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如何做好旅遊政策補助意見稿

如何做好旅遊政策補助意見稿

發布時間:2022-10-04 22:21:40

A. 如何理解新常態下旅遊政策的新突破

與其他行業不同,旅遊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屬於發展相對晚的,在條塊分割的發展模式中,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擁有的調控手段和行政資源非常有限;旅遊所涉行業和管理部門多,盡管遊客碰到問題都會想到找旅遊行政主管部門,但顯然旅遊行政主管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協調時受限於條塊分割的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新突破1:制度化的保障

31號文件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化保障。比如,文件指出,「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這些政策很好地解決了以往因為旅遊企業不屬於控制這些專項資金的行業主管部門管轄,因而無法享受這些專項資金支持的問題。

文件還規定,「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從而將休閑度假設施建設和功能布局制度化到城鄉規劃之中,不僅為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也為城市回歸其休閑功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指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則對解決旅遊中關鍵的可進入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有沒有高速公路出口對接,顯然是影響旅遊景區、旅遊目的地發展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目前基本上還停留在「廁所、加油、快餐」這樣「點」的概念,在服務區空間中沒有形成旅行服務業態的集聚。這既不便於遊客出行,也對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濟效益不利。此次文件的出台將在推動高速公路點狀式、雜牌化服務向集聚區、連鎖化服務轉型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文件專門指出,「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而以前完成上述任務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國家旅遊發展基金。這預示著中央財政支持旅遊發展的力度可能在原國家旅遊發展基金基礎上有新突破。此次文件還提到了「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結合「增強旅遊發展動力」部分所涉及的針對旅遊企業的多項鼓勵和支持,使我們對旅遊產業基金的作用充滿了期待。

新突破2:旅遊用地政策

在2009年41號文件中,關於用地問題的政策是「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積極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旅遊業」,僅作為「保障措施」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而在今年的31號文件中,則在「完善旅遊發展政策」中,單列了「優化土地利用政策」部分,可見對旅遊用地問題的高度重視。

土地始終是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對於旅遊項目的建設也是如此。以前,由於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沒有單列的旅遊用地類型,因而對旅遊用地的供應造成了很多限制,也給旅遊項目的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增加了不少障礙。31號文件幾乎每一條有關優化土地利用政策的條文都有所指,都利好新常態下旅遊的新發展。比如,「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規模和布局」的規定,為旅遊用地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破解了旅遊用地類型缺陷。「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為鄉村旅遊發展用地、耕地與復耕地置換建設旅遊設施等未來發展留了制度的口子,對藉助旅遊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是利好。

「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亦是一項具有很高含金量的政策,可以視為響應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所指「負面清單」的具體措施,是推動旅遊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型的重要調控手段。

該條政策背後隱含的含義,是不同類型的旅遊項目將會有不同的用地供給政策,對於那些優先發展的旅遊項目將提供優先優惠的土地供應。而對於那些限制發展的旅遊項目,將在土地供應上進行約束,通過土地供應的調節閥作用,來推動旅遊目的地供給結構的優化。

在旅遊項目用地中,存在著設施用地與景觀用地之間的差別,31號文件提出的「土地差別化管理」在「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發展,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的新常態下會顯得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到一個旅遊項目的生死存亡。因為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很多休閑度假項目的景觀用地可能比設施用地要大很多,而這些景觀用地一方面並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則往往具有很強的正向外部性,有助於改善周邊區域的旅遊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景觀用地和設施用地規定同等的地價,則是項目投資方很難承受的。這也是很多旅遊地產、休閑度假類投資項目比較棘手的問題。

我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還有300平方公裏海洋國土、3.2萬公裏海岸線(1.8萬大陸海岸線),但是1.8萬大陸海岸線中,真正留給濱海休閑度假的資源已經不多。31號文件指出,「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這一政策將在協調我國發展濱海休閑度假需求動力和供給約束之間的矛盾方面產生積極影響,對於大量適合發展濱海休閑度假資源的工業化利用是一個約束。

「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則是在鄉村經濟發展的高度來更加客觀地認識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是很多中國的鄉村從農業經濟走向鄉村經濟的重要抓手,城鄉互動大潮中不斷涌現、迅速壯大的微旅行市場(慢旅行、輕度假、深休閑)則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而解放土地要素則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關鍵。相信土地要素的解放必將有助於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中的資金流動、產品完善、品質提升。

新突破3:研學旅行定位

《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提到,人們的親自然情結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喚醒埋藏在潛意識里的親近自然的本能的路徑。注意力重建理論認為,自然環境能夠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因為大自然中到處都有「溫柔的魅力」——沙沙作響的樹木、清澈宜人的水流,都能為思維帶來高度的放鬆和補充。認知心理學的試驗也表明,自然界對人類認知能力有重要的「修復和滋補」作用。出門旅行正是喚起這種本能進而提升人們認知能力的最佳選擇之一。

同時,需要深刻認識到的是,再輝煌的文化也只有在有文化的後輩那裡才能閃閃發光。如何推動年輕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燦爛文化的深刻認識,進而在中國的年輕人中加強文化傳承、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就成了一個非常迫切的議題。在這方面,旅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也正是基於上面的認識,「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單列構成了31號文件中「拓展旅遊發展空間」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研學旅行放到全面素質教育、增進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的高度來闡述,這對家庭結構獨生子女化以來的中國教育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文件進一步提出要建立分階段研學旅行體系、建立一批研學旅行基地、完善接待體系等具體舉措,使得這個重要突破具有更強的可行性。如果能夠從增強青年人全球視野的角度考慮,進一步將大學階段的國際研學也納入到體系建設中來,則會更臻完美。

抓住青年就抓住了中國的未來,抓住青年旅遊也就抓住了中國旅遊的未來。從這個角度來看,31號文件專門強調研學旅行的突破意義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B. 國家對旅遊公司的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可以自行上網進行查詢有關的法律法規,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東部地區不安排中央投資,兵團全額安排中央投資。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受最高補助限額的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並組織實施有利於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政策,推進旅遊休閑體系建設,採取措施推動區域旅遊合作,鼓勵跨區域旅遊線路和產品開發,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衛生、體育、科教等領域的融合,扶持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旅遊業發展。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資金,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形象推廣。

第二十五條 國家制定並實施旅遊形象推廣戰略。國務院旅遊主管部門統籌組織國家旅遊形象的境外推廣工作,建立旅遊形象推廣機構和網路,開展旅遊國際合作與交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籌組織本地的旅遊形象推廣工作。

C. 旅遊會議講話稿範文

旅遊業又稱為朝陽產業和無煙工業,是二戰以來發展最快的第三產業之一,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旅遊會議講話稿,僅供參考。
旅遊會議講話稿(一):
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切實增強加快旅遊發展建設旅遊大區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旅遊是當今世界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可持續發展產業,已成為世界各國謀求發展的戰略選擇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於推動旅遊業從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向戰略性支柱產業轉變;市委、市政府也把大力發展旅遊業作為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各地諸如**、**、**等都把發展旅遊作為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渝東南各區縣也紛紛強打綠色生態牌,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因此,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建設旅遊大區,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需要。

