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河南如何發展博物館旅遊

河南如何發展博物館旅遊

發布時間:2022-09-23 02:42:04

⑴ 「文博游」未來可以挖掘出哪些可能

文博游發展的基礎是博物館周邊文創產品的銷售。國內的大型博物館大多是國有,盈利預期不高,且大多免費開放,收入來源除了財政撥款就是文創周邊。

這些年做的最好的還是故宮博物院,從紀錄片到口紅,各種出圈。其他的博物館就鮮有報道。原因推想,大概還是故宮地位崇高,門票豐厚。紫金城飆跑車的業務也可以拓展。
目前看來,文博游可以拓展以城市為主題的綜合性親子游。去城市游時,逛一個博物館往往半天為限,對於省博之類面積廣大的博物館,成人逛一遍也是十分吃力的,逛半天就需要吃飯,因此博物館內可以在休息區設置咖啡廳,提供一些下午茶之類的餐點。一個城市內的多個博物館可以聯合布展,各展館在假期,定期且同時更換展品,舉辦專題展。應該能吸引更多的遊客。
真賺錢的還是文創,這就真考驗設計者的能力。以前去逛一些博物館的文創店,即無關聯,又無新意,比如洛陽博物館里賣建盞。能推出獨有的文創產品,才是促進文博游的關鍵吧。

⑵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是經河南省編制委員會豫編[2001]19號文件批准,由原河南省地質礦產廳圖書館、資料館、地質博物館新組建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承擔全省地質博物管理及布展工作;負責土地、礦產資源資料、檔案等工作。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全省國土資源的對外窗口,是國土資源科普知識教育及土地、礦產資源資料、檔案等管理的重要場所。現有館藏化石、岩石及各類礦物標本5000餘件;館藏各種地質資料7114套;館藏中外文圖書文獻資料9萬余冊。地質博物展布工作現設有金屬礦產室、能源礦產室、非金屬礦產室、葯用礦物室、岩石礦物室、古生物室、寶玉石室7個展室及電影室,展出各類礦物岩石標本2193件;地質資料管理涵蓋了全省地礦、有色、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各行業歷年的地質成果報告資料,目前分設戰備庫和對外借閱庫,並正在進行地質圖文資料信息系統開發建設工作;地質圖書文獻現有館藏自然科學類圖書6萬余冊,其中包括1935年以前的地質專業文獻5000餘冊,以及社會科學類圖書3萬余冊。
展館內展示有亞洲體腔最大最重的恐龍,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中國唯一的結節龍,世界上最大的一窩恐龍蛋化石,數十件珍貴的早期哺乳動物和長羽毛恐龍,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銀杏果化石、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中華古果等大批動植物化石標本,典藏和展示了河南幾乎所有種類的礦石、岩石標本,以及來自國內和部分國家精美絕倫的礦物晶體和觀賞石標本。其中有多件國寶級和數百件珍稀實體精品標本。展廳內循環播放有針對河南地域特色原創的《地質河南》、《礦業河南》、《走進河南地質公園》、《西峽恐龍蛋富集之謎》、《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維動畫影視、幻想;《大陸漂移》、《地質環境與人類居住》、《地球的生物進化》、《恐龍世界》等18部多媒體查詢系統,科學內容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還設有《有獎知識問答》、《河南地質遺跡搜尋》、《尋找寶藏》、《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體重》、《恐龍拼圖》等寓教於樂、供大家參與的互動項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場、金礦采銅等30餘處模擬度很高的景觀模型。
新建的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座以社會公眾為主體,青少年和資源環境相關業務人員為側重點,兼顧科學研究人員需求的科普型自然類博物館。她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河南特色的全國省級一流的地質專業博物館;是河南省資源、環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大眾游覽勝地;是集科研、科普、休閑、娛樂、賞石於一體的理想去處。

⑶ 河南博物院的歷史沿革

民國十二年(1923年)夏,河南新鄭一紳士李銳打井,無意間打出一座古墓,發掘出100多件青銅器。北洋陸軍14師師長聞訊後向吳佩孚馳報。吳佩孚命令該師長將出土文物運至開封妥善保管。
民國十六年(1927年)6月,為了更好的保存這批文物,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並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 7月,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籌建於開封三聖廟街(今開封三勝街)河南法政學堂和河道總督衙門舊址,是為河南博物院發軔之始。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並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劉師古堂充公遺產的一部分為專款,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徵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物料。10月10日,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民國十九年(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並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並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24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為確保文物安全,於將原河南博物館所藏文物精選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裝68箱,用了三天時間運往漢口法租界租房保存。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9月,漢口淪陷之前,這批文物又被迫轉移至重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政府忙於內戰,經濟嚴重匱乏,經費拮據,博物館步履維艱。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古都開封。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
1949年11月,國民政府將存放於重慶的原河南博物館文物中的珍貴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裝38箱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部分文物藏品一起運往台灣,後成為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主要藏品,其餘30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管會接管。 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53年,根據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誌性博物館。
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新省會鄭州市的人民路11號。
1966年,博物館組織癱瘓,業務荒廢。
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河南省博物館重新恢復運營。
1991年秋,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並,成立河南博物館。
1998年,河南省博物館從鄭州市人民路遷至鄭州市農業路更名為「河南博物院」,而成為國家級博物館。
1998年5月1日,河南博物院落成開放。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將閉館,對主展館實施維修,預計工期18個月。

⑷ 河南省博物館介紹

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創建於1927年,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當時館址定在開封,1961年遷至鄭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文物藏品13萬余件。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館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展館面積3萬余平方米,有19個展廳,是一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院區中央為主展館、東西兩側配廳及文物倉庫樓,四隅分布著電教樓、臨展樓、辦公樓和培訓樓等,整體布局結構嚴謹,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築形式新穎別致,氣勢雄渾,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緻,文物薈萃。
河南博物院是現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由1927年在開封創建的河南博物館發展過來的,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她曾先後易名民族博物館、省立博物館等,並於1961年由開封遷至鄭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館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並,更名為河南博物院。

