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新會南洋村有哪些旅遊景點

新會南洋村有哪些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2022-09-20 11:58:18

① 易建聯的家鄉是哪裡有什麼好的歷史人文么

鶴山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與南海、順德隔江相望,325國道、江鶴和佛開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縱橫貫穿全市,水陸交通便利。鶴山於公元l732年(雍正十年)建縣,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建國後曾與高明縣合稱高鶴縣,1982年恢復鶴山縣建制。1993年11月撤縣設市,下轄11個鎮,2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12個村民委員會,l0個三峽庫區移民村。市人民政府駐沙坪鎮,規劃控制面積81.4平方公里,現建成面積15.7平方公里。

鶴山地理位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2.29度--22.52度,東經l12.28度--ll3.25度),屬南亞熱帶季風區,境內具有海洋氣候特徵,溫、光、熱、雨量充足,四季宜種。年平均日照l789時,年日照率達40.1%日照時數,帶來太陽幅射熱量大,年平均幅射量l04.08千卡/厘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8℃,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釐左右,夏秋多台風暴雨,無霜期為365天,冬春有冷空氣侵襲和偶有奇寒,無霜期長。鶴山緊靠西江,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7條,全長共187.8公里,流域面積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屬西江交流外,其餘均屬潭江水系。

鶴山總面積ll08.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6萬人,男女性別比100:100.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21人。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常住人口有45.56萬人,全市人口以漢族為主,有壯族、瑤族、回族等29個少數民族。

鶴山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6.2萬,分布於51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之一。

鶴山市屬珠三角經濟圈發展中城市之一。鶴山市委、市政府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科學規劃,集約發展,科學創新,生態優先」的方針,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富強鶴山、文明鶴山、生態鶴山、和諧鶴山。2005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7.7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8.34億元,第二產業47.41億元,第三產業31.9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49.2億元,增速高於全省和江門市平均水平。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93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2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353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鶴山市先後跨入全國80個小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先進行列,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榮獲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全國「愛心獻功臣」先進市、全國綠化百佳縣(市)、省衛生城市、省雙擁模範市、省教育「兩基」先進縣(市)稱號。

鶴山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化城市。在工業發展方面,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近幾年,鶴山市著力構築工業發展平台。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使園區經濟成為主要經濟增長點,以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基地為「點」,江沙工業走廊(江肇公路)和325國道為「線」,各鎮工業園區為「面」,拓寬工業發展新載體。重點發展好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基地鶴山園區這個品牌,創新開發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好鶴城-共和園區,規劃好龍口-桃源園區,使之成為外資、民資投資的新熱點,爭取在「十一五」期間將其建設成初具規模的產業園,成為鶴山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平台。以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為龍頭,帶動以紡織,製鞋、印刷、機電、五金、食品、建材、造紙、電子、廚具、燈飾、制傘等產業加快發展。以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按照投資密度、產業鏈延伸度、財稅貢獻率、資源消耗率、就業按置率和對環境影響等六條標准,嚴把項目質量關,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2005年鶴山市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5.5億元,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5.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5億元,工業銷售產值142.8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1家。2005年全市新上、增資項目272個,計劃總投資41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1000萬元的項目111個,超5000萬元的項目18個,超億元的項目4個。企業自主創新能逐步增強,有7個企業創建了9個省著名商標品牌。2006年上半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6.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8.1億元,全市新上和增資各類投資項目153個,計劃投資總額超52.53億元。目前,全市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31家,其中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超10億元,銀雨燈飾有限公司、美雅股份有限公司超5億元。民營經濟發展較快。2005年末全市私企業1435戶,個體工商戶12989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53億元。

鶴山市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作為重點,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堅持科技興農,提高土地產出水平,大力發展精細農業、集約農業、訂單農業和特色農業,促使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努力將我市打造成為港澳及珠三角大城市群提供綠色、環保及無公害鮮活農產品的基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建立農業標准化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促進農業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提高競爭力和綜合效益。近幾年來,鶴山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使傳統農業向商品化、基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發展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經濟新格局,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現已建成生豬、三鳥、水產、蔬菜、西瓜、優質水果、鴕鳥、珍禽等產品生產基地,大批農副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全市實現造林綠化達標工作,森林覆蓋率達47.6%。西江大堤五期加固整治工程以及沙坪水閘除險加固達標工程己告竣工。2005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55.3億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農業總產值6.8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58.37億元。

外貿、金融、財政以及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有所。2005年外貿出口總額6.54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2.37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4.1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738萬美元,合同外資金額1.64億元美元;稅收總收入9.51億元,其中國稅國內稅收收入5.35億元,地稅收入3.35億元;實現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5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2.31億元。2006年上半年全市外貿出口總額3.57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1.52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2.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754萬美元,合同外資金額9917萬美元;2006年上半年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9億元,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9.2億元。 第三產業中房地產業發展較快,2005年鶴山碧桂園完成投資3.5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4元;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69609人、失業保險51419人、醫療保險32738人、工傷保險57730人、生育保險52300人。

鶴山市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加強交通、通訊、能源、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2005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億元;「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2005年,全市公路建設投資2.2億元,實現公路網路化、硬底化,現有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885.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到79.95公里,鶴山港是國家一類口岸,市內每天有高速豪華客輪與香港對開,港口可停泊3000噸級貨輪,年吞吐量160萬噸;郵電通訊實現城鄉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固定電話裝機總容量超14.9萬門,電話普及率為111.7℅,手機用戶25.3萬戶,互聯網用戶1.72萬戶,建立了政府電子政務專網平台;2005年全市電網建設及改造投入1.15億元,完成鶴山主變電工程、古勞擴建主變電工程、35項農網改造工程和15配網工程等。

教育、科技、衛生、文化、旅遊等各項事業得到較快發展。創建省一級學校5所、江門市一級學校5所、鶴山市一級學校6所。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列。2005年我市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省科技計劃項目4項、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13項、獲得江門市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全年專利申請量210項。全市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覆蓋率達77.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18.92萬人,參保率排在江門市前列。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承辦了省第七屆龍獅大賽、舉辦了「冼星海誕辰100周年暨抗戰勝利60周年文藝活動」、「市慈善表彰文藝晚會」等大型文化活動。鶴山市充分利用旅遊資源,加快發展旅遊事業,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建起四星級的雁山酒店等一批高標準的賓館,開發了大雁山風景區、馬山、仙鶴湖、古勞水鄉等旅遊景點和東坡亭、鐵夫畫閣等旅遊度假勝地和人文景觀。近年來,鎮級還增加了共和高爾夫球場、鶴城祥興休閑農庄、色色會所等生態旅遊、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吸引了中外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② 圭峰山有什麼好玩的