第一,加快旅遊發展建設旅遊大區是貫徹落實國市精神、促進生態保護發展的具體舉措。黨的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五位一體」國家發展戰略,旅遊業由此成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和先導產業。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將「堅持綠色發展」作為我國「十三五」期間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強調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在積極踐行國家發展戰略中,通過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全市差異化協調發展,並要求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要「突出保護生態的首要任務」,並把「大力發展 民俗 文化 生態旅遊業」作為渝東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七大重點任務之一。市委四屆七次全會通過的全市「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態旅遊為重點的渝東南生態經濟走廊」。這些都為包括**在內的渝東南旅遊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區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致力於建設旅遊大區,是區委、區政府認真分析我區產業結構,圍繞我區生態優勢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支撐點作出的戰略選擇,既是用新的理念貫徹落實國市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

第二,加快旅遊發展建設旅遊大區是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東南中心城市,如何讓中心城市名符其實?就是要快速做大經濟總量,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成為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而加快旅遊發展,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崛起的現實選擇。從優化產業結構看,我區雖然近年來在穩定農業、壯大工業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但目前在產業發展上多點支撐的格局還未形成,**年全區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9.3:56.5:34.2,三產業的佔比明顯偏低;同時我區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仍很典型,特別是隨著新型城鎮化和工業化步伐加快,人口、產業快速集聚,導致環境資源要素日益趨緊,必須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求突破。旅遊業的崛起能快速帶動三產業發展,從而起到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作用。從建設中心城市看,但凡一個經濟中心基本都是旅遊集散中心。國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年接待國內遊客數量分別達到2.57億人次、2.68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分別達到3997億元、3415.96億元;區域性中心城市如毗鄰的湖北**市、湖南**市、**市**年的遊客數量也分別達到1100萬、915萬、3884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分別為75億元、58.8億元、248.7億元。**要建成名副其實的渝東南中心城市,必須通過做強產業基礎來推動發展,亟需把旅遊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與工業化、城鎮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充分發揮旅遊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催化、調節和帶動作用,促進第三產業的成長和壯大,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時,發展旅遊對於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加快旅遊發展建設旅遊大區是凸顯我區自然生態優勢、增添發展動力的快捷途徑。「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全市「十三五」重點建設任務之一。對**來講,既是機遇,更是責任。從生態優勢上看,我區旅遊資源豐富,有旅遊單體300多個,涵蓋山水、民俗、古跡等8大主類、31個亞類,集山水峽谷一體,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兼備,資源品味獨特;區域性立體交通樞紐基本形成,已經與**、銅仁、**、**等旅遊景區形成**旅遊環線;目前全區擁有小南海、**古鎮、蒲花暗河3個國家4a景區,擁有國家地質公園等5個國家級品牌,具備建設旅遊大區的基礎條件。從發展動力上看,旅遊業是一個帶動性強、關聯度高、覆蓋面廣、消費潛力大並對多個領域都可發揮促進作用的優勢產業。旅遊業關聯109個行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5元;旅遊投資每增加1元,可帶動其他行業投資5元,產生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因此,加快發展旅遊業,必將為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強大動力。

第四,加快旅遊發展建設旅遊大區是順應百姓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現實需要。加快發展旅遊業,不僅能強勁帶動經濟發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對比周邊旅遊發展**不能落後。近幾年,周邊區縣通過發展旅遊,實現了旅遊產業引領綠色經濟崛起。武隆按照「世界震撼、百年不落後」的要求,成功創建以仙女山5a級景區為代表的旅遊品牌,**年遊客數量、旅遊綜合收入分別達到1**8萬人次、56.6億元,在全國叫響了「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等旅遊形象品牌;酉陽僅用短短兩年時間就成功地把桃花源從國家4a級景區打造成5a級景區,**年全縣遊客數量與旅遊綜合收入分別達到了700.2萬人次、25億元,那句「世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你的心中,一個在**酉陽」傳遍了大江南北;彭水更是在一個沒有華夏三祖之一的蚩尤祭祀地的背景下,在新城劃地10000畝,無中生有地打造蚩尤九黎城,成為全國目前唯一的蚩尤祭祀地,**年全縣遊客數量與旅遊綜合收入分別達到了1042萬人次、33.5億元。周邊旅遊都被演繹得風生水起,但**作為渝東南中心城市,旅遊發展反而落後,且面臨被周邊區縣旅遊強勁發展態勢屏蔽化的危機。發展旅遊業可以促進富民增收。旅遊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門檻相對較低,對不同層次勞動力吸納能力強,1個旅遊直接就業人員能帶來5個社會就業機會,可以為大中專 畢業 生、退伍轉業軍人、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創造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我區是國定貧困區,明年脫貧摘帽任務艱巨,旅遊業是促進財富流動和再分配的產業,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一部分城市購買力向農村轉移,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旅遊業利於改善人居環境。發展旅遊業能有效帶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又能促進旅遊業上檔升級,形成良性互動。我們正在推進「兩城同創」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把城市做靚,讓城鄉環境得到改善,從而更有利於吸引外來遊客休閑觀光。發展「農家樂」、「農業園」等鄉村生態旅遊,也是為了美化、亮化鄉村環境,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而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

總之,加快發展旅遊業,關乎民計民生,事關發展大局。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群眾必須保持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建設旅遊大區這一戰略決策上來,切實增強發展旅遊產業、建設旅遊大區的信心和決心。

二、完善思路,確目標,全面開啟建設旅遊大區新征程

歷屆區委、區政府都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不斷探索完善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特別是全市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以來,我區遵循「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原則,把生態旅遊作為發展重點任務之一進行部署。建設渝東南地區中心城市、**區重要經濟中心,旅遊不能缺席,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全區旅遊發展思路,對全區旅遊發展進行重新定位、重新布局。

第一,完善旅遊發展思路,以新的思路謀新的出路。圍繞「旅遊大區」建設,我們在「十三五」期間推動旅遊大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市委四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強力實施「旅遊大區」戰略,以「城市靚區為依託、山水峽谷為特色、民族文化為靈魂、休閑度假為目的」,堅持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並舉,收緊拳頭突出重心,傾力打造**核心景區,同步打造精品線路,深度拓展旅遊市場,在5年內把旅遊業培育發展成為全區戰略性支柱產業,力爭將**打造成為**區重要旅遊集散中心、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第二,細化發展目標,以細分指標保總體目標。圍繞發展思路,對我區「十三五」旅遊發展目標進行細化明確,按「兩年強基礎、三年上台階、四年成規模、五年上水平」的總體安排,分年度有序實施。20xx年,**景區硬體基本達到國家5a景區標准,阿蓬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峽谷峽江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景區;全年接待遊客7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5%以上。2017年,**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景區,基本建成阿蓬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年接待遊客突破**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8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5.5%以上。2018年,建成小南海世界地質公園,城市峽谷峽江景區基本達到國家5a景區標准;全年接待遊客達1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8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6%。2019年,城市峽谷峽江景區力爭成功創建國家5a景區,建成**重要旅遊集散中心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年接待遊客達13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8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6.5%以上。2020年,建成國家旅遊度假區,成為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全年接待遊客突破16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7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區gdp的比重達7%以上。

