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泰順縣有什麼風景區
泰順必去景點推薦
虹橋再現
北宋的《清明上河圖》中橫跨汴水的橋梁中最美麗的莫過於那座虹橋了。在中國橋梁史中,虹橋因起特殊而精妙的建築結構而享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它與河北趙縣的安濟橋、泉州的萬安橋、潮州海陽縣的廣濟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然而汴水虹橋卻隨著汴水的涸廢而盪然無存,到了明代建造虹橋的技術就已在中原地區消失了。20世紀70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在浙南閩北地區發現了木拱橋11座,塵封了900多年的虹橋結構重見天日,而且事實上,浙閩兩地的虹橋還不止這些。在這片奇異的土地上存在著近200座木拱廊橋。
在泰順地區,人們把這種虹橋結構的廊橋稱之為「蜈蚣橋」。泰順還曾擁有「蜈蚣橋」的兩項中國之最,一是歷史最悠久的葉樹陽橋(建於明景泰五年),卻因修建公路而於1965年被拆除;二是跨度最大的三灘橋,拱跨42米,比趙州橋還長5米,然而1950年毀於洪水。盡管如此,泰順還是留存著中國乃至世界最美麗的虹橋:泗溪鎮的姊妹橋(溪東橋與北澗橋)。
虹橋結構的基本組成單元是六根桿件,縱向四根,橫向兩根,平面呈「井」字形。由於橋是受壓的,利用受壓產生的摩擦力,構件之間就會越壓越緊。這種結構是不用釘鉚的。然而橋卻很容易受到向上的反彈力,也就很容易失穩遭受破壞。所以,「蜈蚣橋」都採用了廊橋這種形式,橋廊不僅不是負擔,反而增加了穩定性。同時,廊橋的造型更優美,還可以給人們提供休息。交流、交易的場所。
泰順人文風情
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縣,景泰帝以「國泰民安,人心歸順」之意賜名「泰順」。
明景泰三年(1452),朝廷派兵鎮壓了浙閩邊境鄧茂七、葉宗留為首的農民起義隊伍,遂析瑞安縣義翔鄉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5都12里和平陽縣歸仁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3都6里置縣,立治羅陽,景泰帝以「國泰民安,人心效順」之意賜名泰順。隸浙江布政使司溫州府。清代,隸屬未變。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浙江光復,泰順屬溫州軍政分府管轄。
民國元年(1912)廢溫州軍政分府。3年置甌海道,泰順屬之。16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縣直隸浙江省。21年,實施行政督察區制,泰順屬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旋改稱第四特別行政督察區。22年,改稱第三特別行政督察區,同年8月,又以特區駐地縣命名為永嘉行政督察區。23年3月,改稱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36年4月,全省改劃行政督察區域,泰順縣一度劃歸第六行政督察區(今麗水地區),5月復劃歸第五區(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1949年8月,隸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專員公署。10月,第五專員公署易稱溫州區專員公署,旋改稱溫州專員公署,泰順屬之。1967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溫州軍管會、支左聯合指揮部管轄。1968年12月,隸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屬溫州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9月至今,隸溫州市。
游覽心情
到泰順遊玩,如同其它風景名勝古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景色各有魅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欣賞到山水如畫的美。所以出發前對泰順景區概況要有所了解,如果是跟隨旅遊團出遊,帶隊導游會給遊客講解泰順的人文地理;如果是自助游一定要參考泰順必去景點推薦。最後,和親友結伴出行照相機必不可少,用照片記錄下泰順 旅途中愉悅的心情。