圭峰疊翠
圭峰以「綠」聞名,「圭峰疊翠」向為新會八景之首。「三峰一屏四秀水」構成 圭峰山脈
了圭峰山「綠、奇、深、幽」的個性化山水景觀。三峰是指挺秀的圭峰、蜿蜒的雲峰、傳奇的叱石峰;一屏是指三峰交匯中擁出世外桃源般的綠護屏,這是嶺南少見的山頂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綠湖、玉龍湖和天鵝湖,總面積達5平方公里的四大名湖,湖 圭峰山遠景
區內亭台樓閣,曲徑通幽,奇花異木,遊艇盪漾,泳客暢游。到了晚上,玉湖、碧綠湖一帶更是燈飾璀璨,火樹銀花不夜天。玉龍湖之上更有飛珠濺玉的百尺龍潭飛瀑,形成高峽出平湖的又一勝景。牽線過脈、永鎮山門、嵐光亭、乳泉井、碧霞樓、玉台廣場、玉湖小苑、百果園等知名景觀遍布全山。圭峰山常年鬱郁蔥蔥,桉樹林、松樹林、楓樹林、荷木林、相思林與原生灌木叢高低起落,交錯而生,形成立體化的風景林相,產生著大量的負離子,每立方米空氣達4萬個。山上還孕育著新會奇葩禾雀花、小依蘭、野生蘭、金桂花等珍稀的奇花異草,白鷳鳥、白鼻狐、穿山甲、山澎蜞等飛禽野獸珍蟲也經常出沒於密林溪澗之中。
玉湖秀色
玉湖景區經精心設計和投入巨資進行改造建設,現已成為新會市最主要的休閑 玉湖景區
娛樂場所、度假聖地。景區內有桃花島、觀鯉池、玉湖廣場、火鯉場、玉湖小宛、玉湖度假村、植物園、遊客中心、旅遊商品廣場等一大批景點,開辟有玉湖盪舟、古裝照相、喂金魚、喂火鯉等活動。玉湖夜色是江門地區最為璀璨的夜景之一。
玉台古剎
關於玉台寺的創建時間,在我們這里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認玉台寺是創建於 玉台寺
東漢桓帝建和年間,據從前寺內藏有一個古鍾,上刻有「建和元年」字樣,明朝詩人鄺露《游玉台寺》中有這么兩句「綠護天荒南渡通,玉台鍾蠡建和年」就可作為依據,只可惜這個古鍾毀於兵火。另一說法認為是創建於唐朝,唐中宗神龍年間,我國著名家、秀麗,便留在寺內開堂說法,弟子多達500人,從此玉台寺戒,玉台寺香火鼎盛,。究竟玉台寺是創建於東漢還是創建於唐朝,其中有一點無須爭議的就是:玉台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
乳泉苑
乳泉井是圭峰山上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從玉台寺出發沿著環山公 乳泉井
路,轉過兩個山彎就是乳泉井所在之處。乳泉井不平凡的地方就是泉水清涼甘甜,永不涸缺,不但呈乳白色,飲之還有淡淡的奶香,冬天尤為明顯,故名乳泉井。乳泉井原在清代所建的雲峰寺內。由於時代的變遷,雲峰寺現在已經是盪然無存了,唯留此井在圭峰。 乳泉井的來歷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在圭峰山下有個叫阿泉的小夥子,他自少就父母雙亡。當時,村裡有個又貪財又狠毒的財主叫「鐵公雞」。 每日,阿泉都要到雲峰寺附近山頭為「鐵公雞」砍一擔柴,但刻薄的「鐵公雞」每天都不給飽飯阿泉吃。幸好雲峰寺內的老和尚見阿泉這樣可憐,經常端些齋菜給阿泉填肚子。 有一日上山的時候,阿泉遇見一個白鬍子的老大爺,老大爺對他說:「阿泉,我這里有個碗,你渴了就拿來盛水喝吧。」阿泉見它只是一個普通的粗瓷碗,謝過老大爺後便把碗收下。到中午時他感到口渴,拿著老大爺送給他的碗,盛山泉解渴,頓覺泉水分外甜美,他連飲了三碗,疲勞頓失,渾身有力,揮起柴刀霍霍生風,很快就砍夠一擔柴。阿泉知道這一定是個寶碗,白鬍子老大爺一定是個來救助他的神仙,便把這只寶碗藏在雲峰寺內。鐵公雞見阿泉如此早收工,覺得奇怪,第二天偷偷地跟蹤阿泉,發現了寶碗的秘密,便欲把寶碗據為己有。於是他帶了一班打手來拆毀雲峰寺,發現了寶碗。正當鐵公雞拿著寶碗欲走之際,聞訊趕到的阿泉乘其不備,奮不顧身搶回寶碗,跳落雲峰寺的古井中,失去了蹤影。這時,山上突然黑雲翻滾大風大雨,一道閃電挾著巨雷劈了下來,把鐵公雞打死地上,打手們一個個嚇得像喪家之犬,逃去無蹤。雨過天晴後,雲峰寺古井原來清澈見底的井水,像牛奶一樣呈現出乳白色,而且格外甘甜、清涼,人們便把這古井稱為乳泉井。 傳說喝上一口乳泉井的水,小孩子讀書會更聰明,所以許多家長每年九九重陽節趁著登高帶著孩子,專程到此喝上一口乳泉井水。
龍潭古跡
圭峰山脈群峰挺拔,有「三山夾一屏」的說法,這是因為景區內的山峰有 圭峰山遠處
十多座,自西北向東南,排列成三行,第一行是叱石山,第二行是雲峰山,第三行是圭峰山,這三列山體交匯擁出綠護屏,山坡錯落起伏,樹木繁盛,顯得山外有山,在雲峰山、圭峰山之間僅有一窄窄的山樑相連,這里就是「牽線過脈」,古人說,在「牽線過脈」處不能打著雨傘過,因為山風太大,打著傘太危險了,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在「牽線過脈」處的風光尤為秀麗,北望群山層林起伏,令人稱絕的是山腳處的樹木生長成窩狀,這里就是傳說中的「龍窩」,據說以前曾有一條「掘尾龍」藏身在這里。現在,經過我們的開發,「牽線過脈」處的道路擴闊了,危險性減少了,規劃中還將在這里建設「風谷聽濤」、「雲谷藏道」、「雙峰峻秀」等景點。由於圭峰山處在於東南沿海地區,特殊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一年四季,雨水不斷,山上經常是雲霧飄浮,水氣繚繞,每當是霪雨霏霏或是大雨初歇,這里更是雲氣飄渺,宛如人間仙境,相傳,雲峰山也因此而得名,雲峰是圭峰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545米,不過雲峰現在還沒有進行開發,林木顯得相當原始,野生動物資源也非常豐富。我們經常發現果狸鼠、狸貓、野豬、蟒蛇等出沒其中,不但是動物資源豐富,鳥類也比較多,主要是金絲鳥,喜鵲,錦雞,畫眉,白頭翁等。如果真的有緣份,還可以在山上或許還會見到各種美麗的蝴蝶哩。
一園一館
葵博園 葵博園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葵藝文化為主題的博覽園。它以豐富翔實的歷 圭峰山怪景
史資料,展現了首批廣東省非物質優秀文化遺產——新會葵藝的千年發展史,讓人們深刻體會葵鄉深厚的歷史沉澱和藝術底蘊,了解新會葵業輝煌的過去和榮耀,現場觀摩融匯了火畫、編織、綉花等多種優秀工藝美術於一體的本地葵藝製作過程,欣賞民間珍藏的「總理扇」和各種巧奪天工的葵製品。漫步展館外的20畝葵林,親密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珍稀棕櫚科植物。 周恩來總理視察新會紀念館 館內主展廳陳列著7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是人民總理周恩來1958年7月1日至7日連續七天視察新會縣期間,輕車從簡,深入工廠、農村、學校調查研究,與廣大幹部群眾水乳交融,談笑風生的真實寫照,表現了周總理處處事事關心人民疾苦,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樂於奉獻的光輝形象。紀念館還陳列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朱德、董必武、葉劍英等國家領導人和知名人士到新會視察和參觀的歷史照片及題詞題詩等墨寶。[2]
編輯本段特產
新會陳皮
陳皮,是新會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由於它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 新會陳皮
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現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柑皮以貯藏的時間越久越好,故稱「陳皮」,陳皮以廣東所產為佳,歷史貿易中特稱「廣陳皮」,以別於其他省所產。清代大醫師葉天士所開的中葯「二陳湯」,特別寫明「新會皮」。因不是新會所產的其葯效遠遜,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 據說新會陳皮運往北方各地,過了嶺南之後,其味更為芳香。曾有華僑攜帶新會陳皮乘船出國,船抵太平洋,頓時芳香四溢,無法掩蓋。新會陳皮散發芳香撲鼻的香味,是其獨有品質。經葯檢部門初步化驗結果表明,由於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農田小氣候的差異,新會產的陳皮與外地移植新會柑的陳皮,其形狀組織結構雖然相似,但揮發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異。因此,葯用與調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葵扇
葵扇是廣東江門新會最著名的特產。古稱「梭扇」。約始於晉代。《廣東新語 葵扇
》、《新會縣志》載:「始於魏晉,盛興明代」。清代咸豐年間,始創玻璃扇;同治年間創火畫葵扇;辛亥革命前後,又創竹籜畫扇。 新會流傳這樣的說法:凡能望得見新會凌雲塔的地方,長出的葵扇,葵柄的尖頂對正葵扇正中,否則是歪的;種出的新會大紅柑,柑皮格外芳香,是正宗的陳皮;種出來的新會甜橙,底部有小圓圈,特別美味。 新會盛產蒲葵,葵葉寬大而不開裂,心蒂園正,骨格細勻,色澤光潔,體質輕盈。新會素有葵鄉之稱。 據歷史記載,東晉朝代新會就大規模種植蒲葵和加工葵扇,新會葵藝製品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600多年。新會葵扇在扇面繪圖描畫,工藝精湛,高雅實用。其中玻璃葵扇、烙畫葵扇、雙面綉花織扇最為著名,早在光緒18年(1897年)就遠銷俄、英、美、法、古巴、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歐美24個國家和地區。清末民初,新會葵扇的銷量每年達1.2億把。明代把新會葵扇列為「貢品」。[3]
禾雀花
在圭峰玉湖景區植物園中有一棵天下奇花,它就是禾雀花。禾雀花為藤本植物,是江門五邑地區特有的奇特植物,其中又以新會的禾雀花最為出名。禾雀花的外形很奇特,花開四瓣,花托似禾雀頭,兩旁各有一粒似眼睛的小黑點,正中的一瓣,彎弓似雀背,兩側的花瓣似雀翼,底瓣後伸,是為尾巴,花內還有一撮細長略彎的花蕊,人們稱之為"內臟"。遠看禾雀花,還以為真的是一群禾雀藏身在花藤中。禾雀全身為乳白色,如果採摘下來兩三小時後就會變成褐色,就更加似禾雀了。如果不小心損傷了花瓣,便有紅色的汁液流出來,就像血液一般,顯得更加神奇。天底下為何有這種奇花,在新會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當年八仙之一的鐵拐李雲游到新會,見到禾雀偷吃田裡的稻穀,農民們顆粒無收,苦不堪言,頓時起了憐憫之心,於是鐵拐李便施展法術用山藤將禾雀綁住,丟棄在山上,只許它們在每年的清明前後青黃不接的時出來,從此之後,禾雀就不能再出來危害稻田了,而在新會也就多了一種奇花。 禾雀花一般都在清明前後開花。每年的開花時節,數以萬計和遊客都慕名而來觀看禾雀花。禾雀花一般都是只開花,而不結果。解放以來,只有在1961年在棠下的公坑寺的禾雀花結過一次果,果實就像豆莢一樣。據一些老農說,禾雀花需30年才結子一次。 鮮禾雀花味道甘甜可口,可作佐餚的時菜,還可伴肉類煮湯,煎炒均美味可口,每逢花期,人們總愛來新會品嘗此特殊難得的美味。曬乾的禾雀花可以葯用,是一種降火清熱氣的佳品。
玉台坑
玉台坑位於圭峰入口公園--永鎮山門處,周圍古樹參天,綠樹婆娑,空氣清新,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達4萬個/CM3),是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進入森林公園,空氣特別清新,使人心境平和。這是因為綠色給人輕松、安寧、舒適的感覺,能解除人心理和眼睛的疲勞。再加上綠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所以在森林公園內大家會感到格外精神爽利。而且山林中蘊含大量負離子,負離子就是空氣中帶負電荷的離子,它不僅具有降塵、滅菌、凈化空氣的作用,而且特別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因而被人們稱為空氣維生素和生長素。長時期在空氣負離子濃度高的森林環境中療養,散步,對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炎、肺氣腫、冠心病,高血壓、萎縮性胃炎、神經性皮炎,以及惡性腫瘤等具有奇特的輔助療效。經探測,玉台坑附近的負離子的含量圭峰山最高的,每立方米有4萬個。大家看,這條全部由鵝石砌成的路叫健身路,它環繞在負離子含量最高的玉台坑周圍,總長1000米,如果大家赤腳行走,鵝卵石就會刺激足底的湧泉穴,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健身的效果。
三角楓林
在玉台寺山門前,生長著20多畝的楓樹。這些楓樹的葉子共分為三叉,所以又叫三角楓。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有個著名的香山紅葉,不知道大家是否欣賞過呢?不過圭峰山的紅葉也不比香山紅葉遜色,有興趣的朋友秋天再來圭峰山看看就知道了。三角楓林在圭峰山上的分布有20多畝,如此大面積的三角楓林在我國南方地區來說是較為罕見的。每當深秋來臨,整個楓林紅成一片,漫山遍野都成了一片火紅的世界,甚為壯觀。每年的秋冬時節,圭峰紅葉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觀賞。 三角楓葉子不但美得入畫,而且楓葉還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藝品送給親朋好友留念。此外,楓葉還具有神奇的葯效,如果不小心被毛毛蟲刺傷了,揉碎三角楓的葉子擦一擦傷口,即可消腫止癢。

③ j江門有那些特色小吃,哪裡好玩

位於江門市新會區的圭峰山好玩

④ 江門地區(特別新會區)有何特色小食和特別優美的地方

首先是會城的美食~~
1.浩林沙律 凌東球場對面 沙拉:6~8元 澳門豬扒包:6元 甜品:2.5~4元 特點:吃沙律好的地方,甜品也是它的強項。很多女生去的。 (經常沒位的啊)

2.冧茶和牛B烤皇 冧茶e族:知政北路那邊,主要做奶茶,連鎖店,人氣旺,可能是我不喜歡喝吧,不怎麼喜歡,它旁邊還有一間牛B烤皇,有熱狗和其他即烤的小吃價錢幾實惠2-3元,再走過一點就是3元一塊的手抓餅了。

3.農場農夫烤雞 知政南路(新會教育局旁邊),主要做和KFC差不多的食物,烤雞為主,價錢比KFC便宜。

4.美鮮 在女人街口(和田心路交界),這個店的特點就是味道好,價錢實惠,中午去更多實惠,10:30-2:30吃就30多個小菜13元一個任點,試過它那的白切鵝腸,招牌五味鵝,芹菜豬肚幾不錯的。

5.信合大廈後面的一間大排檔 那的特色就是有好多海鮮,如賴尿蝦、聖子、白貝、燒鵝等等 ,味道不錯,價錢還行。

6.會城步行街 人壽路,那裡有好多小吃店和走鬼檔,人壽廣場內還有一些賣涼果的零食店,我比較過中間那間比較實惠,試過那的柑餅和沙糖桔幾好吃,買夠一定錢還有大頭照優惠卷送。再往人壽廣場的中間走去,有一個間台灣連鎖的奶茶小店,那的紅豆布丁和黑珍珠奶茶是招牌啊,5元一杯。

7.古井燒鵝 來新會的朋友,一定要試下古井燒鵝,講正宗,當然是平香和恆益是老字型大小了,在會城好多地方也有專賣了,如朱紫路,北園紅綠燈,悅洋街等,20-25元一斤。

8.司前夜魚和溫蛋 大家去到司前,一定要試這兩樣東西,在司前的墟鎮中心市場內有溫蛋賣,我覺得小的鵪鶉蛋好吃一些,價錢忘記了。8-10多元一斤吧。味道可以;至於司前夜魚呢,不一定是晚上才有得吃,在司前好多地方都有得吃的,找個人氣多,干凈點的就行了。PS: 在向陽小學與凌東球場交界的小巷中間有一檔賣小吃的,那也有司前溫蛋賣的。司前溫蛋做法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准備好鵪鶉蛋(其實普通雞蛋也可以,不過鵪鶉蛋較易入味)、現成的司前溫蛋料(司前鎮世面上有**)、生薑、冰片糖少量、老抽等材料。第二步,把鵪鶉蛋放入盛了足夠的水的鍋中,放在煤氣爐上煮熟。再將已熟的鵪鶉蛋剝殼。第三步,將剝殼後的蛋放入另一個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烏黑度十足的老抽腌制。第四步,過一段時間後(具體時間由蛋和老抽的多少決定,以2~3個小時為宜)將腌好的蛋放進鍋里,加入適量的水,並將已准備好的溫蛋料用布包著放進鍋里,再加入幾片生薑和少量冰片糖,先用猛火煮後用慢火燜,直至水差不多被煮干,熄火,即可做成令人垂涎的「司前溫蛋」。

9.七堡鎮大排檔 在七堡鎮墟鎮入口處有問叫立記的大排檔,那的臘味和一品煲還可以,價錢幾實惠,不過環境一般,還有幾號到處找吃的自來狗呢。

10.啡常東西 會城廠邊街附近,不是好顯眼,細細間,不過環境還可以,有人說那的芝士蛋糕好吃,我喜歡它的雜扒(有雞肉,豬肉,腸子,雞蛋)18元,實惠兼大份,不過好似起了價,還有按人頭最低消費啊。

11.百美雲吞 當然雲吞好吃啊,價錢6到10幾吧,其他一般,在朱紫路和田心路都有。

12.葵記腸粉王 會城鎮前路那裡主要特色是傳統布拉腸、生滾粥、粉面。

13.藍天使西餐廳 會城古榕路那有好多間中西結合的餐廳,我試過它的日式錫紙鱸魚味道不錯,還有日式炒烏冬,其他的東西就各有所愛了,總體覺得是約會不錯的地方,環境和東西還好,價錢中等,有10元一人的最低消費啊。此外,這條街上還有其他的餐廳還行的,如大自然,大記的白切雞和三星炒米粉等。

