砂石地上挖井,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和青銅兵器。臨潼縣文化館主管文物工作的趙康民先生,聞訊立即趕到現場,讓農民把挖井的工程暫停,搜集了已經散失的文物,並對現場進行了初步的清理。 這一發現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國家文物局隨即派出考古、文物專家進行現場考察,並決定由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進行發掘。 考古隊於1974年7月15日進入考古工地,經過一年多精心的鑽探和試掘,發現這是一座大型的兵馬俑坑,即1號俑坑。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距現地表深4.5~6.5米,面積達14260平方米。根據試掘部分陶俑、陶馬排列的密度推算,1號坑內有陶俑、陶馬約6000件。1976年在1號坑的北側,又先後發現了2號和3號兵馬俑坑。2號俑坑位於1號俑坑的東端北側,兩坑相距約20米,2號坑的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距現地表深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內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3號俑坑位於1號俑坑的西端北側,兩坑相距25米,3號坑的平面呈不規則的「凹」字形。面積為520平方米,坑內有陶俑、陶馬70件。 1、2、3號兵馬俑坑的總面積2萬余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馬約8000件,像個龐大的地下軍團。目前,1號兵馬俑坑已發掘了三分之一(計4000平方米),三號兵馬俑坑已全部發掘,2號兵馬俑坑正在發掘。3個俑坑內現已發掘出土陶俑、陶馬2000餘件,戰車30餘乘,各類青銅兵器40000餘件,還有大量的其他遺跡、遺物。陶俑、陶馬的大小和真人、真馬相似,種類眾多,有車兵、步兵、騎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有序,氣勢磅礴,是秦王朝強大軍隊的縮影。
40 瀏覽499402018-12-18
兵馬俑的資料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亟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撞,工程十分艱難。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內城略呈方形,周長3890米,除北面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外城為長方 形,周長6294米,四面各開一門。陵家位置在陵園南部。 秦始皇兵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 500米處。昔日,這里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 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桶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兵馬桶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捅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捅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兩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文化遺產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實際上它是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 世界第八個奇跡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我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瀏覽1669
秦兵馬俑200字的資料
秦兵馬俑簡介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陵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 一樣。但兵馬俑並非按原比例還原,據記載秦國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❺ 秦始皇兵馬俑旅遊攻略