⑸ 導游詞河南博物院概況3篇

導游詞河南博物院概況 範文 1: 河南博物院是我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院之一。其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1927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極力主張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會,館址設在開封市三聖廟街。1928年5月,更名為民族博物館。同年10月舉辦《民族模型陳列》正式對外開放。1930年12月1日,復名"河南博物館"。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 教育 廳頒布"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明確了博物館的性質,設置了機構。

1937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館藏主要文物5678件,輾轉運至重慶。日偽時期,河南博物館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1940年更名為"河南省博物館"。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攜5119件文物運往台灣。

1948年,開封解放,本館獲得新生,舉辦了一些專題展覽。1953年,中央 文化 部明確本館為地誌性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隨省會由開封遷至鄭州人民路。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河南省博物館通過捐贈、發掘、調撥等,進一步充實了文物藏品,為配合社會主義建設舉辦了許多陳列展覽,並在科研等方面成績顯著,成為全國著名博物館之一。九十年代初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國家投巨資3億元人民幣,在鄭州農業路建設新館,更名為河南博物院。新館於199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開放5年來,在院黨委的領導和全體職工的努力下,本院在陳列展覽、文物 收藏 、科學研究和群眾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顯著的成績,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導游詞河南博物院概況範文2:
南博物院(Henan Museum)是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始建於1927年,1998年5月1日新館落成開放,館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河南博物院展館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多來自於20世紀初安陽、淅川、洛陽、商丘、開封、三門峽、輝縣、新鄭、安陽等地的考古發掘,數量達13萬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餘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河南博物院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現代博物館,也是一座凝聚了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標志性建築。

主展館主體建築以元代古觀星台(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位於河南登封)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冠部為方斗形,上揚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納「地氣」之意,寓意中原為華夏之源,融匯四方。外部牆面為土黃褐色,取中原「黃土」「黃河」 孕育了華夏文明之意,主館正面從上至下有淺藍色的透明窗與自上而下的透明採光帶,具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

主館後為文物庫房。整個建築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致,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堪稱一座凝聚著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志性建築。

河南博物院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現代博物館,它包括廣場、序幕大廳、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陳列館、文物庫房、學術 報告 廳、電教樓、觀眾參與和娛樂廳、觀眾餐 飲茶 座、觀眾休息廳、貴賓接待、河南博物館室、紀念品商場、廣播室、計算機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建築群外部還設計有40%左右的園林綠地,形成「館中園、園中館」的優美格局。
導游詞河南博物院概況範文3:
河南博物院是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的一所國家級的大型現代化綜合博物館,國家級重點博物院之一,前身是河南省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院是中國近代較早創立的博物館,自民國十六年在馮玉祥的主導下建立,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貴文物幾經輾轉最終被珍藏在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大陸的河南博物院館址幾經變更,舊址位於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新館於1997年開放,館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

⑹ 中原大地,「豫」見河南——河南博物院的40件館藏珍寶(上)

2008年,國家有關部門頒布文件規定,除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外,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紀念館全部免費開放。為引導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館向國際先進行列邁進,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於2009年啟動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經對全國博物館進行評估,最終明確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 歷史 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8個博物館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館。這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均處於中國 歷史 發展和文化 旅遊 的核心地帶,是展現中華文明、反映中國文化價值,並具有一定國際水準的博物館。

以下就對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四——河南博物院的40件重要館藏文物(上)進行介紹。

賈湖骨笛出土於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時期最為豐富的史前聚落遺址河南賈湖遺址,先後出土了30多支用丹頂鶴尺骨製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別,大多數骨笛仍為7孔。實驗證明,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 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被稱為「中華第一笛」,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1987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賈湖遺址M282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支賈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瑩亮潔,近乎可與美玉爭輝,在目前發現的30多支賈湖骨笛中,這一遺世精品可遇難求,堪為「中華第一笛」代表作品,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一,國寶級文物。。

此壺高20厘米,是由造型相同的兩個壺體連為一體,腹部連接處有一橢圓形孔相通。壺喇叭口,束徑,鼔腹,小平底,一側有半環狀器耳。壺為泥質陶,通體施棕紅陶衣,頸部至底部之間繪黑彩橫平行線紋,一側繪有15條,中繪豎短線;另一側只繪有14條,在平行線中繪斜豎短線。專家考證,彩陶雙連壺為神聖禮儀之用品,乃民族結盟或重大禮儀活動時部落首領、長者對飲的酒具。是和平、友好、相敬、相親的象徵。1972年河南省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造型別致,構思新穎,彩繪線條古樸流暢,風格獨特,對研究原始 社會 的生活習俗和制陶藝術有重要價值,極有可能就是交杯酒的鼻祖,被譽為中國古代彩陶之冠,國寶級文物。

此鼎又稱杜嶺二號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長寬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約64.25公斤。此鼎形制與杜嶺一號方鼎相同,器身呈斗形方腹,口沿有凸棱稍平外折,方唇,兩側沿面上有對稱的圓拱形立耳,微微外張,耳的外側面呈凹槽形,凹槽內有三道圓拱形凸棱紋。鼎腹四壁偏上部裝飾帶狀饕餮紋八組,其中四壁中間和四個轉角處各有一組。1974年出土於河南省鄭州市杜嶺商城遺址,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鼎形體厚重,紋飾神秘莊重,當屬王室重器,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 歷史 ,是最早裝飾饕餮紋與乳釘紋的中國禮器,也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之一,國寶級文物。