14.大自然 在古榕路大自然裡面的四寶飯好吃,18元,有雞肉\燒排骨\一條腸仔\半隻蛋\還有玉米\青菜,送果汁和水果。

15.香港雞蛋子 尚志街,實驗小學那邊,老闆娘說她是把技術從香港帶回來,味道是正宗的,5元一份雞蛋子,試過還可以,老闆娘還會推薦港式**奶茶 ,5元杯,喝過一般,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呢。

16.綠豆餅店 會城廠邊街,好細間,不過生意很好,味道可以。

17.東山羊庄 當然是吃羊肉的地方,它那的羊肉飯煲好正,好似30元,那的羊肉餃子也不錯,其他的羊肉的東西也好正,價錢也不太貴,物有所值。沿新會南環路轉左往三和大道小鳥天堂方向轉入300米就到啦.大有涼果那。

18.飲勝吧餐廳 中心路,金田電腦城對面,那的東西好吃,價錢10-20左右,甜品也是幾蚊到十幾,敦蛋,很滑,原只木瓜敦雪蛤膏好正。

19.外母靚湯 會城鎮前路中間,那的湯水不錯,夠火候,天天不同,其他的飯也可以,10元上下吧,經常沒位的啊。

20.紫荊閣 古榕路,房管局對面,西餐廳,環境可以,味道尚可,價錢略貴,那的乳鴿飯可以25元,不過我超不喜歡那有人吸煙。

21.台山黃鱔飯新會總店 紫華路1號,仁義羽毛球館附近,電話,以黃鱔飯、生猛海鮮、雙水大腸、以海鮮為主。我就特別喜歡它的黃鱔飯,好似25-30元一斤。 其他東西感覺有些貴。

22.百草堂 會城帝臨路9號 。價格基本都在5元~20元之間。PS:經營甜品、燴飯、小炒、薄餅、西餐……等等,是一家大雜燴連鎖店。之前那裡的燒春雞不錯,味道很好…榴槤薄餅不錯,雙皮奶每到必吃 。

23.木興商店 城北路的在消防中隊對面有間「木興商店」的店仔,一般在下午**半後開門,老闆是個80後來的。那裡的招牌小食是「新奧爾良烤翅」,味道跟KFC的一樣,但是價錢只是其三分之一。還有那裡的撈面、溫蛋等小食都好好吃!絕對不容錯過啊。

24.李李麵店 田心路口(與女人街交界的地方),老字型大小,那的粥粉面還是不錯的,價錢還幾實惠。

25.**珍珠奶茶 記得知政中路有家賣珍珠奶茶的(對面是正和鞋業),裡面有一種小吃——章魚燒,好好吃上面還有會跳舞的柴魚片……

26.**早餐店 圭峰西路,北園派出所旁邊有一間早餐店,它做的粥粉面是不錯的,價錢好實惠,特別推薦它的炒河粉,3元一碟,味道好正。

27.**早餐店 尚志街,實驗小學對面,試過那的四川酸辣粉的,五元一大碗,味道不錯,也可以不辣的。

28.山卡拉餐廳 其菜式主要以山野特色菜為主,其中古法燒雞為鎮店名菜,總店在雙水將軍山水庫,它的圭峰店坐落於江門市蓬江區杜阮木朗蓮花山腳,也稱「客家村」,也就是在圭峰山滑草場內,龍泉酒店前 ,燒雞好正,35蚊一隻,但要預約,否則去到要等。(個人覺得燒雞最好吃!!)

29.明興酒家 會城圭峰滑草場對面,它主要做名牌燒鵝、乳鴿火鍋、明興黃鱔飯、秘制乞兒雞、豬肚雞、特色煎包、正宗大閘蟹等等。我們去了幾次,覺得它那的燒鵝、特色煎包、豬肚雞和水煮魚還是不錯的。味道可以,價錢也算合理,但有點貴呢。

30.鴻賀餐廳 主要特色是碳燒魚,我覺得五指毛桃浸雞和碳燒鯇魚好吃,價錢偏貴了些,地址:新會區會城鎮仁義黃沖坑禾紫地,也就是在金沙廣場那有個路口直走就是。

然後是江門市區~
一記 江華路上的東江路(泰和電腦城右邊的路進去,也就是酒吧街,)。新一佳對面斜坡下去,走完就是江華路,左拐直走,見到的右手邊第四個小巷進去200米左右。忘情吧對面。
布拉腸:2.5~4元 粉腸粥:3元 其他粥、粉、面價格也不高,基本都在10~15元以內
特點:傳說中江門布拉腸做得最好的店,粉腸粥也比較正,號稱燉品專家。這里的粥也不錯,周圍MM公認這里的粉腸粥是江門至今吃到最好的。去一記一定要食海鮮粥~!料足,好甜咖``

華之里 勝利路 五邑城隔壁,永利超市對面
快餐:4~5元 煲仔飯:8~10元 麵粉:好像4~6元
特點:快餐在同等價位裡面比較好吃,米飯比較好。據說它的煲仔飯也不錯。店裡還有很多甜品、沙拉、批薩之類的東西供應,中午的快餐生意超級火熱。

李記外海面 江華路上的東江路,外海幼師對面、步行街、躍進路口腔醫院附近,還有很多地方有
燴飯:8~10元
特點:飯比較好。另外還有很多其他東西可供選擇。不過個人覺得那裡的甜品不是很好,粥也一般。李記的雲吞好味,好大粒咖``

養生堂 港口路,美沙百貨往文化局走越500米。
基本都在10塊以內可以解決。都是普通的盅飯、燴飯、麵食之類的,比較有江門特色的店。

財記外海面 江華路有一家,其他地方好像還有
價格:5塊左右的價格,而且還送一碗非常濃的湯
特點:推薦吃牛腩、鮮蝦雲吞,雲吞很爽,質量高。腸粉也可以接受,餛飩真的算可以了

浩林沙律 躍進路二手手機廣場附近
沙律:7~8元 澳門豬扒包:6元 甜品:2.5~4元
特點:吃沙律好的地方,甜品也是它的強項。很多女生去的。

百草堂 港口路東華里路段 ,即在前往炮台途中的港口路路段。
價格基本都在5元~20元之間。
PS:經營甜品、燴飯、小炒、薄餅、西餐……等等,是一家大雜燴連鎖店。聽班裡的男生說那裡晚上會賣好吃的特價燒春雞,10多元一隻,剛好可以買回來下酒…榴槤薄餅不錯,燒春雞每到必吃

阿二靚湯 港口路、蓬萊路
價格:6~25
特點:沒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菜做得漂亮。只對那裡的湯比較欣賞。 花旗參燉竹絲雞~!

姜撞奶 水南路上那家新形象對面有條小巷子(祈安街),走進去約150米的一家小店
特點:經營范圍雷同養生堂。號稱江門第一家姜撞奶,也有雙皮奶等。
姜撞奶,雙皮奶,椰汁紅豆冰都好正啊~南洋喳喳"都好好味~~

蒙自源 VS 雲之味 蒙自源在美莎,雲之味在蓬萊路,大參林隔壁和新泰和廣場樓下各有一家
價格:過橋米線8~16元,點心2~6元 薄餅6~8元
特點:兩個價格差不多,個人覺得總體來說雲之味性價比好像高一點點,不過蒙自源的點心多一些。味道跟桂林米線似的,湯底都不像正宗雲南米線用的老雞湯
PS:蒙自源的湯味比較濃,但料不多,個人比較喜歡雲之味的

燒鵝大王 蓬萊路接近勝利路的地方,綠化地旁邊那棟樓二樓
價格:只是比眾旺貴3~4塊
特點:傳說中燒鵝好吃,畢竟招牌菜。個人吃過忘記了。其他菜味道似乎還可以。總體評分比眾旺高多了。

真功夫 文華書店對面再下來一點,套餐還不錯,一般男生都能吃得飽。營養還不錯。

口甜舌滑 水南路,都不錯啊!!!
價格不是很貴!有甜品,飯,粥粉面,小吃……試過那裡的大碗飯,12蚊,吾錯啦!甜品糖水都幾好吃幾蚊到十幾蚊左右!雲吞-5,6蚊,香芋西米露,紅豆沙,綠豆沙,喳喳(雜豆糖水)-幾蚊雞,楊之甘露-6蚊,蓮子雪蛤膏-10蚊,芒果布甸,還有雪糕船都幾好啦!!!D沙拉就吾系幾好食! 都推薦拉麵!個碗夠大夠有feel!!

第一家台灣可口便當 在江門落戶,台灣可口便當提供了10多種外賣的便當,價格在9元至18元之間,在實在靚湯斜對面

裕記 9中個條街(又叫精品街)個度某間的小食店,個度D粉卷好出名噶~!蚊半一碟!我覺得距D醬同D辣醬好吃

譚魚頭 港口路,東湖公園的m記附近
價格:每人30~45元
特點:譚魚頭是全國有名的火鍋連鎖店,據說它家的火鍋底是吃了不熱氣的那種。對它家的魚頭情有獨衷~適合喜歡吃一點點辣的人去。那裡也有一些野菜和東北餃子、薄餅之類出售。

肥仔勤 在白沙加油站對面(西區大道),最出名就系咸豬骨粥~好像系12蚊一褒,夠3個人吃。一家吃咸豬骨粥很有名的店, 據帶我去的人說是江門最好吃的,自己也覺得那裡的咸豬骨粥很贊。

過馬路斜對面一家大排擋 , 以古井燒鵝出名,價錢也很抵, 去吃了幾次。

浮石市場後面試試那裡的泥鯭粥啦,那才叫鮮!!

在麗宮下個十字路口,在[麥田咖啡]對面一個好大的江門的宣傳牌下面,有間很不顯眼的小食店,不過裡面的鹵味很正,我喜歡吃的是鹵水大腸和鵝掌,味道一流!

小漁村 在竹排街[購書中心花壇直落150米左右拉,在路的右邊],那裡吃海鮮還不錯,魚生粥值得嘗試一下!

楓華美食 就在小漁村對面 [個名字都幾老土]不過裡面D雞幾好啊``白切,味道不錯!

新華酒店 江華路某路口入D,名字我都不記得拉``不過是老字型大小拉,一家2層的餐廳,吃峴褒一流,很是鮮美,因為湯都是用海鮮熬了的.

名鮮 江門有幾間,一間在西區大道,即陳白沙紀念館對面,鮮蝦雲吞最正~最多人點的,5蚊一碗,粒粒都有鮮蝦噶~~

果動力 在新一佳對面的斜波直落(水南路),差不多去到紅綠燈,在右邊.
以吃水果的製品為主,芒果千層好好味,6蚊一件,還有芒果糯米池都幾好,10蚊6個,有隻飲品叫"彩虹"都好正,12蚊~覺得距價錢有點貴,特別D西米露就好悟抵~

味千拉麵 在新之城地下,拉麵好好味,特別系湯底,我次次幾乎飲曬,但都幾貴下,20幾蚊個拉麵,有的套餐就抵D咯~~

瑪雅咖啡 在東湖電影院旁邊(躍進路),芝士蛋糕正到無得頂,咖啡都幾好,但價錢幾貴下,一件蛋糕都10幾蚊~~瑪雅的芝士蛋糕~~超正~~環境也不錯的

江華路,在泰和電腦城3樓,PIZZA幾好,品種多,價錢算實惠,意粉都做得幾好~

真正豆腐坊 勝利路,豆腐花不錯的,還有其他的

州拉麵店 就是車站對面那家(高成街) 價格:湯面3~6元 ,炒、拌面5~10元
特點:本人是麵食性的,所以在江門試過很多面,感覺這家的在眾多拉麵店裡算比較好,又近。湯是很濃的骨頭湯,不過有些人不喜歡那股濃烈的牛腥味。推薦那裡的涼拌面、炒拉麵

古記 天沙四路 在蓬江區政府附近的紅綠燈口過馬路後,在大參林的那個路口進去,直走至市場,便可看到了。
快餐:5元 煲仔飯:5元 肉飯:6元 特色肉飯:8元
特點:這里的煲仔飯據傳是江門市最好吃的幾家之一。它家的肉飯(就是飯上面另外加五花肉、鹵肉、雞翼等等,任選一樣,不知道應該叫什麼……)也不錯,適合廣大肉食性的同學。招牌飯是恩平豬手飯。

眾旺 快餐:5~6元
特點:青菜比其他地方好而且分量多,但是肉類給得好像比較少……早上的腸粉不錯,茄瓜咸魚煲也正

曼哈頓 東湖公園對面那棟樓的二樓
價格:10~25元
特點:中西合並,偏重西餐和點心多一點。食物算中等,有很多款燴飯,但是海鮮局意粉不是很好吃,番茄類的比較好。環境還可以,巨大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東湖廣場和東湖公園的青山綠水。

天天 在蓬江區政府那一側往易初方向走,看見星星超市那個路口轉進去就是了。
點心:1~4元 麵粉類:2.5~6元 快餐:5元 燴飯:估計8元吧特點:幾乎是二十四小時營業!