❷ 泰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泰順旅遊資源豐富,鳳垟雲海、泰順廊橋、徐嶴村、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榮西油菜花、承天氡泉,中國最長鐵索橋等等,皆為自助旅遊上佳之選。泰順位於浙江最南端,與福建交界,交通比較方便。溫州長途客運中心有到泰順羅陽鎮的高快空調大巴,20分鍾一班,票價58元,約需2個小時抵達泰順羅陽鎮。上海閘北體育場(共和新路)的新寧汽車站每天有兩班發往泰順的卧鋪車,正常運行時間為7~8 小時左右。杭州汽車南站每天有4班發往泰順的高快大巴,行駛時間5小時左右。
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位於浙江泰順縣仕陽鎮溪東村,橫跨仕水溪。乾隆六十年(1795)建,嘉慶廿五年(1820)重建。 文獻載《江南靖士聯稿·仕水碇步》楹聯:「 型局冠神州,目送逝川,安渡猶凌嘉慶石;雲霄辟人境,身行樂土,遐征不斷仕陽途。」該聯反映了此碇步在古代的重修史實及其交通重要作用等內涵。現存仕水碇步在1987年又進行了一次重修。石碇223步,每步由兩塊平整條石砌成,平行分高、低二級,可供二人平行交往。每步相距0.6米,總長130米,為保護碇埠不被洪水沖毀,碇埠上下兩側河灘均用卵石砌成,每隔數十米,埋有木樁和木框架,用橫木塔架,構成井字型,藉以加固灘基。 泰順山區溝谷縱橫,溪流交錯,造橋甚多,惟仕水溪河寬 闊,不宜造跨河大橋,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簡易碇埠以便交通,實非得己。碇步橋頭南側立有歷代建碑誌門方,以記其事。此碇步頗為典型,《中國橋梁史話》稱為原始橋梁雛型。1989年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老百姓流傳這么一首打油詩:「遠看一條線,近看象拉鏈。細看是琴鍵,好像樓梯浮水面。」
白雲尖
白雲尖海拔1611.1米,是溫州第一高峰。尖頂經常處於雲霧之中,站上尖頂,雲海茫茫,猶似進入天上仙宮,所謂「人在霧之中,雲在腳下過」。在赤日藍天,則是加一番景象,登巔眺望,景寧、文成、蒼南、壽寧等的部分地域依稀可見。山脊樑上的道道防火線猶如北國長城、蜿蜒伸展,每當春天,防火線兩旁杜鵑花開,鮮花簇擁,勝似天宮花園。秋天頂上是觀日出的最佳場所。遠看白雲尖如「眾星拱月」,高聳挺拔。
承天氡泉
位於泰順雅陽會甲溪峽谷底部的承天氡泉,因出水量大、出水溫度高、醫療價值高而被譽為「浙南大溫泉」。浙江省水文地質大隊測定,承天氡泉泉水是在地層下經過38年循環增溫而成的地下水,並從5000多米深處的地層冒出,出露地表水溫為62至68℃,日出量500多噸。氡泉於2001年5月被列入國家級浴用醫療礦泉水名單。
飛雲湖
百島飛雲湖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湖周森林植被茂盛,森林覆蓋率為74.4%。溪流縱橫交錯,形成眾多的飛瀑險灘、清泉碧潭。沿湖從百丈至司前要經過白鶴峽(瞿門峽),峽的兩岸層巒疊嶂,峭崖壁立,山光水色,移步換景,有「十里畫廊」之稱。
泰順廊橋
泰順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達30餘座,其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以及與周邊環境之和諧,在世界橋梁史上堪稱一絕,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的再現。座座廊橋如瑰寶般鑲嵌在群山之間,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也迎來了泰順廊橋特色旅遊的熱潮。
2000年以來又新造4座廊橋,分別為南溪新橋、同樂橋、烏岩嶺廊橋、埠下廊橋。董直機和曾家快是當地有名的造橋工匠,他們也常被邀請到泰順縣以外的地方造橋,包括2006年曾家快在衢州建造的黃土嶺廊橋,2008年董直機在溫州三垟濕地建造的瓊華廊橋。
2006年,泰順廊橋(共15個單體)成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4座廊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由浙江省泰順縣、慶元縣和福建省屏南縣、壽寧縣、周寧縣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有泰順縣的董直機師傅。