此罍高24.5厘米、口徑13厘米,整體器壁較薄,斂口,沿外翻,長束頸,折肩,深腹下收,圜底,高圈足。束頸上部外撇弧度較小,下部外撇弧度較大;折肩較寬,肩與器腹交匯處有一明顯的折線;圈足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較寬,外撇弧度較小,下部分較窄,外撇弧度較大,上下兩部分連接處有一很窄的折邊。銅罍頸部上端裝飾較緊密的凸弦紋三周;弦紋下等距離裝飾三個龜形圖案,龜形圖案整體象一烏龜,頭似商周青銅器上常用的蛇頭,背部裝飾一圓渦紋,四足呈雲紋狀,尖尾;肩部與頸部連接處飾斜角雲雷紋帶一周;腹部紋飾由上下較窄的雲雷紋帶和中間較寬的獸面紋帶三部分組成,獸面紋帶由三組近似的獸面紋飾組成,獸面的眼、眉、鼻和口皆微凸出器面;圈足上部有相距較寬的凸弦紋兩周,等距離分布的三個十字形鏤孔將兩條弦紋打斷。1955年河南省鄭州市白家莊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罍腹部范縫痕跡明顯,范線皆穿過三個十字形鏤孔,是研究早期青銅器范鑄邏輯的重要實物資料,是目前已知經過科學發掘出土的時代最早的青銅罍,是商代中、前期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具有極高 歷史 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此尊通高46.3厘米,口長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4厘米,重16千克,鴞小耳高冠,圓眼寬喙,雙翅並攏,粗壯的兩足與下垂的寬尾構成三個支點。整體以雷紋做襯地,蟬紋、雙頭夔紋、饕餮紋、盤蛇紋等交互使用。喙的表面和胸部飾蟬紋,頸兩側各飾有一條一身兩頭的怪夔,兩翅前端各有盤蛇一條,蛇頭呈三角形,蛇尾向尾部延伸與翅平行。頸後部、蓋面飾饕餮紋,鋬下、尾上有鴟鴞一隻。蓋下邊沿有內折的子口,可與器口相合。器口下內壁有銘文「婦好」二字。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婦好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尊造型實用、紋飾精巧,紋飾繁復不窮,使人嘆為觀止,生動的造型配以繁縟的紋飾,把豐富的想像力與合理的誇張相結合,蘊含著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 情感 和審美觀念,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一件鳥形銅尊,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的上乘佳作,國寶級文物。

此器通高36厘米,通長46.5厘米,重8.5公斤,整體呈牛形,帶蓋,短流,扁圓形矮圈足,後接牛首鋬。從整體看,前足為蹄,前視如牛馬,昂首而立;後足為爪,後看似鴟鴞,斂翅挺胸。前部似牛呈立獸狀,頭上有捲曲的犄角,中脊至尾為卷龍紋,後部呈鳥狀,足為兩蹄兩爪,尾部有獸首形扳。周身滿布夔龍紋、鳥紋等神秘動物紋飾,於厚重之中更添華美。器內底及蓋內鑄「後母辛」銘文。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婦好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設計巧妙,造型奇特,紋飾精美,牛、鴞合一的造型充滿想像的張力,瑰偉奇麗,是婦好去世後其子輩專為婦好所鑄的祭奠用器,對於研究商晚期青銅鑄造、禮儀制度、王室傳承等均具有重要價值。

此器通高24厘米,長31.8厘米,圓簋形,侈口,鼓腹,圈足,一側向上斜伸出寬短流,與流對應的一側置半環形獸首鋬手。上置器蓋,蓋呈龍首形,龍頭為圓雕,長頸鹿角形雙角,臣字形目,圓突睛,大彎勾形眉,面目祥和。雙角之間向蓋面浮雕出龍身,繞蓋鈕盤旋一周,長尾內卷,前部伸出雙足,四爪銳利。在此龍外圍又浮雕2龍,繞蓋半周。3條巨龍張口舞爪,盤繞於蓋面,顯示出匠人的豐富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水平。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長子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觥造型奇特,極為罕見,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相結合,裝飾手法純熟靈巧,是西周早期較為獨特的作品,其銘文「長子口」說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對研究長氏與商、周王朝的關系、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價值,國寶級文物。

此像高5厘米,寬2.5厘米,厚2.8厘米,從正面看為一「虎首人身」形象,人物造型呈跽坐狀,虎首高昂,大口暴張,牙齒清晰,上下各七齒,上邊齒呈倒鉤狀,小鼻,雙鼻孔,長圓形雙目,虎視眈眈,半圓形雙耳。虎頭以下為人身形狀,體向前傾,跽坐,雙手扶膝,五指向下,未露足趾似著鞋,身著衣。從反面看,整個背面(人物的背部)呈鴟鴞形,鴞呈蹲立狀,虎之雙耳為鴞耳,耳後傾,大勾鼻,圓目突睛,喙下一圓孔。人背作鴞身,人之胳膊作雙翼,人之雙足作鴞足,昂首挺胸,怒視前方。1997年出土於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像體型很小,能在其上惟妙惟肖地表現出虎首、人身、立鴞三種形象本已難得,加之三種形象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整體造型流暢協調,絲毫沒有突兀感就更屬罕見,此器在造型、雕工、創意等方面均屬商周圓雕玉人中的傑作,對研究殷周之際的 歷史 具有重要意義。

此件骨排簫上端平齊,下部由短到長傾斜,由長短遞減的13根禽類腿骨骨管組成,最長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造型輕靈。其編管規范、選材精細、製作精良。吹奏時,應左右手各執於一邊,低音(長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簫的吹孔,多數為敞開的圓孔,吹奏者可根據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對樂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進行調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階式旋律。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件骨排簫是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出土四件骨排簫中保存最為完好、骨管數目最多、最為精緻的一件,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骨質排簫,填補了我國排簫只有甲骨文記載而無實物的空白,國寶級文物。

