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旅遊,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推薦
1:酥酪糕
昌都傳統美食,味道濃香、風味獨特。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2:加加面
昌都特色美食,口感勁道、味道鮮美。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3:醉梨
昌都特產水果,肉質鬆脆、汁多味甜。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4:麥片粥
昌都傳統小吃,味道香濃、潤肺通腸。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5:人參果糕
昌都特色美食,口感軟糯、芳香四溢。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6:藏式面條
昌都傳統美食,口感清淡、味道清香。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7:藏乳豬
昌都特色美食,皮脆肉嫩、味道鮮香。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8:香寨
昌都特色美食,味美色深、芳香可口。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9:貝母雞塊
昌都特色美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到昌都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10:酥油茶
昌都傳統美食,味道香濃、去油解膩。
⑵ 藏族有什麼特產
1、西藏土特產唐卡
唐卡即卷軸畫。這種畫通常繪在絲絹或布帛上,因多描繪宗教內容,加上易於攜帶,所以在藏區廣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繪畫藝術的主要形式之一。
2、西藏土特產雪蓮
西藏的昌都市名土特產品主要有膀香、蟲草、貝母、知母、雪蓮、核桃、藏刀花魚、編魚及高原畜產品等。其中最為著名( 昌都)雪蓮在我國分布於西北部的高寒山地。
3、西藏土特產冬蟲夏草
在西藏眾多的特產中,冬蟲夏草絕對是明星產品,而這與冬蟲夏草的價值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冬蟲夏草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滋補中葯材,與鹿茸、人參一起列為中國的三大補葯。
4、西藏土特產藏毯
藏毯的做工精湛,美觀大方,加之濃厚的名族色彩圖案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聲望,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
5、西藏土特產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
⑶ 藏族特產是什麼
藏族特產是什麼
近來,有不少朋友問藏族特產是什麼?那麼,下面就由我給大家介紹介紹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西藏藏紅花
草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紅花,原產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並等地栽培歷史也很長。
紅花可入葯,有活血通絡之功效。草紅花種子含油量達55.38%,長期食用這種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來治冠心病;由於草紅花油中的亞麻酸量很低,所以是製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紅花在西藏東部、東南部以及南部地區均可大力栽培,並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藏紅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紅花或西紅花,原產西班牙,在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在國外,最初僅作為染料來栽培,後來才認識到它是一種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的珍貴葯材。在醫學上常用它來治療血瘀引起的閉經、胸腹脅肋等疼痛,也治療創傷腫,特別是它的養血之功能早已聞名於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紅花就傳入我國,在《本草綱目》中已將它列入葯物之類。當然,就其養血功能而言,要遠遠超過草紅花。
