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如何理解旅遊業中的政府主導

如何理解旅遊業中的政府主導

發布時間:2022-10-19 09:48:50

Ⅰ 文化產業,旅遊產業為什麼是政府主導

因為這個產業是在地方開始實行,政府也有這個義務

旅遊管理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旅遊業的社會弊端及其治理

摘要:旅遊經濟作為一個經濟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調整生產結構難度大,見效慢的條件下,尋找新的消費點,必須考慮一個效益明顯的帶動行業,成為新階段經濟增長的源泉,旅遊業具有這方面的作用.旅遊業是一個以提供服務為主的綜合性服務行業。通過為人們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各種服務,不僅為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了實現的途徑和方式,即滿足人們對基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也是社會總產品供給實現的重要環節,促使社會產品在社會各勞動者間進行合理分配,並不斷創造著新的需求。然而,當我們在看到旅遊業在發展中的種種積極作用時,其帶來的社會弊端也是不容忽的。因此,還要加強對旅遊業的社會弊端的治理.
關鍵詞:旅遊業;經濟效益;價格競爭

緒論
旅遊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遊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雖然前景十分誘人,但是,我國的旅遊業存在很嚴重的問題,有利也有弊。比如說,全國共有60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後,技術依託和網路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范,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為「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產品創新不足,小的旅行社沒有能力開發新產品,大旅行社又沒有動力創新,最後,在缺乏產品創新的情況下,當前的旅遊業市場競爭是單一的價格競爭,這是一種低層次的惡性無序競爭,惡性價格競爭最終導致行業利益的損失和消費者所應享受的服務質量下降。