此簋通高16.5厘米,口徑17厘米,圓形敞口,斜方唇,短頸內束,淺腹,腹外鼓且略下垂,腹部一對龍首形耳,耳上端位於頸部,下端位於下腹部,耳下垂珥,矮圈足略外撇,內附接一喇叭形支座。頸部飾兩組共八個以細雷紋為地紋的夔龍紋,每組的四個夔龍紋各以一浮雕獸首為中心,分列兩側,位於同一側的夔龍紋前後相從,皆面相獸首。簋內底部鑄有8行共74字銘文,銘文表明作器者是柞伯。柞伯簋造型別致,敞口、卷沿、束頸、垂腹、斜直矮圈足並配以喇叭形支座的造型,在目前已發現的商周銅簋中絕無僅有。1993年出土於河南省平頂山應國墓地242號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簋製作精細,裝飾紋樣布局合理,對稱莊重,線條自然流暢,輕盈飄逸。銘文是一篇十分優秀的記敘文,記錄了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字體秀麗而,布局緊湊卻,堪稱早期書法珍品,為研究我國古代的射禮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盉通高25.2厘米,長31.8厘米,以鴨腹為器身,背部開口,上面加蓋,腹下鑄柱狀足,鴨首當流,鴨尾作鋬,鋬上站立一小銅人,以其手足將器身與器蓋巧妙地連為一體。蓋沿與口下飾長尾鳳鳥紋一周。蓋內有陰刻銘文43字,筆畫均勻,字跡清晰。銘文記述應國使者「匍」到氐這個地方探訪邢國的國君邢公,邢公派一名叫的官員會見了他,並贈送給他一些禮物,後來匍用邢公所賜的銅做了這件盉,以作紀念。之所以設計為鴨形事出有因,它是根據西周嚴格的等級制度所製造,像匍這種卿大夫一級的貴族,只能用鴨、鵝之類造型的器物。1988年河南省平頂山市應國墓地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盉構思巧妙,造型優美,極富想像力,整體設計精巧別致,匠心獨運,銘文印證了古文獻中應國和邢國存在的真實性,堪稱是一部中國早期的外交史,是一件將藝術之美與生活之美完善結合的絕妙佳作,令人嘆為觀止,蘊含著藝術氛圍,是研究西周時期禮儀制度的實物資料,國寶級文物。

父乙角共出土兩件,西周早期,此件高29厘米,口長20.3厘米、寬9.8厘米,上有蓋,蓋頂有脊,脊的中部有橋形鈕。器口呈橄欖形,頸部收斂,腹壁微鼓,一側有首狀,圜底,三棱錐狀足。蓋與器身飾以雷紋襯底的饕餮紋與蕉葉,蓋內與器身壁對銘12字:「晨肇貯用作父寶尊彝冊」。作為酒器中的一員,傳世和出土的青銅角數量很少,且由於青銅角流行的時間短,僅見於商末周初,出土器物較小。1986年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獅河港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通體烏黑發亮,黑漆古狀,觀賞效果極佳,造型獨特、紋飾精美,銘文清晰,具有重要的 歷史 價值,是目前已知角器中尺寸最大、紋飾最美、銘文較多的角,被專家譽為「西周第一角」,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此劍身長20厘米、莖長13厘米,劍身插在精心製作的牛皮鞘內,劍外有絲織品包裹的痕跡,劍柄是由和田青玉製成,彷彿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節分明,玉質細膩,溫潤光滑。劍柄中空,裡面插有銅制的芯,連接劍身和劍柄。經過專家研究,鐵劍是一塊煉滲碳鋼,而煉滲碳鋼就是由塊煉鐵經過長時間滲碳,反復鍛打而成,所鑄器物也因此更銳利、堅韌。1991年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M2001號虢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劍製作精美,集鐵、銅、玉三種材質於一體,是中國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時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鐵製品,距今已有2800年,將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兩個世紀,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劍」,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一,國寶級文物。

綴玉瞑目,也稱綴玉面罩,由印堂1枚、眉2枚、目2枚、耳2枚、腮2枚、胡須2枚、鼻1枚、口1枚、下顎1枚,共14枚形同五官的玉片合成五官七竅。組成綴玉瞑目的這些玉片除象徵下顎的玉璜之外,絕大多數是用其他舊玉器改制而成的,部分玉片改制時還精心保留著原玉器的局部紋樣。綴玉片皆由新疆和田青玉製成,少數尚可看出原淺冰青色或深冰青色,但是由於墓內填土或積水的長期侵蝕,絕大多數因受沁,致使或全部或局部呈黃白色、灰白色或土黃色。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2001號虢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綴玉瞑目保存完好,共有58片玉器組成,是目前在西周時期墓葬發掘中所能見到的結構最為完整、形制最為規范、工藝最為考究的綴玉瞑目,為我們探討西周時期的殮玉制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研究我國的玉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國寶級文物。

這套組玉佩通長約87厘米,由七件大小遞增的玉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遞增,各璜之間以左右對稱的雙排兩行瑪瑙與琉璃串珠連綴而成。上部由一件人龍合紋玉佩、18件玉管與分別兩行12組的103顆紅瑪瑙珠相間串聯而成;下部由七件自上而下大小依次遞增的玉璜與縱向排列成雙排四行相互對稱的20件紅色圓形瑪瑙管、117顆紅色瑪瑙管形珠、108顆淺藍色菱形料珠相間串聯而成。這種大型的組玉佩在中國考古發現中也不多見,為研究中國古代玉器的種類、用料、工藝和古代的禮玉制度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91年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M2001號虢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組玉佩結構復雜、組合規整、飾紋精湛,是虢國君主虢季身份地位的標志和象徵,代表著西周貴族的佩玉風格,是西周時期玉佩的典型的代表,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周代組玉佩中形制與聯綴方式最為規范完備的一組,充分反映西周時期的佩玉制度,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制玉的高超工藝水平,國寶級文物。