草紅花與藏紅花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誤認為同物異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種栽培的草紅花當作藏紅花。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紅花是屬雙子葉植物綱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1米左右,頭狀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狀花呈桔紅色。而藏紅花是屬單子葉植物綱的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鱗莖,花為表紫色或紫紅色。它們雖在活血通絡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統演化、形態發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麝香
【麝香】 是雄性麝鹿臍部與陰部之間的腺囊分泌物,有特殊香味,繫世界名貴葯材之一。麝鹿又名香獐子,分布於藏區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和天然草種繁多的地區,以西藏那曲東部、昌都地區北部的怒江、瀾滄江上游為最多。麝香性溫和,有強心、醒腦、通竅、開經絡之功效,主治熱病、中毒、精神不振、不省人事及各種急症,也是製造香精的原料。
雪蓮
昌都名土特產品主要有膀香、蟲草、貝母、知母、雪蓮、核桃、藏刀花魚、編魚及高原畜產品等.( 昌都)
雪蓮在我國分布於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種高療效葯用植物。由於過度採挖,種子發芽率低,繁殖困難,生長緩慢,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嚴加保護,將有滅絕的危險。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5-25(-35)厘米;根狀莖粗,黑褐色,基部殘存多數棕褐色枯葉柄纖維;莖單生,直立,中空,直徑2-4厘米,無毛。葉密集,近革質,綠色,葉片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14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或微尖,基部下延,邊緣有稀疏小鋸齒,具乳頭狀腺毛,最上部苞葉13一17,膜質透明,淡黃色,邊緣具整齊的疏齒,稍被腺毛,先端鈍尖,基部收縮,常超出花序2倍。頭狀花序10-30,聚集於莖端呈球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4層,近膜質,披針形,急尖,邊緣黑色,彼毛;小花紫色,長約14毫米。瘦果長圓形,具縱肋;冠毛2層,外層短,糙毛狀,內層長,羽毛狀。
特性
雪蓮通常生長在高山雪線以下。氣候多變,冷熱無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溫3--5℃,最低月平均溫-l9---21℃,年降水量約800毫米,無霜期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為主,有機質含量為8.5--11%,含氮量4.5--10%。由於環境條件惡劣,一般植物難以生長,只有少數耐寒、耐低溫的苔草屬 Carex spp.,嵩草屬 Kobresia spp.和各種高山多年生草本植物與之伴生。雪蓮在這種高山嚴酷條件下,生長緩慢,至少4--5年後才能開花結果。但是,由於生長期短,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發芽、生長、開花和結果。花期7月,果期8月。
保護價值
雪蓮是一種高山稀有的名貴葯用植物,因此保護雪蓮種質資源,無論在科學上或醫葯學上都有重要意義。
藏刀是西藏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遊客
喜愛。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隨身必備之物,它既可用來防身,又可作為食肉的餐具,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一般來說,男式藏刀都比較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佩帶藏刀不僅從內心會給人一種安全感,還能從外表給人一種威武感,表現出彪悍的民族氣質。藏刀根據做工精細程度和所用材料不同,價格也相差較大,便宜的幾元、幾十元,貴的甚至要上千元。其中日喀則地區的藏刀配有精美的銀飾刀鞘,刻工都很精細,是較好的選擇。
唐卡
唐卡即卷軸畫。這種畫通常繪在絲絹或布帛上,因多描繪宗教內容,
加上易於攜帶,所以在藏區廣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繪畫藝術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卡表現題材廣泛,除宗教外還包括大量的歷史和民俗內容,所以唐卡又被稱作是了解西藏的「網路全書」。西藏唐卡是用彩緞裝裱的一種卷軸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
西藏唐卡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的繪畫藝術。明清時期,西藏的唐卡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個時期的唐卡,一是數量明顯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畫派。大體說來,前藏的唐卡構圖嚴謹,筆力精細,尤擅肖像,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著色濃艷,屬於筆彩的畫法。