第一章 旅遊業的社會弊端和隱患
1.1 引起物價上漲,損傷居民利益
在一般情況下,外來旅遊者由於在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方面高於當地居民,因此他們能出高價購買行、游、住、吃、娛等無形服務產品和以旅遊紀念品為代表的有形物質商品。在大量旅遊者經常湧入的情況下,勢必引起旅遊接待地的物價上漲,從而損傷當地居民利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要修建或擴充飯店等旅遊設施,致使地皮呈現出求大於供的矛盾,因此,旅遊接待地地皮價格的上漲也是件必然的事。據有關資料表明,在初辦旅遊業的地區修建飯店時,用地投資只佔總投資的1%;而當旅遊業發展起來後,修建飯店的用地投資很快就上漲到總投資的20%。而地價的上漲,又必然給當地居民的住房建設帶來不利,從而使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降低。
1.2 破壞產業結構,危害經濟發展
在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或地區,由於旅遊從業所得到的個人收入大大高於務農收入,因此大批農業勞動力紛紛拋棄農田改行從事旅遊服務。這樣,旅遊業發展的結果破壞了原有的產業結構,形成了一種惡性互動:一方面旅遊產業大量需求農副產品的供給,而另一方面卻是旅遊產業致使田地荒蕪和農副業產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遊產業引起的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勢必危害經濟發展,殃及社會秩序。這種惡性互動問題如果出現在經濟不夠發達、旅遊產業起步較遲的發展中國家,那麼所造成的危害就會更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結構在一般情況下應當是多元的,而不應當過分依賴旅遊業發展自己的經濟。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更是如此。其原因是:
1.2.1 在旅遊者隊伍中比重最大的消遣型旅遊者的度假旅遊具有較強的季節性。
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過分依賴旅遊業發展自己的經濟,那麼就會出現旺季旅遊設施和服務人員不足而淡季服務人員過剩和旅遊設施閑置,從而導致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
1.2.2 旅遊者的形成,主要取決於旅遊客源地居民的閑暇時間、可隨意支配經濟收入、主觀動機等因素。
這些因素都是旅遊接待地無法控制的。一旦出現不利的變故,過分依賴旅遊業發展自己經濟的旅遊接待地,其經濟就必然受到沉重打擊。
1.2.3 旅遊業的發展,受著旅遊接待地經濟、社會、政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甚至控制。
而旅遊業卻難以對這些因素予以控制。正因為如此,旅遊業是個極其脆弱而又不穩定的產業。一旦那些可能控制旅遊業而為旅遊業所難以控制的因素出現不利變故,過分依賴旅遊業發展自己經濟的國家或地區,其旅遊產業和整個經濟都會遭受較大損失。
1.3 干擾居民生活,誘發賓主矛盾
旅遊社區的擴大和旅遊設施的興起,減少了旅遊接待地原有的生產和生活場地。如:農牧民擔心侵佔了他們的農田和牧場;漁民們害怕污染了他們的漁場和河水;北美部分地區的居民曾抱怨旅遊者殺死了他們的鹿,捕走了他們的魚;而日本的部分農民也曾因修建機場破壞了他們的家園而與開發者們發生矛盾和糾紛。特別是到了旅遊旺季,旅遊接待地人滿為患的狀況加重了基礎設施的負擔,水、電、能源、交通等的供應因需求量的激增而嚴重不足;當地居民深感自己的生活空間相對縮小,交通堵塞,人口擁擠,又是停電,又是停水……所有這一切都使他們覺得,旅遊產業的受益者只是少數經營旅遊業的人,而大多數居民卻沒從旅遊業的發展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自己可愛的家園正逐步演變成外來旅遊者及時行樂的場所,一旦遊人離去,留給他們的是破壞的環境和骯臟的垃圾,由此產生了對外來旅遊者的敵對情緒。
1.4 改變社會結構,產生社會問題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經營者通過旅遊接待得到不少實惠,形成一個以旅遊商為首且令人羨慕的社會群體。能否躋身於旅遊業供職,成了區分身份高低貴賤的標准之一。而一些本應受到尊重的社會群體或個體,其尊嚴、聲望和地位與旅遊者的金錢比,已經降到微不足道、不屑一顧的層次。在家庭成員中,父母辛苦一個整月的工資收入抵不過兒女三天得到的小費。父母作為家庭頂樑柱的形象由此崩潰。他們對兒女那老生常談式的說教,不僅蒼白無力,而且往往是加深代溝、激化家庭矛盾的直接原因。
雖然婦女走出家庭從事旅遊接待,可改變其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但在金錢的誘惑下,有些婦女卻變成了吸引旅遊客源的賺錢機器,其社會地位反倒比過去更低。而那些通過旅遊接待確實提高了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婦女,其婚姻狀況又可能發生變異。世界上許多旅遊接待地都曾因此而出現家庭解體的問題,美國夏威夷在這方面尤其突出。從旅遊接待地的整體社會結構看,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者的湧入,改變了人們的社會地位和傳統的人際關系。其中有些變化是當地居民既不願接受、也不能接受的。比如,外來遊人與當地居民之間的關系,原本是相互平等的賓主關系,然而,在金錢的驅使下卻似乎變成了高低分明的主僕關系。這種現象為當地居民所不忍。誠然,「客人永遠是對的」,作為旅遊服務行業處理賓主之間人際關系的一條原則無可非議,但是,把它推而廣之,運用到旅遊社區調解外來遊人與當地居民的關系,則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則,就不僅會使當地居民產生自卑心理,而且還會引起當地居民的排外情緒,甚至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社會矛盾、沖突和問題。
1.5 歪曲民族文化,腐蝕社會意識
旅遊產業的發展,既可使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發展,又能使民族文化受到歪曲和沖擊。特別是在外來異質文化的沖擊下,一些國家或地區的民族文化變了味,甚至逐漸在消失。比如,傳統的節會慶典和當地的宗教儀式,其時間、地點、內容乃至節奏、次序本來都是約定俗成的,然而,為了吸引外來遊人,它們隨時隨地都會被搬上「舞台」,其內容往往被壓縮甚至被刪改,並明顯地加快了活動節奏,顛倒了活動次序,久而久之,變成了純商業性的娛樂方式,失去了文化意義和應有價值。至於為了適合旅遊者的情趣而生產出來的民族工藝品,有的失去了民族風格,顯得不倫不類;有的為突出景點魅力,對文物古跡過分粉飾,使其真實性大大喪失;有的為了同外來異質文化「接軌」,不適當地修改民族舞蹈、民歌民謠,使其民族風韻喪失殆盡……。特別是那些粗製濫造、已不能表現民族風格和製作技藝但卻以民族工藝為表現形式的旅遊紀念品充斥於市,這對於那些只圖價廉而不顧貨真的購物者來說也許沒有大礙,然而,如果旅遊者誤以為當地的工藝品就是如此,如果旅遊者把它們帶回去向親友或同事們展示,那就會嚴重地損害和貶低當地工藝品的形象、聲譽和價值。