此壺通高117厘米,口長30.5厘米,口寬24.9厘米,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其腹部攀附著幾條蜿蜒飛動的應龍,正緩緩向上移動。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虯屈蟠繞,布滿壺體。壺頸部四面均有龍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的龍形構成銅壺的雙耳,有花冠形角,體積較大較長,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翼小龍,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圈足下有兩條勾首顧盼的龍,身作鱗紋,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龍與壺體上所附飾的龍、獸向上攀緣的動勢,相互應和,在視覺上給人以壺身輕盈的動感。1923年於河南省鄭州新鄭市李家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紋飾構圖極為復雜,設計非常奇妙,鑄造技藝卓越精湛,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 科技 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是全國已出土青銅器的稀世珍寶,國寶級文物。

此器身為長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長131厘米,通寬67.6厘米,重94.2公斤。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緻,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通體鏤空透雕雲紋。禁為承置酒器的案,銅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層雲紋做裝飾,通透性較好,似天空飄浮的朵朵白雲,禁身的上部攀附著12條龍形異獸,它們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龍拱衛的場面,另外有十二隻異獸蹲於「禁」下為足。其器身由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這些銅梗共分5層,最內較粗的一層是梁架。每根梁架兩側伸出多處支梗,猶如古代建築上的斗拱。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雲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工藝精湛復雜,令人嘆為觀止,堪稱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雲紋銅禁的出土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 歷史 向前推進1100年,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國寶級文物。

王孫誥編鍾一組26件,最大的一枚重152.8公斤,最小的重2.8公斤,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鍾身呈合瓦狀,舞中有柱形甬,甬下部有環帶形旋及長方形斡。鍾腔正背兩面共有柱形枚36個,口為弧形,內壁口邊有調音所致的銼磨痕跡。這套編鍾是王子午的兒子王孫誥為其父親所鑄造的禮樂之器,其充分體現了作為楚國皇室的威嚴、古樸、輝煌、凝重之大氣。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編鍾鑄銘17篇,長達117字,是目前所見的春秋時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寬,音律較准、保存較好的一套青銅打擊樂器,比湖北曾國墓中的編鍾要早一百多年,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與藝術魅力,是研究中國音樂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國寶級文物。

此鼎通高62厘米,口徑62厘米,匕長63厘米,為淅川下寺楚墓2號墓出土的7件列鼎之一。此鼎侈口,立耳外撇,束腰,鼓腹,平底,獸首蹄足,器身有六條怪獸,昂首卷尾,攀緣附壁,器表裝飾淺浮雕蟠螭紋、竊曲紋和垂麟紋。器內壁及底部有銘文14行84字,大意為:王子午自鑄銅鼎,以祭先祖文王和進行盟誓。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孫後代以我為准繩。「王子午」即文獻所載楚莊王之子,字子楚,楚康王時為令尹。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2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造型精美合度,氣宇軒昂,其剛健挺拔的姿態,繁縟生動的裝飾,反映出楚文化特有的藝術之風,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有楚國風格的典型銅鼎,六條怪獸採用失蠟法鑄造而成,具有很高的藝術與科學價值,鼎內鳥篆銘文,書體纖秀雋美,有明確的人名和紀年,為研究楚國 歷史 文化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此壺通高79.2厘米,頸、肩、圈足飾蟠虺紋和雲雷紋。頸部附龍須雙耳。蓋飾鏤空夔龍。從口沿到底座的整體線條收放自如,龍耳方壺整體造型魁偉氣派,壺蓋飾鏤空夔龍紋,頸部鑄接雙龍耳、下有雙虎俯伏承托全器,形象生動怪異,使庄嚴的器形蘊含著生機和旋律感。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造型奇特,形體雄偉,與鄭公大墓的蓮鶴方壺一起,一南一北,堪稱春秋方壺的絕代雙驕,此壺將楚人的極盡巧思彰顯的淋漓盡致,堪稱精品,是楚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⑺ 河南鄭州歷史博物館簡介