第三,優化開發時序,以點面結合促有序推進。**旅遊資源豐富,景區景點眾多,而財力又十分有限,短期內全面實施旅遊開發建設不符合區情實際。必須進一步優化旅遊開發時序,做到每一個階段都有旅遊「引爆點」,每一個階段都有吸引遊客的亮點景區。一是以**景區為近期旅遊大發展的引爆點,集中精力推進**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二是圍繞休閑農業及鄉村旅遊示範區建設,打造馮家街道至阿蓬江鎮阿蓬江「一江兩岸」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三是以城市峽谷峽江景區為**中期旅遊發展引爆點,爭取創建國家5a級景區;四是統籌推進全區面上旅遊開發。

第四,把握六大原則,以合理開發保持續發展。一是堅持全域布局,核心帶動。樹立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把**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以**景區等核心景區為龍頭,帶動全區全域旅遊發展;二是堅持統一規劃,有序開發。正確處理好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嚴格遵循空間布局,有序推進旅遊要素建設,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堅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我區景點豐富,要認真思考每一個景點的特色優勢,有的可突出民俗風情,有的可突出休閑觀光,有的可突出娛樂參與。四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充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政策推動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手段匯集各類資源、吸納各方力量;五是堅持建管並重,管理為要。要在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完善的同時,強化現有成熟景區的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提升遊客的認同度和滿意度。六是堅持區域聯動,融合發展。把**旅遊置於渝東南、**區域旅遊發展大局中,與周邊地區融合聯動、錯位發展。

三、突出重點,強化舉措,全面開創建設旅遊大區新局面

當前及今後幾年,加快旅遊業發展特別是**景區創5a的任務艱巨。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堅決按照這次旅遊工作會既定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抓重點、強舉措、求突破,扎扎實實推動全區旅遊大發展,力爭早日建成旅遊大區。

第一,編好一套規劃——以一張藍圖定未來旅遊發展前景。一要在《**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指導下,邀請知名規劃團隊,高水平完善旅遊規劃。在編制我區旅遊發展規劃過程中,既不能目光短淺,也不能好高騖遠,更不能搞概念性的紙上談兵,要做到與資源稟賦、市場需求、主題形象、目標任務、經濟水平等「五個結合」。二要在做好旅遊總體規劃的前提下,認真做好旅遊交通、涉旅產業等方面的專項規劃,形成全區旅遊發展「1+x」規劃體系。三要嚴格遵循「先規劃設計、後開發建設」的基本原則,特別是新景區,規劃沒做好,絕不能進行開發建設。規劃一經確定後,要嚴格按照規劃組織實施,杜絕規劃懸空、有規不依、隨意變規等現象,確保規劃的嚴肅性和連續性,以科學規劃引領旅遊資源的有序開發和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力求在景區建設上不留敗筆、少留遺憾。

第二,突出一個核心——全力推進**景區創5a級旅遊景區。**景區擁有兩個4a級景區,是目前我區創建5a條件最成熟的景區,創建成功將對全區旅遊產業起到引領和撬動作用。因此,應舉全區之力創建**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整合資源,打通景區,把**古鎮、蒲花暗河以及蒲花農業園連成一片,形成品質上乘、觀假並存、動靜結合的綜合旅遊區。一要嚴格把握創5a評定標准。創建旅遊品牌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考核評定內容繁多,每項基本上要得到滿分或者高分,才可能確保創建成功。可以說,每一分都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每一分都是我們創建的成效,我們要以滿分的標准做好工作。二要推進景區硬體項目建設。在完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系列規劃基礎上,按照時序推進風雨廊橋延伸工程、蒲花水鄉、水上樂園等7大景觀項目,迅速提升景區整體形象;加快實施遊客接待服務中心、蒲花暗河環線等5大基礎設施項目,提升景區基礎設施水平。三要推進景區服務設施建設。要開通主城到**景區的旅遊客運班線,適時開通汽車站、火車站、機場連接景區的旅遊大巴,形成便捷、快速、安全、舒適的交通網路;加快建設遊客集散中心,成為對外的形象窗口;要合理設置旅遊購物場所,開發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讓旅客把旅遊產品帶回家;要確保旅遊景點通訊暢通,實現景區移動信號和wifi全覆蓋;要在景區增設郵政服務網點,為遊客提供郵政紀念服務。四要推進景區保障設施建設。要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確保景區無「三亂」(亂堆、亂放、亂建)現象,確保垃圾污水達標排放;要對景區廁所進行改造,提升旅遊檔次。要全面落實安全機制,加強 安全生產 檢查和監控管理,打造「平安景區」。全區上下要擰成一股繩,發揮各自作用,確保2017年**景區創建5a景區取得成功。

第三,打造一批精品——推動**旅遊點面結合整體推進。一是打造阿蓬江「鄉村旅遊示範區」。立足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建設,按照「總體規劃、突出重點,整合資源、梯度推進」原則,在阿蓬江「一江兩岸」特別是馮家漁灘至**一帶,大力發展集民俗風情、土家民居、古鎮文化、休閑農業、生態文明、體育賽事於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積極打造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二是打造城市峽谷峽江5a景區。分步推進城市峽谷峽江景區基礎設施建設, 春節 前對外開放一期工程,20xx年成功創建國家4a景區,2019年力爭建成國家5a景區。城市峽谷峽江景區是我區旅遊發展的又一個「引爆點」,5a景區的成功創建將會擎領我區旅遊產業大旗,引領旅遊跨越發展。三是打造其他旅遊優勢品牌。以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為基礎,申創世界地質公園;依託板夾溪等資源,建設小南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發揮**國家森林公園優勢,保護性開發神龜峽、武陵仙山、仰頭山景區。四是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鼓勵鎮鄉依託自身優勢發展鄉村旅遊,集中打造白土山塘蓋、石會中元村、水市麒麟蓋高山避暑納涼等一批特色鄉村旅遊示範點。

第四,推進一批項目——加快旅遊服務上檔升級。一是打造旅遊立體交通樞紐。按照4c等級標准,推進**機場擴建升級工作,開辟新的旅遊航線,力爭「十三五」末旅客吞吐量達到30萬人次。加快推進渝懷鐵路復線、黔張常鐵路、黔畢昭鐵路、黔石高速公路、黔遵高速公路等陸上交通干線建設,努力爭取開工建設**至**主城高鐵。開通黔恩高速公路**北互通,擴建渝湘高速公路**南、**西互通。二是完善升級區內旅遊交通。升級改造小南海、板夾溪十三寨、峽谷峽江、**古鎮-蒲花暗河、神龜峽、武陵仙山等重點景區內外公路和游道,整治**古鎮、蒲花暗河、小南海和神龜峽碼頭,提高旅遊景區通行能力。三是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根據景區的特徵建設具有特色化和個性化的主題酒店,圍繞大眾消費建設經濟型旅遊酒店。適度建設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星級賓館、農家客棧、遊客中心等旅遊配套設施,不斷提升景區遊客接待能力。全面開通景區wifi網路,推進景區智能化管理。