Ⅲ 認識現代旅遊活動開展的特點有什麼意義

現代旅遊業的發展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並一直保持著較高速度的發展,尤其進入20世紀9 0年代以後,全世界每年旅遊者人數和旅遊收入的增長速度均超過10%,旅遊業發展的前途非常 光明。然而20世紀旅遊業的超高速發展並不僅僅帶來成群的遊客和繁榮的經濟,也帶來了成堆的 問題。旅遊業一直被稱為「無煙工業」、「朝陽產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各產業中發 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在人們回歸自然奔赴鄉村的時候,環境旅遊已成為現代旅遊的重要形式。所謂 環境旅遊就是發生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旅遊活動的總稱。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發展十分迅猛,市場潛 力巨大,因此許多城市已經把發展環境旅遊業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環境旅遊業也是發展我國現代旅遊業的先決條件。1發展現代旅遊業的基本條件旅遊業雖說是低門檻、低投入的第三產業,但是要想成功地把其建設成為 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1.1旅遊環境工業文明的飛速發展,刺 激了人們對於野外空間的需求。回歸自然的旅遊方式被看做是醫治城市病的良葯,良好的環境質量 已成為強大的旅遊吸引力。在環境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一個地方如果沒有高質量的自然環境 ,哪怕旅遊資源再好,也不可能成為旅遊勝地,所以要發展現代旅遊業就必須把環境搞好,良好的 旅遊環境是發展現代旅遊業的先決條件,也是首要的條件。1.2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產品的內涵 和外延極其豐富和廣泛,很難簡單地用一般產品的分類方法加以明確界定。有些事物與現象今天還 不能列為旅遊產品,但難保今後永遠不會被列為旅遊產品;有些事物與現象對於一部分人有吸引力 ,也許對另一部分人沒有吸引力。旅遊產品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旅遊產品的復雜性;所以 旅遊產品的開發不僅要遵循一般產品的共同規律,而且應考慮其特殊的規律。首先,旅遊產品的開 發既要重視「有為」,更要重視「無為」。其次,旅遊產品開發既要「求實」,也要「求虛」。再 次,旅遊產品開發主要是一種產品的創新。最後,開發旅遊產品要注意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同時在旅遊產品開發時,必須注意遵循以下四個原則:①環境效益原則,②因地制宜原則,③經濟效益原則,④社會效益原則。1.3開發能力與效率一個國家要想成功地進 行旅遊開發,必須注意旅遊開發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將資源盤活,市場做大,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 大的回報。一是現有的經濟結構的改善,經濟開發程度越高和經濟越健康發展越有利於旅遊開發的 成功。二是旅遊接待設施的現狀和潛力。這是旅遊開發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遊效益。三 是交通便捷性,要能夠讓遊客來得容易走得輕松。四是旅遊開發的容量。五是地方政府管理和引導旅遊業發展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既要規范旅遊從業者的市場行為,又要疏導客流使其有序運行。2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戰略模式2.1政府主導型模式就是按照旅遊業的自身特點,在以市場為主配置資 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爭取旅遊業有更大的發展。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體是政府 ,基礎是市場。各級政府與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和各類旅遊企業之間形成多重交叉組合的相關關系。 雖然它們在市場中的職責、分工各不相同,但市場的運作、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它們共同協作,由此 構成一個完整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體系。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觀念主導、政策主導、管 理主導和資金導向等方面。實現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和完善旅遊法制體系,使旅遊 管理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將旅遊管理部門納入政府部門序列,提高和擴大其許可權和職能,以適應 旅遊業大發展的需要;開征旅遊稅;增加宣傳促銷的投入等等。2.2市場需求型模式就是根據旅 游市場潛力協調各環節旅遊商品供給者之間的關系,使得他們在時間上、地區上協調地提供旅遊服 務,使得旅遊者的需求充分得到滿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大大提高,這在很大意義上促進了現代旅遊業的大發展。人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必然要尋 求精神生活上的滿足,而一些城市卻由於嚴重缺乏傳統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從而只得大力發展各種 休閑娛樂設施來滿足需求。同時,自身的都市文明和經濟引力向這些城市以外的區域輻射。它的最 大特徵就是旅遊業的起步是在城市自身休閑娛樂需求的作用下成長起來的,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但 是旅遊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滯後於需求的增長。因此今後要加大人造景觀的建設、城市環境的改良、 旅遊服務設施的提高以及服務的多樣化,盡快地把巨大的市場需求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2.3 經濟新增長點模式就是通過確定旅遊業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緩 解目前的就業壓力,提高國有經濟的活力。與其他行業相比,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優勢在 於:一是市場前景廣闊,是永遠朝陽型產業。二是創匯能力強,換匯成本低,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 優勢。三是關聯帶動功能強,能直接或間接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四是提供就業機會多,並且就 業成本較低。五是擴大國際交流,促進改革開放。六是促進區域間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 選擇和確定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現實可行性,經濟增長點戰略也成為旅遊發展戰略體 系的一個重要方面。2.4資源主導型模式就是根據我國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合理開發旅遊資源 ,爭取更大的旅遊空間和更適宜的旅遊環境。傳統意義上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優美的山水風光 、眾多的名勝古跡、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建築風貌以及典型的民風民俗等等。它們發展旅遊業 最突出的優勢就是擁有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這是我們發展旅遊業的最有利最重要的 因素,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總觀這類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明顯地看出,正是自然與文化 資源的獨特性和綜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基礎設施、接待條件以 及人文環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讓旅遊業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就必須採用 保護性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杜絕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的發生,否則就會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不 可挽回的損失。2.5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旅遊業,除了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外,還要注重環 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而保證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和 旅遊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遊目的地自然環境的損害,並對其社會文化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正 是迄今為止人們對發展旅遊和旅遊業的利弊產生激烈爭論的主要原因。旅遊研究者和旅遊工作者對 此應有較清醒的認識。1989年,「各國議會旅遊大會」通過的《海牙旅遊宣言》指出:保護自 然、文化和人文環境的不受損壞,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個基本條件。因此,重視和保護好旅遊目的地 的環境,是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必然。《關於旅遊業的21世紀議程》指出:旅遊業必須在環境保護 方面採取行動,否則「可能對風光、野生動物、紀念物和建築物以及文化多樣性等造成無可挽回的 損失」,為此「從道義上講,旅遊業有責任帶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既反映了旅遊和旅遊業對環 境的嚴重威脅,同時也說明旅遊行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要對旅遊資源 和包括資金、原料、能源、技術、人才等在內的經濟資源加以合理利用和大力保護,通過採取各種 有利措施,一方面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並處理好開發、利用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使經濟資源得到綜合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使旅遊和旅遊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旅遊業的發展戰略@龐海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系!武漢430060
@王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系!武漢430060 中國;;現代旅遊業;; 戰略 環境旅遊業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戰略之一。發展現代旅遊業就必需突破過去「就資源論開發」的傳統 思想誤區,但還需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因此應該因地制宜地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在實際操作過 程中,還應該注意可持續發展、投資負擔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問題。<1>魏向東主編.旅遊概論.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趙西萍主編.旅遊人力資源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3>邸德海主編.旅遊管理信息系統.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4>歐陽斌.城市旅遊.城市發展研究,2001(4)?蚣渚?煤蛻緇岬男?鞣⒄埂R虼耍?≡ 窈腿范?糜我底魑?碌木?迷齔さ悖?哂邢質悼尚行裕??迷齔さ閼鉸砸渤晌?糜畏⒄拐鉸蘊逑檔 囊桓鮒匾?矯妗?.4資源主導型模式就是根據我國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爭 取更大的旅遊空間和更適宜的旅遊環境。傳統意義上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優美的山水風光、眾 多的名勝古跡、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建築風貌以及典型的民風民俗等等。它們發展旅遊業最突 出的優勢就是擁有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這是我們發展旅遊業的最有利最重要的因素 ,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總觀這類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明顯地看出,正是自然與文化資源 的獨特性和綜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基礎設施、接待條件以及人 文環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讓旅遊業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就必須採用保護 性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杜絕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的發生,否則就會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不可挽 回的損失。2.5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旅遊業,除了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外,還要注重環境效 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而保證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和旅遊 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遊目的地自然環境的損害,並對其社會文化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正是迄 今為止人們對發展旅遊和旅遊業的利弊產生激烈爭論的主要原因。旅遊研究者和旅遊工作者對此應 有較清醒的認識。1989年,「各國議會旅遊大會」通過的《海牙旅遊宣言》指出:保護自然、 文化和人文環境的不受損壞,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個基本條件。因此,重視和保護好旅遊目的地的環境,是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必然。《關於旅遊業的21世紀議程》指出:旅遊業必須在環境保護方面