秦俑博物館是一個專題性的遺址博物館,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坑。在參觀秦俑博物館之前,我想應該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這個人。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創立者,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於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的都城邯鄲。他13歲時就繼承了王位,但是按照當時的制度,他直到22歲的時候才舉行了加冕儀式,開始正式親理國事。他執政以後,經過十年的浴血奮戰,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朝。為了鞏固政權,加強思想政治領域內的統治,他還設立了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而且先後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和法律制度。他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高五帝,又因為是第一個皇帝,所以便自稱為始皇帝。他在統一全國以後,對內發展農桑,對外發展經濟,並且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使國力不斷強盛。同時,他為了抵禦匈奴的侵擾,還修築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在當時,修築長城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但是今天它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秦始皇身材魁梧,大腹便便,同時也是非常殘忍,暴虐,冷酷無情的。他「焚書坑儒」這一專制舉動,使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受到嚴重的摧殘。他為了自己享樂,曾徵集了幾十萬刑徒為自己修建了「覆壓三百餘里」的阿房宮。但是他到死也沒有住完那裡所有的宮殿。他大興土木給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所以歷史上也稱秦始皇為暴君。不過,秦始皇也是非常勤勉的。他曾經五次出巡天下,於公元前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於河北的沙丘,終年50歲。死後葬於驪山腳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驪山,背面與渭水相鄰。驪山風景如畫,綠樹成蔭。據史書記載:「驪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黃金。」秦始皇正是貪其美名而葬在這里的。現在我們就來到了秦始皇陵,我們看到的這個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陵墓的規模是相當浩大的,在當時修建這么巨大的一個陵墓,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驪山的河渠是南北方向流的,為了防止流水沖跨陵墓,將它們都進行了人工改道,改為東西向流;在一個呢,驪山是一座土山,對當時修建秦陵來講,就相當缺乏石料,需要從渭北等地運來。而當時沒有先進的運輸交通工具,這些全部都要靠人力來搬移,可見當時修建這座陵墓的艱難了。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設上都遵循「雖死猶生」的思想,因此,秦始皇陵是依照當時秦咸陽宮的規模修建的。經過幾千年的風風雨雨,當時的地面建築現在已盪然無存了,我們已經無法領略秦陵的全貌。但是從這里出土的巨型夔紋瓦當可以讓我們想像一下當時地面建築的雄偉。這個瓦當的直徑是61厘米,相當於一個小圓桌,人們稱它為「瓦當之王」,使用這樣巨大瓦當的宮殿,其規模、氣勢也就可想而知了。當時秦陵地面建築呈回字形內外兩重城垣,佔地九傾十八畝,據說是取「久久」之意。陵冢原來高120米,但經過了2000多年的風雨剝蝕,現在高度僅為46米。陵冢上當時栽有大量的松柏,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有一種動物叫做魍象,這種動物專門鑽入墓穴之中吃死者的腦髓和肝臟。而松柏散發出來的特殊芳香,使魍象畏懼而不敢前來。因此,當年的秦陵就是一座松柏蒼郁的人工山。那麼,秦陵的內部到底埋藏有多少奇珍異寶呢?據《史記》記載:秦陵是「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俱天文,下俱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從這樣的一段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秦陵地宮的頂端是用28顆夜明珠組成的天冥星;陵內還有設置著百官座次的殿堂;並且藏滿了各種奇器異寶;還用水銀做了江河湖海以象徵天地;用人魚膏點長明燈為了防盜墓;還安裝了能自動發射的暗箭。《史記》中對秦陵的內部只做了一個大致的描述。那麼陵內到底有多少的奇珍異寶呢?我們只能等待陵墓發掘的那一天。相信到時候一定會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轟動的。
秦陵的地宮現在雖然還沒有發掘,但是已經發掘了秦陵的一個陪葬坑,那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俑坑是1974年時,由西楊村的幾個農民在抗旱打井時以外發現的。考古學家根據發現時間的先後,把它們編為一、二、三號坑。秦俑坑是秦軍的縮影,它生動的再現了當時秦國兵強馬壯的威武場面。李白在詩中描寫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即時對秦軍的氣勢作了生動的描寫。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一號坑,它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面積。它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在東西兩端各有5個斜坡門道,還有10個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有粗大的橫梁,底部都是以青磚墁鋪。一號坑是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軍陣。所謂軍陣就是部隊在作戰或駐守時的一種排隊的方式。一號坑是以長方陣的排列方式,由前鋒、主體、側翼、後衛四部分組成。我們現在所看到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側翼和後衛,他們是為了防止敵人旁敲側擊和從背後偷襲。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構成了整個軍陣的主體。從這里也體現了古代兵書中所講的「前後整齊,四方為繩」的軍陣。《孫子兵法》中曾經講到,古代兵陣布陣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前鋒必銳,整體必宏。」他把一個軍陣比喻成一把劍,如果一個軍陣沒有精銳的前鋒,那麼這個軍陣就像是一把無鋒的劍,便失去了殺傷力,可見前鋒部隊的重要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強弓勁弩,都是以驍勇善戰而著稱於世的。他們在作戰時都不戴頭盔。頭盔本來是作戰時的一種最基本的防護裝備,但是秦國軍隊規定一律不準戴頭盔。所以歷史上稱他們為「科頭」。由於「科頭」不戴頭盔便敢殺入敵陣,史籍上也稱他們為「科頭銳士」。從這些「科頭銳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秦軍的勇猛和善戰了。