一、從河南博物館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國歷史上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早在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並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同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親切關懷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指定開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學校校舍為館址(即今開封市三聖廟街),是為河南博物院發韌之始。
然而,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館,從其誕生之日起,便隨著時局的動盪,走上了一條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為表現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宣傳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並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 劉師古堂充公遺產的一部分為專款,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徵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況下,大量運用模型等手段,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並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並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間,是河南博物館空前發展的時期,藏品中的歷史文物最為豐富、精緻,具有河南地方特點,而且涌現出以關百益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從此,河南博物館名聲鵲起,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肆侵入。為避免文物被毀,館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運重慶,工作處於停滯狀態。1940年日偽期間,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政府忙於內戰,經濟嚴重匱乏,經費拮據,博物館步履維艱。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舉解放了古都開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博事業,立即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曲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53年,根據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誌性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有了較好的陳列展覽場地。然而,正當博物館有計劃、有秩序地全面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的時候,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館組織癱瘓,業務荒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河南省博物館漸入佳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尤其是進入80年代,博物館力量不斷壯大,機構設置趨於合理,設立了陳列部、保管部、社會教育 部、圖書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編輯部、辦公室、行管科、保衛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博物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滄桑更迭。歷史的車輪駛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間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進帶動了全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由於河南省博物館建築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突擊在鄭州興建的,它無論在建築形式、建築規模、還是在內部設施上,都很難適應今天博物館日益發展的需要。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決定「八五」期間在省會鄭州建設一座具有當今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博物館。1991年秋,根據李瑞環同志的有關指示,經原省委書記侯宗賓、原省長李長春等領導同志的積極爭取,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新館位於鄭州市農業路中段,佔地10 余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主體展館位於院區中央,呈金字塔形,後為文物庫房,四隅分布有電教樓、綜合服務樓、辦公樓、培訓樓等。整體建築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 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體現了中原文化的特點。
按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的要求,新館內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內有自動消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文物保護系統、電教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等設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並,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一樁盛事。
二、從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館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這就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河南博物院創建之初,就十分重視文物的徵集工作,但由於當時缺泛經驗,博物館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徵集藏品往往是單純的"網羅珍奇",藏品頗為復雜,而且良莠不齊。
1930年至1936年間,是舊河南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的繁榮時期,無論是在藏品的徵集、整理或在對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關百益先生的帶領下,先後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員會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鄭出土的春秋銅器,1925年11月鄢陵城關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陽等地的歷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後徵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書畫及現代藝術品,從而大大豐富和提高了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和質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還主動進行了幾次田野發掘,獲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這個時期擁有的藏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精,彌足珍貴。如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大型列鼎、王子嬰次爐、編鍾等;登封縣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劉根造像碑、魏志8種、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銘、唐代泉男生墓誌、宋代二體石經、金代進士題名碑等。正因為擁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國博物館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國外也深受贊揚。當時曾有這樣的評論:「統中國博物館所藏物品,除故宮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館堪居第二之位置。」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確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館工作人員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漢口,存放於法國租界。1938年9月,隨著國內形勢日趨危急,存放於漢口的文物又輾轉運至重慶,從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壞。而存留於開封的文物,在開封淪陷後,大部分銅器、鐵器下落不明。存放於重慶的68箱文物,於1949年11月,由國民黨政府挑選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運往台灣。至此,河南博物館元氣大傷,苦心經營20餘年的文物大館,已無精品可言,博物館名存實亡。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時,佔地利,重整旗鼓,大力開展文物徵集工作,通過調查、收購、接受捐贈、發掘、揀選、調撥等,很快恢復了元氣。而且,館藏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為止,館藏文物達十萬件,特別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享譽世界,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如鄭州的大河村遺址出的新石器彩陶、臨汝出土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鄭州窯藏青銅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國青銅器、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銅器、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銅器、扶溝出土的楚國金銀幣、洛陽唐三彩、汝瓷、鈞瓷等。另外,從1954年開始,博物院還曾多次派出徵集人員,分赴革命老區,進行調查訪問,徵集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同時,還接收了省軍區、省民政廳等單位撥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其中有許多珍品,如太平天國的布告、義和團的旗幟、吉鴻昌烈士就義時的血衣、彭雪楓烈士的遺物、《響導》周報、《新青年》雜志、《紅旗報》、《中州評論》、《拂曉報》等。
近十年,隨著文物工作的不斷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終於重見天日,再現風采。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設,發揮河南文物大省的優勢,從不同側面再現燦爛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廳、文物局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又陸續從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單位征調一大批文物精品。這些文物精品,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顆顆明珠,放射出斑斕璀燦的光華,它必將以無窮的魅力,吸引無數海內外的觀光客。
三、從《民族模型陳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陳列展覽是各項業務工作的中心環節。河南博物院創建伊始,就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民族博物館"時期的《民族模型展覽》,是河南博物院歷史上舉辦的第一次陳列展覽。陳列以塑像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後,引起了當時開封各階層和市民的轟動,"參觀者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館"時期,在廣泛收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類自然標本的基礎上,先後開放的陳列室有13個。如安陽殷墟出土器物陳列室、新鄭古器物陳列室、洛陽古物陳列室、岩石陳列室、民族模型陳列室、開封相國寺舊藏文物陳列室、石刻室、藏經陳列室、植物、礦物標本陳列室、書畫陳列室等。由於當時的陳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論"的思想指導下,採取器物堆砌的辦法,陳列質量較差,但仍能看出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已初具規模,是我國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館藏文物精品運抵重慶後,開封本館所屬藏品仍繼續陳列開放,但數量和質量均大為遜色。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開封,博物館被迫停止活動,直到1940年日偽統治下,把博物館改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才將原陳列開放。