人們現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稱之為布畫,她興起於佛教傳入西藏之後,伴隨著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傳,外來文化藝術滲透,為唐卡藝術注入新鮮血液。她一方面發揚更新原有藝術特色,一方面吸取漢地或印度、尼泊爾等地之藝術精華,久而久之,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流派。唐卡,是以嚴麻布或粗布作為底布。較為珍貴者是以絲綢作為底布。
它的製作過程是首先作一木框,將底布四邊縫在四條細木棍上,然後用繩穿上細木棍張撐在木框上;用一種動物膠與滑石粉調合而成的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勻平滑無洞,光潔明亮,塗完後用一薄質工具將底布的糊狀物刮平,刮勻、待底布干後,用炭條紋,繪制圖像之輪廓,一般是先里後外,將中間主圖像畫成後現繪四周的附屬部分,最後上色。
繪制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這種原料的配方科學,加之西藏高原氣候乾燥,所繪就的唐卡即使過上數百年之久,依然色澤鮮艷,猶如新繪制的藝術佳品。
唐卡最常見的'尺幅是條幅形,底邊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長75厘米,寬50厘米;除條幅形唐卡外,還可以看到橫幅形唐卡,這種唐卡大幅的長1.1米,寬約3.5米。
根據製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將唐卡分為兩大類,一類用絲絹製成的唐卡叫「國唐」,另一種用顏料繪制的唐卡叫「止唐」。
(一)國唐
根據絲絹的不同材料,「國唐」也有以下五種:
(1)綉像「國唐」:這是一種用各種不同的絲線手工綉制而成的唐卡。(2)絲面「國唐」:製作這種唐卡是將各色的絲絹切成各種形狀的布塊,然後再用針將拼成畫面的各色布塊縫接起來。
(3)絲貼「國唐」:這種唐卡與(2)相似,只不過是將切成各種各樣的彩色布塊用膠粘在畫布上且成畫面(很像今天的布貼畫一譯者)。(4)手織「國唐」:一種用絲線編織成的唐卡。
(5)版印「國唐」:這種唐卡是用墨或硃砂作顏料用套版直接印在絲絹上,套版主要用木板,偶然也用銅版或鐵板。
「國唐」中尺度最大的叫做「國固」,因為太大,也不能隨便把客觀存它掛出來,實際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才使用這種唐卡,將「國固」大唐卡掛在寺廟的外牆上,或者掛在專門為掛「國固」唐卡而修建的大牆之上,布達拉宮一幅最大「國固」唐卡。高約55.8米,寬46.81米,這幅唐卡是在著名的五世圓寂後,由攝政王桑結嘉措主持製做的,唐卡描繪的是阿彌陀佛。
(二)止唐
由於畫法多種多樣,這類唐卡也有好多種,人們主要是依據畫背景所用顏料的不同色彩來區分止唐的種類。
(1)彩唐:一種用各色顏料畫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種用金黃色的顏料畫背景的唐卡。
(3)朱紅唐:一種用朱紅色顏料畫背景的唐卡。
(4)黑唐:僅用墨色畫背景的唐卡。
(5)版印止唐:製作方法與製作水印國唐同,惟一的區別是,國唐印在絲絹做成的畫布上,而止唐則畫在絲絹做成的畫布上。
最大的止唐,長3米,寬2米;而最小的止唐僅長30厘米,寬20厘米。
;⑷ 來昌都旅遊不知道帶什麼特產回去
1、怒江裂腹魚
怒江裂腹魚體長,稍側扁。頭近錐形。口下位,幾近橫裂。下頜前緣具銳利角質。下唇完整,窄長形,具乳突,唇後溝連續。須2對,較長,約為 眼徑的2倍。體被細鱗,胸腹部裸露。側線上鱗31枚以上。臀鱗發達。背鰭刺較弱,後緣下側具細小鋸齒,起點與腹鰭相對。
⑸ 西藏特產
1、麝香:⑹ 西藏的特產有什麼
1、氂牛肉。
西藏的氂牛肉當然是最出名的,氂牛肉製作成的生肉醬那是小編吃過最難以忘懷的美食之一。藏族有句諺語:沒有氂牛就沒有藏族,而有藏族的地方,就有氂牛的身影。
氂牛一直以來被稱為「高原之舟」,高原氂牛都以牧草為主食,小編曾在藏區跟團旅遊時聽導游提到過,高原氂牛吃的是山珍野味:吃的是冬蟲夏草、喝的是農夫山泉、拉的是六味地黃丸,確實很形象的體現了氂牛的生長環境,因此,氂牛肉的肉質可以說,是牛肉中的極品。
⑺ 昌都海拔有多高,有什麼特產
昌都海拔3200米,特產主要有蟲草、雪蓮花、虎掌菌、羊肚菌、貝母、還有氂牛肉乾等。
⑻ 有哪些值得買的西藏特產
值得買的西藏特產有:
1、西藏藏紅花:
艾瑪土豆,西藏自治區南木林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艾瑪土豆具有種植單產高、個大、皮薄、味好、含澱粉量高以及含多種有益於人體的維生素等特點,素有地下麵包之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藏藏紅花、網路—尼木藏香、網路—昌果紅土豆、網路—亞東黑木耳、網路—艾瑪土豆
⑼ 昌都哪些地方值得去玩,特產是什麼
中國西藏旅遊>> 景點 >> 昌都
- 長毛嶺野鹿馴旅遊區
- 紅拉山生態旅遊區
- 畫匠之鄉
- 卡若文化遺址
- 強巴林寺
- 仁措湖
- 鹽井
- 茶馬古道
⑽ 請問西藏的特產是什麼
西藏的特產真的很多,像蟲草、藏刀、西藏面具、木碗、唐卡、藏鞋、藏腰刀、昌都醉梨、貝母、蟲草、雪蓮、瓊結玉製品、藏戲面具、唐卡、加查核桃、藏香、姐德秀圍裙、扎囊編織業、加查石製品、藏毯、克什米爾山羊絨、麝香雪蓮花、蟲草貝母這些都是西藏比較有名的了。
我之前去西藏就買了藏刀呢,特別喜歡哈哈哈哈