為食坊 一記還有一家廣州風味的店,叫「為食坊」,生意好像也可以,在一記旁邊。

國順酒店 建設二路,銀龍閣對面
早茶:星期一至星期五大中小點3.8元,周末加10%服務費,中午11:00後有6~8元的燴飯供應
特點:上面列的那些東西價格算比較便宜了。

門 五邑城對面的小巷裡,歌莉亞對面某個小門進去的二樓, 基本價格都在10~35元之間,填飽肚子的都在10元以上
特點:個人覺得在江門吃過的芝士海鮮局意粉是那裡的比較好吃。其他的東西勉強過得去。不過地方太小了!!

紫晶園 港口路文化局內
菠蘿包:18元/打 榴槤酥:24元/打 大約有98款菜基本都在10~25元之間
特點:它家的菠蘿包是全國名小吃(裡面真的包菠蘿哦!),基本去到那都會先叫上一打。其他的菜也做得不錯。有早夜茶喝

玩的地方也不少,不過就以看風景參觀為主~最近有個新開的明星公園,可以去看看~~
江門主要旅遊景點:
蓬江區:東湖公署、長堤風貌街、陳白沙紀念館、叱石、公坑寺
江海區:白水帶風景區
新會區:小鳥天堂(《鳥的天堂》)、圭峰山、古兜溫泉、梁啟超故居、橋梁博物館、崖門南宋景區。
開平:開平雕樓、開平立園
恩平:金山溫泉、帝都溫泉
台山:上下川島、飄雪溫泉、黑沙灘
鶴山:大雁山、古勞水鄉