第五,開辟一條新路——實現旅遊與 其它 產業融合發展。一要推動城旅融合。借實施「兩城同創」之機,突出清新清涼特色,旅遊空間與城市空間高度疊加,功能上高度融合,建設山水園林現代旅遊城市;加快推進民族風情城、天生湖濕地公園、城市地質生態公園等城市項目建設,建成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二要推動文旅融合。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資源稟賦高、民族文化底蘊深厚,要堅持走文化與山水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文旅之路。文化部門要做好旅遊景點的文化挖掘、整理和包裝,增強我區旅遊文化軟實力,增加旅遊景區吸引力。三要推動商旅融合。利用「互聯網+旅遊」,推進旅遊與商貿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旅遊特色商品,推出**八寶、**十絕等旅遊商品精品。打造特色商業街區,豐富節慶商業活動,從美食、購物、休閑、演藝、會展等多形式吸引遊客,拉動旅遊消費。加快發展旅遊產品電子商務,將**的土特產品集中展示、推銷給外地遊客,做大做強在線旅遊市場,積極迎合旅遊市場「散客時代」。四要推動農旅融合。支持發展家庭農場、生態農業觀光園和體驗農業等現代農業,培育發展特色農產品,著力打造富有特色、服務健全的都市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和體驗農業,加快形成全區農旅一體化格局。五要推動區域融合。區域融合利於增強產業競爭能力,我們已在**、渝東南旅遊聯盟發展上作了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需要進一步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廣度,特別是要在旅遊交通、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等方面加強務實融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融合推動區域性旅遊大發展。

第六,拓展一片市場——大力宣傳營銷壯大客源市場。一是盡快 總結 提煉**旅遊主題形象。**的旅遊景區較多,但一直沒有一個具有特色、吸引眼球的主題形象品牌。首先,應圍繞「葩拉胡」、阿蓬江等旅遊品牌,認真研究策劃,將所有景區的形象特色進行深度提煉、總結、歸納,充分吸納各方意見,提煉一個既有內涵又有深度還很響亮的 口號 。其次,要將**所有的景區景點串在一起,實施整體包裝,打捆宣傳。再次,要盡快製作**旅遊形象宣傳片,通過電視、網路等各類媒體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維度的旅遊宣傳營銷,迅速擴大品牌效應。二是認真策劃推出精品線路品牌。以**景區為中心,輻射其它旅遊組團,形成1—3日游精品旅遊線路。重點以航線市場培育為依託,鞏固發展廣州、成都、上海、**、昆明、杭州到**至周邊的跨區域旅遊線路,培育打造一線城市到**至武隆、**、鳳凰古城、長江三峽、神龍架、梵凈山的世界級旅遊線路品牌。三是探索多樣化旅遊營銷方式。以實施「互聯網+」為契機,著力構建「互聯網+旅遊」的營銷體系。充分發揮航旅聯盟的作用,精心策劃包裝渝東南乃至**片區跨區域特色精品旅遊線路,合作拓展旅遊市場。抓好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結合,做到線上推廣、線下互動。積極打造國際溪釣節、水上運動會、「鐵人三項賽」、土家摸秋節、女兒會等節會賽事品牌,並加大宣傳力度,吸引世界遊客、國際友人。

四、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全力保障建設旅遊大區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旅遊事業既是德政工程,也是惠民工程,攸關我區民生福祉和發展大計。我們必須繼續高度重視,用創新的思路、改革的思維、開放的視野,精心安排組織,落實保障 措施 ,調動各方力量,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一抓到底,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實現旅遊產業華麗轉身、差異化崛起。

第一,要強化組織領導。為加強對旅遊工作的組織領導,區委對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分管領導進行了調整充實,由區長**同志任領導小組組長,區委副書記吳靜任常務副組長負責抓總,相關區級領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要在研究制定全區旅遊業發展戰略與改革措施、指導編制旅遊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旅遊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等方面切實負起責來,拿出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同時,成立了**5a景區創建指揮部,由吳靜同志任指揮長,黃南成、劉儀、林光同志任副指揮長,從相關單位和部門抽調骨幹力量組建4個創建工作辦公室。區創5a指揮部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創建小組、各級各部門要服從工作大局,務實、高效、有序推進。全區涉旅部門和單位要把旅遊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拿在手上來抓;旅遊主管部門要切實肩負行業管理主體責任,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強化資金保障。一是打好政策「組合拳」。要研究好、利用好國市旅遊產業發展政策,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整合產業發展、扶貧攻堅、中心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生態保護等扶持政策,激發和釋放政策最大紅利。二是搭建旅遊投資平台。組建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立完善現代 企業管理 制度,提高對旅遊景區規劃、開發、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探索「ppp」投融資發展模式,引進社會資本投向旅遊產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建共享。三是加大財政剛性投入。從20xx年起,區政府每年預算3000萬元財政資金作為旅遊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城市形象宣傳、目標市場、宣傳營銷和舉辦具有較大影響的旅遊品牌活動,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寬松投資環境,制定行業准入標准,力爭引進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大型企業,真正將我區旅遊產業基礎做強、品牌做優、市場做大。

第三,要強化隊伍建設。一是配強旅遊工作隊伍。調整充實旅遊局的職能職責,適當增加人員編制,增設相應工作機構。增強旅遊部門對旅遊行業的統籌管理、駕馭旅遊要素的執行能力。同時,適當充實4個管委會特別是旅遊綜合執法隊伍的人員力量,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二是強化旅遊人才培訓。依託旅遊職業學院和區職教中心,對旅遊行政管理人員、旅遊服務人員開展常態化、長效化的 教育 培訓。積極推行持證上崗和技術等級評定製度,推進導游社會化進程,優化旅遊導游隊伍結構。提升旅遊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增強全民旅遊意識,創造良好的旅遊發展軟環境。三是暢通人才流動 渠道 。制定旅遊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工作方案,建立符合我區旅遊發展現實需要的人才培養和進入機制,構建優勝劣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生態。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執行力,提升工作質量,統籌高效推進各項工作,加快旅遊產業發展。

第四,要強化協調配合。全區各級各部門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的高度,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與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增強「旅遊發展、人人有責」的意識。全區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的各項工作規劃、建設思路、項目布局都要結合旅遊發展來打造,做到政策向旅遊傾斜、資金向旅遊集中、人才向旅遊聚集,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所能的工作格局。要加強宣傳引導,切實推進「兩城同創」,打造城市靚區,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形成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旅遊發展的良好氛圍。