Ⅳ 政府支持旅遊業發現的表現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對旅遊業的支持:
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作為一種提法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但此前作為一種發展的實踐,已經客觀存在,並在政府支持的力度、涉及的方面上更為直接。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旅遊業也沒有排斥發揮市場渠道的作用,雖然那時市場化機制的作用和范圍是有限的,但它表明市場化手段在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由來已久,並不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才出現的;至於到了全行業都在大張旗鼓地貫徹「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時,政府對旅遊業的投資實際已由最初的直接投資演變成為十分有限的導向性投入,而外商投資和市場化融資已經占據了主導性地位。因此,我國旅遊業的發展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拒絕過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手段,這是討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支持旅遊業發展模式所應搞清楚的一個背景。
二、「政府主導型」是對政府支持旅遊發展模式的概括:
我國旅遊界引入政府主導型的概念,並把它作為一種「發展戰略」加以推動時,我國就已經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這說明,當時旅遊主管部門主要考慮的是發展模式,而不是從國家經濟體制上來考慮的。那個時期,全國正在大力宣傳雲南等省市黨委、政府重視發展旅遊的經驗,開展以政府推動為龍頭的優秀旅遊城市創建工作,「政府主導型」的理念便很快在全行業得到認同和推廣。此後,這一理念在旅遊行業上升為一種發展戰略和指導思想。因此,不能說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是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政府主導型」講的是一種「型」、一種模式,單獨把它割裂出來並論述它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我們姑且不論是否斷章取義,但的確足以引發歧義和誤解。
三、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的分工是明確的:
政府主導型作為推動旅遊發展的一種模式是有明確內涵的,它一不是排斥市場,二不是政府包辦一切,三不是政府與市場之間沒有分工。因此,政府主導型不等於政府包辦一切,也不等於以行政手段、計劃方式來配置資源,也得不出逆市場經濟的發展潮流而動的結論。
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在旅遊發展實踐中的分工,應該是比較清楚的。一般來說,旅遊業在發展規劃制定、基礎設施建設、整體形象宣傳和市場環境優化等方面,要充分依靠和發揮政府的作用;在旅遊投資、產品開發、市場價格和服務質量等方面,要充分運用和發揮市場的作用。這種分工並不是單純理論和形式上的,而是表現在旅遊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就以人們普遍關注的旅遊投資而論,政府很早就已不是旅遊投資的主體,除了一些大型旅遊項目的導向性投入外, 99% 以上的資金投入都是通過市場渠道籌措。此外, 90 年代中期以來,全行業就取消了主管部門定價的做法,地市以上旅遊部門也陸續與直屬企業實現了脫鉤,這與民航、鐵路、交通等行業相比,旅遊業的市場化程度是明顯走在前列的。當然,也應該看到,旅遊行業中還存在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例如,地方旅遊的壁壘、變相的行政干預價格、強行搭售旅遊線路、阻礙外地企業進入等,都反映了市場化機制尚未健全,但是解決這些問題並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化手段,而需要市場機制與政府作用兩種手段並用,否則就要經歷一個十分漫長的時間,有可能喪失大好的發展機遇。
四、政府作用與市場經濟模式是相適應的 :
世界上搞市場經濟的國家有很多,但從來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該如何發揮作用、該發揮多大的作用,是與市場經濟的模式相一致的。就現在世界各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觀點:一是基本不幹預型,政府僅限於影響宏觀穩定和市場失靈狀態的干預;二是政府幹預型,即以行政的干預替代市場的作用;三是市場促進型,即政府積極地參與發展,但主要方式是支持非政府組織(企業、金融、農業社區等)的發展及協作。從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看,政府的作用尚未達到第一種類型那樣的「無為」,也不屬於第二種主導一切的情況,而應該屬於或接近第三種類型。採取第三種類型的國家一般是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經濟尚處於不甚發達的程度,市場化水平不是很高,一些地區對外開放程度不夠。顯然,我國旅遊業的「政府主導」也不是政府幹預型的那種模式,而更接近於市場促進型的發展模式。
市場經濟的特徵是在資源配置中由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但並不是發揮所有的作用,至於是否可以在旅遊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這要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機制發育的程度。如果單從旅遊投資來看,這種主導作用是成立的,而且在所謂的「政府主導型」模式下就已是如此了,但影響旅遊發展的遠遠不僅是投資一個方面。現階段政府在旅遊發展中應發揮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政府的旅遊發展戰略、整體形象促銷、危機應對措施,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缺少的。 例如,埃及盧克索、中國千島湖、印尼巴厘島襲擊旅遊者的慘案,中國曾流行的 SARS疫情,都是危害旅遊形象和旅遊環境的事件,最終都是由政府出面盡快消除不良影響的;以旅遊形象的宣傳為例,目前包括發達國家在內也沒有完全脫離政府的作用,例如,美國為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柯林頓總統曾專題召開了1500人的白宮旅遊會議;亞洲金融危機以後,香港特區政府拿出上億元港幣成立了盛事基金,通過舉辦大型促銷活動加快復甦旅遊業;在WTO談判、在雙邊政府間的談判中,發達國家更是把旅遊服務貿易列為重要議題。