在一號坑以北20米處,是秦始皇兵馬俑的二號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騎兵、車兵和混和兵種組成的軍陣。他一共由四個小的單元構成。這四個單元可以有機的構成一個大的軍陣,也可以分開成四個獨立的小的軍陣。它能攻能守,反應迅速,自我保護力強,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反應最快速的一支部隊。在二號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將軍俑、跪射俑、立射俑、騎兵俑、鞍馬俑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個從二號坑中出土的將軍俑。將軍在軍隊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處處顯得與眾不同。將軍俑頭戴雙卷尾長冠,冠帶在頸下結繩並下垂胸前。將軍俑所戴的冠叫「 冠」冠上兩邊本來插有兩支黑色的 尾,因為據說 是一種性情勇猛、善斗的鳥。將軍俑身穿雙重戰袍,戰袍外面的鎧甲形制特殊。雙肩及前後胸用綵綢紮成的花結,象徵我們現在所說的軍工章。這個將軍俑胸前佩帶著兩朵花結,就表明他曾經立了兩次功。他所穿的鎧甲以肚臍眼為界,肚臍以上是上片壓下片;肚臍以下是下片壓上片。這樣是為了彎腰方便,便於指揮作戰。這個將軍俑的腹部微微隆起,說明秦軍中將軍的待遇還是相當好的,也反應了早在秦代時,男子就有了將軍肚。這也就是將軍肚的起源了。從這個將軍額頭上深深的皺紋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久經沙場鍛煉的指揮官.他手指前方,彷彿正在指揮千軍萬馬如何作戰。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騎兵俑和鞍馬俑也出土於秦兵馬俑的2號坑。這個騎兵俑的裝束與車兵俑和步兵俑有著明顯的區別。他頭戴著一頂形制講究的小皮帽,在帽子兩側還帶扣,緊系於頜下,他身著胡服,這種服飾的特點就是胸部右側開叉。騎兵俑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並沒有披護,手上也沒有護甲。下身穿一件小皮裙。騎兵俑特殊的裝束完全是從騎兵作戰的需要而設計的,這樣有便於騎士上下馬方便。古代對於騎兵的挑選有著嚴格的標准,不亞於我們現在挑選飛行員。秦時明文規定,騎兵的身高必須在1.73米以上,體重不得超過75公斤,年齡也要在40歲以下,同時要體質強健,反應機警,行動敏捷。這個騎兵俑符合了當時選拔的標准。秦代對戰馬的選擇也是有規定的,要求戰馬的高度必須達到1.33米,這一鞍馬正好符合了這個標准。它耳若削竹,看起來非常機警;眼若懸鈴;粗大的鼻孔和發達的胸肌表明這匹馬善於奔跑;從它微張的嘴唇可看出,它共有6顆牙齒,說明它當時正處於青壯年時期。在陶馬背上雕有鞍墊,鞍的兩端微微揚起。以前人們認為馬鞍的出現始於西漢時期,但秦俑坑陶馬鞍的發現就說明我國在秦代時已使用馬鞍了。陶馬鞍的出現使騎兵的雙手得以解放,有效的增強了騎兵的戰鬥力。有人說東方藝術講究群體美,而西方藝術追求個體美,秦俑的美在於它的氣勢和它的群體美。其實秦俑並不知是講究博大,它對個體形象的塑造也是細致入微的。秦俑不僅面部表情各異,而且小到手指紋都刻劃的非常精細。
接下來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秦兵馬俑的發髻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個發髻,它是將一頭長發很規律的辮在一起,在發梢處結成一個蝴蝶結。發髻在頭的右上方。之所以將發髻結在右方,是因為秦人非常的崇尚右。他們把這一概念也體現在發髻上,這在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發髻還給我們一種積極向上,精神振奮的感覺,彷彿使我們看到了2000多年以前的人們已經有了很強的審美觀了。
三號坑位於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處。它的面積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一共出土了四馬、一車和68個陶俑。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與一、二號坑完全不同。一、二號坑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而三號坑則是面向內相向夾道式排列。他們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一、二號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長射兵器和短射兵器;但在三號坑中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是一種用於儀仗的兵器,證明這里可能是一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三號坑如果從它的建築布局來看,主要由車馬房、南北廂房組成。車馬房位於俑坑的中部,面對坑道的東門,這樣便於車馬進入。而北廂房位於俑坑的北部。在北廂房內發現了朽骨一堆,殘鹿角一件,證明它是一個活動前占卜或禱告的場所。南廂房位於俑坑的南部,它從東向西依次排列著廊坊、俑道、正廳和偏房。它們都有武士俑分立於兩邊,其中以正廳的警衛最多。這里可能是召開軍事會議的場所。這一點也就完全證實了三號坑是一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軍幕。秦俑坑當中既有「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強大軍陣,又有「運籌於帷幄之中」的將領,可見當時思慮嚴密,布局嚴謹了。
秦俑坑不僅是一座不朽的藝術寶庫,而且還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庫。當時青銅鑄造業已是十分發達,製造出了各種精良的武器裝備,這也是後來秦軍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就是秦兵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銅劍了。「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這把青銅劍已歷經了2000多年,但是表面並沒有生銹,至今仍然是鋒利無比。在它剛剛出土時,專家們曾經用它一次劃透了20張紙。即使現在的玻璃刀想做到這一點也決非易事。經過鑒定,發現它表面有10-13微米的鉻鹽氧化層。它採用了鉻鹽氧化技術。鉻鹽氧化技術有兩種:一種是電子鍍鉻,在20世紀30年代由德國人發明。另一種是化學鍍鉻,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發明出來了,這一點實在是令人嘆服!