第五,要強化監督考核。一是切實加強依法治旅工作。依法治旅是建設旅遊大區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行業自律、齊抓共管」的原則,建立依法治旅工作長效機制,迅速在全區形成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管理規范、運作有序的旅遊發展新局面。二是加強對涉旅單位的考核。區旅遊局和區統計局要研究確定旅遊產業發展考核主要指標,區考核辦、區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具體考核辦法,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匯總,開展日常考核。三是加強對旅遊企業的考核。區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針對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的考核獎懲辦法,對升級達標、經營業績突出、獲得國家和市級表彰的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人員給予獎勵;對在開拓市場、組織客源、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貢獻的旅遊企業和相關人員給予補助和獎勵;對遊客投訴率高、經營管理不善、破壞資源環境的旅遊企業和從業人員,取消從業資格,責令退出旅遊市場,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四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快制定《加快發展旅遊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建立工作台賬和倒逼機制,明確各項工作的指導部門和執行單位。區旅遊發展領導小組對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和效果評估,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各單位根據分工制定 實施方案 ,明確工作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把各項目標任務分解到人、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D. 政府如何推動民宿鄉村旅遊項目

可以結合當地的區域品牌,或者區域特產打造區域特色.通過鄉村旅遊、區域特產來引流,為民宿帶來客源,在鄉村旅遊和區域特產的結合下,為當地留下「遊客」,遊客可以在當地購買特產,在家也能購買,實現了一次良性的循環。民宿可以同產品供應廠家合作,如床上用品,裝飾品等,作為一個共享的場景,在獲得主營業務收入的同時,還能獲得額外收入。

E.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哪些優惠政策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以下優惠政策:

一、積極保障旅遊業發展用地供應

1、有效落實旅遊重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

按照資源和生態保護、文物安全、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在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符合相關規劃的旅遊項目,各地應按照項目建設時序,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依法辦理土地轉用、徵收或收回手續,積極組織實施土地供應。加大旅遊扶貧用地保障。

2、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廢棄地、邊遠海島等土地建設旅遊項目

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對復墾利用垃圾場、廢棄礦山等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各地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

3、依法實行用地分類管理制度

旅遊項目中,屬於永久性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建設用地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徵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由景區管理機構和經營主體與土地權利人依法協調種植、養殖、管護與旅遊經營關系。

4、多方式供應建設用地

旅遊相關建設項目用地中,用途單一且符合法定劃撥范圍的,可以劃撥方式供應;用途混合且包括經營性用途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其中影視城、仿古城等人造景觀用地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的「娛樂康體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土地供應方式、價格、使用年限依法按旅遊用地確定。

景區內建設亭、台、棧道、廁所、步道、索道纜車等設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其他建設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參照公園用途辦理土地供應手續。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旅遊項目建設用地。

5、加大旅遊廁所用地保障力度

要高度重視旅遊廁所在旅遊業發展中的文明窗口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務作用。新建、改建旅遊廁所及相關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遊廁所建設單位集中申請,按照法定報批程序集中統一辦理用地手續,各地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糞便處理設施,可以劃撥方式供應。支持在其他項目中配套建設旅遊廁所,可在供應其他項目建設用地時,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使用條件,土地供應後,由相關權利人依法明確旅遊廁所產權關系。

二、明確旅遊新業態用地政策

1、引導鄉村旅遊規范發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鄉和村莊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住宿、餐飲、停車場等旅遊接待服務企業。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管理辦法,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可依法通過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未利用地,從事與旅遊相關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支持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建設旅遊設施。

2、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有序發展

按照「市場導向、科學布局、合理開發、綠色運營」原則,加快制定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建設標准。新建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用地,應當滿足符合相關規劃、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完備、建築材料環保、建築風格色彩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協調等條件。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土地用途按旅館用地管理,按旅遊用地確定供應底價、供應方式和使用年限。

3、支持郵輪、遊艇旅遊優化發展

新建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實行有償使用。有償使用的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可採取協議方式供應。現有碼頭增設郵輪、遊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現有土地權利類型不變;利用現有碼頭設施用地、房產增設住宿、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

4、促進文化、研學旅遊發展

利用現有文化遺產、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文化、研學旅遊活動,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機構土地權利人利用現有房產興辦住宿、餐飲等旅遊接待設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權利類型不變;土地權利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建築物、構築物,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

(5)如何做好旅遊政策補助意見稿擴展閱讀

加強旅遊業用地服務監管的政策:

1、做好確權登記服務

各地要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體系要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堅持方便企業、方便群眾,減少辦證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改進服務質量,積極做好旅遊業發展用地等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依法明晰產權、保護權益,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產權保障和融資條件。

2、建立部門共同監管機制

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旅遊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和使用管理應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其他相關區域保護發展建設等規劃,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

新供旅遊項目用地,將環保設施建設、建築材料使用、建築風格協調等要求納入土地供應前置條件的,提出條件的政府部門應與土地使用權取得者簽訂相關建設活動協議書,並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要及時總結旅遊產業用地利用實踐情況,積極開展旅遊產業用地重大問題研究和探索創新。

3、嚴格旅遊業用地供應和利用監管

嚴格旅遊相關農用地、未利用地用途管制,未經依法批准,擅自改為建設用地的,依法追究責任。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出讓或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景區土地。規范土地供應行為,以協議方式供應土地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嚴格旅遊項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遊項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不得批准。嚴格相關旅遊設施用地改變用途管理,土地供應合同中應明確約定,整宗或部分改變用途,用於商品住宅等其他經營項目的,應由政府收回,重新依法供應。

F. 促進旅遊發展的措施

加強區域旅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管理。要加強旅遊資源的培育與養護,在旅遊資源中,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可再生的。目前,在區域旅遊發展中,受到威脅最大的不是不可再生旅遊資源,而是那些可再生資源,如森林、草地和動物資源等。區域旅遊資源能否滿足區域旅遊發展的需要,不僅取決於區域旅遊資源的供給,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如何利用和保護。

走生態旅遊之路。生態旅遊要求經營者和遊客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培養環境意識和對自然的熱愛,盡量減少旅遊活動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干擾和侵襲。同時還要通過旅遊活動的開展,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到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動中,實現旅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利用旅遊產業政策為保障,依靠科學技術做支撐,著力構建我國區域旅遊適宜的開發和經營模式。建立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吸納當地社區參與,加強遊客管理,進行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教育,建立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專家規劃和指導的輔助系統。
借鑒歐美國家公園管理規制,樹立我國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聯動機制體制典範。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的目標,該目標是在充分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的,具有戰略預見性和長遠指導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一條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組織到境外的游覽、度假、休閑等形式的旅遊活動以及為旅遊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經營活動,適用本法。