回答那麼多多給點分吧~~

⑤ 請問:南陽陸營村7 8組十字路上 李姓輩份怎樣排 我所知道的:寅-勤-澤-

李姓淵源概述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源遠流長,人數眾多。據1984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李姓占漢族人口的7.9%,將近八千萬人。 中國古代姓氏的主要來源有幾種:以氏族圖騰為姓,以先祖的名字、排行為姓,以官名、爵位、謚號為姓,以世代所從事的職業為姓,等等。從它的發展史來看,分為原生姓和衍生姓兩大類。李姓是中華原生姓之一,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氏族社會時期。據專家考證,李姓的最早來源是原始社會中崇拜李樹、奉李樹為圖騰的氏族。李,本是一個氏族的徽號,後來就成為該氏族的姓。 中華的原生姓,到了文明的時期,大都追奉一位古聖先賢為自己的始祖。天下李姓,都說顓頊帝高陽氏是他們的始祖。顓頊是遠古傳說中的五帝之一,事跡不詳,但是後世尊他為先祖的倒不少。例如戰國時代的屈原就自稱是「帝高陽之苗裔。」究竟高陽氏怎樣衍生出一個李氏來的呢?那時還未有文字記載,後世誰也拿不出證據來證明兩者之間的血緣關系。因此,後世對於李氏如何得姓就產生了許多傳說。唐朝人林寶撰寫《元和姓纂》,其中敘述李氏的淵源說:顓頊的曾孫皋陶在堯帝時為理官(或稱為大理,是司刑獄的官),因以職官為氏,始姓理。他的裔孫理徽生活在殷末,因為得罪了商紂王,其子理利貞逃難伊侯之墟,因食李得保全生命,遂改理姓為李姓。這個說法,宋代已引起史學家鄭樵的懷疑。近代姓氏學研究者指出,在傳說中的堯舜時期,根本還沒有理或大理的官職。治獄之官稱為「理」,在周代特別是戰國時期才普遍出現,故此時以官職為氏得姓理,又因理李同音改姓李,都是可能的。不過,從理姓改過來的李姓,已不是原生姓而是衍生姓了。即是說,它是後起的李姓而不是原始的李姓了。 中國李姓,無論南方或是北方,都奉先秦道家創始人李耳為祖先。李耳在族譜中稱伯陽公,在哲學史上稱老子。他生活在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他的身世淵源史無記載,只知道他曾任周王朝管理藏書的史官,叫柱下史,孔子曾向他問禮,後退隱,著《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有廣泛影響。但李耳生活時代後於皋陶已有1500年以上,其間,李氏支派繁衍不止一派,所以中國李姓中的某一支派與春秋時期的李耳有淵源關系是無疑的,但並非所有李氏都跟老子有血緣關系。後代李氏同奉老子李耳為祖先是因為唐王朝創始人李淵奉李耳為祖先,封他為太上老君,尊崇道教,令得天下李氏都以李耳的後裔為榮的緣故。 以上所述,以顓頊、皋陶、李耳為遠祖的李氏,被姓氏學研究者稱為北方李氏,是中國李氏的一大來源。 中國李氏的另一來源是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古代巴人以虎為氏族圖騰,巴語方言中稱虎為「李」,他們以圖騰為姓,漢化後又因同音而稱李姓。這一支李姓被姓氏學研究者稱為南方李氏。現代,被認作是古代巴人後裔的土家族(湘鄂川地區)、僳僳族(川滇地區)中還有大量李姓人。顯然,南方李氏跟北方李氏並無血緣關系,甚至缺乏文化和社會交往的關系。但是,這兩支生活在不同地域、屬於不同民族的李,其姓氏來源均出於同一文化現象:氏族圖騰(李樹或與李同音的「虎」 )。這又證實了李姓和其他許多大姓一樣,都是多源復合的結果。 在李姓族群幾千年的發展史上,不斷發生分衍:幾個兄弟分別遷往不同地區各自發展,他們的子孫繁衍起來,形成許多的房,許多的支派。這種情況是講之不盡的,本只能介紹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分衍:秦末漢初,北方李氏分衍為趙郡李氏和隴西李氏兩大世系。 史載,秦朝有御史大夫李曇。李曇生四子:崇、辨、昭、璣。長子李崇在漢初任隴西郡守(秦代始設隴西郡,其地在今甘肅東南部),舉家遷往隴西,成為隴西的望族,其後裔以隴西為郡望,堂號隴西堂。四子李璣任趙郡守,舉家遷往趙郡(今河北省趙縣),其後裔以趙郡為郡望,稱趙郡堂。趙郡李氏自兩漢經南北朝至唐初,由始祖李璣傳至李羲之,李真融時,歷時800餘年,共傳25世,分衍出10房。魏晉至唐初,趙郡李氏列為山東氏族六大著姓之一(此山東非指今之山東省。秦漢時以關中地區為政治中心,凡函谷關和崤山以東地區,即今天之華中、華北、華東皆統稱為山東。),社會地位一直在隴西李氏之上。隴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高祖李淵,共傳30餘世,先後分衍出13房。在東晉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日趨活躍,十六國的西涼,就是隴西李氏的李暠所建。李暠的後裔、李淵的祖父李虎,曾幫助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權,受封為八柱國之一。由宇文泰、李虎等開始組成的關隴集團,在西魏、北周、隋朝政治生活中處於支配地位。至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王朝以後,李姓成為皇姓,其優越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帶來了該族群急劇膨脹的興盛局面。在李姓內部,隴西派的勢力也就開始超越趙郡派了。 在唐代處於統治地位的李姓,成為具有強烈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會標識,許多內附的外姓異族都心甘情願地聚集在李姓的門庭之下,以姓李為榮。針對這一情況,李唐王朝採取了「廣賜國姓」的政策來籠絡人心。皇帝賜臣下姓李以示榮寵,對於歸附的外族有安撫懷柔作用,對於功臣則有褒揚嘉獎的意義。 李唐王室賜姓的對象,主要是內附的少數民族和出身寒微的有功之臣,而對於前朝王室(北周、隋)、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郡姓),一般都不予以賜姓。這種做法表明,李唐王室的廣賜國姓,適應了不斷更換的官宦新貴要求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願望,是唐朝統治者調整新興貴族社會等級的一種補充手段。皇帝賜姓,受賜者多為一人獲賜舉族姓李,特別是內附的少數民族,往往因為酋長的獲姓,整個部族都改從漢姓。所以,唐王朝賜一人姓李,常常牽引一大血緣家庭或部族集團加入到李氏族群中來。從這個角度看,唐代李姓的發展史也就是北方少數民族漢化、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李姓族群在唐代的急劇膨脹,正是各少數民族新鮮血液注入華夏民族軀體,華夏民族和中華文化繁榮興旺的象徵。 在唐代300年間,李氏族群迅速繁衍,並在政治上社會上取得極高地位,除原有的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外,還分衍出柳城李氏(來自契丹和奚族)、武威李氏(來自安息國安氏)、高麗李氏、雞田李氏、范陽李氏、代北李氏(原為沙陀部落,本姓朱邪氏)。終唐一代,除王室姓李之外,趙郡李氏任宰相的有17人,隴西李氏任宰相的有10人,其他各分支李氏還產生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7人、三師(太師、太傅、太保)2人,李氏人物被列入正史列傳的共453人。有專家作過統計分析:在中國古代史(自周秦至清代)的2600年間,李姓人才被列入正史的共1567人,每百年平均有近60人入傳。無論總數或百年平均數都高於其他大姓。而唐朝(618—907年)只佔古代史不足八分之一時間,卻涌現出李氏人才總數的三分之一(占人才數453,百年平均數為156)。李唐王朝,確實是李姓人才輩出的高峰期。從五代至明清的千餘年間,繼唐代的興盛之後,李姓長期處於持續發展狀態,並進入廣泛和四外散播的時期。唐王朝十分重視族譜的修纂。宋代以後,由於李氏族群已經十分龐大,分支繁多,在整體發展線索上呈現出繁復、散亂狀態,要修纂一部包羅所有李姓人的族譜越來越困難了。但是,各分支、各房的族譜、家譜還是不斷出現的。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知道,原北方李姓人口擴散的流向有四個方面:(1)由北而南。唐宋以後,隨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北方李姓大量遷徙到長江流域,甚至遷到嶺南以至海南。主要原因有三種:一是貶謫、充軍。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在「牛李黨爭」中失敗後,被貶為崖州(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司戶,死於貶所。現瓊山縣有一個數百人家的李家村,相傳就是李德裕的後裔。武則天即位後,打擊唐宗室,許多皇族子弟被貶逐閩粵,其後代便定居南土。第二種是因官遷徙。封建社會因拜爵封官造成人口流動,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一次拜爵封官,往往導致某姓一個分支或分房的出現,最典型的例子莫如李光弼家庭。李光弼之父為契丹酋長後裔,附唐後改姓李。光弼盡忠唐室,謀勇能戰,與郭子儀齊名。平定安史之亂,光弼被推為「中興第一功臣」 ,受封臨淮王,舉族遷居金陵,子孫繁衍為金陵李氏。唐以後,「由金陵而徙洪、徙閩、徙粵、生齒愈長」 ,成為江南李姓的重要支派。第三種是因避戰亂而大規模南遷。這事發生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之時,北方李姓許多家族曾舉族南遷,由豫及楚,子孫輾轉流徙,散布於南方各地。(2)由東而西。元明清三朝,大規模移民的流向發生變化:由於政府的引導,東部人口向西部遷移,即所謂「湖廣填四川」 。舉例來說,宋末金兵南下時,北方李姓的一支遷到江西,定居豫章,稱為豫章李氏。後分衍成三房,其中一房由豫章再遷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李雄攜這一族人西遷入川,定居川東巴渝。明末張獻忠起義,李雄的後人為避兵亂遷居貴州思南府安化縣。亂平後,復歸巴渝,子孫繁衍,遍布川東長江嘉陵江沿岸。這一支李姓人,經數百年之後,仍視重慶江北縣富家沖李家灣為「祖宗締造、子孫發派之所」 ,尊奉李雄為始祖。(3)從大陸遷往台灣。李姓人遷台灣開始於清朝前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出於政治原因,部份李姓人追隨鄭成功、鄭經入台抗清;二是移民墾荒。自康熙至道光鴉片戰爭前,經政府批准,閩粵兩省李姓遷台者綿延不斷,入台後多聚族而居,形成侯賓李氏、蒲坂李氏等大族。至今,李姓在台灣人口數量中位居前列,世俗流行「陳林李許蔡,天下佔一半」的說法。(4)下南洋、赴西洋。清代以來,以出國當傭工為主流,伴以出洋經商等其他因素的移民,匯成一股遠赴南洋的移民浪潮。閩粵沿海居民到南洋當傭工始於明代,但作為契約華工出國(俗稱「賣豬仔出洋」 )則是19世紀以後的事,到19世紀50—60年代達到高潮,至20世紀30年代才告一段落。李姓華僑多分布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一帶。1848年,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美國人到中國東南沿岸招募華工前往開采,並隨之建造橫貫美國東西的大鐵路,造成華人遠赴西洋開礦築路的高潮。李姓子弟不少人遠涉重洋移民美洲,其中以僑居美國三藩市及紐約為最多。 李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原生姓之一,經過幾千年的繁衍、開拓,今日已成為遍布天下的中華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上文簡單勾勒了他的發展輪廓,目的是讓讀者知道李姓的根之所在。 陳山李姓入遷經過 陳山李氏是隴西的支派。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公元1265—1274年),李子周從新寧(今台山)沖程鄉來陳山村開居,至今已有720多年,子孫傳承有25代左右。 李子周,字肖集,曾任太常寺丞。他和本縣祿洞二世祖李子皋、古蠶開居祖李子壽(一作受)是兄弟。 現查陳山村有三部族譜:龍頭里李氏族譜、龍門里李氏族譜、松園里李氏族譜,都是兄弟分房後所編。各譜對於他們先世來源的記載略有出入,對於陳山李氏從何處遷入的問題存在四種說法。 龍門里族譜載:南宋有李鑾(一作聯)、李垣(一作源)父子先後任監軍御史和平崖先鋒,率部屯營於陽江地面,死後安葬於廣海陽渠(地屬新寧縣境),祖孫居留新寧(即今台山)三代。李鑾有孫李友聞,友聞生子李子皋、李子周、李子壽。李子皋遷祿洞,奉友聞為一世祖;李子周遷陳山,為陳山開居祖;李子壽遷古蠶。 《松園里李氏族譜》載宗支圖與龍門里族譜所記相符。 現綜合幾部族譜,整理出陳山李氏先世的宗支圖如下:鑾 垣 楹 楚 純 軒(居新寧守墓)(聯) (源) 子善 柱 碩 (遷往龍門、從化)(石) 子才司 道(遷往河塘)(師) 子皋 (居祿洞)友 聞 子周 (居陳山)子壽 (居古蠶)禧 任 棠 侃 徇 西隅(居金華,後世遷堯溪)佁 瑞麟(居廣州,後世遷麗水)族譜又加文字說明如下: 「李友聞,河南籍,宣和間以右選出身,授忠翊郎,御前干辦。諫和議失官,流南雄府。子時集由南雄徙新會祿洞鄉。」 「始祖子周,字肖集,號胖庵,友聞祖之次子,享壽八十六歲,妣馮氏。公為始遷陳山鄉之祖。殿笙翁前編松園族譜(引者按:指族人李奇碩於同治十一年編修松園李氏族譜)雲:「子周祖,本祿洞鄉友聞祖之次子,與祿洞二世子皋為兄弟。瓦崗村(引者按:今屬新會)有明[朝]時刻[印]本族譜,載之甚明。祿洞族譜亦載及之……且祿洞子皋祖字時集,我子周祖字肖集,名同班字同派,又彼時皆宋時人,其為兄弟無疑,況有別派及祿洞兩族譜可據乎?」 龍門里族譜於「友聞祖」名下附記雲:「祿洞子皋、古蠶子壽為二世。」又於「李子周」名下附記:「子受、子周兄弟不睦,子周翁帶庶母褟氏,由新寧沖程鄉遷往新會岡州陳仙鄉。」子壽、子受應是同名異寫。如此看來,祿洞、陳山、古蠶三村李姓,本是兄弟分支。 陳山李姓來自何地?僅龍門里族譜中就有三種不同說法:《族譜序》中說:「我祖世居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 ,《族譜小引》中說:「我始太祖遷自南雄珠璣巷,建居岡州陳仙村。」「李子周」名下附記雲:「子周翁帶庶母由新寧沖程鄉遷居新會岡州陳仙鄉。」此外還有第四說。 陳山人李筠友生前說過:「陳山李姓的先祖是從浙江金華搬到珠璣巷的。廣州市的浙江會館曾給遷到廣東的李姓各房子孫分配一個小房間,門口用雲石刻上該房人遷往何處的地名。其中陳山李姓分得一間,出租給小販,每年租金三兩銀,積攢起來作為回金華祭祖的經費。」 綜合上述,陳山李姓來源地共有四說:開封祥符說、浙江金華說、南雄珠璣巷說、新寧沖程鄉說。看似紛紜,實不矛盾。只要結合上一節介紹過的李姓衍遷的歷史來考察,就可以理出頭緒:北宋年間,原住開封府祥符縣的李姓的一支開始南遷,先遷到浙江省金華縣;南宋初隨著一大批逃難的人群,再遷到廣東南雄珠璣巷,定居下來。南宋後期,李鑾一家因為擔任地方官職的關系客寄新寧、新會一帶,其子孫就近遷來祿洞、陳山、古蠶各村(那時三個村都還屬新會縣轄治)。他們的祖先在開封、金華、南雄居留時間長,所以後人把這三個地方都看作自己的祖居地,而新寧只是因為任職的關系而客居一時的地方,故不把它看作是自己的故鄉。他們在講到宗族來源時,講近一點是南雄,講遠一點是金華,最遠追溯到開封,再往上溯則講不清了。以上結論,既有族譜的斷續記載為內證,又符合李姓自北向南衍遷的歷史走向。 陳山李姓開支至今有700餘年。以李子周為一世祖,傳承至20世紀90年代初,繁衍了20多代人。著名畫家李鐵夫(1869—1952),號昭龍,為21世孫,離休幹部李超為21世孫,退休幹部李景為20世孫,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李汝洪為21世孫。目前並存於世的還有22世、23世、24世、25世、26世共五輩人。 為了分別輩份以序長幼,陳山李姓跟中國大部分姓氏一樣,曾給各代子孫定出字派(同一輩男丁取名都有一個相同的字眼)。但由於年代久遠,現在要理清所有字派已有困難。根據族譜資料,一至五世的字派是清楚的:子、光、仲、堂、春;六至十五世字派較混亂;十六世至二十三世也較清楚:輝、紹、開、奇、仁、昭、義、立。近人又給二十四世以下的子孫預排了字派;崇(24世)、儉、恭、敬、孝、友、德、協、福、壽、康、寧(35世)。現在,潖珍、小江二村李姓班輩和陳山相同。 給祖先立祠祭祀,是家族禮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可惜子周公有祠無祠已沒有遺跡及資料可供查考了。村人記憶清楚的最古老的祠堂是三世祖仲華公祠,建在龍門里,後用作崇德學校校址,現改建為陳山小學。見龍里有五世祖敬福公祠,龍頭里有六世祖明道公祠,松園里有七世祖懿佑公祠(現用作文化室),均保護完好。 根據縣志及族譜記載,清代在沙坪圩有李氏三大祖祠,門額題為棣萼堂,俗稱三李祠:堯溪李西隅祠、祿洞李友聞祠、麗水李瑞麟祠。三李祠一直保存到本世紀30年代,現在已湮沒無存(舊址在今掛車廠附近),它表明鶴山李氏有三大來源。但這三個支派同是李鑾(聯)的後裔,只是遷入鶴山的時間先後不同,定居地方不同而已。李鑾原籍河南開封府,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七年丁卯(1147),終於宋理宗寶慶四年戊子(1228),他是李子周的曾祖父,也是陳山李氏族譜所能追溯到的直系血統的最早的一位祖先。 陳山李姓人口的歷史狀況 李子周在陳山定居後,子孫繁衍,到現在全村人口達到2000人。由於該村人口的歷史資料不全,在全國人口普查之前尚無全面統計數字,舊族譜又以記男丁名字為主,部份附記「妣某氏」 ,且不齊全。現在只能根據部分資料簡述其歷史狀況如後。 跟絕大多數姓氏族群發展規律一致。陳山人口數量也呈快速遞增趨勢。李子周生四子:光宗、光佑、光輔、光弼。其中光宗、光佑留居本村,各生三子。光宗生仲華、仲榮、仲賢,光佑生仲興、庚祖、百達。李子周享年84歲,在他晚年,陳山的男丁已由1人發展到11人以上。 但是它的發展並非封閉式的,而是散發式的。其發展不僅表現為單純的人數增多,而且表現為居住地繼續擴展,子孫後代不斷四散流播。李子周的另外兩個兒子就離開陳山另謀發展:光輔遷九江七坑村,光弼遷排陳(潖珍)。類此情況,幾乎每代都有發生。在李姓入遷陳山的最初一二百年內(相當於元朝和明朝前期),總人數無多,外遷的主要原因並非地力不足以承受,而是當時嶺南地區依然地廣人稀,有大量土地可供開墾,入遷的農民有較大的選擇空間的緣故。同時也反映出,從外地入遷的農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未穩定下來,以致一遷再遷。現將李姓各代子孫從陳山外遷情況列後: 二世 光輔遷九江,光弼遷潖珍。 六世 緣長、觀養遷九江、陽江。 八世 子晚等三人遷陽春、小江、那水。十一世 崇業遷從化。十二世 犖標、懷卓遷下四府、東莞厚街。十三世 璧煥、麗生、元翰、式欽遷佛山普君圩、陳村、東莞石龍、河南、陽東。十四世 揚鵬、喜然等四人遷佛山、陳村、廉州、廣州。十五世 厚度遷柳州。十七世 述彭二人遷英德、篁村、新會。十九世 五人遷澳門、美國。二十世 仁廣等三人遷沙河、澳門、南洋。二十一世 九人遷廣州、澳門、香港、越南、石叻、庇能、南洋、菲律賓、加拿大。二十二世 寶綿遷南洋。二十三世 汝坦、女提遷香港。 以上的所列,是一個極不完全的統計,但已可以證實李子周後代的繁衍呈散發式狀態的判斷。同時還可以看出:二世至十八世陳山李姓部分族人的外遷流向是四散的,無規律可言;而自十九世以後,主要流向是出國到南洋、北美洲一帶。陳山李氏十九世人生當公元十九世紀後期,即鴉片戰爭以後。例如陳山名人李鐵夫屬於二十一世一代,他於1885年隨堂叔到英屬加拿大謀生。這個記載確鑿的實例,與上述表列的內容反映的規律相符。因此這故,陳山村到近代之後,便發展成為著名僑鄉。 至於李姓的陳山村內的人口繁衍史,由於資料不齊,現在已無法作出全面的統計與分析,僅能以陳山村六個里之一的松園里為例,作一典型介紹,從一斑窺全豹。 在明朝中期,陳山李氏七世李懿佑一支從龍懷里遷往東南800米開外的地方開居,該地初名蟠龍里,後改稱松園里,至今傳承19代人,歷時500餘年,另編一部自成體系的《松園里族譜》。該譜經過四次修訂增補,比較完整。這四次修訂分別是:①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九世族人李奇碩(名華平,號殿笙)主筆首撰,其子李人龍(名鳳元,字桐初)助修,所記世系從七世祖懿佑起始。②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十一世族人李錫恆(字昭屏)增訂。③民國三十七所(1948年),二十世族人李柏春(字人龍)增補,補記至二十三世。④1986年,二十二世族人李燦鎏增補(補記至二十五世)、整理及出版。據該譜所載,松園里自建村至1986年的500餘年時間內,共傳19代,生男丁共607人(平均每年生一丁左右),按世代分別統計如下表:世代19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丁數607 1 3 4 4 5 9 17 21 38 43 35 55 72 78 78 67 57 34 2 以上僅列出松園里歷代男丁數,不包括婦女,當然也不是全村人數。製表者李柏春在1959年為此寫了《松園里李氏族譜評》和《觀松園里之既往及測其將來》兩篇文章,對該里人口發展規律提出以下三個觀點:(一)「人口之增減,系乎國家之治亂。凡國家昇平則人口日增,國戰亂則人口日蹙」 。他對本里人口進行分析說:「當十二世至十九世,是前清康熙至道光時代,國家盛平,故人口日增。二十、二十一兩世,是道光至光緒時代,雖有戰亂而非甚劇,故人口尚能維持原狀。二十二、二十三兩代,是光緒至最近時代,國家連年兵結,民不聊生,人口安得不蹙也。」 (二)「地方之容人,視地利之生產能力而定」 ,「容量有定額,過多則溢流」 。他認為,松園里之境界狹小,既無餘地可以開墾,又無工業可以為生,年中地利之生產不足供百人之生活,所以造成許多人出外謀生藉以贍養家口。松園里人口最盛時在十八世紀下半世紀,其時全村男女老幼共一百四五十名,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降到112人,「仍苦人口過多」 ,因此一部分溢流於外,在鄉人口不增反降是勢所必然的。至1940年統計,居外之人數已與居鄉人數相等。其後,居外人數必定要超過居鄉人數的。(三)觀念的轉變。十八世紀後半紀全里人口鼎盛,並非地力所能承擔,主要原因是外出謀生者出力維持。那時候外出者對故鄉眷念深切,只是個人出外,家室仍留在故鄉,家庭經濟主要來源靠外頭接濟,全村純農業戶僅四五戶而已。十九世紀以後社會風氣大變,不僅外遷人數增多,而且外出謀生者動輒攜眷而去,其年青未娶者往往就地娶妻而居。其能致富者固然不願回鄉,其不能致富者又有欲歸歸不得之苦。(引者註:本段所寫「十八世紀」 、「十九世紀」 ,是照李柏春原文抄錄,按歷史常識推之,疑所記有誤,可能把十九世紀算成十八世紀,把二十世紀當作十九世紀。) 李柏春提出關於人口發展規律的觀點是從歷史事實中概括出來的,基本符合實際的。不單適用於松園里,也適用於整個陳山村。但是還需補充說明兩點:(1)人口繁衍的速度,固然與國家的治亂密切相關,但同時與國家的人口政策有直接關系。陳山李氏自宋末遷入,元明兩代發展速度較慢,只是到了清康熙以後才迅速增長,這和全國人口發展情況是一致。中國的人口在清代以前長期在幾千萬的數字徘徊。到了「康乾盛世」增長迅速,除了有100多年的社會安定環境外,更與康熙獎勵人口增長的政策有關。康熙五十年(1711年),清政府頒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至乾隆朝中國總人口數便首次突破一億大關。這個增長在松園里人口資料中有明顯的反映。到了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隨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但是陳山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卻呈下降趨勢,鄉居人數相對減少,這是由於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緣故。(2)進入近代社會以後(19世紀下半期以後),社會結構復雜化,因此影響人口增減的因素也復雜多了。隨著封建的閉關政策被打破,海內外溝通渠道拓寬了,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出國務工經商者大增,陳山逐步變成了僑鄉,且進一步影響到人們鄉土觀念的淡化,外出者許多一去不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四個現代化政策的實施,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但是國家的大治,又帶來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它對陳山人口的直接影響卻是使鄉居人口繼續減少。雖然李姓族人的絕對數仍在增加,但陳山一村的鄉居人口沒有相應增加。現居外地祖籍陳山的人數已與在鄉人口數持平,故有「外地也有一個陳山」的說法,這正表現出僑鄉人口的特點。