解放後,河南博物院獲得了新生。1949--1961年間,除舉辦《河南自然環境與資源》、《河南歷史》、《河南革命文物》三個基本陳列外,還舉辦展覽數十個,內容多數與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政治運動有關。如《從猿到人展覽》(1950年)、《鎮壓反革命展覽》(1951年)、《偉大祖國展覽》(1952年)、《青銅器展覽》(1952年)、《歷代服飾展覽》(1954年)、《肅反展覽》(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間,是河南博物院穩步發展的時期,也是舉辦展覽較多的一個時期。遷鄭之初,立即與省文物隊聯合舉辦了《河南省歷史文物展覽》,展出文物2000餘件,每天觀眾如潮,川流不息,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1963年舉辦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覽》、以實物、圖片、繪畫、文字等較為系統地再現了河南革命斗爭史。1964年,在原有《歷史文物展覽》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的研究、設計、製作,舉辦了遷鄭後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河南歷史陳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歷史概況。
"文化大革命"時期,陳列展覽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展覽被污為"黑展覽"而被查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博物院職工還是以高度的責任心舉辦了幾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展覽。如《抗大校史展覽》、《焦裕祿事跡展》、《林縣紅旗渠展覽》、《洛陽煤礦史展覽》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說是河南博物院大發展的20年,陳列展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並逐步確立了全國文物大館的地位。首先於1980年重新恢復了《河南歷史陳列》。該陳列在"文革"前陳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採用了新的陳列設備和手段,使之更趨於科學化和大眾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園地。1981年以來,又先後舉辦了《河南革命文物陳列》、《古代雕塑藝術陳列》、《古代建築藝術陳列》、《館藏明清書畫展》、《館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國青銅器展》等幾十個展覽,觀眾人數逐年遞增,年平均觀眾達30餘萬人次。
尤為引人注目是,通過六年多的醞釀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體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風雲》、《河南古代石刻藝術》、《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築》、《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珍品》、《恐龍世界》等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來河南博物院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內容更充實的大型陳列,展廳面積達3200多平方米、展覽文物1000多件(套),均屬館藏文物精品,重點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在內容上,一改傳統的模式,盡可能地增加了觀眾參與項目;在形式上,普遍採用了聲、光、電等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使觀眾真正能夠賞心悅目;在講解手段上,配備了電腦控制的自動擴放錄音講解、擴放錄像、聲控幻燈、感應錄音講解等先進設備,增加了觀眾參與的一些項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對文物的求知鑒賞、娛樂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創建以來,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嘗試。如1935--1936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河南博物館選送的新鄭出土的8件青銅器,在倫敦引起轟動,受到海外觀眾的高度贊揚。70年來,舉辦和參加的出國展覽還有:1980年丹麥、瑞士的《中國珍寶展覽》,1985年日本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86年日本的《黃河文明展》,1987年美國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國漢代文明展,1991年法國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亞的《帝王的中國展》,1993年丹麥的《華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國、德國、瑞士和丹麥的《人與神展》,1998年的《大黃河文明展》等。通過展覽,增強了我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更多的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
有著70年歷史的河南博物院,不僅是文物薈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場所,同時又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在解放後的40多年來,河南博物院人才輩出,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進館之後,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即聘請考古學家關百益為編輯委員,研究考訂甲骨文字和各種器物刊印成書。1930年底,關百益先生接任館長職務,同時成立了研究部,科學研究工作步入正規。據粗略統計,1931-1938年間,河南博物館出版文物圖錄和研究著述達一百多冊、卷。比較重要的如《伊闕石刻圖表》(關百益)、《石華》(關百益)、《殷墟器物存真》(關百益)、《殷墟文字存真》(關百益)、《新鄭古器圖考》(關百益)、《南陽漢畫像集》(關百益)、《河南金石志圖》(關百益)、《老君洞石墨擷英》(關百益)、《繁塔石墨擷英》(關百益)、《南陽漢畫像匯存》(孫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釋》(許敬參)、《館藏石刻整理匯報》(孫文青)、《河南博物館自然科學匯報》一、二、三冊(傅桐生)等。在研究內容上,具有濃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發揮了地方博物館的優勢。在研究方法上,他們重視實踐,研究人員經常走出書齋,親自參加文物、標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關百益在汲縣山彪鎮發掘戰國墓;1936年春,孫文青參加殷墟第十三次發掘;1936年9月至11月,許敬參、郭豫才等在輝縣琉璃閣進行發掘等。
1936年7月,王幼僑任館長後,為了"闡揚文化,研究學術",創辦了《河南博物館館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停刊。短短的兩年時間,共出版15期,其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真所謂"琳琳琅琅,萃集一堂,遂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觀。"不僅能夠從中詳細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史,而且還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學理論、考古調查報告和考古研究論文,直至今天,仍不失為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
建國以後,隨著博物館事業的迅速發展,科學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雖然經受了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考古發掘報告、學術論文數以千計,出版專著目錄和普及讀物也有幾十部之多,比較重要的如《中國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館編)、《龍門造像題記》(河南省博物館編)、《河南省博物館》(中國博物館之七)、《中國奴隸社會》(許順湛)、《漢代疊鑄》( 湯文興)、《中原遠古文化》(許順湛)、《夏文化研究論集》(鄭傑祥編)、《中嶽漢三闕》(呂品)、《河南漢代畫像磚》(湯文興、呂品)、《黃河文明的曙光》(許順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獻敘錄》一、二(孫傳賢主編)、《漢畫--河南漢代畫像研究》(周到、王曉)、《河南博物院落成論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館主辦的全國第一家省級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訊》創刊,已故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刊名。刊物問世後,很快引起了國內外讀者的關注。1980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其影響,改為國內外公開發行,並於1981年更名為《中原文物》。20年來,《中原文物》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文物保護政策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風格的學術期刊,越來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視,已成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漢畫、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領域的重要園地,並且連續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和中國社科類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發行近百期,發表學術論文、考古報告等2000多篇,並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學會論文集》、《魏晉南北朝佛教學會論文集》、《論仰韶文化》等特刊,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面貌。
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河南博物館數十年來的光輝歷程,同時也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累累碩果的背後,有著河南博物院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為河南博物院的發展和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關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學者,近代考古學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識淵博,著述宏富,於史學、金石學、考古學、甲骨學、方誌學等皆有很深的造詣和卓絕的創建。孫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開辟了漢畫研究的新天地,為漢畫研究奠定了基礎。解放後,河南博物館更是人才濟濟。諸如許順湛、韓紹詩、楊煥成、孫傳賢、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張維華、湯文興、呂品等同志,著述甚豐,在國內乃至國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們有的已年屆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但在文博戰線默默奉獻,不知老之將至。更為可喜的是,在老一輩專家學者的帶領和鼓舞下,涌現出一大批後起之秀,他們不僅有扎實的文博知識,而且善於接受新思想、新方法,這是我們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來。
河南博物院輝煌的今天,是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是河南博物院幾代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豐富的文物資源以及全體職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將會以更加堅實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現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務、優美典雅的環境獨領風騷,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⑻ 河南博物院有老三件兒,怎樣才能讓老文物活起來該如何傳播