2、由於經濟還不發達而需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公共和公益性建設,例如,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黃金周期間的旅遊供應,以及 社會治安、環境衛生、購物環境、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等,這些大多屬於公共產品或公益事務,不僅單靠市場力量無法做到,就是旅遊部門、旅遊企業全力去做也有難度。當然, 如果經濟和社會發展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政府這方面的職能可以有所弱化和減少。
3、由於市場經濟秩序尚不完備而由政府出面解決的問題,例如,旅遊市場的無序競爭、旅遊運行的地方壁壘、旅遊服務的非規范化等,由於旅遊產品 帶有明顯的綜合性特徵,旅遊消費是否滿意往往受制於較多因素,不僅涉及了旅遊六大要素,而且具有地域上的關聯性,還包括了有形產品與無形產品的結合。因此,市場手段、市場作用只可解決旅遊發展的部分問題,而並不能解決上述方面的絕大多數問題 。這些問題在我國現階段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旅遊業發展,不是一個輕易就能回答的問題,但這是所有試圖對由「政府主導」、還是由「市場主導」給出結論的人不能忽視的。
五、政府與市場推動旅遊發展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論:
綜上可以看出,我國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以後,旅遊業發展是否應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主導」,不僅是一個發展理論和指導思想的問題,而且更是關乎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現狀給予客觀評價的問題。不論是實行「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其表面的意義並不重要,重要是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旅遊業發展的現實更需要哪一種的支持。目前,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個別黨政領導認為,由於當地政府難以直接拿出錢來「主導」旅遊發展,就覺得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不了,還是交由市場去主導吧。這種看法,不僅是對「政府主導」發展模式的誤解,而且把市場作用與政府義務對立了起來,屬於思維和認識上的一種簡單化,與「既然已經搞市場經濟了,就應該由市場主導」的觀點一樣簡單。以政府的作用來取代市場的作用,是錯誤的;
同樣,寄希望於讓市場的作用來替代政府應盡的義務,也是不對的。從現實情況看,在基礎設施較差的情況下,希望通過招商引資來解決建設資金的短缺,真正「市場化」的投資商也不可能去冒這個風險,只有在必要的基礎設施具備以後,開發商、投資商看到賺錢的成本或風險不是太高了,才有可能進行實質性的投資,這說明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也不是無條件的。一些欠發達地區旅遊招商引資效果不明顯、或根本就沒有人來投資,問題就出在本該由政府設法解決的問題,政府沒有能夠去解決它。因此,對於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來說,希望通過「市場主導」解決一切問題的觀點,是經不起旅遊發展實踐檢驗的。
發展是硬道理。當前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到底是應由誰來主導或者誰都不主導,最關鍵的不是字面上的爭論,而是區分清楚哪些應該由政府負責解決,哪些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如果以此作為各方立論的基礎,其間的分歧應該不會是很大的,只要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發揮好各自的作用,就有利於推動旅遊業的加快發展。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發展模式可以暫且迴避由誰主導的問題。
目前的現實是,一些人質疑「政府主導」的說法,另一些人也不認可「市場主導」的提法,如果從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發揮的作用看,似乎可以考慮只講「政府促進」、「政府引導」一個方面,對於市場作用可不予提及,以減少不必要爭論所引起的思想混亂。至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市場應承擔的責任有何變化,我認為與幾年前相比僅僅是量上的變化;但就全國的旅遊發展情況而言,政府與市場應該發揮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論,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東部地區,可適當弱化政府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功能,而經濟欠發達和市場化程度不高的西部地區,則還是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並兼顧市場功能。如不充分考慮地區發展的差別,泛泛而談什麼發展模式,不僅無助於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反而會對旅遊業發展貽害無窮。