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些兵器,有相當一部分顯示了當時兵器製造標准化已經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東西叫做銅簇,也叫做銅箭頭。它就是秦代兵器製造標准化的一個代表。它同一棱的三個面誤差不超過0.15毫米,而不同簇之間也不超過0.2毫米。這一點可以使我們看到,並不只是現代的許多行業中講求標准化、規范化,其實古人在很早就有了形范正的觀點。這些銅簇主要可分為大型與小型兩類。大型銅簇的鋌特別長,而鋌首也很大;而小型的銅簇它的鋌是圓形或三棱形的,將它們放入箭槽中便於瞄準。而且在空中呈流線形,阻力特別的小,還具有很強的平行性和穩定性,是秦代主要的兵器之一。
我們以上所看到的這些雄辯的說明了: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冶煉金屬加工工藝以及技術標准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經是世界第一流的了。好了,秦俑坑我們就先參觀到這里,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銅車馬展廳。
如果說秦俑坑是大中顯武的話,那麼銅車馬展廳就是小里透文了。前者把我們帶入干戈相交的戰場,而後者則使我們感受到了舒適的宮廷生活。它們雖然都是秦陵的陪葬物,但是卻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1980年12月份,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的銅車馬。按照當時的發現的順序,它們分別被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當時它們都被埋在7米深的坑裡,外面用一個木槨裝著。因為年代的久遠,木槨早已腐朽了。其中一號銅車馬碎成了3000多片。經過專家們近8年的修復,於88年的5月1日正式對外展出;而二號銅車馬當時已碎成1555片。經過2年半的時間,又使它重新煥發出了當年的瑰麗姿彩。據考證,這兩乘車的體積均為真車真馬的1/2,它們處處都是依照真人、真車、真馬製造的。當時秦始皇曾經五次巡遊天下,這兩乘車就是秦始皇車隊中的兩輛。當年,這兩乘銅車馬的出土曾經使多少人贊嘆不已!因此,它們也被人們稱為「青銅器之冠」。這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呈前後縱向排列。前面的一號車為古代的「高車」,也叫「立車」,因為乘坐這輛車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而得名。一號車一共有1500餘件金銀飾件,顯得華麗富貴。車上的華蓋直徑為1.22米。這個華蓋是敞開的,具有遮陽蔽雨的功能;也可以更好的向遠處眺望,還可以隨時對付突發事件。圓形的華蓋與方形的車廂體現了古人的一種「天圓地方」的思想。這輛車上還配備有大量的武器。在車廂的前面有一柄弩機,在車廂的前側和左側各有一個箭 ,共裝有62支銅簇。其中有四支平頭簇,可能是用來發射信號的。在車廂內的箭 中還發現有盾牌一件。截止目前為止,它是首次發現的、秦代的,同時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出土年代最早的,而且是形狀最完整的青銅盾牌。這一切都鮮明的表明了一號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安全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二號銅車馬了。這輛車叫「安車」,因為乘坐這輛車溫暖舒適而得名。這輛車長3.17米,高1.06米;銅馬的高度為65-67厘米左右,身長為1.2米,重量各不同,最輕的為177公斤,最重的達到了212.9公斤;車馬人的總重量為1243公斤.這輛銅車馬的主體是由青銅鑄造而成,共有金銀飾件1720件,總重量達7公斤.其製作工藝之高超和造型藝術之精妙令人贊嘆不已。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拉車的四匹馬個個耳若削竹,目似懸鈴,頭方肚圓,胸部肌肉發達,四條馬腿也穩健有力。中間的兩匹馬叫「服馬」,兩邊的兩匹馬是拉車的叫「驂馬」。馬的製作技術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馬的項圈是由42節金與42節銀焊接而成。它的焊接點用24倍的放大鏡才可以清楚的看到。金和銀的熔點不同,能把著兩種金屬焊接在一起,表明秦代的工藝也是相當高的。馬的籠頭是用一根金管與一根銀管採用子母扣連接的形式製成的。在籠頭上有一根削子,將這根削子拔下,就可將籠頭完整的取下。我們再注意看一下,在右驂馬的頭上有一個穗形的瓔珞,它叫做「翥」,這是皇家車隊的特殊標志。由於是皇家車隊,因此要求它們行走起來必須平穩,於是在馬身之間以「脅驅」相隔。這樣,可使馬匹保持一定的間距,如果它們離的太近,脅驅就會扎疼它們。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號車上的華蓋。華蓋的面積為2.3平方米,最厚處為4毫米,最薄處為2毫米。發現它時,它已碎成了199塊。但在修復時,發現華蓋是一次燒鑄而成。這個華蓋就像一個龜殼一樣,俗話說的好:「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這表明秦始皇希望自己永遠長壽。這個車廂是由前馭式與後乘式兩部分組成。後乘式里邊非常寬敞,人在里邊可以坐卧憑依,非常舒適。在後乘式前面以及左右兩側各有三個車窗,門開在後面,門窗都是可以靈活啟閉的。車窗上有許多小孔,這樣不僅可以用來調節空氣,而且可以在車內看到車外的景物,在車外卻無法看到車內的情況,設計科學、合理。車輪上的輻條共有30根,象徵一個月的30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安車上的馭手。他頭戴「 冠」,表明是一個將軍級的人物。1984年鄧小平閱兵時,為他開車的就是一個中央首長。因此,安車上這個馭手的身份也就勿庸置疑了。這個馭手俑身後佩帶著一把劍,劍鞘與劍是連在一起的,拔不出來。這是因為秦始皇生性多疑,特別是荊軻刺秦王以後,他更害怕有人暗殺他。因此馭手俑佩帶的是假劍,一方面可以不失其威嚴,另一方面呢,也不必擔心被暗殺了。這輛車的時速可達每小時35公里。當時秦始皇的車隊是虎羆開道,豹尾在後,氣勢浩浩盪盪。但是秦始皇當時乘坐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安車。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的車隊共有「九九八十一」輛車,而秦始皇乘坐的,則是由六匹馬駕轅的一輛純金的金根車。它可能也被作為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品埋在了秦陵的附近,說不定到不久的將來便會發現。希望到時候各位能夠再來一睹皇家車隊的迷人風采。