溪東橋,疊梁式木拱廊橋,位於浙江省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凈跨25.7米。處在「將軍逗獅」風水模式中的溪東橋,「虹氣臨虛,影搖波月」。橋拱上建有廊屋15間,當中幾間高起為樓閣。屋檐翼角飛挑,屋脊青龍繞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
毓文橋,位於泰順西部的洲嶺鄉。始建於清,位於兩山缺口處,全長23米,高4米,單跨7.6米,有橋屋6間,三屋樓閣,二樓為文冒閣,系石拱木廊橋。拱卷青石築砌,呈半月狀,與周圍古松,溪水溶為一體,是現今保存造型最豐富優美的廊橋。
永慶橋,位於三魁鎮的下溪坪,始建於清,是泰順屋式木平橋中造型較為優美的廊橋,橋長36米,寬5米,高5.2米,二孔跨徑19.12米,橋屋12間,橋中有神龕。永慶橋為伸臂式木廊橋,橋墩青石砌築,上置二層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鋪行道橋板,有廊屋12間,明間為二層重檐樓閣,內設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翹,造型雅朴,是泰順縣境內優美的古代木廊平橋。
仙居橋,位於羅陽鎮東北的仙稔。始建於明,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橋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米,橋屋18間,以往扼為溫州大路的要沖。
文興橋,位於筱村鎮以西。始建於清,橫跨玉溪之上,全長46.2米,寬5米,單孔凈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橋屋16間,系疊梁木拱廊橋。
薛宅橋,在三魁鎮以北。始建於明,長51米,寬5.2米,高10.5米,單跨29米,橋屋14間,此橋梁長而斜度大,橋頭坡度30多度,造型古樸,被載入《中國橋梁史話》一書。
三條橋是泰順歷史最久遠的木拱廊橋,位於洲嶺,垟溪二鄉交界的橫溪上,過橋往南不遠就是福建省的壽寧縣。因此橋最早曾用三條巨木跨溪為橋梁,故名三條橋,橋長32米,寬3.96米,高9.55米,單孔跨徑21.26米,橋屋11間,單檐,造型古樸,典雅。正是這個三條橋,對虹橋技術「誕生於北宋」的說法提出了質疑,曾有記載:三條橋最古,拆舊瓦有「貞觀」的年號。據此有人認為三條橋的歷史比《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更為悠久。我們看到的三條橋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重新建造的。在三條橋木欄板上有一首沒有署名的詞——「點絳唇」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常憶青,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人自多情……」。三條橋,位於洲嶺鄉和垟溪鄉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條巨木跨河為橋而得名,建於宋「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疊梁拱式木廊橋。長26.63米,寬4米,離水面高10米,建橋屋11間,明間五架柱樑,柱頭有蝶形蓮花瓣頭拱座。該橋起源較早,據泰順《分疆錄》記載,道光間修建時曾發現唐「貞觀」舊瓦,是本縣文獻記載歷史最早的橋梁。該橋精巧秀麗,歷史悠久,被編入《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作為百種愛
❸ 泰順景點哪裡好玩
泰順,位於浙江最南端,西北與景寧縣接壤;東北連文成、蒼南,直達溫州;西、南連通壽寧縣及福建。隸屬於中國溫州,為溫州下轄六縣之一,系「全國生態示範區」、「中國古廊橋之鄉」和「中國茶葉之鄉」。被稱為「世界蠟都」。泰順還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享有「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 泰順旅遊資源豐富,鳳垟雲海、泰順廊橋、徐嶴村、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承天氡泉,中國最長鐵索橋等等,皆為自助旅遊上佳之選。 泰順有許多特產,如:茶葉,婆餅,煙熏臘兔等。泰順產茶環境得天獨厚,茶園多依山傍林而建,其土壤、水、大氣潔凈無污染。茶樹長期受雲霧籠罩,漫射光照時間長,山區晝夜溫差大,芽葉生長時間充裕,持嫩性好,內含物積累豐富,所產茶葉香氣高爽,滋味鮮醇,風格獨特,自然品質優異,古以「黃湯」、「白毫銀針」著名,現以「三杯香」、「雪龍」享譽。「天壇」牌特級珍眉獲得世界第25屆食品博覽會金獎,「三杯香」、「承天雪龍」等名優茶,深受茶葉專家和廣大消費者好評,屢獲國際國內名茶評比大獎。