⑥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海盜是叫張保仔么

張保仔
新會知縣林星章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主編的《新會縣志》載:嘉慶十四年(1809年)「五月初九日,海賊鄭一嫂、張保將犯境,署縣沈寶善親往江門堵御。十三日賊轉入沿窖口。十四日賊劫牛渚灣、復興圩。」「十五年(1810年)二月初十,海賊毀虎坑水柵,直入長沙,燒鋪戶二百二十餘間。時新會沿海村鄉燒劫甚眾,九如鄉及慕山死者擄者尤多。」

以上縣志所記,是否事實,今天無法稽考。但對於稱張保為「海賊」,則有解剖分析之必要。

張保(1786—1822年),又稱張保仔,新會江門人(有說新安縣人),父親張義,以捕魚為生,因抗清水師勒索,船被擊毀。全家失散。張保仔靠漁民撫養,少時習武藝,操漁業。他15歲那年隨眾出海捕魚,被鄭一擄去。鄭一見張保仔聰明機警,收留他在身邊。這樣,張保仔就被迫「 落水」,成為「海盜」。後來當了小頭目。鄭一死後,鄭一嫂接操夫業,看中張保仔。「明為主僕,暗為夫妻」,大權也逐漸落到張保仔手中。到清嘉慶中葉,共擁有大船800艘、小船過千,徒眾數萬。活動於珠江出海口香港的大嶼山一帶,專劫官船、糧船和洋船。目的是要糧食、裝備和武器。嘉慶十四年(1809年)九月十七日,張保仔擄獲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囚船主索贖,得款萬元及鴉片煙土二箱、火葯二箱等物。因而被清政府聯合英、葡帝國主義者不斷圍攻。張保仔多次將清軍聯軍打敗。後來,兩廣總督百齡上任後,改變策略,立「禁絕岸奸策」。盡改粵糧水道為陸運;硝磺各廠改商營為官辦;並加緊巡哨,遇「盜」船則炮轟,斷絕張保仔的糧食、彈葯供給。嘉慶十五年(1810年)四月,張保仔被迫向清政府投降。後為清廷出力,官升副將。 縱觀張保仔一生,有為盜之名,無為盜之實。「張保仔之性,不喜劫其鄉人。是以往來香港、澳門各處,專劫歐人商船,奪其軍火。」從張保仔的「立法三章」看,就可以看見這幫「海盜」的性質。其法一曰,私上岸者,初犯割耳,再犯死刑;二曰,所得八成歸公,二成作獎;擅取公物,死刑;三曰姦淫婦女者死刑。紀律如此森嚴,又是專門劫掠官船、洋船的舉動,充滿民族大義。與其說「海洋大盜」,毋寧說是「海上英雄」!(引自《南洋華僑通史》)

張保仔做了船長.早期稱霸珠江三角洲.曾經一次擊沉葡萄牙海軍18首軍船!當年,由於張保仔處事有度、有道,因而深得眾人擁戴,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最盛時,擁有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聚眾達10萬人。他更以香港為根據地,開荒生產,標榜自己為「第二鄭成功」。還常與海外華僑往來,使當時荒涼的香港島興旺起來,居民達20多萬。 香港至今還有不少張保仔活動的遺跡,「東營盤」、「西營盤」都是張保仔營寨所在地,扯旗山有條張保仔古道,鴨脷洲有張保仔石炮台,五鼓嶺有張保仔瞭望台,馬灣天後廟有張保仔外寨,長洲及赤柱舂坎角有張保仔洞……

紅旗幫有一次在南海與葡萄牙船隊沖突,全殲葡隊,發現葡艦上的財物全是襲擊擄掠中國客船得來,引起張保仔極大憤慨,激發民族感情,於是常集結大隊,縱橫海上,經常襲擊侵犯我國領海的葡、西、荷、英等國船艦,使殖民者提起張保仔都心驚。

清廷政府為降伏張保仔,施行內外夾擊、封鎖、挑動內訌、先剿後撫的全面策略,但官兵進剿屢戰屢敗,聞風喪膽。1809年,由美國、葡萄牙提供軍火,並派出艦隊配合兩廣總督百齡的官兵,對張保仔進行內外夾擊,張保仔水米斷絕,戰船損壞也無材料修理。就在這內外交困的時候,嘉慶十五年(1811年),百齡派口辯能言的張飛鴻向張保仔勸降,張飛鴻鼓起如簧之舌進行欺騙游說,勉張保仔以「大義」,歸付清廷。

張保仔投降後,幻想效法梁山、瓦崗寨好漢,作國家的「棟梁」、「柱石」,但反成為朝廷鷹犬,先殲黃旗幫200多人於七星洋,再破青旗幫船艦數十艘於放雞洋,更於儋州鏖戰藍旗幫,擒首領麥有金。張保仔陞官晉爵,由千總銜擢升守備,又從順德營都司,調任澎湖協等職。但「以怨仇多,不自安。……怏怏而死。」可謂半世英雄,虧於晚節。

張保仔出降時,內部分歧,反對投降的隊伍相當龐大,罵他中途變節,是叛逆。張出降後,留在香港尚有六七萬人,大小船隻千餘艘,不肯歸附。而張保仔又引官兵到處進剿五色幫,他們走投無路,紛紛揚帆奔向菲律賓、北婆羅洲、馬來亞等地。這是四邑人近代在契約華工出現之前,流向海外最多的一批華人。

過去,封建統治階級所說的「匪、盜、賊」,要作具體分析,更重要的是作階級分析。如果是有政治綱領、反抗官府壓榨、劫富濟貧、打擊洋鬼子的隊伍,我們就要為它正名,應該是起義行為、正義行動。

張保仔為何淪為「海盜」? 自有他的客觀原因。張保仔在他的降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述說:「今蟻等生逢盛世,本乃良民。或因結交不慎,而陷入迷途;或因俯養無資,而充投逆旅;或因貿易而被擄江湖;或因負罪而潛身澤國。其始不過三五成群,其後遂至盈千上萬。加以年荒歲歉,民不聊生。於是日積月累,愈出愈奇。非劫奪無以謀生,不抗師無以保命……。」講來合情合理。其實,封建社會被指為「賊、匪、盜」的人,大多數是被「逼上樑山」的老百姓!

⑦ 新會陳皮哪家正宗道地

瑞隆安新會陳皮不錯,有自己的種植園和曬場、倉庫。
新會陳皮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的傳統名產。當地所產的大紅柑的乾果皮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所以向來享有盛譽。
新會陳皮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行銷全國和南洋、美洲等地區。
性味及功效:味苦、辛,性溫。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能。用於胸脘脹滿、噯氣嘔吐、食慾不振、咳嗽痰多。