G. 鄉村旅遊應該如何發展,請專家們給我們發表幾點意見

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是中國第一家專業鄉村旅遊規劃設計院。作為鄉村旅遊設計與鄉村度假開發的專業機構,山合水易擁有多位國家級休閑農業規劃與鄉村旅遊設計專家,與農業部、農業規劃設計院、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協會、CCTV農業頻道等緊密型外部資源。
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有多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遊開發策劃、規劃與設計經驗,對行業動態和相關政策法規,對鄉村發展產業模式、旅遊為導向的產業結構調整與休閑化升級、鄉村特色休閑及景觀建築設計、鄉村游樂項目策劃、農家樂升級、民俗村度假開發、古村落文化休閑開發、農業生態園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山合水易已經具備了大量休閑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意農業產業園區、高新農業示範園區、特色農業觀光主題園區、休閑農業博覽園、農業旅遊教育科普園區、特色採摘度假區、鄉村旅遊示範縣、鄉村旅遊示範村、新農村整體規劃設計、特色新農村景觀建築設計、新農村風貌設計、鄉村旅遊 景區規劃、田園俱樂部、民俗村落規劃、古村古鎮、農家樂聚集區規劃、鄉村主題度假區、鄉村會所、溫室建築、水庫旅遊開發等等項目的實踐經驗與案例;
目前已形成新農村旅遊、新農村民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十七屆三中全會後鄉村旅遊發展、休閑漁業旅遊、國內外鄉村旅遊發展經驗研究、古村古鎮古村落、郊野度假屋等多個專項研究報告,並已經結合201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旅遊業發展若干意見的最新精神,為北京、貴州、雲南、廣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多個鄉村旅遊項目提供了咨詢與規劃設計指導工作。

發展鄉村旅遊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和手段
綠色經濟強市,宜居名城,休閑之都」是城市發展的定位,同時也是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

大部分偏僻的農村從自然和區位的角度也無法走工業化致富的路子。走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生產的發展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設想,但依然有許多制約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是農村的生產資料使用權分散,現代生產技術技能掌握程度低,農村農民發展經濟存在融資難,農民無法完成原始積累。事實上,許多農村地區,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無論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有多快,對該類地區無實質性影響。政府在現階段也無能為力實施人口的戰略轉移,農民從整體上分析大都缺乏轉移的經濟能力和技能。

大部分的農村地區就城市化而言應實行錯位發展。城鄉之間有一個「圍城現象」,城裡人想出去,因為有了經濟基礎,城裡人空餘時間要返樸歸真,要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回味田園風光;而鄉下人則希望進城,城裡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城裡有豐富多彩燈紅酒綠的生活。這么一個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互換,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的農村提供了極大的商機,就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城裡人到鄉下消費,為鄉下人帶去滾滾財源。這兩年一些所謂「農家樂」項目被制止,實質上並非發展「農家樂」旅遊政策有誤,而是投資者的誤讀。一是改變了土地的使用性質,二是手續不齊備,三是背離了「農家樂」的本義。

鄉村旅遊應該如何發展,山合水易的專家們發表幾點意見。

一、發展鄉村旅遊的意義

發展鄉村旅遊應注意自然生態、地方特色文化眾多、民族民俗風情濃郁、優質農副產品、淡水產品眾多的實際。

發展鄉村旅遊對解決「三農」問題,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改善農村落後面貌都十分有利。

無論從經濟社會和文化層面,大多數農民依舊無法擺脫對土地和農業的依存。農業由於其天然的弱質性(抗風險能力低,農產品收益不高),農民由於生產資料不足(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有效金融支持,人多地少),現行的農村生產模式無法參與市場競爭。

鄉村旅遊的發展和成功,一定會拉動農村按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自然生態,管理民主」的方向發展,推進農村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層面的全面協調發展。換一句話說,鄉村游項目如果沒有這些前提,註定也不會成功。

另外,從整體而言,我市大部分農村地區和農民在比較長的時間內依然會處於「溫飽有餘,富裕不足」的狀態。大量的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雖然帶回可觀的收入,但造成了農村的空心化。青年一代不會也不屑於農耕技術,這個文化不高、城市謀生技能不足的群體,受城市文化浸染較深,但又不能在真正融入城市,不願意生活在物質文化匱乏的農村,變成了城鄉之間的游離人,失去了對家鄉的熱忱,農村也失去了發展的活力。大力發展好鄉村旅遊,可以給這一群體提供很好的創業空間,還可以為農村的中壯年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離土不離鄉,增加農民收入。

從深層次意義上看,鄉村旅遊可以使原本封閉的農村提高聲望,增加原住民的社會交往,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喚起農民建設家鄉的勁頭、愛護家鄉、保護環境的熱情和責任,並可招引人才和資本流入,使農村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人文資源乃至生產資源得到充分整合,產生綜合經濟效益,提高勞動和產品的附加值。

鄉村旅遊是我市主線旅遊產品很好的補綴,也是自然風光、民俗文化、鄉土人情、特色美食展現的有效載體,十分符合周邊城市人口的周末休閑需求,通過消費,讓城市的財富流向農村,形成城市反哺農村的一種很好的財富再分配機制。

二、鄉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思想

鄉村旅遊的發展,要以政府主導+公司帶動+集體、農戶參與的模式進行,鄉村旅遊的發展要注重以原住民為主體,形成三方共贏的格局。

政府的職責是政策引導,主要基礎設施(交通、電力供應)的建設、適度的財政激勵機制、融資配套、有力的監管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的建立。

政府要對鄉村旅遊進行全面的規劃,按自然風光、人文特色、物產特色、客源預測分類布局,規模發展。

要提供鄉村旅遊項目的建設風格、風景設計、民俗節目藝術等的指導,使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農業生產景觀得到最好的演繹效果。

政府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作用是要對發展鄉村旅遊進行全面有力的監管和服務,要提供包括法律師、政策、稅務、項目管理、價格標准、定價原則、融資計劃、補貼申領到公共安全,水資源管理、餐飲衛生、食品安全、鄉村公共保潔、投訴等方面的咨詢和協調。

公司的作用主要是在鄉村旅遊規模發展的區域打造起核心作用的主線旅遊項目,起到聚集功能和資源市場化配置優化功能,以及產業的行業服務功能。

村集體和農戶是鄉村旅遊發展中的主體,並不是說等待政府和開發商把肉送到嘴裡,而是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建設和投入。遵守鄉村旅遊游戲規則的村集體和農戶,一是可以獲得政府的各項政策支持,二是通過開發商的投資拉動,可以在存量擁有的資源中獲得可觀的增量收入。家鄉的山水、田林果自留地、承包地、河流、草地、蔬菜、家禽、農副產品、水產品、村裡保留的民間民俗活動和傳統技藝,都可以通過參與勞動或資金投入,獲得大幅的增值,大批中壯年富餘勞動力非常適合鄉村旅遊及後勤服務工作,並可在家門口獲得就業機會。

三、鄉村旅遊的內容構成

鄉村旅遊的產品,應是賦有純正本土文化和鄉土氣息,有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活動觀賞,生產生活和娛樂結合的田園牧歌景觀,略帶野趣風韻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悠閑自得的旅遊方式。不能說鄉村游會成為主流,但絕對是觀看了古人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天物造化、領略了漂流的刺激、享受了溫泉的舒適和異域外族風情後的最佳補綴。甚至有半天之閑的城裡人,以換口味的心理,鄉村游也不失一項極受歡迎的內容。