Ⅳ 如何定位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作用

(一)「政府主導型」旅遊管理體制中政府與市場的分工是明確的
(二)「政府主導」型模式中政府的主要作用 現階段政府在旅遊發展中應發揮的作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的旅遊發展戰略、整體形象促銷、危機應對措施。二是由於經濟還不發達而需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公共和公益性建設。三是由於市場經濟秩序尚不完備而由政府出面解決的問題。

Ⅵ  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的戰略構想

1.河南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內涵

(1)國際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

A.旅遊的區域重心向東方轉移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的擴大,旅遊市場的重心開始從歐洲、北美東移,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國際旅遊的「熱點」。亞洲是近十年來國際旅遊比重上升最快的地區,增長勢頭仍在繼續。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旅遊人數將達到30億人次,國際旅遊達10億人次,旅遊業收入將達2萬億美元。亞太及非洲、拉美地區可能以擁有廣闊的市場潛力而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市場。

B.旅遊方式趨於多樣化

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內涵的追求開始發生一種質的跨越。遊客更加重視在清心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文化氛圍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識、清除疲勞,那些單純的休閑觀光旅遊逐漸轉變,被集文化、娛樂、觀光、療養為一體的旅遊方式和項目所代替。旅遊觀念的轉變,為具有獨特旅遊資源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展旅遊經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C.旅遊客源趨於分散化

「旅遊無限化」是國際旅遊界最近提出的一種新理念。無限化理念的可貴之處,是打破了傳統旅遊項目、旅遊景點獨霸市場的局面,標志了旅遊多元化時代的到來。「旅遊無限化」理念提出的社會背景是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精神負擔的加重,特別是城鎮市民中的年輕一代,為逃避喧嘯、尋求刺激,在回歸自然中獲得解脫的心態日趨增長。獵奇、探險、攀岩、登山、蹦極及科學考察等參與性項目,已經成為新的時尚。「旅遊無限化」的提出是對傳統旅遊業的挑戰,同時也給旅遊業尋求新的發展提供了一次新的機遇。

(2)河南省旅遊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A.河南「十·五」計劃中的旅遊產業導向

不斷拓寬消費領域、擴大消費規模,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旅遊業作為消費品生產的重要部門,具有資源豐富、前景廣闊、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創匯能力強、投資見效快的特點。河南省屬於欠發達地區,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應順應國際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實施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的發展戰略,帶動全省經濟的快速增長,勢在必行。因此,河南省第九屆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的《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指出:要樹立大旅遊、大產業觀念,大力開拓旅遊市場。「充分發揮我省旅遊資源優勢,實施精品名牌戰略,盡快把河南建成文化旅遊大省,把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預期『十五』期間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2005年達到630億元,相當於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8%以上」。

為此,我省旅遊產業政策可以理解為:實施政府主導、適度超前、集約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大旅遊戰略,在規模和效益上推進旅遊經濟的全面增長,使之盡快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B.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追求

把旅遊作為經濟騰飛的突破口,全面帶動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實施這一戰略必須具備自然資源豐富、文化積淀豐厚、吸納力強的客觀條件。依據旅遊業開放性的特點,利用加大投入來實現超前於當地生產力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是適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旅遊消費的需求,達到促進當地旅遊經濟、拉動相關產業經濟增長目標的惟一選擇。

C.面向未來,實現與國際旅遊業的全面接軌

WTO使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河南旅遊業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勇敢地走向國際大市場。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就是要面向未來,實現與國際旅遊業的全面接軌。旅遊經濟發展的超前性,就是要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建立有序的科學規劃、營銷和經營管理體系;引用借鑒旅遊業國際標准和國際慣例,研究掌握市場營運規律和發展趨勢,在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大格局內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取得駕馭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的主動權。

D.旅遊開發成功經驗的借鑒意義

河南省旅遊資源的文化蘊涵之深厚,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這就為實現省委省政府適度超前發展的戰略意圖,為創造國際名牌、國內精品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焦作、西峽、登封、林州、濟源等縣市,是近幾年涌現出的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的成功典範。典範的成功,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實施「旅遊立市」的結果。它們把旅遊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和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以文化興旅遊、以旅遊促開放、促建設的發展軌跡。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山區縣建成全國聞名的旅遊城市。他們的成功經驗對實施我省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有借鑒意義。