⑧ 廣東省哪幾個地方的人最會做生意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2°11′~22°47′,東經113°09′~113°46′之間。行政管轄面積1800.14平方公里。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公里,東南至澳門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設於東區松苑路1號。 中山市地質發展歷史悠久,地殼變動頻繁,地質構造體系屬於華南褶皺束的粵中坳陷,中山位於北段。 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區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五桂山、竹嵩嶺等山脈突屹於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全市最高峰。 中山的民舞是以模仿龍、獅、鳳、鶴等動物的形象而舞的舞蹈,主要是調龍耍獅,舞燈擬船等形式,有舞獅、舞龍、木龍舞、鶴舞等幾種特色民舞。其中木龍舞和其它的舞龍有所不同,它的龍道具由整塊木頭雕成,通常重達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傳統節慶的時候,年輕力壯的青年人在酒足飯飽之後就會借著酒力把木龍舞到街上,所以又稱為醉龍舞。木龍舞盛行於中山的長洲、張溪、大涌等地,其後還一直流傳到澳門、珠海,是傳統香山地區獨有的民舞。 中山的戲劇主要是粵劇,粵劇是流傳於珠三角一帶以粵語演唱的戲劇形式。早在清朝同治年間中山開始有粵劇上演,清朝未年和民國時期,中山的粵劇達到了一個頂峰,本土誕生了一批著名的編劇和藝人。其中有男花旦兼編劇蛇王蘇;創作了《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等名作、享有「粵劇鬼才」美譽的編劇唐滌生;改良粵曲唱腔,創作了《平湖秋月》、《步步高》等廣東民樂代表作的呂文成;「粵劇泰斗」薛覺先的妻子,名旦唐雪卿等。中山的粵劇直至今天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很多村鎮和社區都有自己固定或流動的粵劇舞台,還有為數眾多的戲迷們組織的業余曲藝社,據統計,僅2003年一年,中山就有多達1000多場粵劇演出。 中山一些大型的民間盛會有龍舟賽、小欖的菊花會、飄色巡遊等。 龍舟賽是中山富有特色、歷史悠久的民間競技盛會,每到臨近端午節的時候,中山的一些鄉村都會舉行「龍舟出水」的儀式。鄉民們先到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後,再由村裡最年長的老人舉著龍頭,率眾將上年埋藏在河涌里的龍舟挖出來,裝上龍頭、點眼,再重新漆上豬油。儀式過後,村民開始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參加一年一度的龍舟競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龍舟賽曾一度中斷了很久,直到1996年,龍舟競賽才開始在中山的許多地方恢復起來,特別是在石岐區,每年到端午節的那天,都有幾十條龍舟參賽,看龍舟競賽的市民人數眾多,龍舟賽已成為中山的民間體育盛會。 菊花會是小欖鎮特有的民間傳統花會,鄉民在菊花會舉辦期間展示各式菊花,文人在菊花會上把酒吟詩、賞菊畫菊,期間還有菊花戲上演。小欖一直享有「菊城」的美稱,早在南宋,便有小欖人開始種菊,明朝已有不少人善於作盆栽的菊藝。1736年,小欖的一些文人舉行了比試各家菊藝的「菊試」,這成了菊花會最早的雛形。1782年,小欖舉行了首次的菊花會。現在每隔60年,逢中國傳統干支紀年的甲戌年都將舉行一次盛大的菊花大會,大會期間會每年或數年舉行一些小型的菊花會。1994年的菊花會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菊花大會,吸引了800萬遊客前來參觀。2006年,小欖的菊花會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飄色巡遊是一種以飄色為主角,輔以群獅、游龍、花車、鑼鼓、秧歌、腰鼓、高蹺、彩牌的廟會巡遊,在中山一些鄉鎮的傳統節日期間都會舉行這樣的巡遊活動。飄色主要由色櫃、色心、色腳、色梗、色扛等組成,通常以體重較輕的小童作「色心」,扮成《三國演義》、《水滸傳》、《八仙過海》等故事裡面的人物或神仙,懸在半空,以達到「飄」的效果。中山的飄色有黃圃飄色、小欖的水上飄色、南朗的崖口飄色等,其中黃圃鎮還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飄色之鄉」的稱號。 中山傳統的本地菜式以粵菜為主,在五桂山一帶的客家人中還保留有傳統的客家菜式。中山菜按地區和民俗的不同,又可細分為民田地區菜、沙田地區菜、小欖地區菜、五桂山區菜和岐江環城菜五個流派,其中除五桂山區菜為客家菜流派之外,其餘均為粵菜流派。 中山粵菜的特點是口味清淡、鮮美、注重原汁原味,入菜的原料取材廣博,烹調手法推陣出新,在傳統菜式的基礎上不斷變化。相比於廣州的粵菜,中山的菜式來自於民間,鄉土色彩濃郁一些,多為家居烹調方式的菜式。另外中山是水鄉,靠近海邊,海鮮和淡水魚蝦等食品資源豐富,使得中山菜有了良好的原材料。中山粵菜的特色菜式有:石岐乳鴿、缽仔禾蟲、走地三黃雞、小欖炸魚球、三鄉小炒、椒鹽水蛇、蒸三干、白灼魚皮、砂鍋魚頭等。 中山五桂山一帶的客家菜是另一種特色,由於居於山區的客家先民多從事重體力勞作,為了補充鹽分和不易飢餓,客家菜一般都加了很多的油鹽,味道偏重咸、肥、香,食物的原料多取材於放養於山間的雞、鴨等家禽。五桂山客家菜的特色菜式有釀豆腐、娘酒煮雞、客家咸雞、炒山坑螺、煎焗山坑魚等。 中山還形成了兩種特別的飲食習慣,它們是飲茶和打邊爐。中山的飲茶和北方的不同,並不是以品茶為主,而是以吃各種廣式點心為主。飲茶的時間通常比較長,人們習慣在這段時間內談生意和交流感情等。打邊爐則是中國北方所稱的火鍋,中山的特色火鍋有狗肉火鍋、鯉魚火鍋、脆肉鯇火鍋,還有沙溪的粥底火鍋等。這兩種飲食習慣由來已久,在民國時期,中山縣城即有多達30間的酒樓,分布在鳳鳴路、長堤路、孫文西路一帶,而大廟下、長堤路、悅來路一帶則沿街分布著很多打邊爐的食檔。 中山的土特產豐富,有杏仁餅、黃圃臘味、粉果金吒、三月紅荔枝、神灣菠蘿、石岐硤龍眼、茂生圍香蕉等,其中以杏仁餅最為有名。杏仁餅是由90多年歷史的咀香園餅家首創,最初的杏仁餅是選用綠豆磨成粉,再製成杏仁狀的餅,在餅中間夾一塊糖腌豬肉,經烘烤後製成綠豆餅。杏仁餅也以它的外形而得名,現在經過改良,己變成圓餅狀。 元朝,香山縣令王天祥召集文人墨客第一次評選出了「香山八景」,他們是阜峰文筆、石岐晚渡、長洲煙雨、金鼓朝陽、南台秋月、金紫岩溜、天池芰荷、浮虛春濤。歷經幾百年之後,現在只剩阜峰文筆仍成為一景,其餘七景都已不復舊觀了。 1985年和1998年,中山市政府連續進行了兩次「中山十景」的評選活動,目前的中山十景為:中山故居、老街新韻、興中綴綿、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溫泉碧苑、阜峰文筆、長江疊翠、紫嶺鳴嚶、菊城金瓣,「中山十景」包含了中山旅遊景點的精華。 「中山十景」中的「中山故居」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來自中國國內外的華人前來瞻仰。中山故居位於南朗鎮翠亨村,由孫中山親自設計建成。1986年起被中國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此地己開辟成以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中山十景」中的「老街新韻」是指石岐區的孫文西路,是一條從隋唐開始建立、共有800多年歷史的老街。現存的這些老建築多半建於清朝和民國時期,多是歸國華僑所建,建築風格是歐式殖民地建築風格與嶺南騎樓風格的混合體,在建築學上被稱為「南洋風格建築」。1997年開始,政府對孫文西路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修繕,使其煥然一新,成為如今中山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 除了中山十景之外,中山還有一些熱門的旅遊景點,它們是岐江公園、中山城、嶺南水鄉、詹園、橫門海上庄園、廣豐村旅遊區、泉林山莊、卓旗山莊、逍遙谷等。 中山市是一個人文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近代以來涌現了一大批名人,以下列舉一些各領域的傑出人物: 黃佐 孫中山(1866年-1925年),香山縣南朗翠亨村人。建立中華民國,廢除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體制,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被中國人尊稱為「國父」或「革命先行者」。 唐紹儀(1859年-1938年),香山縣人(今珠海唐家鎮),中華民國建國時任國務總理。 阮玲玉(1910年-1935年),香山縣南朗左步頭村人。中國默片時代著名女演員,代表作《神女》。 容國團(1937年-1968年),中山縣人。男子乒乓球運動員,1959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乒乓球世界冠軍。 蘇曼殊(1884年-1918年),香山縣人。清末民初詩人、作家、翻譯家,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 方成(1918年生),香山縣人。當代漫畫家,現任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名譽會長等。 孫科(1891年-1973年),孫中山之子。1947至1948年曾任國民政府副主席、立法院長、行政院長等職。 楊仙逸(1891年-1923年),香山縣北台村人。1922年曾任航空局局長,1923年製成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一架軍用飛機。 王雲五(1888年-1979年),香山人。1920年代主理商務印書館,1948年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財政部長,期間推出金圓券。 陸皓東(1868年-1895年),香山人。廣州起義的發動者之一,青天白日旗的設計者。 鄭觀應(1842年-1921年),香山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實業家,世居澳門,被譽稱為「澳門之子」。 容閎(1828年-1912年),香山人(今珠海市南屏鎮)。1854年在美國的大學留學畢業,被譽為「中國留學第一人」。 蕭友梅(1884年-1940年),香山人。留德博士,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中國現代音樂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⑨ 江門的特產是什麼啊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以下信息來自搜索轉載 江門的名優土特產,送人不錯哦 ★荷塘沖菜 荷塘種植沖菜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長時間的種植,已形成了荷塘地域自己的特色的產品。沖菜一年種植一次,在每年10月份種植,次年春節前後收獲,經腌制加工而成。沖菜的加工在過去都是採用家庭式的腌制,在改革開放後,家庭式的腌制沖菜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了,到目前為止,荷塘鎮已成立了12家沖菜食品加工企業,2005年種植面積約2910畝,產量達7981.9噸。荷塘沖菜的腌制工藝也不斷創新,各式沖菜製品各具特色,成為海外僑胞喜愛的食品和饋贈親友的禮物。荷塘沖菜頭大,葉窄長,纖維少,經腌制後呈金黃色,肉質爽脆無渣,味清香微咸帶甜,味鮮獨特,是佐膳佳品。 ★杜阮大頂涼瓜 杜阮大頂涼瓜(又名苦瓜)始種於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於杜阮一帶多為沙質土壤,十分適宜種植涼瓜,且瓜型也有別於其他地方,當地人稱之為大頂瓜或 「柿餅蒂」。特點是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頂粒粗,肉厚色綠,味微苦而甘,爽脆無渣,質優型美著稱,是其他產地的涼瓜是無可比擬的。所以慕名來吃正宗杜阮涼瓜的人不計其數,凡到杜阮游覽的外地人,都以「不吃涼瓜枉此行」為傲,而且聲名遠播省港澳,每年輸往港澳地區上百噸,為此杜阮農業辦已將「杜阮涼瓜」這著名品牌申請專利。杜阮涼瓜每年可分春、秋三造種植,去年年種植面積為1025畝,產量達2000噸。 ★鵬中皇臘味 江門市江海區華江食品廠是一家以生豬養殖、屠宰、食品加工、肉品銷售等多元化經營的民營企業。2004年被國家商務部確認為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2005年被評為省市民營科技科業,江門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公司通過了IS0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確認為質量誠信消費者(用戶)信得過單位和AAA級質量誠信會員單位,國家綠色食品會員企業。 該公司所產生的「鵬中皇」臘味產品主要有臘腸、鴨肝腸、臘肉、臘鴨等系列產品,其中的主要原料是用鵬飛畜牧有限公司自繁自養。「鵬中皇」臘味產品於 2002年9月被廣東省農業廳鑒定為無公害農產品,並獲取了證書。並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暢銷產品」獎。2005年4月鵬中皇產品被評為中國著名品牌,2006年4月被評為中國馳名品牌。 「鵬中皇」臘味產品臘香濃郁,口感松爽,絕不添加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參假物質及色素,產品遠銷港澳地區及省內市場,深受廣大客戶和消費者的青睞和好評。 ★江門鴕皇鴕鳥肉 江門市畜牧局於1992年11月成立亞洲第一家鴕鳥試驗場,從美國首先引進種鳥,經一年多的試驗飼養,獲得成功。鴕鳥是草食動物,適應很強,幾乎在全國各地均可飼養,且抗病力強,容易飼養。鴕鳥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壽命較長的禽類(體重達100-150公斤,壽命有70多歲),現在上市的鴕鳥肉是1-1.5 歲的嫩鳥;鴕鳥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美味食品,並含有豐富的鈣、鐵、鋅、硒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肉質鮮、滑、補,適合火鍋、串燒、鐵板燒、肉扒、鮮炒等菜式,一年四季、老少皆宜。