鄉村旅遊原則上是以原有古村落、民俗風情、自然景觀為依託,配以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風景,本地產的優質綠色農副水產品和配套的現代娛樂生活設施。鄉村旅遊產品的結構有若干層次的結構,適應不同規模的投資和對象。1、戶外旅館。選擇交通便利,在優美的鄉村環境,視野開闊和綠樹竹林茂密的地方建設,周邊有可以發展主線旅遊產品的人文資源或自然資源。建築風格最好與族群文化的村莊一致,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建設標准不低於三星級,招商開發。村集體可以採用土地調整,開墾荒坡地置換成集中面積,以土地入股或一次性收取使用權流轉金,由村集體用作其他項目配套開發,這種旅館適合周邊有大型主線旅遊產品的地方,單位對口的公務接待和外地遊客。

可由村集體通過宅基地置換和拆取舊民房的面積置換土地,統一規劃建設「農家樂」餐廳,表演傳統工藝的作坊,可讓遊客互動的鄉間民俗表演等場地,以本地特色的農副產品烹制鮮美的農家菜招徠遊客,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和娛樂服務。2、旅遊宿營地。旅遊宿營地適於在離城市不要太遠的地方建設,最好選擇有山有水,視野開闊的有連片耕地的地點,營地內設置青年旅館式的低層農舍式建築或顏色明快的板房和帳篷區,宿營地內利用坡地旱地植草,開展高爾夫練習、騎術、草地網球、小型足球、燈光籃球場、劃船、垂釣,參與性強的民俗節目,燒烤場篝火晚會等適合集體活動的娛樂項目。發展好鄉村旅遊,為農民提供了增收的渠道,促發農民建設的積極性,有利於農村的社會發展和進步,有利於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有利於農民積累向城市轉移的經濟積累和城市生存生活技能技術的掌握,更有利於農村的長治久安,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鄉村旅遊值得各級政府大力去推進。

理念創新。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是促進鄉村旅遊邁向新目標的動力。隨著鄉村旅遊產業化發展進程,要處理好政府主導與市場驅動的關系,在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規劃制定、環境優化、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組織、領導、協調、推動作用的同時,更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產業投資、市場開發、產品營銷、經營服務等方面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企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鄉村旅遊健康發展。
推進鄉村體制機制的創新,關鍵點應放在激活鄉村旅遊發展的內在活力上。要培育壯大鄉村旅遊龍頭企業,引導旅遊企業以農民參與等方式形成新的產業優勢,改變「大產業、小景點」的現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市內外投資開發商的資金、品牌、管理、技術和專業化經營管理團隊。山合水易通過多年的旅遊咨詢與規劃設計,傳統旅遊項目的休閑化升級、城鄉綜合休閑商業與特色休閑街區開發、休閑度假地產、旅遊服務區與集散中心、郊野休閑公園設計、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開發、休閑目的地規劃與整合營銷等已經形成了專業化分工與跨專業合作的實踐規劃模式,突破常規。理念創新

H. 文旅項目政府扶持政策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對文旅產業進行以下補貼:
1、對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價款)5000萬元以上的新建文化旅遊產業項目(不含商業住宅類房地產項目投資),在項目全部竣工驗收後,按照其自持物業部分所形成的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鼓勵文化旅遊企業「升規入統」,對新納入規模以上統計范圍、正常生產經營、履行填報義務的文化旅遊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
3、支持新引進(新設立)文化旅遊企業,建設冰雪主題樂園、冰雪小鎮等特色冰雪度假區,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以上的,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
4、對新引進(新設立)開發戶外休閑、自然遊憩、田園觀光、農耕體驗、康養度假等特色旅遊的文化旅遊企業,年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年營業收入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5、支持新引進(新設立)文化旅遊企業依託北葯、礦泉、中醫葯等特色資源,投資發展文化旅遊康養產業,首次獲評國家中醫葯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創建單位的,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
6、支持新引進(新設立)文化旅遊企業發展雲演藝、雲展覽、旅遊直播、旅遊帶貨等新經濟業態,以及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年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年營業收入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一、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明確的補貼
1、根據 2021年接待遊客數量、從業人員數、納稅金額、誠信經營等指標,對全省旅行社進行綜合考評。按排名位序分別給予前100位的旅行社紓困補助,第1—10名補助100萬元,第11—30名補助80萬元,第31—50名補助50萬元,第51—70名補助30萬元第71—100名補助10萬元。補助資金由省級財政保障
2、根據2021年累計接待遊客數量、從業人員數、納稅金額等指標,對全省旅遊演藝企業進行綜合考評。按排名位序分別給予前20位的旅遊演藝企業紓困補助,第1—5名補助100萬元,第6—10名補助50萬元,第11—20名補助30萬元。
3、對文旅企業2022年新增流動資金貸款,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予以貼息,貼息利率不高於5%。同一企業同一筆貸款,已享受國家和省級其他貸款貼息政策支持的,不再重復補助。
二、吉林省人民政府補貼:
1、對2020-2021年雪季運營的旅遊滑雪場,按營業收入金額給予補助。截至2021年1月21日,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元(含)以上的,一次性補助200萬元;營業收入500萬元(含)至1000萬元之間的,一次性補助100萬元;營業收入200萬元(含)至500萬元之間的,一次性補助50萬元。
2、對2020-2021年雪季開始至2021年1月21日運營(含受疫情影響暫時停業)的4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不包括開放式城市不收費公園類型景區)給予定額補助。其中,對5A級景區一次性補助60萬元,4A級景區一次性補助40萬元。
3、對2020-2021年雪季開始至2021年1月21日運營的4A級及以上鄉村旅遊經營單位給予補助。其中,對5A級的一次性補助10萬元,4A級的一次性補助8萬元。
4、對全省規模較大、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旅行社,按照繳納社會保險在職職工人數規模給予補助。其中,對職工人數50人以上的給予一次性補助80萬元;職工人數30-49人的給予一次性補助50萬元;職工人數10-29人的給予一次性補助10萬元。
5、對2020年評定為5A級和4A級的鄉村旅遊經營單位,分別一次性獎補50萬元、30萬元。對2020年評定為吉林省工業旅遊示範點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補5萬元。
法律依據:《黑龍江省文化旅遊產業招商引資若干扶持政策》一、市場主體扶持政策措施
(一)世界500強文化旅遊企業、「全國文化企業30強」和「中國旅遊集團20強」,以及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的文化旅遊企業在我省新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年營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年營業收入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I.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意見建議