❻ 邢台旅遊景點有哪些

邢台旅遊景點有:北武當山、秦王湖、廣陽山、達活泉公園、天河山、崆山白雲洞等。

1、北武當山

又稱小武當山、五明山、老爺山,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西部山區,主峰金頂海拔1437.3米,有五峰,故稱五明山,是河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山貌壯觀、奇峰聳峙、溝壑幽深、植被繁茂,名川麗水隨處可觀,奇峰秀石舉目皆是。著名的景點有玄天上帝廟、捨身崖、南岩宮等。

位於河北省邢台沙河市區西行約35公里處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中華道教聖地,北方名山,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後的隱居地,廣陽山主峰海拔718米。主要景點有漆泉寺、老君台、三教堂、老君洞等。

❼ 求咸陽旅遊景點大全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第一是乾陵,第二是石門山森林公園,第三是馬嵬驛民俗文化村,這些景點都值得一去。

3、馬嵬驛民俗文化村位於興平馬嵬辦事處李家坡村,地處楊貴妃墓--黃山宮景區向西一公
里處,依託黃山宮獨特的歷史資源順勢而建,將現代生活與歷史文化完美結合,為馬嵬構築
起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❽ 到 甘肅旅遊 去 哪裡最好

甘肅省目前有兩處5A級景區,分別為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和平涼崆峒山風景名勝區。還有其他甘肅旅遊A級景點主要有:
· 甘南州夏河拉卜楞寺 AAAA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臨潭冶力關風景區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臨潭松鳴岩風景名勝區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張掖市肅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AAAA級
· 張掖大佛寺 AAAA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武威市雷台公園 AAAA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漳縣貴清山/遮陽山旅遊風景區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蘭州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蘭州五泉山公園 AAAA級
· 蘭州水車博覽園 AAAA級
· 蘭州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酒泉市西漢酒泉勝跡 AAAA級
· 天水市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AAAA級(國家級自然森林公園)
· 敦煌陽關文物景區 AAAA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嘉峪關市嘉峪關文物景區 AAAA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怎麼說啊~~我以前做導游的,你說的雖然很概括,但是我介紹起來很多的,今天我上班下午還有事情,先給你介紹這些高級別景點,明後天我如果有時間就給你多介紹一下。

我來啦!今天我還有個創意文案要交,先說一下絲路線——通過食住行游購娛幾個方面:
絲綢之路的介紹滿網路都是,我不想復制粘貼。從陝西過來,絲路線的第一個旅遊城市是天水,天水有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而且附近的仙人崖景區景色也不錯。天水附近還有大象山石窟(甘谷縣)等等佛教石窟藝術景點。
天水很有特色,風景氣候比較獨特,景點也很多。江老人家曾題詞為「羲皇故里」,伏羲廟在步行街上,很值得一看;還有南郭寺,玉泉觀,都在市區,很方便也很有特色。市區附近還有李廣幕,卦台山等等,都有歷史來歷哦~~
至於小吃,天水的小吃很棒!呱呱,冉冉,涼粉,麵皮……哇口水……而且很多甘肅人說天水的姑娘相對還是可以的,很有西北特點,呵呵。天水的賓館不是很貴,太好的沒有,三星和之下的干凈衛生的賓館很多。交通很方便,要進甘肅、青海、新疆的火車基本沒有不在天水停車的。天水計程車目前可能是6塊錢的起步價了,市區到麥積山石窟有類似公交的巴士。天水的花牛蘋果有名,可以嘗嘗~

之後呢就應該是蘭州了,蘭州的地理位置什麼的我也不多說了,來蘭州需要注意的嘛我之前有回答過,現在可以給你再說下~
蘭州市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處,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市區平均海拔1520米左右。2月平均降水量2.7毫米,平均氣溫-1.0攝氏度。但是要強調一點,只看平均溫度可不能認為蘭州是個溫暖的城市,因為2月蘭州日最低氣溫也能達到零下17攝氏度。這是由於蘭州所處半高原半乾旱環境的影響(海拔高,氣溫相比同緯度低海拔地區要低;大氣乾燥則導致空氣保暖性降低),使得蘭州晝夜溫差很大,一般會有12攝氏度左右,最大可達到16-18攝氏度。所以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5月份來,也請你一定備好長袖衣物。而且由於降水量少,空氣乾燥,人體水分流失很快,請您每日做好水分的補充(每天應該至少飲用500ml淡水,大概一瓶純凈水的量;如果您是愛美護膚人士,每日使用皮膚補水用品)。
另外,蘭州5月份平均降水量33.2毫米左右,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
一般2月底到5月中期這段時間內可能會有揚沙天氣(偶有沙塵暴)發生,如果您是女士,可以備好一條紗巾,天冷時可保暖,揚沙時可防風沙。4月末開始請您備好防雨用具。但是至少到6月末7月初之前,請您備好早晚穿著的單外套,謹防著涼。4月末開始日照比較強烈,請您帶好防曬用品和其他護膚用品。