總之,河南旅遊業應以現代化的面貌展示古老黃河文化的風采,為中國乃至世界旅遊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較大的貢獻。

2.河南省旅遊經濟適度超前發展戰略的展開

(1)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氣概來塑造河南旅遊產業整體形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遺存中,「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徵;《漢謨拉比法典》《哈拉巴文化》是幼發拉底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的代表;《黃河文化》是中國華夏文明的體現。發育在中原大地上的《河洛文化》,是中國華夏文明的核心和精華所在。因此,就展現中國華夏文明而言,中原《河洛文化》代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河南旅遊產業整體形象應該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氣慨來塑造。

特別應該提及的是,新近推出的「黃河之旅」是一部頌揚中華民族奮斗歷程的史詩,是河南旅遊開創國際名牌線路的開始。在產業形象塑造方面,首先應揭示「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的文化內涵,弘揚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博大精深,使之與「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摩訶婆多》和《羅摩衍娜》齊名。線路規劃應力爭保持黃河文化的完整性,可適當向西延伸至西安,向北延伸至安陽。景區建設要充分理解江澤民總書記關於「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縮影」論斷的現實意義,向世人展示華夏文明從三皇五帝至夏、商、周,從春秋戰國到新中國成立等不同歷史階段內的歷史演進過程。

(2)勘查規劃旅遊項目的建議

建議在河洛地區勘查規劃的旅遊項目有:

a.以伏羲氏、燧人氏、女媧氏及堯、舜、禹為代表的遠古文化旅遊項目;

b.以陽城、黃台、稍柴為代表的夏文化旅遊項目;

c.以商丘、鄭州、安陽為代表的商文化旅遊項目;

d.以洛陽、三門峽為代表的東周及春秋文化旅遊項目;

e.以趙長城、魏長城、楚長城為代表的春秋戰國文化旅遊項目;

f.以禹貢河、漢志河、明清河為代表的古代水利工程旅遊項目。

建議在河洛地區強化開發的項目有:

a.商丘商祖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b.開封宋都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c.鄭州商城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d.安陽殷商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e.新鄭黃帝故里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f.靈寶黃帝築鼎原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g.鞏義宋陵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h.孟津漢陵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i.洛河河圖洛書及伏羲台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j.陝縣虢國貴族墓地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k.邙山黃河游覽區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3)以「國家公園」「開放實驗室」的標准來鍛造河南旅遊精品

在當今世界,許多旅遊勝地的形成(如南美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西非撒哈拉大沙漠、南亞喜馬拉雅高山雪域等)都是利用獨居特色的自然資源,開展具有較高科學水準的旅遊項目而著稱於世的。橫貫於我國中部的秦嶺山脈是世界范圍內最典型的陸內碰撞造山帶,地質學界將其命名為「中國中央造山系」。河南境內的伏牛山是中央造山系的東延部分。她的靚麗之處在於構成我國南、北及東、西四方氣候區帶、生物區系、地質地貌單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天然過渡邊界。其自然資源具備了組建世界級「國家公園」、「開放實驗室」、「生態旅遊示範區」的客觀條件。「伏牛之旅」可集休閑觀光、科學考察、獵奇探險為一體,並與「黃河之旅」南北呼應,展示出河南旅遊文化的博大和深邃。

建議在伏牛山地區勘查規劃的旅遊項目有:

a.以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代表的地質旅遊項目;

b.以寶天曼高山植物園為代表的生態旅遊項目;

c.以丹江口水上運動場為代表的體育旅遊項目;

d.以欒川鉬礦山為代表的工業旅遊項目;

e.以楚長城遺址考查為代表的探險旅遊項目;

f.以黃花墁、五垛山花崗岩峰叢景觀區為代表的旅遊度假項目;

g.以玉皇頂、龍池墁、樺樹盤變質岩峰嶺景觀區為代表的旅遊度假項目。

建議在伏牛山地區強化開發的旅遊項目有:

a.白堊紀恐龍蛋化石遺跡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b.淅川楚祖文化遺跡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c.南陽東漢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工程;

d.伏牛山自然保護區鏈接工程;

e.伏牛山旅遊景區鏈接工程。

(4)實現區域資源優勢互補與經濟利益互動

目前,我國的旅遊業是政府主導型產業,在政府產業政策的指導下強化區域聯動、提高感知質量,是行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決定因素。旅遊是一種社會性的經濟文化現象,有其自身發展規律,打破行政區劃限界,實現區域資源優勢互補與經濟利益互動,組建有鮮明地域特徵的規模型旅遊精品熱線,乃是重中之重。