一、樹立科學旅遊觀
(一)創新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推動形成政府依法監管、企業守法經營、遊客文明旅遊的發展格局;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讓廣大遊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開心,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美、享受美、傳播美。
(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更加註重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註重文化傳承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准化和個性化服務的有機統一。到2020年,境內旅遊總消費額達到5.5萬億元,城鄉居民年人均出遊4.5次,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
二、增強旅遊發展動力
(三)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切實發揮各類旅遊行業協會作用,鼓勵中介組織發展。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和運行規則,打破行業、地區壁壘,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各地要破除對旅行社跨省設分社、設門市的政策限制,鼓勵品牌信譽度高的旅行社和旅遊車船公司跨地區連鎖經營。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扶持特色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專業旅遊經營機構,推動優勢旅遊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打造跨界融合的產業集團和產業聯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旅遊企業做大做強。穩步推進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實現對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產地更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遊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統一國際國內旅遊服務標准。完善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建立科學的旅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取消邊境旅遊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遊部門。
(四)推動區域旅遊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對外合資合作,支持有條件的旅遊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完善國內國際區域旅遊合作機制,建立互聯互通的旅遊交通、信息和服務網路,加強區域性客源互送,構建務實高效、互惠互利的區域旅遊合作體。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在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圖們江地區開發合作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框架下,採取有利於邊境旅遊的出入境政策,推動中國同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中東歐的區域旅遊合作。積極推動中非旅遊合作。加強旅遊雙邊合作,辦好與相關國家的旅遊年活動。
(五)大力拓展入境旅遊市場。完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體系,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實現國家旅遊宣傳促銷專業化、市場化。建立多語種的國家旅遊宣傳推廣網站,加強國家旅遊形象宣傳。研究促進外國人入境過境旅遊簽證便利化措施,推動符合規定條件的對外開放口岸開展外國人簽證業務,逐步優化完善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數量適當、布局合理。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優化郵輪出入境政策。為外國旅客提供簽證和入出境便利,不斷提高簽證簽發、邊防檢查等出入境服務水平。
三、拓展旅遊發展空間
(六)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加強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合理優化布局,營造居民休閑度假空間。積極推動體育旅遊,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遊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遊客開展體育旅遊服務。推進整形整容、內外科等優勢醫療資源面向國內外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發揮中醫葯優勢,形成一批中醫葯健康旅遊服務產品。規范服務流程和服務標准,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遊。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准,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推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鐵路旅遊產品。積極發展森林旅遊、海洋旅遊。繼續支持郵輪遊艇、索道纜車、游樂設施等旅遊裝備製造國產化,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
(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依託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旅遊小鎮,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遊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遊專業畢業生、專業志願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八)創新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專業藝術院團與重點旅遊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鮮明、藝術水準高的專場劇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整合會展活動,發揮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慶品牌效應,組織開展群眾參與性強的文化旅遊活動。杜絕低水平的人造景觀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支持傳統戲劇的排練演出場所、傳統手工藝的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活動場所建設。在文化旅遊產品開發中,反對低俗、庸俗、媚俗內容,抵制封建迷信,嚴厲打擊黃賭毒。
(九)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范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范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
(十)大力發展老年旅遊。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積極開發多層次、多樣化的老年人休閑養生度假產品。規劃引導各類景區加強老年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標准,適當配備老年人、殘疾人出行輔助器具。鼓勵地方和企業針對老年旅遊推出經濟實惠的旅遊產品和優惠措施。抓緊制定老年旅遊服務規范,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遊服務品牌。旅遊景區門票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措施要打破戶籍限制。
(十一)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實施中國旅遊商品品牌建設工程,重視旅遊紀念品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內涵和附加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育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傳承和弘揚老字型大小品牌,加大對老字型大小紀念品的開發力度。整治規范旅遊紀念品市場,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鼓勵發展特色餐飲、主題酒店。鼓勵各地推出旅遊商品推薦名單。在具備條件的口岸可按照規定設立出境免稅店,優化商品品種,提高國內精品知名度。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將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在切實落實進出境遊客行李物品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新增進境口岸免稅店的可行性。鼓勵特色商品購物區建設,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務,發展購物旅遊。
四、優化旅遊發展環境
(十二)完善旅遊交通服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完善指引、旅遊符號等標志設置。推進旅遊交通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重點旅遊景區要健全交通集散體系。增開旅遊目的地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列車和旅遊專列,完善火車站、高速列車、旅遊專列的旅遊服務功能,鼓勵對旅遊團隊火車票價實行優惠政策。加強高鐵車站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支持重點旅遊城市開通和增加與主要客源地之間的航線,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遊支線航空發展,鼓勵按規定開展國內旅遊包機業務。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增開國際、國內郵輪航線。制定旅遊信息化標准,加快智慧景區、智慧旅遊企業建設,完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
(十三)保障旅遊安全。加強旅遊道路特別是橋梁、隧道等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旅遊場所特種設備定期開展安全檢測。完善旅遊安全服務規范,旅遊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進行安全風險防範及應急救助技能培訓。旅行社、景區要對參與高風險旅遊項目的旅遊者進行風險提示,並開展安全培訓。景區要加強安全防護和消防設施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旅遊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旅遊安全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將其納入當地統一的應急體系。重點景區要配備專業的醫療和救援隊伍,有條件的可納入國家應急救援基地統籌建設。
(十四)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加快完善旅遊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記錄。行業協會要完善行業自律規則和機制,引導會員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完善違法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旅遊市場綜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黑導游」和誘導、欺騙、強迫遊客消費等行為,依法嚴肅查處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和價格欺詐的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引導旅遊者文明消費。充分發揮旅遊者、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推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推動景區景點進一步做好文明創建和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加大景區文明旅遊執法,杜絕亂刻亂畫、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行為。
(十五)規范景區門票價格。利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門票以及景區內另行收費的游覽場所、交通工具等項目價格要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體現公益性,嚴格控制價格上漲。景區應嚴格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在校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等實行門票費用減免。所有景區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門票價格、另行收費項目的價格及團體收費價格。要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各類變相漲價行為。
五、完善旅遊發展政策
(十六)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強化全社會依法休假理念,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作為勞動監察和職工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在教學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中小學可按有關規定安排放春假,為職工落實帶薪年休假創造條件。
(十七)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景區旅遊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應急救援、遊客信息服務以及垃圾污水處理、安防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重點旅遊區和旅遊線路,進一步完善遊客咨詢、標志標牌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力量開發建設一批新的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吸引力的精品景區和特色旅遊目的地。編制全國生態旅遊發展規劃,加強對國家重點旅遊區域的指導,抓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旅遊資源整體開發,引導生態旅遊健康發展。各級政府要重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中央政府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重點景區、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態旅遊等旅遊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十八)加大財政金融扶持。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加強債券市場對旅遊企業的支持力度,發展旅遊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加大對小型微型旅遊企業和鄉村旅遊的信貸支持。
(十九)優化土地利用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的規模和布局,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相關旅遊項目、設施的空間布局和建設用地要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進一步細化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石漠化土地開發旅遊項目的支持措施。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修建旅遊設施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依法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二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旅、科教興旅」戰略,編制全國旅遊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強旅遊學科體系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建立完善旅遊人才評價制度,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推動導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導游評價制度,落實導游薪酬和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導游職級、服務質量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企業合作,建立一批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導游等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素質和能力。鼓勵專家學者和大學生等積極參加旅遊志願者活動。把符合條件的旅遊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就業扶持范圍,落實好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遊科研單位和旅遊規劃單位建設,加強旅遊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推動本地區旅遊業改革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重視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防止重復建設。各有關部門要抓緊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要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落實配套法規。發展改革委、旅遊局要定期匯總各地區及有關部門對本意見的貫徹執行情況並開展督促檢查。各級旅遊行政管理及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協調配合,促進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件: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國務院
2014年8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好旅遊政策補助意見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5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9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