以上節選自本人曾經的網路被採納答案……
進入正題——
蘭州市早在2004年就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蘭州市的景點比較多,其中等級最高的有AAAA級景點四處:
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蘭州市榆中縣興隆山景區)
蘭州水車博覽園 (城關區小西湖公園/大教梁)
蘭州五泉山公園 (城關區五泉南路77號)
蘭州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
另外著名的景點還有:
蘭州黃河鐵橋(中山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清)城關區中山路北
八路軍辦事處駐蘭紀念館(中國紅色旅遊景點) 城關區酒泉路185號
蘭州市博物館辦公室 城關區慶陽路192號
蘭州市碑林管理處 城關區白塔山1號
蘭州徐家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城關區鹽場路棗樹溝18號
蘭州五一山森林生態旅遊區 城關區東李家灣261號
蘭州市石佛溝國家級森林公園 甘肅省榆中縣
蘭州市金城盆景園 城關區南昌路693號
蘭州市白塔山公園 城關區靖遠路白塔山1號
蘭州市蘭山公園 城關區伏龍平後街280號
蘭州市雁灘公園 城關區灘尖子3號
蘭州市兒童公園 城關濱河東路318號
蘭州市動物園 城關區五泉南路77號
(以上依然摘抄自本人網路知道被採納答案……)
門票最貴的不超過20塊錢~很多都不要錢。

至於吃,蘭州牛肉麵全國聞名,來了你就可勁兒的整吧!!!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 還分為高湯/清湯;蓬灰/普通優質……等等不同的面和湯。唉,我要帶團,光這個牛肉麵最起碼要將將近一個小時……你來了自己感受吧~~另外還有醪糟、灰豆(這兩個是喝的)、釀皮子、涼面、各種面片…………太多了。小吃街有正寧路夜市、木塔巷、金塔巷等等。蘭州的百合是全國最優,玫瑰是北方一絕~~!
蘭州住很方便,如家滿大街,7天、速8也很多~~四星五星級賓館都有,快捷酒店也有,想住什麼你自己看。計程車起步價7塊錢~~以上景點絕大多數在市內~~周邊的景點就不推薦去了,山景嘛,大同小異。

再往西北,就是有「金張掖,銀武威」之稱的武威了。古稱西涼,是馬超的故鄉啊~~馬踏飛燕那個銅奔馬你知道吧?武威的雷台漢墓出土的!是中國旅遊的標志!從武威開始你就能看見祁連山了,標志著你進入了河西走廊地區~武威文廟也挺有名的,裡面有一塊國字型大小的大寶貝啊——一塊西夏石碑,純西夏文題刻,相當珍貴!還有羅什寺塔就在武威北大街,市內的武威博物館和西夏博物館都值得一看~~附近還有天梯山石窟、白塔寺等等景點。
武威的住宿也很方便~~賓館也很多,干凈便宜的招待所居多,小吃有武威麵皮,郭家涼面等等,涼州市場是最大的小吃集散中心了,再就是勤儉巷裡的小吃比較多!武威的特產最有名的當數莫高系列葡萄酒了,還有黃河蜜瓜等等也很好吃,是特產!

繼續西北,金昌屬於新興工業城市,以」鎳都「的稱號聞名。金川集團工業園區是旅遊景點,再其他的我也不熟……嘿嘿,還是做導游的,我還真沒好好轉過金昌,畢竟不是旅遊城市。但是金昌的人均GDP在甘肅是高的,經濟發展很不錯。

接著西北,張掖是重點了~~張掖主要旅遊景點:馬蹄寺·大佛寺 ·張掖 ·木塔寺 ·張掖丹霞地貌 丹軍馬場 ·山丹新河驛 ·甘泉公園 ·河西學院 ·鎮遠樓 ·肅南康隆寺獵場 ·張掖市森林公園 ·東大山 ·龍首山 ·道巷廟 ·甘州古塔 ·諸葛樓 ·東山寺和西武當 ·黑水國遺址及漢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 ·牘侯堡 ·民勤會館 .
張掖大佛寺是張掖的王牌景點,去了都要看的。大佛睡了九百多年啦!是全國最大的室內卧佛了!創建於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和壁畫。其他的比較值得一看的就是山丹軍馬場和黑水國遺址了~~
張掖計程車目前起步價應該是三塊吧~~~特產的話肅南野生蘑菇和高台辣椒,臨澤小棗還有銀河粉絲等等是張掖特產。小吃的話就多啦!比如有搓魚子,拉條子,臊面,釀皮,炒炮,揪面片, 魚兒粉等等……對了,祁連葡萄酒很有名,據說祁連的冰白葡萄酒是世界最佳!