建議創建國際品牌旅遊產品地域合作范圍:

a.黃河之旅 包括鄭州、洛陽、開封、商丘、三門峽、安陽等地區;

b.伏牛山之旅 包括南陽、洛陽、平頂山等地區。

建議國內品牌旅遊項目地域合作范圍:

a.天中山之旅 包括駐馬店、漯河、周口等地區;

b.太行之旅 包括濟源、焦作、新鄉、安陽等地區;

c.紅色之旅 包括信陽、駐馬店等地區。

(5)實現旅遊開發與基礎建設一體化

鑒於河南各級政府已確定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支柱」,把旅遊業的發展作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區域基礎建設應為旅遊開發提供有利的環境和精神文化氛圍。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規劃上應強化旅遊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把城鎮基礎建設作為旅遊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賦予建設項目以特定的旅遊功能,實現旅遊開發與基礎建設一體化。同時,應加強「旅遊企業文化」、「旅遊城市文化」的培育,實現社會環境的安全有序、經濟環境的合理公平、人文環境的熱情友好,達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建議作為旅遊城市重點發展的地區有:

a.鄭州市,登封市、鞏義市、新鄭市;

b.洛陽市,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新安縣、孟津縣;

c.開封市,蘭考縣;

d.商丘市,民權縣、永城市;

e.三門峽市,陝縣、靈寶市;

f.安陽市,林州市、湯陰縣;

g.鶴壁市,浚縣、淇縣;

h.新鄉市,輝縣、衛輝市;

i.濮陽市;

j.焦作市,博愛縣、沁陽市、溫縣;

k.濟源市;

l.平頂山市,魯山縣;

m.南陽市,內鄉縣、西峽縣、淅川縣、南召縣、桐柏縣;

n.信陽市,新縣;

o.駐馬店市,遂平縣;

p.周口市,淮陽縣。

建議作為旅遊基礎設施重點建設的項目:

a.寧西高速公路,信陽—南陽—西峽段;

b.許南高速公路,平頂山—魯山—欒川旅遊線、雲陽—南召—寶天曼旅遊線;

c.洛平高速公路,嵩縣—車村旅遊線;

d.鄭少高速公路,登封—嵩縣旅遊線;

e.伏牛山旅遊環線高等級公路;

f.伏牛山地質剖面高等級旅遊公路;

g.鄭州—桃花峪水庫。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遙感·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Ⅶ 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應該行使何種職能

1.制定一系列發展旅遊業的政策。
政府政策的推行會引起社會成員對其切身利益關系的考慮,從而引發其意識和行為的改革。當這種考慮和改變形成群眾意識時,就可能影響社會發展的趨勢,體現政府的政策目的。從長遠看,旅遊業發展需要一個高水平、全方位的集目標、組織、規劃開發、促銷等要素於一體的政策支持體系,從而形成旅遊業發展的最佳環境。
2.制定旅遊總體規劃。
旅遊業是由核心旅遊業和輔助旅遊業構成的綜合性產業,其持續發展必須有賴於一個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必要的規劃、規范、指導和調控。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是旅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旅遊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保證。政府不僅需要制定科學的規劃,更重要的是應按照總體規劃的目標與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旅遊業,宏觀調控仍是政府管理旅遊業的重要職能。
3.制定旅遊市場法規、條例和規定。
對旅遊業的規制旨在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這是宏觀調控的一種根本手段。世界旅遊組織認為,政府旅遊部門在旅遊業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開拓者階段、規制者階段和協調者階段。我國目前正處於第二階段,即政府主管部門對旅遊業的管理正由直接管理向行業管理轉變。
4.提供公共性服務,收集和發布旅遊信息。
目前旅遊市場中介服務體系還很不完善。因此,旅遊產業的許多公共性服務還需要由政府來承擔,這些服務主要包括旅遊市場的宣傳與促銷、旅遊資源的規劃和開發、旅遊服務的評定與檢查、旅遊人才的培訓與考核等。
中國旅遊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導致經營者和旅遊者的某些非理性甚至非法行為的存在。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旅遊信息系統、強化旅遊服務供應商披露真實信息的義務等途徑來改善這種情況。
5.合理開發與保護當地的旅遊資源,走可持續發展旅遊的道路。
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兼顧旅遊經濟效益、人文效益、環保效益。因此,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各級政府應十分重視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發展要以不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及其他資源為前提,並能對生態環境保護給予資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續利用,滿足旅遊者日益增加的多樣化需求,並能保持對未來旅遊者的吸引力,還必須能滿足當地居民長期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6.通過政府資金啟動社會投資,從而有效地刺激市場。
政府投資旅遊市場並不意味著政府的財政撥款包攬一切,而是通過政府資金啟動社會投資,從而更有效地調控經濟、刺激市場。在旅遊業發展初期,政府利用較強投資促使旅遊業超常發展,能迅速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和供給能力。政府在這方面的角色表現為:一是公共產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牽頭開發旅遊線路。二是重大項目的啟動者。政府對重大建設項目的投資可以拉動私人資本的更大投資。三是濃郁氛圍的營造者。主要是通過宣傳促銷活動刺激旅遊動機,擴大旅遊市場。此外,政府可以組織策劃一些影響力巨大的主題活動。如昆明世博會、杭州的西湖博覽會都是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成功範例。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旅遊業中的政府主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5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9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