❹ 泰順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泰順旅遊資源豐富,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泰順廊橋、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榮西油菜花、中國最長鐵索橋等等,皆為自助旅遊上佳之選。
❺ 泰順哪裡好玩
泰順好玩的地方有以下景點:
1.溪東橋,因橋外型美觀,號稱「最美的廊橋」。
地址: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東溪之上
2.仙居橋
仙居橋是著名的泰順廊橋之一,為跨徑最大及現橋歷史最長的木拱橋。
地址:泰順縣仙稔鄉仙居村
3.薛宅橋
已被載入《中國橋梁史話》,在世界橋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地址:泰順縣三魁鎮薛宅村
❻ 泰順旅遊必去景點介紹
1、廊橋
是泰順文化的象徵,都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那泰順廊橋應該是擔得起「廊橋歸來不看橋」。只看一眼,就會淪陷在它的的美中,泰順廊橋整橋不用一釘一鉚建造而成、精美的工藝結構在世界橋梁史中也堪稱一絕。
2、白鶴山莊鐵索橋
山風吹來時,湖面吹起陣陣漣漪,站在橋面上可從鏤空的鋼網中直觀飛雲湖清澈的湖水,船夫搖著小船慢悠悠地從你腳下劃過。
3、紅岩飛瀑
在司前鎮紅岩隧道旁的這「夫妻瀑」,每次到這來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這是一條岩石紅色,瀑布時而二條,時而又變成一條的瀑布,水多水少都各有千秋。此刻,這瀑底的積水也不多,可走進它,近距離地欣賞這崖壁五彩斑斕的岩石。
4、胡氏大院
這是溫州最美麗的國寶級大院,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離世界最美廊橋僅15分鍾車程,離世界最長碇步僅5分鍾車程,因此去泰順旅遊的朋友,不妨在此歇一歇。
5、大安大丘坪土陶村
溫州唯一的土陶非遺項目在泰順大安,大安制陶可追溯到宋代,由於制陶技藝久遠,現在的大丘坪村不僅遺留保存較完整的古柴窯和大批古民居,走進大安,一股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❼ 泰順有哪些廊橋
一:廊橋主要分布在泰順縣的三魁鎮、羅陽鎮、泗溪鎮、筱村鎮以及洲嶺鄉,各鄉鎮之間均有班車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適合自駕或者自助出遊。主要廊橋的分布如下:
羅陽鎮:仙居橋;
洲嶺鄉:三條橋,毓文橋;
三魁鎮:薛宅橋,劉宅橋,永慶橋;
筱村鎮:文興橋,東洋橋;
泗溪鎮:溪東橋,北澗橋,南陽橋。
二:廊橋,泛指有廊屋的橋。溫州泰順的廊橋又大致可分為編梁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平廊橋、石拱廊橋等幾類,其中編梁木拱廊橋最具文物價值。
三:各地對編梁木拱廊橋的稱呼亦不盡相同,泰順俗稱為「蜈蚣橋」,因為它的結構與蜈蚣的形體很相似
四:泰順是浙江省南部一個山區縣,東北接文成,西北接景寧,南與福建省為鄰,總面積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山高路遠,群峰疊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餘米。歷史上,許多名人賢士為避禍亂,陸續遷移到泰順這個群巒起伏、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創造了具有山區田園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泰順廊橋,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