依然西北——酒泉。從張掖到酒泉一直到嘉峪關,你會看到祁連山的雪峰!嘿嘿~~漂亮啊!阿爾金山主峰高達5798米~酒泉市屬半沙漠乾旱性氣候,其特點為氣候乾旱降水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旱多風沙。氣溫:常年最高溫度℃,最低為零下31.6℃,年均溫7.9℃(這些是摘抄的目的是提醒你注意氣候)。另外提一下,敦煌是屬於酒泉市管轄的。
景點:市內的西漢酒泉勝跡——酒泉公園位於鼓樓東1.9公里處,肯定要看啦~另外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了,又稱「東風航天城」,不過挺偏的,手續也比較嚴格麻煩。另外就是現役軍人和記者不允許去參觀的。再有就是透明孟軻冰川,是目前距離市區最近的冰川了,很漂亮,但是要去也不是很方便。
作為旅遊城市,住宿不是問題,不多說了。特產最有名的就是「酒泉夜光杯」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詩里早有介紹啦~~至於小吃很多的!1、香酥火燒 2、油酥饃(也叫糖酥饃)3、油塔子4、油老鼠5、甜水麵蒸饃(也稱罐罐饃)6、油餜子 7、鍋盔 8、甜米黃 9、灶干糧子 10、熱糕油餅子,還有熱豆粉,蒸粉,炕羊腸,合汁,裹脂,葷素麵筋等等等等……

仍然西北——這次西北的不太遠,只有21公里,就到了嘉峪關市了。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這里有萬里長城的收尾壓軸大關——嘉峪關!是世界級文化遺產。每次帶團過去,站在嘉峪關城樓上,看著遠處雄壯的祁連雪山,滿腹豪情啊!「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是我的感受!!!雄關+雄山=雄壯得不能再雄壯了………………
P.S.現在好像嘉峪關也升成5A級景區了。嘉峪關滑翔基地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另外還有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等等……
嘉峪關是甘肅數一數二的旅遊城市,干凈整潔,而且因為有一個酒泉鋼鐵集團,人均GDP是全甘肅最高的。所以住宿購物都很方便的。嘉峪關有機場,有鐵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灰常方便……說到小吃,嘉峪關烤肉是甘肅一絕,另外還有鹵肉拌面,炒刀削,褲帶面等等……特產嘛就是駝絨畫和嘉峪石硯了~~

快出省的西北——敦煌!額地個親娘來,這個地方我覺得我根本不用多說,是個中國人有生之年都應該來一次的地方,各種介紹太多了,我在此顯得蒼白無力…………
住宿不用擔心,交通不用擔心!我要說的就是,沙洲夜市!上過央視節目的,敦煌的特色夜市啊,美食美物美女多多啊!呵呵,P.S.很多敦煌的旅遊大巴的司機師傅向我推薦——鐺鐺鐺鐺——酸辣爆炒羊肚!!!美味啊!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嘗幾口啊………………特產?絲毯!真絲的好毯子價格相當高,以每平方(英)寸/美元計價…………再就是敦煌羅布麻製品。

不好意思,我實在沒時間了,還有兩個威客文案要做。目前生活壓力大啊,你要是不急我每天更新——另外,我估計我的答案到最後這里會寫不下的……

俺來啦!今天繼續更新!又看了下你的要求,現在看來就剩隴南和甘南了。東西依然很多,我來慢慢說說——

甘南——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自治州的首府是合作市(縣級),合作市北郊的合作寺院有米拉日巴佛閣,這是安多地區藏傳佛教的名剎之一,屬藏族堡式九層樓建築。傳統的曬佛節、插箭節、香浪節、傳統民族運動會、香巴拉旅遊藝術節等,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合作市獨特的民俗風情。另外,就是鼎鼎大名的夏河拉卜楞寺了。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的六大宗主寺之一(其他的是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和青海的塔爾寺)。當年的《天下無賊》其中華仔和奶茶偷手機的片段就是在拉卜楞寺前面的大廣場取景的。拉卜楞寺的介紹可以參考——http://ke..com/view/1662.htm?fr=ala0_1_1
另外關於藏族、藏傳佛教等等方面,網路的介紹很多,感興趣可以自己看。不能怨我懶,我帶團去青海去甘南這些東西夠我在車上講三個小時的(N多旅遊大巴的司機師傅為證)。我這一時半會真跟你說不清楚。你可以大致參考一下——http://ke..com/view/27879.htm?fr=ala0_1_1
藏語呢按著方言劃分可以吧整個藏區分為三片:衛藏方言區(拉薩為中心,輻射周邊,包括西藏絕大多數地區)、康藏方言區(西藏東部,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青海東南部)還有安多方言區。其中的甘南和青海大部分地區屬於安多藏語區,給你教幾句安多藏語吧!

