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旅遊騎得摩托車叫什麼
也沒有統一而正規的叫法,一般稱之為「旅行版」。那些後部兩邊裝有旅行箱的車,而且排量在150-250的「重型」車就是這么叫的。
㈡ 拉力摩托和旅行摩托有什麼區別 希望說的詳細點
1.從舒適度來講,旅行摩托是專為旅行所設計的,所以會更加舒適。
2.從速度來講,拉力摩托重點在競技,它的坐姿和動力等都是按照競技來設計的。比如減小風阻(坐墊就比較高)、極高的加速度(大動力高油耗)和較高的越野能力(車架較高)。
3.從經濟性來講,旅行摩托耗油量會更低,更加經濟一些。
(2)什麼是旅遊摩托車擴展閱讀
摩托注意事項
1、大燈、左右扶手、電門、排氣管排氣口(最好用東西堵上)、喇叭、火化塞、空濾、蓄電池等部位最好不要用水直接沖洗,這些部位都有電路,打濕後會導致短路或者漏電,出現燈不亮、喇叭不響、不著火、行駛無力等故障,最好用抹布擦洗。
2、洗車一定要把發動機下部和散熱片洗干凈,推薦用牙刷沾洗潔精洗,這樣的好處是既美觀,又可以很容易發現發動機滲油等問題。
3、洗車完畢後全車要用干抹布擦乾,特別是電門、儀表、左右扶手、火化塞、油箱蓋等部位,特別注意把火化塞帽拿下來甩幾下,把上面套管里的水甩出來,不然會影響點火。
4、擦乾後啟動車輛,支邊站架怠速運轉5-10分鍾,排盡排氣管里的水,然後中速上路行駛幾分鍾或者在陰處晾乾,不可在太陽下爆曬。
5、每次下雨騎車回家愛車入庫後,注意把車擦乾,特別是排氣管,現在污染嚴重,雨水都是酸性的,排氣管爛得早大多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雖然麻煩,但絕對是愛車之道。
6、愛車清洗後外殼可噴上蠟,用細砂布擦試均勻,鏈條要重新潤滑一遍。
旅行必備清單
工具類
10、12、14、17號扳手,套桶扳手、起子、氣壓打氣桶、翹棍、鉗子、電線、火花塞扳子、活動扳手、榔頭、拖車繩、沙手套。
備件類
火花塞、油門線、離合線、保險絲、電瓶夾子、鏈條、小飛、後剎車片一副,前後內胎一副,大燈燈泡一個。
保養用品
鏈條油、黃油、全合成機油一瓶(進入山區和高原地區後更換)
野營用品
睡袋、帳篷、地墊、飯盒、打伙機油、火柴、雨衣、膠鞋、頭燈、手電筒、信號燈、煙火、無線電、乾燥劑、整張鋁膜、膠帶、松緊繩、彈性網兜、指南針、放大鏡、地圖、放水手套、電池。
參考資料:網路-摩托網路-旅行摩托
㈢ 摩托車中街車、跑車、旅行車、太子車的區別是什麼
摩托車:區分民用、賽車、其它。
民用:一般區分為低排量車、電動車型、速度限制100+,適用於普通公路、省道及街道,目前大部分地區是禁摩的,特別部分小型街車,動力強大容易出現交通意外。
賽車:只適用於賽道使用(越野摩托),一般在動力、排量較大,各項標准要求較高,行駛速度較快(越野適用於山間比賽,排量不大,動力強大),另特殊外的一些表演等改裝車型。
旅行車、太子車,是民間大家的稱呼,屬於民用,寬大及改裝車,國內不普及。同時摩托車在輪胎上也有特別講究,普通民用、賽道、越野等。
㈣ 摩托街車和摩托旅行車的區別
街車偏重城市騎行,車身相對較小,動力相對更直接,調教偏運動;旅行車用於摩旅,通常有邊箱和尾箱,動力相對柔和,整體偏舒適。
㈤ 通勤旅行兩不誤!解析春風中量級探險車650MT,18L油箱,70匹馬力
最近幾年當中,要說什麼摩托車類型最火?相信各位車友都有十分標準的統一答案,那就是旅行探險類摩托車。原因就是國內近幾年當中科技實力快速提升,車輛性能表現也是變得多樣化,拉力探險摩托車就是比較矚目的一個代表車型,功能用途也是非常廣泛,受到了國內不少車友的喜愛。
今天小編所說的這款車就是來自於國產春風,並且這款車型定位中量級別,排量達到了650CC,動力表現十分出眾。與其他拉力摩托車不同的是,這款車的性能表現更偏向於均衡,下面就跟著小編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這款650級別的探險拉力摩托車吧!