河南博物院有老三件兒,怎樣才能讓老文物活起來?該如何傳播?點擊官網首頁進入視頻展。通過「中原珍寶」、「紅色記憶」等解說生動的短片,讓公眾可以欣賞到從未見過的珍寶。「中原珍寶集每集講述一個文物故事,每周出版一次,深受大眾喜愛,我們的視頻團隊也受大陸兄弟博物館邀請,拍攝當地收藏的文物」,河南省博物館傳播科科長王文喜說。

進入河南省博物館主展廳,「中國選擇中國建都」基本展示,精選了5000多套精美文物,其中包括福號貓頭鷹塑像、杜令芳鼎等城市庭院珍品,它完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軌跡,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公眾。展櫃、展品和展板是博物館的「三件老展品」。經過五年的全面改善,河南省博物館於去年全面重開。在過去的一年裡,河南省博物館從「三大文章」中脫穎而出,探索新的表達方式,運用新技術,開展新的文化創新,成為文化旅遊整合創新發展的領頭羊。

你是如何對河南博物館進行創新的呢?首先,跟隨潮流。傳統文化要「智能化」和「動態化」,就必須遵循現代技術手段和表達手段的潮流。例如,河南博物館以「短片+生動講解」的形式,帶人們欣賞藏在閨房裡的珍寶;與數字技術一樣,故宮博物院也利用這一技術讓雍正興樂照片等畫作動起來,讓人們尖叫取樂;另一個例子是綜藝節目「國寶」,它將博物館與電視節目相結合。它不僅以戲劇的形式詮釋文物的「前世」,還讓「現在」的文物守護者講述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故事,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國寶。

⑼ 河南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河南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我提出來了六大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引導,形成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民族文化旅遊是現代旅遊的主潮之一,應提高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重要性的認識。因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涉及多個方面和多個部門,必須強化政府的宏觀引導及調控,形成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實現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合理保護和科學開發,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多項有機統一。

(2)加強民族文化旅遊理論研究。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需要科學的理論、知識和行之有效的手段。與開發和保護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客觀需求相比,理論的研究只是剛剛起步,還有待於科學化、系統化。需要依靠各學科的專家學者藉助學科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站在時代的高度,對民族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再認識,深入探究其內涵,推動民族文化創新。

(3)突出特色,統籌規劃。特色是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生命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必須進行統籌的規劃、分期實施。應優先開發旅遊資源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保證其優先發展,以帶動整個地區民族旅遊業的發展。

(4)開發中旅遊點、線、面應有機結合,形成立體開發網路。選擇在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依託民族民俗博物館、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擬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遊點;圍繞這些旅遊區(點) 的開發,實行區際合作,推動地區間聯合行動,開辟民族民俗旅遊線路;依託民族文化特色鮮明的城鎮,系列開發成集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旅遊區。在開發中要遵循特色性、保護性、參與性、文化性、鄉土性等原則,防止旅遊區原生文化的西化、漢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文化學、經濟學及規劃設計的人才。為此,必須加強人才的培育。要特別注意將純正、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內容充實到各類教育培訓中去。

(6)大力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遊的形象。要更新旅遊宣傳觀念,把宣傳促銷看得和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產品設計與創新同等重要。應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電腦網路的手段,加大對民族文化旅遊的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遊的形象。

針對於國的文化旅遊的開發,我們院曾經組織過各個方面的專家對其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倘若你想要進行系統的了解,推薦您閱讀我們的研究報告:

1、《「情境再現」——文化體驗模式創新的「六幕」 》

2、《主題公園成功開發的六大要素》

3、《打造「文化休閑名街」模式探索 》

4、《歷史文化景點商業物業開發模式研究 》

關於文化旅遊的開發,山合水易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典案例:

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我們提出來了六大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引導,形成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民族文化旅遊是現代旅遊的主潮之一,應提高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重要性的認識。因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涉及多個方面和多個部門,必須強化政府的宏觀引導及調控,形成科學合理的開發機制,實現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合理保護和科學開發,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多項有機統一。

(2)加強民族文化旅遊理論研究。對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需要科學的理論、知識和行之有效的手段。與開發和保護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客觀需求相比,理論的研究只是剛剛起步,還有待於科學化、系統化。需要依靠各學科的專家學者藉助學科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站在時代的高度,對民族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再認識,深入探究其內涵,推動民族文化創新。

(3)突出特色,統籌規劃。特色是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生命線。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必須進行統籌的規劃、分期實施。應優先開發旅遊資源特色突出、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保證其優先發展,以帶動整個地區民族旅遊業的發展。

(4)開發中旅遊點、線、面應有機結合,形成立體開發網路。選擇在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依託民族民俗博物館、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擬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遊點;圍繞這些旅遊區(點) 的開發,實行區際合作,推動地區間聯合行動,開辟民族民俗旅遊線路;依託民族文化特色鮮明的城鎮,系列開發成集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旅遊區。在開發中要遵循特色性、保護性、參與性、文化性、鄉土性等原則,防止旅遊區原生文化的西化、漢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5)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質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文化學、經濟學及規劃設計的人才。為此,必須加強人才的培育。要特別注意將純正、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內容充實到各類教育培訓中去。

(6)大力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遊的形象。要更新旅遊宣傳觀念,把宣傳促銷看得和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產品設計與創新同等重要。應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電腦網路的手段,加大對民族文化旅遊的宣傳,樹立民族文化旅遊的形象。

針對於國的文化旅遊的開發,我們院曾經組織過各個方面的專家對其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倘若你想要進行系統的了解,推薦您閱讀我們的研究報告:

1、《「情境再現」——文化體驗模式創新的「六幕」 》

2、《主題公園成功開發的六大要素》

3、《打造「文化休閑名街」模式探索 》

4、《歷史文化景點商業物業開發模式研究 》

⑽ 河南在建一座遺址博物館,佔地多大呢估算投資多少呢

對於河南這個省份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該省所處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優越,身處中原大地,境內交通也是非常的便捷,所以近些年來河南的發展狀況也是非常的出眾。河南還是一個歷史底蘊深厚的省份,境內有很多古都城市,悠久的歷史為其帶來豐富的旅遊資源,所以當下河南的旅遊業發展的也是非常的出眾。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火熱,河南對於其境內的文旅資源開發也是非常的重視。

等到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完成之後,將進一步豐富安陽市的文旅資源,豐富了殷墟景點的內容,大家對於該博物館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閱讀全文

與河南如何發展博物館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5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9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