你好——秋得(dei)莫
謝謝——刮鎮氣
再見——打嘚(dei)莫
記住要連起來讀快點。另外這邊的藏民管僧侶不叫喇嘛,叫「阿卡」。

另外還有就是桑科草原、達爾宗湖(就是達宗湖,叫法不同而已)、則岔石林等等。另外需要重點介紹一下的是臨潭縣的冶力關景區,被稱為蘭州後花園。從蘭州報團走的話230塊錢左右,兩天的行程,景點有冶海天池、香子溝—黃澗子國家級森林公園、赤壁幽谷等等。另外還有瑪曲縣的「天下黃河第一彎」——黃河首曲,你可以看到清澈的黃河水——其實每年冬天蘭州的黃河水都是清的,不過外地人肯定很難見到不黃的黃河罷了~。
至於交通和住宿,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項,上面的網址里的文章介紹的很詳細了,無需贅言。

隴南——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被稱為「隴上江南」。氣候和風景都相當不錯(當然應該是針對北方地區而言)。而且歷史淵源非常悠久。比如杜甫就曾在成縣旅居;禮縣的大堡子山秦公陵園,是秦王族的四大陵園之一,歷史上的「西犬丘」之地,也就是秦人發祥地。還有位於西和和禮縣交接處的祁山,就是諸葛亮六齣祁山的地方!
旅遊資源
01、武都萬象洞,國家AAAA級景點。地質公園。
02、文縣天池,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四大天池之一,影視拍攝區。
03、宕昌官鵝溝,國家級森林公園。
04、康縣陽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天然陽壩。
05、武都裕河原生態風光,金絲猴保護區,動植物樂園,民俗風情。
06、武都五鳳山道教聖地。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觀音妙善的優美傳說,禮縣道教協會。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爺伏羲誕生之地。朝聖伏羲廟。
09、禮縣祁山武侯祠堂:紀念諸葛亮六齣祁山的經典景觀。
10、禮縣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貴墓地,中國風水學觀摩的極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陽洞:唐朝以來開鑿的佛、道、儒三教綜合洞窟,白龍江邊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門九天聖母廟:黃帝戰蚩尤,王母派遣九天玄女松天書兵法的傳說。
13、武都佛教景點:兩水龍華寺、城郊普化寺、城關蓮花山寺院、東江清涼寺、三河廣嚴院、龍鳳山寺、龍鳳佛堂寺、琵琶寺、漢王寺、城郊鄔金寺、甘泉鐵佛寺等
14、兩當張果老登真洞:傳說張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縣雞山:森林公園。山頂有觀音大士、文殊、普賢三菩薩廟。
16、成縣西峽頌:俗稱《黃龍碑》,是漢代《石門頌》、《甫閣頌》、《西峽頌》三大頌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縣嘉陵江漂流:隴南唯一開展漂流活動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關公廟:紀念劉備、關公、張飛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夠林坪大禹廟::紀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總體來說,隴南的旅遊資源很好也很多,但是實事求是的說,隴南景點很分散不集中,而隴南的交通事業很落後,目前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國道也是以山路居多,交通實在是不方便。住宿倒是比較方便,因為很多縣城的賓館(或者說招待所)的空房率很高,價格也便宜。計程車起步價都是3到5快之間。至於小吃,倒是不少,比如米皮、麵皮、洋芋攪團、蕃面魚兒(就是玉米面的)、漿水面等等等等。雖然我在隴南生活過很多年,很有感情,但是不得不說隴南的經濟發展依然很落後,需要好好努力,所以當地人的飲食文化和經濟有著一定的聯系,以上小吃味道很好,但是製作相對簡單,成本低廉。而平常隴南很多鄉村人家的飯菜真的可以用極其簡單來形容。所以有一句形容隴南的順口溜:「山清水秀人不秀,鳥語花香飯不香。」亦為隴南的真實寫照…………(各位隴南鄉親不要罵我,我知道大家愛家鄉,可我說的也基本是事實……)

最後,綜上所述,結論就是——
一、首推絲路線!二、絲路線游覽後如果有時間推薦去甘南旅遊。三、隴南以後又機會了再來吧………………

以上答案,全網獨一份,有引用者,請務必表明轉自本處,謝謝!

閱讀全文

與秦王去哪裡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