鴕鳥皮是目前世界止最名貴的皮革,以輕、柔、耐用和美觀而還貴於鱷魚皮。鴕鳥蛋殼、羽毛、骨骼又是製作工藝品的最好原材料。鴕鳥全身是寶。是目前前景最為廣闊,經濟價值高,最為誘人的新興禽畜養殖品種。 ★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特指用新會柑果皮經在新會境內曬制和貯存陳化的干品,是「廣陳皮」正品。是新會傳統土特名產。歷史上曾經有過栽培面積近10萬畝,初級產品產量超5000噸的高峰。目前,種植面積近1萬畝,初級產品產量約1000噸。 新會陳皮開皮方法有正三刀法和對稱二刀法。正三刀法:果蒂朝下,從果頂向果蒂縱劃三刀,留果蒂部相連,正三瓣剝開。對稱二刀法:果蒂朝上,從果肩兩邊對稱反向弧劃兩刀,留果頂部相連,三瓣剝開。反皮,自然曬乾和自然貯存即可。 當年製作和存期不足三年的一般稱果皮或柑皮,存期3年以上的稱陳皮。新會陳皮協會企業標准《新會陳皮》中規定,按採收時期可分為柑青皮、微紅皮和大紅皮等三種貨式。 新會陳皮已有七百多年生產歷史。新會陳皮葯食同源、食養俱佳,入葯使用安全。其性味:辛、苦、溫。歸經:脾、肺經。葯性:辛溫可理氣調中;苦溫可燥濕運脾。凡脾胃氣滯濕阻及痰濕壅盛之症,本品為要葯。作用重點在於理氣燥濕。功效: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氣止嘔、舒肝利膽、理中和胃、解結化癰等功效。紅皮治高,青皮治低,留白則理脾健胃,去白則消痰止咳,功用神奇。中醫的著名的「陳皮半夏湯」和「二陳湯」就是指定用新會陳皮治病的。 新會陳皮越陳,其香越清,其味越純,其效越佳,其品越高,素有「百年陳皮勝黃金」、「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說法。它是清庭貢品、廣東十大地產中葯材之一、「廣東三寶」(陳皮、老薑、禾稈草)之首,堪稱僑鄉之寶。 ★新會葵扇 新會葵扇聞名國內外,會城有「葵城」的美稱。據《新會縣志》記載:「考此扇興於晉時,謝方傅執之,王丞相捉之,其價頓貴。其制雅而出風和好。督撫兩院每年采為方物而貨於天下。」可見1600多年前,上至朝庭大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愛用新會葵扇取風納涼。早在清代,新會葵扇暢銷全國各地,還遠銷俄、英、美、法、古巴、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24個國家和地區,清末民初,新會葵扇銷售量每年達1.2億柄。新會產的葵葉大而不裂,心蒂園正,骨格細勻,色澤光潔,體質輕盈,加上製作者的心靈手巧,在扇面繪圖描畫,工藝不斷創新,使新會葵扇特別高雅實用。目前,新會蒲葵面積約5000畝,年產葵扇約2000萬柄,銷售產值約1500萬元。 ★新會蟲草子實體 蟲草是一種葯食同源的傳統珍稀補品,是人們保健養生的佳品。 蟲草子實體是選取天然蟲草優良菌種,模擬冬蟲夏草的生長環境,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而成,經測定: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富含蟲草最有效成份的蟲草素、蟲草酸、多糖、SOD等,其中蟲草素、蟲草酸、多糖等含量高於天然蟲草。營養成分和功效作用與天然蟲草基本相同,在價錢上卻是天然蟲草的十幾分之一。有增強免疫力、雙向調節內分泌、補益肺腎、秘精益氣有顯著的效果,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饋贈親友的高級禮品。 新會及周邊已形成較大規模的蟲草子實體生產基地,年產蟲草子實體約27噸。著名的品牌有「崗州春」、「冬草堂」、「益元」、「回春草」等。 ★古井燒鵝 古井燒鵝是新會的馳名特產,名揚四海。具有皮脆汁美、肉香甘甜的特點,深受食客喜愛。據說,古井燒鵝是用南宋宮廷秘方製作的。 七百多年前,新會崖門發生了一場改朝換代的宋元大海戰。大戰結束後,一位在南宋宮廷負責製作燒鵝的御廚,帶著女兒逃難到新會銀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廚在仙洞村開了一間燒鵝店,憑著宮廷秘制燒鵝的高超手藝把鵝燒製得色香味獨特,很快便名揚遠近數十里,生意特別好。後來御廚的女兒長大了,嫁到銀洲湖東岸的古井,女兒也把父親秘制燒鵝的手藝帶到了古井。古井燒鵝由此而起,並代代相傳到今天。 古井的燒鵝製作有其獨特之處,從選鵝到燒鵝都很講究。首先要精選三個半月鵝齡的本地壯鵝,這個時期的鵝最合適;其次是必須明火燒烤而成,炭、電爐、微波爐都無法燒烤出正宗品位的燒鵝;所用木柴也有講究,只能用徹底乾的荔枝樹、龍眼樹、桂皮干枝、柑橘干樹枝條等一些耐火少煙少樹脂的木柴為燃料;入爐前所有的生鵝要在肚裡填充好幾十種名貴材料如:汾酒、桂皮、茴香、陳皮等,外塗蜂蜜、麥牙等材料,並且要用氣筒充氣,用鐵桿鎖口,因充氣後燒鵝的皮與肉分離,才有皮脆肉嫩的效果。 ★紅嶺種子園石硤龍眼 石硤龍眼是台山市具地方特色的龍眼主栽品種,尤以台山市紅嶺種子園為核心基地,栽種面積達1200畝,總產達5.5萬公斤,輻射全市種植22000畝。基地為紅壤丘陵坡地,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氣候溫暖濕潤,陽光充沛,空氣質量好;經該園多年栽培研究和技術改良,使石硤龍眼達到年年高產穩產,品質提高,其果品美觀質極優,外殼光鮮,核小、肉厚清甜爽脆,剝殼也不見汁液溢出。深受消費者喜愛,多年來市場暢銷,價格穩定,供不應求。 2002年,其制定的「石硤龍眼生產技術規程」經江門市技術監督局評審確認為地方標准,基地被省農業廳批准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北陡雙肩玉荷苞荔枝 雙肩玉荷苞荔枝是台山市具地方特色的荔枝主栽品種,北陡沙堤村母樹種植距今有270多年歷史,以北陡鎮為核心的生產基地,面積達2000公頃,總產4000多噸。北陡靠近沿海,常年有海霧滋潤,陽光充沛,氣候溫暖濕潤,無污染的良好生態環境。果品品味獨特,色澤鮮艷,果大核小,肉厚爽脆不流汁,多食不上火,且有潤喉、旺血養顏之功效,是人們食用送禮佳品。 果實橢圓形,果頂雙肩凸起,果中部有雙層或環狀結構,從蒂部繞果實一圈,形似古代刺綉荷苞,故名雙肩玉荷苞。 該品種屬遲熟品種,無大小年,一般在6月中下旬上市,7月上旬收獲完畢。每到成熟季節,各地顧客紛至沓來,產品遠銷國內外。 2002年,北陡鎮沙堤村委會雙肩玉荷苞荔枝基地被省農業廳批准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而「北陡雙肩玉荷苞生產技術規程」已經江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評審確認為江門市地方標准。 ★沖簍黑皮冬瓜 冬瓜是沖蔞鎮土特產之一,栽種歷史悠久。品種有黑皮冬瓜和灰皮冬瓜兩類,近年來,黑皮冬瓜由於產量高效益好已成為主導栽植品種。它根系發達,植株生勢強,產量高一般畝產萬斤左右,高產可達2萬斤。沖蔞黑皮冬瓜肉厚,品質優,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適用燜、炒、燉、做湯,還可曬瓜干、製冰肉涼果、冬蓉果醬,掖芽橫枝是酒樓飯店的上等菜;瓜子及曬干瓜皮可入葯,瓜皮干拌紅豆煲湯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膚濕疹等,故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沖蔞黑皮冬瓜生產在不斷總結經驗中發展,2002年以沖蔞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產技術規程》由江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同時獲廣東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質量認證, 2004年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質量認證,同時注冊了「沖蔞」牌商標。由於推廣農業標准化、實施無害化生產、打造品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在沖蔞鎮年播種面積極2萬畝,輻射帶動全市5萬畝發展;產品暢銷於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甘肅、山東、河南、河北、新疆、黑龍江、福建、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珠海等省市和地區。 ★水口腐乳 開平廣合腐乳有限公司生產的「廣合」腐乳始創於1893年,具有百年腐乳製作的傳統工藝,生產出風味獨特、霉香嫩滑的腐乳,是水口腐乳的經典產品。 「廣合」腐乳始終堅持精選顆粒飽滿、漿汁豐富的上等優質東北大豆。經微生物傳統發酵工藝,運用獨特配方和現代科學技術發酵而成。「廣合」腐乳經160道檢驗工序,每一塊腐乳都見證著品質的優良和嚴謹。 因「廣合」腐乳的南方口味已根植於粵人味覺神經,故遍布世界各地的華僑回鄉時必定首選「廣合」腐乳作為禮贈海外親友的佳品。 ★味事達醬油 開平味事達調味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歷經50載風雲、傳承美食文化、鑄就一流品牌的高品質醬油釀造專業廠商。 「味事達」醬油均選用東北優質黃豆、麵粉精釀而成。「味事達」系列醬油產品從選料到出廠都歷經130多道工序的嚴格檢測,確保產品更加安全、可靠。 味事達公司在1983年開創高檔鮮味醬油系列先河,推出味極鮮系列產品,近年更針對市場需求推出PET輕便包裝、專供餐飲包裝的同系列產品。「味事達」味極鮮系列醬油均採用高鹽稀態工藝釀造,氨基酸態氮高達1.2克/100毫升,色澤天然紅潤、醬香、酯香醇和濃郁,體態澄明,是高品位生活首選調味精品。主流醬油系列——涵蓋生抽、老抽、功能醬油三大類,產品醬香、酯香濃郁、色澤紅潤、滋味協調、鮮甜適口,是居家調味必備產品。 2004年底「味事達」醬油更成為第五屆中國世界烹飪大賽指定醬油。 ★馬岡鵝 馬岡鵝原產於廣東省開平市馬岡鎮。1925年,由馬岡區翠山鄉農民梁奕德引入高明三洲公鵝與陽江母鵝雜交,用雜交後代選擇培育而成。馬岡鵝具有烏頭、烏喙、烏背、烏腳的特徵,俗稱「四烏」,公鵝體型大而緊湊,頭大,頸粗,胸寬,背闊,體軀高長;母鵝體軀如瓦筒形,毛緊皮薄,羽色灰黑色。 馬岡鵝生長快,肉質好,生活力強,育雛成活率達96%以上,適應廣東地區高溫多濕氣候,耐粗放飼養,很受當地群眾歡迎。作為馬岡鵝原產的開平市馬岡鎮,位於廣東西南部丘陵地帶,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20~22℃,雨量充沛,平均年降雨量2000毫米,水源豐富,魚塘、山塘面積3500多畝,有許多適於牧鵝的河灣和草地,農作物以水稻、番薯、木薯、花生及蔬菜為主,有豐富的農副產品,具有是發展養鵝的優越自然條件,馬岡鎮養鵝歷史悠久,群眾過年過節、婚慶嫁娶、生日喜慶都有宰鵝食鵝的習慣。 馬岡鵝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牛江瀨粉 恩平牛江鎮出品的純米製品—瀨粉,歷史悠久,是瀨粉行業的始祖,遠近馳名,口碑極好。中秋佳節,恩平縣牛江鎮周邊地區均以瀨粉為主食,是該鎮的傳統特產。牛江瀨粉食用方便,一經透煮,即可烹調食用,配與上等湯料,口味更佳,柔滑適中,清脆可口,食無厭,飽不滯,消化易,食後返尋,齒頰留香。 牛江瀨粉,吃來易,做來難。從選料到製作,工序頗為復雜。它選料上乘,只用牛江鎮生產的純正秈米和梗米合理配伍,絕無其它配料和添加劑,從過去的手工操作到現在的機械化,精細磨粉,燜焗發酵,冷卻漂洗,自然風乾等獨特工藝流程製作而成。是純正的天然綠色食品。 牛江瀨粉,現已馳名國內外,並經本地華僑的推介和海外鄉親的一致認同,對外銷往港澳和漂洋到中南美地區,產品供不應求,享受美譽。 ★東成紅江橙 近年來,化州、廉江一帶推出一種新品種——紅江橙,紅江橙呈鵝卵形,表皮光滑,紅光煥發,皮薄,果肉呈金紅色,肉質細嫩,酸甜適度,果汁豐盈,清香可口,品質超群,成為橙中之佼佼者,被國務院指定為國宴佳果,當地人稱之為「果皇」。自實施農業結構調整以來,東成鎮對紅江橙種植推廣相當重視,多次組織該鎮農業主管領導和有關種植戶到廉江、化州等地參觀取經,在本身已有的柑、桔、橙種植經驗的基礎上,引進潮洲、廉江等地紅江橙進行試種,取得良好的效益。

⑩ 中山是什麼地方

中山為廣東省的地級市,孫中山先生的故鄉。

中山市,古稱香山,因「地多神仙花卉」而得名。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東莞縣令姚孝資用進士陳天覺改鎮為縣之建議設香山縣,隸屬廣州。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並取得勝利。1921年5月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孫中山就任大總統,宣布軍政時期開始,並健全各級政權機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4月15日,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以示紀念孫中山。1983年12月,中山獲准撤縣改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

(10)新會南洋村有哪些旅遊景點擴展閱讀:

中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斗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

全境位於北緯22°11′~22°47′,東經113°09′~113°46′之間。行政管轄面積1800.14平方公里。市中心陸路北距廣州市區86公里,東南至澳門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設於東區松苑路1號。

中山市的語言狀況較為復雜,主要使用漢語方言,包括粵方言、閩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粵方言的人數最多。中山市花為菊花。

閱讀全文

與新會南洋村有哪些旅遊景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9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5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9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