最後,對於這款春風旗下中量級別的探險拉力摩托車650MT,你們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與眾多車友一同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五款最佳旅行摩托車
你說什麼?你喜歡在全國各地游覽和破壞一些道路?如果你身材矮小,想要一個能乾的旅行者,卻不覺得它會把你整個吞下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762毫米的座高與199公斤的乾重非常友好。同樣友好的還有13800美元的價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本田旅行摩托車有哪幾款各有什麼特點
這是後台一位車友留言的一個問題。
根據描述來看,這位車友是想選擇一款用於旅行的摩托車。並且因為本田的口碑不錯所以就將目標車型放在了該品牌,但因為對於該類車型並不了解,所以才有了這個問題。
其實旅行摩托車在我看來並不是某一類車型,它和我們常說的通路車或者玩樂車屬於同一定義,只要是適合旅行的車型都可以稱為旅行摩托車,所以這種用途下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預算或者選擇標准。
那麼值得介紹的本田車型還是比較多的,畢竟人家是世界老大,旗下的車型又無比的豐富。鑒於這種情況,我們就以報菜名的方式,說一說本田內地市場上的旅行摩托車,再挑選幾款比較有特點的車型來簡要介紹一下。
能夠用於旅行的本田進口摩托車有:GL1800,CM1100,CRF1100L,NSS750,X-ADV,NC750X,CM500,CB500X。中排量車型有CM300,CB400X,NSS350。除此以外CB1100,CB500F等車型其實也是可以用於旅行的,只不過相對來說沒有前幾款車型那麼專而已。
我們再來看一些比較有特點車型的表現
第一款 本田金翼 目前售價38.8萬起
這應該是內地市場上最貴的本田摩托車,它屬於大型巡航車,是一款非常理想的公路旅行車型。這款車不僅車身大騎行舒適,而且動力還會比較充足,配置也會非常豪華。
比如這款車就搭載了一款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是的,你沒有看錯,要比大多數家用轎車還要多兩個缸,而它的排量已經來到了1800cc,也就是說要比家轎的1.5L還要大。
這樣的一款發動機將會擁有126.4匹的最大馬力,可能有的小夥伴對於它的功率會不太看好,但是它偏低轉的動力調校,170N.m的最大扭矩足以讓這款車在任何路況如履平地,並且它還會裝配有DCT7速自動擋變速箱,所以就會讓性能始終保持在最理想狀態。
而配置層面電動風擋,電動倒擋,四喇叭揚聲器,電熱座椅,電熱手把,智能系統,座椅靠背,豪華儀表,61L後尾空間等都能看到。所以只要預算充足選就完了。
第二款 CRF1100L 目前售價19.8萬
這是一款ADV屬於探險類車型,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本田非雙,是一款比較適合玩家越野旅行的車型。這款本田CRF1100L因為車型定位的原因,相比純粹的公路巡航車會表現的更為強硬,車上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它的征服慾望。
㈧ 拉力摩托車和旅行摩托車的區別是什麼
拉力摩托車和旅行摩托車的區別:1、舒適度區別:旅行摩托是專為旅行所設計所以會更加舒適。2、速度區別:拉力摩托重點在競技坐姿和動力等都按照競技來設計。比如減小風阻、極高的加速度和較高的越野能力。3、經濟性區別:旅行摩托耗油量會更低更加經濟一些。清洗摩托車注意事項:1、不能直接沖洗:大燈、左右扶手、電門、排氣管排氣口、喇叭、火花塞、空濾、蓄電池等部位最好不要用水直接沖洗這些部位都有電路打濕後會導致短路或者漏電出現燈不亮、喇叭不響、不著火、行駛無力等故障最好用抹布擦洗。2、洗凈散熱片:洗車一定要把發動機下部和散熱片洗干凈可以用牙刷沾洗潔精洗這樣的好處是既美觀又可以很容易發現發動機滲油等問題。
㈨ 摩托車旅行車和巡航車有什麼區別
一、功能配置不同
旅行摩托車在動力和配置上會針對長途旅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旅行摩托車一般設施豪華齊全,會提供大型前擋風玻璃,三箱,豪華音響,舒適的坐墊,還會有定速巡航,加熱手把和坐墊等等豪華配置,比較典型的就是本田金翼GL1800;
巡航車排量都是1000cc起步,重量都在300kg以上的重型機車,v型雙缸鍍鉻發動機鋥亮,排氣大都雙出或者四齣,造形復古又典雅。
有更注重長途行駛的車型會有旅行車類似的邊廂尾箱和風擋,也有偏街道行駛的無邊廂無風擋的車型。大排量巡航車偏愛V型雙缸發動機,強大的低扭表現,渾厚的聲浪和特有的震動,是它的特徵。
二、關系不同
巡航摩托車則相對而言在概念上更寬泛一點,豪華型的巡航車也可以稱之為旅行車,簡約點的巡航車就不能叫做旅行車了。巡航車的范疇更大一點,例如可以是豪華如同哈雷的旗艦大滑翔CVO LIMITED,就可以稱之為旅行車。
巡航車包括旅行車,畢竟巡航就是旅行的主要方式,所以可以將豪華點的巡航車稱之為旅行車,但是不是所有巡航車都能稱之為旅行車者。
三、作用目的不同
旅行車就是為了公路旅行設計的。讓人在高速行駛中保持舒適姿態的同時,加裝各種長途配置如:風擋、邊箱、加熱手把及加熱座墊等,採用高性能多缸發動機擁有強大動力的同時,還有效降低了震動;提高了舒適性。
巡航摩托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休閑的騎行姿態,而能夠做到這點是因為發動機傾向於中低扭矩輸出,讓車輛和騎友在風中是一種悠閑的狀態;這種狀態在摩托車行業強調速度、強調復雜先進技術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㈩ 摩托車跑車街車與旅遊車有哪些不同
跑車與街車如果都是400CC速度方面基本差不多 但是它倆的騎駕姿勢不一樣 跑車當然不但要以速度為資本 提速 性能等等都要好 而街車它的性能方面也是不錯的 但是它比較適合城市中的道路 從三角架就能看出來 它的車頭拐彎度就要比跑車大些
樓主所說的旅遊車指的就是巡航車 象本田金翼1200 1500 1800等等 說它是旅遊車也沒錯 它的最大優點就是騎駕舒適跑個長途什麼的 不累 但是速度和性能提速方面是趕不上跑車的 但是跑車沒有巡航車那樣舒適 當然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 各有各的形狀
比如拿我原來的車本田CBR954和你的巡航車做比較 我從起步到100邁只用10秒之內 從起步我就能把你落到後面 但是如果跑長途的話我會比較累 所以各有各的優點 買車時那要看你的本意了 你要買速度車還是騎駕舒適的車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